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乱象纷呈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安王进了京城以后,除了全城戒严并实行宵禁,将卫戍部队全部换成自己的军队之外,并未对曾经投降过诚王和魏贵妃的文武群臣有任何动作,除了将被诚王软禁的左相温庆文放出,再就是将魏贵妃暂时软禁在冷宫,等待皇帝回京后再行发落。
温庆文是百官之首,诚王为了逼其就范,在软禁期间对他曾经软硬兼施,百般折磨,均不能令他妥协;出于对温庆文之才的嫉恨,诚王下令割去温庆文的右耳,为的是让他后半生再也不能为他人所用。
在大周礼法中有明文规定,五官不全者不得出仕,因此即使温庆文侥幸逃出,也不可能再为官。
安王本来有意让温庆文出来继续主持朝政大局,谁知他遭遇这一场变故,右耳被割,形同残废,早已心灰意泠,只愿隐退。
安王及许文儒苦劝无果,只能以身体有恙的理由准他先回府养病,将来再做打算。
与此同时,安王修书一封,令人火速送给在升州避难的太后,鉴于皇帝和扈国公被西戎的西路军围困在渭水之南已有数月,通信息十分困难,正等待他前去解救,只能请太后速回京城先主持大局。
安王令人粗略调查一下,发现诚王叔在占据京城期间,倒是没有干什么特别伤天害地的大事,出于杀鸡儆猴的目的,杀了一些忠于皇帝的大臣,又连锅端掉一些从前与他不对盘的世家名门,其中就有几代忠良的扈国公府和铜雀大街第一家的温府。
他整垮了一批人,自然还得提拔一批人,主要是那些追随他兵变的亲信,都赐予了高官厚禄。
最令安王啼笑皆非的,诚王提拔的人中,赫然就有甄府四姑娘的亲爹甄世祁,不仅官拜吏部尚书,还被封为国丈,并且将铜雀大街的温府赐给他为国丈府,除了昔日的东平侯被晋为东平王之外,其风头之劲几乎无人出其之右。
反而是甄府的老祖宗和被太后将爵位和官职一撸到底的甄世弘,之前虽然一直拿诚王当靠山,在造反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却并没有一错再错,不仅和诚王甚至甄世祁都划清了界限。
一家人趁着兵变时的混乱,乔装改扮逃出了京城,按照甄宝人的建议,去了扬州的田庄。
安王心里宽慰,认为甄世弘是因为才华不济,入仕多年虽毫无建树,人却并不糊涂,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没有彻底将甄府百年的基业一朝葬送。
否则,就算甄宝人功劳再大,他再如何袒护,恐怕也保不住甄府。
真相却并非如此,甄府和甄世弘因为甄宝人和安王的缘故,受了太后的迁怒,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怎么可能不恨?说实话,他倒是真想和二弟一样,立刻投靠诚王,恢复京西伯府的爵位和官职,也算出尽胸中的一口鸟气。
可老祖宗毕竟不是一般的女人,她仔细分析当前的时局和利弊之后,不肯单单在诚王身上押宝,甄府毕竟还有一招妙棋可用,那就是甄宝人。
于是,兵变的第二日,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老祖宗、甄世弘、甄世祁母子三人聚在一起,商议争论半天,最终由老祖宗一锤定音,定下了一个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都能确保甄府不倒的百年大计。
因为四姑娘当上了诚王妃,眼下已然有孕,甄世祁成了诚王板上钉钉的岳丈,无论怎样,他们一家都和诚王摆脱不了关系。
再加上甄世祁之前因为诚王的关系,已然在吏部复出,那么甄世祁就选择站在诚王这队,万一安王兵败西戎,复国无望,到时就由甄世祁担任甄府的家主,京西甄府百年的威名再次可以恢复。
假如事态往另一个方向发展,安王最终能够平定大局,诚王虽然倒了,但安王必娶甄宝人,只要甄宝人成了安王妃,不看僧面看佛面,甄世弘毕竟是甄宝人名义上的父亲,甄府的复起必然是指日可待。
为了甄府的百年基业,甄府的母子和兄弟议定之后,就这样背道而驰,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说到底老祖宗还是偏向大儿子,所以她选择了站在大儿子一边,和老二划清了界限,是因为她更偏向将宝押在甄宝人的身上,安王可是大周朝最杰出的统帅,她对诚王这帮人真的没信心。
老祖宗、甄世弘和甄兰馨窝在扬州提心吊胆地过了大半年,一时听说大周节节败退,一时听说颍州城被围危在旦夕,一时听说安王被阻安南难以回归,没一个好消息,一家人几乎度日如年。
甄兰馨担忧甄宝人的生死,整日里以泪洗面,几次昏死过去;老祖宗也是每日为甄宝人吃斋念佛,唯恐她早早不在人世,那么所有的布局就都失去了意义。
好在最终甄宝人和安王都没让老祖宗失望,远在扬州的老祖宗终于看见了光耀甄府的希望。
安王厘清了甄府各色人等的下落和归宿后,迅速写信详细告知了甄宝人,首要是宽慰她的心,家人尽皆无恙,在这个战乱频发的时期,算是很难得的了。
其次,毕竟甄府内部已然分裂,不远的将来甄府定会有较大的变故,也是要她早有心理准备。
其实老祖宗的信中基本已将甄府的情况都告诉了甄宝人,中心议题就是逼着甄宝人将恢复京西伯府百年世家的基业为己任。
甄宝人若是嫁为安王妃,怎么可能没有一个堪为匹配的娘家?老祖宗也是借着这个理由,以此来给甄宝人施压。
殊不知,这个所谓的孙女早就换了芯,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对自己的将来另有打算,即使她背后真的需要一个甄府来撑腰,她完全可以推倒另外再建一个,对于恢复一个早已烂掉了甄府,她毫无兴趣。
安王一边等待太后返京,一边利用京城的作坊便利,开始集中生产轰天雷准备后续作战使用,一边派出探马打探诚王等人的下落。
忙忙碌碌的日子过得格外快,上元节那日,在魏铭秀和甄世峻的护送下,与仓皇逃出京城时完全不同,太后娘娘带着甄六姑娘及众位嫔妃浩浩荡荡返回京城,安王仪仗鲜明,剑戟森严,亲自接出十里之外。
与上次太后送安王出征安南,时光匆匆过去近一年,此时此刻母子再次相见,执手相看泪眼,竟然恍如隔世。
安王进了京城以后,除了全城戒严并实行宵禁,将卫戍部队全部换成自己的军队之外,并未对曾经投降过诚王和魏贵妃的文武群臣有任何动作,除了将被诚王软禁的左相温庆文放出,再就是将魏贵妃暂时软禁在冷宫,等待皇帝回京后再行发落。
温庆文是百官之首,诚王为了逼其就范,在软禁期间对他曾经软硬兼施,百般折磨,均不能令他妥协;出于对温庆文之才的嫉恨,诚王下令割去温庆文的右耳,为的是让他后半生再也不能为他人所用。
在大周礼法中有明文规定,五官不全者不得出仕,因此即使温庆文侥幸逃出,也不可能再为官。
安王本来有意让温庆文出来继续主持朝政大局,谁知他遭遇这一场变故,右耳被割,形同残废,早已心灰意泠,只愿隐退。
安王及许文儒苦劝无果,只能以身体有恙的理由准他先回府养病,将来再做打算。
与此同时,安王修书一封,令人火速送给在升州避难的太后,鉴于皇帝和扈国公被西戎的西路军围困在渭水之南已有数月,通信息十分困难,正等待他前去解救,只能请太后速回京城先主持大局。
安王令人粗略调查一下,发现诚王叔在占据京城期间,倒是没有干什么特别伤天害地的大事,出于杀鸡儆猴的目的,杀了一些忠于皇帝的大臣,又连锅端掉一些从前与他不对盘的世家名门,其中就有几代忠良的扈国公府和铜雀大街第一家的温府。
他整垮了一批人,自然还得提拔一批人,主要是那些追随他兵变的亲信,都赐予了高官厚禄。
最令安王啼笑皆非的,诚王提拔的人中,赫然就有甄府四姑娘的亲爹甄世祁,不仅官拜吏部尚书,还被封为国丈,并且将铜雀大街的温府赐给他为国丈府,除了昔日的东平侯被晋为东平王之外,其风头之劲几乎无人出其之右。
反而是甄府的老祖宗和被太后将爵位和官职一撸到底的甄世弘,之前虽然一直拿诚王当靠山,在造反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却并没有一错再错,不仅和诚王甚至甄世祁都划清了界限。
一家人趁着兵变时的混乱,乔装改扮逃出了京城,按照甄宝人的建议,去了扬州的田庄。
安王心里宽慰,认为甄世弘是因为才华不济,入仕多年虽毫无建树,人却并不糊涂,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没有彻底将甄府百年的基业一朝葬送。
否则,就算甄宝人功劳再大,他再如何袒护,恐怕也保不住甄府。
真相却并非如此,甄府和甄世弘因为甄宝人和安王的缘故,受了太后的迁怒,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怎么可能不恨?说实话,他倒是真想和二弟一样,立刻投靠诚王,恢复京西伯府的爵位和官职,也算出尽胸中的一口鸟气。
可老祖宗毕竟不是一般的女人,她仔细分析当前的时局和利弊之后,不肯单单在诚王身上押宝,甄府毕竟还有一招妙棋可用,那就是甄宝人。
于是,兵变的第二日,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老祖宗、甄世弘、甄世祁母子三人聚在一起,商议争论半天,最终由老祖宗一锤定音,定下了一个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都能确保甄府不倒的百年大计。
因为四姑娘当上了诚王妃,眼下已然有孕,甄世祁成了诚王板上钉钉的岳丈,无论怎样,他们一家都和诚王摆脱不了关系。
再加上甄世祁之前因为诚王的关系,已然在吏部复出,那么甄世祁就选择站在诚王这队,万一安王兵败西戎,复国无望,到时就由甄世祁担任甄府的家主,京西甄府百年的威名再次可以恢复。
假如事态往另一个方向发展,安王最终能够平定大局,诚王虽然倒了,但安王必娶甄宝人,只要甄宝人成了安王妃,不看僧面看佛面,甄世弘毕竟是甄宝人名义上的父亲,甄府的复起必然是指日可待。
为了甄府的百年基业,甄府的母子和兄弟议定之后,就这样背道而驰,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说到底老祖宗还是偏向大儿子,所以她选择了站在大儿子一边,和老二划清了界限,是因为她更偏向将宝押在甄宝人的身上,安王可是大周朝最杰出的统帅,她对诚王这帮人真的没信心。
老祖宗、甄世弘和甄兰馨窝在扬州提心吊胆地过了大半年,一时听说大周节节败退,一时听说颍州城被围危在旦夕,一时听说安王被阻安南难以回归,没一个好消息,一家人几乎度日如年。
甄兰馨担忧甄宝人的生死,整日里以泪洗面,几次昏死过去;老祖宗也是每日为甄宝人吃斋念佛,唯恐她早早不在人世,那么所有的布局就都失去了意义。
好在最终甄宝人和安王都没让老祖宗失望,远在扬州的老祖宗终于看见了光耀甄府的希望。
安王厘清了甄府各色人等的下落和归宿后,迅速写信详细告知了甄宝人,首要是宽慰她的心,家人尽皆无恙,在这个战乱频发的时期,算是很难得的了。
其次,毕竟甄府内部已然分裂,不远的将来甄府定会有较大的变故,也是要她早有心理准备。
其实老祖宗的信中基本已将甄府的情况都告诉了甄宝人,中心议题就是逼着甄宝人将恢复京西伯府百年世家的基业为己任。
甄宝人若是嫁为安王妃,怎么可能没有一个堪为匹配的娘家?老祖宗也是借着这个理由,以此来给甄宝人施压。
殊不知,这个所谓的孙女早就换了芯,根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她对自己的将来另有打算,即使她背后真的需要一个甄府来撑腰,她完全可以推倒另外再建一个,对于恢复一个早已烂掉了甄府,她毫无兴趣。
安王一边等待太后返京,一边利用京城的作坊便利,开始集中生产轰天雷准备后续作战使用,一边派出探马打探诚王等人的下落。
忙忙碌碌的日子过得格外快,上元节那日,在魏铭秀和甄世峻的护送下,与仓皇逃出京城时完全不同,太后娘娘带着甄六姑娘及众位嫔妃浩浩荡荡返回京城,安王仪仗鲜明,剑戟森严,亲自接出十里之外。
与上次太后送安王出征安南,时光匆匆过去近一年,此时此刻母子再次相见,执手相看泪眼,竟然恍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