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十二章 边外李晋王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瞎子李一听郑王爷请客,顿时大为高兴。
要说世上还有比满州娘们还让李瞎子动心的,也就是他这辈子没尝过的吃食。
海里的鱼虾,瞎子李真是没尝过。
随周士相来金厦虽也有七八天时间,可瞎子李这几天却一直窝在金门,天天陪着周士相开会,哪有空闲去弄海货来尝。现在郑袭这个地头蛇请客,那桌上的海里好东西肯定不少,一想到那满桌自己从未尝过的海味,瞎子李不由自主的就咽了咽喉咙,巴巴的望着周士相,唯恐这位大帅拂了郑王爷的一片好心。
甘辉本是不想做这个请饭的使者,可郑袭让黄昭和萧拱辰找得他,死活要他出面相请。郑袭毕竟是藩主最疼爱的幼弟,现在又是藩主亲王爵位的继承人,甘辉实在是不好拒绝,也只能硬着头皮来请了。
“大帅,俺去把马给您牵来!”
李瞎子兴冲冲的就去将大青马牵了过来,他这是想将生米做成熟饭了。不想周士相翻身上了大青马之后,却对甘辉道:“你回去告诉郑王爷,这饭我就不去吃了。他若真想请客,那就在南都的望江楼包一桌吧。”
甘辉闻言,怔了怔,旋即应声。瞎子李听后,则是一脸没劲。
正在府内等侯齐王殿下大驾光临的郑袭听甘辉转述之后,苦笑一声,命人撤下席面,独自一人在厅中坐了许久之后,传下话来,叫府上人马上收拾,他将随齐王殿下去南都。
........
回到军营后,周士相草草吃了几口饭,吃饭时翻看了两份新送到的奏报。
一份是广西巡抚邵九公从贵阳发来的奏报,上面说了两件事。一是为塔新策、谭弘等原吴军来降将领请功,并请示军部如何安置收编这些降军的事。另一件事则和在边外的晋王李定国有关。
对于塔新策、谭弘等人的处置,周士相早有安排,他让邵九公将这些降将手下的兵马编成两个二线镇,暂时先承担贵州和川东等地的治安维持,给他们一定的钱粮支持,日后再做具体整编。
如此做法,自是给这些降将吃颗定心丸,告诉那帮降将们,太平军和周大帅不是说话不算数的人,承诺过什么就一定照单拨伏,绝不会过河拆桥。虽然这样做的后果等于又收纳了一批半独立性质的军阀队伍,其中也是良莠不齐,并不利于这些军阀队伍治下的民生恢复和长久稳定,但这样会对日后和吴军其他将领的政治接触能起到很大作用。周士相对满清是除恶务尽,对吴军,却认为还是有政治解决的可能。善待谭弘、塔新策他们,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友善的信号。
只是,邵九公却提到了另一个麻烦事,那就是川东的督师文安之派人来贵阳,问询有关永历帝出逃贵阳后的详细经过。使者言语间似是不相信永历帝是死在吴三省手中。并且文安之对于太平军招降谭弘之事十分不满。
文安之不满谭弘肯定是因为当年的重庆惊变,不过他老人家不满也就只能是不满了,周士相不可能因为谭弘当年的旧事就将此人打倒,那样可不利于将来对吴军的政治攻势。试想,日后招揽吴军其他将领时,使者说上一句你们看,连谭弘那种人,我家大帅都善待于他,信重于他,何况你们呢?
一言顶万言,一人胜万人。
谭弘不能杀,至少现在肯定不能。
邵九公也说对谭弘要善待,他手下那个谋士李治亭给他讲了个故事。说当年刘邦打天下之后开始分封群臣,但是封了一些之后,就突然没动静了。于是很多人就急了,他们每天在朝堂上吵吵,刘邦实在是烦的不行,就找张良问应该怎么办。张良告诉刘邦,你最恨谁,刘邦想都不想就说是雍齿。结果张良说那你给雍齿封个官吧,这样大家就不会再吵了。刘邦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咬牙给雍齿封了侯,大家一看雍齿都封侯了,那自己肯定有戏,于是谁都不吵吵了。
李治亭认为,谭弘就是那个雍齿,若是齐王殿下连谭弘都能封赏善待,那吴三桂手下其余那些将领肯定会觉得自己投向周大帅,混得不会比谭弘差。
“那李治亭不错,是个会讲故事的人。”
周士相一边看信,一边随口对一脸憋屈的瞎子李说了句。
瞎子李听后嘟囔一句:“会讲故事不就是个说书的么,只要能编就行。”
周士相懒得理他,他看出来了,那李治亭通过对邵九公讲雍齿的事来表明谭弘的重要性,实际却也在变着法的拍他周大帅的马屁。
谭弘是雍齿,他周大帅不是刘邦是什么?
嘿嘿一笑,周士相想了想,提笔写了封给邵九公,让其转送给夔东的文安之。前番在江南时,洪育鳌和潘应龙就多次跟周士相提起过文安之,说老人家在重庆战役失败之后就一病不起,但即便如此,也是强撑着身子骨坚持抗清,让人无比敬佩的很。若有可能,还是当将文安之从夔东迎出,安置在南都养病。若病体痊愈后,文老能视事,便当入阁理政。郭之奇也提过,若文安之肯从夔东来南都,他这首辅当拱手相让。张煌言也不止一次在周士相面前流露出对文安之的敬重之心。
周士相也应该探询一下文安之的意思了,不管他是否在怀疑永历帝的死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只要他肯来南都,那么都是一件好事。
晋王李定国这件事,就十分的耐人寻味了。因为有关晋王的事不是晋王自己派出的使者联络到了邵九公,而是吴三桂委任的云南巡抚林天擎主动将晋王的使者送到了贵阳。
林天擎以前一直将李定国的兵马挡在边外,这一次却主动将对方的使者送到贵阳,这当然不是林天擎良心发现,而是局面变化而致。
现在的云南,就是个困地、绝地。
周士相判断林天擎很有可能正在摇摆之中,他让邵九公马上部署针对林天擎的“政治”攻势,诱使对方归顺。
林天擎若是归顺,则云南便也光复,那么一直被困在边外的晋王李定国就能再次回到云南。
但如何安置李晋王,周士相却是始终未能拿定主意。
瞎子李一听郑王爷请客,顿时大为高兴。
要说世上还有比满州娘们还让李瞎子动心的,也就是他这辈子没尝过的吃食。
海里的鱼虾,瞎子李真是没尝过。
随周士相来金厦虽也有七八天时间,可瞎子李这几天却一直窝在金门,天天陪着周士相开会,哪有空闲去弄海货来尝。现在郑袭这个地头蛇请客,那桌上的海里好东西肯定不少,一想到那满桌自己从未尝过的海味,瞎子李不由自主的就咽了咽喉咙,巴巴的望着周士相,唯恐这位大帅拂了郑王爷的一片好心。
甘辉本是不想做这个请饭的使者,可郑袭让黄昭和萧拱辰找得他,死活要他出面相请。郑袭毕竟是藩主最疼爱的幼弟,现在又是藩主亲王爵位的继承人,甘辉实在是不好拒绝,也只能硬着头皮来请了。
“大帅,俺去把马给您牵来!”
李瞎子兴冲冲的就去将大青马牵了过来,他这是想将生米做成熟饭了。不想周士相翻身上了大青马之后,却对甘辉道:“你回去告诉郑王爷,这饭我就不去吃了。他若真想请客,那就在南都的望江楼包一桌吧。”
甘辉闻言,怔了怔,旋即应声。瞎子李听后,则是一脸没劲。
正在府内等侯齐王殿下大驾光临的郑袭听甘辉转述之后,苦笑一声,命人撤下席面,独自一人在厅中坐了许久之后,传下话来,叫府上人马上收拾,他将随齐王殿下去南都。
........
回到军营后,周士相草草吃了几口饭,吃饭时翻看了两份新送到的奏报。
一份是广西巡抚邵九公从贵阳发来的奏报,上面说了两件事。一是为塔新策、谭弘等原吴军来降将领请功,并请示军部如何安置收编这些降军的事。另一件事则和在边外的晋王李定国有关。
对于塔新策、谭弘等人的处置,周士相早有安排,他让邵九公将这些降将手下的兵马编成两个二线镇,暂时先承担贵州和川东等地的治安维持,给他们一定的钱粮支持,日后再做具体整编。
如此做法,自是给这些降将吃颗定心丸,告诉那帮降将们,太平军和周大帅不是说话不算数的人,承诺过什么就一定照单拨伏,绝不会过河拆桥。虽然这样做的后果等于又收纳了一批半独立性质的军阀队伍,其中也是良莠不齐,并不利于这些军阀队伍治下的民生恢复和长久稳定,但这样会对日后和吴军其他将领的政治接触能起到很大作用。周士相对满清是除恶务尽,对吴军,却认为还是有政治解决的可能。善待谭弘、塔新策他们,就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友善的信号。
只是,邵九公却提到了另一个麻烦事,那就是川东的督师文安之派人来贵阳,问询有关永历帝出逃贵阳后的详细经过。使者言语间似是不相信永历帝是死在吴三省手中。并且文安之对于太平军招降谭弘之事十分不满。
文安之不满谭弘肯定是因为当年的重庆惊变,不过他老人家不满也就只能是不满了,周士相不可能因为谭弘当年的旧事就将此人打倒,那样可不利于将来对吴军的政治攻势。试想,日后招揽吴军其他将领时,使者说上一句你们看,连谭弘那种人,我家大帅都善待于他,信重于他,何况你们呢?
一言顶万言,一人胜万人。
谭弘不能杀,至少现在肯定不能。
邵九公也说对谭弘要善待,他手下那个谋士李治亭给他讲了个故事。说当年刘邦打天下之后开始分封群臣,但是封了一些之后,就突然没动静了。于是很多人就急了,他们每天在朝堂上吵吵,刘邦实在是烦的不行,就找张良问应该怎么办。张良告诉刘邦,你最恨谁,刘邦想都不想就说是雍齿。结果张良说那你给雍齿封个官吧,这样大家就不会再吵了。刘邦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咬牙给雍齿封了侯,大家一看雍齿都封侯了,那自己肯定有戏,于是谁都不吵吵了。
李治亭认为,谭弘就是那个雍齿,若是齐王殿下连谭弘都能封赏善待,那吴三桂手下其余那些将领肯定会觉得自己投向周大帅,混得不会比谭弘差。
“那李治亭不错,是个会讲故事的人。”
周士相一边看信,一边随口对一脸憋屈的瞎子李说了句。
瞎子李听后嘟囔一句:“会讲故事不就是个说书的么,只要能编就行。”
周士相懒得理他,他看出来了,那李治亭通过对邵九公讲雍齿的事来表明谭弘的重要性,实际却也在变着法的拍他周大帅的马屁。
谭弘是雍齿,他周大帅不是刘邦是什么?
嘿嘿一笑,周士相想了想,提笔写了封给邵九公,让其转送给夔东的文安之。前番在江南时,洪育鳌和潘应龙就多次跟周士相提起过文安之,说老人家在重庆战役失败之后就一病不起,但即便如此,也是强撑着身子骨坚持抗清,让人无比敬佩的很。若有可能,还是当将文安之从夔东迎出,安置在南都养病。若病体痊愈后,文老能视事,便当入阁理政。郭之奇也提过,若文安之肯从夔东来南都,他这首辅当拱手相让。张煌言也不止一次在周士相面前流露出对文安之的敬重之心。
周士相也应该探询一下文安之的意思了,不管他是否在怀疑永历帝的死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只要他肯来南都,那么都是一件好事。
晋王李定国这件事,就十分的耐人寻味了。因为有关晋王的事不是晋王自己派出的使者联络到了邵九公,而是吴三桂委任的云南巡抚林天擎主动将晋王的使者送到了贵阳。
林天擎以前一直将李定国的兵马挡在边外,这一次却主动将对方的使者送到贵阳,这当然不是林天擎良心发现,而是局面变化而致。
现在的云南,就是个困地、绝地。
周士相判断林天擎很有可能正在摇摆之中,他让邵九公马上部署针对林天擎的“政治”攻势,诱使对方归顺。
林天擎若是归顺,则云南便也光复,那么一直被困在边外的晋王李定国就能再次回到云南。
但如何安置李晋王,周士相却是始终未能拿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