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向着落日进发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ps:武德元年一月到五月之间,李世民到底在干什么?一直查不出来。
作为晋阳跃兵最积极的筹划者,同时也是唐军南下的开路先锋,李世民冲的太猛了,当唐军的大部还在围攻河东的屈突通的时候,李世民却已经渡过黄河,南下向长安猛扑而来,一路上迅速招降关中的各路义军、盗贼,在关中因为霍邑之战与屈突通被围而震动不安的有利时机,迅速突破隋军尚未准备齐备的多条防线,一直打到长安城的近郊方才停止,李世民的部队此时也已经发展到了数万之众,长安为此而震动,李世民随之将军队驻扎于有利地势,一面威慑长安守军及关中其他方面可能的援军,一面固守以待李渊大军的到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在自十月二十五日始,十一月九日终的激烈攻城战役之中,尽管长安守军激烈抵抗,唐军将领也多有折损,最终,奋勇登上长安城墙,率先攻入长安城中的猛士,却是太子建成的麾下将领,姓雷,名永吉。
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却在做什么,后世的史书上有记载李世民奉李渊之命进攻长安城的北门,而至于其后的事情经过,史书并无记载,然后很快的,因为西秦薛举的进犯,李世民将会挥师西进,直面迎击强大的敌人。要知道,长安攻防战,激烈的厮杀持续几近半月之久,守军的抵抗之激烈完全的超出了唐军的意料之外,之所以唐军能够得以最终占领它,也是因为诸多客观因素的存在:守备不足,外援不至,城内的诸多派系无法团结一致,共抗强敌。在最初的出城接战失利之后又龟缩不出,以至于完全的将主动权让给了敌人,坐视唐军的最后将长安团团围困等等,然而即便如此,城中最多不足五万,且仅有极少量精锐的关中兵马,依然坚守在这座城池的城墙之上,给予了已经将整个长安城团团围困,兵力超过二十万的唐军给予了坚决的抵抗,直到最后,唐军才凭借着人数的优势和疲师战术得以最终战胜。唐军成功的占据了长安,确立了己方拥有逐鹿天下的资格与资本。然而,据城而守的隋军守的艰苦,身为进攻一方的唐军又岂能轻松容易,当自西方传来的,西秦薛举进犯的军情传来的时候,诸路唐军之中,可以立刻出发迎敌的军队,也只有那些并未参与攻城之战,负责警戒有可能出现的长安城的援军的部队了,因为没有过于激烈的战斗,所以,也就不需要更多的休整。
所以当李世民在长安城中唯一的一次露脸,自刀斧手手中救下了想要被李渊亲手问斩的李靖,宣示了自己的确是在长安而不是在其他的什么地方之后,李世民并没有在长安城中逗留多久,就即刻领兵西去,迎战薛举的西秦秦军。这个时候的他或许已经知道了,长安城下寸功未立,是父亲想要打压一下他的心思,然而世事难料,他却也没能想到,原本是因为李渊心中有愧而想要补偿于他的全权负责对于西秦战事的军务的任命,却因为对手薛举的无比凶悍而激烈相持了一年之久。李世民领兵西去的时候,年仅二十岁的他还被许多的军中宿将轻视着,然而当一年之后,当他平定西秦归来的时候,那些曾经在他眼前所出现过的轻视的目光,却早已烟消云散了……
当然,李世民不是神仙,不能够预知未来,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战争狂人,此时的他正自沉思思索着,这股来自西面的敌人,究竟是什么来头。他身边的长孙无忌则远远的不如李世民这样,还能够专心的思考着即将面对的敌人,他的性格本就有些狭隘,童年的不幸又在他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心里阴影,因此,当来自李渊的轻轻的打压降临到了李世民的头上的时候,身为当事人李世民还可以表示无关紧要,长孙无忌的心里却已经诞生出了一种危机感,为李世民,但同时,也是为了他自己的。
最初长孙无忌在得到起兵的消息之后,为了防止自己被牵连,加上对李世民的看好而丢弃了自己的官职,想要赶到洛阳投奔义军,然而半路上却打听到了李世民进军关中的消息,于是又改变了方向向关中进发,最后在军中与李世民相会,关中战事已定,长孙无忌留在了李世民的军队中,成为了他的左右手。此次李世民西去迎战薛举,身为李世民左右手的长孙无忌自然也要跟着一起前去。
与李世民这个天之骄子不一样,因为童年那异于常人的悲惨生活,长孙无忌很早熟,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也往往会多加警惕。也因此,虽然李世民对于父亲将攻克长安的功劳让给了哥哥的事情有些不满,但却并未太过于计较。相比之下,长孙无忌却看的较李世民来的远得多的多,一直以来都坚信着远比李建成要优秀的李世民更加的适合于继承李渊的家业,即便最终没有取代李渊的地位,以李世民的才干,难道还不足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自成一家么?然而此时此刻,当太原的李家已经有了问鼎天下的能力之后,在长孙无忌的眼中,事情却已经渐渐的向坏的一面发展下去——天下虽大,然而任凭李世民如何努力,他又如何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双手打下同样的一片广阔的天空……
如果目标从未到达便也罢了,然而明明已经接近却竟然想要徒手放弃,李世民或许会洒然一笑这么选择,长孙无忌却是绝不肯这么做的。况且,对于人心阴暗面所深有体会的长孙无忌来说,在他看来,即便是李世民真的不争,难道他的兄弟便会一直的选择相信他么?对长孙无忌来说,除了自己的至亲之外,他是毫不介意自己的双手沾染上任何人的鲜血的。不要说区区一个李建成,就是李渊也要杀给你看。
长孙无忌早已打定主意,然而他不确定,李世民是怎么想的,隐蔽的看了看身边同样一脸沉思状态的李世民,长孙无忌哪里能不知道这哥们此刻满脑子都是如何面对即将遭遇的敌人的事。对于这一点,长孙无忌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失落,诚然,因为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战争之中,李世民在战场之上绝对不会给予敌人任何的可乘之机,然而对于战场之外的其他的东西,李世民就关注的比较少了,不过这不要紧,长孙无忌心道,对于这些,他会为李世民补足。一定要紧紧地跟随着这个少年英雄的身后,一直到达那个让人无限仰望的宝座的跟前……“辅机,你说得知了我们的到来之后,薛仁杲是会退兵呢、还是会继续围困扶风,同时分兵迎击我们?”李世民的声音突然自长孙无忌的耳边响起。
“这个么?”长孙无忌略一沉思,便回答道:“我想,他会退兵罢,毕竟扶风城墙坚固,守备齐全,一时之间急切难下,而我军援军又不日即将到达,薛仁杲如果不退兵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我们内外夹击,薛仁杲不是一个糊涂蛋,我想他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长孙无忌的分析不无道理,然而,李世民却依然深锁着眉头,虽然得到的关于西秦父子的资料很少,然而在他的心中,早已对那对西秦的父子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薛举此人绝非等闲之辈。而他的儿子虽然残暴好杀,却也同样勇猛绝伦,非常之人,当行非常之事,薛仁杲的动作,很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
李世民道,“据说扶风原本就有一个唐弼聚众十万人,后来被薛仁杲一举击破,尽并其众,薛仁杲此人绝非等闲之辈,我等切不可轻视于他。”长孙无忌却很不以为然:“薛仁杲之所以能够轻松取胜,也是因为唐弼早已投降于他的缘故罢了,若非如此以至于对薛仁杲不设防,薛仁杲又怎可能一战而将其击破。哼,薛仁杲背信弃义,只不过是一个小人罢了,虽然勇力过人,也不过是一匹夫儿,并不足为惧。”
此时行军之中,聚拢在李世民身边的人除了长孙无忌之外还有许多的其他将领,在自二人口中听到了薛仁杲背信弃义偷袭唐弼的事之后,纷纷的鼓噪起来,言语之中皆尽是对薛仁杲的蔑视,而见到诸将如此的表现之后,原本还想要与长孙无忌继续分辩,说出自己观点的李世民,却突然的没有了继续的欲望,直到一段时间之后,将领们渐渐的安静下来,李世民才招呼众将领,说出了另一番话语来:“的确,薛仁杲乃无信之人,并不足为虑,然而其人勇猛过人却是不可轻视,诸将日后与其对阵,切不可掉以轻心,切忌切忌!”诸将自然是纷纷称是,于是,队伍又恢复了平静,继续着行军路程。日头西移,将这支迎着日头行进的队伍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ps:武德元年一月到五月之间,李世民到底在干什么?一直查不出来。
作为晋阳跃兵最积极的筹划者,同时也是唐军南下的开路先锋,李世民冲的太猛了,当唐军的大部还在围攻河东的屈突通的时候,李世民却已经渡过黄河,南下向长安猛扑而来,一路上迅速招降关中的各路义军、盗贼,在关中因为霍邑之战与屈突通被围而震动不安的有利时机,迅速突破隋军尚未准备齐备的多条防线,一直打到长安城的近郊方才停止,李世民的部队此时也已经发展到了数万之众,长安为此而震动,李世民随之将军队驻扎于有利地势,一面威慑长安守军及关中其他方面可能的援军,一面固守以待李渊大军的到来。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在自十月二十五日始,十一月九日终的激烈攻城战役之中,尽管长安守军激烈抵抗,唐军将领也多有折损,最终,奋勇登上长安城墙,率先攻入长安城中的猛士,却是太子建成的麾下将领,姓雷,名永吉。
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却在做什么,后世的史书上有记载李世民奉李渊之命进攻长安城的北门,而至于其后的事情经过,史书并无记载,然后很快的,因为西秦薛举的进犯,李世民将会挥师西进,直面迎击强大的敌人。要知道,长安攻防战,激烈的厮杀持续几近半月之久,守军的抵抗之激烈完全的超出了唐军的意料之外,之所以唐军能够得以最终占领它,也是因为诸多客观因素的存在:守备不足,外援不至,城内的诸多派系无法团结一致,共抗强敌。在最初的出城接战失利之后又龟缩不出,以至于完全的将主动权让给了敌人,坐视唐军的最后将长安团团围困等等,然而即便如此,城中最多不足五万,且仅有极少量精锐的关中兵马,依然坚守在这座城池的城墙之上,给予了已经将整个长安城团团围困,兵力超过二十万的唐军给予了坚决的抵抗,直到最后,唐军才凭借着人数的优势和疲师战术得以最终战胜。唐军成功的占据了长安,确立了己方拥有逐鹿天下的资格与资本。然而,据城而守的隋军守的艰苦,身为进攻一方的唐军又岂能轻松容易,当自西方传来的,西秦薛举进犯的军情传来的时候,诸路唐军之中,可以立刻出发迎敌的军队,也只有那些并未参与攻城之战,负责警戒有可能出现的长安城的援军的部队了,因为没有过于激烈的战斗,所以,也就不需要更多的休整。
所以当李世民在长安城中唯一的一次露脸,自刀斧手手中救下了想要被李渊亲手问斩的李靖,宣示了自己的确是在长安而不是在其他的什么地方之后,李世民并没有在长安城中逗留多久,就即刻领兵西去,迎战薛举的西秦秦军。这个时候的他或许已经知道了,长安城下寸功未立,是父亲想要打压一下他的心思,然而世事难料,他却也没能想到,原本是因为李渊心中有愧而想要补偿于他的全权负责对于西秦战事的军务的任命,却因为对手薛举的无比凶悍而激烈相持了一年之久。李世民领兵西去的时候,年仅二十岁的他还被许多的军中宿将轻视着,然而当一年之后,当他平定西秦归来的时候,那些曾经在他眼前所出现过的轻视的目光,却早已烟消云散了……
当然,李世民不是神仙,不能够预知未来,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战争狂人,此时的他正自沉思思索着,这股来自西面的敌人,究竟是什么来头。他身边的长孙无忌则远远的不如李世民这样,还能够专心的思考着即将面对的敌人,他的性格本就有些狭隘,童年的不幸又在他的心底留下了深深的心里阴影,因此,当来自李渊的轻轻的打压降临到了李世民的头上的时候,身为当事人李世民还可以表示无关紧要,长孙无忌的心里却已经诞生出了一种危机感,为李世民,但同时,也是为了他自己的。
最初长孙无忌在得到起兵的消息之后,为了防止自己被牵连,加上对李世民的看好而丢弃了自己的官职,想要赶到洛阳投奔义军,然而半路上却打听到了李世民进军关中的消息,于是又改变了方向向关中进发,最后在军中与李世民相会,关中战事已定,长孙无忌留在了李世民的军队中,成为了他的左右手。此次李世民西去迎战薛举,身为李世民左右手的长孙无忌自然也要跟着一起前去。
与李世民这个天之骄子不一样,因为童年那异于常人的悲惨生活,长孙无忌很早熟,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也往往会多加警惕。也因此,虽然李世民对于父亲将攻克长安的功劳让给了哥哥的事情有些不满,但却并未太过于计较。相比之下,长孙无忌却看的较李世民来的远得多的多,一直以来都坚信着远比李建成要优秀的李世民更加的适合于继承李渊的家业,即便最终没有取代李渊的地位,以李世民的才干,难道还不足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自成一家么?然而此时此刻,当太原的李家已经有了问鼎天下的能力之后,在长孙无忌的眼中,事情却已经渐渐的向坏的一面发展下去——天下虽大,然而任凭李世民如何努力,他又如何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双手打下同样的一片广阔的天空……
如果目标从未到达便也罢了,然而明明已经接近却竟然想要徒手放弃,李世民或许会洒然一笑这么选择,长孙无忌却是绝不肯这么做的。况且,对于人心阴暗面所深有体会的长孙无忌来说,在他看来,即便是李世民真的不争,难道他的兄弟便会一直的选择相信他么?对长孙无忌来说,除了自己的至亲之外,他是毫不介意自己的双手沾染上任何人的鲜血的。不要说区区一个李建成,就是李渊也要杀给你看。
长孙无忌早已打定主意,然而他不确定,李世民是怎么想的,隐蔽的看了看身边同样一脸沉思状态的李世民,长孙无忌哪里能不知道这哥们此刻满脑子都是如何面对即将遭遇的敌人的事。对于这一点,长孙无忌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失落,诚然,因为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战争之中,李世民在战场之上绝对不会给予敌人任何的可乘之机,然而对于战场之外的其他的东西,李世民就关注的比较少了,不过这不要紧,长孙无忌心道,对于这些,他会为李世民补足。一定要紧紧地跟随着这个少年英雄的身后,一直到达那个让人无限仰望的宝座的跟前……“辅机,你说得知了我们的到来之后,薛仁杲是会退兵呢、还是会继续围困扶风,同时分兵迎击我们?”李世民的声音突然自长孙无忌的耳边响起。
“这个么?”长孙无忌略一沉思,便回答道:“我想,他会退兵罢,毕竟扶风城墙坚固,守备齐全,一时之间急切难下,而我军援军又不日即将到达,薛仁杲如果不退兵的话,很有可能会被我们内外夹击,薛仁杲不是一个糊涂蛋,我想他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长孙无忌的分析不无道理,然而,李世民却依然深锁着眉头,虽然得到的关于西秦父子的资料很少,然而在他的心中,早已对那对西秦的父子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薛举此人绝非等闲之辈。而他的儿子虽然残暴好杀,却也同样勇猛绝伦,非常之人,当行非常之事,薛仁杲的动作,很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之外。
李世民道,“据说扶风原本就有一个唐弼聚众十万人,后来被薛仁杲一举击破,尽并其众,薛仁杲此人绝非等闲之辈,我等切不可轻视于他。”长孙无忌却很不以为然:“薛仁杲之所以能够轻松取胜,也是因为唐弼早已投降于他的缘故罢了,若非如此以至于对薛仁杲不设防,薛仁杲又怎可能一战而将其击破。哼,薛仁杲背信弃义,只不过是一个小人罢了,虽然勇力过人,也不过是一匹夫儿,并不足为惧。”
此时行军之中,聚拢在李世民身边的人除了长孙无忌之外还有许多的其他将领,在自二人口中听到了薛仁杲背信弃义偷袭唐弼的事之后,纷纷的鼓噪起来,言语之中皆尽是对薛仁杲的蔑视,而见到诸将如此的表现之后,原本还想要与长孙无忌继续分辩,说出自己观点的李世民,却突然的没有了继续的欲望,直到一段时间之后,将领们渐渐的安静下来,李世民才招呼众将领,说出了另一番话语来:“的确,薛仁杲乃无信之人,并不足为虑,然而其人勇猛过人却是不可轻视,诸将日后与其对阵,切不可掉以轻心,切忌切忌!”诸将自然是纷纷称是,于是,队伍又恢复了平静,继续着行军路程。日头西移,将这支迎着日头行进的队伍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