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王爷和可儿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英大娘去做鱼了。王爷就在厅室里等着。看得出他心事重重,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县官来讨好,说这个说那个,王爷并不搭茬。说得他烦了,就到外面菜地里去溜达。
他走到一处豆角架下,蹲下来看地上长的什么。他问跟上来的县令。
县令说不出来,就喊英可儿:“你,那个不做活鱼的小姑娘,快过来!”
英可儿也不惧怕,赶快跑来。也蹲在地上看。她告诉王爷,这个黑黑的象小珍珠的东西叫田星星,春天发出芽长了绿绿的秧子,后来结了这么小小的绿色果实,经过一个夏天,秋天就黑了,摘下来就可以吃,可甜了。她看见王爷不动手,就伸手摘下来一把,填到嘴里,吃起来给他看。
于是王爷也学着她的样子,也摘下来些扔到嘴里。王爷惊喜的喊起来:“甜,好甜!”
于是他就采起来,边采边往嘴里填。最后吃不了了,就递给英可儿用大衣襟兜着。
王爷并没有吃多少鱼。与其说是吃鱼,不如说是在说话。他和可儿熟了,问他们开个小饭馆一年能赚多少钱,这里有多少种庄稼的,有多少打猎的,还有多少做买卖的。
可儿也不惧生,哇啦哇啦的讲起来。她告诉王爷,过去这里很乱,今天朝鲜人来了,明天明宫廷的来了,后天李自成来了。每个队伍来了都要扒一层皮,他们的小店也是今天关明天开的,今天好了,只有一家辫子兵来……。
县官在一边喝道:“大胆,你敢乱说!”
王爷道:“不要紧,大家都这么叫,好坏不是叫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你且出去,没的人家怕你。”
这时英大娘的鱼做好了,端了上来。可儿要离开,王爷说:“你就坐这儿,我还有话问你。”
王爷拿起筷子吃了一口,眨巴着嘴。然后就放下筷子不吃了。
可儿问:“王爷,咱的鱼做的不好吃么?”
王爷说:“好吃,这么用心的做出来,怎么能不好吃呢?我的意思是,还可以加点料。”
可儿说:“我们可是把做鱼的材料什么花椒啊大料啊葱蒜的都加了呀,还缺什么呢?”
王爷走出门去,叫了一个士卒,低头和他说了些什么,只见他牵了匹马就离开了。过了不足一盏茶的功夫回来了,递给王爷一个行军装水的鹿皮口袋。
王爷接过,将它递给英可儿:“去,交给你娘,让她用这个再做一份。但记住,放了这东西就不用放盐了,而且只放一勺即可。”
可儿将鹿皮口袋交给了她娘,并学了一遍王爷的话。手脚麻利的可儿娘一会儿就把鱼做好了,端了上来。
王爷并不吃,却要英可儿吃。可儿年纪小,也不知深浅,真就拿筷子夹了吃起来。原来做的那份细腻,鲜嫩,是鱼的原滋味,这回按了王爷教的方法做出来的鱼却带着可儿以往不曾吃过的酱香。可儿一边吃一边叫好。
王爷说:“觉得好你就吃,这些都给你。”
可儿说:“王爷不吃吗,可是很多呢!”
王爷说:“不是多和少,是我不爱吃鱼。”
可儿说:“那就让我娘做些别的来。”
顷刻间,四个盘就上了来。它们是:一份土豆炖豆角,一份鸡蛋炒苦瓜,还有一块红烧豆腐和一份凉菜。
上来后,王爷问:“没有肉吗?”
可儿说:“没有,咱这个店是专门做鱼的,这些都是配菜。还有小鸡,也能做出不少菜来。”
“有蘑菇吗?叫榛蘑的?”
可儿说:“有蘑菇,但不是榛蘑,咱这里的山上没柞树,大多都是红枫,只有草蘑和香菇蘑。”
王爷说:“那就不用了。”说着去门外对人说了些什么。
县官还在那里候着。不一会儿,那被吩咐的人就给王爷端来了一些煮得烂烂的猪肉和烤得喷香的羊排,还送来了白酒。王爷自对自的吃喝起来。英可儿里外屋的走。一会儿给王爷倒茶,一会儿又到外屋让妈妈找代手给王爷擦手。
王爷问:“你阿妈和你额娘对你好吗?”
英可儿奇怪了:“爹爹和妈妈怎么会不好呢。”
王爷叹了一口气:“好不好的,我也不知道了。”
英可儿问:“他们都不在了?”
“是啊。”
“什么时候的事?”
王爷;“我十四岁时,阿妈殡天了,额娘也去陪他了。”
英可儿:“你爹妈还真是情深哪!”
王爷苦笑:“是情深。你们这里有这么情深的吗?”
英可儿严肃的摇摇头:“还没有。不过,为什么妈妈会也死呢?她活着,可以逢年过节给老爹烧纸,还能抚养下一辈人。妈妈也死了,孩子怎么办呢?谁来做饭给他吃,有个病了痛的谁来照顾?”
英可儿这时看见了王爷眼睛里闪动着的盈盈泪珠。她知道触到了王爷的痛处,不敢再往下说了。
王爷自斟自饮的吃到了晚间。这中间的功夫,不断有喀喇城来的人求见王爷汇报这汇报那的。来人了,县令就摆手让英可儿离开,待人走了,王爷就又唤英可儿回来。
县老爷让可儿准备一套干净的被褥和一盆净手的水,说王爷说要休息,让可儿作陪。老爹老妈虽然不愿意,却不敢反对。如此这般,折腾了一下午。
看来事情是要紧,王爷不回去不行了。他站起来,一边让人伺候着穿衣服,一边吩咐着给英可儿一家扔一鹿皮袋的银子。可儿爹妈推迟着,无论如何的不敢要。
县令说:“拿着吧,这可儿已是王爷的人了,王爷向来大方,这点子银子也不算什么。”
王爷加了一句:“明天还来,算是预支的菜钱。”见如此说,英家两口子才千恩万谢的收下了。
外面天气开始凉爽,伺卫们开始从帐篷里走出来,坐在小土道上,怀抱着斨和戟,一副肃穆的、准备随时应战的模样。
火头军也到处寻找干树枝,支上大铁锅做饭。锅里很快开始冒泡,并咕嘟起来,一股香香的和刚刚王爷拿来的大酱一样的味道在田间地头飘荡。
很快士兵们开始吃饭了。他们像江湖好汉似的,用刀切肉,用大碗装酒。见主子起身,顷刻功夫就收拾好,跟着起身了。这边英可儿和老爹老妈也不再做生意,赶紧收拾关门了。
客人走后,一家三人猜测着王爷的身份。英老爹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喀喇城买些做菜用的调料,常是早晨去了晚上才能回来,也在那里的面摊上吃碗面,听听人们的议论。
几年前听得最多的是老汗王打山海关没打成被气死的故事,这段时间听得最多的就是他的小儿子多尔衮为父报仇雪恨进了北京的事。人们传,这老汗王的未竟事业小儿子给实现了。
那个坐在龙床上的叫福临的小孩是个牌位,这位大清的和硕睿亲王才是大清实实在在的皇帝。为此人家不能不防备他。太后下嫁给他就是要栓住他的腿,让他死心塌地的为小皇帝卖命。
英可儿一家三口此时明白了,在他家喝了半天酒,和英可儿说了半天话的,就是大清现如今杀伐决断、炙手可热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
英家老爹老妈害怕起来,张罗着马上收拾收拾当夜就走。
可儿不干,她说:“我也大了。过了七月份的生日就是十六的整岁。谁这么大了还不嫁人?我十四那年,不少媒人来提亲。前庄的那海家,你们嫌人家是种地的,不答应。后来媒人又来提过几个,你们不是说人家是编鞋的就是卖履的,没钱又没势。这么的,人家媒人费了鞋又费唾沫,也没赚到钱,再也没人给提了。难不成我要老死家中吗?“
“你们看不上这王爷,我看他就好。有魄力有胆识。十四岁就骑马上阵,几天之内死了爹妈,既要帮着哥哥还要照顾弟弟。至于杀人夺地,那就是人家的活计、营生,跟我们养鱼养鸡种地开馆子是一样的。人家的家族天生就是要打仗要一统天下的。外间传的红头发绿胡子,你们也看到了,哪的事?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我现已是他的人,我就要跟了他。不管他是魔鬼也好,强盗也好。我是铁了心的。你们愿意跟着我,咱们就一起跟了他去,不愿意就当你们没生我这个不孝女儿吧。”说完还嘤嘤的哭了起来。见女儿这样的决心,老爹老娘也就随她,老老实实的等着那人再来了。
英大娘去做鱼了。王爷就在厅室里等着。看得出他心事重重,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县官来讨好,说这个说那个,王爷并不搭茬。说得他烦了,就到外面菜地里去溜达。
他走到一处豆角架下,蹲下来看地上长的什么。他问跟上来的县令。
县令说不出来,就喊英可儿:“你,那个不做活鱼的小姑娘,快过来!”
英可儿也不惧怕,赶快跑来。也蹲在地上看。她告诉王爷,这个黑黑的象小珍珠的东西叫田星星,春天发出芽长了绿绿的秧子,后来结了这么小小的绿色果实,经过一个夏天,秋天就黑了,摘下来就可以吃,可甜了。她看见王爷不动手,就伸手摘下来一把,填到嘴里,吃起来给他看。
于是王爷也学着她的样子,也摘下来些扔到嘴里。王爷惊喜的喊起来:“甜,好甜!”
于是他就采起来,边采边往嘴里填。最后吃不了了,就递给英可儿用大衣襟兜着。
王爷并没有吃多少鱼。与其说是吃鱼,不如说是在说话。他和可儿熟了,问他们开个小饭馆一年能赚多少钱,这里有多少种庄稼的,有多少打猎的,还有多少做买卖的。
可儿也不惧生,哇啦哇啦的讲起来。她告诉王爷,过去这里很乱,今天朝鲜人来了,明天明宫廷的来了,后天李自成来了。每个队伍来了都要扒一层皮,他们的小店也是今天关明天开的,今天好了,只有一家辫子兵来……。
县官在一边喝道:“大胆,你敢乱说!”
王爷道:“不要紧,大家都这么叫,好坏不是叫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你且出去,没的人家怕你。”
这时英大娘的鱼做好了,端了上来。可儿要离开,王爷说:“你就坐这儿,我还有话问你。”
王爷拿起筷子吃了一口,眨巴着嘴。然后就放下筷子不吃了。
可儿问:“王爷,咱的鱼做的不好吃么?”
王爷说:“好吃,这么用心的做出来,怎么能不好吃呢?我的意思是,还可以加点料。”
可儿说:“我们可是把做鱼的材料什么花椒啊大料啊葱蒜的都加了呀,还缺什么呢?”
王爷走出门去,叫了一个士卒,低头和他说了些什么,只见他牵了匹马就离开了。过了不足一盏茶的功夫回来了,递给王爷一个行军装水的鹿皮口袋。
王爷接过,将它递给英可儿:“去,交给你娘,让她用这个再做一份。但记住,放了这东西就不用放盐了,而且只放一勺即可。”
可儿将鹿皮口袋交给了她娘,并学了一遍王爷的话。手脚麻利的可儿娘一会儿就把鱼做好了,端了上来。
王爷并不吃,却要英可儿吃。可儿年纪小,也不知深浅,真就拿筷子夹了吃起来。原来做的那份细腻,鲜嫩,是鱼的原滋味,这回按了王爷教的方法做出来的鱼却带着可儿以往不曾吃过的酱香。可儿一边吃一边叫好。
王爷说:“觉得好你就吃,这些都给你。”
可儿说:“王爷不吃吗,可是很多呢!”
王爷说:“不是多和少,是我不爱吃鱼。”
可儿说:“那就让我娘做些别的来。”
顷刻间,四个盘就上了来。它们是:一份土豆炖豆角,一份鸡蛋炒苦瓜,还有一块红烧豆腐和一份凉菜。
上来后,王爷问:“没有肉吗?”
可儿说:“没有,咱这个店是专门做鱼的,这些都是配菜。还有小鸡,也能做出不少菜来。”
“有蘑菇吗?叫榛蘑的?”
可儿说:“有蘑菇,但不是榛蘑,咱这里的山上没柞树,大多都是红枫,只有草蘑和香菇蘑。”
王爷说:“那就不用了。”说着去门外对人说了些什么。
县官还在那里候着。不一会儿,那被吩咐的人就给王爷端来了一些煮得烂烂的猪肉和烤得喷香的羊排,还送来了白酒。王爷自对自的吃喝起来。英可儿里外屋的走。一会儿给王爷倒茶,一会儿又到外屋让妈妈找代手给王爷擦手。
王爷问:“你阿妈和你额娘对你好吗?”
英可儿奇怪了:“爹爹和妈妈怎么会不好呢。”
王爷叹了一口气:“好不好的,我也不知道了。”
英可儿问:“他们都不在了?”
“是啊。”
“什么时候的事?”
王爷;“我十四岁时,阿妈殡天了,额娘也去陪他了。”
英可儿:“你爹妈还真是情深哪!”
王爷苦笑:“是情深。你们这里有这么情深的吗?”
英可儿严肃的摇摇头:“还没有。不过,为什么妈妈会也死呢?她活着,可以逢年过节给老爹烧纸,还能抚养下一辈人。妈妈也死了,孩子怎么办呢?谁来做饭给他吃,有个病了痛的谁来照顾?”
英可儿这时看见了王爷眼睛里闪动着的盈盈泪珠。她知道触到了王爷的痛处,不敢再往下说了。
王爷自斟自饮的吃到了晚间。这中间的功夫,不断有喀喇城来的人求见王爷汇报这汇报那的。来人了,县令就摆手让英可儿离开,待人走了,王爷就又唤英可儿回来。
县老爷让可儿准备一套干净的被褥和一盆净手的水,说王爷说要休息,让可儿作陪。老爹老妈虽然不愿意,却不敢反对。如此这般,折腾了一下午。
看来事情是要紧,王爷不回去不行了。他站起来,一边让人伺候着穿衣服,一边吩咐着给英可儿一家扔一鹿皮袋的银子。可儿爹妈推迟着,无论如何的不敢要。
县令说:“拿着吧,这可儿已是王爷的人了,王爷向来大方,这点子银子也不算什么。”
王爷加了一句:“明天还来,算是预支的菜钱。”见如此说,英家两口子才千恩万谢的收下了。
外面天气开始凉爽,伺卫们开始从帐篷里走出来,坐在小土道上,怀抱着斨和戟,一副肃穆的、准备随时应战的模样。
火头军也到处寻找干树枝,支上大铁锅做饭。锅里很快开始冒泡,并咕嘟起来,一股香香的和刚刚王爷拿来的大酱一样的味道在田间地头飘荡。
很快士兵们开始吃饭了。他们像江湖好汉似的,用刀切肉,用大碗装酒。见主子起身,顷刻功夫就收拾好,跟着起身了。这边英可儿和老爹老妈也不再做生意,赶紧收拾关门了。
客人走后,一家三人猜测着王爷的身份。英老爹隔一段时间就要去喀喇城买些做菜用的调料,常是早晨去了晚上才能回来,也在那里的面摊上吃碗面,听听人们的议论。
几年前听得最多的是老汗王打山海关没打成被气死的故事,这段时间听得最多的就是他的小儿子多尔衮为父报仇雪恨进了北京的事。人们传,这老汗王的未竟事业小儿子给实现了。
那个坐在龙床上的叫福临的小孩是个牌位,这位大清的和硕睿亲王才是大清实实在在的皇帝。为此人家不能不防备他。太后下嫁给他就是要栓住他的腿,让他死心塌地的为小皇帝卖命。
英可儿一家三口此时明白了,在他家喝了半天酒,和英可儿说了半天话的,就是大清现如今杀伐决断、炙手可热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
英家老爹老妈害怕起来,张罗着马上收拾收拾当夜就走。
可儿不干,她说:“我也大了。过了七月份的生日就是十六的整岁。谁这么大了还不嫁人?我十四那年,不少媒人来提亲。前庄的那海家,你们嫌人家是种地的,不答应。后来媒人又来提过几个,你们不是说人家是编鞋的就是卖履的,没钱又没势。这么的,人家媒人费了鞋又费唾沫,也没赚到钱,再也没人给提了。难不成我要老死家中吗?“
“你们看不上这王爷,我看他就好。有魄力有胆识。十四岁就骑马上阵,几天之内死了爹妈,既要帮着哥哥还要照顾弟弟。至于杀人夺地,那就是人家的活计、营生,跟我们养鱼养鸡种地开馆子是一样的。人家的家族天生就是要打仗要一统天下的。外间传的红头发绿胡子,你们也看到了,哪的事?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我现已是他的人,我就要跟了他。不管他是魔鬼也好,强盗也好。我是铁了心的。你们愿意跟着我,咱们就一起跟了他去,不愿意就当你们没生我这个不孝女儿吧。”说完还嘤嘤的哭了起来。见女儿这样的决心,老爹老娘也就随她,老老实实的等着那人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