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非打不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奴儿哈蚩远远地看见觉华城头挂出十几样东西,不觉有点奇怪,问道:“你们有谁看清城头上挂的是什么?”
阿败眼尖,道:“父汗,是人头。■→,≌..c⊙om蛮子把人头挂上城头了。”
奴儿哈蚩不以为意,大清国的骑兵虽然被火炮打死了几十个,但明军不敢出城,根本没有割走人头。既然不是大清的人头,那就是蛮子自己人的人头。这样人头即使挂满城墙,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反而会满心欢喜,因为蛮子内讧了。
黄太极颤抖着身子,几乎从马上掉下来。
奴儿哈蚩皱眉问道:“老八,怎么回事?十几个人头就把你吓成这个样子,真不像艾新觉罗的子孙。”
黄太极用颤抖的手指着城头说道:“父汗,那……那是我们的细作。”
黄太极的颤抖传染给了奴儿哈蚩,奴儿哈蚩问道:“那……那说明……”
“城门永远不会打开了。”
奴儿哈蚩一下子像老了十多岁,无力地拨转马头,道:“收兵回营。”
为了防备建奴入侵,袁崇焕坚决地执行了坚壁清野政策,把宁远城外方圆十五里内的所有的房屋都拆毁或者烧掉。奴儿哈蚩没有明朝百姓的房屋充当军营,只能搭帐逢。他的金顶帐篷尽管华美,但保暖性能却非常一般,直到里面点起碳盆,这才温暖了一些。
“怎么办?”奴儿哈蚩问他的儿子们。
这次出征,他一共带了四个儿子出来,分别是三子阿败,四子唐古代,五子莽古尔太,八子黄太极。二子代膳性格稳重。他留在沈阳,镇守都。
阿败性格最为急躁,道:“打呗。,但我们大清勇士岂会怕他们的烂城?只要父汗下令破城之后,三日不封刀,我们就能把宁远城给拿下。”
唐古代、莽古尔太都不说话。静待奴儿哈蚩的决定。
黄太极见奴儿哈蚩用问询的目光看着他,犹豫了半天,最后决定说实话:“咱们六万人围住宁远城,要说拿不下来,那是假话。可是据我了解,宁远城战前士兵和百姓的总数大约两万多人,现在的人口数量,我不太清楚,大概也差不到哪里去。六万打两万。看似容易,但围城战中,攻守双方的伤亡比例最好的情况也只是控制在一比一,就是杀掉一个明军,大清国可能就要损失一名勇士。现在蒙古虽然被我们打败,但实力仍在,如果我们这边攻城时损失过大,下半年恐怕就无法压制蒙古的反扑了。”
黄太极不知道。因为宁远城成了抗拒命令的标杆,许多部队和百姓都撤往了宁远城。宁远现在的人口数量是三万多人。
奴儿哈蚩知道黄太极说得有理,可是在宁远没捞到一点好处就返回盛京,会严重打击战士的战斗积极性,他们以后就不愿意再跟随自己打仗了。更关键的是,盛京的粮食已经见底,除了建奴贵族。其他人已经吃不上饭了,虽然现在还能吃蛮子奴隶的肉,可是蛮子的数量有限,吃完了到哪里去找粮食呢?
奴儿哈蚩觉得心里火烧火燎的,撩开帐帘走了出去。外面是连绵不绝的帐篷。里面都点着一盏盏昏暗的灯。看到整齐的军帐,奴儿哈蚩不由有些底气,但一想到宁远城上恐怖的大炮,他又恐惧起来。这里是精兵,六万精兵,他称霸辽东的根本,一旦损失过大,他的王图霸业都将变成镜花水月。
他想起当年李成梁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他点点头,不由佩服老主人的远见卓识(奴儿哈蚩曾经做过李成梁的亲兵,所以才会称呼他为老主人),想了一会儿,他决心放弃宁远,撤回辽河以西。
正在这时,他听到一个帐篷里传来呜呜咽咽的哭泣声。
他随口问道:“是哪个管的军帐?谁在哭呀?”
身后无人回答,奴儿哈蚩回头一看,他的几个儿子正在金顶大帐里扭成一团。不过打架倒是在打架,奇怪的就是没有出一点声音,所以心事重重的奴儿哈蚩对此一无所知。
“干什么?你老子还没死呢,就急着分家产吗?”前方吃败仗,后方儿子打架,他气急败坏,连分家产的话都说出来了。
四个儿子急忙分开,各自整理好衣服。其他三个儿子还好,比较惨的是他的八儿子黄太极,一只眼睛乌青,嘴角还流了血。
老三儿子阿败满不在乎地说道:“父汗,没事,我们在教训老八呢。”
“为什么?”
老四唐古代说道:“还不是因为他刚才在父汗面前说的话。”
老五莽古尔太说道:“他如果说的是错的,还则罢了。偏偏他还说对了,我们辩无可辩,只好打他一顿出气喽。”
“嫉妒吗?”
三个儿子一齐摇头。
奴儿哈蚩见问不出实情,也不再深究,丢下这件事,指着那个传来哭声的军帐问道:“那是谁管的军帐?什么人在哭?”
阿败瞄了一眼,神情变得非常糟糕,低声道:“是我管的军帐,我去看看,什么人在惑乱军心。”
说着,他拎着皮鞭一阵风似地冲了出去,直朝那个军帐冲去。不一会儿,军帐里传来喝骂声和皮鞭声。
接着阿败又跑来回来,禀报道:“父汗,是一个被火炮砸死的士卒的哥哥。本来十丁抽一,抽中的是哥哥,可是弟弟听见这次是来抢蛮子的好东西,硬挤了进来,结果死在了蛮子的火炮下。”
奴儿哈蚩脸色阴沉,他倒不是因为建奴的军官没有严格按照“十丁抽一”的标准挑选士兵,而是想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自从萨尔浒一役击败大明以后,他是每战必胜,带领着建奴士兵抢劫了一家又一家大明家庭,强|奸了一个又一个大明妇女,杀害了一批又一批大明百姓。随着胜利的累积,建奴人以当兵为荣,听说出征,眼睛放光,知道财的机会又来了。像那两兄弟中的弟弟,即使没有抽中,也要硬挤进来。这次铩羽而归,是他第一次失败,对建奴士气的打击是空前的,下一次征调士兵恐怕就没有这么容易了,而且即使征调,他们对于能否取胜也不是那么确定了。建奴士兵之所以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士兵损失达到百分之五十还不溃败,就是因为他们确信奴儿哈蚩能带领他们取得胜利。
刚才四个儿子打架,未必是因为嫉妒黄太极提出了正确的建议,而是对于失败的泄。胜利时,许多矛盾被遮盖住了,一旦失败,矛盾就会显现。他之所以两年没有征讨大明,原因就在于夺取大明太多的土地和人口,需要时间消化这些矛盾。这次出征,如果带着大胜之势而归,那么一切矛盾肯定会消弥于无形;而假设大败而归,甚至是没有败,只是无功而返,建奴也必定会陷入混乱,已经被按压下去的汉蛮子又会造反。
奴儿哈蚩沉思良久,最后一拍桌子道:“不能退兵,我们一定要攻破宁远城。我宣布,攻破宁远后,七天不封刀。”
四个儿子一齐上前苦劝,当然不是劝他收回七天不封刀的命令——杀戳大明百姓是他们最快乐的事情。他们在劝奴儿哈蚩收兵。今天的战况,他们看得很清楚,知道攻下宁远城得不偿失。
奴儿哈蚩向他们释了一下原因,四个儿子很快便理解了他的意思,纷纷行动起来。
他们把军营里的工匠全部都赶了出来,让他们现场制做钩梯,楯车。所谓的钩梯是攻城云梯的升级产品,上端是弯曲的,可以钩住城墙,不易被推倒。而楯车则由原木搭成,上面覆盖生牛皮,箭射不透,铳打不穿,士兵藏身里面,可以安全地逼近城墙。
宁远城的周边有许多树,建奴出动士兵,把树木伐倒,运回军营。因为知道城破以后,七天不封刀,嗜杀成性的建奴强盗来了精神,伐木时一点怨言也没有。而在建奴屠刀的威胁下,工匠们的度也很快,一夜的工夫,已经做好了二十七架钩梯,六十三辆楯车。奴儿哈蚩没有预料会攻城,所以没有携带生牛皮,工匠们杀马取马皮包楯车。马皮没有牛皮的韧性强,所以工匠们用双层马皮代替。楯车更加结实的后果,就是马匹损失得更加多。好在建奴此次前来,都是一人双马,所以马的数量充足,少几百匹,对建奴一点影响也没有。
早上辰巳交替之际(现在的上午9点左右),攻城器械已经准备完毕,看着高大巍峨的宁远城,建奴们出了阵阵狞笑。(未完待续!
ps:(感谢订阅的书友,顺便滚键盘求推荐,求月票。第二更送到。)
...
奴儿哈蚩远远地看见觉华城头挂出十几样东西,不觉有点奇怪,问道:“你们有谁看清城头上挂的是什么?”
阿败眼尖,道:“父汗,是人头。■→,≌..c⊙om蛮子把人头挂上城头了。”
奴儿哈蚩不以为意,大清国的骑兵虽然被火炮打死了几十个,但明军不敢出城,根本没有割走人头。既然不是大清的人头,那就是蛮子自己人的人头。这样人头即使挂满城墙,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反而会满心欢喜,因为蛮子内讧了。
黄太极颤抖着身子,几乎从马上掉下来。
奴儿哈蚩皱眉问道:“老八,怎么回事?十几个人头就把你吓成这个样子,真不像艾新觉罗的子孙。”
黄太极用颤抖的手指着城头说道:“父汗,那……那是我们的细作。”
黄太极的颤抖传染给了奴儿哈蚩,奴儿哈蚩问道:“那……那说明……”
“城门永远不会打开了。”
奴儿哈蚩一下子像老了十多岁,无力地拨转马头,道:“收兵回营。”
为了防备建奴入侵,袁崇焕坚决地执行了坚壁清野政策,把宁远城外方圆十五里内的所有的房屋都拆毁或者烧掉。奴儿哈蚩没有明朝百姓的房屋充当军营,只能搭帐逢。他的金顶帐篷尽管华美,但保暖性能却非常一般,直到里面点起碳盆,这才温暖了一些。
“怎么办?”奴儿哈蚩问他的儿子们。
这次出征,他一共带了四个儿子出来,分别是三子阿败,四子唐古代,五子莽古尔太,八子黄太极。二子代膳性格稳重。他留在沈阳,镇守都。
阿败性格最为急躁,道:“打呗。,但我们大清勇士岂会怕他们的烂城?只要父汗下令破城之后,三日不封刀,我们就能把宁远城给拿下。”
唐古代、莽古尔太都不说话。静待奴儿哈蚩的决定。
黄太极见奴儿哈蚩用问询的目光看着他,犹豫了半天,最后决定说实话:“咱们六万人围住宁远城,要说拿不下来,那是假话。可是据我了解,宁远城战前士兵和百姓的总数大约两万多人,现在的人口数量,我不太清楚,大概也差不到哪里去。六万打两万。看似容易,但围城战中,攻守双方的伤亡比例最好的情况也只是控制在一比一,就是杀掉一个明军,大清国可能就要损失一名勇士。现在蒙古虽然被我们打败,但实力仍在,如果我们这边攻城时损失过大,下半年恐怕就无法压制蒙古的反扑了。”
黄太极不知道。因为宁远城成了抗拒命令的标杆,许多部队和百姓都撤往了宁远城。宁远现在的人口数量是三万多人。
奴儿哈蚩知道黄太极说得有理,可是在宁远没捞到一点好处就返回盛京,会严重打击战士的战斗积极性,他们以后就不愿意再跟随自己打仗了。更关键的是,盛京的粮食已经见底,除了建奴贵族。其他人已经吃不上饭了,虽然现在还能吃蛮子奴隶的肉,可是蛮子的数量有限,吃完了到哪里去找粮食呢?
奴儿哈蚩觉得心里火烧火燎的,撩开帐帘走了出去。外面是连绵不绝的帐篷。里面都点着一盏盏昏暗的灯。看到整齐的军帐,奴儿哈蚩不由有些底气,但一想到宁远城上恐怖的大炮,他又恐惧起来。这里是精兵,六万精兵,他称霸辽东的根本,一旦损失过大,他的王图霸业都将变成镜花水月。
他想起当年李成梁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他点点头,不由佩服老主人的远见卓识(奴儿哈蚩曾经做过李成梁的亲兵,所以才会称呼他为老主人),想了一会儿,他决心放弃宁远,撤回辽河以西。
正在这时,他听到一个帐篷里传来呜呜咽咽的哭泣声。
他随口问道:“是哪个管的军帐?谁在哭呀?”
身后无人回答,奴儿哈蚩回头一看,他的几个儿子正在金顶大帐里扭成一团。不过打架倒是在打架,奇怪的就是没有出一点声音,所以心事重重的奴儿哈蚩对此一无所知。
“干什么?你老子还没死呢,就急着分家产吗?”前方吃败仗,后方儿子打架,他气急败坏,连分家产的话都说出来了。
四个儿子急忙分开,各自整理好衣服。其他三个儿子还好,比较惨的是他的八儿子黄太极,一只眼睛乌青,嘴角还流了血。
老三儿子阿败满不在乎地说道:“父汗,没事,我们在教训老八呢。”
“为什么?”
老四唐古代说道:“还不是因为他刚才在父汗面前说的话。”
老五莽古尔太说道:“他如果说的是错的,还则罢了。偏偏他还说对了,我们辩无可辩,只好打他一顿出气喽。”
“嫉妒吗?”
三个儿子一齐摇头。
奴儿哈蚩见问不出实情,也不再深究,丢下这件事,指着那个传来哭声的军帐问道:“那是谁管的军帐?什么人在哭?”
阿败瞄了一眼,神情变得非常糟糕,低声道:“是我管的军帐,我去看看,什么人在惑乱军心。”
说着,他拎着皮鞭一阵风似地冲了出去,直朝那个军帐冲去。不一会儿,军帐里传来喝骂声和皮鞭声。
接着阿败又跑来回来,禀报道:“父汗,是一个被火炮砸死的士卒的哥哥。本来十丁抽一,抽中的是哥哥,可是弟弟听见这次是来抢蛮子的好东西,硬挤了进来,结果死在了蛮子的火炮下。”
奴儿哈蚩脸色阴沉,他倒不是因为建奴的军官没有严格按照“十丁抽一”的标准挑选士兵,而是想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自从萨尔浒一役击败大明以后,他是每战必胜,带领着建奴士兵抢劫了一家又一家大明家庭,强|奸了一个又一个大明妇女,杀害了一批又一批大明百姓。随着胜利的累积,建奴人以当兵为荣,听说出征,眼睛放光,知道财的机会又来了。像那两兄弟中的弟弟,即使没有抽中,也要硬挤进来。这次铩羽而归,是他第一次失败,对建奴士气的打击是空前的,下一次征调士兵恐怕就没有这么容易了,而且即使征调,他们对于能否取胜也不是那么确定了。建奴士兵之所以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士兵损失达到百分之五十还不溃败,就是因为他们确信奴儿哈蚩能带领他们取得胜利。
刚才四个儿子打架,未必是因为嫉妒黄太极提出了正确的建议,而是对于失败的泄。胜利时,许多矛盾被遮盖住了,一旦失败,矛盾就会显现。他之所以两年没有征讨大明,原因就在于夺取大明太多的土地和人口,需要时间消化这些矛盾。这次出征,如果带着大胜之势而归,那么一切矛盾肯定会消弥于无形;而假设大败而归,甚至是没有败,只是无功而返,建奴也必定会陷入混乱,已经被按压下去的汉蛮子又会造反。
奴儿哈蚩沉思良久,最后一拍桌子道:“不能退兵,我们一定要攻破宁远城。我宣布,攻破宁远后,七天不封刀。”
四个儿子一齐上前苦劝,当然不是劝他收回七天不封刀的命令——杀戳大明百姓是他们最快乐的事情。他们在劝奴儿哈蚩收兵。今天的战况,他们看得很清楚,知道攻下宁远城得不偿失。
奴儿哈蚩向他们释了一下原因,四个儿子很快便理解了他的意思,纷纷行动起来。
他们把军营里的工匠全部都赶了出来,让他们现场制做钩梯,楯车。所谓的钩梯是攻城云梯的升级产品,上端是弯曲的,可以钩住城墙,不易被推倒。而楯车则由原木搭成,上面覆盖生牛皮,箭射不透,铳打不穿,士兵藏身里面,可以安全地逼近城墙。
宁远城的周边有许多树,建奴出动士兵,把树木伐倒,运回军营。因为知道城破以后,七天不封刀,嗜杀成性的建奴强盗来了精神,伐木时一点怨言也没有。而在建奴屠刀的威胁下,工匠们的度也很快,一夜的工夫,已经做好了二十七架钩梯,六十三辆楯车。奴儿哈蚩没有预料会攻城,所以没有携带生牛皮,工匠们杀马取马皮包楯车。马皮没有牛皮的韧性强,所以工匠们用双层马皮代替。楯车更加结实的后果,就是马匹损失得更加多。好在建奴此次前来,都是一人双马,所以马的数量充足,少几百匹,对建奴一点影响也没有。
早上辰巳交替之际(现在的上午9点左右),攻城器械已经准备完毕,看着高大巍峨的宁远城,建奴们出了阵阵狞笑。(未完待续!
ps:(感谢订阅的书友,顺便滚键盘求推荐,求月票。第二更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