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之帝国复兴 > 第224章 潜流暗涌

第224章 潜流暗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小道消息之所以传播最快,就在于它有两大特异功能:一是不胫而走,二是不翼而飞。

    杨天义已被罢官的消息,就好像一场飓风一般,迅速地席卷着整个山西大地。仿佛只是在两三日间,山西的官场、军方、商界、民间,便已全都听到了风声。

    人们在震惊之余,亦是闻风而动,四处打听。既是想求证消息的来源是否可靠,更多的,却是想知道其中的真正原因。

    打听来打听去,却也无非是两种说法。

    其一,杨天义的所作所为,得罪了太多的人,早已被告上了朝廷。在这些人中,颇有些势力庞大、权倾一方的高官勋戚,以他的无根无基,根本就得罪不起。皇帝权衡得失,自然是要丢军保帅,将其罢免以平息百官之怨;而另一种,则说杨天义乃是自请辞官。他本来就是“暂任”,而今平叛、筹款两件大事俱已完成,他自然是要功成身退。而且,朝廷之所以同意请辞,正是因为对他另有重用。

    “获罪说”和“升迁说”,在杨天义罢官原因的分析上,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却又合情合理观点。而且,这两种解释也各有其一席之地,可谓平分秋色,不相上下。

    一时之间,人们也是真伪难辨。

    官场之上,多是流传第一种观点。

    杨天义的一系列举措,直接间接地损害了大多数官员的利益,这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那些正直的官员,赞成甚至拥护他的政策,却又惮于官场潜规则,仍不免对他的命运感到担忧。

    而在民间,则宁肯相信第二种观点。

    平叛,杨天义造成的伤亡最小,赈济,杨天义救助的力度最大。在这样双管齐下政策的影响下,许多被裹挟的百姓已是逃离了叛军队伍,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造反,只是因为没有活路。

    反过来说,只要生活还有希望,谁愿意去造反?

    再者,杨天义的财政公开制度也是功不可没。百姓因此可以知道自己的钱何去何从,官府征税又是何因何果,自然是拍手称快。

    其实,除了监督之外,这一政策的最大作用,就是将传统的税收理念扭转成为“用之于民,取之于民”。

    可别小看这前后次序的颠倒,它事实上是将国家取得财赋的因果关系彻底颠覆,从而确立了“以支定收”的税收逻辑,而非传统的“量入为出”观念。

    只不过,这项改革的意义,并非一朝一夕可见,只能留待以后慢慢观察。

    商界之中,对杨天义的去留却是模棱两可。

    由于观念和技术的局限,杨天义此次在工商领域的革新,主要还是以柳家为首的行业分工模式的确立,其他方面倒也无甚进展。

    在杨天义看来,分工的深入必将带动科技的发展,这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道理。至于它的效果,却是必须要等到三五年之后方才可以看到。

    因此,真正不愿让杨天义走的,目前也只有煤炭行业一支而已。

    而他们舍不得的原因,说出来却也未免令人寒心,那就是——担心人走茶凉。

    好在他们的这份不安,很快地就被打消了。

    山西布政使司发布了一项公告:所有已拍卖的煤矿,没有特殊的原因,所签订的合同持续有效,任何一方不得单独违背合约,否则将支付对方拍卖价格的双倍违约罚款。

    紧接着,提刑按察使司的公告也出台了:巡回检查制度将作为一项长期制度坚持执行,参与检查的官员每两年更换一批。巡查官员中若有胆敢徇私舞弊者,一经发现,不论情节轻重,一律抄家问斩。

    得知这条消息,官员们稍稍放松的神经顿时又为之一紧。

    而且,人们还发现一个问题:在这两份公告中,虽然只字不提督抚大人的名字,但其内容却完全是督抚宪令内容的延续与补充,而无丝毫背离之意。

    这里面的潜台词,可就很是耐人寻味了。

    与此同时,可以被看作是代表军方态度的、都指挥使司的一份预算报告也张贴了出来:鉴于目前贼兵十余万人已大部进入大同行都司,山西境内已基本恢复安定,对参与平叛的官军在补发欠饷的基础上,每人特别另发二两白银作为犒赏。

    另外,还将拨付五十万两专项经费,专门用于改进武器装备、改善官兵待遇以及加强战备训练所需。

    综上所述,本年度军费开支总额将高达八十万两以上。但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弥补历年军费亏欠之积累,以及为平定叛乱的额外支出。如不出意外,明年的军费开支将缩减至十五万两以内。

    看到这里,百姓们都已明白了:说到底,打仗花的还是自己的钱。如果没有战乱,可就能省下六十多万两银子!

    把这笔钱省下来,官府能做多少事情,而百姓又能减少多大的负担啊!

    战争,真的是劳民伤财!

    百姓们的感叹,其实是在魏敏的考虑之外的。他满心欢喜地完成这份报告之后,便带着激动不已的心情,前来拜访杨天义。

    “杨大人,下官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把事情都办妥了!”魏敏神色轻松,接着又对旁边的人打招呼道:“卢大人、徐大人,你们也来了。”

    “很好。赏银呢?都发下去了吗?”见魏敏到来,杨天义也停下了交谈,便笑呵呵地问道。

    “差不多了。除了一些地方还在零星打仗,因而尚未发放外,其他大部分部队都已经领到手了。”魏敏喜笑颜开地说道:“将士们无不欢欣鼓舞,对大人更是赞不绝口。”

    杨天义只是淡淡一笑,又问道:“大同的大门关上了吗?”

    “关上了!贼兵一路狂奔,逃兵天天不断,建制也有些混乱,现在他们正在休息整编。只是看样子,意见好像还不太统一。”

    “怎么?不想出去?”

    “应该是的。毕竟,在他们眼里,外面都是苦寒之地,怕是有很多人都不愿意去。”

    “外面也是肥沃之地,而且地域辽阔,矿产丰富。”杨天义想了一会儿,便又道:“找人到威鲁堡散布消息,如果他们可以在鞑靼建市立镇,朝廷有可能承认他们的地位,并委以相应官职。”

    “啊?给叛军封官?这恐怕不太合适吧?”魏敏疑惑地道。

    “你呀,真是死脑筋!他们进了鞑靼,那还能叫叛军吗?”杨天义嘿嘿一笑道:“那就成了朝廷的远征军,当然可以赏官赐爵了!用一个官位,换得开疆拓土,这样的好事,朝廷会不愿意吗?”

    “啊——高!大人您实在高明!”

    “让大同军队加强运动,持续威压,不要给贼兵犹豫的机会!”杨天义顿了一下,接着道:“实在不行,就让曹总兵也跟上去,在他们的屁股后面再点上一把火!”

    “是,下官明白了!”魏敏欣然领命。

    “徐大人,我要跟你说的也差不多了,对那些听了消息后闹腾得厉害的,你尤其要加强监督,以身试法者,该杀就杀!”

    “是,大人放心吧!”徐辉也是一脸笑意,道:“您在临走之前,还能再来一招引蛇出洞,要我老徐说啊,让您当这个督抚,还真是大材小用了!”

    “好了,你们也别大人大人的了,我现在的身份,可是只剩下一个小小的游击了!”

    “大人,您要这么说,那我们仨可就要无地自容了!就凭您的功劳,这一趟回京之后,别说是二品了,恐怕封爵也是情理之中!”卢为亮故作轻松地一笑,道:“将来,咱们还得仰仗大人提携呢!”

    “卢大人言之有理,那老徐就先恭祝大人步步高升了!”

    “大人,您后天就要走了,要不,今晚就赏下官一个面子,到我府中喝几杯如何?您别忘了,下官还欠您一桌饭菜没有补上呢!”魏敏也是兴冲冲地说道。

    “嗯,那好吧!补上就补上!也省得你整天牵肠挂肚的!”

    杨天义看来很是开心,便又说道:“你一会儿去把王公公也请上。他伤好了之后,就天天缠着我喝酒,今天我一定要把他灌个够!”

    “是!那我们就先去准备了,晚间便恭候大人大驾光临!”三人躬身施礼后,便一起告辞离去。

    众人却都没有留意到,就在卢为亮转身之际,他那满脸轻松的额头上,却是隐隐泛出一丝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