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教孩子用心应对父母生病,行好治丧的礼节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生老病死是人间常态。父母生病和离世,对孩子而言,是令人极度担忧和悲痛的事情。正如孩子生病或生命垂危时,我们做父母的会特别担忧和悲痛一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教孩子用心应对父母生病,行好治丧的礼节,非常有必要,因为其中尽显了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与怀念。不要以为这些内容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心情,也不要以为这些内容很不吉利,其实,这些都是人生的常态,又有什么好回避的呢?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人生在世,总有生病受灾的时候,当父母身体欠佳时,孩子应该怎么做呢?
汉朝的汉文帝刘恒是个大孝子,他对母亲非常孝顺。一次,母亲患了重病,他非常担忧。为了让母亲尽快好起来,他每天都亲自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觉得温度差不多了,才端给母亲喝。
不仅如此,他还日夜守护在母亲床前,看到母亲入睡了,他才趴在母亲床边小憩一会儿。母亲醒了,他就赶忙问母亲有什么需要,哪里不舒服。母亲这一病就是三年,刘恒也这样服侍了三年。
当时,他孝顺母亲的事被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个仁孝之子。而后人为了颂扬他,把他列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
这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就出自于汉文帝孝顺母亲的故事。“疾”就是病,“药先尝”就是药煎好了要先尝一下,看看是不是太烫。因为过去只有中医,所以古人都喝中药,倘若一煎好就给父母喝,可能就会烫到父母,所以子女要尝一下,待温度合适再给父母。接下来的“昼夜侍,不离床”则尽显了孩子的一片孝心,意思是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时时刻刻都要守护在父母床边,服侍生病的父母,让父母尽快好起来。
当然,这句教诲放在今日应用,孩子要懂得适当变通。现在人们不是只喝中药,倘若我们是吃西药片,孩子要不要先尝一尝?当然不用了,但可以尝一尝服药用的水是不是太烫或太凉。而且,孩子不能拿错药,还要确定药物的名称、有效期和用量,不出一点儿差错,这关系到父母的生命安全。所以,这句“亲有疾,药先尝”主要是说,孩子在侍奉生病的父母时,要谨慎,不要因用药不慎而让父母更加痛苦。
同理,“昼夜侍,不离床”也不是一定要不分昼夜地守在父母床边,是否要这样做,主要看父母的身体需要以及孩子的身体情况。但是,做子女的至少要尽心尽力照顾生病的父母,使父母早日康复,这才不枉为人子女。
我们无须刻意掩饰自己的病痛,应该让孩子了解我们的感受。
当今社会,很多孩子在父母生病时根本不懂得嘘寒问暖,就更别说体贴照顾了。有的孩子虽然有心照顾父母,但却不知道如何照顾。其根本原因就是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感受,更没有学过照顾父母的方法。
要想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感受,我们在身体不适时就不能刻意掩饰,而是把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告诉孩子。
一位妈妈很疲惫地回到家,头疼得厉害,于是就在床上躺着。儿子见了,问:“妈妈,您怎么了?”
妈妈说:“我没事,你自己玩一会儿,妈妈一会儿给你做饭。”
于是,听话的儿子就去玩变形金刚了。
这样几次之后,儿子一看见妈妈非睡觉时间躺在床上,就自己去玩了。儿子长大之后,也不知道妈妈头痛时该如何照顾妈妈,只知道干自己的事情。
而另外一位妈妈却不是这样做的。
如果她感觉身体不舒服,就会告诉女儿说:“妈妈今天很难受,一点儿力气都没有,只想躺一会儿。”不仅如此,她还会请女儿帮她端水、拿药,并夸女儿懂事听话。后来,只要妈妈身体不舒服,女儿就会主动照顾妈妈,妈妈觉得很温暖。
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初步领会“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的道理,就不要刻意掩饰自己的病痛,要把不舒服的感受描述给孩子,并把我们的需要告诉他,让他学会体会我们的心情,并慢慢学会照顾我们。
另外,我们要让孩子了解一些急救常识。因为,我们有可能会遇到类似烫伤、烧伤、崴脚或突然晕倒的情况。此时,如果孩子了解一些急救常识或紧急应对方式,就会帮我们渡过难关,比如,孩子知道药箱放在哪里,并认识简单的药物;懂得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准确描述父母的症状和家庭住址;知道烫伤或烧伤的简单处理方式;等等。这样,我们的病情就不会因孩子帮不上忙而延误了。
通过故事,让孩子知道“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言论是错误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开始盛行,也成为很多子女弃父母不顾的借口。其实,“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谬论绝对不是真正的孝子说出来的,而是那些实际不孝而又想给自己留个“孝子”之名的人为自己不孝顺父母而找的借口。
古今中外,很多人用行动击破了这句错误的言论,并演绎出了“久病床前出孝子”的责任,也告诉人们当父母卧床不起的时候子女应该做到“昼夜侍,不离床”。
想想看,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倾注了多少心血。等父母年老体衰时,当然需要孩子的照顾,特别是父母因病不得不卧床时,更希望孩子能陪伴在身边。尽管父母会体谅孩子的难处,愿意接受保姆或护工的照料,但孩子能给父母的心理安慰是保姆和护工给不了的,这也是汉文帝不让侍从、仆人照顾母亲的原因,也是提倡“昼夜侍,不离床”的原因。
如果天下的子女都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认同“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不会对生病的父母不闻不问,而是想着如何尽心尽力服侍父母,送父母最后一程,不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在自己身上上演。
我们不但要自己落实这句教诲,也要常常把一些感人的孝子故事讲给孩子听,久而久之,孩子的孝心便会被激发出来,从而用行动表达对我们的孝敬。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与其做到“丧三年,常悲咽”,不如做到“昼夜侍,不离床”。
当今社会,很多人往往对“丧三年,常悲咽”的感受深于“昼夜侍,不离床”。因为他们在父母在世时,没有尽力照顾和侍奉父母,等父母去世、自己根本没机会再尽孝了,才念及父母的恩德,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对待父母。
一位官员在父亲在世时,认为父亲在分割财产的问题上不公平,于是对父亲心存记恨。父亲得了尿毒症,在床上躺了两年,这位官员居然一次都没探望过父亲。直到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他对父亲的恨意才消失,并感到深深的惭愧。于是,他动用自己的人脉、钱财、权力等所有力量为父亲操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以平他的惭愧之心。但是,这就对得起已经去世的父亲了吗?仅仅是让这位官员自己在心理上有一点自我安慰罢了。
另有一个家庭,两个女儿觉得母亲未把财产分给她们,就认为,谁得财产,谁就有孝养母亲的责任。于是,母亲住院期间,她们毫不客气地对得到财产的大姐说:“陪护本来就是你的本分,让我们分担什么?”等到母亲去世,两个女儿哭得死去活来,大姐却默默流泪。殊不知,不是谁哭得大声谁就是孝子!
类似的例子,在当今社会是不是比比皆是?在病床上期盼儿女的父母是不是也越来越多?人间悲剧啊!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凄惨的?若是这些子女学过《弟子规》,就不会把分得的财产与自己尽孝的责任等同,更不会等父母去世了才后悔。
子女在父母去世后哭声再大、祭祀得再丰厚,又有什么用呢?正如欧阳修所说:“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祭祀得再好,也不如在父母生前好好奉养。所以,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要给孩子做榜样,免得孩子长大了对我们不好,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只是用你对待爷爷的方式对待你。”
告诉孩子,要用真诚的哀悼表达对父母的敬重与思念。
这句“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的字面意思是,父母去世后的前三年,孩子要常常感到悲伤,“咽”是声音因阻塞而低沉,也就是表示悲哀的意思;在守丧期间,子女的生活起居要有所改变,不能贪图享受,整天吃大鱼大肉,好像毫无悲痛可言的样子。
的确是这样,父母去世后,孩子应该从内心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怀与思念。当然,表达的方式不是统一的,但为什么古人要守孝三年,而且三年期间要常怀念父母呢?
《论语》里记载,孔子有个学生对守孝三年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个时间太长了。而孔子告诉他,一个孩子从出生到真正学会走路、离开父母到处走之前,父母要把他在怀里抱三年,在三年里,生活起居都完全靠父母照顾,父母的辛苦可想而知,这还不算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所以,父母过世,孩子守三年孝,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为人子的本分。
但其实,孩子对父母的思念绝不仅是三年,而是一生。但如果孩子过度悲哀,往往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那也不是父母所希望的。正如《孝经》所云:“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就是父母去世三天后,子女就要吃东西,不要因悲哀而损伤了身体。因此,孩子要领会“丧三年,常悲咽”的思想精髓,并不是这三年一直要哭哭啼啼,而是要时常感念父母的恩德,不忘父母的教诲,把父母留下的家风、德风传下来,才不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有一次,我面试一位应聘者。这位应聘者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听别人说用《弟子规》教孩子不错,就买了一本“儿童易解版”的《弟子规》给三岁的孩子读,因为她自己也不知道《弟子规》在讲些什么,文言也读不太懂,于是就看“易解”,结果看到“丧三年,常悲咽”这句解释:父母去世三年,要经常伤心哭泣。这位年轻的母亲看不下去了,认为《弟子规》是糟粕,坚决不给孩子读了。从那以后,她对这本小册子排斥得不得了。
当时,我就告诉她,“丧三年,常悲咽”绝不是字面理解的这个意思,而是有深刻内涵的。在今天,我们应该学其中的精髓,领悟其中的精神,而不是学表面的形式,更不能因为这样一个简单的“易解”而全盘否定《弟子规》。经过沟通,她明白了,原来她自己看到的、认为的,其实还是表面的东西。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弟子规》这本小册子跟家庭教育联系起来的原因之一。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父母认识到这本小册子的真正价值,而不是被表面的字义所误导,甚至因此而排斥它,否则,将会错过一部绝佳的、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智慧宝典。
好,再说回来。“居处变,酒肉绝”也是对父母哀思的表达。在古代,人们大都在遇到高兴的事情时用饮酒食肉的方式作为庆贺。所以,遇到父母离世这种令人悲哀的事情,就不再喝酒,不再吃肉。在今天,这句教诲当然可以变通,但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会因父母离开而悲哀,是不可能有心情整日歌舞升平、饮酒食肉、尽情享乐的。因此,“居处变,酒肉绝”不是谁规定要如此对父母表达哀思,而是一个孝子自然而然的表现。
因此,只有借助《弟子规》开启孩子的孝心,他才能自然而然地落实这句教诲。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父母去世,子女应该如何办丧礼呢?
“丧尽礼,祭尽诚”就是告诉孩子:操办父母的丧事要尽力做到合乎礼节;祭祀父母或祖宗时,要用百分百的诚心。父母去世后,孩子已无法通过照顾其衣食住行来尽孝了,只能通过举办合乎礼节的葬礼来表达孝心,所以葬礼和祭祀都是子女对父母表达孝心的体现。
而葬礼中往往有各种细致而烦琐的仪式,为人子女者不可小看那些仪式,每一个仪式的举行都有深刻的含义,其中包含着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和无尽的哀思。所以,操办丧事绝不可马虎大意,要按着风俗或父母的遗愿操办,使葬礼办得妥妥当当,合乎礼节。
当然,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葬礼不是用来炫耀权势、金钱和地位的平台,不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更不要搞得声势浩大、铺张浪费。如果父母生前非常节俭,一定不希望自己的丧事如此奢华。所以,子女只要按着程序,尽心尽力地操办,表达出自己的一片哀思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秉承父母之志,使父母的高尚品质因孩子的存在而发扬光大。
当然,对于办丧事,我们不可能给孩子介绍得很详细,但是我们可以带他去参加亲人、朋友的葬礼,让他从葬礼中体会生命的意义,从逝者的子女身上体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从而更加明白“祭而丰,不如养之薄”的道理。
让孩子对祖先有所了解,以激发对祖先的感恩之心和敬仰之情。
《朱子治家格言》中说:“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祖宗虽然已经过世,但他们的德行还庇荫着世代子孙,为此,子孙应该对祖宗怀有一份感恩,为了表达对祖宗的感恩、敬仰和缅怀,子孙当然要用祭祀的方式表示心意。
在《论语·学而》中,曾子也提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说,人们如果谨慎地对待父母死亡,追念故去的祖先,那么人们就自然会归于忠厚老实,民风也会变得淳朴。由此可见,祭祀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当今社会的孩子可能对“祖宗”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楚,他们似乎不认为祖宗和他有什么关系,所以即使参加祭祀,也很难发自至诚之心。因此,我们要常常把已逝祖先的生平事迹(特别是善行善举)讲给孩子听,即使我们不知道关于祖先的事迹,也要告诉孩子:“我们身上留着祖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鲜血,我们不可以对祖先不敬。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没有我们,哪有你?祖先赋予我们生命的恩德都报答不完啊!”
这样,孩子不但会对祖宗充满敬意,也会懂得传承祖宗的志向,不做出令祖宗蒙羞的事情。当孩子对祖宗有所了解、内心充满崇敬和感恩时,就自然会用一颗真诚的心参加祭祀。
另外,我们操办祭祀的仪式时,孩子就在学习。所以,祭祀的过程无须太复杂,但是态度要认真、诚敬,气氛要庄严肃穆,不可嘻哈打闹,否则祭祀只是一种仪式,毫无意义可言。
用心领会“事死者,如事生”的深刻含义。
一位儿子每到母亲的祭日时,都要做母亲生前最爱吃的饺子,还要陪母亲喝点儿红酒。他的母亲是否真的能吃到饺子、喝到红酒,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侍奉母亲的态度,与母亲生前没有丝毫差别,这就是“事死者,如事生”的含义。
当然,这句教诲不仅指的是孩子对父母在衣食上的侍奉,更是志向上的遵从。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学会勤俭持家,父母生前,孩子做得不错,父母去世后,孩子觉得这下可没人约束了,可以过享乐奢靡的日子了,那就完全违背了父母的意愿,也就违背了“事死者,如事生”的教诲。
而一个真正领会这句教诲含义的孩子,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想想:如果父母在世,他们愿不愿意我这样做?他们希望我怎么做?问过之后,孩子就不会做出令父母难过、担心、蒙羞的事情了。如此一来,才是真正做到了“事死者,如事生”。
教子箴言
对于如何认真、谨慎地照顾生病的父母,如何尽心竭力地操办父母的丧事,如何庄严肃穆地祭祀祖宗等事情,我们很难用语言去教导孩子。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就要用身教的力量让孩子懂得这些道理,并使他进一步理解孝道的深刻含义。
本章后记
德行是做人的根本,而孝又是德行的根本。由此可知,培养孩子的孝心就是为他奠定最根本的德行基础,也是为他奠定最根本的做人基础。
我们首先要从日常应对开始教起,比如,当父母呼唤他的时候,嘱咐他做事情的时候,教导他的时候,甚至责备他的时候,他都应该以恭敬的态度应对。
其次,孩子要懂得体贴父母,知道体察父母的冷暖和饥饱,并给予最真切的关怀。孩子出门前或回家后,都要主动向父母打招呼,让父母安心。而且,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谨慎,不做有损于自己身心健康、有损于德行的事,否则父母会伤心,会让父母蒙羞。总之,做子女的,不应做让父母担心、难过、焦虑的事情,以让父母放心、安心为做事原则。
当然,父母也不是完美的人,也有出错、犯错的时候,一个孝顺的孩子不会看到父母有过失而不管,所以他应该学会在合适的时机和场合、柔声细语地劝谏父母,以养父母之德。
如果父母生病了,孩子一定要尽心尽力地照顾、服侍,不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上演。最后,孩子要懂得行好治丧的礼节,用一颗恭敬的心缅怀亲人长辈。
其实,教孩子尽孝,我们自己更要努力落实孝道,孩子会从我们的样子中学会孝顺父母,由此打好做人的道德基础。
生老病死是人间常态。父母生病和离世,对孩子而言,是令人极度担忧和悲痛的事情。正如孩子生病或生命垂危时,我们做父母的会特别担忧和悲痛一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教孩子用心应对父母生病,行好治丧的礼节,非常有必要,因为其中尽显了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与怀念。不要以为这些内容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心情,也不要以为这些内容很不吉利,其实,这些都是人生的常态,又有什么好回避的呢?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人生在世,总有生病受灾的时候,当父母身体欠佳时,孩子应该怎么做呢?
汉朝的汉文帝刘恒是个大孝子,他对母亲非常孝顺。一次,母亲患了重病,他非常担忧。为了让母亲尽快好起来,他每天都亲自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觉得温度差不多了,才端给母亲喝。
不仅如此,他还日夜守护在母亲床前,看到母亲入睡了,他才趴在母亲床边小憩一会儿。母亲醒了,他就赶忙问母亲有什么需要,哪里不舒服。母亲这一病就是三年,刘恒也这样服侍了三年。
当时,他孝顺母亲的事被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个仁孝之子。而后人为了颂扬他,把他列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
这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就出自于汉文帝孝顺母亲的故事。“疾”就是病,“药先尝”就是药煎好了要先尝一下,看看是不是太烫。因为过去只有中医,所以古人都喝中药,倘若一煎好就给父母喝,可能就会烫到父母,所以子女要尝一下,待温度合适再给父母。接下来的“昼夜侍,不离床”则尽显了孩子的一片孝心,意思是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时时刻刻都要守护在父母床边,服侍生病的父母,让父母尽快好起来。
当然,这句教诲放在今日应用,孩子要懂得适当变通。现在人们不是只喝中药,倘若我们是吃西药片,孩子要不要先尝一尝?当然不用了,但可以尝一尝服药用的水是不是太烫或太凉。而且,孩子不能拿错药,还要确定药物的名称、有效期和用量,不出一点儿差错,这关系到父母的生命安全。所以,这句“亲有疾,药先尝”主要是说,孩子在侍奉生病的父母时,要谨慎,不要因用药不慎而让父母更加痛苦。
同理,“昼夜侍,不离床”也不是一定要不分昼夜地守在父母床边,是否要这样做,主要看父母的身体需要以及孩子的身体情况。但是,做子女的至少要尽心尽力照顾生病的父母,使父母早日康复,这才不枉为人子女。
我们无须刻意掩饰自己的病痛,应该让孩子了解我们的感受。
当今社会,很多孩子在父母生病时根本不懂得嘘寒问暖,就更别说体贴照顾了。有的孩子虽然有心照顾父母,但却不知道如何照顾。其根本原因就是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感受,更没有学过照顾父母的方法。
要想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感受,我们在身体不适时就不能刻意掩饰,而是把我们的感受和需要告诉孩子。
一位妈妈很疲惫地回到家,头疼得厉害,于是就在床上躺着。儿子见了,问:“妈妈,您怎么了?”
妈妈说:“我没事,你自己玩一会儿,妈妈一会儿给你做饭。”
于是,听话的儿子就去玩变形金刚了。
这样几次之后,儿子一看见妈妈非睡觉时间躺在床上,就自己去玩了。儿子长大之后,也不知道妈妈头痛时该如何照顾妈妈,只知道干自己的事情。
而另外一位妈妈却不是这样做的。
如果她感觉身体不舒服,就会告诉女儿说:“妈妈今天很难受,一点儿力气都没有,只想躺一会儿。”不仅如此,她还会请女儿帮她端水、拿药,并夸女儿懂事听话。后来,只要妈妈身体不舒服,女儿就会主动照顾妈妈,妈妈觉得很温暖。
所以,我们要想让孩子初步领会“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的道理,就不要刻意掩饰自己的病痛,要把不舒服的感受描述给孩子,并把我们的需要告诉他,让他学会体会我们的心情,并慢慢学会照顾我们。
另外,我们要让孩子了解一些急救常识。因为,我们有可能会遇到类似烫伤、烧伤、崴脚或突然晕倒的情况。此时,如果孩子了解一些急救常识或紧急应对方式,就会帮我们渡过难关,比如,孩子知道药箱放在哪里,并认识简单的药物;懂得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准确描述父母的症状和家庭住址;知道烫伤或烧伤的简单处理方式;等等。这样,我们的病情就不会因孩子帮不上忙而延误了。
通过故事,让孩子知道“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言论是错误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开始盛行,也成为很多子女弃父母不顾的借口。其实,“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谬论绝对不是真正的孝子说出来的,而是那些实际不孝而又想给自己留个“孝子”之名的人为自己不孝顺父母而找的借口。
古今中外,很多人用行动击破了这句错误的言论,并演绎出了“久病床前出孝子”的责任,也告诉人们当父母卧床不起的时候子女应该做到“昼夜侍,不离床”。
想想看,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倾注了多少心血。等父母年老体衰时,当然需要孩子的照顾,特别是父母因病不得不卧床时,更希望孩子能陪伴在身边。尽管父母会体谅孩子的难处,愿意接受保姆或护工的照料,但孩子能给父母的心理安慰是保姆和护工给不了的,这也是汉文帝不让侍从、仆人照顾母亲的原因,也是提倡“昼夜侍,不离床”的原因。
如果天下的子女都懂得这个道理,就不会认同“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不会对生病的父母不闻不问,而是想着如何尽心尽力服侍父母,送父母最后一程,不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在自己身上上演。
我们不但要自己落实这句教诲,也要常常把一些感人的孝子故事讲给孩子听,久而久之,孩子的孝心便会被激发出来,从而用行动表达对我们的孝敬。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与其做到“丧三年,常悲咽”,不如做到“昼夜侍,不离床”。
当今社会,很多人往往对“丧三年,常悲咽”的感受深于“昼夜侍,不离床”。因为他们在父母在世时,没有尽力照顾和侍奉父母,等父母去世、自己根本没机会再尽孝了,才念及父母的恩德,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对待父母。
一位官员在父亲在世时,认为父亲在分割财产的问题上不公平,于是对父亲心存记恨。父亲得了尿毒症,在床上躺了两年,这位官员居然一次都没探望过父亲。直到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他对父亲的恨意才消失,并感到深深的惭愧。于是,他动用自己的人脉、钱财、权力等所有力量为父亲操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以平他的惭愧之心。但是,这就对得起已经去世的父亲了吗?仅仅是让这位官员自己在心理上有一点自我安慰罢了。
另有一个家庭,两个女儿觉得母亲未把财产分给她们,就认为,谁得财产,谁就有孝养母亲的责任。于是,母亲住院期间,她们毫不客气地对得到财产的大姐说:“陪护本来就是你的本分,让我们分担什么?”等到母亲去世,两个女儿哭得死去活来,大姐却默默流泪。殊不知,不是谁哭得大声谁就是孝子!
类似的例子,在当今社会是不是比比皆是?在病床上期盼儿女的父母是不是也越来越多?人间悲剧啊!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凄惨的?若是这些子女学过《弟子规》,就不会把分得的财产与自己尽孝的责任等同,更不会等父母去世了才后悔。
子女在父母去世后哭声再大、祭祀得再丰厚,又有什么用呢?正如欧阳修所说:“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祭祀得再好,也不如在父母生前好好奉养。所以,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要给孩子做榜样,免得孩子长大了对我们不好,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只是用你对待爷爷的方式对待你。”
告诉孩子,要用真诚的哀悼表达对父母的敬重与思念。
这句“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的字面意思是,父母去世后的前三年,孩子要常常感到悲伤,“咽”是声音因阻塞而低沉,也就是表示悲哀的意思;在守丧期间,子女的生活起居要有所改变,不能贪图享受,整天吃大鱼大肉,好像毫无悲痛可言的样子。
的确是这样,父母去世后,孩子应该从内心表达出对父母的感怀与思念。当然,表达的方式不是统一的,但为什么古人要守孝三年,而且三年期间要常怀念父母呢?
《论语》里记载,孔子有个学生对守孝三年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个时间太长了。而孔子告诉他,一个孩子从出生到真正学会走路、离开父母到处走之前,父母要把他在怀里抱三年,在三年里,生活起居都完全靠父母照顾,父母的辛苦可想而知,这还不算母亲怀胎十月的辛苦。所以,父母过世,孩子守三年孝,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为人子的本分。
但其实,孩子对父母的思念绝不仅是三年,而是一生。但如果孩子过度悲哀,往往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那也不是父母所希望的。正如《孝经》所云:“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就是父母去世三天后,子女就要吃东西,不要因悲哀而损伤了身体。因此,孩子要领会“丧三年,常悲咽”的思想精髓,并不是这三年一直要哭哭啼啼,而是要时常感念父母的恩德,不忘父母的教诲,把父母留下的家风、德风传下来,才不愧对父母的养育之恩。
有一次,我面试一位应聘者。这位应聘者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她听别人说用《弟子规》教孩子不错,就买了一本“儿童易解版”的《弟子规》给三岁的孩子读,因为她自己也不知道《弟子规》在讲些什么,文言也读不太懂,于是就看“易解”,结果看到“丧三年,常悲咽”这句解释:父母去世三年,要经常伤心哭泣。这位年轻的母亲看不下去了,认为《弟子规》是糟粕,坚决不给孩子读了。从那以后,她对这本小册子排斥得不得了。
当时,我就告诉她,“丧三年,常悲咽”绝不是字面理解的这个意思,而是有深刻内涵的。在今天,我们应该学其中的精髓,领悟其中的精神,而不是学表面的形式,更不能因为这样一个简单的“易解”而全盘否定《弟子规》。经过沟通,她明白了,原来她自己看到的、认为的,其实还是表面的东西。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弟子规》这本小册子跟家庭教育联系起来的原因之一。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父母认识到这本小册子的真正价值,而不是被表面的字义所误导,甚至因此而排斥它,否则,将会错过一部绝佳的、真正有价值的人生智慧宝典。
好,再说回来。“居处变,酒肉绝”也是对父母哀思的表达。在古代,人们大都在遇到高兴的事情时用饮酒食肉的方式作为庆贺。所以,遇到父母离世这种令人悲哀的事情,就不再喝酒,不再吃肉。在今天,这句教诲当然可以变通,但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会因父母离开而悲哀,是不可能有心情整日歌舞升平、饮酒食肉、尽情享乐的。因此,“居处变,酒肉绝”不是谁规定要如此对父母表达哀思,而是一个孝子自然而然的表现。
因此,只有借助《弟子规》开启孩子的孝心,他才能自然而然地落实这句教诲。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父母去世,子女应该如何办丧礼呢?
“丧尽礼,祭尽诚”就是告诉孩子:操办父母的丧事要尽力做到合乎礼节;祭祀父母或祖宗时,要用百分百的诚心。父母去世后,孩子已无法通过照顾其衣食住行来尽孝了,只能通过举办合乎礼节的葬礼来表达孝心,所以葬礼和祭祀都是子女对父母表达孝心的体现。
而葬礼中往往有各种细致而烦琐的仪式,为人子女者不可小看那些仪式,每一个仪式的举行都有深刻的含义,其中包含着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和无尽的哀思。所以,操办丧事绝不可马虎大意,要按着风俗或父母的遗愿操办,使葬礼办得妥妥当当,合乎礼节。
当然,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葬礼不是用来炫耀权势、金钱和地位的平台,不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更不要搞得声势浩大、铺张浪费。如果父母生前非常节俭,一定不希望自己的丧事如此奢华。所以,子女只要按着程序,尽心尽力地操办,表达出自己的一片哀思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秉承父母之志,使父母的高尚品质因孩子的存在而发扬光大。
当然,对于办丧事,我们不可能给孩子介绍得很详细,但是我们可以带他去参加亲人、朋友的葬礼,让他从葬礼中体会生命的意义,从逝者的子女身上体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从而更加明白“祭而丰,不如养之薄”的道理。
让孩子对祖先有所了解,以激发对祖先的感恩之心和敬仰之情。
《朱子治家格言》中说:“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祖宗虽然已经过世,但他们的德行还庇荫着世代子孙,为此,子孙应该对祖宗怀有一份感恩,为了表达对祖宗的感恩、敬仰和缅怀,子孙当然要用祭祀的方式表示心意。
在《论语·学而》中,曾子也提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说,人们如果谨慎地对待父母死亡,追念故去的祖先,那么人们就自然会归于忠厚老实,民风也会变得淳朴。由此可见,祭祀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当今社会的孩子可能对“祖宗”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楚,他们似乎不认为祖宗和他有什么关系,所以即使参加祭祀,也很难发自至诚之心。因此,我们要常常把已逝祖先的生平事迹(特别是善行善举)讲给孩子听,即使我们不知道关于祖先的事迹,也要告诉孩子:“我们身上留着祖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鲜血,我们不可以对祖先不敬。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没有我们,哪有你?祖先赋予我们生命的恩德都报答不完啊!”
这样,孩子不但会对祖宗充满敬意,也会懂得传承祖宗的志向,不做出令祖宗蒙羞的事情。当孩子对祖宗有所了解、内心充满崇敬和感恩时,就自然会用一颗真诚的心参加祭祀。
另外,我们操办祭祀的仪式时,孩子就在学习。所以,祭祀的过程无须太复杂,但是态度要认真、诚敬,气氛要庄严肃穆,不可嘻哈打闹,否则祭祀只是一种仪式,毫无意义可言。
用心领会“事死者,如事生”的深刻含义。
一位儿子每到母亲的祭日时,都要做母亲生前最爱吃的饺子,还要陪母亲喝点儿红酒。他的母亲是否真的能吃到饺子、喝到红酒,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侍奉母亲的态度,与母亲生前没有丝毫差别,这就是“事死者,如事生”的含义。
当然,这句教诲不仅指的是孩子对父母在衣食上的侍奉,更是志向上的遵从。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学会勤俭持家,父母生前,孩子做得不错,父母去世后,孩子觉得这下可没人约束了,可以过享乐奢靡的日子了,那就完全违背了父母的意愿,也就违背了“事死者,如事生”的教诲。
而一个真正领会这句教诲含义的孩子,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想想:如果父母在世,他们愿不愿意我这样做?他们希望我怎么做?问过之后,孩子就不会做出令父母难过、担心、蒙羞的事情了。如此一来,才是真正做到了“事死者,如事生”。
教子箴言
对于如何认真、谨慎地照顾生病的父母,如何尽心竭力地操办父母的丧事,如何庄严肃穆地祭祀祖宗等事情,我们很难用语言去教导孩子。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就要用身教的力量让孩子懂得这些道理,并使他进一步理解孝道的深刻含义。
本章后记
德行是做人的根本,而孝又是德行的根本。由此可知,培养孩子的孝心就是为他奠定最根本的德行基础,也是为他奠定最根本的做人基础。
我们首先要从日常应对开始教起,比如,当父母呼唤他的时候,嘱咐他做事情的时候,教导他的时候,甚至责备他的时候,他都应该以恭敬的态度应对。
其次,孩子要懂得体贴父母,知道体察父母的冷暖和饥饱,并给予最真切的关怀。孩子出门前或回家后,都要主动向父母打招呼,让父母安心。而且,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谨慎,不做有损于自己身心健康、有损于德行的事,否则父母会伤心,会让父母蒙羞。总之,做子女的,不应做让父母担心、难过、焦虑的事情,以让父母放心、安心为做事原则。
当然,父母也不是完美的人,也有出错、犯错的时候,一个孝顺的孩子不会看到父母有过失而不管,所以他应该学会在合适的时机和场合、柔声细语地劝谏父母,以养父母之德。
如果父母生病了,孩子一定要尽心尽力地照顾、服侍,不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上演。最后,孩子要懂得行好治丧的礼节,用一颗恭敬的心缅怀亲人长辈。
其实,教孩子尽孝,我们自己更要努力落实孝道,孩子会从我们的样子中学会孝顺父母,由此打好做人的道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