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合(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四月到来,大麦已香。
狄仁杰与魏元忠来到皇宫,将手中的卷宗递到李威面前,欣喜的说道:“陛下,你看。”
李威打开卷宗,翻看起来。
经过了十年的治理,人口增涨很快,终于使全国人口总数量超过了六千万人。
这个数字不仅是象征着国家兴盛,还有一个意味。李世民为什么一直对隋文帝敬重,有文武之功,还有一个原因,在李世民手中,人口数量增加了不少,然而始终达不到隋朝鼎盛时的三分之二。
直到今天,全国统计人口的总数量勉强超过了隋朝。
实际的更不止,这个人口只是真正管辖区的人口数量,并不包括西域大部地区,河中、呼罗珊、吐火罗、信德、塞斯坦、俾路支斯坦、信德与马克兰岭西的广大地区。也不包括辽东大部分地区与阴山北方的游牧民族。
当然,隋朝人口数量也没有包含羁縻地区的人口数量。总人口唐朝肯定超过了隋朝最盛的时候,可真正管辖区域内的不好说。在隋朝还有大量逃户与隐户存在。启航十年大治,几乎将大半的逃户与隐户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公露出来。实际上,这十几年,人口只增加了一千多万。不过因为生活安定,孩子数量增加了,再过十年,那才是人口增涨的第二个高峰期。
这一点与历史上的天宝盛世很相似,开元打下的底子,可真正人口增涨的高峰却是在天宝年间。但与天宝不同,经过十年的不停的僵持,将许多大户人家逼到海外发展了。再有大批的新耕地出现,土地危机,远没有开元时严重。甚至有的海客终于将注意力放在了大洋洲上,拓出部分耕地与牧场。对此,李威不大关注的。
海外以现在的条件,管理不力。未来走向也很不明确,关心的是基地,一个个基地建立起来,那么船舶到南北美洲,就不在是一个梦想。有了杂粮,凭借眼下的大开发,以及广大的疆域,足以容纳两亿三亿人口。这个人口数量,一旦出现在这世界上,将是何种概念?
“好啊。”李威脸上绽放出一丝笑容。
“陛下,这是臣二十几年前梦想的。”
“狄卿,努力一下,将来会更美好。”是指技术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发,出现了原始的高炉,还有转炉炼钢。钢铁技术在飞跃,若是象这样发展下去,二三十年后,蒸汽机将不会再是一个梦想。
这种机器一旦出现,会带来什么变化,李威心中最清楚不过了。
魏元忠说道:“陛下,宋璟的进谏,要慎重。”
唐朝人口增涨,税务与收入也在增涨。一部分是挪出来的部曲与佃户,作出新的平民,成了纳税户体。但不是主要的,增涨最快的是商税,以及关税,还有部分朝廷的产业。
税务与各项收入,粮、帛与钱或者其他,折合在一起,缓缓逼近了五千万缗钱。这也是很惊人的数字。但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全国的水利以及道路修建,前后投入就计达一亿四千万缗,而不是当初计算的几千万缗。工程还要最少四五年时间,才能勉强结束,若完全结束,陆续的最少得二十年时间。
因此,国家收入翻了一倍,并没有敢减去平民百姓的税收。
投入了这样不可想像的巨资,好处还是有的,大片大片肥沃的耕地,陆续的出现在全国各地。甚至都有先行者,踏足进入岭南。
然而有钱了,烧香的拜佛的百姓也多了起来。各地寺观森立,就是这样的大治,也不可能使每一个百姓做到衣食无忧的。有的百姓迫于压力,投入佛门,或者投入道门。人口在增涨,寺观寄住的百姓数量也在增涨。并且这些寺观陆续的利用宗教优势,吞并田地。
宋璟上书正是为了此事。
强行拆迁不法的寺观,或者规定寺观可以占有的田地数量与人口数量,对多余的田地与百姓进行征收税务。
李威也首肯了。
魏元忠却不是这样想,这十年来,国家在发展,有目可睹,然而为了防止吞并扩大,是用了许多手段,缓和阻止扩大吞并,占有水利的矛盾,但是放的地区终是太远,还是自家门口好啊。
甚至还有人产生这样的想法,一朝帝王一朝臣,现在君主好了,若是下一代呢?资源还是抓在手中的好。于是这十年皇帝与君臣,对各大户豪强地主,多次斗智斗法,软的方法用过了,硬的手段也使过了。
某些方面,也产生了一些恩怨。尽管有许多人大发其财,可人心,总是满足不了的。
这时候再与宗教界发生一些矛盾,不是很有利。将心中想法说出来,又道:“反正陛下正是年当益壮之时,此举必将实施,否则也是国家一大弊端之一。可不能在这时候实施,最少缓上十年。正如脓包,小时,用小刀割出,既痛,又没有这个必要。一旦长大,用小刀割之,不但不痛,反而连根拨除。”
也就是现在割,反对的声音大,不理解的百姓也会多。让它发展,发展到一定地步,它的恶劣,对国家的影响,大家都看到了,再来一个风暴措施。大家也没就没有话说了。
李威沉思了一下,说道:“准。”
然后又道:“狄卿,魏卿,既然你们来了,朕与你们说一件事。朕想对新罗与倭国用兵。”
这两个国家打打停停,打了十几年,民不聊生,积压了巨大的矛盾。李威感到似乎到了能动手的时候。再说,这些年,朝廷又训练了一万多正规的海军。多是用来查巡诸岛,或者清剿一些海盗,有时候也帮助海客,歼灭一些岛屿上敌对的势力。有了跨海作战的经验。
狄仁杰皱了一下眉头,说道:“陛下,为什么要始终想歼灭这两个国家?”
在他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一个在海外,打了这么多年,也有了一个认识,它不是南海诸岛的土著人,十分凶悍,想要夺下来,很吃力。一个同样强悍,都不需要这十年来证明,所居之所十分偏冷。这两个国家都打残成这种地步,对唐朝没有大的威胁,从战略上来说,没有必须吃下这两个国家。
“狄卿,大食的历史,你也知道的。它原先仅有多大地盘,所居的地方水泽少,多是沙漠戈壁地带,只是几十年的扩张,占了多大的疆域?国家内乱,生生分成了两个哈里发政权,互相内殴,可就是这样,我朝占下了马克兰与信德之地,经历了多少场战役,牺牲了多少将士,才迫使大食人做出妥协的?”
但不能这样说。拜占庭新主君查士丁尼二世很无能,导致了拜占庭进攻不力,将唐朝的负担加重。若不是教廷为李威所勾引,不停的发动圣战,承负了一部分压力,大食人就是马克兰、信德等地,也不愿意给唐朝占领。但反过来,若是拜占庭有作为,都有可能真的将大马士革借机攻占下来。
唐朝虽发动了多次进攻,其实说到底,还是实战练兵性质的,打得很偷机。牺牲的最多是波斯人,其次是河中与吐火罗各国的将士。
“他们之间很相似,倭国与新罗没有狂热宗教的支持,然而生性顽强,团结,学习谦逊,凶残。朕说过北方游牧民族的危害,但只要保持技术的发展,最终有可能会在两三百年后,出现一些粗糙的热武器,那么北方游牧民族的马上优势就会丧失。新罗与倭国不同,他们好学,只要安定下来,就能想方设法,向我国学习知识。不怕一个民族强悍,就怕一个民族强悍又团结,又能谦虚学习。无论那一个民族保持这三样优点,都会很可怕。”
狄仁杰与魏元忠思考了下,李威这句话说得很不假的。与唐朝交好的,或者臣服的国家很多,比如说南海诸国,他们只是夜郎自大,狂妄无知,看到唐朝先进,从来就没有做过追求。新罗与倭国呢,倭国居然漂洋过海,派学生前来唐朝学习唐朝的优秀文化。
三人默契了配合了多少年,李威一看他们表情,知道他们领悟过来,没有多说。
魏元忠思索了一下说道:“但臣以为还是最好等到五年后。五年后大的水利工程基本告一段落,国家财政能喘上一口气,而过了五年,对方两个国家会变得更加羸弱,也利于我们发起进攻。而且眼下还有两场兵事要发起,虽不大,可多面作战,终是不利。”
“喏。”对于好的进谏,李威从来都是纳谏如流的。又问道:“那个默啜可有消息?”
***,成了又一个大患了。
十年前让他逃走了,结果这小子跑到乌德鞬山上又拉起一支人马,进行游击战。阿史那道真费了好大的心血,才将他们打压下去,可是默啜又逃跑了。过了几年,突然出现,这一次让他藏在暗中,利用草原上一场雪灾,一些部族生存困难,蛊惑了许多部族,参与了叛乱。因为六镇陆续的增加了五六十万百姓,组建了近八万的府兵,他的规模小,没有敢跨过阴山。但将阿史那道真打得狼狈不堪。
直到前年,朝廷看不下去,派了黑齿常之与王方翼亲率了五万军队,才将叛乱再次消灭。但这是外面的看法,实际上李威默视了叛乱的糜烂,进一步提高草原上突厥余部的忠贞纯度。
但也不能让这小子象一条毒蛇一样藏在暗中捣乱,多次派人搜捕,然而到今天居然没有消息。
狄仁杰与魏元忠摇了摇头。
“算了,下一道诏书,凡是将默啜击毙或者生擒者,赏钱五万缗。看他还敢不敢在草原上到处乱跑。”一个默啜,一个论钦陵,让李威头痛了。
马上就要对付论钦陵,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狄仁杰又说道:“陛下,臣与魏相公前来,还有一件事要请求的。”
“为何要用请求?”这两人不象是徇私之人哪。
“陛下,臣与魏相公居于相位达到十年,因此请求陛下让臣与魏相公外放。”
以前李威也说过类似的话,防止权利专于一人之手,最好的办法,就是经济调动人事,这一点母亲做得就比较好。朝堂中的诸相,也在不停的做着调动,只剩下狄魏二人,人事没有变更。
但李威又说过一句话。这是他从后世的选举制领悟的心得。一任时间四年或者五年,若非有万不得己的情况,顶多两届,这样既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又能防止权利的过于集中。调换密集了,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连续政策。调换懒散了,权利往往集于一人之手,特别是宰相。后来的李林甫就是这样专权的。
然而魏狄二人的才能,成了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一直没有怎么挪窝儿。
李威面对二人的请求,却迟疑了。这些年来,朝廷最大功劳的人,不是边关的将士。而正是魏元忠与狄仁杰。有史官都将他们比喻成贞观的房杜。应当来说,这个比喻不算过份的。特别是狄仁杰的变通,这些年,替他化解了许多难题。
但按照制度,两人居相时久,也会形成一个不好的榜样。后世当中,又能找出几个象他们这样的大臣。就是能找出,又能几人有慧眼认识?
这一刻,居然为难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四月到来,大麦已香。
狄仁杰与魏元忠来到皇宫,将手中的卷宗递到李威面前,欣喜的说道:“陛下,你看。”
李威打开卷宗,翻看起来。
经过了十年的治理,人口增涨很快,终于使全国人口总数量超过了六千万人。
这个数字不仅是象征着国家兴盛,还有一个意味。李世民为什么一直对隋文帝敬重,有文武之功,还有一个原因,在李世民手中,人口数量增加了不少,然而始终达不到隋朝鼎盛时的三分之二。
直到今天,全国统计人口的总数量勉强超过了隋朝。
实际的更不止,这个人口只是真正管辖区的人口数量,并不包括西域大部地区,河中、呼罗珊、吐火罗、信德、塞斯坦、俾路支斯坦、信德与马克兰岭西的广大地区。也不包括辽东大部分地区与阴山北方的游牧民族。
当然,隋朝人口数量也没有包含羁縻地区的人口数量。总人口唐朝肯定超过了隋朝最盛的时候,可真正管辖区域内的不好说。在隋朝还有大量逃户与隐户存在。启航十年大治,几乎将大半的逃户与隐户用各种方法与手段,公露出来。实际上,这十几年,人口只增加了一千多万。不过因为生活安定,孩子数量增加了,再过十年,那才是人口增涨的第二个高峰期。
这一点与历史上的天宝盛世很相似,开元打下的底子,可真正人口增涨的高峰却是在天宝年间。但与天宝不同,经过十年的不停的僵持,将许多大户人家逼到海外发展了。再有大批的新耕地出现,土地危机,远没有开元时严重。甚至有的海客终于将注意力放在了大洋洲上,拓出部分耕地与牧场。对此,李威不大关注的。
海外以现在的条件,管理不力。未来走向也很不明确,关心的是基地,一个个基地建立起来,那么船舶到南北美洲,就不在是一个梦想。有了杂粮,凭借眼下的大开发,以及广大的疆域,足以容纳两亿三亿人口。这个人口数量,一旦出现在这世界上,将是何种概念?
“好啊。”李威脸上绽放出一丝笑容。
“陛下,这是臣二十几年前梦想的。”
“狄卿,努力一下,将来会更美好。”是指技术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发,出现了原始的高炉,还有转炉炼钢。钢铁技术在飞跃,若是象这样发展下去,二三十年后,蒸汽机将不会再是一个梦想。
这种机器一旦出现,会带来什么变化,李威心中最清楚不过了。
魏元忠说道:“陛下,宋璟的进谏,要慎重。”
唐朝人口增涨,税务与收入也在增涨。一部分是挪出来的部曲与佃户,作出新的平民,成了纳税户体。但不是主要的,增涨最快的是商税,以及关税,还有部分朝廷的产业。
税务与各项收入,粮、帛与钱或者其他,折合在一起,缓缓逼近了五千万缗钱。这也是很惊人的数字。但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全国的水利以及道路修建,前后投入就计达一亿四千万缗,而不是当初计算的几千万缗。工程还要最少四五年时间,才能勉强结束,若完全结束,陆续的最少得二十年时间。
因此,国家收入翻了一倍,并没有敢减去平民百姓的税收。
投入了这样不可想像的巨资,好处还是有的,大片大片肥沃的耕地,陆续的出现在全国各地。甚至都有先行者,踏足进入岭南。
然而有钱了,烧香的拜佛的百姓也多了起来。各地寺观森立,就是这样的大治,也不可能使每一个百姓做到衣食无忧的。有的百姓迫于压力,投入佛门,或者投入道门。人口在增涨,寺观寄住的百姓数量也在增涨。并且这些寺观陆续的利用宗教优势,吞并田地。
宋璟上书正是为了此事。
强行拆迁不法的寺观,或者规定寺观可以占有的田地数量与人口数量,对多余的田地与百姓进行征收税务。
李威也首肯了。
魏元忠却不是这样想,这十年来,国家在发展,有目可睹,然而为了防止吞并扩大,是用了许多手段,缓和阻止扩大吞并,占有水利的矛盾,但是放的地区终是太远,还是自家门口好啊。
甚至还有人产生这样的想法,一朝帝王一朝臣,现在君主好了,若是下一代呢?资源还是抓在手中的好。于是这十年皇帝与君臣,对各大户豪强地主,多次斗智斗法,软的方法用过了,硬的手段也使过了。
某些方面,也产生了一些恩怨。尽管有许多人大发其财,可人心,总是满足不了的。
这时候再与宗教界发生一些矛盾,不是很有利。将心中想法说出来,又道:“反正陛下正是年当益壮之时,此举必将实施,否则也是国家一大弊端之一。可不能在这时候实施,最少缓上十年。正如脓包,小时,用小刀割出,既痛,又没有这个必要。一旦长大,用小刀割之,不但不痛,反而连根拨除。”
也就是现在割,反对的声音大,不理解的百姓也会多。让它发展,发展到一定地步,它的恶劣,对国家的影响,大家都看到了,再来一个风暴措施。大家也没就没有话说了。
李威沉思了一下,说道:“准。”
然后又道:“狄卿,魏卿,既然你们来了,朕与你们说一件事。朕想对新罗与倭国用兵。”
这两个国家打打停停,打了十几年,民不聊生,积压了巨大的矛盾。李威感到似乎到了能动手的时候。再说,这些年,朝廷又训练了一万多正规的海军。多是用来查巡诸岛,或者清剿一些海盗,有时候也帮助海客,歼灭一些岛屿上敌对的势力。有了跨海作战的经验。
狄仁杰皱了一下眉头,说道:“陛下,为什么要始终想歼灭这两个国家?”
在他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一个在海外,打了这么多年,也有了一个认识,它不是南海诸岛的土著人,十分凶悍,想要夺下来,很吃力。一个同样强悍,都不需要这十年来证明,所居之所十分偏冷。这两个国家都打残成这种地步,对唐朝没有大的威胁,从战略上来说,没有必须吃下这两个国家。
“狄卿,大食的历史,你也知道的。它原先仅有多大地盘,所居的地方水泽少,多是沙漠戈壁地带,只是几十年的扩张,占了多大的疆域?国家内乱,生生分成了两个哈里发政权,互相内殴,可就是这样,我朝占下了马克兰与信德之地,经历了多少场战役,牺牲了多少将士,才迫使大食人做出妥协的?”
但不能这样说。拜占庭新主君查士丁尼二世很无能,导致了拜占庭进攻不力,将唐朝的负担加重。若不是教廷为李威所勾引,不停的发动圣战,承负了一部分压力,大食人就是马克兰、信德等地,也不愿意给唐朝占领。但反过来,若是拜占庭有作为,都有可能真的将大马士革借机攻占下来。
唐朝虽发动了多次进攻,其实说到底,还是实战练兵性质的,打得很偷机。牺牲的最多是波斯人,其次是河中与吐火罗各国的将士。
“他们之间很相似,倭国与新罗没有狂热宗教的支持,然而生性顽强,团结,学习谦逊,凶残。朕说过北方游牧民族的危害,但只要保持技术的发展,最终有可能会在两三百年后,出现一些粗糙的热武器,那么北方游牧民族的马上优势就会丧失。新罗与倭国不同,他们好学,只要安定下来,就能想方设法,向我国学习知识。不怕一个民族强悍,就怕一个民族强悍又团结,又能谦虚学习。无论那一个民族保持这三样优点,都会很可怕。”
狄仁杰与魏元忠思考了下,李威这句话说得很不假的。与唐朝交好的,或者臣服的国家很多,比如说南海诸国,他们只是夜郎自大,狂妄无知,看到唐朝先进,从来就没有做过追求。新罗与倭国呢,倭国居然漂洋过海,派学生前来唐朝学习唐朝的优秀文化。
三人默契了配合了多少年,李威一看他们表情,知道他们领悟过来,没有多说。
魏元忠思索了一下说道:“但臣以为还是最好等到五年后。五年后大的水利工程基本告一段落,国家财政能喘上一口气,而过了五年,对方两个国家会变得更加羸弱,也利于我们发起进攻。而且眼下还有两场兵事要发起,虽不大,可多面作战,终是不利。”
“喏。”对于好的进谏,李威从来都是纳谏如流的。又问道:“那个默啜可有消息?”
***,成了又一个大患了。
十年前让他逃走了,结果这小子跑到乌德鞬山上又拉起一支人马,进行游击战。阿史那道真费了好大的心血,才将他们打压下去,可是默啜又逃跑了。过了几年,突然出现,这一次让他藏在暗中,利用草原上一场雪灾,一些部族生存困难,蛊惑了许多部族,参与了叛乱。因为六镇陆续的增加了五六十万百姓,组建了近八万的府兵,他的规模小,没有敢跨过阴山。但将阿史那道真打得狼狈不堪。
直到前年,朝廷看不下去,派了黑齿常之与王方翼亲率了五万军队,才将叛乱再次消灭。但这是外面的看法,实际上李威默视了叛乱的糜烂,进一步提高草原上突厥余部的忠贞纯度。
但也不能让这小子象一条毒蛇一样藏在暗中捣乱,多次派人搜捕,然而到今天居然没有消息。
狄仁杰与魏元忠摇了摇头。
“算了,下一道诏书,凡是将默啜击毙或者生擒者,赏钱五万缗。看他还敢不敢在草原上到处乱跑。”一个默啜,一个论钦陵,让李威头痛了。
马上就要对付论钦陵,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狄仁杰又说道:“陛下,臣与魏相公前来,还有一件事要请求的。”
“为何要用请求?”这两人不象是徇私之人哪。
“陛下,臣与魏相公居于相位达到十年,因此请求陛下让臣与魏相公外放。”
以前李威也说过类似的话,防止权利专于一人之手,最好的办法,就是经济调动人事,这一点母亲做得就比较好。朝堂中的诸相,也在不停的做着调动,只剩下狄魏二人,人事没有变更。
但李威又说过一句话。这是他从后世的选举制领悟的心得。一任时间四年或者五年,若非有万不得己的情况,顶多两届,这样既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又能防止权利的过于集中。调换密集了,就没有一个统一的连续政策。调换懒散了,权利往往集于一人之手,特别是宰相。后来的李林甫就是这样专权的。
然而魏狄二人的才能,成了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一直没有怎么挪窝儿。
李威面对二人的请求,却迟疑了。这些年来,朝廷最大功劳的人,不是边关的将士。而正是魏元忠与狄仁杰。有史官都将他们比喻成贞观的房杜。应当来说,这个比喻不算过份的。特别是狄仁杰的变通,这些年,替他化解了许多难题。
但按照制度,两人居相时久,也会形成一个不好的榜样。后世当中,又能找出几个象他们这样的大臣。就是能找出,又能几人有慧眼认识?
这一刻,居然为难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