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花墩笔记 > 第七章 巴结,掰麻

第七章 巴结,掰麻

作者:水浒英雄之张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鲍三株这个“十三点”,尽管在许多地方都有为人诟病的地方,但她也有“光彩照人”的一面。四月一日出生的“愚人”周舟,甚至是一位天才音乐家——他甚至还能一人指挥一个乐队呢!

    鲍三株在她担任花墩妇女主任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奖状满墙。上级政府给了她很多荣誉,什么“三八红旗手”;“优秀**员”;“优秀妇女主任”

    她的先进事迹甚至还上过《婺州日报》。

    鲍三株早已做了外婆,然而鲍三株自己的外婆,一位年逾百岁的老妇人,居然还活着。至于鲍三株自己的母亲——百花的外婆,更是八十多岁仍然健在。有一回,百花的外婆来到女儿家,尽管外婆年事已高,但耳不聋眼不花。鲍三株的优秀事迹上了报纸,她当年也有耳闻。百花的外婆是个文盲,她天真地以为只有做事“巴结”的人才能上报纸。

    一日,文曲的一篇小散文上了《婺州日报》的“双溪”文学副刊。

    文曲的妻子百花,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她的外婆。百花的外婆沉吟了一下,突然从她嘴里蹦出来两字:

    “巴结。”

    文曲一楞。

    后来,文曲回味半天,方才回过神来。原来,百花的外婆说他“巴结”,是以为文曲干活积极。

    何谓“掰麻”?

    “掰麻”即将种植的“络麻”、“苎麻”等经济植物的茎皮纤维从秆上分离开来。这样的一项工作就叫“掰麻”。

    麻的品种其实有很多。比如大麻、亚麻、剑麻,黄麻等等。掰麻的工序其实也相当繁复。第一道,必须先用一个竹夹子将络麻最上面的络麻子夹去,这样可以更有利于“掰麻”。第二道是掘,将络麻从地里连根掘起。然后将它们捆成捆背回家。第三道工序才是真正的“掰”。将络麻的茎皮纤维用手工从秆上分离开来。最后紧跟着还有第四、第五道工序“褪”、“浸”、“泡”、“晒”。经过这样多道工序以后,络麻的纤维组织才能用来纺麻线。

    要想找出花墩的一项比较有代表性的土特产品,看来还非“蔺草席”莫属。编织蔺草席的主要原料有两种。一、蔺草。二、麻。麻线作经,蔺草作纬,这样才能编织出一条完整的草席。纺织麻线用的原材料就是络麻。所以,生产队时,花墩几乎每一个小队都要专门开辟出几亩土地来种植络麻。络麻是一种高杆植物,长至成熟时,几乎有一层楼那么高。几亩络麻田连在一起,就可以绵延起伏成一大片。只要一想到络麻,不佞的脑海里就会不期然而然地想到当代著名诗人郭小川的那首经典名作《甘蔗林,青纱帐》。脑海里登时就会浮现出一幅“麻生如林”的灿烂画面。北方的青纱帐啊,花墩的络麻林……

    络麻的收获季节,一般都是在农历的七月底,公历的九月初。因此,掰麻给了少年文曲一个极其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只要一旦开始掰麻,炎炎夏日也就到了尾声,暑假也马上就要结束,该是重返学校上学的时间了。

    传统产业也不是一成不变。

    于今,在花墩,加工蔺草席的农户几乎已越来越少,不少人改行加工起了木线,或红木家具。种植蔺草的人们也是越来越少。络麻的种植几近绝迹。

    种麻、掘麻、掰麻,这样的劳动场景,对于曾经的过来者文曲来说,永远也不会轻易就从自己的脑海中抹去。

    何谓“白秕?”

    秕,即“秕子”、“秕糠”、“秕谷。”不饱满的稻谷或者谷子叫“秕谷。”没有价值的东西则可以比喻成“秕糠。”空的或者不饱满的籽粒,则叫“谷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