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激情澎湃往事回想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他开始了徒步之旅。四十六年前的同一天。不知为什么这么巧合。也是个阴霾天,也下着雨。云鹏脚上穿的是妈妈做的布鞋。她还保持着战争年代的习惯,每年都给爸爸做鞋。
后来他来到他们身边,她也给自己做了。自己做的鞋刚开始穿时都是紧的。上脚十天半个月才会合适。爸爸和他的都是妈妈先穿上一段时间再脱给他。但这次时间紧,没来得及。
新鞋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似的套在脚上,又灌满了雨水,像两只大夹子,让云鹏感到了有生以来的苦楚。他几次想停下来,坐在大雨中不再走。可是不行。路上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辆车通行。他停下来就是死路一条。
他走啊走啊。雨越下越大。
求生的**还是把他带到了目的地……裕山屯的老郭家。爸爸的警卫员小郭这时已是这个八百户人家村屯的党支部书记。但那时他不能名正言顺的接待他,只能对外说云鹏是他多年失散的外甥。
农村是宽厚的,农村人也是宽容的。他们知道这个老支书的外甥的来历有些蹊跷,但他们依旧把他当成自己家的外甥。那时的生活并不好,缺吃少穿。但他并不缺。他们从牙缝里省吃食送给他。
裕山屯是满族和汉民各一半的聚集地。据当地的满族人讲,他们的老祖宗是努尔哈赤的第四子多尔衮,而汉民,则是山东渤海湾的龙口闯关东的老表。
当地种植黄豆和苞米,主食是苞米和苞米的加工物:苞米面干粮,大碴子粥,汤子和用山东人的超群工艺加工出的苞米和黄豆的混合物……煎饼。
云鹏刚来时并不习惯。虽然那时经济并不宽裕,但他的生活并不差:有白米吃也不缺肉和菜。刚到时还好。能吃苞米面干粮也能喝苞米粥。
但惊恐的日子安定下来后就不适应了。见了苞米面的干粮就恶心,就吐。后来干脆光吃菜不吃主食了。他家祖籍宁波一带,是吃鱼长大的,所以他最喜欢吃鱼。但这里没山,水也只是水塘和洼地,也就没有什么大鱼。
他刚到的那天,舅舅,也就是爸爸当年的警卫员,知道他家饮食的习惯,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盆像手指那么粗、粘粘糊糊的、满盆子乱串的小鱼。
“这叫泥鳅。你们那里没有吧!可好吃了。我一会儿给你找个会做的,包你吃撑了肚子,再也不想家!”
舅舅豪爽的说。
他找来做泥鳅菜的是个小姑娘。她像红灯记里的李铁梅似的扎着一根辫子,穿着红色的卡腰衣服。她的名字也很革命,叫尹红梅。
“大叔,怎么做,是清炖红烧还是酱焖?”
尹红梅大声地问着舅舅。她是个大嗓门,进来就亮出了嗓。后来他知道,她是县里宣传队的女主角,凡是样板戏,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沙家浜里面的女主角李铁梅小常宝阿庆嫂都是她来演。人称金嗓子。
她没有城里姑娘们的羞涩和忸怩,有的是大方和开朗。她用她唱歌的嗓子对他讲泥鳅鱼的生活习性和如何捕捞它们。她把一把盐扔进盆里,看着它们在里面拼命的扭动。她将它们用剪刀剪去了头,又破了肚,取出下水,也不往锅里倒油,就一古脑儿将鱼们倒进锅里,添了清水和大酱就炖起来。
那是他一生中吃到的最美的美味。
这里的菜是以果蔬类为主的。果实类的有茄子,豆角,西红柿和土豆等,不比南方的少,叶菜的品种就没有南方多了,只有大白菜、生菜和香菜几种。
云鹏的妈妈长在宁波的近郊,素常都是以油菜为主要菜肴。拌油菜,炒油菜,油菜汤,顿顿都以油菜为主。而这里顿顿要吃的是豆角茄子和土豆。夏天里豆角和茄子是顿顿不少的。他们为了省火,就把两样原料一起下到锅里炖,有时只抓一把盐,连油都不放。他喜欢吃鱼,泥鳅鱼也行。但就是那种鱼也很少。那时是集体时代,是不准个人随便干什么的,也包括养鱼。而天然的,早就被大家捞光了。
云鹏病了。他发了高烧,还厌食,不管吃下什么都吐。郭支书急坏了,请来了屯里的姓刘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看不出来他得了什么病。是不是医生太年轻了没经验?郭支书打算送他去县里。
这时,郭支书的老伴说:“我看是把孩子憋的。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整日的圈在家里,像蹲笆篱子,好人也圈坏了。”
郭支书觉得对,就不再限制他,让儿子郭长海带他去参加他们年青人的活动。
原来,屯里是有一帮年轻人的,多大年纪的都有。郭长海是大的。他也是应届的高中生,正复习着要参加高考就搞起了运动。有两个没念到高中就不念了的。他们都姓刘,是叔伯兄弟。剩下的都比他小。有的高二,有的高一,还有初中的。
还有几个女孩子,尹红梅也是里面的。他们成立了个组织,叫红色护卫团,亦即护卫党中央**之意。加入该团没别的条件,不管入没入党入没入团,只要是贫下中农即可。云鹏先是被允许观看,如果想加入的话,提个口头申请就可以。他们的活动主要是参加队里的劳动。
九月份时,正是庄稼收获时节,他们就在队部集合,排成一队,唱着歌扛着镰刀下地。那时的歌大多都不很长,又都是主席语录歌,还有京剧样板戏唱段。语录歌可以踩着点唱。他也会唱。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样板戏就有些难度,唱得往往不齐,就有一个唱得好的来领头。
红梅唱得最好的是《红灯记》里李铁梅的唱段:“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但他比亲眷还要亲……。”
红梅的声音圆润清亮,堪比云鹏在北京和妈妈去大戏院里听的。因为有了那次做泥鳅的经历,他们就更熟悉了。
“你是哪里来的?”
走着走着,尹红梅就撵上了走在前面的云鹏。
“我,我……。”
云鹏支支吾吾的。来到屯里,舅舅就叮嘱他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免得有事。舅舅说了不让说真身份,却没告诉该如何回答人们的盘问,而云鹏又是个不会撒谎的人,就回答不出来了。
尹红梅格格笑起来。她笑得很响,声音很好听。
“你别害怕。我又不是工作队的,也不是查户口的。”
他们并排走到了一起。
“你不是本地人吧?”
他不能不承认。他不想承认他的口音也不能帮他掩饰。
“我的老家在南边。”
尹红梅格格笑起来。
“真的?”
“不信你就上我家看户口去。”
晚上没事时,云鹏真的到她家去了。但不是看户口,只是想说说话。
她要去取户口本,被他止住了。
“那么你说,我们可以说什么?”
尹红梅歪着头,看着他问。
云鹏站在地中央,打量她的家。她家都是女孩,所以布置得比舅舅家温馨。这是一担挑的三间拉和辨草房。爸妈住一间,她和两个姐姐住一间。姐姐们出嫁了,就只剩下了她自己。南北的大炕。两盘炕上都铺着花格子的地板革。一盘炕上堆着几袋苞米和黄豆,还有园子里摘的豆角和柿子,另一盘炕上炕梢叠着一套整整齐齐的被褥。炕头是被柴火烧成的焦糊色。
看见云鹏打量炕头,尹红梅不好意思地说道:“光睡觉了,把炕都烧糊了。”
云鹏哼哼的应答着。其实他的目光没在炕上,他的目光落在了炕头暖墙上的一块木板上。暖墙是东北人取暖的最主要方式。将住房和厨房的墙壁用红砖砌成能走烟的火墙,冬天里即可让屋子里暖和,又可以在上面拉条绳晾衣服。云鹏不是注意上面的绳子,而是看见了一块木板。它像条扁担似的担在炕头和炕尾的砖墙上,上面摆了一排书。
“这些都是你的?”
云鹏问。
“是啊。”
“可以看看吗?”
“当然可以。”
说了这话,尹红梅笑了起来。因为没有她的帮助,云鹏是看不了的。要取书,必须得上炕。
尹红梅脱去鞋子,跳上炕。说:“要看哪一本,我来拿给你。”
云鹏拿了一本《林海雪原》。
从那以后,运鹏不吃饭的毛病很快就好了。不但病好了,还吃胖了。凡碰到他不喜欢吃的东西,他就一边吃一边看书,不大一会,食物就下去了。所以自那以后,他再也没觉得哪样食品他不愿意吃了。
半年过去了,尹红梅家火墙书架上的书几乎都让云鹏看遍了。有的认为好的,他还看了两遍。
云鹏返回浙江时很仓促。
舅舅接了一个外地长途就跟头把式的回了家。
“云鹏呢,运鹏在哪里?”
进门他就忙不迭的叫。
他这时正在看一本新借来的书,叫《红楼梦》。
“这是本最好的书了,**都说它好。”
尹红梅告诉他。并且说人家拿书当宝,不肯轻易借,她答应了三天就还才拿出来的。云鹏正在为这三天还书拼命。
云鹏嘴里嚼着煎饼,手捧着书从屋子旮旯里出来。
“舅舅,你找我有事?”
“岂止有事,有喜事了。你爸爸没事了,结合到了革委会里。来电话了,让你马上返程。快收拾收拾,到上海的车票咱这边都有人给买好了。”
他开始了徒步之旅。四十六年前的同一天。不知为什么这么巧合。也是个阴霾天,也下着雨。云鹏脚上穿的是妈妈做的布鞋。她还保持着战争年代的习惯,每年都给爸爸做鞋。
后来他来到他们身边,她也给自己做了。自己做的鞋刚开始穿时都是紧的。上脚十天半个月才会合适。爸爸和他的都是妈妈先穿上一段时间再脱给他。但这次时间紧,没来得及。
新鞋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似的套在脚上,又灌满了雨水,像两只大夹子,让云鹏感到了有生以来的苦楚。他几次想停下来,坐在大雨中不再走。可是不行。路上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辆车通行。他停下来就是死路一条。
他走啊走啊。雨越下越大。
求生的**还是把他带到了目的地……裕山屯的老郭家。爸爸的警卫员小郭这时已是这个八百户人家村屯的党支部书记。但那时他不能名正言顺的接待他,只能对外说云鹏是他多年失散的外甥。
农村是宽厚的,农村人也是宽容的。他们知道这个老支书的外甥的来历有些蹊跷,但他们依旧把他当成自己家的外甥。那时的生活并不好,缺吃少穿。但他并不缺。他们从牙缝里省吃食送给他。
裕山屯是满族和汉民各一半的聚集地。据当地的满族人讲,他们的老祖宗是努尔哈赤的第四子多尔衮,而汉民,则是山东渤海湾的龙口闯关东的老表。
当地种植黄豆和苞米,主食是苞米和苞米的加工物:苞米面干粮,大碴子粥,汤子和用山东人的超群工艺加工出的苞米和黄豆的混合物……煎饼。
云鹏刚来时并不习惯。虽然那时经济并不宽裕,但他的生活并不差:有白米吃也不缺肉和菜。刚到时还好。能吃苞米面干粮也能喝苞米粥。
但惊恐的日子安定下来后就不适应了。见了苞米面的干粮就恶心,就吐。后来干脆光吃菜不吃主食了。他家祖籍宁波一带,是吃鱼长大的,所以他最喜欢吃鱼。但这里没山,水也只是水塘和洼地,也就没有什么大鱼。
他刚到的那天,舅舅,也就是爸爸当年的警卫员,知道他家饮食的习惯,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盆像手指那么粗、粘粘糊糊的、满盆子乱串的小鱼。
“这叫泥鳅。你们那里没有吧!可好吃了。我一会儿给你找个会做的,包你吃撑了肚子,再也不想家!”
舅舅豪爽的说。
他找来做泥鳅菜的是个小姑娘。她像红灯记里的李铁梅似的扎着一根辫子,穿着红色的卡腰衣服。她的名字也很革命,叫尹红梅。
“大叔,怎么做,是清炖红烧还是酱焖?”
尹红梅大声地问着舅舅。她是个大嗓门,进来就亮出了嗓。后来他知道,她是县里宣传队的女主角,凡是样板戏,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沙家浜里面的女主角李铁梅小常宝阿庆嫂都是她来演。人称金嗓子。
她没有城里姑娘们的羞涩和忸怩,有的是大方和开朗。她用她唱歌的嗓子对他讲泥鳅鱼的生活习性和如何捕捞它们。她把一把盐扔进盆里,看着它们在里面拼命的扭动。她将它们用剪刀剪去了头,又破了肚,取出下水,也不往锅里倒油,就一古脑儿将鱼们倒进锅里,添了清水和大酱就炖起来。
那是他一生中吃到的最美的美味。
这里的菜是以果蔬类为主的。果实类的有茄子,豆角,西红柿和土豆等,不比南方的少,叶菜的品种就没有南方多了,只有大白菜、生菜和香菜几种。
云鹏的妈妈长在宁波的近郊,素常都是以油菜为主要菜肴。拌油菜,炒油菜,油菜汤,顿顿都以油菜为主。而这里顿顿要吃的是豆角茄子和土豆。夏天里豆角和茄子是顿顿不少的。他们为了省火,就把两样原料一起下到锅里炖,有时只抓一把盐,连油都不放。他喜欢吃鱼,泥鳅鱼也行。但就是那种鱼也很少。那时是集体时代,是不准个人随便干什么的,也包括养鱼。而天然的,早就被大家捞光了。
云鹏病了。他发了高烧,还厌食,不管吃下什么都吐。郭支书急坏了,请来了屯里的姓刘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看不出来他得了什么病。是不是医生太年轻了没经验?郭支书打算送他去县里。
这时,郭支书的老伴说:“我看是把孩子憋的。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整日的圈在家里,像蹲笆篱子,好人也圈坏了。”
郭支书觉得对,就不再限制他,让儿子郭长海带他去参加他们年青人的活动。
原来,屯里是有一帮年轻人的,多大年纪的都有。郭长海是大的。他也是应届的高中生,正复习着要参加高考就搞起了运动。有两个没念到高中就不念了的。他们都姓刘,是叔伯兄弟。剩下的都比他小。有的高二,有的高一,还有初中的。
还有几个女孩子,尹红梅也是里面的。他们成立了个组织,叫红色护卫团,亦即护卫党中央**之意。加入该团没别的条件,不管入没入党入没入团,只要是贫下中农即可。云鹏先是被允许观看,如果想加入的话,提个口头申请就可以。他们的活动主要是参加队里的劳动。
九月份时,正是庄稼收获时节,他们就在队部集合,排成一队,唱着歌扛着镰刀下地。那时的歌大多都不很长,又都是主席语录歌,还有京剧样板戏唱段。语录歌可以踩着点唱。他也会唱。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样板戏就有些难度,唱得往往不齐,就有一个唱得好的来领头。
红梅唱得最好的是《红灯记》里李铁梅的唱段:“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但他比亲眷还要亲……。”
红梅的声音圆润清亮,堪比云鹏在北京和妈妈去大戏院里听的。因为有了那次做泥鳅的经历,他们就更熟悉了。
“你是哪里来的?”
走着走着,尹红梅就撵上了走在前面的云鹏。
“我,我……。”
云鹏支支吾吾的。来到屯里,舅舅就叮嘱他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免得有事。舅舅说了不让说真身份,却没告诉该如何回答人们的盘问,而云鹏又是个不会撒谎的人,就回答不出来了。
尹红梅格格笑起来。她笑得很响,声音很好听。
“你别害怕。我又不是工作队的,也不是查户口的。”
他们并排走到了一起。
“你不是本地人吧?”
他不能不承认。他不想承认他的口音也不能帮他掩饰。
“我的老家在南边。”
尹红梅格格笑起来。
“真的?”
“不信你就上我家看户口去。”
晚上没事时,云鹏真的到她家去了。但不是看户口,只是想说说话。
她要去取户口本,被他止住了。
“那么你说,我们可以说什么?”
尹红梅歪着头,看着他问。
云鹏站在地中央,打量她的家。她家都是女孩,所以布置得比舅舅家温馨。这是一担挑的三间拉和辨草房。爸妈住一间,她和两个姐姐住一间。姐姐们出嫁了,就只剩下了她自己。南北的大炕。两盘炕上都铺着花格子的地板革。一盘炕上堆着几袋苞米和黄豆,还有园子里摘的豆角和柿子,另一盘炕上炕梢叠着一套整整齐齐的被褥。炕头是被柴火烧成的焦糊色。
看见云鹏打量炕头,尹红梅不好意思地说道:“光睡觉了,把炕都烧糊了。”
云鹏哼哼的应答着。其实他的目光没在炕上,他的目光落在了炕头暖墙上的一块木板上。暖墙是东北人取暖的最主要方式。将住房和厨房的墙壁用红砖砌成能走烟的火墙,冬天里即可让屋子里暖和,又可以在上面拉条绳晾衣服。云鹏不是注意上面的绳子,而是看见了一块木板。它像条扁担似的担在炕头和炕尾的砖墙上,上面摆了一排书。
“这些都是你的?”
云鹏问。
“是啊。”
“可以看看吗?”
“当然可以。”
说了这话,尹红梅笑了起来。因为没有她的帮助,云鹏是看不了的。要取书,必须得上炕。
尹红梅脱去鞋子,跳上炕。说:“要看哪一本,我来拿给你。”
云鹏拿了一本《林海雪原》。
从那以后,运鹏不吃饭的毛病很快就好了。不但病好了,还吃胖了。凡碰到他不喜欢吃的东西,他就一边吃一边看书,不大一会,食物就下去了。所以自那以后,他再也没觉得哪样食品他不愿意吃了。
半年过去了,尹红梅家火墙书架上的书几乎都让云鹏看遍了。有的认为好的,他还看了两遍。
云鹏返回浙江时很仓促。
舅舅接了一个外地长途就跟头把式的回了家。
“云鹏呢,运鹏在哪里?”
进门他就忙不迭的叫。
他这时正在看一本新借来的书,叫《红楼梦》。
“这是本最好的书了,**都说它好。”
尹红梅告诉他。并且说人家拿书当宝,不肯轻易借,她答应了三天就还才拿出来的。云鹏正在为这三天还书拼命。
云鹏嘴里嚼着煎饼,手捧着书从屋子旮旯里出来。
“舅舅,你找我有事?”
“岂止有事,有喜事了。你爸爸没事了,结合到了革委会里。来电话了,让你马上返程。快收拾收拾,到上海的车票咱这边都有人给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