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皇后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接下来的仪式很顺利,再没出什么出格的事。
顾玦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书是昨天就提前拟好的,内容约莫就是将新帝登基的事宜告知天下,并更改年号。
翰林院大学士在文武百官的见证下,在这道诏书上盖上了大印。
接着,这道诏书就被鸿胪寺官员送到了承天门,先当众宣读诏书内容,之后再昭告天下。
紧接着,顾玦又下了第二道圣旨,册封原太子顾南谨为誉亲王,赐亲王府,恩准其奉养宋皇后。
这道圣旨的意思很明确了,顾玦不打算把顾南谨和宋皇后软禁在宫中,也没圈禁其在亲王府的意思。
这份宽仁令跪在下方的文武百官皆是震惊不已。
连顾南谨也是同样的惊愕,不由抬头望向了金銮宝座上的顾玦。
从这个角度仰视顾玦,顾玦那张俊美的面庞在那微微摇曳的十二旒的映衬下,显得冷峻疏离,彷如身处九天云端。
顾南谨很快就回过神来,诚心诚意地磕头谢恩道:“谢皇上恩典,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没有想到顾玦会这般大度让他与皇后出宫……不,顾玦一向是大度的。
顾南谨的眼睫颤了两下,那挥之不去的一幕幕忍不住再次在心头回闪。
众臣看着顾南谨也是心绪复杂,此外,又有种尘埃落定的安定。
此前,只有阁老们亲耳听到顾南谨主动提出内禅,现在文武百官亲眼看着顾南谨臣服的姿态,心头的最后一丝疑虑也就消散了。
除了顾南谨外,先帝顾琅的几个皇子也都得了册封,被封为郡王。
还有,沈云沐被封为了奉国公,等十八岁再袭爵,这是新帝给皇后兄弟的荣耀。
这一天,顾玦作为新帝连下了好几道圣旨,该封的封,该赏的赏,接下来,新帝登基还要大赦天下,可谓举国同庆。
当登基大典结束时,礼部一众官员全都暗暗地松了口气,感慨今晚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睡上一个好觉了。
对京城的百姓来说,这场庆贺新帝登基的狂欢才刚刚开始。
街头巷尾的百姓们或是欢呼,或是敲锣打鼓,或是燃放烟花爆竹,还有人在街道上舞狮、舞龙灯什么的。
整个京城中都弥漫着一种欢天喜地的气氛。
今夜没有宵禁,不少京城的百姓都打算彻夜狂欢。
皇宫外很热闹,皇宫内也同样很热闹。
登基大典后,宫中还会有盛大的宫宴,顾玦与沈千尘先返回乾清宫更衣,然后再去赴宴。
顾玦回到乾清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沈千尘取下了头上那个沉甸甸的九龙四凤冠,随手往旁边一丢。
跟在后头的中年內侍不由一惊,下一瞬就见江沅眼明手快地把那个九龙四凤冠接住了,珠冠上的宝石、明珠摇曳不已。
“累不累?”顾玦柔声问道,看着沈千尘的眼神温柔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中年內侍进宫里都三十几年了,也见过顾玦孩童时、年少时的样子,对这位心高气傲的主子也是有些了解的,这一刻,他简直无法把记忆中少年意气的顾玦与眼前这个眉目柔和的青年对应在一起,心中不禁感慨: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累。”沈千尘诚实地点头,懒懒地打了个哈欠,眼眶中泛起一阵生理性的泪水,泪光映得她的眼眸亮晶晶的。
没了珠冠的束缚,她闲适地把头往顾玦的肩膀上靠,娇娇软软地撒着娇。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寝宫方向走。
其实两人也没有更亲密的动作,但是,彼此的眉梢眼角都荡漾着款款的情意,看得那中年內侍以及周围那些宫女越发心惊。
平日里,帝后身边近身伺候的人全都是潜邸的旧人,其他宫人根本没法近身,只大致知道帝后感情笃深,直到今天,才算是用自己的眼睛确认了新帝对他的小皇后有多重视、多爱重。
他们能看到的也就到这一步,等顾玦与沈千尘进了寝宫,其他人就不能跟进去了。
顾玦见小丫头困得蔫蔫的,也是心疼。
本来他的小姑娘生性不羁,喜欢的是那种闲云野鹤、海阔天高的日子,可是因为他,却不得不把她拉到这凡尘俗世的烦扰中。
沈千尘忽地踮起脚,在他微蹙的眉心轻轻地吻了一下,似乎想吻平他眉心的褶皱。
顾玦愣了愣,然后,嘴角轻轻地翘了一下。
他也在她的眉心吻了吻,接着慢慢往下,温柔地吻过她的眼皮,面颊,耳垂,梨涡,下巴……
他没有再继续往下,把她的脸埋在了他宽厚的胸膛上。
对此,沈千尘的回应是用双手紧紧地环着他劲瘦的腰身。
两人静静地抱了一会儿,沈千尘闷闷的声音自他胸膛里传来:“我好了……”
因为她的脸还埋在他胸膛上,所以声音含含糊糊的,顾玦没听清。他还没问,沈千尘已经抬起头来,对着他露出灿烂的笑靥,神采焕发。
沈千尘一扫之前的慵懒,变得精神奕奕,心里暗暗想着:他也太好提神了,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
她一边想,一边从袖中摸出一方帕子,往他的眉心擦了擦。
顾玦起初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直到看见她手里那方霜白的帕子上留下了些许红色的口脂印,这才明白什么回事,不由挑眉,瞳孔中闪着一种意味不明的光芒。
沈千尘原本很镇定的,莫名地就觉得不好意思,耳根也开始微微发烫。
她垂下了眸子,清清嗓子道:“我去换衣裳。”
马上在坤宁宫会有一场宫宴,沈千尘作为皇后自然要出席,她得赶紧换上燕居冠服,去坤宁宫接受众女眷的叩拜。
这也是立后大典的最后一个仪式。
“去吧。”
顾玦在她的发顶亲了一下,放她去了。
沈千尘乖乖地去了屏风后更衣。
燕居冠服是皇后的常服,真红大袖衣外罩黄桑服,头戴双凤翊龙冠。比起沈千尘平日里的常服,这一身燕居冠服依旧繁复累赘,但远比登基大典上穿的大礼服要轻便了不少。
沈千尘换好衣裳后,就在一众內侍宫女的簇拥下往坤宁宫去了,至于顾玦没与她一道,他要去太和殿与文武百官共饮同乐。
这边,沈千尘刚从乾清宫出发;那边,等候在坤宁宫外的内外命妇们以及公主们都得了消息,知道新皇后就快到了。
坤宁宫外设了好几个帷帐,众女眷全都等在帷帐中,这里有茶水,也有点心,她们说说笑笑,也就是等得久了一些,她们早在登基大典开始前就都已经进宫,这一等就是一上午。
随着內侍一句“皇后娘娘升宝座了”,这些帷帐中骚动了起来,众人陆续走出了帷帐,按照爵位、品阶高低站好,皆是神情肃穆。
在场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女眷都曾见过沈千尘,但从前对方是宸王妃,现在对方却是皇后了。
这两者之间天壤之别!
一个出身落魄侯府、声名不显的小姑娘还未及笄,就成了这大齐最尊贵的女子!
随着礼乐声响起,众女眷井然有序地迈入坤宁宫的正殿。
在内侍提醒后,她们全都对着凤座上的沈千尘下跪,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参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万万岁!”
众人的额头都恭敬虔诚地抵在了光鉴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其中也包括了穆国公夫人、沈芷、沈菀等等。
她们在磕头的同时,目光不禁望向了沈千尘,皆是眼眶微热,神情之中有欣慰,有欢喜,有自豪。
她们全都为沈千尘感到高兴。
直到叩拜礼结束,从坤宁宫出来前往寿宁宫的路上,沈芷的眼眶还有酸涩,眼角微微发红。
沈菀眼尖地注意到了,悄悄地塞了一包桂花糖给姐姐,意思是,外甥女以后的日子还甜着呢。
沈芷捏着包着糖的油纸,眉眼含笑。
“好香。”安乐的鼻尖动了动,闻到了桂花糖的香味,拉了拉静乐长公主的袖子,“皇姑母,你闻到了没?”
相比其他公主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安乐天真的脸上写满了欢喜,不知愁滋味。对安乐来说,谁登基也没什么差别。
静乐正目光灼灼地看着走在最前方的沈千尘,一时没反应过来。
“皇姑母,”安乐循着静乐的目光也望向了沈千尘,喜滋滋地叹道,“真好,九皇嫂是皇后了!”
静乐这才回顾神来,笑吟吟地点了点头,眸中绽放出惊人的光芒。
安乐之前也跟别人说过这句话,没少被人训,现在见静乐认同她的看法,乐了,又道:“以后九皇嫂也住在宫里了,我要找她玩可就方便多了。”
安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全然没注意到后方的其他女眷们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她。
这些女眷不得不在心里感慨:安乐先是逃过了嫁去南昊的厄运,又早早地站对了队,与新皇后沈千尘交好,也许这就是傻人有傻福。
楚太夫人也听到了安乐的话,心里想的却是,这个安乐公主傻归傻,倒是知道逢迎讨好人。
想着,太夫人心底泛起了一种酸溜溜的情绪,越来越浓。
本来,沈千尘应该是以“楚皇后”的称谓被记在史册上的,现在却变成了“沈皇后”。
这一切本来应该是楚家的荣耀,现在全都给了穆国公府。
明明这该是他们楚家的皇后,该是他们楚家接受所有人艳羡的目光与恭维的言辞。
可是,上午等在帷帐中的那两个时辰,她这个皇后的亲祖母却生生地被所有女眷给无视了,根本就没什么人过来给她行礼,找她寒暄。
她们全都凑到沈家人身边去了,连那个失了靖郡王妃诰命的沈菀也成了众人巴结的对象。
本不该是这样的!
太夫人的心口憋着一口气,眼前一阵阵的发晕,实在是堵得慌。
太夫人落在了后方,遥遥地看着前方的众人,根本就没人在意她是不是跟上了。
寿宁宫已经出现在了前方,走在最前方的沈千尘率先进了正殿。
除了礼亲王、顺王妃等宗室王妃外,在场的大部分外命妇们根本就从来没来过寿宁宫。
任谁都能猜到殷太后过去这几年过得很不容易。殷太后虽有太后之名,但是,坐在帝位上的先帝顾琅不是她的亲儿子,还对她甚是提防,这些年,借口殷太后凤体有恙为由把她圈禁在寿宁宫中。大家都怕惹先帝不悦,因此从前外命妇们也不敢往宫里递牌子求见太后。
那个时候,殷太后在这个宫里跟个傀儡没什么区别。
但今时不同往日。
“起来吧。”殷太后一见沈千尘,就笑得合不拢嘴,上下打量着她。
大衫红艳如火,黄桑服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颜色鲜艳明丽,映得少女无暇的肌肤如初雪般白皙,明艳逼人。
殷太后越看越觉得自家儿媳好看,小儿媳就该穿这种鲜艳的料子才不枉她这天姿国色。
这么一想,殷太后觉得儿媳平日里的首饰还是太少了,小丫头平时戴来戴去就那么几件,她这个儿子就知道打仗,心太粗了,还是得由她这个婆母来帮着操持这些。
思绪间,包括沈千尘在内的众女眷按照身份高低一一落座,沈千尘自然是坐在下首,距离殷太后最近的地方。
殷太后慈爱体贴地问沈千尘道:“千尘,今早你们天刚亮就起来了吧,累不累?”
这个问题本来很容易回答,可沈千尘在开口的那一瞬,忍不住就想起了方才在乾清宫时,顾玦落在她面庞上的那一个个轻吻。
她眨了下眼,眼波流转,顾盼间焕发着神采奕奕的艳光,含笑道:“不累。”
等等!沈千尘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刚才她给顾玦擦眉心口脂印的那方帕子呢?是她换衣裳时,不慎落在那堆衣裳里了吗?
“年轻人就是精力旺盛,哪里像我们,都老了!”礼亲王妃笑着凑趣。
顺王妃紧接着道:“姐姐,你认老,我们可不认。”
这话一出,其他同辈分的王妃们也是频频点头,笑得乐不可支,原本有些肃穆的气氛也变得活跃了起来。
连殷太后的脸上都带着笑,眼角笑出了几道鱼尾纹。
下方,好些个相熟的外命妇们悄悄地交换着眼神,看出来了,不仅是新帝看重皇后,连殷太后也是如此。
于是,立刻就有人笑吟吟地恭维起殷太后年轻,说她看着比皇后大不了几岁,又赞皇后雍容贤惠云云,多有溢美之词。
女眷们围在一起说来说去都是差不多的话题,衣裳、首饰、婚姻、子嗣等等,于是话题说着说着就绕到了子嗣上,既说自家,也说别家。
“我家令哥儿都四周岁了,个子还只有那么点儿。”诚郡王妃随口发着牢骚,“今天我见到了元嘉,他还比我家令哥儿小一个月,身量至少比他高了一寸多。”
诚郡王妃全然没注意到周围好几个女眷的脸色都变了变,觉得这诚郡王妃真是没脑子,在这种场合提誉亲王顾南谨的长子顾元嘉,那不是给太后添堵吗?
“元嘉这孩子确实养得好,虎头虎脑的,而且,还知礼得很,听说他都开始启蒙了呢。”殷太后笑道。
她就算对顾琅有再大的不满,也不会迁怒到一个小孩子身上,依旧眉眼含笑。
殷太后现在这个年纪最喜欢小孩子了,虽然她也没见过顾元嘉几次,但对这孩子印象还行,小小的娃儿每次说话行礼都规规矩矩,奶声奶气的。
见殷太后没有不悦,不少人都放了心,把话题又接到了几岁启蒙,有人说自家儿子三岁就开始识字;有人说孩子们也没几年好玩,他们家是五岁才请人启蒙……
就着这个话题,几乎人人都能搭上几句,庄郡王妃笑容满面地恭维殷太后:“还是太后您教子有方。”
“我记得皇上他三岁识字,五岁会诵诗文,十几岁时,太傅就说他可以下场考科举了。”
当年,顾玦的文采是满朝皆知的,当年仁宗皇帝派了十四岁的顾玦出使南昊,不少人都以为顾玦会从文,谁也没想到一年后,顾玦就去北地从军。
别人不知道为何,沈千尘和殷太后却是知道的。
正因为顾玦当年去过一趟南昊,知道南昊武力之强大,而大齐却是重文轻武,所以才会居安思危,在北地起硝烟时,毅然奔赴北地。
顾玦知道一旦北地沦陷在赤狄人手里,那么南昊人恐怕就要蠢蠢欲动了。
大齐与赤狄之战不仅是在驱逐赤狄这个侵略者,也是在昭显大齐的武力,震慑四方。
想着顾玦,沈千尘眉目柔和,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见他。
她有些心不在焉,也就没注意其他人后面又说了些什么,等她回过神时,端郡王妃的话锋已经对准了她:“皇后娘娘端庄贤淑,温婉贤德,才德兼备,真乃贤后!”
她这一起头,其他人也忙不迭地赞同:
“皇后娘娘与皇上更是郎才女貌。”
“我瞧着就像是神仙托生的一对璧人!”
“……”
外命妇们皆是频频点头,就是说不出什么漂亮辞藻的人也能点头附和两声。
片刻后,端郡王妃唏嘘地叹了一句:“今天我进宫来,瞧着这宫里真是比从前‘冷清’了不少,这宫里还是要多些人,才热闹。”
四周的气氛霎时间变得有些凝滞,众人皆是看向了端郡王妃,都听出了“冷清”是什么意思。
她这是在说新帝的后宫太冷清了,该纳妃了。
明眼人听得一清二楚,不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原来如此,端郡王妃之前夸皇后是贤后,这是存心把皇后抬高,让她不好拒绝给新帝选妃。
有的人有些不高兴,不想掺和到皇帝选妃的事中,觉得她们被端郡王妃拿着当枪使了;有的人被端郡王妃说得心动了,眸生异彩。
新帝纳妃是迟早的事,就是现在这个时候新帝忌惮国丧,怕落人口舌,等再过个三个月到半年左右也差不多可以选妃了。
如果他们府里的姑娘能第一批进宫为嫔妃,就有机会生下皇长子。
任何一个男子对自己的长子都是有几分在意的,皇长子的地位比起后面几个皇子总是不太一样,就算比不上嫡子,但未来的事也不好说……
沈千尘:“……”
沈千尘自顾自地喝着茶,动作优雅,如一幅画般恬静。
端郡王妃笑着又道:“皇后乃统帅六宫之人,自古能被称为贤后的,无一例外都有博大的胸襟,宽厚贤德,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
沈千尘放下了青花瓷茶盅,没有动怒,目光中带着几分漫不经意,道:“是不是贤后,不是你们说了算的!”
她的语气温温和和的,这一句话就堵住了端郡王妃等人的话。
接下来的仪式很顺利,再没出什么出格的事。
顾玦登基后的第一道诏书是昨天就提前拟好的,内容约莫就是将新帝登基的事宜告知天下,并更改年号。
翰林院大学士在文武百官的见证下,在这道诏书上盖上了大印。
接着,这道诏书就被鸿胪寺官员送到了承天门,先当众宣读诏书内容,之后再昭告天下。
紧接着,顾玦又下了第二道圣旨,册封原太子顾南谨为誉亲王,赐亲王府,恩准其奉养宋皇后。
这道圣旨的意思很明确了,顾玦不打算把顾南谨和宋皇后软禁在宫中,也没圈禁其在亲王府的意思。
这份宽仁令跪在下方的文武百官皆是震惊不已。
连顾南谨也是同样的惊愕,不由抬头望向了金銮宝座上的顾玦。
从这个角度仰视顾玦,顾玦那张俊美的面庞在那微微摇曳的十二旒的映衬下,显得冷峻疏离,彷如身处九天云端。
顾南谨很快就回过神来,诚心诚意地磕头谢恩道:“谢皇上恩典,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没有想到顾玦会这般大度让他与皇后出宫……不,顾玦一向是大度的。
顾南谨的眼睫颤了两下,那挥之不去的一幕幕忍不住再次在心头回闪。
众臣看着顾南谨也是心绪复杂,此外,又有种尘埃落定的安定。
此前,只有阁老们亲耳听到顾南谨主动提出内禅,现在文武百官亲眼看着顾南谨臣服的姿态,心头的最后一丝疑虑也就消散了。
除了顾南谨外,先帝顾琅的几个皇子也都得了册封,被封为郡王。
还有,沈云沐被封为了奉国公,等十八岁再袭爵,这是新帝给皇后兄弟的荣耀。
这一天,顾玦作为新帝连下了好几道圣旨,该封的封,该赏的赏,接下来,新帝登基还要大赦天下,可谓举国同庆。
当登基大典结束时,礼部一众官员全都暗暗地松了口气,感慨今晚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地睡上一个好觉了。
对京城的百姓来说,这场庆贺新帝登基的狂欢才刚刚开始。
街头巷尾的百姓们或是欢呼,或是敲锣打鼓,或是燃放烟花爆竹,还有人在街道上舞狮、舞龙灯什么的。
整个京城中都弥漫着一种欢天喜地的气氛。
今夜没有宵禁,不少京城的百姓都打算彻夜狂欢。
皇宫外很热闹,皇宫内也同样很热闹。
登基大典后,宫中还会有盛大的宫宴,顾玦与沈千尘先返回乾清宫更衣,然后再去赴宴。
顾玦回到乾清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沈千尘取下了头上那个沉甸甸的九龙四凤冠,随手往旁边一丢。
跟在后头的中年內侍不由一惊,下一瞬就见江沅眼明手快地把那个九龙四凤冠接住了,珠冠上的宝石、明珠摇曳不已。
“累不累?”顾玦柔声问道,看着沈千尘的眼神温柔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中年內侍进宫里都三十几年了,也见过顾玦孩童时、年少时的样子,对这位心高气傲的主子也是有些了解的,这一刻,他简直无法把记忆中少年意气的顾玦与眼前这个眉目柔和的青年对应在一起,心中不禁感慨: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累。”沈千尘诚实地点头,懒懒地打了个哈欠,眼眶中泛起一阵生理性的泪水,泪光映得她的眼眸亮晶晶的。
没了珠冠的束缚,她闲适地把头往顾玦的肩膀上靠,娇娇软软地撒着娇。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寝宫方向走。
其实两人也没有更亲密的动作,但是,彼此的眉梢眼角都荡漾着款款的情意,看得那中年內侍以及周围那些宫女越发心惊。
平日里,帝后身边近身伺候的人全都是潜邸的旧人,其他宫人根本没法近身,只大致知道帝后感情笃深,直到今天,才算是用自己的眼睛确认了新帝对他的小皇后有多重视、多爱重。
他们能看到的也就到这一步,等顾玦与沈千尘进了寝宫,其他人就不能跟进去了。
顾玦见小丫头困得蔫蔫的,也是心疼。
本来他的小姑娘生性不羁,喜欢的是那种闲云野鹤、海阔天高的日子,可是因为他,却不得不把她拉到这凡尘俗世的烦扰中。
沈千尘忽地踮起脚,在他微蹙的眉心轻轻地吻了一下,似乎想吻平他眉心的褶皱。
顾玦愣了愣,然后,嘴角轻轻地翘了一下。
他也在她的眉心吻了吻,接着慢慢往下,温柔地吻过她的眼皮,面颊,耳垂,梨涡,下巴……
他没有再继续往下,把她的脸埋在了他宽厚的胸膛上。
对此,沈千尘的回应是用双手紧紧地环着他劲瘦的腰身。
两人静静地抱了一会儿,沈千尘闷闷的声音自他胸膛里传来:“我好了……”
因为她的脸还埋在他胸膛上,所以声音含含糊糊的,顾玦没听清。他还没问,沈千尘已经抬起头来,对着他露出灿烂的笑靥,神采焕发。
沈千尘一扫之前的慵懒,变得精神奕奕,心里暗暗想着:他也太好提神了,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
她一边想,一边从袖中摸出一方帕子,往他的眉心擦了擦。
顾玦起初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直到看见她手里那方霜白的帕子上留下了些许红色的口脂印,这才明白什么回事,不由挑眉,瞳孔中闪着一种意味不明的光芒。
沈千尘原本很镇定的,莫名地就觉得不好意思,耳根也开始微微发烫。
她垂下了眸子,清清嗓子道:“我去换衣裳。”
马上在坤宁宫会有一场宫宴,沈千尘作为皇后自然要出席,她得赶紧换上燕居冠服,去坤宁宫接受众女眷的叩拜。
这也是立后大典的最后一个仪式。
“去吧。”
顾玦在她的发顶亲了一下,放她去了。
沈千尘乖乖地去了屏风后更衣。
燕居冠服是皇后的常服,真红大袖衣外罩黄桑服,头戴双凤翊龙冠。比起沈千尘平日里的常服,这一身燕居冠服依旧繁复累赘,但远比登基大典上穿的大礼服要轻便了不少。
沈千尘换好衣裳后,就在一众內侍宫女的簇拥下往坤宁宫去了,至于顾玦没与她一道,他要去太和殿与文武百官共饮同乐。
这边,沈千尘刚从乾清宫出发;那边,等候在坤宁宫外的内外命妇们以及公主们都得了消息,知道新皇后就快到了。
坤宁宫外设了好几个帷帐,众女眷全都等在帷帐中,这里有茶水,也有点心,她们说说笑笑,也就是等得久了一些,她们早在登基大典开始前就都已经进宫,这一等就是一上午。
随着內侍一句“皇后娘娘升宝座了”,这些帷帐中骚动了起来,众人陆续走出了帷帐,按照爵位、品阶高低站好,皆是神情肃穆。
在场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女眷都曾见过沈千尘,但从前对方是宸王妃,现在对方却是皇后了。
这两者之间天壤之别!
一个出身落魄侯府、声名不显的小姑娘还未及笄,就成了这大齐最尊贵的女子!
随着礼乐声响起,众女眷井然有序地迈入坤宁宫的正殿。
在内侍提醒后,她们全都对着凤座上的沈千尘下跪,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参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万万岁!”
众人的额头都恭敬虔诚地抵在了光鉴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其中也包括了穆国公夫人、沈芷、沈菀等等。
她们在磕头的同时,目光不禁望向了沈千尘,皆是眼眶微热,神情之中有欣慰,有欢喜,有自豪。
她们全都为沈千尘感到高兴。
直到叩拜礼结束,从坤宁宫出来前往寿宁宫的路上,沈芷的眼眶还有酸涩,眼角微微发红。
沈菀眼尖地注意到了,悄悄地塞了一包桂花糖给姐姐,意思是,外甥女以后的日子还甜着呢。
沈芷捏着包着糖的油纸,眉眼含笑。
“好香。”安乐的鼻尖动了动,闻到了桂花糖的香味,拉了拉静乐长公主的袖子,“皇姑母,你闻到了没?”
相比其他公主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安乐天真的脸上写满了欢喜,不知愁滋味。对安乐来说,谁登基也没什么差别。
静乐正目光灼灼地看着走在最前方的沈千尘,一时没反应过来。
“皇姑母,”安乐循着静乐的目光也望向了沈千尘,喜滋滋地叹道,“真好,九皇嫂是皇后了!”
静乐这才回顾神来,笑吟吟地点了点头,眸中绽放出惊人的光芒。
安乐之前也跟别人说过这句话,没少被人训,现在见静乐认同她的看法,乐了,又道:“以后九皇嫂也住在宫里了,我要找她玩可就方便多了。”
安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全然没注意到后方的其他女眷们用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她。
这些女眷不得不在心里感慨:安乐先是逃过了嫁去南昊的厄运,又早早地站对了队,与新皇后沈千尘交好,也许这就是傻人有傻福。
楚太夫人也听到了安乐的话,心里想的却是,这个安乐公主傻归傻,倒是知道逢迎讨好人。
想着,太夫人心底泛起了一种酸溜溜的情绪,越来越浓。
本来,沈千尘应该是以“楚皇后”的称谓被记在史册上的,现在却变成了“沈皇后”。
这一切本来应该是楚家的荣耀,现在全都给了穆国公府。
明明这该是他们楚家的皇后,该是他们楚家接受所有人艳羡的目光与恭维的言辞。
可是,上午等在帷帐中的那两个时辰,她这个皇后的亲祖母却生生地被所有女眷给无视了,根本就没什么人过来给她行礼,找她寒暄。
她们全都凑到沈家人身边去了,连那个失了靖郡王妃诰命的沈菀也成了众人巴结的对象。
本不该是这样的!
太夫人的心口憋着一口气,眼前一阵阵的发晕,实在是堵得慌。
太夫人落在了后方,遥遥地看着前方的众人,根本就没人在意她是不是跟上了。
寿宁宫已经出现在了前方,走在最前方的沈千尘率先进了正殿。
除了礼亲王、顺王妃等宗室王妃外,在场的大部分外命妇们根本就从来没来过寿宁宫。
任谁都能猜到殷太后过去这几年过得很不容易。殷太后虽有太后之名,但是,坐在帝位上的先帝顾琅不是她的亲儿子,还对她甚是提防,这些年,借口殷太后凤体有恙为由把她圈禁在寿宁宫中。大家都怕惹先帝不悦,因此从前外命妇们也不敢往宫里递牌子求见太后。
那个时候,殷太后在这个宫里跟个傀儡没什么区别。
但今时不同往日。
“起来吧。”殷太后一见沈千尘,就笑得合不拢嘴,上下打量着她。
大衫红艳如火,黄桑服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颜色鲜艳明丽,映得少女无暇的肌肤如初雪般白皙,明艳逼人。
殷太后越看越觉得自家儿媳好看,小儿媳就该穿这种鲜艳的料子才不枉她这天姿国色。
这么一想,殷太后觉得儿媳平日里的首饰还是太少了,小丫头平时戴来戴去就那么几件,她这个儿子就知道打仗,心太粗了,还是得由她这个婆母来帮着操持这些。
思绪间,包括沈千尘在内的众女眷按照身份高低一一落座,沈千尘自然是坐在下首,距离殷太后最近的地方。
殷太后慈爱体贴地问沈千尘道:“千尘,今早你们天刚亮就起来了吧,累不累?”
这个问题本来很容易回答,可沈千尘在开口的那一瞬,忍不住就想起了方才在乾清宫时,顾玦落在她面庞上的那一个个轻吻。
她眨了下眼,眼波流转,顾盼间焕发着神采奕奕的艳光,含笑道:“不累。”
等等!沈千尘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刚才她给顾玦擦眉心口脂印的那方帕子呢?是她换衣裳时,不慎落在那堆衣裳里了吗?
“年轻人就是精力旺盛,哪里像我们,都老了!”礼亲王妃笑着凑趣。
顺王妃紧接着道:“姐姐,你认老,我们可不认。”
这话一出,其他同辈分的王妃们也是频频点头,笑得乐不可支,原本有些肃穆的气氛也变得活跃了起来。
连殷太后的脸上都带着笑,眼角笑出了几道鱼尾纹。
下方,好些个相熟的外命妇们悄悄地交换着眼神,看出来了,不仅是新帝看重皇后,连殷太后也是如此。
于是,立刻就有人笑吟吟地恭维起殷太后年轻,说她看着比皇后大不了几岁,又赞皇后雍容贤惠云云,多有溢美之词。
女眷们围在一起说来说去都是差不多的话题,衣裳、首饰、婚姻、子嗣等等,于是话题说着说着就绕到了子嗣上,既说自家,也说别家。
“我家令哥儿都四周岁了,个子还只有那么点儿。”诚郡王妃随口发着牢骚,“今天我见到了元嘉,他还比我家令哥儿小一个月,身量至少比他高了一寸多。”
诚郡王妃全然没注意到周围好几个女眷的脸色都变了变,觉得这诚郡王妃真是没脑子,在这种场合提誉亲王顾南谨的长子顾元嘉,那不是给太后添堵吗?
“元嘉这孩子确实养得好,虎头虎脑的,而且,还知礼得很,听说他都开始启蒙了呢。”殷太后笑道。
她就算对顾琅有再大的不满,也不会迁怒到一个小孩子身上,依旧眉眼含笑。
殷太后现在这个年纪最喜欢小孩子了,虽然她也没见过顾元嘉几次,但对这孩子印象还行,小小的娃儿每次说话行礼都规规矩矩,奶声奶气的。
见殷太后没有不悦,不少人都放了心,把话题又接到了几岁启蒙,有人说自家儿子三岁就开始识字;有人说孩子们也没几年好玩,他们家是五岁才请人启蒙……
就着这个话题,几乎人人都能搭上几句,庄郡王妃笑容满面地恭维殷太后:“还是太后您教子有方。”
“我记得皇上他三岁识字,五岁会诵诗文,十几岁时,太傅就说他可以下场考科举了。”
当年,顾玦的文采是满朝皆知的,当年仁宗皇帝派了十四岁的顾玦出使南昊,不少人都以为顾玦会从文,谁也没想到一年后,顾玦就去北地从军。
别人不知道为何,沈千尘和殷太后却是知道的。
正因为顾玦当年去过一趟南昊,知道南昊武力之强大,而大齐却是重文轻武,所以才会居安思危,在北地起硝烟时,毅然奔赴北地。
顾玦知道一旦北地沦陷在赤狄人手里,那么南昊人恐怕就要蠢蠢欲动了。
大齐与赤狄之战不仅是在驱逐赤狄这个侵略者,也是在昭显大齐的武力,震慑四方。
想着顾玦,沈千尘眉目柔和,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见他。
她有些心不在焉,也就没注意其他人后面又说了些什么,等她回过神时,端郡王妃的话锋已经对准了她:“皇后娘娘端庄贤淑,温婉贤德,才德兼备,真乃贤后!”
她这一起头,其他人也忙不迭地赞同:
“皇后娘娘与皇上更是郎才女貌。”
“我瞧着就像是神仙托生的一对璧人!”
“……”
外命妇们皆是频频点头,就是说不出什么漂亮辞藻的人也能点头附和两声。
片刻后,端郡王妃唏嘘地叹了一句:“今天我进宫来,瞧着这宫里真是比从前‘冷清’了不少,这宫里还是要多些人,才热闹。”
四周的气氛霎时间变得有些凝滞,众人皆是看向了端郡王妃,都听出了“冷清”是什么意思。
她这是在说新帝的后宫太冷清了,该纳妃了。
明眼人听得一清二楚,不由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原来如此,端郡王妃之前夸皇后是贤后,这是存心把皇后抬高,让她不好拒绝给新帝选妃。
有的人有些不高兴,不想掺和到皇帝选妃的事中,觉得她们被端郡王妃拿着当枪使了;有的人被端郡王妃说得心动了,眸生异彩。
新帝纳妃是迟早的事,就是现在这个时候新帝忌惮国丧,怕落人口舌,等再过个三个月到半年左右也差不多可以选妃了。
如果他们府里的姑娘能第一批进宫为嫔妃,就有机会生下皇长子。
任何一个男子对自己的长子都是有几分在意的,皇长子的地位比起后面几个皇子总是不太一样,就算比不上嫡子,但未来的事也不好说……
沈千尘:“……”
沈千尘自顾自地喝着茶,动作优雅,如一幅画般恬静。
端郡王妃笑着又道:“皇后乃统帅六宫之人,自古能被称为贤后的,无一例外都有博大的胸襟,宽厚贤德,将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
沈千尘放下了青花瓷茶盅,没有动怒,目光中带着几分漫不经意,道:“是不是贤后,不是你们说了算的!”
她的语气温温和和的,这一句话就堵住了端郡王妃等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