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帝国风云 > 第三十七章 后遗症

第三十七章 后遗症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德意志第二帝国介入,冯承乾与吴铁生就不得不慎重考虑了。

    虽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这个时候插手停战谈判,以及提出的要求都很过分,比如要中国放弃割地与赔款的要求,但是冯承乾与吴铁生都知道,根本不能拒绝、至少不能完全拒绝德意志第二帝国提出的要求。原因很简单,现在的中国还不能没有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支持,更不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对着干。

    第二次谈判开始后,周仁康没有立即降低要求。

    显然,如果立即降低要求,日本就会打蛇随棍上,从而使国家利益受损。

    八月二十二日,在日本谈判代表承认为发动战争负责之后,周仁康才提出,可以考虑减少割地范围与降低赔款数量。

    事实上,此时的日本,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姿态。

    说白了,只要周仁康做出让步,日本当局就不会继续纠缠下去。原因很简单,只要谈判没有结束,战争就没有结束,日本也就不可能回到正常状态,而日本的经济与社会问题也就无法得到解决。

    只是,在细节问题上,双方依然存在分歧。

    比如,在赔款数额上,周仁康坚持三亿两白银,也就是大约三十六亿华元、或者是一百二十四亿日元是最低限度,而且日本必须在今后十年内支付全部赔款、以及利息,但是日本谈判代表认为,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损失根本没有这么多,认为日本最多只应赔偿一亿两白银。

    又比如,周仁康坚持把奄美诸岛与大隅诸岛算在琉球群岛之内,而日本谈判代表则认为这两座群岛原本就属于日本,根本不属于琉球王国,所以日本不可能以承认琉球王国的方式割让这两座群岛。

    可以说,谈判进行得非常艰难。

    直到九月九日,双方才在割地与赔款问题上达成一致。

    按照周仁康与日本外相确定的最后结果,日本将在未来五年之内,向中国支付二点四亿两白银(算上利息,总计三点七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并且把奄美诸岛割让给中国,而中国则在日本付清战争赔款之后,把占领的大隅诸岛归还给日本,并且承认大隅诸岛为日本不可分割的领土,此外,日本还将把南库叶岛割让给中国,把发动战争的战犯移交给中国法庭审判等等。

    九月十日,周仁康就离开了马尼拉。

    在大体框架确定下来之后,细节谈判还需要持续几个月。按照美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提议,在完成了细节谈判之后,中日两国将在一九三三年底,也就是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前签署停战条约。

    事实上,根本没有拖到年底。

    要知道,真正拖不起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国。

    十月二十日,日本当局就通过美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向中国发出外交照会,表示接受在大体框架内达成的全部协议,希望尽快与中国签署停战条约,并且愿意在中国当局选定的地点签约。

    既然日本已经服软,冯承乾与吴铁生也没多摆架子。

    不管怎么说,美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都已卷入,而且日本在停战条件上做出了让步,也就没有必要拖下去了。

    当时,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根据冯承乾收到的情报,日本正在加紧修复那几艘在海战中遭到重创的主力舰,甚至开始维修“加贺”号与“赤城”号航母。虽然这份情报明显有误,比如当时“加贺”号与“赤城”号都在神户港内,根本没有开始维修,也没有办法维修,最快要到一九三四年,神户造船厂才能腾出船台,但是日本海军正在恢复元气,而且很有可能在一九三四年获得挑战中国海军的能力。要命的是,即便到一九三四年,中国海军的实力也不可能恢复到战前水平,甚至不会有所提升。原因很简单,中国没有维修主力舰的工业实力,所有在战争中受损的战舰都得送往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维修。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早就宣布中立,所以不大可能在战争期间替中国维修战舰。

    到此,冯承乾也得考虑该结束这场战争了。

    十月三十一日,中日两国全权代表在上海见面,于当天下午正式签署了《中日朝鲜半岛与东海停战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与当初商定的框架协议完全一致。

    十一月一日凌晨,中日正式停战。

    对中国来说,这是一场了不起的胜利,更是近百年来,首次在对外战争中取得的重大胜利。

    十一月一日,中国全国放假一天。

    当天,中国的各大城市都举行了欢庆活动,连一些偏远乡村的农民也在为祖国取得的这场伟大胜利欢呼雀跃。

    十天后,第一批入朝军队回国,在丹东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

    当时,甚至有很多人从其他地方赶来,专门迎接凯旋归来的将士。

    与陆军受到的热烈欢迎不同,海军要低调得多。

    十一月二日,冯承乾前往上海,拜访了专程来参加停战条约签字意识的里希特霍芬,通过他向德皇转交了一封感谢信,并且向时任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司令的希佩尔提出,希望尽快为中国海军的几艘主力舰提供维修帮助。

    所幸的是,这个时候,德皇也在兴头上。

    中日战争能够迅速结束,在德皇看来是他的功劳,因为没有他出面干预,中国肯定不会降低停战条件。

    更重要的是,德皇相信,中国依然在他的控制之中。

    此外,希佩尔与冯承乾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可以说,如果没有冯承乾,也就没有现在的希佩尔。

    陆军凯旋归来的时候,海军却在收拾烂摊子。

    十一月十五日,希佩尔正式回复了冯承乾,德意志第二帝国可以为中国海军维修受损战舰,但是建议冯承乾借此机会,从德意志第二帝国采购一批修理战舰的设备,并且增强中国造船厂的维修能力。

    冯承乾接受了希佩尔的建议,并且立即派张东强前往德意志第二帝国。

    年底,中国工业部长宋靖国率团访德,在一九三四年一月初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十多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由霍瓦德造船厂、伏尔铿造船厂、威廉港造船厂等多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造船企业,帮助中国建造大型造船厂,而这些企业也将获得参与中国海军大型战舰建造工作的机会,并且成为主要承包商,等于获得了中**方的承认。

    到一九三四年中期,江南造船厂、北方造船厂与广州造船厂已经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造船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

    对冯承乾来说,这绝对是一个重大的收获。

    要知道,随着日本在一九三四年三月支付了第一笔赔款,中国海军已经不存在经费上的问题了。

    按照冯承乾与吴铁生达成的协议,日本的战争赔款将有百分之六十用于军事建设,而海军获得其中的百分之六十。日本第一笔赔款为六亿华元,因此海军获得了二亿多,超过了当年的海军军费预算。

    这笔钱中,一半被冯承乾拿来建造与采购战舰。

    如果算上当年的军费拨款,中国海军有大约一点七亿华元用于建造战舰,而这相当于一九三三年之前三年的总和。

    钱不是问题,关键就是如何合理的花掉这些钱。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从德意志第二帝国采购战舰是最简单、也是最快捷的途径,但是冯承乾并没打算这么做,一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建造的战舰不符合他的要求,二是得扶持民族造船业。

    显然,在这个时候,增强造船能力,比建造战舰更加重要。

    一九三三年底,借第二次全国大选即将召开的机会,冯承乾回到北京,与吴铁生等人进行了一次深层次会谈。

    从根本上讲,不管是发展造船业、还是扩充海军,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目的。

    没有目的,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那么,中国发展造船业、或者说是扩充海军的目的是什么?

    在当时,恐怕除了冯承乾之外,没有人知道。

    也正是如此,冯承乾必须跟吴铁生等人深入探讨这个问题,至少得让这些统领国家的人明白接下来应该干什么,以及所作所为是为了什么。

    事实上,这不是一个只存在于领导阶层中的问题。

    当时的中国,在打赢了对日战争之后,全国上下都突然失去了目标,似乎这场战争本身就是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可以说,即便是平民百姓都认为,既然已经打败了日本,那还有什么好追求的呢?

    毫无疑问,如果这种思想得不到遏制,将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要知道,胜利已经让中**民开始轻敌,甚至让很多人认为,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

    显然,中国并没有完全击败日本,更别说超越日本,离世界大国也远得很。

    中国需要一个目标,中国的领导集团更需要一个目标,一个能够看得见,而且能够实现的目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