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 > 第二十九章 县试

第二十九章 县试

作者:一定是起风了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金陵县衙——

    黎明,太阳昏昏,县衙的街道一片灰暗,显得格外冷清。

    县衙前,一对灯笼悬挂,灯光映照着几个灰袍官吏。

    小厮将马车缓缓停下,轿内,墨儿递了考篮,嘱道:“公子,汤容易凉,捂在最底下了,莫忘了喝”。

    王仁之点了点头,回看向墨儿忧虑面容,道:“你们回去吧”。

    言罢,正直走向县衙。

    正门前,几个小吏倚靠于檐墙之上,模样懒散,听见脚步声,扫视一眼来人。

    见王仁之身穿直裰儒袍,便一声不吭闭上双眼,昏昏欲睡。

    王仁之未在意这些,毕竟他们不负责搜身,脚步踏过门槛,踩着石砖路行走。

    金陵县的考棚在县衙的一处大院内,有东西辕门,圈以木栅。

    王仁之在大院周围绕了半圈,来到大院的北面,踏过龙门。

    穿过龙门,映眼便是一处宽阔的空地,几十名考生在此等候入座,左处则有几名考官主持,并负责核对考引。

    王仁之走上前递了考引,一个差役上前搜身。

    便在这时,一位青袍考官猛然一下站起身,抬头道:“且慢,这位公子品德甚佳,不必搜身了”。

    说完,连忙走到王仁之身前,面色谄媚,恭道:“我带您看看考舍”。

    王仁之盯看了他一眼,倒也不奇怪,毕竟自己廪保都是知县邱士林担任的,亲供更是写有开国县伯之名,任谁看了都得迷糊一下。

    这诺大的金陵城,谁不知金陵王氏?正可谓: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参加县试,必须具亲供、互结、具结三者作为考引。

    所谓亲供,即考生姓名、年岁、籍贯,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殁履历,过继者亦要写本人亲生父母三代。

    所谓互结,即考生取具同考的五人,写具五童互结保单,作弊者五人连坐。

    所谓具结,即请由本县廪生(秀才)作保,亦称“认保”。

    保其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身,不假名。并保证其身家清白,非娼优皂吏之子孙,本身亦未犯案操践业。

    原来在王仁之递上考引时,那青袍考官刚扫视了一眼,便见考引最前方的一处醒目小字,考生曾祖父:都太尉统制县伯,已故。

    考生填写的考引一般都非常具体,生怕不符合条件,而这却只有短短的九字。

    考引下方又例有曾祖母、祖父母、父母的简短履历。

    看到这里,青袍考官蓦然一惊,这贯历……这等子弟不都是保送国子监的吗?来这小小的县试做何?真是闲的!

    心中虽是不解,但表面也得好好伺候。

    青袍考官转念一想,面露笑容,奉承道:“您看坐哪处,我带您四处转转”。

    王仁之道:“不必了,寻一处夕阳映照的号舍即可”。

    青袍考官亲自迎送王仁之,并帮忙提拿考篮,二人走在土路过道上,两边即是狭小的号舍。

    负责搜身小吏继续搜查,防止有考生怀挟抄写等纸张入场。

    走了一会,王仁之便在一间号舍前停下了,望向考官,揖道:“劳烦了”。

    青袍考官忙回揖,笑道:“不劳烦、不劳烦”。

    言罢,便上前将号舍中的木板抬起,用袖袍擦试,回头道:“您可以坐进来了”。

    号舍内条件很是简陋,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档板用来书写,下面木板用来坐,休息时,则可以将两块木板拼起来,蜷缩在上面。

    考生在开考之后便与外界隔绝,差役除了出恭、交卷,其他的事情不会理踩。

    出恭,需要先请示领取一块“出恭入敬”的牌子,拿这块牌子出恭。

    另外,县试共分五或四场,这由知县决定,每一场考试都相隔数日,前一场考试通过者才有资格参加下一场,且每场考试录取人数依次减少。

    王仁之道:“好,您忙去吧,我这便无事了”。

    青袍考官点点头,道:“您若有事情,让差役唤我就是”。

    很快,随着一阵响鼓,差役们分发考卷。

    王仁之端坐在木板上,只觉有些不舒服,不仅是号舍狭窄、潮湿,伸不开手脚的原因,亦因这木板比秋千还硬!

    差役发放完考卷,王仁之这边也磨完墨,仔细看着宣纸卷子上的几处小字,亦是考题。

    第一场考的是八股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限在七百字内。

    王仁之另置了一张宣纸,轻蘸了下墨水,提笔便写了一行。

    先不说内容,单说这楷书便是苍劲有力,雄健潇洒,颇具柳骨,隐隐可见一种自然筋骨美蕴,任是楷书大家见了也不会说差。

    这是王仁之今世日日临摹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司徒刘沔碑》等作品的结果。

    可以说是十年如一日,几乎未曾断过,每次清晨起床,不先读书,先把《玄秘塔碑》临摹一遍。

    为什么写正楷,而不用王仁之前世最善的草书?只因楷法遒美者为尚,周廷规定科举必须写正楷,写其他字体不予录取。

    王仁之腹有经纶,行笔稳建,很快一篇遣词造句不错的八股文便呈现纸上。

    王仁之审视一遍,作了几处修改,自觉比较满意。

    两篇八股文写完,才过了半个时辰,王仁之毫不着急,悠哉的拿出考篮内的热汤,喝了几口,暖一下身子。

    这时天色刚亮,不过是清晨,依旧寒冷,携带热汤,是一个明智之举。

    汤就是热水,哪有滋味,王仁之不由念起了茶水,抬头望了望外面,却不见差役。

    正午,在场的考生都有些饿了,陆续拿出食物充饥,王仁之也简单收拾了一下木板,从考篮中掏出几盒饭菜。

    “板”中饭菜有鱼香肉丝、东坡肉、青虾卷,两张小饼,一块花糕,配合茶水,王仁之吃得有滋有味。

    一晃到了下午,申时,临近交卷。

    王仁之看着题目“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思绪片刻,逐写下一首五言六韵诗。

    科举诗赋一题,诗体古板,不可抒发情感,要十分韵律,且只能写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内容。

    这并不好写,王仁之事先看了例诗,作了一首平平淡淡的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韵律不允许他写的抑扬顿挫。

    这首诗没有歌颂,也没有粉饰,语句平缓,但用语有新意,在试帖诗中,算是一个上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