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越沧海 > 第131章 兵源问题

第131章 兵源问题

作者:无财无能言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钱惟昱站在昆山大寨的校场上,看着台下数千兵卒列队操习。一排排拿着长枪或者横刀圆盾的士卒在那里趋退劈砍、列阵齐刺,在演练一些结阵进退之法。

    一旁,当初被钱惟昱寄予厚望的林仁肇略带羞赧地在那里谦逊告罪。

    “殿下,这四千新兵,便是殿下离开之后的这三四个月里,末将新练编练的人马。因为训练时日尚短,只有不足两个月,目前还未曾调理精熟。不过,总觉得不如当初末将在闽地和淮南时候招到的人马善战。两月来,武艺与战阵之法始终进步迟缓。相比于那些老兵油子和战乱流民青壮组成的人马来说,这支部队唯一的优势便是纪律了。”

    不过么,听话不能全听,钱惟昱看了一下,自然知道林仁肇的话半是事实半是谦虚。若论整齐划一,这支人马看上去倒也中规中矩了,不过看上去总归是,缺少一股气势。

    “这支人马,有多少帮带新兵的老卒?骨干人员水性、战技如何?”

    “回禀殿下,当初殿下也害怕那些老兵油子带坏了新军的纪律,故而末将在训练的时候,只是把队正、队副一级的基层军官用严谨老成的内牙亲军担任,其他凡是基层士兵都是新招募的。但是,纵然是新兵太多,武艺、战阵精熟的老人太少,也不至于如今这般进展缓慢。”

    说着说着,林仁肇的脸上有些挂不住,语气也是越来越低迷。钱惟昱也没着急上火,只是缓缓往复踱步把事情来龙去脉思忖了一番。

    “如此说来,林将军是觉得浙兵的兵源本不如淮南兵和闽兵善战了?当初孤拨下的募兵的粮赐可还够么?你一直是按照孤交代的价码去募兵的?”

    “怎敢有违殿下将令!应募为水师兵丁的,至少是赐钱二十贯,家中领粮米十石,服役期间还免去家中一丁的租调——先王当年募兵征讨福州的时候,开出的募兵粮赐比这个还低一些,钱财依然是二十贯,但是粮米只有五石。入伍之后只管饭,一样没有后续的饷银。末将以为不是钱的问题,殿下开出的粮赐已经够高了。”

    五代时候正是唐宋之间军制的转型期。唐朝的商业社会没有宋朝发达,军制以府兵制为主。府兵制是一种义务兵,也就是说每个州每个府按照户口多少都有强征多少府兵的义务,府兵管饭,但是不一定给军饷。

    到了五代的时候,内牙军这些跟着节度将领南征北战的亲卫军队自然是有饷银的,但是临时地方征募的士兵则不一定,大多是给一笔入伍时候的粮赐就算完事了,后面只管饭不给钱。一直到了宋朝开始,因为商业社会充分发达,朝廷收入中银子和铜钱也多,才开始给工资养兵,因此后来北宋每年财政收入的六七成都会往军事上投。

    当然,五代十国说起来是一个时代,但是既然有那么多代那么多国,贫富、地理、民风差距那么大,自然也就不可能是一套制度套下来的。以吴越为例,吴越国因为本土几十年没有战乱,而且又独霸着东海贸易,所以还算是比较有钱的,募兵的时候有时为了增加凝聚力和招募效率,会选择多给钱粮。如今钱惟昱手上可是比他死去的父王和当今的王叔要有钱一些,自然不会吝啬这些。

    “按理来说,这个钱数已经不算少了,怎么还没有足够多身强体健、善于翻山越岭,又熟谙水性的人愿意来当兵呢?”

    钱惟昱一边思索着,一边带着林仁肇继续在校场上巡视,仔细观察这些林仁肇训练的新兵训练的态度、士气、武艺、配合,似乎想找出一些正面典型给自己打打气。也算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圈转下来,花了个把时辰,把四千新军都仔细巡视了一遍。倒也找出一些卖力刻苦、表现良好的,钱惟昱命录事把这些人都统计记录下来,然后统一分析。

    ……

    “林将军,刚才这一番巡视,看上去也是略有一些挺卖力操练起来有模有样的。你去把这张表上那几队人挑出来。对,就是刘指挥使和孙指挥使那两个指挥下面……这些,还有这些……排在后面那几个什将的人单独调出来。孤刚才看训练的时候,那些人明显比旁边的新兵要卖力,精气神也完全不同,孤想亲自问一问,看看能不能找出究竟是什么原因。”

    “咦?”被钱惟昱一说,林仁肇也发现了这个现象,原本他只是把内牙军的老卒调来当低级军官,帮带新兵训练。但是见效果不好之后他的也没去分析原因,毕竟这个时代的武将在练兵上还是比较简单粗暴的,尤其是不太会征询士兵的意见,求得反馈。

    林仁肇虽然在当时也算的名将的材料了,但是毕竟也脱不出历史的窠臼,这个时代的武将,是没有人深入去询问士兵的想法的。如今见钱惟昱分开细化分析,林仁肇也就觉出一点门道了。很快,约摸七八百个表现相对较好、训练刻苦战法精到的新兵,被从那四千新军中挑了出来,领到了钱惟昱面前。

    “参见殿下!”一群最大只见过都虞候级别军官的菜鸟黑压压地匍匐了一地,他们刚刚被告知面前这个就是他们的顶头上司,挂着镇海军留后名头的彭城郡王殿下了。所以这些士卒磕头匍匐之后一动都不敢乱动。

    “大家不必拘束,尔等的操练表现孤也看了,比其他人要好一些,值得嘉奖。只要保持下去,稍后自然有赏赐的。”钱惟昱出言抚慰了一番,随后走到人群当中,挑出几个之前看上去表现最扎眼的士卒出言慰问。

    “你们叫什么名字啊,是哪儿人,为什么应募当兵的?”

    “报告……哦不启禀王爷……殿下,小的名叫陈昊,今年十七岁,祖祖辈辈都是山里的矿工。俺爷爷那辈还在衢州仙霞岭那里给大唐开银矿,后来那里的矿挖完了就迁到婺州的义乌。到了小人这一辈,义乌山里的铜矿也挖得七七八八了。处州、衢州山多田少,矿挖完了,小的便没了活路,所以就流落下山从婺州到了台州,想找个活儿糊口。正好遇上殿下派遣军将在台州募兵,小人就赶来投军混个出身。”

    不错,听了这些之后,钱惟昱又说了几句嘉奖的样子话,打算让这人在新兵当中当个什将,一边心思流转,对旁边那些刚才挑出来的训练积极表现好的新兵开口询问。

    “你们剩下的人各自出生何处?祖上操持何种产业?”

    下面几百号人纷纷攘攘开始搭腔,听了好一会儿,钱惟昱发现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出生婺州、处州等处,还有少数是衢州,都是浙南山沟里的穷州县,大多都是矿工出身,想要种田过活又没那么多山田。于是便流落到了自己治下的明州、台州两处,也基本上是从那两州招过来的——毕竟如今苏秀明台四州都是钱惟昱的地盘,数月前钱惟昱授命林仁肇编练新军的时候,可是给了他在辖下四州统筹调度的权限的。

    钱惟昱觉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问题的症结所在,立刻让林仁肇重新统计分析新募士卒的籍贯、从军前的职业,结果果然如钱惟昱的推断。

    这四千新军当中肯吃苦的、表现好的,多是浙南山区流民而来的猎户、矿工。不愿意当兵,或者当了之后也不肯好生出力的,则是苏州、秀州、明州本地等富庶之地的农家子弟。

    “怎么没早想到这一点呢!五百年后戚继光戚少保训练浙兵组建戚家军,靠的不就是招募义乌山区的矿工子弟的么,这些人才对薪水的要求低,又肯吃苦。如果安居乐业家里有钱的人,怎么可能乐意当兵。就算当了兵,肯定也不如山里穷苦人肯吃苦。同样一份银子,邀买一个但求一口饭活命的人,自然可以买到其忠诚;如果对于那些常年有钱赚找得到工作的家伙,又怎么会安稳,上辈子御下的那点人力资源常识都被丢光了!”

    钱惟昱在心中默念暗恨:怎么早没想到这一茬儿呢?

    不过,想明白了就好。只要明白了原委,如今改过还不算晚,“说不得,既然想到了,自然要对不起一下戚少保了,您五百年后建立的那支强军,就让我因地制宜地拿来先用一用了,哦,不过后世这支军队说不定就要叫钱家军而不是戚家军了。”

    一想到这里,钱惟昱心中不无恶意地泛起一股恶趣味。

    “林将军,我看我们目前的兵马也才一个都的规模吧,后续招兵还要继续展开,但是也别局限于在本地招兵了。孤即日去了杭州之后,会向大王禀明,以及和十三叔协调。让他们准许孤以钱粮交换,去处州、婺州募集流民为兵。到时候,你也要记得多挑矿工、猎户、渔家子弟为兵,关键要体壮底子好,肯吃苦,有纪律。孤要你半年之内,连募兵带训练,建成一支以这些穷苦子弟组成的新军、编为两个都指挥使,定额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