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将作监一日

作者:红黑色的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义隆来到将作监,这里掌握着大宋最高机密,里面的东西可是大宋发展的根本。

    尤其是纸币,如今刘义隆正式下旨,发行了第二套纸币,以长安城为背景的纸币。

    制币坊如今已经开始制版,至于能否成功不得而知,还有就是,如今宋国的印刷术又有了提升。

    当初刘义隆提出活字印刷,将作监的工匠用胶泥制作出了活字印,可惜,后来的运用过程中发现,泥活字使用的次数有限,由于宋国越发繁荣,书籍越来越普及,导致泥活字使用时间进一步缩短,甚至有些地方的泥活字只能用不足一月就要重新烧制,这就大大增加了成本。

    这些将作少匠秦川一直在改良,虽然在胶泥中加入一些东西,依旧无法延长泥活字的使用时长。

    后来他还试过,打造了一套铁活字,然而铁活字不仅效果不好,还需要大量铁矿,这个时代,铁矿石战略资源,不论农耕还是战争,铁器算是必需品,尤其如今,兵器铠甲需要大量铁矿,宋国的开采量不小,但是宋国庞大的军队和频繁的战争,铁矿消耗很大,甚至很多郡兵都是用淘汰下来的兵器铠甲,只有州军和精锐才能优先补充兵器铠甲。

    就这样,秦川放弃了铁活字,改用其他金属,不过之前还试过木活字,然而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胀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所以秦川放弃了。

    后来刘义隆提出,既然木、铁不行,不如试一试铜活字。

    刘义隆记得,当初毕昇的活字印刷流传到明朝出现了铜活字。

    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华燧首次用铜活字印成《会通馆印正宋诸臣文集》50册,后又印行《锦绣万花谷》,《百川学海》等书。

    这也给了刘义隆灵感,所以将用铜制作活字的想法告诉了秦川,秦川之后开始研究,首先是制作模具,毕竟如果一个一个刻可不行。

    制作好模具,最后浇铸而成,随后经过抛光打磨,才能制作完成。

    这次,刘义隆就是要来看一看秦川新铸造出的铜活字。

    将作监铸造坊内,秦川令人将铜活字搬了出来,每一个字大约有五十个,这都是常用字,不常用的每个字有二十个。

    看着密密麻麻的铜活字,刘义隆很满意,于是让秦川试着印一套书。

    于是这些铜活字被送到印制坊。

    这些铜活字都是打磨好的直接就可以进行印刷。

    秦川信心满满,让印制坊立刻开始用新的活字进行印刷。

    很快,排版完毕,这里的工匠都是熟手,虽然活字从泥活字换成了铜活字,对他们影响不大。

    很快,一本《宋律》开始印刷,印制一本比较费事,如果批量印刷活字就很快速了。

    一本宋律很快印完,刘义隆看了看印制完成的宋律,很清晰,不比泥活字印的差。

    于是,刘义隆很快下旨,将作监铸造铜活字,各地的印制坊陆续换成铜活字。

    秦川道:“陛下,一些印制坊的泥活字还能用,不如陆续换成铜活字,优先换那些泥活字不能继续使用的印制坊。”

    刘义隆道:“很好,秦卿这可是给朕省了一大笔钱啊!”

    是的,大宋的印制坊都是官营,不允许民间私自印刷书籍。

    同时,朝廷能控制市面上流通的书籍。

    铜活字的事情解决,刘义隆也将一些关于刑狱的书籍交给印制坊,让他们尽快印制出来,下发各地三衙。

    里面刑部、大理寺等掌管刑狱的官员的一些经验和案例,刘义隆打算用这样的书籍培养更多的人才。

    而且刘义隆已经下旨,独立开一科取士,增加三衙的人才。

    同时刘义隆还打算以后分科取士,这样就能保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随后,刘义隆来到将作监正堂,将作大匠秦泰不在,这里面的人都被刘义隆赶了出去,就留下秦川。

    刘义隆道:“秦爱卿,朕有一个想法,想必爱卿知道有些地方的百姓,利用一种石头和泥土造房子,十分坚固,如果可以研究出制作方法,进行改良,能不能用于筑城、修建大坝,甚至铺设道路。”

    秦川眼前一亮,道:“陛下,臣早有此意,还试验过,只不过并不如意,不知陛下可有建议?”

    秦川知道,刘义隆很多时候的建议很有道理,能够让人茅塞顿开。

    刘义隆想了想道:“不知道爱卿用的是什么?”

    秦川道:“粘土和石头,不过效果不好。”

    刘义隆道:“爱卿不如找到一种石灰石,在辅以粘土烧制,然后打磨成粉,使用时在拌以一定的沙土。”

    秦川道:“陛下,给臣一些时日,臣必定不负陛下重托。”

    刘义隆很满意,将作监这些工匠很努力,他们也希望能够得到重视,所以一旦刘义隆又交代,他们就会很快进入状态,努力去完成。

    随后,刘义隆又参观了一些地方,然后返回了长安城。

    然而秦川却闲不下来,立刻派人找来石灰石,然后混合黏土开始煅烧。

    接下来开始测试煅烧后效果怎么样,不过刚开始确实有些不行,煅烧后的石灰石加上黏土并不坚固,

    秦川开始改变配比,不断试验,期间还询问过刘义隆,之后再次试验,在烧制后,将成物磨成粉,混合沙土,最终终于研制出刘义隆想要的东西。

    刘义隆将此物称为水泥,刘义隆下令率先在长安城内的道路使用水泥,同时修缮城墙也用上水泥。

    就这样,第一条从皇城通向外城的水泥路修建成,水泥路平坦,很多商人感到了水泥路的便利,甚至有商人打起了水泥的主意。

    不过如今水泥掌握在朝廷手中,刘义隆也不想水泥这么快泄露出去。

    有了第一条水泥路,刘义隆下令,修建从长安前往潼关的水泥路,劳教司调集苦力准备修建,同时将作监工坊单独规划出一个区域生产水泥。

    同时,刘义隆又下旨,建成潼关的路之后,继续修建潼关至函谷关,进而连通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