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心理学就像一本故事书 > 1.认识真正的自己

1.认识真正的自己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果说人生的成功是珍藏在宝塔层的桂冠,那么健康的心理就是我们握在手中的一柄利剑,只有磨砺好这柄利剑,才能一路披荆斩棘,获取成功的桂冠。

    ——乔治·斯格密

    在生活中,发现你的错误的人,往往不是你自己,而是别人。

    1.1 被吓到的猴子

    一只猴子从来没看过自己的模样。森林里的游客把一个梳妆镜遗忘在树下,猴子捡起镜子,它不清楚这个东西是怎么用的,更不知道这个东西是用来做什么的。它对着镜子的背面看了又看,终于觉得将镜子转过来。但转过来后,它被镜子里的“东西”吓了一大跳……

    或许你会笑猴子的低等和不自知、感叹人类的智慧,可是也许你不知道,人也是到了5个月后才能知道镜子里的人是自己。心理学家利用鼻点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1.2 鼻点实验

    心理学家跟踪研究了一些年龄在3个月到18个月之间的儿童,让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把孩子抱到一面镜子前。由于孩子的视觉系统完善的比较早,他们能够观察到镜子中的形象。但他们知道镜子中的形象就是自己吗?

    心理学家将一点红色的油墨涂在孩子们的鼻子上,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出生时间小于5个月的孩子会去摸镜子中的鼻子——他们还不知道镜子中的形象就是他们自己。而那些出生时间超过5个月的孩子则在看到了镜子中的形象之后去摸自己的鼻子,他们已经知道了镜子中的形象就是他们自己。

    一般来讲,新出生的孩子长到5个月以后才形成对自己的意识。在他们的年龄达到5个月之前,他们还没有形成对自己的意识。比如,有时他们摆弄并吮吸自己的手指,只不过是在把自己的手指当成和其他玩具没区别的另一件玩具罢了。

    1.3 镜像自我

    幼儿无法认识到自己,我们很容易理解。而作为一个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都有所了解的成年人,就能认清自己吗?

    事实非常残酷,我们也总是认不清自己,在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的时候总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有些偏差甚至令人匪夷所思。只因为,我们还不懂得去阅读镜像自我。

    镜像自我的概念最早是由被誉为“法国的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大师拉康·雅克提出的。他认为,我们时常通过观察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对自己的评价。每一个人对于别人来说犹如一面镜子,镜子不仅能够反映出经过它面前人的服饰、容貌,还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态度、性格。人与人可以互相作为彼此的镜子,照出他人和自己的形象。

    1.4 别人口中的你,不一定是真实的你

    不过,由别人做成的“镜子”并不总是可靠的。一味地依靠这面镜子,你对自己的认知就会更加模糊。

    一个年轻人已经在一家外企工作了三年。工作中,他时常留心自己身边同事对自己的态度。他发现同事们都很喜欢自己,他们还总是问自己,“你工作能力强,外形又出色,怎么就不抓紧青春的尾巴谈一场恋爱呢?”于是他也觉得自己确实在工作上表现出色,个人形象也好。

    一次出差,他认识了一个南方女子。这个女子有些与众不同。她没有画浓厚的妆,没有穿夸张的高跟鞋。他砰然心动,和那个女子攀谈了起来。在谈话即将结束的时候,他突然问女子,“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还不错。”女子回答说。

    “只是还不错?”他又问。得到的却仍然是相同的回答。

    年轻人的热情被浇灭了。在同事心中的自己是那么优秀,可是在这个女子眼中自己只是一个“还不错”的普通人。他并不知道,同事对他的那些夸奖和赞美并不是出于真心,而是出于对他的惧怕——他是这家公司另一个部门主管唯一的外甥。

    1.5 从多个镜子中认识真正的自己

    我们成年人的活动范围经常比较大,往往既属于某个团体又属于另外一个团体。我们每天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中的每一个对你的反应都是一面镜子,都在映射出你的外貌、衣着品味、能力、态度和性格。

    多个镜子映射出的你难免会有所不同,此时我们不要简单地以某个单一的镜子的映射作为参考,而要对所有镜子的映射做有效的整合——剔除那些带有偏见色彩的映射,去掉那些带有奉承之意的映射,只有这样,镜像自我才能真正对我们认识自己起到帮助。

    1.6 生活启示

    我们认为的自我形象通常不是我们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如果想了解真实的自己,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自己对自己的感觉,还应该把别人当成镜子,从镜子中找出他人眼中的自己与自己眼中的自己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