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隔墙有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政治,是妥协与平衡的产物。
这个道理,杨天义懂得。
但是,对于晋王,他却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那是一个异常强势的人物。一旦开始妥协,便会沦为附庸。
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就需要另外一种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行为,那就是——妥协,必须以斗争为前提。没有斗争,就没有妥协道理这个玩意儿,不是那种非此即彼的公理逻辑,而是亦此且彼,或者由此及彼,甚或似此而彼的多角度共存。
换句话说,公理是用来规范自己的,而道理则是用来约束他人的。
因此,杨天义认为:对付晋王,必须要斗,斗完再谈!
城下结盟,这才是妥协的真谛。
巧合的是,晋王朱常浔,也是这么想的。
他虽然没有任何官职,但身份地位却是无人可比。在他看来,山西,那就是自己的王国!自己只要跺一跺脚,山西就得摇上半天!
可如今,竟然有人朝自己跺脚了!而且,那家伙还得寸进尺,又叫来了好多贼兵,冲进了王府一起跺!
这分明是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嘛!
不行!一定要好好收拾收拾他!不把他整到死去活来,他就不知道老虎屁股摸不得!
可是,等了整整一天,鸿门宴摆好了,客人却居然没“请”到!
朱常浔直气得火冒三丈。第二天一大早,便派出自己最得力的亲信,再次去请杨天义。为了以防万一,他还安排了十名王府卫兵一同前往。
他的命令是:若姓杨的胆敢推诿,就把他架来!
这场雨,下了整整一夜,天亮的时候,仍是不见减弱的迹象。
当那名亲信带着卫兵冒雨来到都指挥使衙门的时候,却被告知:杨大人昨夜归迟,故而未去拜会王爷。而今日刚一醒来,便又去找王公公谈事儿去了。
“不用你禀报了,我直接去找他!”那亲信趾高气扬地说着,又对身后的卫兵们地吩咐道:“你们听着,都给我睁大眼睛盯好了,今天再请不到人,回去就等着王爷打板子吧!”
说完,那亲信便轻车熟路地穿过几进庭院,直奔王承恩所住的地方而去。
来到廊下,他侧耳倾听,房间内果然有人说话。心中顿时大喜:总算是把杨天义给堵上了!
可是,正当他想敲门而入时,手却突然停在了半空。
隐隐约约间,他听到那谈话的内容,似乎与自家王爷有关。
四下张望了一番,见左右无人,那亲信心中一动,便弓身蹑行至窗下,将耳朵贴在墙壁之上,屏息凝神地偷听起来。
……“杨大人,你这么做,可曾考虑过后果没有?”
“有什么可考虑的?就算他是王爷,那也大不过皇上吧?”
“杂家以为,你这做法,未免有些欠妥当。”
“有何不妥?正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大明律》里面写得清清楚楚,我事事皆依律而行,便是晋王来了,他也说不过去!”
“杨大人,说话还是留神些,当心隔墙有耳。”
“王公公,还是你想的仔细。好吧,我不提名字便是。公公只管放心,我并非那种莽撞之人,没有十足的把握,我又怎么敢动这样一个大人物?”
“哦?你有什么倚仗?”
“公公,你不妨看看这个。”
“啊!这是皇上的亲笔手谕!”
“正是!前些日子,我将山西土地兼并的现状向皇上做了汇报,并痛陈此乃国贫民弱之根源所在,若再不下狠心、施重典根治此顽痼,其必内乱丛生,国无宁日!”
“嗯,你说的确是实情。”
“皇亲国戚、王孙贵族,便是这土地兼并的罪魁祸首!当此国家危难之际,最该为天子分忧、为国家解难的也正是他们!所以,皇上若想重振朝纲,中兴帝国,其大刀阔斧之改革,也必由他们而始!”
“哦?这又是何道理?”
“从自家叔伯兄弟做起,则天下士民无可非议,以皇家宗室勋戚为范,则朝野百官皆循成例。开始或许会很难,但后面却是越来越容易。这总比倒过来做的话,只会越来越难甚至半途而废要好得多。”
“那皇上又是什么态度?”
“圣谕上说得清清楚楚,我来念给你听:卿之所言,甚慰朕心。百官中多有与卿不谋而合之人……既在山西,因利趁便,且尽管做去……凡冥顽之辈,不论高低贵贱,罢之查之抄之杀之,不必手软……有朕为你做主,只管放手试行,若果然有效,便可推行各省……”
“果真?让我也看看。啊,上面还真是这么写的。”王承恩一字一顿,板上钉钉地说道。
那亲信听到这里,早已惊出一身冷汗:原来,皇上竟然要向土地兼并开刀了!两个月前,王爷刚刚因为这种事儿被皇上斥责一番,此时若再撞到刀口上,那可是大大的不妙了!
况且,还有王承恩的亲口作证,那这件事,一定是千真万确了!
那亲信正惊惶不已,一阵语气加重的声音又传入了耳朵。
“……山西之事若想顺利推行,必先由他着鞭。我之所以避而不见,就是为了要激怒他。我料他今日还要再来,那时我便假意要处斩行刑,趁他恼羞成怒之时,我再宣布所要调查之事。”
说话之人似是在房间中走了几步,接着道:“到那时,他气急败坏之下,必会与我恶语相加,只等抓住把柄,我便将圣上谕旨示之,并以抗旨不遵之罪,将他……只要解决了他,剩下的,自然水到渠成。”
“好啊,杨大人,你若真能为皇上做成这件大事,吾皇千秋伟业,你便是国之柱石!”
“哪里哪里,王公公,若此计可成,你才是大功一件呢!哈哈哈哈……”
那亲信已无心继续偷听,便蹑手蹑脚地站起身来,远离几步,然后撒腿便跑。来到前厅,他二话不说,满脸铁青地挥了挥手,便带着一众王府卫兵灰溜溜地离开了。
“公公,人已经走了,咱们的戏也演完了。”
“天义啊,你这招移花接木,用得也太狠了!”
“非常手段,对付非常之人。公公,你猜猜看,晋王听到这些消息后,会是什么表情?”
“呵呵,那我可猜不着。我只觉得,你现在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连王爷都敢戏弄!”
“咱们自说自话,又没请他来听,谁能说咱是有意戏弄?我说公公,你该不会是怕了吧?”
“怕?我有什么好怕的?我说的话,什么内容都没有,而你所言所语,也是句句属实。问题只在于,说者之心,未必就是听者之意。”
“对呀!是他们自己断章取义,跟咱们可是毫无关系!”
“话虽然这么说,但这件事我仍是要如实禀报皇上的。你可要有心理准备啊。”
“无妨无妨,就算你不说,我也不敢隐瞒。再说了,这事儿若是办成了,还有你一份功劳呢!”
“功劳什么的就先不提了,我现在只想知道,接下来,你又有什么花招啊?”
“怎么能说是花招呢?应该是诡计才是!对,就是‘鬼’计!”杨天义嘿嘿一笑道:“我这一计就叫做——算了,明天你就知道了!这会儿,我得赶紧去找魏敏了!公公,告辞了!咱们改天再聊!”
说完,杨天义拍拍屁股,起身便走。
王承恩露出一抹赞赏的微笑,扭头向窗外看去时,那雨好像下得更大了。
政治,是妥协与平衡的产物。
这个道理,杨天义懂得。
但是,对于晋王,他却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
那是一个异常强势的人物。一旦开始妥协,便会沦为附庸。
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就需要另外一种理论来支撑自己的行为,那就是——妥协,必须以斗争为前提。没有斗争,就没有妥协道理这个玩意儿,不是那种非此即彼的公理逻辑,而是亦此且彼,或者由此及彼,甚或似此而彼的多角度共存。
换句话说,公理是用来规范自己的,而道理则是用来约束他人的。
因此,杨天义认为:对付晋王,必须要斗,斗完再谈!
城下结盟,这才是妥协的真谛。
巧合的是,晋王朱常浔,也是这么想的。
他虽然没有任何官职,但身份地位却是无人可比。在他看来,山西,那就是自己的王国!自己只要跺一跺脚,山西就得摇上半天!
可如今,竟然有人朝自己跺脚了!而且,那家伙还得寸进尺,又叫来了好多贼兵,冲进了王府一起跺!
这分明是没把自己放在眼里嘛!
不行!一定要好好收拾收拾他!不把他整到死去活来,他就不知道老虎屁股摸不得!
可是,等了整整一天,鸿门宴摆好了,客人却居然没“请”到!
朱常浔直气得火冒三丈。第二天一大早,便派出自己最得力的亲信,再次去请杨天义。为了以防万一,他还安排了十名王府卫兵一同前往。
他的命令是:若姓杨的胆敢推诿,就把他架来!
这场雨,下了整整一夜,天亮的时候,仍是不见减弱的迹象。
当那名亲信带着卫兵冒雨来到都指挥使衙门的时候,却被告知:杨大人昨夜归迟,故而未去拜会王爷。而今日刚一醒来,便又去找王公公谈事儿去了。
“不用你禀报了,我直接去找他!”那亲信趾高气扬地说着,又对身后的卫兵们地吩咐道:“你们听着,都给我睁大眼睛盯好了,今天再请不到人,回去就等着王爷打板子吧!”
说完,那亲信便轻车熟路地穿过几进庭院,直奔王承恩所住的地方而去。
来到廊下,他侧耳倾听,房间内果然有人说话。心中顿时大喜:总算是把杨天义给堵上了!
可是,正当他想敲门而入时,手却突然停在了半空。
隐隐约约间,他听到那谈话的内容,似乎与自家王爷有关。
四下张望了一番,见左右无人,那亲信心中一动,便弓身蹑行至窗下,将耳朵贴在墙壁之上,屏息凝神地偷听起来。
……“杨大人,你这么做,可曾考虑过后果没有?”
“有什么可考虑的?就算他是王爷,那也大不过皇上吧?”
“杂家以为,你这做法,未免有些欠妥当。”
“有何不妥?正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大明律》里面写得清清楚楚,我事事皆依律而行,便是晋王来了,他也说不过去!”
“杨大人,说话还是留神些,当心隔墙有耳。”
“王公公,还是你想的仔细。好吧,我不提名字便是。公公只管放心,我并非那种莽撞之人,没有十足的把握,我又怎么敢动这样一个大人物?”
“哦?你有什么倚仗?”
“公公,你不妨看看这个。”
“啊!这是皇上的亲笔手谕!”
“正是!前些日子,我将山西土地兼并的现状向皇上做了汇报,并痛陈此乃国贫民弱之根源所在,若再不下狠心、施重典根治此顽痼,其必内乱丛生,国无宁日!”
“嗯,你说的确是实情。”
“皇亲国戚、王孙贵族,便是这土地兼并的罪魁祸首!当此国家危难之际,最该为天子分忧、为国家解难的也正是他们!所以,皇上若想重振朝纲,中兴帝国,其大刀阔斧之改革,也必由他们而始!”
“哦?这又是何道理?”
“从自家叔伯兄弟做起,则天下士民无可非议,以皇家宗室勋戚为范,则朝野百官皆循成例。开始或许会很难,但后面却是越来越容易。这总比倒过来做的话,只会越来越难甚至半途而废要好得多。”
“那皇上又是什么态度?”
“圣谕上说得清清楚楚,我来念给你听:卿之所言,甚慰朕心。百官中多有与卿不谋而合之人……既在山西,因利趁便,且尽管做去……凡冥顽之辈,不论高低贵贱,罢之查之抄之杀之,不必手软……有朕为你做主,只管放手试行,若果然有效,便可推行各省……”
“果真?让我也看看。啊,上面还真是这么写的。”王承恩一字一顿,板上钉钉地说道。
那亲信听到这里,早已惊出一身冷汗:原来,皇上竟然要向土地兼并开刀了!两个月前,王爷刚刚因为这种事儿被皇上斥责一番,此时若再撞到刀口上,那可是大大的不妙了!
况且,还有王承恩的亲口作证,那这件事,一定是千真万确了!
那亲信正惊惶不已,一阵语气加重的声音又传入了耳朵。
“……山西之事若想顺利推行,必先由他着鞭。我之所以避而不见,就是为了要激怒他。我料他今日还要再来,那时我便假意要处斩行刑,趁他恼羞成怒之时,我再宣布所要调查之事。”
说话之人似是在房间中走了几步,接着道:“到那时,他气急败坏之下,必会与我恶语相加,只等抓住把柄,我便将圣上谕旨示之,并以抗旨不遵之罪,将他……只要解决了他,剩下的,自然水到渠成。”
“好啊,杨大人,你若真能为皇上做成这件大事,吾皇千秋伟业,你便是国之柱石!”
“哪里哪里,王公公,若此计可成,你才是大功一件呢!哈哈哈哈……”
那亲信已无心继续偷听,便蹑手蹑脚地站起身来,远离几步,然后撒腿便跑。来到前厅,他二话不说,满脸铁青地挥了挥手,便带着一众王府卫兵灰溜溜地离开了。
“公公,人已经走了,咱们的戏也演完了。”
“天义啊,你这招移花接木,用得也太狠了!”
“非常手段,对付非常之人。公公,你猜猜看,晋王听到这些消息后,会是什么表情?”
“呵呵,那我可猜不着。我只觉得,你现在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连王爷都敢戏弄!”
“咱们自说自话,又没请他来听,谁能说咱是有意戏弄?我说公公,你该不会是怕了吧?”
“怕?我有什么好怕的?我说的话,什么内容都没有,而你所言所语,也是句句属实。问题只在于,说者之心,未必就是听者之意。”
“对呀!是他们自己断章取义,跟咱们可是毫无关系!”
“话虽然这么说,但这件事我仍是要如实禀报皇上的。你可要有心理准备啊。”
“无妨无妨,就算你不说,我也不敢隐瞒。再说了,这事儿若是办成了,还有你一份功劳呢!”
“功劳什么的就先不提了,我现在只想知道,接下来,你又有什么花招啊?”
“怎么能说是花招呢?应该是诡计才是!对,就是‘鬼’计!”杨天义嘿嘿一笑道:“我这一计就叫做——算了,明天你就知道了!这会儿,我得赶紧去找魏敏了!公公,告辞了!咱们改天再聊!”
说完,杨天义拍拍屁股,起身便走。
王承恩露出一抹赞赏的微笑,扭头向窗外看去时,那雨好像下得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