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慧眼独具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墩子,不必多问,我自有用处,尽管去收就是,有多少收多少,再叫几个工匠过来,把咱们前院的西厢房改成谷仓。”
李墩子又犹豫地问:“姑娘,这合适吗?”
一旁的秋芝斜睨他一眼,不耐烦地说:“姑娘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啰哩吧嗦什么?难道你比姑娘还聪明?”
“不敢。”李墩子顿时讷讷起来。
甄宝人白秋芝一眼说:“他不过是在提醒我,你怎么不分好歹一通责备?我也是个普通人,又不是神,怎么可能事事想得都对?若是有考虑不到的,你们是我身边人,就该多提醒点儿才对。”
“姑娘说的是。”秋芝是个直性子,最听甄宝人的话,此时被她一责备,倒也大方,眼波一转,向李墩子蹲身一礼说,“墩子哥,我向你道歉。”
李墩子脸立刻红了,慌忙闪到一侧,作揖还礼说:“秋芝姑娘的礼我可受不起,再说刚才你并没有说错,我虽跟着姑娘时日短,但论聪明才智,身边的大男人也是有一个算一个,还没有见过谁能跟咱家姑娘媲美的,姑娘定是有更深的计较。”
“那还用说?谁也比不了,咱家姑娘是最聪明的。”秋芝得意洋洋地说。
“得了,你俩快别在这里吹捧了,还不去干活?”听他们两个把自己吹捧得这么高,甄宝人忍不住摇头失笑。
当晚她亲自画了现代常用的储粮用的粮仓草图,叫工匠把前院空着的西厢房改成防潮防水的粮仓。
刘嬷嬷、秋芝和李墩子早已经习惯了甄宝人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拿了草图就交给工匠去施工,并不觉得有什么惊奇的。
可那干了几十年的工匠看了则激动地语无伦次,直说要见一见画图的师傅,乍一听说是陆家二姑娘画的,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因为这个工匠得了甄宝人的设计图,自此之后,大周朝的粮仓技术立刻突飞猛进,直追千年以后的现代水平,完成了大周朝粮仓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当然,这一切甄宝人并没意识到,她存量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度过饥荒,其次也有待价而沽的想法,也许会积攒到自己在大周朝的第一桶金。
按着甄宝人的吩咐,李墩子领着几个小厮下乡收陈米,甚是顺利,去年收成好,大部分人家都有富余,新粮即将接上,有人收那就等于是送钱上门,因此农民们自然不会再存粮。
不过两三日,就收了二百多石。
有些米商听说他在收陈米,还主动送货上门,价格也开的极低,这样一来,收粮的速度就更加快了。
甄宝人下令来者不拒,有多少收多少。
李墩子有了第一次的教训,自然是不敢再问,只管埋头收粮。
后来其他州县的米商听到风声,也开始送粮食过来。
为了满足收粮食的资金需要,甄宝人不仅把自己的首饰与甄兰馨的嫁妆全当了,珍珠全卖了,还是不够,便开始挪用老祖宗带来的黄金。
刘嬷嬷知道后,便觉得有了危机,唠叨了几天;后来见她依旧我行我素,根本不理不睬,大感没趣,也就不唠叨了。
如此没过十天,西厢房改成的粮仓便满了一大半。
刘嬷嬷和李墩子都以为粮仓满了就会收手,谁知道甄宝人见陈粮价低且量大,便愈发兴致勃勃,又继续筹划着另行租院子建更大的粮仓,用来装粮食。
一时可是愁坏了刘嬷嬷,秋芝和李墩子倒是横下一条心,打算支持甄宝人将收陈粮进行到底。
刘嬷嬷哪里能想到,如果不是甄宝人此时的先见之明,这颍州城一城的百姓将会全部饿死。
只有那一刻,她才意识到甄宝人的街是英明,当然只有滴泪横流的份儿。
不过此时,甄宝人也没意识到自己为了一夜暴富的举动,会成为造福这一城百姓的大功德之举,并最终成全了她自己的一生。
这天后晌,甄宝人、徐嬷嬷、秋芝、春雨正在东厢房闲话,春杏捏着一封信进来,说:“姑娘,都总管府刚刚派人送来的。”
甄宝人接过,看了看印泥,发现是二姑娘甄盼人写的,心里微微诧异。
连忙拆开,飞快地扫了一遍,眉毛不由自主地的挑了挑,眼神儿飘过一丝儿阴云。
秋芝一直留意着她的表情,自然能看到这些细微的变化,担心地问:“姑娘,信里说什么了?”
“说是五月初四,太后召馨姑姑进宫,便一直没有回来。”甄宝人淡淡地说。
屋里一干人等都变了脸色,方才轻松欢乐的气氛荡然无存,秋芝默默地端来一杯热茶。
“怎么就不说话了?不是说想吃我做的红烧肉吗?刘嬷嬷快去准备,今晚我就下厨烧给大伙儿吃。”甄宝人推推秋芝,“你也去准备一下,做几个拿手菜,再准备几壶上好的女儿红,我们晚上好好聚一聚。”
春雨到底不经事儿,一听有红烧肉吃,立刻欢呼着去了。
秋芝却犹豫着说:“干嘛非得今晚?姑娘这几日累坏了,等几天再做不迟!”
“改日大家就是想吃,我可就做不成了。”看出秋芝的担忧,甄宝人也不打算再隐瞒这几个人,微笑着说。
刘嬷嬷、秋芝、春杏听她这话都悚然一惊,一时面面相觑。
一股不祥的气息渐渐从这寂静中滋生,并弥漫开来,笼罩在每个人的头顶。
秋芝最先预感到甄宝人的打算,忍不住颤声问:“姑娘,你,你这话......什么意思?”
“墩子,不必多问,我自有用处,尽管去收就是,有多少收多少,再叫几个工匠过来,把咱们前院的西厢房改成谷仓。”
李墩子又犹豫地问:“姑娘,这合适吗?”
一旁的秋芝斜睨他一眼,不耐烦地说:“姑娘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啰哩吧嗦什么?难道你比姑娘还聪明?”
“不敢。”李墩子顿时讷讷起来。
甄宝人白秋芝一眼说:“他不过是在提醒我,你怎么不分好歹一通责备?我也是个普通人,又不是神,怎么可能事事想得都对?若是有考虑不到的,你们是我身边人,就该多提醒点儿才对。”
“姑娘说的是。”秋芝是个直性子,最听甄宝人的话,此时被她一责备,倒也大方,眼波一转,向李墩子蹲身一礼说,“墩子哥,我向你道歉。”
李墩子脸立刻红了,慌忙闪到一侧,作揖还礼说:“秋芝姑娘的礼我可受不起,再说刚才你并没有说错,我虽跟着姑娘时日短,但论聪明才智,身边的大男人也是有一个算一个,还没有见过谁能跟咱家姑娘媲美的,姑娘定是有更深的计较。”
“那还用说?谁也比不了,咱家姑娘是最聪明的。”秋芝得意洋洋地说。
“得了,你俩快别在这里吹捧了,还不去干活?”听他们两个把自己吹捧得这么高,甄宝人忍不住摇头失笑。
当晚她亲自画了现代常用的储粮用的粮仓草图,叫工匠把前院空着的西厢房改成防潮防水的粮仓。
刘嬷嬷、秋芝和李墩子早已经习惯了甄宝人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拿了草图就交给工匠去施工,并不觉得有什么惊奇的。
可那干了几十年的工匠看了则激动地语无伦次,直说要见一见画图的师傅,乍一听说是陆家二姑娘画的,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因为这个工匠得了甄宝人的设计图,自此之后,大周朝的粮仓技术立刻突飞猛进,直追千年以后的现代水平,完成了大周朝粮仓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当然,这一切甄宝人并没意识到,她存量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度过饥荒,其次也有待价而沽的想法,也许会积攒到自己在大周朝的第一桶金。
按着甄宝人的吩咐,李墩子领着几个小厮下乡收陈米,甚是顺利,去年收成好,大部分人家都有富余,新粮即将接上,有人收那就等于是送钱上门,因此农民们自然不会再存粮。
不过两三日,就收了二百多石。
有些米商听说他在收陈米,还主动送货上门,价格也开的极低,这样一来,收粮的速度就更加快了。
甄宝人下令来者不拒,有多少收多少。
李墩子有了第一次的教训,自然是不敢再问,只管埋头收粮。
后来其他州县的米商听到风声,也开始送粮食过来。
为了满足收粮食的资金需要,甄宝人不仅把自己的首饰与甄兰馨的嫁妆全当了,珍珠全卖了,还是不够,便开始挪用老祖宗带来的黄金。
刘嬷嬷知道后,便觉得有了危机,唠叨了几天;后来见她依旧我行我素,根本不理不睬,大感没趣,也就不唠叨了。
如此没过十天,西厢房改成的粮仓便满了一大半。
刘嬷嬷和李墩子都以为粮仓满了就会收手,谁知道甄宝人见陈粮价低且量大,便愈发兴致勃勃,又继续筹划着另行租院子建更大的粮仓,用来装粮食。
一时可是愁坏了刘嬷嬷,秋芝和李墩子倒是横下一条心,打算支持甄宝人将收陈粮进行到底。
刘嬷嬷哪里能想到,如果不是甄宝人此时的先见之明,这颍州城一城的百姓将会全部饿死。
只有那一刻,她才意识到甄宝人的街是英明,当然只有滴泪横流的份儿。
不过此时,甄宝人也没意识到自己为了一夜暴富的举动,会成为造福这一城百姓的大功德之举,并最终成全了她自己的一生。
这天后晌,甄宝人、徐嬷嬷、秋芝、春雨正在东厢房闲话,春杏捏着一封信进来,说:“姑娘,都总管府刚刚派人送来的。”
甄宝人接过,看了看印泥,发现是二姑娘甄盼人写的,心里微微诧异。
连忙拆开,飞快地扫了一遍,眉毛不由自主地的挑了挑,眼神儿飘过一丝儿阴云。
秋芝一直留意着她的表情,自然能看到这些细微的变化,担心地问:“姑娘,信里说什么了?”
“说是五月初四,太后召馨姑姑进宫,便一直没有回来。”甄宝人淡淡地说。
屋里一干人等都变了脸色,方才轻松欢乐的气氛荡然无存,秋芝默默地端来一杯热茶。
“怎么就不说话了?不是说想吃我做的红烧肉吗?刘嬷嬷快去准备,今晚我就下厨烧给大伙儿吃。”甄宝人推推秋芝,“你也去准备一下,做几个拿手菜,再准备几壶上好的女儿红,我们晚上好好聚一聚。”
春雨到底不经事儿,一听有红烧肉吃,立刻欢呼着去了。
秋芝却犹豫着说:“干嘛非得今晚?姑娘这几日累坏了,等几天再做不迟!”
“改日大家就是想吃,我可就做不成了。”看出秋芝的担忧,甄宝人也不打算再隐瞒这几个人,微笑着说。
刘嬷嬷、秋芝、春杏听她这话都悚然一惊,一时面面相觑。
一股不祥的气息渐渐从这寂静中滋生,并弥漫开来,笼罩在每个人的头顶。
秋芝最先预感到甄宝人的打算,忍不住颤声问:“姑娘,你,你这话......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