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犹豫不决比选择错误更可怕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人生中最大的危机,莫过于犹豫不决。www.Pinwenba.com
3.1 牧童捉小狼
《聊斋志异》有一则名为“牧童捉小狼”故事:
有两个牧童在深山的狼窝里发现了两只小狼崽,就商议着用小狼来惩罚大狼。于是,他们各抱一只小狼分别爬上两棵相距数十步的大树。
片刻之后,大狼回窝了,但没看到小狼,就急得团团转。这幅景象被躲在树上的牧童看到了,他们先互相使了个眼色,然后开始“欺负”小狼。
左边的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爪、耳朵,小狼忍受不住嗷嗷大叫。大狼寻声而去,愤怒地跑到树下又叫又抓。这时,右边的牧童也开始“欺负”小狼,让小狼大声嚎叫。大狼听到声音,四处张望后才看见小狼,就离开左边的树,快速跑到右边的树下,狂叫撕抓。
看到大狼跑到右边,左边的牧童又让小狼嚎叫,大狼又转身扑过去。刚到左边的树下,大狼听到右边的狼崽在叫,就又嚎叫着跑到右边。
就这样,大狼嘴里始终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奔跑。最后,累死在两树之间。
3.2 布利丹毛驴效应
“牧童捉小狼”故事中的大狼所犯的错误就是“布利丹毛驴效应”。
布利丹毛驴效应,也叫布利丹效应,源于法国哲学家布利丹在14世纪讲诉的一个寓言故事:
一头毛驴外出觅食,发现两堆相距不远的“食物”——东边是一大堆干草料,西边是一小堆嫩草。
看到如此丰盛的食物,驴子特别高兴,立即跑到大堆的干草料处。可是,就在它要咬到干草的时候,忽然想到:西边那堆嫩草那么新鲜,肯定更好吃。如果我现在不吃,很可能就会被别的驴子吃掉。于是,它转身跑到嫩草堆前。
正要吃嫩草的时候,它又想到:这堆草虽然很嫩,可是如果别的驴子吃光了东边的干草料,我就要饿肚子了。还是回去吃干草吧!
就这样,毛驴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分析新鲜度,一会儿分析美味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最终饿死在草堆旁。
此后,人们就把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称为“布利丹毛驴效应”。
3.3 果断选择,而后全力以赴
在“牧童捉小狼”故事中,如果大狼不试图一下子救回两只狼崽,而是先守住其中一棵树,那么用不了多久,它就能至少救回一只狼崽;在毛驴的寓言故事中,如果毛驴不管如何先吃其中一堆草,那么很可能在吃完一堆草之后还有时间吃另一堆草,即使吃不到第二堆草,也不会被饿死。
因此,在面对诸多选择时,避免布利丹效应的对策是“果断选择,而后全力以赴”。如下面是一则管理故事。
有一位企业家,随着事业发展,手下的人手也日益增多。都说人多好办事,可是人多也有难办事的时候,至少在这个企业,人多了,嘴杂了,主意也多了,大小问题若不争个高下,是难以作出决策的。所以,很多时候,企业家选出的“正确答案”都是“过时答案”。
对于这种结果,企业家并没有埋怨下属,而是开始怀疑自己无能,渐渐地不敢见人,整天窝在家里看报学经。
一天,企业家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新产品——“决策机”。他想到自己的为难之处,就赶紧订购了一台。收到后,就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此后,凡是需要决策的事情,企业家都会悄悄拿出“决策机”,叮叮当当按几下,然后藏起机器,对部下回答“行”或“不行”。
部下按照老板的指令开始执行,差不多每次都是“大赢”,于是直夸老板“英明”。
一次,企业庆功,企业家酒后吐真言:“这都是‘决策机’的功劳。”说完,还请部下参观了自己的决策机。
看到决策机,部下大喜,连忙出主意:“这个机器既然如此英明,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拆开研究、仿制了来卖?”对此,企业家也表示赞成。
可是,等他们用切割机一层一层把彩色钢板切割开时,才发现核心部件的真面目——硬币一枚,一面写着YES(行),另一面写着NO(不行)。
可见,“看清了再做”,是无法作出最佳选择的。因为当你看清楚局势的时候,你的对手也可能看得很清楚了;而且,由于长时间犹豫不决,人们可能会付出更多的代价,如市场空间、资源的损耗等。所以,最佳选择的关键不在于“万无一失”,而是“果断”。
3.4 生活启示
在面对诸多选择时,我们通常会犹豫不决,或担心错过更好的选择,或者担心现有选择的风险。事实上,在没有全力进入新方向之前,没有人可以准确地看清前行的道路。任何一条路,都可能通向地狱,也可能通向天堂。真正的选择之道正如英特尔董事长安迪·格鲁夫在回忆英特尔转型时所说:“路径选错了,你就会死亡。但是大多数公司的死亡,并不是因为选错路径,而是因为三心二意。他们在优柔寡断的决策过程中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所以,最危险的决策莫过于原地不动。”
人生中最大的危机,莫过于犹豫不决。www.Pinwenba.com
3.1 牧童捉小狼
《聊斋志异》有一则名为“牧童捉小狼”故事:
有两个牧童在深山的狼窝里发现了两只小狼崽,就商议着用小狼来惩罚大狼。于是,他们各抱一只小狼分别爬上两棵相距数十步的大树。
片刻之后,大狼回窝了,但没看到小狼,就急得团团转。这幅景象被躲在树上的牧童看到了,他们先互相使了个眼色,然后开始“欺负”小狼。
左边的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爪、耳朵,小狼忍受不住嗷嗷大叫。大狼寻声而去,愤怒地跑到树下又叫又抓。这时,右边的牧童也开始“欺负”小狼,让小狼大声嚎叫。大狼听到声音,四处张望后才看见小狼,就离开左边的树,快速跑到右边的树下,狂叫撕抓。
看到大狼跑到右边,左边的牧童又让小狼嚎叫,大狼又转身扑过去。刚到左边的树下,大狼听到右边的狼崽在叫,就又嚎叫着跑到右边。
就这样,大狼嘴里始终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奔跑。最后,累死在两树之间。
3.2 布利丹毛驴效应
“牧童捉小狼”故事中的大狼所犯的错误就是“布利丹毛驴效应”。
布利丹毛驴效应,也叫布利丹效应,源于法国哲学家布利丹在14世纪讲诉的一个寓言故事:
一头毛驴外出觅食,发现两堆相距不远的“食物”——东边是一大堆干草料,西边是一小堆嫩草。
看到如此丰盛的食物,驴子特别高兴,立即跑到大堆的干草料处。可是,就在它要咬到干草的时候,忽然想到:西边那堆嫩草那么新鲜,肯定更好吃。如果我现在不吃,很可能就会被别的驴子吃掉。于是,它转身跑到嫩草堆前。
正要吃嫩草的时候,它又想到:这堆草虽然很嫩,可是如果别的驴子吃光了东边的干草料,我就要饿肚子了。还是回去吃干草吧!
就这样,毛驴一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考虑数量,一会儿分析新鲜度,一会儿分析美味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最终饿死在草堆旁。
此后,人们就把决策中犹豫不决、难作决定的现象称为“布利丹毛驴效应”。
3.3 果断选择,而后全力以赴
在“牧童捉小狼”故事中,如果大狼不试图一下子救回两只狼崽,而是先守住其中一棵树,那么用不了多久,它就能至少救回一只狼崽;在毛驴的寓言故事中,如果毛驴不管如何先吃其中一堆草,那么很可能在吃完一堆草之后还有时间吃另一堆草,即使吃不到第二堆草,也不会被饿死。
因此,在面对诸多选择时,避免布利丹效应的对策是“果断选择,而后全力以赴”。如下面是一则管理故事。
有一位企业家,随着事业发展,手下的人手也日益增多。都说人多好办事,可是人多也有难办事的时候,至少在这个企业,人多了,嘴杂了,主意也多了,大小问题若不争个高下,是难以作出决策的。所以,很多时候,企业家选出的“正确答案”都是“过时答案”。
对于这种结果,企业家并没有埋怨下属,而是开始怀疑自己无能,渐渐地不敢见人,整天窝在家里看报学经。
一天,企业家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新产品——“决策机”。他想到自己的为难之处,就赶紧订购了一台。收到后,就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此后,凡是需要决策的事情,企业家都会悄悄拿出“决策机”,叮叮当当按几下,然后藏起机器,对部下回答“行”或“不行”。
部下按照老板的指令开始执行,差不多每次都是“大赢”,于是直夸老板“英明”。
一次,企业庆功,企业家酒后吐真言:“这都是‘决策机’的功劳。”说完,还请部下参观了自己的决策机。
看到决策机,部下大喜,连忙出主意:“这个机器既然如此英明,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拆开研究、仿制了来卖?”对此,企业家也表示赞成。
可是,等他们用切割机一层一层把彩色钢板切割开时,才发现核心部件的真面目——硬币一枚,一面写着YES(行),另一面写着NO(不行)。
可见,“看清了再做”,是无法作出最佳选择的。因为当你看清楚局势的时候,你的对手也可能看得很清楚了;而且,由于长时间犹豫不决,人们可能会付出更多的代价,如市场空间、资源的损耗等。所以,最佳选择的关键不在于“万无一失”,而是“果断”。
3.4 生活启示
在面对诸多选择时,我们通常会犹豫不决,或担心错过更好的选择,或者担心现有选择的风险。事实上,在没有全力进入新方向之前,没有人可以准确地看清前行的道路。任何一条路,都可能通向地狱,也可能通向天堂。真正的选择之道正如英特尔董事长安迪·格鲁夫在回忆英特尔转型时所说:“路径选错了,你就会死亡。但是大多数公司的死亡,并不是因为选错路径,而是因为三心二意。他们在优柔寡断的决策过程中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所以,最危险的决策莫过于原地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