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以蛇吞象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初夏时分,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浔阳自行车厂传开了:
浔自要并入汉华实业公司了!
初听到这个消息的绮自工人们,全都是带着一种怀疑的态度。
想想看,浔自是什么,那是国营企业。而汉华公司呢,不过是一家大集体企业而已。天底下哪有大集体企业兼并国营企业的道理?从单位的级别上看也是如此,诗自是副厅级企业,汉华实业公司只相当于正科级,哪有下级兼并上级的道理?
可是,现实却让工人们大跌眼镜,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绮自真的要成为汉华公司的囊中之物了。
从5月中旬开始,轻化厅派出了一个庞大的工作组,进驻浔自,开始评估浔自的资产。最终评估出来的结果,浔自的厂房、办公楼、职工宿舍、设备、存货等等,总价值340万元。而与此同时,涛自欠下的银行贷款,已经高达如280万元。
事实上,绮自的许多固定资产的价值只是按账面上的原价扣除折旧之后计算出来的,真到市场上出售变现的话,肯定卖不出这个价钱。因此,浔自可以说已经是资不抵债了。
工作组与浔自的厂方进行了长时间的闭门会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除非轻化厅能够向浔自一次性注资100万以上,同时要求银行不催讨欠款,否则浔自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扭亏为盈。绮自目前的收入全部来自于与汉华公司的合作,如果汉华公司撤出,那么诗自将重新陷入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轻化厅在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后,作出了一个骇世惊俗的决定,把诗自的所有资产有偿转让给汉华实业公司,保留浔阳自行车厂,但停止其全部经营活动。也就是说,涛阳自行车厂这个单位依然是存在的,但已经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只是一个壳子而已。
轻化厅作出这样的决定是有理由的,一方面是浔自的亏损问题已经拖了两年时间,再不解决也不行了。另一方面就是汉华实业公司的出口电扇生产问题已经纳入了省经委的工作重点,经委责令轻化厅必须尽快解决汉华公司生产场地和人员等方面的问题。
正如朱铁军说的,现在正是汉华公司向省里狮子大开口的时候,无论你提什么样的要求,省里都会答应。出口创汇任务是由国家层层下达下来的,完成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政绩。在政绩要求面前,还有什么搬不开的障碍呢?
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一家大集体企业从名义上兼并一家国营企业肯定是行不通的,涛阳自行车厂也不能以任何名义倒闭或者破产。不过,中国的基层干部在钻政策空子方面拥有无穷的智慧,他们拿着政策条文逐字逐句地找漏洞,终于搞出了一个换汤不换药的方案。
先,是继续保留绮阳自行车厂的名义,甚至于原有的厂领导还保持着原来的行政级别和待遇。轻化厅在绮阳市给涛阳自行车厂另找了一座小楼,作为其经营场地,然后邱庆洋等人就非常光荣地从绮自现有的厂区里滚出去了。
为了让邱庆洋心情愉快地离开绮自,轻化厅也向他许下了诺言,答应只要他把绮自向汉华公司移交资产的工作做好,过一两年就调他到省里去,挂到省经委下面,给他提上半级,以正厅级待遇退休。
邱庆洋已经五十多岁了,干不了几年了。涛自的亏损,成为他退休前的一个污点,现在这个污点能够洗清,让他体面地离开工作岗位,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浔自目前的场地,包括厂房、设备、存货以及职工宿舍等等,统统打包,作价340万,卖给了汉华实业公司。林振华眼睛都没眨一下,直接让毕敏给轻化厅开出了340万的转账支票,从而获得了这片占地1000多亩的庞大厂区。轻化厅拿到这些钱之后,第一件事当然是先偿还了银行的280万贷款,余下的资金则作为涛自流亡政府的运作经费,交给了邱庆洋。
这样一来,邱庆洋的日子比过去可强多了,有了60多万的流动资金,足够流亡政府的一群干部们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了。至于说这些钱花完了怎么办,那是轻化厅操心的事情,在邱庆洋任上,这些钱是花不完的。
林振华对于花340万买下浔自,一点都不觉得心疼。他当然可以再和轻化厅谈谈价钱,省下几十万,但他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让自己失去道德上的优势,在轻化厅留下一个不识大局的恶劣印象,这对于他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浔自厂的厂房、设备等等,肯定值不了这么多钱,但浔自这1000多亩地,是完全免费的,在评估的时候压根就没计算价值。
浔自的位置是在浔阳市郊,现在还比较偏僻,但过不了几年,周围就会繁华起来。林振华相信,到那时候,光这块地皮的价值,也不止他支付的340万了。1982年的时候,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不知道地皮的价值,但林振华是知道的。他如果现在不赶紧把地皮拿下,等政府回过味来,再想拿这样大的地,可就比登天还难了。
在林振华接收的资产中,还有2万辆滞销的自行车,都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仓库里。
自行车的出厂价是8o块钱,这些车占用了浔自160万的流动资金,是涛自垮台的关键原因。林振华接收它们的时候,是按40块钱一辆拿下的,因为邱庆洋也承认,这些自行车都存在着质量缺陷,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滞销。
林振华没有时间去看这些自行车,不过他相信,总能找到一个办法,把这些自行车的价值挖掘出来。实在不行,全拆散了改成轮椅,拿出本山大叔卖拐的精神,还愁销售不出去?
资产的接收都不是什么困难,这次兼并中最大的难点,是浔自这300名工人的身份问题。
按着林振华的想法,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邱庆洋已经带着领导人滚到城里的一幢小楼里组建流亡政府去了,这殉工人难道也跟着去?现在工人们在汉华的生产线上干得热火朝天,何不直接全部转变身份,归入汉华公司的编制里就得了?
但谢春艳和朱铁军都知道,林振华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幼稚、太简单、太愚蠢了,人家是国营企业职工,哪里肯转变身份成为大集体职工?像现在这种雇佣的方式,人家是能够接受的,人家是一等公民到二等公司去打工,别看发工资的是你,你的社会地位还不如人家高呢。现在你想让别人降低身份,人家哪肯接受?再说了,轻化厅也无权解除一个国企职工的公职,这不是一纸通告就能够摆平的事情。
轻化厅的思路是,你们汉华公司拿到厂区就足够了,这劝工人依然保留着涛自的公职,在你这里工作,大家心照不宣,何乐而不为?但林振华难以接受这种方式,如名生产线上的工人,不是由自己掌控的,这实在是太难受了。说得难听一点,万一某一天邱庆洋跑来提点什么要求,自己该怎么应付?要知道,这3四人在名义上可都是邱庆洋的职工啊。
林振华没有莽撞行事,他在涛自厂足足呆了一个月时间,一边指导生产,一边私下里与绮自的骨干职工进行私下里的沟通,了解他们对于放弃国企职工身份,加盟到汉华公司里来的意向。在充分了解了大家的诉求和疑虑之后,林振华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先,林振华同意按照轻化厅的安排,维持现状,绮自厂的所有职工都可以照过去一样在汉华实业公司以外派劳务的身份进行工作。这样一个承诺的意义,在于稳定人心,避免出现群体**件。
随后,林振华又宣布,汉华公司接受涛自职工成为汉华公司的正式职工,前提是其必须自愿从涛自离职。正式职工与外派劳务职工在工资方面继续维持林振华曾经答应的“同工同酬”的政策,但是,二者在享受的福利方面将有天壤之别。
福利这种东西,圈子外面的人是看不懂的。好企业与差企业之间的区别,往往不是体现在工资收入上,而是体现在福利上。在当年,任何一家企业的四级工工资都是一样的,干多干少一个样,企业景气与否一个样。但落实到福利方面,差异可就太明显了。
从汉华公司来说,职工每年能够报销探亲费若干、冷饮费若干、烤火费若干、子女营养费若干、老人孝敬费若干……这些钱每一项都是三块五块的,看起来不怎么起眼。但加起来,一年就有百八十块,抵得上两个月的工资了。
汉华公司的职工一年能够发两身工作服,全部是涤卡面料,颜色自选。其实大多数的工人一年根本就穿不坏一套工作服,这些服装便可以改一改作为子女的衣服。公司职工还有权的买两台成本价的电风扇,你用于馈赠亲友也好,愿意拿到市场上加价出售也好,总之,中间的差价就是你兜里的收入。这样算下来,也得一两百块钱了。
如果说这些福利还不足以让职工们心动的话,林振华还有一个更加强有力的大杀器,那就是住房。
初夏时分,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浔阳自行车厂传开了:
浔自要并入汉华实业公司了!
初听到这个消息的绮自工人们,全都是带着一种怀疑的态度。
想想看,浔自是什么,那是国营企业。而汉华公司呢,不过是一家大集体企业而已。天底下哪有大集体企业兼并国营企业的道理?从单位的级别上看也是如此,诗自是副厅级企业,汉华实业公司只相当于正科级,哪有下级兼并上级的道理?
可是,现实却让工人们大跌眼镜,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绮自真的要成为汉华公司的囊中之物了。
从5月中旬开始,轻化厅派出了一个庞大的工作组,进驻浔自,开始评估浔自的资产。最终评估出来的结果,浔自的厂房、办公楼、职工宿舍、设备、存货等等,总价值340万元。而与此同时,涛自欠下的银行贷款,已经高达如280万元。
事实上,绮自的许多固定资产的价值只是按账面上的原价扣除折旧之后计算出来的,真到市场上出售变现的话,肯定卖不出这个价钱。因此,浔自可以说已经是资不抵债了。
工作组与浔自的厂方进行了长时间的闭门会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除非轻化厅能够向浔自一次性注资100万以上,同时要求银行不催讨欠款,否则浔自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扭亏为盈。绮自目前的收入全部来自于与汉华公司的合作,如果汉华公司撤出,那么诗自将重新陷入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轻化厅在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后,作出了一个骇世惊俗的决定,把诗自的所有资产有偿转让给汉华实业公司,保留浔阳自行车厂,但停止其全部经营活动。也就是说,涛阳自行车厂这个单位依然是存在的,但已经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只是一个壳子而已。
轻化厅作出这样的决定是有理由的,一方面是浔自的亏损问题已经拖了两年时间,再不解决也不行了。另一方面就是汉华实业公司的出口电扇生产问题已经纳入了省经委的工作重点,经委责令轻化厅必须尽快解决汉华公司生产场地和人员等方面的问题。
正如朱铁军说的,现在正是汉华公司向省里狮子大开口的时候,无论你提什么样的要求,省里都会答应。出口创汇任务是由国家层层下达下来的,完成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政绩。在政绩要求面前,还有什么搬不开的障碍呢?
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一家大集体企业从名义上兼并一家国营企业肯定是行不通的,涛阳自行车厂也不能以任何名义倒闭或者破产。不过,中国的基层干部在钻政策空子方面拥有无穷的智慧,他们拿着政策条文逐字逐句地找漏洞,终于搞出了一个换汤不换药的方案。
先,是继续保留绮阳自行车厂的名义,甚至于原有的厂领导还保持着原来的行政级别和待遇。轻化厅在绮阳市给涛阳自行车厂另找了一座小楼,作为其经营场地,然后邱庆洋等人就非常光荣地从绮自现有的厂区里滚出去了。
为了让邱庆洋心情愉快地离开绮自,轻化厅也向他许下了诺言,答应只要他把绮自向汉华公司移交资产的工作做好,过一两年就调他到省里去,挂到省经委下面,给他提上半级,以正厅级待遇退休。
邱庆洋已经五十多岁了,干不了几年了。涛自的亏损,成为他退休前的一个污点,现在这个污点能够洗清,让他体面地离开工作岗位,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浔自目前的场地,包括厂房、设备、存货以及职工宿舍等等,统统打包,作价340万,卖给了汉华实业公司。林振华眼睛都没眨一下,直接让毕敏给轻化厅开出了340万的转账支票,从而获得了这片占地1000多亩的庞大厂区。轻化厅拿到这些钱之后,第一件事当然是先偿还了银行的280万贷款,余下的资金则作为涛自流亡政府的运作经费,交给了邱庆洋。
这样一来,邱庆洋的日子比过去可强多了,有了60多万的流动资金,足够流亡政府的一群干部们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了。至于说这些钱花完了怎么办,那是轻化厅操心的事情,在邱庆洋任上,这些钱是花不完的。
林振华对于花340万买下浔自,一点都不觉得心疼。他当然可以再和轻化厅谈谈价钱,省下几十万,但他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让自己失去道德上的优势,在轻化厅留下一个不识大局的恶劣印象,这对于他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浔自厂的厂房、设备等等,肯定值不了这么多钱,但浔自这1000多亩地,是完全免费的,在评估的时候压根就没计算价值。
浔自的位置是在浔阳市郊,现在还比较偏僻,但过不了几年,周围就会繁华起来。林振华相信,到那时候,光这块地皮的价值,也不止他支付的340万了。1982年的时候,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不知道地皮的价值,但林振华是知道的。他如果现在不赶紧把地皮拿下,等政府回过味来,再想拿这样大的地,可就比登天还难了。
在林振华接收的资产中,还有2万辆滞销的自行车,都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仓库里。
自行车的出厂价是8o块钱,这些车占用了浔自160万的流动资金,是涛自垮台的关键原因。林振华接收它们的时候,是按40块钱一辆拿下的,因为邱庆洋也承认,这些自行车都存在着质量缺陷,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滞销。
林振华没有时间去看这些自行车,不过他相信,总能找到一个办法,把这些自行车的价值挖掘出来。实在不行,全拆散了改成轮椅,拿出本山大叔卖拐的精神,还愁销售不出去?
资产的接收都不是什么困难,这次兼并中最大的难点,是浔自这300名工人的身份问题。
按着林振华的想法,皮之不存,毛之焉附,邱庆洋已经带着领导人滚到城里的一幢小楼里组建流亡政府去了,这殉工人难道也跟着去?现在工人们在汉华的生产线上干得热火朝天,何不直接全部转变身份,归入汉华公司的编制里就得了?
但谢春艳和朱铁军都知道,林振华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幼稚、太简单、太愚蠢了,人家是国营企业职工,哪里肯转变身份成为大集体职工?像现在这种雇佣的方式,人家是能够接受的,人家是一等公民到二等公司去打工,别看发工资的是你,你的社会地位还不如人家高呢。现在你想让别人降低身份,人家哪肯接受?再说了,轻化厅也无权解除一个国企职工的公职,这不是一纸通告就能够摆平的事情。
轻化厅的思路是,你们汉华公司拿到厂区就足够了,这劝工人依然保留着涛自的公职,在你这里工作,大家心照不宣,何乐而不为?但林振华难以接受这种方式,如名生产线上的工人,不是由自己掌控的,这实在是太难受了。说得难听一点,万一某一天邱庆洋跑来提点什么要求,自己该怎么应付?要知道,这3四人在名义上可都是邱庆洋的职工啊。
林振华没有莽撞行事,他在涛自厂足足呆了一个月时间,一边指导生产,一边私下里与绮自的骨干职工进行私下里的沟通,了解他们对于放弃国企职工身份,加盟到汉华公司里来的意向。在充分了解了大家的诉求和疑虑之后,林振华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先,林振华同意按照轻化厅的安排,维持现状,绮自厂的所有职工都可以照过去一样在汉华实业公司以外派劳务的身份进行工作。这样一个承诺的意义,在于稳定人心,避免出现群体**件。
随后,林振华又宣布,汉华公司接受涛自职工成为汉华公司的正式职工,前提是其必须自愿从涛自离职。正式职工与外派劳务职工在工资方面继续维持林振华曾经答应的“同工同酬”的政策,但是,二者在享受的福利方面将有天壤之别。
福利这种东西,圈子外面的人是看不懂的。好企业与差企业之间的区别,往往不是体现在工资收入上,而是体现在福利上。在当年,任何一家企业的四级工工资都是一样的,干多干少一个样,企业景气与否一个样。但落实到福利方面,差异可就太明显了。
从汉华公司来说,职工每年能够报销探亲费若干、冷饮费若干、烤火费若干、子女营养费若干、老人孝敬费若干……这些钱每一项都是三块五块的,看起来不怎么起眼。但加起来,一年就有百八十块,抵得上两个月的工资了。
汉华公司的职工一年能够发两身工作服,全部是涤卡面料,颜色自选。其实大多数的工人一年根本就穿不坏一套工作服,这些服装便可以改一改作为子女的衣服。公司职工还有权的买两台成本价的电风扇,你用于馈赠亲友也好,愿意拿到市场上加价出售也好,总之,中间的差价就是你兜里的收入。这样算下来,也得一两百块钱了。
如果说这些福利还不足以让职工们心动的话,林振华还有一个更加强有力的大杀器,那就是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