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最彻底的家庭教育方法:《弟子规》里的教育智慧 > 第一节 培养孩子的孝心从与父母的日常应对开始

第一节 培养孩子的孝心从与父母的日常应对开始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培养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他的德行,而德行的根本就在于孝道。所以,《弟子规》在开篇就提到“首孝弟”,而从这一节开始将详细叙述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其实,培养孩子的孝心就从他与父母的日常应对开始。这一点,为人父母者不用有任何的怀疑。

    父母呼,应勿缓

    我们都有过招呼孩子的经历,面对我们的呼唤,孩子是怎么回应的呢?

    《弟子规》“入则孝”这一节一开始就提到“父母呼,应勿缓”,也就是说,父母呼唤孩子时,孩子应该及时答应,而不能慢慢吞吞,甚至是听到了也不答应。

    做父母的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小事。其实,教育孩子无小事,任何一个点用好了,都会让孩子受益无穷;相反,如果用不好,孩子可能就会因为一点小事、一个小细节而跌个大大的跟头,甚至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可以想一下,今天的父母和孩子是否已经“换了个儿”?也就是说,父母呼唤孩子,孩子不答应,“很正常”!或者孩子很有情绪地回应:“干吗?”好像也“很正常”。还有比这“更正常”的就是,孩子呼唤父母,父母倒是恭恭敬敬地答应:“哎,什么事?”

    这样的现象几乎在每个家庭中都发生过,甚至是一再发生,而且将会一直发生下去,直到父母醒悟的那一天。如此下去,父母将不是父母,孩子将不是孩子。正如一句话所说:“孝子,孝子,孝顺儿子!”现在的父母,不正在“担当”这样的“角色”吗?

    其实,每一个正常的孩子在面对父母的呼唤时,都应该这样回答:“妈妈(爸爸),请问您有什么事?”这样的回答必须是及时的,态度必须是恭敬的。如果孩子离父母比较远,听到之后,要先回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回应的同时要快步走或跑到父母的面前。

    真正接受过《弟子规》训练的孩子会做得更好,他们会在回应父母的同时给父母鞠个躬。很多没有接触过《弟子规》的父母可能感到很诧异,认为这纯粹是多余的。其实不然,如果你有机会真正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这是事实,而非我在这里杜撰。了解的方法很简单,借助网络搜索,就会发现《弟子规》里有一个不一样的智慧世界。

    “父母呼,应勿缓”,其实是孩子对父母的一种态度。

    一个人的道德学问是从他的一言一行中表现出来的。所以,孩子对父母的讲话态度将对他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他对父母有真正的孝心,有恭敬心,他的道德学问的根基就能扎得很深;如果他对父母没有这份恭敬,没有这份孝心,那么他就会有傲慢心,这会毁掉他的人生。真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里提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能做到“正心”,他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正心”需要“诚意”,“诚意”需要“致知”,“致知”需要“格物”。所谓“格物”,就是革除孩子的物欲,革除孩子的坏习气。不耐烦、傲慢就是孩子的坏习气。所以,教孩子对父母呼唤的应答就是为他“正心”。可见,要想获得大学问,必须从小处入手。

    今天,还有几个孩子能恭恭敬地应对父母的呼唤?还有几个孩子能从内心深处恭恭敬敬地与人打招呼?所以,不要再认为这是个小事了,也不要再对孩子降低教育的标准了。如果还不重新认识这件事的话,孩子一代不如一代,将会是板上钉钉的事。

    当然,要想让孩子做好这件事,需要父母来教。如何教?

    言语方面的训练是一方面,而且这一方面的效果很有限,因为这是“说教”,孩子是不愿意听父母“说教”的。那么,怎样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呢?那就是父母的“表演”。这里的“表演”二字打上了引号,是表示强调,不是让父母随便“演”,而是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父母有孝心、有恭敬心,然后给孩子“表演”出来。所以,当家里的老人在呼唤我们的时候,我们要赶紧过去,恭恭敬敬地说“爸爸(妈妈),请问您有什么吩咐?”即使我们现在表演得不好,但只要坚持,就一定会自然的,因为“习惯成自然”。可能有的父母会说:“我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们要教育孩子,因为我们也应该对老人尽孝,没别的。难道这两点还不足以让我们这样做吗?当我们真有了这样恭敬的态度后,这种气氛就会感染孩子,良好的家风就形成了。在这样的环境熏染下,孩子还会对我们不恭敬吗?

    他想不恭敬都很难。

    当然,对于另一半的呼唤,我们也应该做到“应勿缓”,这样,做先生的、做太太的还会因为对方不回应或回应不及时而发火吗?不会了。争吵少了,家就和了,所谓“家和万事兴”,全家人将会受益良多。

    还有,做父母的,再面对孩子的呼唤时,不可再像以前那样了:“儿子,你有什么事?”我们是长辈,孩子是晚辈,晚辈要恭敬长辈,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也是应该的,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所以,父母要成全孩子的这份恭敬心。

    如果孩子说:“妈妈,你来一下!”我们要不要过去?当然不能过去。我们要跟孩子说:“你到这边来吧!”但千万不要训斥他,要循循善诱,可以对他说:“来,儿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弟子规》!”要真的跟孩子一起学啊,当我们把圣贤的这些道理跟孩子讲清楚并在生活中给他做出榜样的时候,他一定会效仿。所以,教育孩子真的很简单。

    那么,践行“父母呼,应勿缓”这句教诲,给孩子还能带来哪些益处呢?

    孩子对父母的呼唤“应勿缓”只是第一步。作为父母,还要教孩子力行“爷爷呼,应勿缓”、“老师呼,应勿缓”等“长辈呼,应勿缓”,甚至是“同学呼,应勿缓”……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让孩子力行这样的教诲。当这种教诲深入他的“骨髓”中后,他就会一生受用不尽。当他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后,就会懂得“领导呼,应勿缓”,而且还有恭敬心,哪个领导会不喜欢这样的员工?哪个领导会不提拔这样的员工?当孩子立业成家后,面对自己的另一半,他也同样会这么做,和谐的小家庭就诞生了。再往后,他有了孩子,他会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这样,家风就得到了传承,后代子孙的幸福都有了保障。而这一切,就是“父母呼,应勿缓”这六个字带来的。真有这么神吗?当然。只要我们按照圣贤的教诲去做,就一定会是这样。

    其实,“父母呼,应勿缓”这句话还有很多延伸。

    除了长辈、同辈这些“人”的“呼”,还有“饿了的小狗呼”、“渴了的花草呼”、“掉在地上的铅笔呼”……要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从内心深处改变自己,做到“知行合一”。

    父母命,行勿懒

    在生活中,我们会吩咐孩子做事情,而面对我们的吩咐,孩子会是什么反应?

    所谓“父母命,行勿懒”,就是当父母吩咐孩子做事的时候,孩子应该马上行动,绝不拖延。孩子能这样做,说明他没有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因为他内心对父母是恭敬的,所以把父母的话当成“圣旨”一般,那他行动起来自然也会刻不容缓。

    然而,现实生活中,当孩子听到我们的吩咐时会“行勿懒”吗?大多数孩子会说:“等一下。”或者说:“我正忙呢。”甚至说:“我才不干呢!”不但不会立刻行动,还会直接表示他不想干或不能干。父母的吩咐,在孩子眼里又算什么呢?

    有的孩子虽然嘴上会答应,但是却迟迟不行动。比如,我们说:“赶快去洗个脚。”孩子回应道:“好的。”但根本没有执行。这只能说明,孩子只是嘴上答应了,心里根本没答应。如果他心里记住了,怎么可能不去执行?

    有的父母出于心疼孩子的缘故,根本不会吩咐孩子做任何事。反而是当孩子吩咐父母做事的时候,父母真是做到了“行勿懒”。孩子喊:“妈妈,给我倒杯水。”妈妈说:“好嘞!”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把水端给孩子,说不定还会给孩子喂进嘴里。孩子说:“爸爸,把那本书递给我。”爸爸就赶快执行。

    有的孩子甚至连“爸爸”、“妈妈”都不叫,直接说“你把东西给我”,而我们却乖乖地听话,生怕动作慢了惹“小皇帝”或“小公主”生气。

    请问,到底谁是父母啊?

    孩子面对父母的吩咐毫不在意,却不断使唤父母为自己做这做那,这样下去,孩子对我们不但没有恭敬心、感恩心,还会瞧不起我们,忽视我们。而当有一天,我们不愿意再继续听从他的使唤时,或者我们老到无法执行他的“命令”时,他就会埋怨我们、记恨我们,甚至辱骂我们。那时,我们和孩子都不会感觉到人生是幸福的。

    其实,每个孩子面对父母的吩咐时,嘴上不但应该在第一时间真诚地答应说“好的”,还要心甘情愿地马上行动起来。如果是不需要立刻去完成的任务,孩子也应该在父母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这才是为人子女对父母应有的态度。难道我们不希望孩子如此听话和孝顺吗?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父母命,行勿懒”这样的教诲教给孩子,让他早日学会。

    不能力行“父母命,行勿懒”的孩子,人生之路往往是布满荆棘的。

    如果孩子不把我们的吩咐放在心上,他也很难真心诚意地把别人的吩咐放在心上。他对我们没有最基本的孝心,也不会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

    即使他一时听从了其他长辈或老师的吩咐,那也不能说明他具备了“行勿懒”的好习惯或者说这种强大的执行力。

    比如,当同学说:“某某,请把那支铅笔递给我,好吗?”孩子可能会说:“我没空。你自己拿吧!”当老师对孩子说:“请你帮老师擦一下黑板吧!”孩子说:“我又不是今天的值日生。”面对孩子这样的回应,同学和老师会喜欢他吗?

    而一个常常“命令”父母的孩子,会很习惯地对同学说:“你把那本书给我拿来!”说不定还会对老师说:“老师,把那个拖把给我。”听到“命令”的同学和老师心里会舒服吗?

    如果他走上工作岗位还是如此的表现,那他会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吗?当然不会。如果他再以同样的表现对待妻子(丈夫)和儿女,那他的家庭会和谐吗?当然不会。试想,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合作、共事、生活?他的人生之路怎么会不充满荆棘?

    孩子为什么会“行动懒”呢?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孩子之所以会“行动懒”,基本上离不开以下三种因素,即:过度娇惯、缺乏榜样、缺乏鼓励。

    如果我们舍不得吩咐孩子做事,那么他连行动的机会都没有。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父母能够永远不吩咐孩子,因为父母总有一天会觉得孩子长大了,可以承担了,于是开始吩咐他做事。但是,当我们在过度娇惯他之后,第一次发出命令时,他会非常不适应,又因为从来没有行动过而无所适从,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自然会退缩,会找借口不去行动。

    或许,我们并没有那么娇惯孩子,也总是吩咐他去做一些事情,但他总把我们的话当耳旁风,我们吩咐几遍他都不动弹。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要观察一下:我们和另一半有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平时,当父母、妻子(丈夫)吩咐我们的时候,我们是马上行动,还是找借口拖延?我们的行为完全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如果我们都没能做到“父母命,行勿懒”,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呢?

    除了以上两种因素外,孩子还有可能因在屡次的行动中没有得到我们及时而有效的鼓励,而失去了“行勿懒”的动力。比如,孩子听从我们的吩咐在扫地,可是我们觉得孩子做得不够好,于是说:“哎呀,不是这样扫的,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去去去,我来做。”孩子听到我们的否定,还会有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吗?如果这种场景发生过几次,我们再吩咐他时,他当然不会积极行动起来,因为等待他的将是指责和埋怨。

    所以,我们不要因过度心疼孩子而不去吩咐他做事,更不要给他做坏榜样,同时在他行动的时候及时鼓励他,教给他做事的方法。只有这样,当他再次听到“父母命”的时候,才会“行勿懒”。

    把“父母命,行勿懒”落实在生活中的每一处。

    《弟子规》中的这句教诲,不仅体现了孩子对父母的孝心,而且也是培养孩子强大行动力、执行力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或其他事务时都拖拖拉拉,毫无效率可言,能拖就拖,实在拖不过去了,才敷衍地去做,草草了事。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仔细观察,也许我们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比如,家里的门把手坏了,我们听不到它说“请及时修理一下我。”于是一天推一天,直到实在推不下去了,才去修;又如,吃饭晚了,我们听不到碗筷说“请及时把我洗干净。”于是我们把碗筷泡在水池里,直到要做下一顿饭或下几顿饭而没有碗用的时候,才开始洗……在生活中我们都如此,孩子做事时,怎么可能会不拖拉、不懒惰呢?

    所以,如果我们能把这句教诲落实在生活、工作的每一处,孩子的行动力、执行力自然就会被培养出来,从而在生活中的每一处落实“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教导孩子是我们的职责,而面对我们的教导,孩子会不会恭敬地聆听呢?

    孩子对父母的恭敬之心,不仅仅体现在当父母呼唤或嘱咐他做事时能立即应答,还体现在父母教导他的时候心存恭敬地聆听。“父母教,须敬听”这句教诲是说,父母教导孩子时,孩子应该恭敬、虚心地聆听。

    然而,事实上,面对我们的教诲,年龄偏小的孩子还能够聆听,但是孩子越大,似乎就越听不进去,他要么表现出一副不屑的样子,要么心不在焉地随便听听,要么干脆直接顶撞我们,我们说一句,他能回顶几句,甚至“一言九顶”……类似这样的情景,在生活中已经不是个例了。面对孩子的顶撞,我们的内心作何感想呢?会舒服吗?

    而有的父母过于疼爱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会及时上前纠正,甚至会极力袒护。渐渐地,孩子就会养成唯我独尊、傲慢无礼、张扬跋扈的性格,到那时,我们再教导他,他一定不会听从。不仅如此,当我们对他的照顾令他不满意了,他就会反过来“教导”我们,说不定我们还会“乖乖地”听从,听取他的意见,下次“改进”照顾他的方法。这样一来,我们和孩子完全换了位置,他成了我们孝敬的对象。这简直是颠倒了伦常,孩子不像孩子,父母不像父母,如果是这样,孩子的未来不但不会辉煌,我们整个家庭也不可能兴旺。

    当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有的孩子出自于有良好家教的家庭或学习过《弟子规》,当父母教导他的时候,他会恭恭敬敬地听从,虚心父母教,须敬听

    地接受,并把父母的教导落实在实践中。由此,他自己的过失不但得到了纠正,道德学问也得到了提高。而且,他会把对父母的这份恭敬延伸至周围任何人那里,人们在与他的相处中感受到的是被尊重、被恭敬,如此一来,人们怎么会不喜欢他,不愿意帮助他呢?这样,他的人生路就会因处处遇贵人而更加顺畅。这难道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吗?唯有我们和孩子共同学习《弟子规》,才能实现这一点。

    如何帮助孩子落实“父母教,须敬听”这句教诲呢?

    在我们帮助孩子学习之前一定要思考,孩子为什么不恭敬地听从我们的教诲?

    有这样一个男孩,他在10岁之前都是乖巧听话的孩子,妈妈说什么他都会认真听。不知道什么原因,上了初中之后,他渐渐地开始跟妈妈顶嘴,一开始妈妈也没在意,可是他却越来越不像话,对父母顶撞得越来越厉害。另外,他在学校还常常与同学争辩,而且竟然开始顶撞老师。他的人缘越来越差,情绪也因此越来越低落,人生似乎走入了低谷。

    仔细观察他的家庭会发现,他的妈妈在家务方面非常在行,而爸爸就略显笨拙。而每当妈妈指导爸爸做家务或者指出爸爸的问题时,爸爸从来不会虚心地说:“好的,我知道了,我下次注意。”而是说出种种借口,不接受妈妈的意见,有时甚至还会因此跟妈妈生气。

    爸爸不仅对妈妈是这个态度,对父母、亲人、朋友都是如此。总结起来,就是爸爸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劝导,也从来不会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在爸爸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儿子也渐渐学会了爸爸的说话方式,慢慢地就变得爱顶撞父母了。

    可见,我们的言语行为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如果我们能够听取父母、亲人、朋友的劝导并虚心接受的话,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并用同样的态度面对我们对他的教导。反之,如果我们都不懂得“须敬听”,孩子也不会恭恭敬敬地听我们的话。也就是说,教育孩子是一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过程。孩子教育好了,我们就自得其乐;教育不好,我们就自食其果。正所谓“自己酿的酒,自己去品,其味自知”。

    话说回来,我们都希望能种好种子,结好果,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自己的行为。我们希望孩子孝顺听话、前途似锦,那么我们就必须努力做到“父母教,须敬听”,只有这样,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才不会变成失望。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注意教导孩子的方式,如果我们总是用埋怨的方式来教导他,他肯定会产生抵触情绪,由此而无法恭敬地聆听我们的教诲。当然,作为孩子,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无礼地对待我们,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无条件地恭敬自己的父母的话,那么就不要要求孩子。因为,我们的要求不但是苍白的,也是令他反感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俯下身来落实《弟子规》的这句教诲,这样,孩子就一定会有所改观。

    鼓励孩子践行“父母教,须敬听”的教诲,使他成为能受谏的有福之人。

    俗话说“福在受谏”,一个人有没有福气,就看他能不能听取谏言。

    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一个孩子的道德学问能不能不断提升,个人的发展空间会不会越来越大,人生之路走得顺畅不顺畅,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他愿不愿意听劝、受谏。

    孩子都有缺点,而他自己很难看到自己的问题,如果他要想发现缺点、改正缺点、不断成长,就必须有一个愿意听从他人劝导的态度。如果孩子面对父母、老师、长辈的教导或面对朋友、同学提出的建议,总是表现出一副傲慢不屑、不愿意接受的样子,那么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劝导他了,他就会因此而止步不前。

    相反,如果孩子用恭敬心认真听取他人的劝导,并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他就会不断进步。而对方也会因他的恭敬而愿意不断地帮助他,不断地给他提出有价值的、有效的意见,对孩子而言,这样的人不就是他人生中的贵人吗?

    所以,我们与其天天祈祷孩子遇到能帮助他、提携他的贵人,不如培养孩子具备接受他人建议的心量和谦虚、恭敬的态度。而这种素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践行“父母教,须敬听”这句教诲才能实现,让我们和孩子共同努力吧!

    父母责,须顺承

    每个孩子都不可避免地会遭受父母的责备,而面对责备,孩子会乖乖“顺承”吗?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我们也许会因此生气,接着会责备他、批评他,甚至呵斥他。其根本目的,无疑是希望他能够有所改变,不断进步。所以,对于我们而言,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而责备孩子,是非常正常的、无可厚非的行为。而面对我们的责备,孩子应该如何反应呢?这句“父母责,须顺承”告诉我们,当父母责备孩子或者管教孩子的时候,孩子应该表现出顺从的态度并虚心地接受。

    然而,现今社会的大多数孩子并不是这样的。有的孩子听到父母的责备声,虽然嘴上不说,但是表情相当难看,他内心在说:“你别指责我,我不爱听。”有的孩子则是找一大堆理由,以表示父母说的不对;有的孩子则是直接和父母对抗,不但反过去责备父母,还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让父母伤心……所以,很多父母经常叹息道:“如今的孩子,怎么这么难管教啊!”

    有一个小男孩自从知道有虐待儿童的举报电话之后,只要父母一责备他、批评他,他便打电话举报,或是对着窗外的路人哭喊道:“我父母虐待我,请你们帮忙打举报电话。”几次之后,小男孩的父母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管教他了。说轻了,他不听;说重了,他又要举报。面对这种情况,父母真是无可奈何。

    当然,也有少数孩子面对父母的责备和批评会毕恭毕敬地表示顺从,并接受父母的教导。为了让父母尽快消气,他还会说:“爸爸妈妈,我知道错了,我下次一定改,您别生气了。”这样的孩子在当今社会是不是太少见了?有些父母甚至会怀疑,有这样懂事听话的孩子吗?当然有,力行《弟子规》的孩子就是如此听话懂事,这不是杜撰,而是事实,只是你没有见过、接触过而已。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听话孝顺,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和孩子一起把这句教诲落实在生活中,只要落实,我们就会发现,听话懂事的孩子原来就在我们自己家中。

    当然,我们也不是完人,也会犯错误,也就是说,有时候责备孩子责备得不当,甚至会误解孩子。这时,孩子是否也应该顺从呢?应该是这样。但我们也要教孩子:当你认为我们做得不对的时候,要在事后以恰当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来。《弟子规》中的另一句“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就是教孩子给父母提意见的,具体的内容将在后面详细讲述。

    如果孩子不践行“父母责,须顺承”的教诲,对个人、家庭有什么影响吗?

    有个男孩从上初中开始,对父母的责备就常常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后来慢慢演变到根本不让父母开口。在学校里,如果老师批评他,他就用眼睛瞪着老师,嘴里还嘟囔着,老师批评得厉害了,他就和老师对着干。搞得父母不敢惹他,老师也管教不了他。

    后来,他高中还没上完就开始到处打工,一年之内换了好几个工作,每次都是领导说他几句,他就撂挑子不干,有时还会辱骂领导。

    一次,他过马路时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差点儿被一辆车撞上。司机气愤地说:“你怎么不遵守交规呢?不要命了?”一听这话,他就不依不饶地开始骂司机。司机听不下去,便下车和他理论,没说两句,两个人就动起手来,后来,他被打成重伤送进了医院。

    这个男孩就是因为听不得他人的责备,才养成了一身的坏毛病,脾气还异常暴躁,工作和生活都不顺利。如果他能做到“父母责,须顺承”,当面对老师、领导、他人的责备时恭敬地接受,那么他的学业就不会半途中止,工作也不会屡遭不顺,更不会遭遇横祸。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啊!而源头就是因为他没有在父母那里养成“顺承”的习惯。可见,一个不懂得孝顺父母的孩子,未来的路一定不会顺畅。

    这个男孩的例子并不极端。有的孩子因各种原因被父母责备后,居然起了杀死父母的念头。可怕的是,个别孩子居然真的害死了自己的父母。

    仅仅因为被责备,就完全不顾父母对自己的大恩大德,这简直是天理难容啊!可是,我们能简单地怪罪这些孩子吗?

    这种现象的发生完全是因为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造成的,而这种缺失已经不是一年、两年或者五年、十年了,而是大半个世纪,所以呈现出的社会现状往往让人惊愕和惋惜。如果我们做父母的还意识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孩子的个人生活不但没有顺利可言,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导致家破人亡。

    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弟子规》的力量,它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也可以让每个家庭更加美满,让社会更加和谐。

    我们如何和孩子一起践行“父母责,须顺承”这句教诲呢?

    身教永远是最有力量的教育。我们希望孩子能落实《弟子规》,那么我们就要问问自己,当我们的父母、领导、长辈、妻子(丈夫)责备我们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态度?有没有恭敬地顺从并虚心地接受?我们的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我们怎么做,他就会怎么学。

    所以,当父母、亲人、领导、同事责备我们的时候,我们最好主动表示歉意,诚恳地接受对方的指责,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说:“对不起,这件事是我做得不妥,我下次一定注意。”此言一出,对方肯定不会继续喋喋不休地指责下去。

    如果一开始我们说不出口,那么至少要做到不生气、不顶撞。而要做到这两点,就不能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是要从对方的训导和指责中发现自己的问题,了解对方对自己的不满,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地听对方说。即使对方说得不太对,我们也不能“奋起反抗”,因为结果只会两败俱伤。

    我们要么耐心地给对方解释,要么等到对方完全消气之后再从长计议。

    如果对方已经气得失去理智了,那么我们就要灵活应对,千万不能硬碰硬。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曾子受杖”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一次,与父亲在瓜地里劳作,曾子不小心斩断了瓜苗,父亲看他不爱惜植物,做事不谨慎,于是很生气,便举起手上的大棍子向曾子的背部打去。曾子知道“父母责,须顺承”的道理,就一动不动地让父亲打。没想到,父亲用力过猛,曾子的身体承受不了,结果晕过去了。

    曾子醒过来后,不但没怪父亲,反而问父亲费了这么大力气教育自己身体有没有不适,还到房间拿出琴开始弹奏起来,以表示自己的身体无恙。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也许会觉得曾子太孝顺了,甚至觉得曾子简直愚蠢,是愚孝的行为。我曾看过一些家庭教育学的专著,里面也讲到过这个故事,但讲到这里就截止了。之后,专家还就此批判儒家文化,说古人愚孝,不尊重人格,宁肯被父母打死,也要顺从父母,云云,进而上纲上线,大肆批判古代教育的不是。

    可事实上,故事并不是到这里为止的,这仅仅讲了一半。接下来的一半是这样的:

    当这件事被孔子知道后,孔子责怪曾子不孝,并告诉弟子们“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的道理。也就是说,如果父母拿小棍子打你,你就要受着;如果拿大棍子打你,你就要赶快跑。为什么?因为父母生气的时候情绪难以控制,假如拿大棍子打失手了,把孩子打伤了,甚至打死了,那伤心的还是父母。所以,孝顺的孩子是不会把父母陷于不义的。

    由此我们知道,如果责备我们的人情绪异常激动,甚至要打我们,那么我们还是先走为妙。所以,《弟子规》中的教导并不是死板的,而是灵活的。只要我们存着一颗孝顺父母、恭敬父母的心,并把这种态度延伸到生活中的每一处,那么我们和孩子必将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

    教子箴言

    “父母呼,应勿缓”到“父母责,须顺承”这四句,阐述了为人子女对待父母应有的态度,这个态度就是无条件的恭敬。父母无条件地养育子女,子女如果轻视父母、对父母无礼的话,真是有愧为“人”。道理如此,但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我们不要责怪孩子,看看我们自己是如何对待父母的,答案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