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头名基本算是定下来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贡院大堂里。
“不然。”一个同考官笑着站起来,走到案前一施礼:“下官,可以肯定吴节和申时行的卷子就在这三份当中。”
李春芳倒是惊讶了:“此话何解,难不成仅仅凭区区几篇文章就能猜出考生是谁?”
“正是。”那考官微笑着点头:“大总裁虽然是状元公出身,可入仕以来,一直在天子身边时候,如今又任职礼部右侍郎,做的都是实职,平日间只怕没怎么读书吧。”
李春芳也不生气,叹息一声:“本官公务繁忙,一直没有空闲读书,若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一杯茶,一卷书,却是快意之事。可惜这样的日子却不多,无奈啊!”
考官:“同大总裁不同,下官等人在翰林院供职、观政,成日同文稿、书籍打交道,对士林中的事情非常清楚。吴节和申时行的名气如今正如日方中,二人所作诗词文章早已经被坊间刻印了不知道多少版本,刊行于事。尤其是他们所作的八股文章,已经成考生们临摹的范文。
大凡有意功名者,都会买上一本,细心揣摩。”
“还有这么一说。”李春芳很是意外。
“我等在翰林院,收集图书,留心士林舆论风尚,这二人的集子,倒是读过很多次,对他们的文风也熟。”
李春芳笑道:“你们的日子过得真是闲适啊!”回忆起自己以前在翰林院做编撰的日子,他也是心中感叹。
但是,他又想起一事:“说起来,吴、申二人的文章本官也看过。申时行的文章厚重稳健,起首时言简意赅,直如利刃,直指本心,但一旦起讲,偏有洋洋洒洒,一泻千里,待到收束处,余韵尤然为尽。这种文字,端的是老辣得很,一般人还真学不像;至于吴节,则不好说。好象他每一篇文章都有不同的风格,厚重处如老树盘根,轻灵时如白云过眼,却让人把握不透。”
众考官都是一声感叹:“想到不大总裁对这二人的文章如此熟悉。”
李春方指了指手中的三份卷子,说:“这三份卷子都厚重沉稳,起首急、铺开缓、收束处留有余香,做得非常精妙瑕,典型的申时行风格。若说申时行的卷子在里面,我信。可若肯定说吴节在里面,谁敢肯定?”
说到这里,他苦笑一声:“吴士贞的东西怎么说呢,好象刻意求新求变,每一篇文章都写出与常人不同的东西来。”
一个考官笑道:“大总裁乃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公,你的文章天下谁人不知。而老大人你素来沉稳厚实,考生们敢不老实作文?只怕,所有的考生的卷子都是这样的味道和套路。”
李春芳立即醒悟,考生们知道自己喜欢平实朴素的文字,为了投其所好,自然不敢将文章做得太飘逸太华美,只怕连吴节也不例外。
这个吴士贞的文章变化多端,什么样的文字都来得,要学我李春芳,要学申时行,对他也不是什么难事。
以吴、申二人的才华和八股文本事,必定在这前三里面。
当然,考场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搞不好两人都没在这三张卷子里。
到现在,大家也都是猜测。
李大人也是无奈地摇头,考生揣摩大主考的口味,以期获得好名次也可以理解。他当年参加科举,不也如此?
“如此,大家都做一样的文章,这科会试倒也无趣得紧。”
“不然,单这三篇文章而言,都写得极好。正因为是同一风格,我等审卷时倒也容易,能够很轻易地分出文章好坏,也不怕遗漏人才。”
众人纷纷点头。
李春芳:“若说很轻易分出文章好坏,却是这个道理,不过,这三篇文章都是一流,又如何分,又怎么知道哪一份是吴节,哪一份是申时行?”
“这就得看最后一题的试帖诗了?”一个考官面上带着激动:“如今,吴士贞自从与严世藩比试之后,俨然已是一代诗宗。试帖诗虽然严格的格式,却难不倒吴节。申时行和其他考生同吴节比试试帖诗,基本是有败无胜。而吴节的诗句一出,在一万多人当中,自然是鹤立鸡群,想不被人发现也难。”
说完,他径直走上去,翻开三份卷子的最后一页,将三首试帖诗一一指给李春芳看:“大总裁,这三份卷子中拿一首诗最好,最好的一份自然就是吴节的了。”
李春芳当下定睛看去,由第三名的卷子依次看上去。
第三和第二份卷子的试帖诗说句实在话,都很一般,格式平仄都对,句子也通畅优美,却没有什么特色,读了之后,也不会有太大印象。这样的诗句,在一众考生的卷子中也不甚出色,不过是老生常谈的东西。
之所以被选进前三,主要是前面四篇八股文写得实在出色。
两份卷子后面都有同考官房师的判语,判语中对这两首诗做出了中肯的评价,肯定了优点,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李春芳看完这两份卷子,随意提起笔在上面各写了一句评价。如此,这两份卷子算是被他这个大总裁点了贡生。
等看到第一张卷子的时候,考官的判语非常好:“首艺运用经典,颇有机趣。次三一律简练,诗稳。”
大约是那房师觉得这么判还不尽兴,提了一行,接着赞道:“抒情超之笔,运周密之思。”
这样的评价在历届会试中可不多见,李春芳吃了一惊,立即留神去看那首试帖诗。
这一看就看入了味,忍不住轻声念道:“远望疑无路,苍茫尽是山。补齐云蔼蔼,缺少石斑斑。乍触岩腰起,徐从谷口还……蓬莱如可到翘首出尘寰。好,好诗!”
“不,不算是诗,严格说起来,试帖诗也是制艺中的一种。偏偏这诗不但有八股文的严谨也有诗词的韵味,大善!”
听到李春芳的夸奖,众人考官都微笑起来。
就有人说道:“大总裁,此卷必定是吴士贞的手笔,也只有这种一代诗宗才能作出这样的东西来。吴士贞的八股文风格变化多端,一时间倒也找不出来。可他所写的诗词就算可以压制,有心收敛,也是藏都藏不住。且点他得第一名会元好了一旦他将来在殿试再拿个状元。大小三元都齐全了,也是我等主考官的荣耀!”
此话一说出口,众人都激动起来,连声称是。
状元不希奇,没三年都会出一个。
可连中三元者,有明朝两百年以来尚未出现过,更别说是两中大小两个三元。
如果嘉靖四十年的科举场上真出来这么一个,那可是要被记进史册里的。连带着考官们也有份在青史上留下一笔。
思之想之如何不让人精神亢奋到无法自已?
“这么说来,各位同仁都确定这卷子是吴节所作了?”李春芳拿起那份卷子看了看,又笑吟吟地问。
他乃状元出身,先是在翰林院做了多年编纂。后又在天子身边侍侯了很多一段时间,再下到礼部任右侍郎,走的是典型的入阁流程将来做到宰辅一职已经是明摆着的事情。
加之他五十出头,正值中年,这一笑却尽显威严。
“自然。”
“大总裁我等既有心成全这段佳话,何不点他第一?”
又有人想得更远,上前施礼道:“大总裁可是怕若是取中了吴节做会元,怕有人说我等科场舞弊,或是得了他什么好处?不过,大总裁不用担心。此卷从弥缝到誊录都将程序做到十足,也没有人能挑出错来。且卷面清白,文理通常,用词准当,也看不出丝毫留有关节的嫌疑。真若取了他,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立即就有监试官连连点头,表示此卷没有任何问题。
那人有接着道:“大总裁,科场之上成人之美或者特意不取也是常事,这也是主考官的权限。比如当年张阁老参加乡试,主考认为张江陵年纪太小,若早早中了举人,不是什么好事。就依文理猜出他的卷子,将其刷了下去。这才成就了这一段文坛科场佳话,也没有人说主考官做得不对啊!”
大家又同时道:“确实是这个道理。”
李春芳笑道:“若我不取这份卷子,别人说我效当年张白龟旧事;若取了,却有故意要成就连中三元的盛举。无论怎么做,都着了痕迹,着了相。但是……”
他语气一顿,面容严肃起来:“各位大人,你们想过没有,我们这些做主考官的,手握士子们的前程,可说一言天堂,一语地狱。若是特意取谁不取谁,对其他考生公平吗?大家都是读圣贤书,科举出身的。推人及己,若你们今天是考生,知道考官们有如此心思,会怎么想?”
道理不说不透,毕竟都是翰林院的学士,内心刚正严明,听他这么一说,都惭愧地低下头去。
李春芳:“取谁不取谁,取谁第一,但凭文章质量,我们只须照着良知去做就是了。这份卷子,本官自有判语。”
说完,他想了想,提笔在上面写了一行字,递给旁边的副总裁,问:“你看可妥当?”
副总裁看了一眼,又递给卷子所在考区的房师。
房师看了一眼判语,面上露出喜色:“大总裁心底无私,下官佩服!”
其他考官都围了上去,却见那首试帖诗的后面霍然是李大人的判决:“一往清利。”
这可是非常好的评语。
众人都小声地笑起来,至此,这一科会试的会元基本算是定下来了,只要这个考生后两场的题目不出大的问题。(未完待续)
贡院大堂里。
“不然。”一个同考官笑着站起来,走到案前一施礼:“下官,可以肯定吴节和申时行的卷子就在这三份当中。”
李春芳倒是惊讶了:“此话何解,难不成仅仅凭区区几篇文章就能猜出考生是谁?”
“正是。”那考官微笑着点头:“大总裁虽然是状元公出身,可入仕以来,一直在天子身边时候,如今又任职礼部右侍郎,做的都是实职,平日间只怕没怎么读书吧。”
李春芳也不生气,叹息一声:“本官公务繁忙,一直没有空闲读书,若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一杯茶,一卷书,却是快意之事。可惜这样的日子却不多,无奈啊!”
考官:“同大总裁不同,下官等人在翰林院供职、观政,成日同文稿、书籍打交道,对士林中的事情非常清楚。吴节和申时行的名气如今正如日方中,二人所作诗词文章早已经被坊间刻印了不知道多少版本,刊行于事。尤其是他们所作的八股文章,已经成考生们临摹的范文。
大凡有意功名者,都会买上一本,细心揣摩。”
“还有这么一说。”李春芳很是意外。
“我等在翰林院,收集图书,留心士林舆论风尚,这二人的集子,倒是读过很多次,对他们的文风也熟。”
李春芳笑道:“你们的日子过得真是闲适啊!”回忆起自己以前在翰林院做编撰的日子,他也是心中感叹。
但是,他又想起一事:“说起来,吴、申二人的文章本官也看过。申时行的文章厚重稳健,起首时言简意赅,直如利刃,直指本心,但一旦起讲,偏有洋洋洒洒,一泻千里,待到收束处,余韵尤然为尽。这种文字,端的是老辣得很,一般人还真学不像;至于吴节,则不好说。好象他每一篇文章都有不同的风格,厚重处如老树盘根,轻灵时如白云过眼,却让人把握不透。”
众考官都是一声感叹:“想到不大总裁对这二人的文章如此熟悉。”
李春方指了指手中的三份卷子,说:“这三份卷子都厚重沉稳,起首急、铺开缓、收束处留有余香,做得非常精妙瑕,典型的申时行风格。若说申时行的卷子在里面,我信。可若肯定说吴节在里面,谁敢肯定?”
说到这里,他苦笑一声:“吴士贞的东西怎么说呢,好象刻意求新求变,每一篇文章都写出与常人不同的东西来。”
一个考官笑道:“大总裁乃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公,你的文章天下谁人不知。而老大人你素来沉稳厚实,考生们敢不老实作文?只怕,所有的考生的卷子都是这样的味道和套路。”
李春芳立即醒悟,考生们知道自己喜欢平实朴素的文字,为了投其所好,自然不敢将文章做得太飘逸太华美,只怕连吴节也不例外。
这个吴士贞的文章变化多端,什么样的文字都来得,要学我李春芳,要学申时行,对他也不是什么难事。
以吴、申二人的才华和八股文本事,必定在这前三里面。
当然,考场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搞不好两人都没在这三张卷子里。
到现在,大家也都是猜测。
李大人也是无奈地摇头,考生揣摩大主考的口味,以期获得好名次也可以理解。他当年参加科举,不也如此?
“如此,大家都做一样的文章,这科会试倒也无趣得紧。”
“不然,单这三篇文章而言,都写得极好。正因为是同一风格,我等审卷时倒也容易,能够很轻易地分出文章好坏,也不怕遗漏人才。”
众人纷纷点头。
李春芳:“若说很轻易分出文章好坏,却是这个道理,不过,这三篇文章都是一流,又如何分,又怎么知道哪一份是吴节,哪一份是申时行?”
“这就得看最后一题的试帖诗了?”一个考官面上带着激动:“如今,吴士贞自从与严世藩比试之后,俨然已是一代诗宗。试帖诗虽然严格的格式,却难不倒吴节。申时行和其他考生同吴节比试试帖诗,基本是有败无胜。而吴节的诗句一出,在一万多人当中,自然是鹤立鸡群,想不被人发现也难。”
说完,他径直走上去,翻开三份卷子的最后一页,将三首试帖诗一一指给李春芳看:“大总裁,这三份卷子中拿一首诗最好,最好的一份自然就是吴节的了。”
李春芳当下定睛看去,由第三名的卷子依次看上去。
第三和第二份卷子的试帖诗说句实在话,都很一般,格式平仄都对,句子也通畅优美,却没有什么特色,读了之后,也不会有太大印象。这样的诗句,在一众考生的卷子中也不甚出色,不过是老生常谈的东西。
之所以被选进前三,主要是前面四篇八股文写得实在出色。
两份卷子后面都有同考官房师的判语,判语中对这两首诗做出了中肯的评价,肯定了优点,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李春芳看完这两份卷子,随意提起笔在上面各写了一句评价。如此,这两份卷子算是被他这个大总裁点了贡生。
等看到第一张卷子的时候,考官的判语非常好:“首艺运用经典,颇有机趣。次三一律简练,诗稳。”
大约是那房师觉得这么判还不尽兴,提了一行,接着赞道:“抒情超之笔,运周密之思。”
这样的评价在历届会试中可不多见,李春芳吃了一惊,立即留神去看那首试帖诗。
这一看就看入了味,忍不住轻声念道:“远望疑无路,苍茫尽是山。补齐云蔼蔼,缺少石斑斑。乍触岩腰起,徐从谷口还……蓬莱如可到翘首出尘寰。好,好诗!”
“不,不算是诗,严格说起来,试帖诗也是制艺中的一种。偏偏这诗不但有八股文的严谨也有诗词的韵味,大善!”
听到李春芳的夸奖,众人考官都微笑起来。
就有人说道:“大总裁,此卷必定是吴士贞的手笔,也只有这种一代诗宗才能作出这样的东西来。吴士贞的八股文风格变化多端,一时间倒也找不出来。可他所写的诗词就算可以压制,有心收敛,也是藏都藏不住。且点他得第一名会元好了一旦他将来在殿试再拿个状元。大小三元都齐全了,也是我等主考官的荣耀!”
此话一说出口,众人都激动起来,连声称是。
状元不希奇,没三年都会出一个。
可连中三元者,有明朝两百年以来尚未出现过,更别说是两中大小两个三元。
如果嘉靖四十年的科举场上真出来这么一个,那可是要被记进史册里的。连带着考官们也有份在青史上留下一笔。
思之想之如何不让人精神亢奋到无法自已?
“这么说来,各位同仁都确定这卷子是吴节所作了?”李春芳拿起那份卷子看了看,又笑吟吟地问。
他乃状元出身,先是在翰林院做了多年编纂。后又在天子身边侍侯了很多一段时间,再下到礼部任右侍郎,走的是典型的入阁流程将来做到宰辅一职已经是明摆着的事情。
加之他五十出头,正值中年,这一笑却尽显威严。
“自然。”
“大总裁我等既有心成全这段佳话,何不点他第一?”
又有人想得更远,上前施礼道:“大总裁可是怕若是取中了吴节做会元,怕有人说我等科场舞弊,或是得了他什么好处?不过,大总裁不用担心。此卷从弥缝到誊录都将程序做到十足,也没有人能挑出错来。且卷面清白,文理通常,用词准当,也看不出丝毫留有关节的嫌疑。真若取了他,别人也不好说什么。”
立即就有监试官连连点头,表示此卷没有任何问题。
那人有接着道:“大总裁,科场之上成人之美或者特意不取也是常事,这也是主考官的权限。比如当年张阁老参加乡试,主考认为张江陵年纪太小,若早早中了举人,不是什么好事。就依文理猜出他的卷子,将其刷了下去。这才成就了这一段文坛科场佳话,也没有人说主考官做得不对啊!”
大家又同时道:“确实是这个道理。”
李春芳笑道:“若我不取这份卷子,别人说我效当年张白龟旧事;若取了,却有故意要成就连中三元的盛举。无论怎么做,都着了痕迹,着了相。但是……”
他语气一顿,面容严肃起来:“各位大人,你们想过没有,我们这些做主考官的,手握士子们的前程,可说一言天堂,一语地狱。若是特意取谁不取谁,对其他考生公平吗?大家都是读圣贤书,科举出身的。推人及己,若你们今天是考生,知道考官们有如此心思,会怎么想?”
道理不说不透,毕竟都是翰林院的学士,内心刚正严明,听他这么一说,都惭愧地低下头去。
李春芳:“取谁不取谁,取谁第一,但凭文章质量,我们只须照着良知去做就是了。这份卷子,本官自有判语。”
说完,他想了想,提笔在上面写了一行字,递给旁边的副总裁,问:“你看可妥当?”
副总裁看了一眼,又递给卷子所在考区的房师。
房师看了一眼判语,面上露出喜色:“大总裁心底无私,下官佩服!”
其他考官都围了上去,却见那首试帖诗的后面霍然是李大人的判决:“一往清利。”
这可是非常好的评语。
众人都小声地笑起来,至此,这一科会试的会元基本算是定下来了,只要这个考生后两场的题目不出大的问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