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决战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还有多远?”
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疲惫得倒趴在牛车上的基诺申科夫问向罗根。
罗根仰头望天,又比照了一下手里的罗盘和羊皮地图,回复道:“大约还有十八英里,我们就能抵达奥摩边境了。我已经事前派几个人踩过点,路上没有哨卡。”
“嗯。”
说罢,基诺申科夫继续趴在车上呼呼大睡。
士兵机动速度比他预想的更快,也许是辎重耗竭减少了行军的拖累,也许是对王国军队的恐惧鞭策着大家前进,短短两天时间,合众帮一行人跨越数个伯国,转眼间抵达边境省附近。
罗根翻身下马,离开大路,走到路边一棵孤零零的老树旁,伸手掸了掸树上的灰尘,很快找到了斥候留下的箭头标记。
寻觅着一个个标记,两千拖家带口的人马继续向南,翻过山丘,跨过小溪。万物争春,生机洋溢,鱼翔浅底,鹰击长空,四处是一片新春景象。
罗根目不转睛地望着一张张妇女和孩子的面孔,大军暂时驻扎在溪边休息,女人刷洗着士兵和家人的衣物,有说有笑地聊起谁家的八卦,孩子们聚集在没过小腿的溪边玩耍,时不时被担心的父母呵斥远离,行军劳累的士兵如同野马似的趴在溪边咕咕饮水,而他内心的担忧却怎样也无法抹除。
这些人,与其说是战士,不如说是随遇而安的普通人。
有的人曾经是农奴,有的人曾经是市井氓流,也有的人抛弃自己的产业,单纯为梦想而加入他们一方。
两千多的帮众,扛得动刀剑的不过四成,他们最好的结局应该是找到一片谁也找不到的乐土,像投降奥地利的胡斯徒那样,过上安居乐业、男耕女织的自在日子——而不是跟着他们南征北战、居无定所。
“怎么了,罗根?”
刚在溪边洗了把脸的基诺申科夫举着两个水囊来到他身后,轻轻踢了他一脚:“你看起来心情不太好?”
他轻声“嗯”了一下:“老大,你说,如果我们当时没有选择杀光主人,而是逃之夭夭,现在会怎样?”
基诺申科夫“哈”了一嗓子,递给他一袋水:“谁知道呢,估计会被捕奴队抓起来处死,或者运气好点,逃进哪个深山老林,惴惴不安地过日子,然后被野狼咬死吧。”
“是啊……”连幻想都被首领无情打破,罗根深深地哀叹。
“别想那么多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就像那个商人说的,逃进奥地利,咱们就什么都有了,这是个好点子。”基诺申科夫乐呵呵地拍拍他的肩膀,“相信我。”
摩拉维亚公国,霍多宁边境领,位于奥地利、摩拉维亚与匈牙利三地交界处,而紧邻此地的匈牙利统治者,正是亲奥派的头领——尼特拉大公,马修什·科什切尔(matu? ?ák)。
尼特拉大公国,即今斯洛伐克的前身。斯洛伐克人是尼特拉地区的原住民。公元7世纪左右,当时独立的尼特拉、摩拉维亚和波希米亚联合组建为萨摩大公国,成为西斯拉夫人的第一个封建国家,后演变为大摩拉维亚帝国。
直到10世纪后,西斯拉夫帝国被迁徙至此的马扎尔(匈牙利)部落和波兰王国瓜分,幸存的波西米亚王国转投神圣罗马帝国,从马扎尔人手里夺回了摩拉维亚,可尼特拉却从此沦丧于匈牙利之手。
在长达数百年的统治历史中,匈牙利人冷漠地看待这片外族人的领地,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积极的族群融合,让尼特拉长期保持着半独立于中央王国政府的地位。
尼特拉大公,特兰西瓦尼亚总督、迪桑图尔公爵和赛维林公爵曾是匈牙利最具权势的四大贵族,到了1449年,只剩特兰西瓦尼亚总督与尼特拉大公依然权势不减。
和诸多大字不识的文盲贵族不同,家族底蕴深厚的马修什大公饱读书籍,不喜滥杀,被领民誉为“好人”科什切尔。虽然他年轻时的岁月一直在首都佩斯以人质的身份度过,直到瓦斯迪瓦夫三世战死,波兰-匈牙利-立陶宛联合王国解体才趁机逃回领国,但马修什自认为比任何人更热爱尼特拉文化。
他阅读了有本可读的所有斯洛伐克历史和文学作品,出行永远穿戴西斯拉夫风格的传统服饰,是比斯拉夫人更加斯拉夫的马扎尔贵族。
匈牙利人的姓氏与名字的顺序是东亚文明一样的姓氏在前,名字在后,但显然马修什从来不屑于与蛮夷为伍。
假如说英法是欧洲文明的一环,属于鼻子朝天的百京爷。德意志、伊比利亚和北欧属于二环,不在市中心,但也是高人一等的市区。波兰、罗斯等斯拉夫邦国加上波罗的海的乌戈尔民族就是三环,虽说是郊区,一环爷也看不上,至少户口没问题。
而甚至不是欧洲土着民族的外来户——马扎尔人,就是彻头彻尾的臭外地要饭的。
斯洛伐克人要有欧洲爷的样子,匈牙利蛮子是谁啊,真不熟。
从文化熏陶上讲,比起野蛮的马扎尔人,马修什更热爱名声和文化都遥遥领先的法兰西文化,学得一口流利的法语。从经济上讲,尼特拉的贸易网络属于多瑙河流域,更亲近位于上游地带的奥地利人,支持名义上的国王拉斯洛五世(即拉迪斯劳斯)接管统治权,因而在匈牙利国内饱受排挤,常被“白骑士”亚诺什嘲讽为“西方人的小跟班”。
亚诺什的嘲讽完全到位,因为就在一天前,马修什大公收到了奥地利宫相热情洋溢的亲笔信,邀请他“会猎于霍多宁”,他连犹豫都不带犹豫,立即带着不到五百人的亲卫队前往了邀约地点,突出一个乖巧听话。
在等待一天之后,马修什大公终于如愿等来了罗贝尔的信使。
哈勒法迪彬彬有礼地跪在帐外,向马修什大公施行完整的马扎尔礼节。
这是当年马扎尔人融合欧洲与鞑靼的礼节的产物,由于过于繁琐,马修什在首都当人质的几年时光甚至都没见过完整版,万万没想到会在这种场合见到。
他衷心赞叹道:“贵国礼节,果然到位,佩服,请问宫伯大人所在何处?”
“大公,大人距此地还剩二十英里。”
现代意义上的英制与公制距离单位在中世纪尚不存在。
同时期,欧陆各国大多使用不同度量衡,单位长度亦没有太多科学依据。英王埃德加将自己拇指关节之间的长度设为一英寸,查理曼把自己的脚长设为一英尺。公认标准的长度单位只有弗隆(约200公制米)、德尺(约60-80公分),里格(航海单位,约5500公制米)等寥寥几种。
法兰西的文化殿堂,英格兰的度量衡与长弓手,意大利的海贸舰队,德意志的混沌与战争,东欧的游牧掠夺者,近东崛起的穆斯林战士以及东亚的治乱循环……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的中世纪景观。
“这是宫伯大人给您的私人信。”
马修什大公接过信笺,当着哈勒法迪的面死掉封漆,信首的橡皮图章清清楚楚地写着罗贝尔·诺贝尔的缩写,R.R。
快速浏览了一遍他的信后,马修什露出了然的笑容。
“原来如此,请回复宫伯阁下,‘猎物’包在我身上。不过,此事之后,请他务必说服皇帝陛下,让我亲眼见一见自己效忠的国王。”
他所指的国王,自然是匈牙利名义上的共主,拉迪斯劳斯·冯·哈布斯堡。
哈勒法迪的笑容也流露出同样满意的情绪:“这是自然。”
基诺申科夫与他的合众帮,依旧奔袭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
肥沃坦荡的摩拉维亚平原,密集的鹿群正在成群结伴地向北迁徙,猎豹与郊狼虎视眈眈,肥嫩的小鹿在这群天生的猎手眼中无异于送上门的美餐。
愈是靠近边境线,士兵们的脚步反而愈发缓慢了下来。
他们大多恋恋不舍地环望身边熟悉的山川草木,从亦步亦趋到驻足不前。
基诺申科夫向大家坦白了他们的前途——南下奥地利,蛰伏以图反攻,这是他能给出的最理智且符合实际的办法。
话虽如此,但让一群从小生活在故乡,许多连庄园的未曾离开过的前农奴做出背井离乡的决心,没人比同样背井离乡的基诺申科夫更理解这种感受。
尽管行军速度明显不尽如人意,他依然放任战士们可能此生最后见一见家乡的草木,嗅一嗅家乡的空气。
他这个波西米亚人对摩拉维亚没什么感情寄托,这里除了是他故事开始的地方,什么都不是。
“咦?”
望着远处的一座小丘,他忽然发出一声奇怪的声音。
数十个人骑在马上,不远不近地观察着在原地休息的合众帮众。
基诺申科夫起初紧张地猜测对方是王国的追兵,但对方旗帜上占据大部分的湛蓝色又与崇尚红白双色的波西米亚格格不入。
仿佛水中波纹一般,以他为中心,越来越多战士注意到不远处的这伙小股骑兵,大家屏息凝神,手逐渐摸向手边的武器。
马修什大公拽住缰绳,望着下方黑压压一片人暗自咋舌。
罗贝尔告知了他猎物的所在,但没告诉他猎物的规模。这么多列入,他这区区几十号手都要杀麻,说不定还会被淹死,遑论他在人群里看见上百个着甲的正规士兵了。
尼特拉大公这边吓得不敢动弹,合众帮那边也没好到哪去。
双方尴尬的僵持了几刻钟。
直到震地撼山的马蹄声充斥所有人的耳畔。
基诺申科夫面色大变,看向北方。
遥远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骑兵线由小变大,愈发逼近,那是声音传来的方向。
象征波西米亚王权的白玉狮子在狂舞的旗帜上嘶吼呐喊,仿佛择人而噬一般,压迫每一个观看者的心头。
追兵,到了。
“还有多远?”
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疲惫得倒趴在牛车上的基诺申科夫问向罗根。
罗根仰头望天,又比照了一下手里的罗盘和羊皮地图,回复道:“大约还有十八英里,我们就能抵达奥摩边境了。我已经事前派几个人踩过点,路上没有哨卡。”
“嗯。”
说罢,基诺申科夫继续趴在车上呼呼大睡。
士兵机动速度比他预想的更快,也许是辎重耗竭减少了行军的拖累,也许是对王国军队的恐惧鞭策着大家前进,短短两天时间,合众帮一行人跨越数个伯国,转眼间抵达边境省附近。
罗根翻身下马,离开大路,走到路边一棵孤零零的老树旁,伸手掸了掸树上的灰尘,很快找到了斥候留下的箭头标记。
寻觅着一个个标记,两千拖家带口的人马继续向南,翻过山丘,跨过小溪。万物争春,生机洋溢,鱼翔浅底,鹰击长空,四处是一片新春景象。
罗根目不转睛地望着一张张妇女和孩子的面孔,大军暂时驻扎在溪边休息,女人刷洗着士兵和家人的衣物,有说有笑地聊起谁家的八卦,孩子们聚集在没过小腿的溪边玩耍,时不时被担心的父母呵斥远离,行军劳累的士兵如同野马似的趴在溪边咕咕饮水,而他内心的担忧却怎样也无法抹除。
这些人,与其说是战士,不如说是随遇而安的普通人。
有的人曾经是农奴,有的人曾经是市井氓流,也有的人抛弃自己的产业,单纯为梦想而加入他们一方。
两千多的帮众,扛得动刀剑的不过四成,他们最好的结局应该是找到一片谁也找不到的乐土,像投降奥地利的胡斯徒那样,过上安居乐业、男耕女织的自在日子——而不是跟着他们南征北战、居无定所。
“怎么了,罗根?”
刚在溪边洗了把脸的基诺申科夫举着两个水囊来到他身后,轻轻踢了他一脚:“你看起来心情不太好?”
他轻声“嗯”了一下:“老大,你说,如果我们当时没有选择杀光主人,而是逃之夭夭,现在会怎样?”
基诺申科夫“哈”了一嗓子,递给他一袋水:“谁知道呢,估计会被捕奴队抓起来处死,或者运气好点,逃进哪个深山老林,惴惴不安地过日子,然后被野狼咬死吧。”
“是啊……”连幻想都被首领无情打破,罗根深深地哀叹。
“别想那么多了,船到桥头自然直,就像那个商人说的,逃进奥地利,咱们就什么都有了,这是个好点子。”基诺申科夫乐呵呵地拍拍他的肩膀,“相信我。”
摩拉维亚公国,霍多宁边境领,位于奥地利、摩拉维亚与匈牙利三地交界处,而紧邻此地的匈牙利统治者,正是亲奥派的头领——尼特拉大公,马修什·科什切尔(matu? ?ák)。
尼特拉大公国,即今斯洛伐克的前身。斯洛伐克人是尼特拉地区的原住民。公元7世纪左右,当时独立的尼特拉、摩拉维亚和波希米亚联合组建为萨摩大公国,成为西斯拉夫人的第一个封建国家,后演变为大摩拉维亚帝国。
直到10世纪后,西斯拉夫帝国被迁徙至此的马扎尔(匈牙利)部落和波兰王国瓜分,幸存的波西米亚王国转投神圣罗马帝国,从马扎尔人手里夺回了摩拉维亚,可尼特拉却从此沦丧于匈牙利之手。
在长达数百年的统治历史中,匈牙利人冷漠地看待这片外族人的领地,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积极的族群融合,让尼特拉长期保持着半独立于中央王国政府的地位。
尼特拉大公,特兰西瓦尼亚总督、迪桑图尔公爵和赛维林公爵曾是匈牙利最具权势的四大贵族,到了1449年,只剩特兰西瓦尼亚总督与尼特拉大公依然权势不减。
和诸多大字不识的文盲贵族不同,家族底蕴深厚的马修什大公饱读书籍,不喜滥杀,被领民誉为“好人”科什切尔。虽然他年轻时的岁月一直在首都佩斯以人质的身份度过,直到瓦斯迪瓦夫三世战死,波兰-匈牙利-立陶宛联合王国解体才趁机逃回领国,但马修什自认为比任何人更热爱尼特拉文化。
他阅读了有本可读的所有斯洛伐克历史和文学作品,出行永远穿戴西斯拉夫风格的传统服饰,是比斯拉夫人更加斯拉夫的马扎尔贵族。
匈牙利人的姓氏与名字的顺序是东亚文明一样的姓氏在前,名字在后,但显然马修什从来不屑于与蛮夷为伍。
假如说英法是欧洲文明的一环,属于鼻子朝天的百京爷。德意志、伊比利亚和北欧属于二环,不在市中心,但也是高人一等的市区。波兰、罗斯等斯拉夫邦国加上波罗的海的乌戈尔民族就是三环,虽说是郊区,一环爷也看不上,至少户口没问题。
而甚至不是欧洲土着民族的外来户——马扎尔人,就是彻头彻尾的臭外地要饭的。
斯洛伐克人要有欧洲爷的样子,匈牙利蛮子是谁啊,真不熟。
从文化熏陶上讲,比起野蛮的马扎尔人,马修什更热爱名声和文化都遥遥领先的法兰西文化,学得一口流利的法语。从经济上讲,尼特拉的贸易网络属于多瑙河流域,更亲近位于上游地带的奥地利人,支持名义上的国王拉斯洛五世(即拉迪斯劳斯)接管统治权,因而在匈牙利国内饱受排挤,常被“白骑士”亚诺什嘲讽为“西方人的小跟班”。
亚诺什的嘲讽完全到位,因为就在一天前,马修什大公收到了奥地利宫相热情洋溢的亲笔信,邀请他“会猎于霍多宁”,他连犹豫都不带犹豫,立即带着不到五百人的亲卫队前往了邀约地点,突出一个乖巧听话。
在等待一天之后,马修什大公终于如愿等来了罗贝尔的信使。
哈勒法迪彬彬有礼地跪在帐外,向马修什大公施行完整的马扎尔礼节。
这是当年马扎尔人融合欧洲与鞑靼的礼节的产物,由于过于繁琐,马修什在首都当人质的几年时光甚至都没见过完整版,万万没想到会在这种场合见到。
他衷心赞叹道:“贵国礼节,果然到位,佩服,请问宫伯大人所在何处?”
“大公,大人距此地还剩二十英里。”
现代意义上的英制与公制距离单位在中世纪尚不存在。
同时期,欧陆各国大多使用不同度量衡,单位长度亦没有太多科学依据。英王埃德加将自己拇指关节之间的长度设为一英寸,查理曼把自己的脚长设为一英尺。公认标准的长度单位只有弗隆(约200公制米)、德尺(约60-80公分),里格(航海单位,约5500公制米)等寥寥几种。
法兰西的文化殿堂,英格兰的度量衡与长弓手,意大利的海贸舰队,德意志的混沌与战争,东欧的游牧掠夺者,近东崛起的穆斯林战士以及东亚的治乱循环……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的中世纪景观。
“这是宫伯大人给您的私人信。”
马修什大公接过信笺,当着哈勒法迪的面死掉封漆,信首的橡皮图章清清楚楚地写着罗贝尔·诺贝尔的缩写,R.R。
快速浏览了一遍他的信后,马修什露出了然的笑容。
“原来如此,请回复宫伯阁下,‘猎物’包在我身上。不过,此事之后,请他务必说服皇帝陛下,让我亲眼见一见自己效忠的国王。”
他所指的国王,自然是匈牙利名义上的共主,拉迪斯劳斯·冯·哈布斯堡。
哈勒法迪的笑容也流露出同样满意的情绪:“这是自然。”
基诺申科夫与他的合众帮,依旧奔袭在一望无际的旷野上。
肥沃坦荡的摩拉维亚平原,密集的鹿群正在成群结伴地向北迁徙,猎豹与郊狼虎视眈眈,肥嫩的小鹿在这群天生的猎手眼中无异于送上门的美餐。
愈是靠近边境线,士兵们的脚步反而愈发缓慢了下来。
他们大多恋恋不舍地环望身边熟悉的山川草木,从亦步亦趋到驻足不前。
基诺申科夫向大家坦白了他们的前途——南下奥地利,蛰伏以图反攻,这是他能给出的最理智且符合实际的办法。
话虽如此,但让一群从小生活在故乡,许多连庄园的未曾离开过的前农奴做出背井离乡的决心,没人比同样背井离乡的基诺申科夫更理解这种感受。
尽管行军速度明显不尽如人意,他依然放任战士们可能此生最后见一见家乡的草木,嗅一嗅家乡的空气。
他这个波西米亚人对摩拉维亚没什么感情寄托,这里除了是他故事开始的地方,什么都不是。
“咦?”
望着远处的一座小丘,他忽然发出一声奇怪的声音。
数十个人骑在马上,不远不近地观察着在原地休息的合众帮众。
基诺申科夫起初紧张地猜测对方是王国的追兵,但对方旗帜上占据大部分的湛蓝色又与崇尚红白双色的波西米亚格格不入。
仿佛水中波纹一般,以他为中心,越来越多战士注意到不远处的这伙小股骑兵,大家屏息凝神,手逐渐摸向手边的武器。
马修什大公拽住缰绳,望着下方黑压压一片人暗自咋舌。
罗贝尔告知了他猎物的所在,但没告诉他猎物的规模。这么多列入,他这区区几十号手都要杀麻,说不定还会被淹死,遑论他在人群里看见上百个着甲的正规士兵了。
尼特拉大公这边吓得不敢动弹,合众帮那边也没好到哪去。
双方尴尬的僵持了几刻钟。
直到震地撼山的马蹄声充斥所有人的耳畔。
基诺申科夫面色大变,看向北方。
遥远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骑兵线由小变大,愈发逼近,那是声音传来的方向。
象征波西米亚王权的白玉狮子在狂舞的旗帜上嘶吼呐喊,仿佛择人而噬一般,压迫每一个观看者的心头。
追兵,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