第73章 另一个顾命大臣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他虽然有心要为这个国家负起责任,但是很快,他发现朝中的纷争并不象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也怪不得诸葛丞相不放心把朝政交给他,朝中三股势力相互争权,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静,但是暗地里又有多少明争暗斗。
他这时才明白诸葛丞相为什么喜欢《梁父吟》,之前他一直觉得晏子太残忍,竟然会用这样的方式去杀人。里面的三士一个个更是儍不可言,竟然为了两个桃子就去死。
现在他终于开始慢慢明白,在各种权力的相互抗衡下,做为当权者,不要说是两个桃子,就是在重要的时候说错了一句话,也会在朝庭里引起轩然大波。可能这是因为这样,诸葛丞相才常常在无奈的时候唱起《梁父吟》。
诸葛丞相是用里面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是随时提醒着自己,只要做错某个决定,稍微打破各势力的平衡,不用魏打来,朝庭内部就会自己先打起来。
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诸葛丞相才坚持北伐,只有不断争战才能借此平衡各族势力。虽然他有些明白了诸葛丞相的无奈,但仍对诸葛丞相治理百姓的方法感觉不安。
士兵的粮响都只能从百姓那里征缴,虽然诸葛丞相总对百姓宣传,如果我们不主动去打魏的话,魏就会来打我们。魏军都是残暴的,只要他们一打进来,就会使得蜀国生灵涂炭,所有的男人都会被杀掉,所有的女人都被变成魏军的奴隶。诸葛丞相还让人编了很多关于曹操的做过的坏事,大加在百姓中传播。
百姓们虽然憎恶战争,但是更害怕自己的家园被魏军践踏,并且百姓看到诸葛丞相为国为民那么的劳心劳力,除了要百姓多缴点军税外,诸葛丞相对百姓也算得上爱民如子了,只要一有时间,诸葛丞相还会亲自去到田间体察百姓们的劳动情况。
还为百姓的生产出过很多非常实用的点子,这些点子让诸葛丞相进一步在百姓心目中神化了。正是因为诸葛丞相的勤劳和严于律已的生活作风,所以百姓们都非常相信那些宣传,几乎真的将诸葛丞相当成了救世主,在诸葛丞相的宣传下,也愿意勒紧自己的裤腰带跟诸葛丞相站在同一条阵线上,支持北伐。
魏军到底坏成什么样,他并不知道,如果不是看过这么多的史书,他可能也要相信诸葛丞相的那些宣传了吧。从古至今,如果不是当权者将百姓逼得没有活路,哪一场战争真的是由百姓无缘无故挑起来的?
他相信百姓就只是百姓而已,哪里的百姓都一样,他不相信魏国的百姓愿意放弃安定的生活主动来打蜀国。大多数百姓不过是想要一个安稳的家,只有少数的那些野心家,想要趁天下大乱为己谋利。
他相信诸葛丞相决对不是只想为自己谋利的人,诸葛丞相的刻苦和勤劳是谁都看得到的。他只是非常想不明白诸葛丞相为什么将先帝一统天下的遗命看得这么重,眼下的情况想要恢复汉室的江山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那么诸葛丞相还在坚持些什么?真的是为了感谢先帝的知遇之恩吗?还是已经迷上了争夺天下的权力游戏,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在诸葛丞相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百姓和蜀国而战的时候,诸葛丞相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他不知道,就象他不知道诸葛丞相为什么要将它控制在皇宫里一样,或许那是诸葛丞相对先帝的承诺,想要好好的照顾他,怕他受到哪怕一丁点的伤害,但是对于他来说,这只不过是一种以爱的名义进行的一种绑架,除了他自己,所有人也都觉得这正的是诸葛丞相为了他好。最让他难过的是连诸葛丞相也这么想。
不管他怎么努力,在外人看来他都只是一个离开了诸葛丞相就什么都不是的无用君王。他所有的意见在还没有提出之前就会被诸葛丞相和诸葛丞相身边的大臣们轻易否定。没有过多久,他再次觉得,这个国家跟他真没有什么关系。他以主人的名义坐在高堂之上,却只是一个看戏的旁观者而已。既然如果,他还要这么努力做什么呢?大臣们想做什么随他们去做好了。
他想要撒手不管,任诸葛丞相意愿治理这个国家,但是诸葛丞相却不允许他就这样成为一个旁观者,依然要求他拿出做皇帝的样子,每日里按照皇帝的规矩来起居生活,即使国事不需要他的太多意见,他也要尽力的去解国内的各种事务。
按诸葛丞相的说法,并不是诸葛丞相不想还政于他,只是现在天下太乱,蜀国朝政更是混乱,诸葛丞相只是觉得他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国事没有理性的判断和决断力。
他无法反驳诸葛丞相的话,诸葛丞相是一个太小心的人,从蜀国建立至今,一步步将这样看似不能平衡的国家做到这一样,实在需要太多的心血,正因为这样,诸葛丞相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都不可能放手让从来没有撑过权的他来执政。
但是诸葛丞相又需要让他随时准备着,可能一直要准备到诸葛丞相不在人世的那一天,他才能真正将这个属于他的国家掌握在手里。可是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他还有掌握一切的能力吗?
建兴九年,诸葛丞相进行了第四次北伐,临行前,诸葛丞相一如往前那样叮嘱他要好好的拿出一个做皇帝的样子在诸葛丞相不在的期间管理好朝中的大小事……
这些话是诸葛丞相跟他说了无数次的,他差不多都能背下来了。送走了诸葛丞相,他的开始烦燥起来,前三次北伐全都无功而返,可诸葛丞相依然继续出兵,他不知道这样日子还要过多久,仗到底还要打多久才可以停下来。
那段时间,他去到王贵人宫里跟他们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也不禁叹着气。王贵人不敢多问,只是想了个机会向他暗示,当年昭烈帝临终前安排下了顾命大臣可不只诸葛丞相一个,可是这几年朝中大事一直由诸葛丞相控制着。这对于一个国家却实不是好事。
他这个时候才想起,王贵人当年是骠骑大将军李平献上来的,李平做为昭烈帝临终前的顾命大臣,一直被派守在永安,根本就没有机会来成都尽一个顾命大臣的责任。
这些年来王贵人一直在他的身边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也曾有意无意的说起过李平的一些事情。只是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王贵人与李平的关系,不管怎么说,王贵人毕竟是李平献进宫的,美人计他并不是不熟悉。
他犹豫了一会儿,试探性的对王贵人说:“这些年来朕被相父控制得一点自由都没有,有时候朕觉得自己不过就是诸葛丞相手里的一颗棋子而已,也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还要过多久?”
“皇上怎么能这样说呢?”王贵人拉着他的手温柔的说:“皇上可以天子,这个国家的主宰,诸葛丞相虽然是皇上的相父,但终究只是一个臣子而已,只要皇上想,一定有办法可以从诸葛丞相那里将权力夺过来的。”
他饶有兴趣的看向王贵人问:“那么你说,有什么办法可以削弱相父的权力吗?”
王贵人张了张嘴,又低下头去说:“这些国家大事,贱妾怎么好随便议论呢?”
“别怕,是朕让你说的,再说这里就我们两人而已,就只当是说说闲话而已,登基这么多年,朝庭里也没有多少人信服朕,我们在后宫说几句话,还怕什么呢?”
王贵人犹豫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说:“贱妾也知道皇上这些年的苦处,贱妾虽然只是女流之辈,但是也觉得诸葛丞相对皇上是有些过分了,怎么说皇上都是一国之君,依贱妾看,诸葛丞相之所以这么肆无忌惮,只不过是因为朝中没有谁敢公开对抗他而已。
再这样下去,朝廷的大权就真的全都落在诸葛丞相手里了,既然先帝临终前安排了两位顾命大臣,为什么不将两位大臣都安排在朝中,这样遇到什么大事两个人总好有个回旋的余地,也不至于让诸葛丞相一个人在朝中一手遮天。”
“你是说把骠骑大将军李平从永安调朝中?”他看向王贵人,王贵人有些腼腆的点了点头。似乎不太确实自己刚才说的话是对的。
他只见过李平几面,都已经不大记得李平是怎么样子的了。不过诸葛丞相向他提起过几次关于李平的事,每次提起诸葛丞相总是唉声叹气的,说李平做为先帝的顾命大臣,不想想如何报效朝廷,却一直在为自己打算。
李平还曾眼红诸葛丞相在朝中独揽大权,上表要说诸葛丞相一个人管理国家大小事太累,说是要划出五郡让自己为诸葛丞相分担一些,自己成巴州刺史。一开始他不太理会诸葛丞相的这些话。因为跟诸葛丞相比起来,谁都是不思报国只图自己利益的小人。
他虽然有心要为这个国家负起责任,但是很快,他发现朝中的纷争并不象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也怪不得诸葛丞相不放心把朝政交给他,朝中三股势力相互争权,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静,但是暗地里又有多少明争暗斗。
他这时才明白诸葛丞相为什么喜欢《梁父吟》,之前他一直觉得晏子太残忍,竟然会用这样的方式去杀人。里面的三士一个个更是儍不可言,竟然为了两个桃子就去死。
现在他终于开始慢慢明白,在各种权力的相互抗衡下,做为当权者,不要说是两个桃子,就是在重要的时候说错了一句话,也会在朝庭里引起轩然大波。可能这是因为这样,诸葛丞相才常常在无奈的时候唱起《梁父吟》。
诸葛丞相是用里面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是随时提醒着自己,只要做错某个决定,稍微打破各势力的平衡,不用魏打来,朝庭内部就会自己先打起来。
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诸葛丞相才坚持北伐,只有不断争战才能借此平衡各族势力。虽然他有些明白了诸葛丞相的无奈,但仍对诸葛丞相治理百姓的方法感觉不安。
士兵的粮响都只能从百姓那里征缴,虽然诸葛丞相总对百姓宣传,如果我们不主动去打魏的话,魏就会来打我们。魏军都是残暴的,只要他们一打进来,就会使得蜀国生灵涂炭,所有的男人都会被杀掉,所有的女人都被变成魏军的奴隶。诸葛丞相还让人编了很多关于曹操的做过的坏事,大加在百姓中传播。
百姓们虽然憎恶战争,但是更害怕自己的家园被魏军践踏,并且百姓看到诸葛丞相为国为民那么的劳心劳力,除了要百姓多缴点军税外,诸葛丞相对百姓也算得上爱民如子了,只要一有时间,诸葛丞相还会亲自去到田间体察百姓们的劳动情况。
还为百姓的生产出过很多非常实用的点子,这些点子让诸葛丞相进一步在百姓心目中神化了。正是因为诸葛丞相的勤劳和严于律已的生活作风,所以百姓们都非常相信那些宣传,几乎真的将诸葛丞相当成了救世主,在诸葛丞相的宣传下,也愿意勒紧自己的裤腰带跟诸葛丞相站在同一条阵线上,支持北伐。
魏军到底坏成什么样,他并不知道,如果不是看过这么多的史书,他可能也要相信诸葛丞相的那些宣传了吧。从古至今,如果不是当权者将百姓逼得没有活路,哪一场战争真的是由百姓无缘无故挑起来的?
他相信百姓就只是百姓而已,哪里的百姓都一样,他不相信魏国的百姓愿意放弃安定的生活主动来打蜀国。大多数百姓不过是想要一个安稳的家,只有少数的那些野心家,想要趁天下大乱为己谋利。
他相信诸葛丞相决对不是只想为自己谋利的人,诸葛丞相的刻苦和勤劳是谁都看得到的。他只是非常想不明白诸葛丞相为什么将先帝一统天下的遗命看得这么重,眼下的情况想要恢复汉室的江山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那么诸葛丞相还在坚持些什么?真的是为了感谢先帝的知遇之恩吗?还是已经迷上了争夺天下的权力游戏,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在诸葛丞相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百姓和蜀国而战的时候,诸葛丞相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呢?他不知道,就象他不知道诸葛丞相为什么要将它控制在皇宫里一样,或许那是诸葛丞相对先帝的承诺,想要好好的照顾他,怕他受到哪怕一丁点的伤害,但是对于他来说,这只不过是一种以爱的名义进行的一种绑架,除了他自己,所有人也都觉得这正的是诸葛丞相为了他好。最让他难过的是连诸葛丞相也这么想。
不管他怎么努力,在外人看来他都只是一个离开了诸葛丞相就什么都不是的无用君王。他所有的意见在还没有提出之前就会被诸葛丞相和诸葛丞相身边的大臣们轻易否定。没有过多久,他再次觉得,这个国家跟他真没有什么关系。他以主人的名义坐在高堂之上,却只是一个看戏的旁观者而已。既然如果,他还要这么努力做什么呢?大臣们想做什么随他们去做好了。
他想要撒手不管,任诸葛丞相意愿治理这个国家,但是诸葛丞相却不允许他就这样成为一个旁观者,依然要求他拿出做皇帝的样子,每日里按照皇帝的规矩来起居生活,即使国事不需要他的太多意见,他也要尽力的去解国内的各种事务。
按诸葛丞相的说法,并不是诸葛丞相不想还政于他,只是现在天下太乱,蜀国朝政更是混乱,诸葛丞相只是觉得他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国事没有理性的判断和决断力。
他无法反驳诸葛丞相的话,诸葛丞相是一个太小心的人,从蜀国建立至今,一步步将这样看似不能平衡的国家做到这一样,实在需要太多的心血,正因为这样,诸葛丞相不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都不可能放手让从来没有撑过权的他来执政。
但是诸葛丞相又需要让他随时准备着,可能一直要准备到诸葛丞相不在人世的那一天,他才能真正将这个属于他的国家掌握在手里。可是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他还有掌握一切的能力吗?
建兴九年,诸葛丞相进行了第四次北伐,临行前,诸葛丞相一如往前那样叮嘱他要好好的拿出一个做皇帝的样子在诸葛丞相不在的期间管理好朝中的大小事……
这些话是诸葛丞相跟他说了无数次的,他差不多都能背下来了。送走了诸葛丞相,他的开始烦燥起来,前三次北伐全都无功而返,可诸葛丞相依然继续出兵,他不知道这样日子还要过多久,仗到底还要打多久才可以停下来。
那段时间,他去到王贵人宫里跟他们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也不禁叹着气。王贵人不敢多问,只是想了个机会向他暗示,当年昭烈帝临终前安排下了顾命大臣可不只诸葛丞相一个,可是这几年朝中大事一直由诸葛丞相控制着。这对于一个国家却实不是好事。
他这个时候才想起,王贵人当年是骠骑大将军李平献上来的,李平做为昭烈帝临终前的顾命大臣,一直被派守在永安,根本就没有机会来成都尽一个顾命大臣的责任。
这些年来王贵人一直在他的身边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也曾有意无意的说起过李平的一些事情。只是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王贵人与李平的关系,不管怎么说,王贵人毕竟是李平献进宫的,美人计他并不是不熟悉。
他犹豫了一会儿,试探性的对王贵人说:“这些年来朕被相父控制得一点自由都没有,有时候朕觉得自己不过就是诸葛丞相手里的一颗棋子而已,也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还要过多久?”
“皇上怎么能这样说呢?”王贵人拉着他的手温柔的说:“皇上可以天子,这个国家的主宰,诸葛丞相虽然是皇上的相父,但终究只是一个臣子而已,只要皇上想,一定有办法可以从诸葛丞相那里将权力夺过来的。”
他饶有兴趣的看向王贵人问:“那么你说,有什么办法可以削弱相父的权力吗?”
王贵人张了张嘴,又低下头去说:“这些国家大事,贱妾怎么好随便议论呢?”
“别怕,是朕让你说的,再说这里就我们两人而已,就只当是说说闲话而已,登基这么多年,朝庭里也没有多少人信服朕,我们在后宫说几句话,还怕什么呢?”
王贵人犹豫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说:“贱妾也知道皇上这些年的苦处,贱妾虽然只是女流之辈,但是也觉得诸葛丞相对皇上是有些过分了,怎么说皇上都是一国之君,依贱妾看,诸葛丞相之所以这么肆无忌惮,只不过是因为朝中没有谁敢公开对抗他而已。
再这样下去,朝廷的大权就真的全都落在诸葛丞相手里了,既然先帝临终前安排了两位顾命大臣,为什么不将两位大臣都安排在朝中,这样遇到什么大事两个人总好有个回旋的余地,也不至于让诸葛丞相一个人在朝中一手遮天。”
“你是说把骠骑大将军李平从永安调朝中?”他看向王贵人,王贵人有些腼腆的点了点头。似乎不太确实自己刚才说的话是对的。
他只见过李平几面,都已经不大记得李平是怎么样子的了。不过诸葛丞相向他提起过几次关于李平的事,每次提起诸葛丞相总是唉声叹气的,说李平做为先帝的顾命大臣,不想想如何报效朝廷,却一直在为自己打算。
李平还曾眼红诸葛丞相在朝中独揽大权,上表要说诸葛丞相一个人管理国家大小事太累,说是要划出五郡让自己为诸葛丞相分担一些,自己成巴州刺史。一开始他不太理会诸葛丞相的这些话。因为跟诸葛丞相比起来,谁都是不思报国只图自己利益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