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的最后时光(大结局)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正式开始书写东坡先生的最后时光这个故事的大结局之前,我先做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什么呢?因为我打错了一个字。有读者会问:“边塞man,你至于这样吗?照你这么说,你之前打错了那么多字,你怎么不跟读者朋友们道歉呢?”我只能说,这一次的错误和之前的错误不同:性质不同,造成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这个错误就是,在上一个章节中,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其中有这样一句诗:“空余鲁叟乘桴意”,然而我照着书上的字去打字,书上写成了“鲁奥”,我当时就想:鲁奥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放在这句诗甚至整首诗中,狗屁不通,读不通这个鲁奥究竟是什么,当时因为时间有些紧促,我匆匆写完发表,就没把这个“鲁奥”当回事。今天,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就找到古诗文网查了一下,结果发现正确的诗句应当是空余鲁叟乘桴意,是“鲁叟”而不是鲁奥,我这下子顿悟了:鲁叟,字面意义就是鲁国的老人,然而在此有所指代,指代的就是孔老夫子,因为他说过一句话:“道不行,乘桴浮与海。”意思是如果他所推行的大道在中原若是行不通,他就要到海外去宣传他的思想,这下子读通顺了,可以说气脉中贯。
有人会说,一个字而已,没必要小题大做。我告诉你,这根本就不是小题大做,这是是非分明!现在进行一个心理学分析:绝大多数作者认为,应当在细节处下功夫,这个无可厚非。可究竟什么是细节,这一点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作者认为,应当在自我审查自己作品的时候找出所有错别字,因为这是低级错误,绝大多数读者一眼就看出来了,被发现之后真的很掉价,因而,他们对普通的错别字很在意。但是,他们这些人往往对写作中的一些高级错误视而不见,甚至有些时候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为什么要这样去想呢?他们可能以为,读者也不知道什么意思,读者也会不求甚解,这样的错误算什么错误呢?
而这,恰恰是最大的错误。我现在提出我的观点:很多读者读一遍甚至是读很多遍都读不出来的错误,是需要作者格外重视的错误,因为这样的错误,往往会被读者迅速接受,甚至是记忆,甚至是背诵。这种错误,平时看不出来,可是到关键时候,若是因为作者的原因,犯了这种错误,后果真的很严重。拿我自己的错误来举例子,假如说,一个读者通过我的书接触到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这首诗,刚一读,没发现什么错误,然后按照错误的版本把这首诗背诵了,也许刚一开始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是,这正是最大的问题,因为这句诗,这首诗,根本不常用,可是,假如你在高考作文中引用了错误的诗句,你会被扣分,当然,你可能并不知道就是因为这个扣的分,再进一步讲,假如你有幸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并且有机会站在台上玩飞花令,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你脱口而出:空余鲁奥乘桴意,然后,点评老师听了之后,疑惑了一下,判断出你说的诗不对,然后你很冤枉,因为《大宋物语》里就是这么写的呀,难道他写错了,没错,就是他写错了。因而,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作者本人会感到罪孽深重。举这个例子,也许我和读者之间还是没有产生共鸣。无独有偶,举下一个例子:问一问读者,杨柳青青江水平,下一句是闻郎江上踏歌声吗?很多读者会说是的,我告诉你,不是!读者又说,我这书上写的明明白白的,就是闻郎江上踏歌声,那我告诉你,书上写错了。正确的诗句应该是闻郎江上唱歌声。很不幸,这个点被中国诗词大会get到了,成为了第五季的考题,考出来的结果是几乎全军覆没,很有幸,这个点被中国诗词大会以及边塞man(本文作者)get到了,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知道了哪一句是正确的,哪一句是不正确的,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只想说一句至理名言: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读者们,记住这句话,少吃很多亏。最后严肃批评为本文作者提供错误资料并且不把这种高级错误当成错误的《中国名人大传·苏轼传》作者胡明刚(还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输入法里都有),记住这个人,以后看他的书,尤其是看他引用名人诗句时,要格外仔细,格外小心,他可以是一个不仔细不认真的作家,但是,我不能是一个不仔细不认真的作家兼读者,因为我真的做不到,因为也许他写过许许多多的书,他不在乎自己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但我和他不一样,我不出名,但我要求我的作品必须是精品,绝不能误人子弟。
好的,下面我摆脱这种苦大仇深的状态,言归正传,回到苏东坡最后岁月的故事的书写上来。
简单总结一下,苏轼的诗词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比较艰难困苦的时候表现他的乐观精神,另一个是在战胜困难的时候表现他的万丈豪情,曾经的词作《定风波》如此,现在的这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亦是如此。
苏轼遇赦北归,一路上,到处都是对他顶礼膜拜的人,人们争相一睹这个打不败的小强————苏东坡大学士的风采,正因如此,一度造成多地交通拥堵,这令交警很是头疼,可是很多交警也是苏东坡的粉丝啊,于是,很多地方交通直接瘫痪了。有没有解决办法呢?有的,那就是苏东坡离开这里,继续北上。
到达常州,他不走了,他陶醉于这里秀美的风景,他开始旅游,逛遍了这里的名胜古迹,留下两句话:“年来转觉此生浮,义作三吴浪漫游。”
正如一位诗人写下“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苏东坡把常州当作像扬州那样可以终老的地方,他用尽自己平生的积蓄,在常州城里买了一套小房子,苏轼平生不贪,而且又多次被贬官,因而也没有多少钱,只能买小房子。
当时,坊间一度传闻,苏轼要被提拔当宰相,然而,苏轼听了,只是呵呵。(他正是第一个把呵呵用于书信文章中的人,在后面的文章中会详细讲述)
过去,他拼死吃河豚,这次遇赦北归之后,更是不管不顾,拼死吃了很多东西,其中有一些是打野得到的小野怪,比如说野猪,比如说蝙蝠。
一天晚上,他听到门外有个老妪(老婆婆)哭泣,她说自己的不肖(注意,这样写,不是那个不孝,意义完全不一样)儿孙把自己和自己丈夫奋斗了大半辈子才买下来的房子卖了出去,苏轼出门给她递了几张面巾纸安慰她,让她不要哭泣,经过一番交谈,苏轼才知道原来是他买了老太太原先住过的这套房子。苏东坡当着老太太的面烧掉房契,告诉老太太自己以后就租房子住,他说到做到,一直到自己去世,他按时向那个老太太交租金,去世后,苏轼的子孙按照苏轼的遗愿,把房子归还给那个老太太。
苏轼已经老了,加之一路颠簸,身体自然受不了,不仅如此,苏轼还食用野生动物,造成消化不良,拉了好多天肚子。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苏东坡一直发烧,因为高烧不退,病重,最后不幸离开了人世。
有人会问,他这样伟大的人物,有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因为,很多名人都留下了遗言,比如说,心学大师王阳明,遗言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再比如说,先行者孙文,遗言(据说)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我要告诉大家,伟大的苏东坡,真的没有遗言。
因为他这一生,尽管也经历了许多挫折与坎坷,但是,没有遗憾,他不像陆游那样“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还留下遗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死的很从容,很淡定。在去世之前,也许他和自己有过这样一段内心独白,只是告诉自己:我那宠辱不惊、进退自如的人生态度,会成为后代文人敬仰的人生范式,我那非凡的文艺见解和不朽的艺术创作,为后代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
后人来看我这一生,就如同欣赏绝美的画卷,后人来听我这一生,就如同倾听起伏的乐章。我的人生将来会养活无数个靠专门研究我来吃饭的人,因为我的一生值得他们用一生去喜爱去思索、去体会。
他在心中默默说出人生的最后一句话:我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但是,最后时刻,我要笑着走。
他遂了自己在熙宁七年(1074年)在常州悼念一位朋友时写下的夙愿:“大江之南兮,震泽之北。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
他的儿孙帮助他完成了另一桩心愿,把他和妻子王闰之葬在一起。王闰之去世时,他曾在《同安郡君墓志铭》中写道:“唯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遗憾的是,王弗的墓远在四川眉山,王朝云的墓远在惠州,她们都没能与苏东坡葬在一起。
结束了。
最后,我想用一句日本俳句收束全文:古老池塘兮,扑通水响,青蛙跳进去。意思是,无论多么伟大的人,最终也不过化为一抔黄土,虽然扑通水响之后水面会泛起涟漪,但是,过后不久,水面又恢复平静。对于历史来说,伟大人物轰轰烈烈的一辈子只是一瞬间罢了,真正永恒的,是平凡与平静。那么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在漫长的平静中寻找那不平静的涟漪,接下来的《大宋的学渣与考霸》,为你介绍考霸们的春风得意,以及学渣们的愤愤不平。
在正式开始书写东坡先生的最后时光这个故事的大结局之前,我先做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什么呢?因为我打错了一个字。有读者会问:“边塞man,你至于这样吗?照你这么说,你之前打错了那么多字,你怎么不跟读者朋友们道歉呢?”我只能说,这一次的错误和之前的错误不同:性质不同,造成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这个错误就是,在上一个章节中,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其中有这样一句诗:“空余鲁叟乘桴意”,然而我照着书上的字去打字,书上写成了“鲁奥”,我当时就想:鲁奥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放在这句诗甚至整首诗中,狗屁不通,读不通这个鲁奥究竟是什么,当时因为时间有些紧促,我匆匆写完发表,就没把这个“鲁奥”当回事。今天,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就找到古诗文网查了一下,结果发现正确的诗句应当是空余鲁叟乘桴意,是“鲁叟”而不是鲁奥,我这下子顿悟了:鲁叟,字面意义就是鲁国的老人,然而在此有所指代,指代的就是孔老夫子,因为他说过一句话:“道不行,乘桴浮与海。”意思是如果他所推行的大道在中原若是行不通,他就要到海外去宣传他的思想,这下子读通顺了,可以说气脉中贯。
有人会说,一个字而已,没必要小题大做。我告诉你,这根本就不是小题大做,这是是非分明!现在进行一个心理学分析:绝大多数作者认为,应当在细节处下功夫,这个无可厚非。可究竟什么是细节,这一点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作者认为,应当在自我审查自己作品的时候找出所有错别字,因为这是低级错误,绝大多数读者一眼就看出来了,被发现之后真的很掉价,因而,他们对普通的错别字很在意。但是,他们这些人往往对写作中的一些高级错误视而不见,甚至有些时候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为什么要这样去想呢?他们可能以为,读者也不知道什么意思,读者也会不求甚解,这样的错误算什么错误呢?
而这,恰恰是最大的错误。我现在提出我的观点:很多读者读一遍甚至是读很多遍都读不出来的错误,是需要作者格外重视的错误,因为这样的错误,往往会被读者迅速接受,甚至是记忆,甚至是背诵。这种错误,平时看不出来,可是到关键时候,若是因为作者的原因,犯了这种错误,后果真的很严重。拿我自己的错误来举例子,假如说,一个读者通过我的书接触到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这首诗,刚一读,没发现什么错误,然后按照错误的版本把这首诗背诵了,也许刚一开始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是,这正是最大的问题,因为这句诗,这首诗,根本不常用,可是,假如你在高考作文中引用了错误的诗句,你会被扣分,当然,你可能并不知道就是因为这个扣的分,再进一步讲,假如你有幸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并且有机会站在台上玩飞花令,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你脱口而出:空余鲁奥乘桴意,然后,点评老师听了之后,疑惑了一下,判断出你说的诗不对,然后你很冤枉,因为《大宋物语》里就是这么写的呀,难道他写错了,没错,就是他写错了。因而,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作者本人会感到罪孽深重。举这个例子,也许我和读者之间还是没有产生共鸣。无独有偶,举下一个例子:问一问读者,杨柳青青江水平,下一句是闻郎江上踏歌声吗?很多读者会说是的,我告诉你,不是!读者又说,我这书上写的明明白白的,就是闻郎江上踏歌声,那我告诉你,书上写错了。正确的诗句应该是闻郎江上唱歌声。很不幸,这个点被中国诗词大会get到了,成为了第五季的考题,考出来的结果是几乎全军覆没,很有幸,这个点被中国诗词大会以及边塞man(本文作者)get到了,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知道了哪一句是正确的,哪一句是不正确的,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只想说一句至理名言: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读者们,记住这句话,少吃很多亏。最后严肃批评为本文作者提供错误资料并且不把这种高级错误当成错误的《中国名人大传·苏轼传》作者胡明刚(还是个小有名气的人物,输入法里都有),记住这个人,以后看他的书,尤其是看他引用名人诗句时,要格外仔细,格外小心,他可以是一个不仔细不认真的作家,但是,我不能是一个不仔细不认真的作家兼读者,因为我真的做不到,因为也许他写过许许多多的书,他不在乎自己犯了一个严重错误,但我和他不一样,我不出名,但我要求我的作品必须是精品,绝不能误人子弟。
好的,下面我摆脱这种苦大仇深的状态,言归正传,回到苏东坡最后岁月的故事的书写上来。
简单总结一下,苏轼的诗词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比较艰难困苦的时候表现他的乐观精神,另一个是在战胜困难的时候表现他的万丈豪情,曾经的词作《定风波》如此,现在的这首《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亦是如此。
苏轼遇赦北归,一路上,到处都是对他顶礼膜拜的人,人们争相一睹这个打不败的小强————苏东坡大学士的风采,正因如此,一度造成多地交通拥堵,这令交警很是头疼,可是很多交警也是苏东坡的粉丝啊,于是,很多地方交通直接瘫痪了。有没有解决办法呢?有的,那就是苏东坡离开这里,继续北上。
到达常州,他不走了,他陶醉于这里秀美的风景,他开始旅游,逛遍了这里的名胜古迹,留下两句话:“年来转觉此生浮,义作三吴浪漫游。”
正如一位诗人写下“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苏东坡把常州当作像扬州那样可以终老的地方,他用尽自己平生的积蓄,在常州城里买了一套小房子,苏轼平生不贪,而且又多次被贬官,因而也没有多少钱,只能买小房子。
当时,坊间一度传闻,苏轼要被提拔当宰相,然而,苏轼听了,只是呵呵。(他正是第一个把呵呵用于书信文章中的人,在后面的文章中会详细讲述)
过去,他拼死吃河豚,这次遇赦北归之后,更是不管不顾,拼死吃了很多东西,其中有一些是打野得到的小野怪,比如说野猪,比如说蝙蝠。
一天晚上,他听到门外有个老妪(老婆婆)哭泣,她说自己的不肖(注意,这样写,不是那个不孝,意义完全不一样)儿孙把自己和自己丈夫奋斗了大半辈子才买下来的房子卖了出去,苏轼出门给她递了几张面巾纸安慰她,让她不要哭泣,经过一番交谈,苏轼才知道原来是他买了老太太原先住过的这套房子。苏东坡当着老太太的面烧掉房契,告诉老太太自己以后就租房子住,他说到做到,一直到自己去世,他按时向那个老太太交租金,去世后,苏轼的子孙按照苏轼的遗愿,把房子归还给那个老太太。
苏轼已经老了,加之一路颠簸,身体自然受不了,不仅如此,苏轼还食用野生动物,造成消化不良,拉了好多天肚子。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苏东坡一直发烧,因为高烧不退,病重,最后不幸离开了人世。
有人会问,他这样伟大的人物,有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因为,很多名人都留下了遗言,比如说,心学大师王阳明,遗言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再比如说,先行者孙文,遗言(据说)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我要告诉大家,伟大的苏东坡,真的没有遗言。
因为他这一生,尽管也经历了许多挫折与坎坷,但是,没有遗憾,他不像陆游那样“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还留下遗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死的很从容,很淡定。在去世之前,也许他和自己有过这样一段内心独白,只是告诉自己:我那宠辱不惊、进退自如的人生态度,会成为后代文人敬仰的人生范式,我那非凡的文艺见解和不朽的艺术创作,为后代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
后人来看我这一生,就如同欣赏绝美的画卷,后人来听我这一生,就如同倾听起伏的乐章。我的人生将来会养活无数个靠专门研究我来吃饭的人,因为我的一生值得他们用一生去喜爱去思索、去体会。
他在心中默默说出人生的最后一句话:我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但是,最后时刻,我要笑着走。
他遂了自己在熙宁七年(1074年)在常州悼念一位朋友时写下的夙愿:“大江之南兮,震泽之北。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
他的儿孙帮助他完成了另一桩心愿,把他和妻子王闰之葬在一起。王闰之去世时,他曾在《同安郡君墓志铭》中写道:“唯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遗憾的是,王弗的墓远在四川眉山,王朝云的墓远在惠州,她们都没能与苏东坡葬在一起。
结束了。
最后,我想用一句日本俳句收束全文:古老池塘兮,扑通水响,青蛙跳进去。意思是,无论多么伟大的人,最终也不过化为一抔黄土,虽然扑通水响之后水面会泛起涟漪,但是,过后不久,水面又恢复平静。对于历史来说,伟大人物轰轰烈烈的一辈子只是一瞬间罢了,真正永恒的,是平凡与平静。那么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在漫长的平静中寻找那不平静的涟漪,接下来的《大宋的学渣与考霸》,为你介绍考霸们的春风得意,以及学渣们的愤愤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