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身边金矿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两个院士级的人物出题给一名中学生,而且还可谓是顶尖技术的难题,就算放到美利坚科研机构都足以吓退一大批天才。毕竟机器人只存在影视作品之中,更何况还要求能跟人交流,听上去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周逸一开始听到这个命题,心里是一脸懵逼,他真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担此重任。
不过在曹文信爷爷的指点下,其发现理论上的机器人是可以在自己手中诞生。
跟人交流不一定要求开口对话,也可以是做动作表达出一定意思即可,换句话来说周逸做出一个可以动的机器人即可完成任务。
灵感闪现之下,他突然爆发出极强的想象力。
那就是用一台电视当做机器人的头部,上面可以显示电脑程序设定好的文字,就可以达到跟人交流的目标。另外,再给机器人打造一副躯体,能做出招手摇摆的动作搭配上电视屏幕显示的字幕,不就是一个可以交流的对象了嘛。
谢依德在一旁看着一老一少在客厅之中拿起笔画图讨论,心中不由想起当年的自己,也是对科学充满了兴趣并且初生牛犊不怕虎。
可惜受时代局限,她最好的科研年纪已经过去,要做出新成绩只能寄希望于像周逸这样下一代的年轻人了。
从复旦大学家属楼走出来,周逸感觉双脚有些轻飘飘。一是身负打造机器人重担,感觉如履薄冰。二是曹文信自告奋勇充当他的机器人设计指导老师,要求其每个月前来汇报一次进度,很是受宠若惊。
“如果不知道,还以为你这个生物教授是教物理的呢!”
待周逸离开后,谢依德忍不住揶揄自己丈夫。
“我这不也是为了配合你嘛,何况打造一个机器人确实是挺好玩的事情。话说回来,周逸这孩子嘛,有天赋,有想法,好好打磨的话将来必成大器。
上次你不是说他期末考试还曾弃考,知识水平早超出了同龄人,硬要留在初中的话只能给这小子找些事情做。
既要有挑战性,又得让他心甘情愿,而且还要学习有进步。”
曹文信对周逸是越看越喜欢,就凭他刚才灵光一动就能独自想出解决方案,就足以证明其出众的天分。
“我跟你见过许许多多才华横溢的同龄人和晚辈,但走到学术塔尖的人寥寥无几。
一人的成功,除了自我奋斗之外,还得考虑历史的进程。
像我们蹉跎了近10年时间,就再也追赶不上国际顶尖研究方向,只能对曾经站在同一条起跑线的国外同行望其项背了。
所以,我们还是得把人才送出国深造,让他们跟国际一流的人才接触、学习和竞争,才能培养拥有同等水平的对话实力。”
当上校长后的一大施政举措,就是准备将复旦大学的优秀人才选送出国。谢依德可是凭借自己的亲身经历得知留学的重要程度,在现实情况下,国内学术水平要落后一大截。
“现在都担心为他国做嫁衣,选送留学的人才学成之后都不回国效力。
就连我们所的小年轻,都天天琢磨念叨着出国赚大钱。”
知道妻子是为了大局考虑,但在当前情况下公开场合大规模鼓励学子出国,并不算是聪明的选择,要知道国家当前对出国的话题还是处于严控状态。
“新中国刚成立时那么贫穷和落后,我们义无反顾回来建设国家。既然我们当年能做的决定,那么我相信现在的年轻人也一样可以做到。”
……
周逸在回去的路上,大脑过于兴奋一直沉浸于打造机器人的方案之中,但突然发现一件事犹如冷水浇头将其唤醒,那就是他没有钱来购买所需要的器材。
那么多年攒下的压岁钱,加上获得的奖学金以及省吃俭用存出的伙食费,满打满算身上只有103块8毛6分。在同龄人之中算是富豪级别,购买冰棍的话可以大手笔挥霍,但在机器人项目连一个旧电视机都无法买得到。
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周逸人生之中第一次意识到搞发明创造需要钱,而且还是大笔的钱。
以前书上总说成功要付出汗水和努力,再加上一点点天赋,但从未说过没有钱的话一切都只能是空想。
周逸人生经验日记本上,有意识将这一点心得着重铭记。
遇到困难那就解决困难,他心中冒出熟悉的八零一一厂,这不就是一座身边的金矿嘛。
没钱买现成的,那就自己动手找废旧品组合,厂里可是生产着黑白电视机,应该有许多淘汰的零部件可供挑选。车间不要的废铜烂铁,重新改造后不就可以成为机器人的躯体支架了吗?
周逸心中迫切地想回到皖南山区去淘金,试图打造一个稻草人般的机器人。
计算机培训班课程接近尾声,总体效果让人满意,基本上所有学生都掌握了初级的BASIC语言编程,可以独自编写出一两个指令运行。另外还有一大收获,就是许多学生都表现出对计算机领域浓厚的兴趣,成为自发宣传新学科的种子。
王基庆对此非常满意,培训班证明了青少年学习计算机,确实拥有独特的优势。他们的思维没有定型,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学习能力极强,真是推广计算机的合适对象。
但也有一个新问题浮现,就是不少学生对计算机很感兴趣,喜欢在上面摆弄使用各种软件,却并不喜欢枯燥的编程。
简单来说,就是编程打造出电脑软件,人可以通过软件来让电脑工作。编程——软件——电脑,这是三步走的正常策略。
可有不少人却只希望软件——电脑两步走的途径即可,他们并不喜欢复杂枯燥的编程,只需要掌握现成可操作的软件就好。
个人计算机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人们正在不断探索如何跟其和谐相处。
“如果用计算机比喻猪的话,我们之前一直以培养养猪人的模式思考。即想吃猪肉,得先会养猪。但现实之中,吃猪肉的人并不需要知道如何养猪,他们只要懂得如何吃就好,而将养猪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办。
编程就是养猪,而吃猪就是使用电脑,也许要大规模推广计算机并不需要人人变成养猪人。”
在提交给教育部的培训心得上,王基庆在结尾处做出了上述建议。
在课程结束前一天,他当着所有培训学员的面,重点表彰了10名优秀学员。
这些学员在语言编程方面拥有超出同龄人的天赋,可以独立开创地编写程序,周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两个院士级的人物出题给一名中学生,而且还可谓是顶尖技术的难题,就算放到美利坚科研机构都足以吓退一大批天才。毕竟机器人只存在影视作品之中,更何况还要求能跟人交流,听上去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周逸一开始听到这个命题,心里是一脸懵逼,他真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担此重任。
不过在曹文信爷爷的指点下,其发现理论上的机器人是可以在自己手中诞生。
跟人交流不一定要求开口对话,也可以是做动作表达出一定意思即可,换句话来说周逸做出一个可以动的机器人即可完成任务。
灵感闪现之下,他突然爆发出极强的想象力。
那就是用一台电视当做机器人的头部,上面可以显示电脑程序设定好的文字,就可以达到跟人交流的目标。另外,再给机器人打造一副躯体,能做出招手摇摆的动作搭配上电视屏幕显示的字幕,不就是一个可以交流的对象了嘛。
谢依德在一旁看着一老一少在客厅之中拿起笔画图讨论,心中不由想起当年的自己,也是对科学充满了兴趣并且初生牛犊不怕虎。
可惜受时代局限,她最好的科研年纪已经过去,要做出新成绩只能寄希望于像周逸这样下一代的年轻人了。
从复旦大学家属楼走出来,周逸感觉双脚有些轻飘飘。一是身负打造机器人重担,感觉如履薄冰。二是曹文信自告奋勇充当他的机器人设计指导老师,要求其每个月前来汇报一次进度,很是受宠若惊。
“如果不知道,还以为你这个生物教授是教物理的呢!”
待周逸离开后,谢依德忍不住揶揄自己丈夫。
“我这不也是为了配合你嘛,何况打造一个机器人确实是挺好玩的事情。话说回来,周逸这孩子嘛,有天赋,有想法,好好打磨的话将来必成大器。
上次你不是说他期末考试还曾弃考,知识水平早超出了同龄人,硬要留在初中的话只能给这小子找些事情做。
既要有挑战性,又得让他心甘情愿,而且还要学习有进步。”
曹文信对周逸是越看越喜欢,就凭他刚才灵光一动就能独自想出解决方案,就足以证明其出众的天分。
“我跟你见过许许多多才华横溢的同龄人和晚辈,但走到学术塔尖的人寥寥无几。
一人的成功,除了自我奋斗之外,还得考虑历史的进程。
像我们蹉跎了近10年时间,就再也追赶不上国际顶尖研究方向,只能对曾经站在同一条起跑线的国外同行望其项背了。
所以,我们还是得把人才送出国深造,让他们跟国际一流的人才接触、学习和竞争,才能培养拥有同等水平的对话实力。”
当上校长后的一大施政举措,就是准备将复旦大学的优秀人才选送出国。谢依德可是凭借自己的亲身经历得知留学的重要程度,在现实情况下,国内学术水平要落后一大截。
“现在都担心为他国做嫁衣,选送留学的人才学成之后都不回国效力。
就连我们所的小年轻,都天天琢磨念叨着出国赚大钱。”
知道妻子是为了大局考虑,但在当前情况下公开场合大规模鼓励学子出国,并不算是聪明的选择,要知道国家当前对出国的话题还是处于严控状态。
“新中国刚成立时那么贫穷和落后,我们义无反顾回来建设国家。既然我们当年能做的决定,那么我相信现在的年轻人也一样可以做到。”
……
周逸在回去的路上,大脑过于兴奋一直沉浸于打造机器人的方案之中,但突然发现一件事犹如冷水浇头将其唤醒,那就是他没有钱来购买所需要的器材。
那么多年攒下的压岁钱,加上获得的奖学金以及省吃俭用存出的伙食费,满打满算身上只有103块8毛6分。在同龄人之中算是富豪级别,购买冰棍的话可以大手笔挥霍,但在机器人项目连一个旧电视机都无法买得到。
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周逸人生之中第一次意识到搞发明创造需要钱,而且还是大笔的钱。
以前书上总说成功要付出汗水和努力,再加上一点点天赋,但从未说过没有钱的话一切都只能是空想。
周逸人生经验日记本上,有意识将这一点心得着重铭记。
遇到困难那就解决困难,他心中冒出熟悉的八零一一厂,这不就是一座身边的金矿嘛。
没钱买现成的,那就自己动手找废旧品组合,厂里可是生产着黑白电视机,应该有许多淘汰的零部件可供挑选。车间不要的废铜烂铁,重新改造后不就可以成为机器人的躯体支架了吗?
周逸心中迫切地想回到皖南山区去淘金,试图打造一个稻草人般的机器人。
计算机培训班课程接近尾声,总体效果让人满意,基本上所有学生都掌握了初级的BASIC语言编程,可以独自编写出一两个指令运行。另外还有一大收获,就是许多学生都表现出对计算机领域浓厚的兴趣,成为自发宣传新学科的种子。
王基庆对此非常满意,培训班证明了青少年学习计算机,确实拥有独特的优势。他们的思维没有定型,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学习能力极强,真是推广计算机的合适对象。
但也有一个新问题浮现,就是不少学生对计算机很感兴趣,喜欢在上面摆弄使用各种软件,却并不喜欢枯燥的编程。
简单来说,就是编程打造出电脑软件,人可以通过软件来让电脑工作。编程——软件——电脑,这是三步走的正常策略。
可有不少人却只希望软件——电脑两步走的途径即可,他们并不喜欢复杂枯燥的编程,只需要掌握现成可操作的软件就好。
个人计算机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人们正在不断探索如何跟其和谐相处。
“如果用计算机比喻猪的话,我们之前一直以培养养猪人的模式思考。即想吃猪肉,得先会养猪。但现实之中,吃猪肉的人并不需要知道如何养猪,他们只要懂得如何吃就好,而将养猪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办。
编程就是养猪,而吃猪就是使用电脑,也许要大规模推广计算机并不需要人人变成养猪人。”
在提交给教育部的培训心得上,王基庆在结尾处做出了上述建议。
在课程结束前一天,他当着所有培训学员的面,重点表彰了10名优秀学员。
这些学员在语言编程方面拥有超出同龄人的天赋,可以独立开创地编写程序,周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