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夫子庙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奇是活着的唯一一个重要证人,却又于半年前充军新疆。
其余口供,虽然大体一致,但仔细分析却有若干不能自圆其说之处。
而张伯行的几封奏折,却始终如一,理直气壮,言之有据。
康熙庆幸自己没有盲目听从二任钦差的意见,也为自己没有白白提升重用张伯行而高兴更是为胤禛亲审江南舞憋案而庆幸。
这场案件,多亏了胤禛小心才终于能有了现在这个水落石出,康熙爷眉头紧皱,只盯着桌案上的卷宗,这一件案子的判决要谨重,只单看这朝中风卷云涌,结朋结党,勾结一气,也真够他气得上火了。
康熙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索额图与明珠,第二个想到的就是那几个不成气的儿子,第三想起的就是胤禛带回的周文那一干人犯,若不是亲审了周文等人,他都不敢相信,大清朝廷,上下官员竟都成了这个样子!真就成了张伯行那张奏折上那枝血竹了!
尔等杂种都是什么东西,枉称官员!
江南一案会审得这么难,与他们二人脱不了关系,只说这一个月间的折子,众说纷纭,这上上下下官员们都跟斗狗一样,这还是大清朝廷吗?
康熙爷恨恨的一拍案案,眼神一眯,下定了决心。
他亲自在案卷上批示道:“江南科场一案,督、抚互参,钦差寡断。然是非曲直自有公断,令九卿、詹事、科道共同会审,澄清其中不明之处。”
三省六部九卿会审,是大清最隆重的审案方式。自顺治朝以来,这样的大审仅有少数几次,因此消息传开,全京师立刻轰动了。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猜测着审理的结果。
六部九卿官员却忙得团团转,皇上为一件科场案居然压下了四位钦差的结论,这在康熙朝五十年来还是第一次。
在刑部的严加催促下,所有人犯早已递解进京,六部、九卿会阅了全部案卷,把皇上的朱批几乎背下来了,但是他们越看案卷,心里越发愁,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如果推翻原议,无异于开罪了三位尚书、两位总督,这个打击面可不小。
如果维持原议,皇上的朱批等于白写,弄不好不是丢官就是掉脑袋,正如俗话说的“武大郎服毒——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怎么断都不行。
刑部大堂气势森严,六部、九卿大臣坐了一大溜儿,各科给事中,詹事府詹事齐齐地列了一堂。
三班衙役、刑典、仵作站立两厢。大堂上主审大人惊堂木拍得山响,皂隶的堂威声震天动地。被审的人犯一个个魂不附体,在大堂上连句整话也说不出,哪里还敢翻供?会审进行得分外顺利,皇上朱批的几个破绽很快被“彻底”查清。
陈天立的死是因为看押他的狱卒喝多了酒,昏睡不醒,使案犯解下腰带自缢。
主审大人当堂判决,将误事狱卒斩立决。证人李奇在押解新疆途中,染病身死,有当地县衙的文书为证。
这样一来噶礼的受贿就没有凭证了,依钦差原议不再追究。科场舞弊人员或斩或绞都依原审判决。至于江南督抚互相弹劾,扑风捉影,弄得民心不定,理应一齐革职。
六部、九卿、詹事、科道联名将审理结果报呈给康熙。这真是一个八面玲珑的杰作,亏这些主审官员想得出来。
康熙看着呈上来的折子,气得又砸了个唐三彩的瓷瓶,摔了白玉的镇纸,踹翻了紫檀木的龙椅。
“荒唐,荒唐,做贼的和抓贼的一齐问罪,清廉的和贪赃的一齐革职,天理何在,国法何在?”
他气得两眼赤红,一腔怒火没处发作,随手拿起一桌子奏折狠狠地摔到了地上,气还没出尽,连着又上去踩了几脚。
李德沛全战战兢兢凑上去,小声的劝慰着:“皇上息怒,保重龙体。“
“朕怎么息怒!一品抚巡被刺杀,朕的儿子差点给烧死,两江总督十五锭金卖了屁股,满朝的官员结党谋私,让朕息怒,那这大清的江山怎么息怒!朕对官员一再容忍宽仁,就让他们上行下效,贪污成风,抱成团的欺骗朕,谋害朕的儿子的吗!”
当值的太监、宫女从来没见皇帝发过这么大的脾气,一齐跪在地上,战战兢兢,不敢出声。
康熙怒吼:“滚!全都给朕滚出去!”
宫女和内侍如获大赦一般,应了一声“喳——!”所有人全都悄无声息退出了大殿。
康熙是一位治国的明君,他很清楚,案子审到这种程度,是非由他自己出面裁决不可了。西暖阁灯火一夜未灭,次日一早上谕传旨,在乾清门前以御门听政的方式,颁布审理结果。
满朝文武都被传到了乾清门前,站殿将军、铁甲卫士把乾清门前的广场把得严严实实。没有钟鼓,没有旗幡,乾清门前一派紧张气氛。
各部大臣们个个低眉顺目,屏息静气,心里却是各怀心思,六部、九卿会审官员面面相觑,思索着奏折中有什么漏洞。
康熙爷在一大群内侍、护卫的簇拥下走出来了,他满面怒容,走到宫门口正中的宝座前,却没有坐下,把六部、九卿的奏折掷了下来,喊了一声:“这就是你们的断案吗?”
众官员全体跪在地上,高呼着:奴才们有负圣恩,万岁爷息怒。
一日后,公告在午门前,康熙的上谕如下:
江南科场案纷纷纭纭审了一年,结果是越审越乱,越审越荒唐。台阁重臣害怕贪官污吏,六部言官庇护钦差大臣,弄得黑白混淆,是非颠倒,忠良含屈,奸臣狞笑。
如今,你们不敢伸张正义,朕来伸张正义,你们不敢惩治贪官,朕来惩治贪官,你们不敢保护忠良,朕来保护忠良。噶礼多年总督两江,飞扬跋扈,今天参这个,明天告那个,全是无中生有,难道你们就没有耳闻?
张伯行在江南清廉忠正,甚得民心,若没有张伯行,江南大好河山恐怕有一半要被噶礼吞掉了。此番为民请命,披肝沥胆,不顾个人安危,四次上本伸张正义。这样的清官为什么要遭惩处?
小小科场案三上三下,竟不能理出个头绪,叫天下民心怎服?
朕今天宣告最后结论,科场舞弊人员一律依法处决,不得宽怠。噶礼受贿纵容舞弊,着即革职听参,张伯行忠贞秉正,一心为国,应即留任原职,日后再行升赏。朕之断决,着刑部立即行文,晓谕天下,以正视听。
两天以后,康熙的圣谕被八百里加急传到了江南。愁云紧锁的江宁城立刻沸腾,人们喜笑颜开,奔走相告,巡抚衙前披红挂彩,冷落了一年的夫子庙,又出现了繁华景象,文人学士,争相来贡院张榜慰谢张伯行,贡院周围又泛起了阵阵读书声。
张伯行谁也没有见,只在官衙门立上四个字:静听书声。
太白楼中二楼靠窗的位置,一身长袍的顾倾城独自坐在那里,笑着听着楼中往来的考生们热烈的讨论。
她对于胤禛调教官员的手段,倒真是起了佩服之心了,张伯行这个清官是真让胤禛调教出来了,铁内铮铮,宠唇不惊。
静听书声——这四个字写得真是好!
这场科举,张伯行是最大赢家,赢了康熙爷的信任,赢了全天下仕子的心,更是赢了下半辈子的立世之本,他会是胤禛手中安在江南最有利的一个棋子,更能助胤禛笼拢清流一脉的心,不错,真不错,呵呵,顾倾城抿唇笑着。
曾静迈着方步,一身白衣,优雅从容的走上楼,目光一扫看到她的位置,走过来,坐在她的对面,端起桌上的茶杯,先喝了一口,微笑着说:
“江南碧螺春。呵呵,你不是更喜欢老君眉吗?今天怎么喝起了碧螺春了?”
李奇是活着的唯一一个重要证人,却又于半年前充军新疆。
其余口供,虽然大体一致,但仔细分析却有若干不能自圆其说之处。
而张伯行的几封奏折,却始终如一,理直气壮,言之有据。
康熙庆幸自己没有盲目听从二任钦差的意见,也为自己没有白白提升重用张伯行而高兴更是为胤禛亲审江南舞憋案而庆幸。
这场案件,多亏了胤禛小心才终于能有了现在这个水落石出,康熙爷眉头紧皱,只盯着桌案上的卷宗,这一件案子的判决要谨重,只单看这朝中风卷云涌,结朋结党,勾结一气,也真够他气得上火了。
康熙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索额图与明珠,第二个想到的就是那几个不成气的儿子,第三想起的就是胤禛带回的周文那一干人犯,若不是亲审了周文等人,他都不敢相信,大清朝廷,上下官员竟都成了这个样子!真就成了张伯行那张奏折上那枝血竹了!
尔等杂种都是什么东西,枉称官员!
江南一案会审得这么难,与他们二人脱不了关系,只说这一个月间的折子,众说纷纭,这上上下下官员们都跟斗狗一样,这还是大清朝廷吗?
康熙爷恨恨的一拍案案,眼神一眯,下定了决心。
他亲自在案卷上批示道:“江南科场一案,督、抚互参,钦差寡断。然是非曲直自有公断,令九卿、詹事、科道共同会审,澄清其中不明之处。”
三省六部九卿会审,是大清最隆重的审案方式。自顺治朝以来,这样的大审仅有少数几次,因此消息传开,全京师立刻轰动了。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猜测着审理的结果。
六部九卿官员却忙得团团转,皇上为一件科场案居然压下了四位钦差的结论,这在康熙朝五十年来还是第一次。
在刑部的严加催促下,所有人犯早已递解进京,六部、九卿会阅了全部案卷,把皇上的朱批几乎背下来了,但是他们越看案卷,心里越发愁,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如果推翻原议,无异于开罪了三位尚书、两位总督,这个打击面可不小。
如果维持原议,皇上的朱批等于白写,弄不好不是丢官就是掉脑袋,正如俗话说的“武大郎服毒——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怎么断都不行。
刑部大堂气势森严,六部、九卿大臣坐了一大溜儿,各科给事中,詹事府詹事齐齐地列了一堂。
三班衙役、刑典、仵作站立两厢。大堂上主审大人惊堂木拍得山响,皂隶的堂威声震天动地。被审的人犯一个个魂不附体,在大堂上连句整话也说不出,哪里还敢翻供?会审进行得分外顺利,皇上朱批的几个破绽很快被“彻底”查清。
陈天立的死是因为看押他的狱卒喝多了酒,昏睡不醒,使案犯解下腰带自缢。
主审大人当堂判决,将误事狱卒斩立决。证人李奇在押解新疆途中,染病身死,有当地县衙的文书为证。
这样一来噶礼的受贿就没有凭证了,依钦差原议不再追究。科场舞弊人员或斩或绞都依原审判决。至于江南督抚互相弹劾,扑风捉影,弄得民心不定,理应一齐革职。
六部、九卿、詹事、科道联名将审理结果报呈给康熙。这真是一个八面玲珑的杰作,亏这些主审官员想得出来。
康熙看着呈上来的折子,气得又砸了个唐三彩的瓷瓶,摔了白玉的镇纸,踹翻了紫檀木的龙椅。
“荒唐,荒唐,做贼的和抓贼的一齐问罪,清廉的和贪赃的一齐革职,天理何在,国法何在?”
他气得两眼赤红,一腔怒火没处发作,随手拿起一桌子奏折狠狠地摔到了地上,气还没出尽,连着又上去踩了几脚。
李德沛全战战兢兢凑上去,小声的劝慰着:“皇上息怒,保重龙体。“
“朕怎么息怒!一品抚巡被刺杀,朕的儿子差点给烧死,两江总督十五锭金卖了屁股,满朝的官员结党谋私,让朕息怒,那这大清的江山怎么息怒!朕对官员一再容忍宽仁,就让他们上行下效,贪污成风,抱成团的欺骗朕,谋害朕的儿子的吗!”
当值的太监、宫女从来没见皇帝发过这么大的脾气,一齐跪在地上,战战兢兢,不敢出声。
康熙怒吼:“滚!全都给朕滚出去!”
宫女和内侍如获大赦一般,应了一声“喳——!”所有人全都悄无声息退出了大殿。
康熙是一位治国的明君,他很清楚,案子审到这种程度,是非由他自己出面裁决不可了。西暖阁灯火一夜未灭,次日一早上谕传旨,在乾清门前以御门听政的方式,颁布审理结果。
满朝文武都被传到了乾清门前,站殿将军、铁甲卫士把乾清门前的广场把得严严实实。没有钟鼓,没有旗幡,乾清门前一派紧张气氛。
各部大臣们个个低眉顺目,屏息静气,心里却是各怀心思,六部、九卿会审官员面面相觑,思索着奏折中有什么漏洞。
康熙爷在一大群内侍、护卫的簇拥下走出来了,他满面怒容,走到宫门口正中的宝座前,却没有坐下,把六部、九卿的奏折掷了下来,喊了一声:“这就是你们的断案吗?”
众官员全体跪在地上,高呼着:奴才们有负圣恩,万岁爷息怒。
一日后,公告在午门前,康熙的上谕如下:
江南科场案纷纷纭纭审了一年,结果是越审越乱,越审越荒唐。台阁重臣害怕贪官污吏,六部言官庇护钦差大臣,弄得黑白混淆,是非颠倒,忠良含屈,奸臣狞笑。
如今,你们不敢伸张正义,朕来伸张正义,你们不敢惩治贪官,朕来惩治贪官,你们不敢保护忠良,朕来保护忠良。噶礼多年总督两江,飞扬跋扈,今天参这个,明天告那个,全是无中生有,难道你们就没有耳闻?
张伯行在江南清廉忠正,甚得民心,若没有张伯行,江南大好河山恐怕有一半要被噶礼吞掉了。此番为民请命,披肝沥胆,不顾个人安危,四次上本伸张正义。这样的清官为什么要遭惩处?
小小科场案三上三下,竟不能理出个头绪,叫天下民心怎服?
朕今天宣告最后结论,科场舞弊人员一律依法处决,不得宽怠。噶礼受贿纵容舞弊,着即革职听参,张伯行忠贞秉正,一心为国,应即留任原职,日后再行升赏。朕之断决,着刑部立即行文,晓谕天下,以正视听。
两天以后,康熙的圣谕被八百里加急传到了江南。愁云紧锁的江宁城立刻沸腾,人们喜笑颜开,奔走相告,巡抚衙前披红挂彩,冷落了一年的夫子庙,又出现了繁华景象,文人学士,争相来贡院张榜慰谢张伯行,贡院周围又泛起了阵阵读书声。
张伯行谁也没有见,只在官衙门立上四个字:静听书声。
太白楼中二楼靠窗的位置,一身长袍的顾倾城独自坐在那里,笑着听着楼中往来的考生们热烈的讨论。
她对于胤禛调教官员的手段,倒真是起了佩服之心了,张伯行这个清官是真让胤禛调教出来了,铁内铮铮,宠唇不惊。
静听书声——这四个字写得真是好!
这场科举,张伯行是最大赢家,赢了康熙爷的信任,赢了全天下仕子的心,更是赢了下半辈子的立世之本,他会是胤禛手中安在江南最有利的一个棋子,更能助胤禛笼拢清流一脉的心,不错,真不错,呵呵,顾倾城抿唇笑着。
曾静迈着方步,一身白衣,优雅从容的走上楼,目光一扫看到她的位置,走过来,坐在她的对面,端起桌上的茶杯,先喝了一口,微笑着说:
“江南碧螺春。呵呵,你不是更喜欢老君眉吗?今天怎么喝起了碧螺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