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搬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次日,钟会就领军进入成都了,同来的还有姜维,钟会和姜维骑着马并排走着,看起来他们的关系发展得不错。
可是这也不过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不错而已,邓艾肯定没有想到,钟会之所以抓自己,是因为受了姜维的挑唆,想要跟姜维一起举兵打司马昭。司马昭为人多疑,前些年杀死魏帝曹髦死后,又自立曹奂为帝,从此权倾朝野,跟当年的董卓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钟会早有反心,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自己的力量也不够。这次遇到了姜维,两人一拍即合,反正蜀国现在已降,现在大军都在蜀国,司马昭山高皇帝远,一时也搞不清这里的情况。
如果蜀军和魏军连合起来,还怕不能将司马昭灭掉吗?到了那个时候,钟会就可以打着清君则的旗号,取代司马昭的位置。最后说不定还能让现在的魏主曹奂将皇位让出来,到时蜀降了,区区的吴还被在钟会眼里吗?
钟会这么想着,不禁得意起来,好象明天这天下就会属于他了一样。
进入成都的第二天,钟会将这次一起攻蜀的不服自己的将领全都叫到了蜀国朝堂,说是有要事商议。没有想到钟会确是趁机将那些将领软禁在了朝堂里,又学着曹操当年起兵反董卓一样,自己理了一个假召书,向全军宣布要举兵讨伐司马昭。
历史是何其的相似呀,或许只是因为人性都是一样的,所以很多所谓的历史不过是不同的人重复着同样的事而已,这事里包括的只是争权和夺利。
外面的人只顾着战争,也没有那个闲情来理他。不过他到是有闲情跟着那些选择投降的官员们站在一边看热闹。不过这次事变得很快,快到让他不怎么能理解,
钟会对着全军做了一番激情四射的动员后,派姜维率蜀军出斜谷,想要直取长安,随后再派骑兵经陆路、步兵经水路将司马昭围住,从而夺取天下。
所有的计划看起来都是万无一失的,没有想到接着又跑出一个胡烈,胡烈是魏军一个将军,早已被钟会软禁。但是钟会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身边竟然还潜藏着胡烈的人,就是这一个人,足以让钟会全盘皆输。
本来魏军经过这一战,大家都想早点回家和老婆孩子团聚而已。谁管这天下最后谁说的算,再说如果换了钟会来做主,将士们的待遇也不见得能比现在好多少。并且跟司马昭一开战,自己家里的老婆孩子、父母兄弟可怎么办?
算盘一打,再加上胡烈的人一煽动,大家都觉得杀了钟会撤军回去领赏比较划算。
于是胡烈暗通消息给自己同来的儿子胡渊,让胡渊起来号召。这一号召魏军全乱了,钟会手下的卫瓘恨先前被派过来当炮灰,坚决的站在胡烈这一边,蜀军大部分看投降后也没有怎么样,并且待遇也不错,也无心应战。最后,钟会和姜维成了众矢之的,最终被魏军杀死。
听到姜维的死讯,老实说他真的挺难过的,战死沙场,这就是英雄们的最终宿命吗?
让他更难过的并不是姜维之死,而是他自己的大儿子刘璿竟然也在这场事变里死去。
那天晚上王慧儿哭着来找他,说刘璿要跟姜维一起去攻打司马昭,姜维一直是忠于蜀国的,但是他太不争气,姜维对他这个不称职的皇帝很失望,就只能去找太子刘璿,商量如何拿回蜀国的事。
刘璿本来就年青气胜,经不往姜维的蛊惑,跟着姜维一起走了。临走前只叫人带信给王慧儿,说自己一定会重振蜀汉江山,到时候王慧儿就是太后。
王慧儿看到这封信后急疯了,犹豫了一阵后也只能来找他,希望他能拿个主意。时当他立刻叫身边的亲卫军去找,在经过一整个晚上漫长的等待后,他和王慧儿等来的却是刘璿死去了消息。在听到刘璿死讯那一刻,王慧儿当场就晕了过去。
刘璿是他第一个孩子,也是跟他感情最好的一个。没有想到,在这样的一个时候,他竟然还要为自己的孩子送葬,可能是因为过去面对了太多的亲人离去。此刻的他,并没有显出太多的悲伤,只是静静的走了出去,去看了被送回来的刘璿最后一面。
刘璿的尸体就在他的寝宫外,还没有走出来,他就先闻到了一股血腥气,只见刘璿的脸上、身上全都粘满了血。这个时候血已经变成了黑色,凝结在了刘璿的尸身上。
他不忍再去看,只觉得这一切让人觉得头晕眼花。他想着,明明自己才是最该死的那一个,为什么他确一直都没有死,他身边的人为什么一个一个的离开了他?张巧儿说得没错,他真是就是一个懦夫。
他这么自责着,眼泪无声的从眼睛里躺了下来。这时,王慧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从里面传了出来。他从这哭声中醒来,眼下还不是他该去死的时候。王慧儿跟了他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有好好照顾过她,刘璿一直都是王慧儿的心头肉,是她活到现在的希望。
刘璿并不是他唯一的儿子,却是王慧儿唯一的儿子。王慧儿难过企不是更胜他千百倍吗?
他连忙叫人把刘璿的尸体抬下去,让人替刘璿洗干净身上的血,换好寿衣,尽量让刘璿看起来安祥,这才让王慧儿见刘璿最后一面。
王慧儿看到刘璿的尸体后,抱着尸体哭了很久。这个时候是正月,正是新一年的开始,而这一年对于王慧儿来说,却是一切的结束。国亡了,儿子也死了,她不知道自己还剩下什么。
就在刘璿的棺材前,王慧儿差点撞死在那里,还好在最后一刻,他走了进来,紧紧将王慧儿抱住。王慧儿在他的怀里一边挣扎一边哭着说:“让我去死,你让我去死,完了,一切都完了,我什么都没有了……”
王慧儿已经一天没有吃过东西了,身体本来已经很弱。所以很快就用光了所有的力气,在王慧儿停止挣扎后,他才在王慧儿耳边小声的安慰“慧儿,别这样,你还有我。”
听到这话,王慧儿怔了一下,她好想早就忘了自己还有一个丈夫,这个丈夫并不是属于她一个人的,已经有多久,他没有再去看过自己?王慧儿已经不记得了,她的生活里除了儿子刘璿之外,好象已经悄悄把他排除在外了。
这个时候听到他这句话,王慧儿想起当年他对自己的那些温柔,一下子又哭了起来,她紧紧抱着他,他们象两个受了伤的人,相互温暖着,只希望在这不幸里可以得到些许安慰。
几天后,他们一起将刘璿葬到皇陵里,这次的葬礼已经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也没有什么陪葬,只是死了之后还能回归皇陵,也算是对刘璿的一种安慰了吧。
这次变乱之后,蜀国也终于随着姜维和刘璿的死彻底亡了。随后经过一些调整,司马昭命人接管了蜀地,并命他举家迁往洛阳。
接到这个旨意的时候,他并没有过多的抵触,只是身边在蜀国土生土长的大臣们顿时就流泪了。我们小时候在荆州长大,那时他被关在刘府里,长大后他又被禁在蜀国皇宫里做了这么久的皇帝,而现在他又再次远离自己住了这么久的地方去往远处。对于他来说,这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囚禁吧了。
因为不管在皇宫里住了多久,他始终没有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我们心目中的家,应该是象在竹源寨里那样,至少,也应该象我们小时候跟母亲在一起的时候那样。而这皇宫里,在一个大让人寂寞的地方,无论有多少人陪在身边,都让人感觉寂寞。
那皇墙面外,一直都是他所向往的,只是这向往因为我的离去而变得不具体所以也无心真的去追求。他现在已经老了,更是没有年轻时的那种热情了。
听说不仅是钟会和姜维,就连邓艾也被杀了,邓艾明明就是被冤枉的,最后也确实是被放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又被刺杀了。听说是卫瓘找人做的,不管怎么说卫瓘都抓过邓艾,邓艾是个狠角色,卫瓘可能是不想为自己带来后患。
其实邓艾对他不错,听到邓艾的死讯时,他也挺为邓艾惋惜,那日邓艾坐在自己的皇位上,是多么的风光呀,可惜这风光实在太短。就象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他不知道自己这次去到洛阳后会是福还是祸,不过这一次的兵变并没有让成都的百姓受到牵累,并且魏国官员把蜀国打理得也不错,因为地方较远,司马昭只排了几个大臣来这里监管行政,地方上的事还是由原来蜀地上的官员担任。
这到让他有了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从来不觉得自己降魏对不起谁,唯一害怕只的百姓受到牵累。除了朝中一些核心官员要和他一起上路之外,其它人该是怎么样还是什么样,这样其实也挺好。
次日,钟会就领军进入成都了,同来的还有姜维,钟会和姜维骑着马并排走着,看起来他们的关系发展得不错。
可是这也不过只是表面上看起来不错而已,邓艾肯定没有想到,钟会之所以抓自己,是因为受了姜维的挑唆,想要跟姜维一起举兵打司马昭。司马昭为人多疑,前些年杀死魏帝曹髦死后,又自立曹奂为帝,从此权倾朝野,跟当年的董卓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钟会早有反心,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自己的力量也不够。这次遇到了姜维,两人一拍即合,反正蜀国现在已降,现在大军都在蜀国,司马昭山高皇帝远,一时也搞不清这里的情况。
如果蜀军和魏军连合起来,还怕不能将司马昭灭掉吗?到了那个时候,钟会就可以打着清君则的旗号,取代司马昭的位置。最后说不定还能让现在的魏主曹奂将皇位让出来,到时蜀降了,区区的吴还被在钟会眼里吗?
钟会这么想着,不禁得意起来,好象明天这天下就会属于他了一样。
进入成都的第二天,钟会将这次一起攻蜀的不服自己的将领全都叫到了蜀国朝堂,说是有要事商议。没有想到钟会确是趁机将那些将领软禁在了朝堂里,又学着曹操当年起兵反董卓一样,自己理了一个假召书,向全军宣布要举兵讨伐司马昭。
历史是何其的相似呀,或许只是因为人性都是一样的,所以很多所谓的历史不过是不同的人重复着同样的事而已,这事里包括的只是争权和夺利。
外面的人只顾着战争,也没有那个闲情来理他。不过他到是有闲情跟着那些选择投降的官员们站在一边看热闹。不过这次事变得很快,快到让他不怎么能理解,
钟会对着全军做了一番激情四射的动员后,派姜维率蜀军出斜谷,想要直取长安,随后再派骑兵经陆路、步兵经水路将司马昭围住,从而夺取天下。
所有的计划看起来都是万无一失的,没有想到接着又跑出一个胡烈,胡烈是魏军一个将军,早已被钟会软禁。但是钟会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身边竟然还潜藏着胡烈的人,就是这一个人,足以让钟会全盘皆输。
本来魏军经过这一战,大家都想早点回家和老婆孩子团聚而已。谁管这天下最后谁说的算,再说如果换了钟会来做主,将士们的待遇也不见得能比现在好多少。并且跟司马昭一开战,自己家里的老婆孩子、父母兄弟可怎么办?
算盘一打,再加上胡烈的人一煽动,大家都觉得杀了钟会撤军回去领赏比较划算。
于是胡烈暗通消息给自己同来的儿子胡渊,让胡渊起来号召。这一号召魏军全乱了,钟会手下的卫瓘恨先前被派过来当炮灰,坚决的站在胡烈这一边,蜀军大部分看投降后也没有怎么样,并且待遇也不错,也无心应战。最后,钟会和姜维成了众矢之的,最终被魏军杀死。
听到姜维的死讯,老实说他真的挺难过的,战死沙场,这就是英雄们的最终宿命吗?
让他更难过的并不是姜维之死,而是他自己的大儿子刘璿竟然也在这场事变里死去。
那天晚上王慧儿哭着来找他,说刘璿要跟姜维一起去攻打司马昭,姜维一直是忠于蜀国的,但是他太不争气,姜维对他这个不称职的皇帝很失望,就只能去找太子刘璿,商量如何拿回蜀国的事。
刘璿本来就年青气胜,经不往姜维的蛊惑,跟着姜维一起走了。临走前只叫人带信给王慧儿,说自己一定会重振蜀汉江山,到时候王慧儿就是太后。
王慧儿看到这封信后急疯了,犹豫了一阵后也只能来找他,希望他能拿个主意。时当他立刻叫身边的亲卫军去找,在经过一整个晚上漫长的等待后,他和王慧儿等来的却是刘璿死去了消息。在听到刘璿死讯那一刻,王慧儿当场就晕了过去。
刘璿是他第一个孩子,也是跟他感情最好的一个。没有想到,在这样的一个时候,他竟然还要为自己的孩子送葬,可能是因为过去面对了太多的亲人离去。此刻的他,并没有显出太多的悲伤,只是静静的走了出去,去看了被送回来的刘璿最后一面。
刘璿的尸体就在他的寝宫外,还没有走出来,他就先闻到了一股血腥气,只见刘璿的脸上、身上全都粘满了血。这个时候血已经变成了黑色,凝结在了刘璿的尸身上。
他不忍再去看,只觉得这一切让人觉得头晕眼花。他想着,明明自己才是最该死的那一个,为什么他确一直都没有死,他身边的人为什么一个一个的离开了他?张巧儿说得没错,他真是就是一个懦夫。
他这么自责着,眼泪无声的从眼睛里躺了下来。这时,王慧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从里面传了出来。他从这哭声中醒来,眼下还不是他该去死的时候。王慧儿跟了他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有好好照顾过她,刘璿一直都是王慧儿的心头肉,是她活到现在的希望。
刘璿并不是他唯一的儿子,却是王慧儿唯一的儿子。王慧儿难过企不是更胜他千百倍吗?
他连忙叫人把刘璿的尸体抬下去,让人替刘璿洗干净身上的血,换好寿衣,尽量让刘璿看起来安祥,这才让王慧儿见刘璿最后一面。
王慧儿看到刘璿的尸体后,抱着尸体哭了很久。这个时候是正月,正是新一年的开始,而这一年对于王慧儿来说,却是一切的结束。国亡了,儿子也死了,她不知道自己还剩下什么。
就在刘璿的棺材前,王慧儿差点撞死在那里,还好在最后一刻,他走了进来,紧紧将王慧儿抱住。王慧儿在他的怀里一边挣扎一边哭着说:“让我去死,你让我去死,完了,一切都完了,我什么都没有了……”
王慧儿已经一天没有吃过东西了,身体本来已经很弱。所以很快就用光了所有的力气,在王慧儿停止挣扎后,他才在王慧儿耳边小声的安慰“慧儿,别这样,你还有我。”
听到这话,王慧儿怔了一下,她好想早就忘了自己还有一个丈夫,这个丈夫并不是属于她一个人的,已经有多久,他没有再去看过自己?王慧儿已经不记得了,她的生活里除了儿子刘璿之外,好象已经悄悄把他排除在外了。
这个时候听到他这句话,王慧儿想起当年他对自己的那些温柔,一下子又哭了起来,她紧紧抱着他,他们象两个受了伤的人,相互温暖着,只希望在这不幸里可以得到些许安慰。
几天后,他们一起将刘璿葬到皇陵里,这次的葬礼已经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也没有什么陪葬,只是死了之后还能回归皇陵,也算是对刘璿的一种安慰了吧。
这次变乱之后,蜀国也终于随着姜维和刘璿的死彻底亡了。随后经过一些调整,司马昭命人接管了蜀地,并命他举家迁往洛阳。
接到这个旨意的时候,他并没有过多的抵触,只是身边在蜀国土生土长的大臣们顿时就流泪了。我们小时候在荆州长大,那时他被关在刘府里,长大后他又被禁在蜀国皇宫里做了这么久的皇帝,而现在他又再次远离自己住了这么久的地方去往远处。对于他来说,这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囚禁吧了。
因为不管在皇宫里住了多久,他始终没有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我们心目中的家,应该是象在竹源寨里那样,至少,也应该象我们小时候跟母亲在一起的时候那样。而这皇宫里,在一个大让人寂寞的地方,无论有多少人陪在身边,都让人感觉寂寞。
那皇墙面外,一直都是他所向往的,只是这向往因为我的离去而变得不具体所以也无心真的去追求。他现在已经老了,更是没有年轻时的那种热情了。
听说不仅是钟会和姜维,就连邓艾也被杀了,邓艾明明就是被冤枉的,最后也确实是被放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又被刺杀了。听说是卫瓘找人做的,不管怎么说卫瓘都抓过邓艾,邓艾是个狠角色,卫瓘可能是不想为自己带来后患。
其实邓艾对他不错,听到邓艾的死讯时,他也挺为邓艾惋惜,那日邓艾坐在自己的皇位上,是多么的风光呀,可惜这风光实在太短。就象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他不知道自己这次去到洛阳后会是福还是祸,不过这一次的兵变并没有让成都的百姓受到牵累,并且魏国官员把蜀国打理得也不错,因为地方较远,司马昭只排了几个大臣来这里监管行政,地方上的事还是由原来蜀地上的官员担任。
这到让他有了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从来不觉得自己降魏对不起谁,唯一害怕只的百姓受到牵累。除了朝中一些核心官员要和他一起上路之外,其它人该是怎么样还是什么样,这样其实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