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在“末梢”传导缺失的成因及对策建议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金融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职能中分离出去后,货币政策职能被定位为人民银行“三大”职能的首要职能。这就要求处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终端末梢地位的县支行,必须把认真贯彻执行货币政策,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其基层央行的工作重心。然而,在现行的制度安排下,由于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传导乏力,使得人民银行县支行货币政策职能弱化。其主要原因就是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区位传导缺失。
本文拟从当前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存在传导缺失的原因着手,就人行县支行履行货币政策职能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货币政策在县城金融存在传导缺失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有全部金融机构80%以上的资产和负债,因而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便成为货币传导机制上的关键。而目前银行业是国家高度控制、高度垄断的一个领域。,金融体系的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并不完全相适应,特别是欠发达县域由于落后的经济环境,金融改革的不到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县域银行杌构大量退出。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收缩机构,主要结合考虑当地的经济环境、金融资源总量、经济效益、地理位置等因素从县一级撤并机构。二是信贷权限的上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第=部分货币政策一般只有存单质押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少量低风险的贷款品种,项目贷款一般都集中到省一级分行。三是信贷条件教条。国有商业银行执行的都是各自:总行制定的贷款条件,而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差距很大,各行用全国统一的贷款条件来对待不同地区的企业,犹如用一把尺子度量和一种筛子筛沙,欠发达县域地区的企业自然就被排除在贷款对象之外,对欠发达地区发放的贷款喜然也就少。因此在当前情况下,由于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传导乏力,使得人民银行县支行货币政策职能弱化,货币政策在县城金融传导中受阻,分析其原因应有以下几点:1。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机制和机构整合,使县域经济失去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一是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和繁琐的贷款审批程序使县域金融信贷功能萎缩。各商业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都实行信贷追究制度,导致基层信贷人员更关心贷款夸张的风险而不是贷款投放的收益,这种不切实际的“零风险”要求,极大地抑制了信贷人员贷款营销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贷款手续繁杂,审批环节多,报批时间长,使县域企业难以承受,只能望“贷”兴叹,从而使得基层行信贷功能日渐萎缩;二是高度集中的信贷授权制度中断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链条。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贷款责任约束机制的逐步健全到位,出于加强信贷,管一理和防范信贷风险的目的,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权限都向上收缩,信贷资金向大型骨干企业和上市公司集中,向信用度高的企业集中,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县以下分支机构除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外,没有贷款权,基层分支机构弱化为办理存汇业务的分理处甚至储蓄所。银行贷款难和中小企业难贷款成为县域经济中的两大难题。三是金融机构从县域经济中的市场退出,导致其布局失衡,使货币政策也失去传导的基石。合理的机构布局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石,四大国有商业锒行相继撤并部分经济落后地区的分支机构,上收信贷权限,城市第二部分货币政策信用社被撤并。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中小企业服务呈空白状态,县域经济失去基本的金融支持,货币政策也失去了基础。
2。宽松的资金上存机制,抵消了中央银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的货币政策效果。作为集中信贷资金的手段,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上级行对基层行上存资金都给出了一个高于存款准备金的利率,在权衡风险和收益之后,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业务时,更愿意选择高额的上存资金利息,而不愿意获取不确定的贷款利息收入。这样,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调控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被弱化。除了保证法定存款准备金外,其余资金全部上存用于省、地、州分行的集团贷款,形:成资金外流。1998年以来;中央银行5次调低存款准备金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求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但基层银行贷款并未同向增加,而上存资金呈同向递增趋势,完全削弱了央行调’低存款准备金支持当地经济建设的货币政策效果。
3。人民银行县支行“窗口指导”手段的乏力,进一步加剧了货币政策传导在县域金融的缺失。“窗口指导”是基层中央银行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确令基层人行无所适从,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央行的信贷政策在基层对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力。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其经营行为受上级行的约束,它们信贷授信的权限、投向,以及能不能放贷,贷多贷少等都由其上级行决定,基层分支机构无权决定。因此,基层人行的“窗口指导”,无异于“空对空”。二是货币政策工具的不足与缺陷,影响到基层货币政策效力的发挥。目前,基层人行在货币政策工具上虽然有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管理等权利,但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发挥作用。支农再贷款方面,由于期一限的限制,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亟须长期资金的需求不相吻合,由于用途的限制,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调整、新型农业兴起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再贴现方面,由于县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意愿不强,自有资金比较充足,根本不需人行的再贷款资金支持,所以,中央银行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货币供应从而调节产业结构的货币政策意图在县域经济中仍是空中楼阁;利率管理方面,也仅仅只是贯彻总行韵政策意图,基层人行并无调控权,管理中实质性的有效调控手段缺乏,在贯彻实施货币政策中基层人行时常处于被动地位,唯一可控制的贷款利率在执行中也因种种因素无法调节,致使货币政策时滞延长。
4。县域信用环境的欠佳,使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缺乏足够的空间。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社会金融法律意识和信用观念还比较淡薄,企业不讲信用,借改制之际悬空、逃费金融债务,长期拖欠银行本息不还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导致银企关系紧张,使基层银行对发放贷款产生恐惧心理。同时,县域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限制了贷款增量的进一步投入。
一,人民银行县支行有效履行货币政策职能的思考。
人民银行县支行作为货币致策的贯彻执行者,是货币政策传导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履行货币政策职能时,要通过有效的职能运作,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中在县域经济中存在传导缺失问题,促进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为支持地方经济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
1。通过货币政策的调研反馈,向上级行建议并促进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步伐,扩大基层行贷款的自主权,使其适应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改变信贷管理方面“一刀切”的做法;适当下放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权限,外拆资金要以不能超过总负债的10%~15%为限。尤其要改革对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模式和信用评级模式,构建一套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管理体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营销力度,简化贷款审批环节,切实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真正发挥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2,充分发挥“道义劝说”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完善信贷风险与奖励机制。在加强风险约束的同时建立相应的信贷激励机制,改革贷款“零风险”的不合理规定,调动信贷人员的积极性,促使基层信贷人员努力开拓信贷市场,主动寻找、选择和培育优质客户群体,克服目前存在的只存不贷,多存少贷的现象。
3。整顿货币政策运行环境,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货币政策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是否具有强有力的地位,较高的威望以及控制信用的足够法律效力和手段。中央银行要注意维持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畅通,及时清除障碍。一是明确规定上存资金利率上限,防止商业银行过度集中资金,积聚风险,造成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缺失。二是合理布局金融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适度放宽规模小、经营机制灵活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准人条件,有效填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退出留下的空白,适当延伸政策性金融机构,扶持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三是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和存款准备金管理制度,授权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县级支行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监督考核,加强基层人行的资金检测职能,防止商业银行过度抽调资金,收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
4,加强引导,促进金融机构行为与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合拍。一是要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窗口指导”的能力与水平。根据上级行的货币政策要求,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辖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辖区实际的货币信贷指导意见,明确信贷支持第二部分货币政策的重点。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增强贷款营销意识,保持对地方经济增长必要的支持力度。
是要建立和完善对辖区内商业银行落实货币政策考核评价体系,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三是要用足、用活货币政策工具。
积极开展商业承兑,汇票业务。,进一步丰富票据市场的流通品种,充分利用“再贴现”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发挥票据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要适当放宽人民银行县支行对再贷款利率的调节权限,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增强人行适度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力度。
5。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人民银行法》。人民银行作为一国的中央银行,在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具有超然的作用,人民银行地县支行应该有权力要求地县一级银行业监管当局完成相关方面的检查,及时向人行报告,以综合协调货币政策对地方经济的调节及确保金融稳定。而目前的状况是平行工作,谁也不管谁,在金融稳定货币政策执行,调节经济金融方面各唱各的调,不能保持一致,降低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执行效果。
6。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机制,为县域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一是要定期召开有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的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分析会,找出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加以解决。是在企业改制中切实维护金融债权。一方面联手辖区金融系统在信贷、结算、资金、账户等方面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企业以严厉制裁;另一方面,建立“金融诚信企业”制度,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开展“金融诚信企业”评比制度,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三是搭建信息平台,通过举办银企合作座谈会、贷款供需洽谈会等多种形式,促进政、银、企的沟通,促进项目与资金的衔接,实现经济金融的同发展共繁荣。
7,地方政府要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环境,为货币政策传导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加大社会信用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二是建立规范的企业经营、兼并、破产、重组机制,提高企业行为的市场化程度,把企业真正建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积累的经济实体。三是建立银行、工商、税务、法院、公安等职能部门之间的磋商制度,联合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维护银行债权。
金融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职能中分离出去后,货币政策职能被定位为人民银行“三大”职能的首要职能。这就要求处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终端末梢地位的县支行,必须把认真贯彻执行货币政策,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其基层央行的工作重心。然而,在现行的制度安排下,由于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传导乏力,使得人民银行县支行货币政策职能弱化。其主要原因就是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区位传导缺失。
本文拟从当前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存在传导缺失的原因着手,就人行县支行履行货币政策职能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货币政策在县城金融存在传导缺失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有全部金融机构80%以上的资产和负债,因而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便成为货币传导机制上的关键。而目前银行业是国家高度控制、高度垄断的一个领域。,金融体系的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并不完全相适应,特别是欠发达县域由于落后的经济环境,金融改革的不到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县域银行杌构大量退出。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收缩机构,主要结合考虑当地的经济环境、金融资源总量、经济效益、地理位置等因素从县一级撤并机构。二是信贷权限的上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第=部分货币政策一般只有存单质押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少量低风险的贷款品种,项目贷款一般都集中到省一级分行。三是信贷条件教条。国有商业银行执行的都是各自:总行制定的贷款条件,而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差距很大,各行用全国统一的贷款条件来对待不同地区的企业,犹如用一把尺子度量和一种筛子筛沙,欠发达县域地区的企业自然就被排除在贷款对象之外,对欠发达地区发放的贷款喜然也就少。因此在当前情况下,由于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传导乏力,使得人民银行县支行货币政策职能弱化,货币政策在县城金融传导中受阻,分析其原因应有以下几点:1。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机制和机构整合,使县域经济失去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一是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和繁琐的贷款审批程序使县域金融信贷功能萎缩。各商业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都实行信贷追究制度,导致基层信贷人员更关心贷款夸张的风险而不是贷款投放的收益,这种不切实际的“零风险”要求,极大地抑制了信贷人员贷款营销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贷款手续繁杂,审批环节多,报批时间长,使县域企业难以承受,只能望“贷”兴叹,从而使得基层行信贷功能日渐萎缩;二是高度集中的信贷授权制度中断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链条。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贷款责任约束机制的逐步健全到位,出于加强信贷,管一理和防范信贷风险的目的,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权限都向上收缩,信贷资金向大型骨干企业和上市公司集中,向信用度高的企业集中,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县以下分支机构除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外,没有贷款权,基层分支机构弱化为办理存汇业务的分理处甚至储蓄所。银行贷款难和中小企业难贷款成为县域经济中的两大难题。三是金融机构从县域经济中的市场退出,导致其布局失衡,使货币政策也失去传导的基石。合理的机构布局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石,四大国有商业锒行相继撤并部分经济落后地区的分支机构,上收信贷权限,城市第二部分货币政策信用社被撤并。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中小企业服务呈空白状态,县域经济失去基本的金融支持,货币政策也失去了基础。
2。宽松的资金上存机制,抵消了中央银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的货币政策效果。作为集中信贷资金的手段,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上级行对基层行上存资金都给出了一个高于存款准备金的利率,在权衡风险和收益之后,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业务时,更愿意选择高额的上存资金利息,而不愿意获取不确定的贷款利息收入。这样,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调控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被弱化。除了保证法定存款准备金外,其余资金全部上存用于省、地、州分行的集团贷款,形:成资金外流。1998年以来;中央银行5次调低存款准备金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求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但基层银行贷款并未同向增加,而上存资金呈同向递增趋势,完全削弱了央行调’低存款准备金支持当地经济建设的货币政策效果。
3。人民银行县支行“窗口指导”手段的乏力,进一步加剧了货币政策传导在县域金融的缺失。“窗口指导”是基层中央银行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确令基层人行无所适从,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央行的信贷政策在基层对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力。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其经营行为受上级行的约束,它们信贷授信的权限、投向,以及能不能放贷,贷多贷少等都由其上级行决定,基层分支机构无权决定。因此,基层人行的“窗口指导”,无异于“空对空”。二是货币政策工具的不足与缺陷,影响到基层货币政策效力的发挥。目前,基层人行在货币政策工具上虽然有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管理等权利,但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发挥作用。支农再贷款方面,由于期一限的限制,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亟须长期资金的需求不相吻合,由于用途的限制,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调整、新型农业兴起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再贴现方面,由于县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意愿不强,自有资金比较充足,根本不需人行的再贷款资金支持,所以,中央银行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货币供应从而调节产业结构的货币政策意图在县域经济中仍是空中楼阁;利率管理方面,也仅仅只是贯彻总行韵政策意图,基层人行并无调控权,管理中实质性的有效调控手段缺乏,在贯彻实施货币政策中基层人行时常处于被动地位,唯一可控制的贷款利率在执行中也因种种因素无法调节,致使货币政策时滞延长。
4。县域信用环境的欠佳,使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缺乏足够的空间。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社会金融法律意识和信用观念还比较淡薄,企业不讲信用,借改制之际悬空、逃费金融债务,长期拖欠银行本息不还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导致银企关系紧张,使基层银行对发放贷款产生恐惧心理。同时,县域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限制了贷款增量的进一步投入。
一,人民银行县支行有效履行货币政策职能的思考。
人民银行县支行作为货币致策的贯彻执行者,是货币政策传导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履行货币政策职能时,要通过有效的职能运作,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中在县域经济中存在传导缺失问题,促进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为支持地方经济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
1。通过货币政策的调研反馈,向上级行建议并促进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步伐,扩大基层行贷款的自主权,使其适应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改变信贷管理方面“一刀切”的做法;适当下放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权限,外拆资金要以不能超过总负债的10%~15%为限。尤其要改革对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模式和信用评级模式,构建一套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管理体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营销力度,简化贷款审批环节,切实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真正发挥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2,充分发挥“道义劝说”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完善信贷风险与奖励机制。在加强风险约束的同时建立相应的信贷激励机制,改革贷款“零风险”的不合理规定,调动信贷人员的积极性,促使基层信贷人员努力开拓信贷市场,主动寻找、选择和培育优质客户群体,克服目前存在的只存不贷,多存少贷的现象。
3。整顿货币政策运行环境,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货币政策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是否具有强有力的地位,较高的威望以及控制信用的足够法律效力和手段。中央银行要注意维持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畅通,及时清除障碍。一是明确规定上存资金利率上限,防止商业银行过度集中资金,积聚风险,造成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缺失。二是合理布局金融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适度放宽规模小、经营机制灵活的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准人条件,有效填补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退出留下的空白,适当延伸政策性金融机构,扶持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三是完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和存款准备金管理制度,授权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和县级支行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监督考核,加强基层人行的资金检测职能,防止商业银行过度抽调资金,收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
4,加强引导,促进金融机构行为与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合拍。一是要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窗口指导”的能力与水平。根据上级行的货币政策要求,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辖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辖区实际的货币信贷指导意见,明确信贷支持第二部分货币政策的重点。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国家的货币政策,增强贷款营销意识,保持对地方经济增长必要的支持力度。
是要建立和完善对辖区内商业银行落实货币政策考核评价体系,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三是要用足、用活货币政策工具。
积极开展商业承兑,汇票业务。,进一步丰富票据市场的流通品种,充分利用“再贴现”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活动,发挥票据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要适当放宽人民银行县支行对再贷款利率的调节权限,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增强人行适度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力度。
5。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人民银行法》。人民银行作为一国的中央银行,在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具有超然的作用,人民银行地县支行应该有权力要求地县一级银行业监管当局完成相关方面的检查,及时向人行报告,以综合协调货币政策对地方经济的调节及确保金融稳定。而目前的状况是平行工作,谁也不管谁,在金融稳定货币政策执行,调节经济金融方面各唱各的调,不能保持一致,降低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执行效果。
6。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信息沟通机制,为县域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一是要定期召开有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的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分析会,找出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加以解决。是在企业改制中切实维护金融债权。一方面联手辖区金融系统在信贷、结算、资金、账户等方面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企业以严厉制裁;另一方面,建立“金融诚信企业”制度,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开展“金融诚信企业”评比制度,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三是搭建信息平台,通过举办银企合作座谈会、贷款供需洽谈会等多种形式,促进政、银、企的沟通,促进项目与资金的衔接,实现经济金融的同发展共繁荣。
7,地方政府要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环境,为货币政策传导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加大社会信用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二是建立规范的企业经营、兼并、破产、重组机制,提高企业行为的市场化程度,把企业真正建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积累的经济实体。三是建立银行、工商、税务、法院、公安等职能部门之间的磋商制度,联合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维护银行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