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坟下,大蜡烛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东谷的许宅,有一对传统的巨型大蜡烛。每根重达一吨。这是名副其实的大蜡烛。
“菜青虫”,共有二儿一女。长子名叫阿魏,次子名叫巴豆。“菜青虫”的丈夫,绰号“搭杰”。所谓“搭杰”者,即“结巴”之谓也。也许写成“搭舌”更贴切。浙中方言,“杰”“舌”同音。一个“结结巴巴”的男人,居然生出了两个并不“搭杰”的儿子,真是难能可贵。有人怀疑,阿魏的生父其实是村里的另一位汉子——也即李萤火的父亲。据说,迄今为止,仍显得小相的、爱打扮的“菜青虫”年轻时,曾与村里的多个男人有染。
小队的时候,这阿魏就以聪明、勤奋、爱动脑筋著称。
那时,他几乎还是个孩子。
六月,稻谷的收获季节,学校放了暑假,他拿了畚斗,扫帚,外加一只“蛇壳袋”,到田畈扫谷。一般人扫谷,都只会捡拾一些掉落在地的谷穗,或打稻机在打谷时溅出去的不多的一些谷粒。然而,阿魏每次到田畈,总是先找一些打稻机做文章。夏天,稻谷的收获季节,打稻机一般总是“扔”在田间,第二天,——有时甚至是好几天,打稻机要抬到另一处打谷,才会将打稻机抬走。打稻机的背面有一块苫布,有的用麻袋,有的用篾片。用篾片的还好,用麻袋或蛇壳袋的,就往往会有大量的谷物残留——要是完工后检查得不够细致的话。有一回,阿魏竟然一下子从一台打稻机的破麻袋中,掏出了一蛇壳袋沉甸甸的金黄的稻谷。背都背不动。拿回家后一秤,整整五十斤。一时,在村里成了佳话。
改革开放之后,“菜青虫”的一双儿子,都做起了木材生意。
综观花墩,近些年来,一些能赚大钱的主,大多是一些勤奋刻苦肯钻肯干之辈。
“菜青虫”的大儿子,没几年就成了一位百万富翁。
“菜青虫”的小儿子巴豆,起先是在深圳的一家木线厂打工。据他的一个亲戚透露——该亲戚即他的妻舅蚊子,巴豆是百灵的“姑父”——在一次出差途中,曾光顾过巴豆干活的现场。蚊子说:
“那样的场面,一般人哪里呆得住。工棚里面堆满了木屑、锯末。空气中弥漫着粉尘,机器的嗡嗡声不绝于耳,空气浓厚得足以让人窒息。在里头呆上一小会,我的喉咙就像有只螃蟹在爬。”
几年后,巴豆凭着在深圳学到的木线加工技术,也许还有工厂管理经验,回故里办起了一家木线厂。
x年以后,阿魏巴豆兄弟俩都成了“爆发户”,在村子里造起了豪华别墅,购置了豪华轿车。
阿魏,巴豆,与陈谷子还是堂兄弟,年岁也相仿,与陈谷子这样的“退孵子”相比,鲍三株的儿子,菜青虫的儿子,孰优孰劣,可谓昭然若揭。
为此,“菜青虫”分外得意,她在人前人后不止一次夸耀自己的两个儿子:
“两根大蜡烛!两根大蜡烛!”
这话,在别人听了犹可。可鲍三株听了,心中就未免有气。她想:
“两根大蜡烛!两根大蜡烛!这话不是故意说给我听的吗?咳!怪只怪自己的儿子不争气,所以会被人比矮下去。”
因为,从前的鲍三株,在花墩一直以为自己一家,比一般人家条件要好。鲍三株有一种优越感。丈夫陈腐老头是个退休工人,鲍三株自己又曾经当过花墩多年的妇女主任一职。然而,时过境迁,别人都在走上坡路,独独只有鲍三株一家却在走下坡路。
咦!这天下事,不好说,不好说,有时还真的十分不好说……
何谓“大会堂。”
毛估估,在中国,大抵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应该都晓得“大会堂”为何物吧?中国之大,无怪不有,也有个别遗老遗少,竟然不知道当今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但他们却记得民国时期的青天白日旗。
大抵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的不少村落,兴起了一股建筑“人民大会堂”热。不仅一些大村子要建,如与花墩毗邻的石镇,黄鹂村,长脚蚊村,就连一些仅有三四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如章庄新屋,后山林,劁山头,羊屼……,也都竭尽全力,造起了一个又一个“人民大会堂”。
“大会堂。大会堂”,顾名思义,是劳动人民开大会的场所。也有人“幽默”,他们甚至将“公共厕所”也称之为“人民大会堂”。他们将“蹲茅坑”排泄废物称之为“告状”。这世上颇有一部分人,爬起五更的头等大事,即上“大会堂”“告状”,或曰开“社员大会”。此是题外话,不叙。然而,在乡下,“大会堂”——此“大会堂”是真正的“大会堂”——可远远没有开开社员大会这么简单。过年时,“大会堂”往往会用来演戏,放电影。六月,农忙时节,就用来堆放刚收获的稻谷。有了婚丧喜事,大会堂又成了宴会客人的最佳地方。
这些乡下的“大会堂”大多采用砖木结构,至少是门面墙,不是青砖,就是条石,以示气派。像劁山头村的人民大会堂,里头的二十四根落地柱子,竟全部采用了石柱,雕龙画凤,气象森严。
也许是余波所及吧,公元一九xx年这一年,文曲连小学都还没上呢在花墩村的东北角,花墩也建起了一座“大会堂”。
信不信由你,花墩的这个“大会堂”,不要说在东谷全境,就是在整个浙中,乃至全国,都称得上是别具一格独一无二的。它有几个“之最”。第一,它的墙体,包括门面墙,竟然全部都是用泥土夯的。然后又在门面外面刷上了一层石灰。不是笔者有意诋毁,庶乎可与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不!是美国的白宫媲美。然而,仅仅过了几年,十几年吧,经风雨剥蚀,这门面墙的石灰就掉的掉,落的落,很快就变成千疮百孔,像一个“癞头婆”或“麻栗婆”。后来,虽经多次修膳,但总是治标不治本,那副“癞疮疤”的尊容,总不敢令人恭维。
第二,这个“大会堂”的后台部份,原是一排低矮,破旧,岌岌乎危哉的旧仓库。这样的一排破仓库墙体已成x度倾斜,竟然也不拆,而是因陋就简,成了这个“大会堂”的后台部分。这样的一个建筑,真称得上一句“四不像”。
第三,这个“大会堂”的整体高度不够,它比一般的“大会堂”起码矮了一米五左右。不要说走遍浙中,纵然走遍全国,要想再找出这样的一个“大会堂”,也是比登天还难。难怪邻村有人鄙夷说:
“你们花墩的这个大会堂,能叫大会堂吗?与其叫什么‘大会堂’,不如叫‘癞孵鸡’更为合适。你们瞧瞧,你们的这个大会堂,像不像一只匍匐在地孵小鸡的老母鸡?这样的大会堂,还是像我们金鹤村这样,不造,来的名气些”。
东谷的许宅,有一对传统的巨型大蜡烛。每根重达一吨。这是名副其实的大蜡烛。
“菜青虫”,共有二儿一女。长子名叫阿魏,次子名叫巴豆。“菜青虫”的丈夫,绰号“搭杰”。所谓“搭杰”者,即“结巴”之谓也。也许写成“搭舌”更贴切。浙中方言,“杰”“舌”同音。一个“结结巴巴”的男人,居然生出了两个并不“搭杰”的儿子,真是难能可贵。有人怀疑,阿魏的生父其实是村里的另一位汉子——也即李萤火的父亲。据说,迄今为止,仍显得小相的、爱打扮的“菜青虫”年轻时,曾与村里的多个男人有染。
小队的时候,这阿魏就以聪明、勤奋、爱动脑筋著称。
那时,他几乎还是个孩子。
六月,稻谷的收获季节,学校放了暑假,他拿了畚斗,扫帚,外加一只“蛇壳袋”,到田畈扫谷。一般人扫谷,都只会捡拾一些掉落在地的谷穗,或打稻机在打谷时溅出去的不多的一些谷粒。然而,阿魏每次到田畈,总是先找一些打稻机做文章。夏天,稻谷的收获季节,打稻机一般总是“扔”在田间,第二天,——有时甚至是好几天,打稻机要抬到另一处打谷,才会将打稻机抬走。打稻机的背面有一块苫布,有的用麻袋,有的用篾片。用篾片的还好,用麻袋或蛇壳袋的,就往往会有大量的谷物残留——要是完工后检查得不够细致的话。有一回,阿魏竟然一下子从一台打稻机的破麻袋中,掏出了一蛇壳袋沉甸甸的金黄的稻谷。背都背不动。拿回家后一秤,整整五十斤。一时,在村里成了佳话。
改革开放之后,“菜青虫”的一双儿子,都做起了木材生意。
综观花墩,近些年来,一些能赚大钱的主,大多是一些勤奋刻苦肯钻肯干之辈。
“菜青虫”的大儿子,没几年就成了一位百万富翁。
“菜青虫”的小儿子巴豆,起先是在深圳的一家木线厂打工。据他的一个亲戚透露——该亲戚即他的妻舅蚊子,巴豆是百灵的“姑父”——在一次出差途中,曾光顾过巴豆干活的现场。蚊子说:
“那样的场面,一般人哪里呆得住。工棚里面堆满了木屑、锯末。空气中弥漫着粉尘,机器的嗡嗡声不绝于耳,空气浓厚得足以让人窒息。在里头呆上一小会,我的喉咙就像有只螃蟹在爬。”
几年后,巴豆凭着在深圳学到的木线加工技术,也许还有工厂管理经验,回故里办起了一家木线厂。
x年以后,阿魏巴豆兄弟俩都成了“爆发户”,在村子里造起了豪华别墅,购置了豪华轿车。
阿魏,巴豆,与陈谷子还是堂兄弟,年岁也相仿,与陈谷子这样的“退孵子”相比,鲍三株的儿子,菜青虫的儿子,孰优孰劣,可谓昭然若揭。
为此,“菜青虫”分外得意,她在人前人后不止一次夸耀自己的两个儿子:
“两根大蜡烛!两根大蜡烛!”
这话,在别人听了犹可。可鲍三株听了,心中就未免有气。她想:
“两根大蜡烛!两根大蜡烛!这话不是故意说给我听的吗?咳!怪只怪自己的儿子不争气,所以会被人比矮下去。”
因为,从前的鲍三株,在花墩一直以为自己一家,比一般人家条件要好。鲍三株有一种优越感。丈夫陈腐老头是个退休工人,鲍三株自己又曾经当过花墩多年的妇女主任一职。然而,时过境迁,别人都在走上坡路,独独只有鲍三株一家却在走下坡路。
咦!这天下事,不好说,不好说,有时还真的十分不好说……
何谓“大会堂。”
毛估估,在中国,大抵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应该都晓得“大会堂”为何物吧?中国之大,无怪不有,也有个别遗老遗少,竟然不知道当今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但他们却记得民国时期的青天白日旗。
大抵在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的不少村落,兴起了一股建筑“人民大会堂”热。不仅一些大村子要建,如与花墩毗邻的石镇,黄鹂村,长脚蚊村,就连一些仅有三四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如章庄新屋,后山林,劁山头,羊屼……,也都竭尽全力,造起了一个又一个“人民大会堂”。
“大会堂。大会堂”,顾名思义,是劳动人民开大会的场所。也有人“幽默”,他们甚至将“公共厕所”也称之为“人民大会堂”。他们将“蹲茅坑”排泄废物称之为“告状”。这世上颇有一部分人,爬起五更的头等大事,即上“大会堂”“告状”,或曰开“社员大会”。此是题外话,不叙。然而,在乡下,“大会堂”——此“大会堂”是真正的“大会堂”——可远远没有开开社员大会这么简单。过年时,“大会堂”往往会用来演戏,放电影。六月,农忙时节,就用来堆放刚收获的稻谷。有了婚丧喜事,大会堂又成了宴会客人的最佳地方。
这些乡下的“大会堂”大多采用砖木结构,至少是门面墙,不是青砖,就是条石,以示气派。像劁山头村的人民大会堂,里头的二十四根落地柱子,竟全部采用了石柱,雕龙画凤,气象森严。
也许是余波所及吧,公元一九xx年这一年,文曲连小学都还没上呢在花墩村的东北角,花墩也建起了一座“大会堂”。
信不信由你,花墩的这个“大会堂”,不要说在东谷全境,就是在整个浙中,乃至全国,都称得上是别具一格独一无二的。它有几个“之最”。第一,它的墙体,包括门面墙,竟然全部都是用泥土夯的。然后又在门面外面刷上了一层石灰。不是笔者有意诋毁,庶乎可与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不!是美国的白宫媲美。然而,仅仅过了几年,十几年吧,经风雨剥蚀,这门面墙的石灰就掉的掉,落的落,很快就变成千疮百孔,像一个“癞头婆”或“麻栗婆”。后来,虽经多次修膳,但总是治标不治本,那副“癞疮疤”的尊容,总不敢令人恭维。
第二,这个“大会堂”的后台部份,原是一排低矮,破旧,岌岌乎危哉的旧仓库。这样的一排破仓库墙体已成x度倾斜,竟然也不拆,而是因陋就简,成了这个“大会堂”的后台部分。这样的一个建筑,真称得上一句“四不像”。
第三,这个“大会堂”的整体高度不够,它比一般的“大会堂”起码矮了一米五左右。不要说走遍浙中,纵然走遍全国,要想再找出这样的一个“大会堂”,也是比登天还难。难怪邻村有人鄙夷说:
“你们花墩的这个大会堂,能叫大会堂吗?与其叫什么‘大会堂’,不如叫‘癞孵鸡’更为合适。你们瞧瞧,你们的这个大会堂,像不像一只匍匐在地孵小鸡的老母鸡?这样的大会堂,还是像我们金鹤村这样,不造,来的名气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