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卫开封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江南右军继续向归德进军后,唐三水一直盼着李来亨改变主意来挡他,可直到归德城下,也没见李来亨派兵来,甚至连个探马都不曾见到。无奈之下,唐三水也只能以“救星”的形象进入归德城。
江南右军的到来,让归德知府赵诚信欢喜的就差喜极而泣了。他亲自带着城中士绅出城迎接唐三水,喊出“提督大人”时,险些就当场落泪。
赵诚信是真的感激唐三水,感谢江南右军,他发自肺腑的希望江南右提督大人能够长命百命,希望江南右全军将士都能升官发财。在此之前,他提心吊胆了七个多月,整个人足足瘦了一圈,原先宽大的官服都改小了两号。
提起这七个多月,赵诚信当真是一肚子委屈。
自打去年忠贞营进入豫东地区后,赵诚信做为归德知府,便向开封的河南巡抚贾汉复告急求援。在等待援军的同时,他严令各县驻防绿营立即退入府城,一切不能带走的物资全部焚毁,以求达到坚壁清野,迫使忠贞营退出归德的目的。只是,从豫南过来的忠贞营进入归德之后,却没有如赵诚信所愿退走,或转向他方,反而在归德境内打转,不时还向归德府城发起进攻。
赵诚信不知道,他视为大敌的忠贞营“大寇”们不是不想离开归德,而是实在没地方可去。归德绿营虽然焚毁了各县储粮,但他们时间有限,还没法将乡下也一扫而空。归德一府,在河南各府中还算好的,虽然人口和钱粮不及开封、郑州、洛阳等大府,可比南阳、汝宁等地却是强得多。因此忠贞营在城池以外,还是勉强能够找到一些粮食。当然,这些粮食的背后自然是归德乡民的血泪史了。古往今来,这些乡民的血泪,从来不会被记入史书,无论对他们施暴的是哪一方。
大寇们不走,赵诚信也只能盼着贾巡抚能发兵来援助归德了。他日日夜夜盼着援军,可是盼了半年,却也没等到一支兵马前来。城中的粮食倒是不缺,归德毕竟是府城,又早早有了准备,就是再守上个一年半载,城中军民也能撑住。可孤城困守的滋味实在不是人受的,盼星星盼月亮却看不到一点希望,就是再坚强的人也总会有颓丧的时候。
赵诚信没有埋怨巡抚贾汉复遗忘了归德,也不敢怪钦差大人鳌拜抛弃了归德军民,他也是明事理的人,知道十座归德城也及不上一座开封府。大清想要守住中原,就绝不能放弃开封。围绕开封一带的大战,关系也不仅仅是中原的得失,而是北方的归属,是大清的存亡。
归德,从一开始就是弃子。这一点,赵诚信比任何人都清楚,可是中原的得失,大清的存亡跟他有什么关系,他只想保住性命而矣。说气节,赵诚信身上没有多少,要不然当年他也不会先降闯再降清。可是再怕死,赵诚信也不敢降明了,因为他的家眷都在北.京,他若是降了,一家老小就会没命。他不能为了自己一人的性命,就害死自己的儿孙吧。
从前,清朝有“不死于贼便死于法”的酷令,在这条酷令的震摄之下,各地守城官员都能做到视死如归,甚至于与城同殉。然而,自从太平军崛起岭南,一直挥军打到江南后,这酷令已经没有多少官员再当一回事了,甚至清廷自个也不敢再因为弃地而斩杀守城官员。反而对投降了明朝的官员们暗中许诺,只要重新归降便计往不咎,可是在清廷已经势弱,眼看着就要朝不保夕的情况下,那些投降了明朝的官员们还没有人蠢得再倒回去。如已经归降明朝的原湖广总督张长庚、江宁巡抚蒋国柱等人,都曾经得到过清廷的保证,可他们却不约而同的将清廷的秘信交了上去,并且将送信的细作抓进了大牢。
识时务者为俊杰,从来不是一句讥讽,而是真理。大势已然在明不在清,这时候,俊杰自应要识时务。
在当前这个形势,如果继续实施酷法,因为弃地而杀守城官员,所起的效果只能是相反。至少,这些弃地的官员没有投降明朝,比起那些明军还没到就易帜的官员好得太多。所以杀了这些弃地官员,只会让人心更加心寒,对大清更加失望。不能以酷法震摄,清廷便只能采取其它的办法来保证下面的官员不会大规模投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前年腊月的时候,老臣宁完我向顺治上了个折子,提出今后凡出任知府、同知以上官员者,必须将其家眷迁至京城,以此为人质,从而能让那些守城官员们有顾虑,进而能够坚守于城。这个主意相比酷法要委婉得多,且更有效果,毕竟人有亲情,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而害死亲人的。
顺治果断的采纳了宁完我的主意,叫吏部具体商办。结果,赵诚信很不幸的成了这个新令的第一个受害者,原本在山西老家的妻子和两个儿子连同儿媳、孙子都被迁到了京城。美其名曰是要解官员后顾之忧,但谁不知道那就是人质。
之所以只要知府、同知以上官员留家眷在京为质,而不是连县令这一级也要留质,倒不是顺治对于那数以百计的汉人知县十分信任,而是因为北.京养活不了太多人。几百个县令背后就是几万乃至十数万以上的庞大家眷,这个数字比在京的满州人口都多,北.京连满州人的旗饷都快发不下去了,又哪里负担得起这额外多出来的十几万人。故而,县令这一级被排除在外,只以同知为界。同知以上官员毕竟人数少,他们的家眷不过一两万人,想办法总能安置得下。
没有气节可言的赵诚信就这么因为一家老小的性命,在归德这座孤城做起了大清的忠臣。也算他命好,忠贞营缺少攻坚力量,打不下归德,这才放着这根钉子不拔。换作是更南边的太平军过来的话,只怕一个时辰就能把城墙给炸塌了。
原以为开郑战事会很快结束,到时开封那边会派援军过来,没想到,开郑的战事竟是持续了几个月。双方大小打了几十仗,却还是没有分出胜负。赵诚信愈发着急,一方面担心开封那边会战败,另一方面又担心城外的忠贞营十几万人马会咬牙攻破归德。这段日子,他在城头看的清楚,城外不时有打着各色旗帜的寇兵经过,甚至有一次他还远远的看到了好像是一面王旗的大旗。
因为害怕,赵诚信不敢往城外派出探马,所以他不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城内也是人心惶惶,守城的绿营将领们议论纷纷。赵诚信很怕这些绿营会突然造反开门投降,就在这个时候,江南右提督库恩布大人却带着上万援军赶到,如何不让他惊喜交加!
这一下,归德有救了!
赵诚信激动的不顾身份,当着全城士绅和江南右全军将士的面,给江南右提督库恩库大人磕了一记响头,以感谢对方拯救归德数万军民的壮举,也感谢地方拯救自己和一家老小性命的大恩。
赵诚信是有指望了,也有了信心,可唐三水却茫然的很。消息已经很明确了,李来亨带领忠贞营主力早已离开归德,往宁陵、民权一带转移了。而宁陵、民权却是通往黄河渡口的必经之地。换言之,李来亨和那帮老闯将们带着十几万人马不顾一切的向北,向北,再向北了。
如果再不有所动作,忠贞营必定会全军渡过黄河,那时,唐三水就是想追也不能了。
于成龙那蠢货又一次来到提督大人的营帐,恳求唐三水赶紧发兵攻打忠贞营,要不然,就迟了。
吴重山那边,人虽没有进城,可每日里“满蒙大兵”们在城外纵马驰骋,看着就叫人发沭。
赵诚信却不想库恩布大人去宁陵,因为他还指着对方替他守住归德呢。
一封从开封紧急送来的信还是让唐三水不再犹豫,决定去宁陵。
信是大清的辅政大臣、钦差少保鳌拜亲自书写的,且是以汉文书写。
信的内容只有一个,鳌拜希望唐三水能够马上率领江南右全军向宁陵、民权进发,无论如何也要拖住忠贞营。而他本人则将率八旗主力和吴三桂的关军做决死一战。鳌拜在信中告诉唐三水,他已向朝廷保举他为直隶总督,若江南右军能够成功拖延忠贞营渡河,那直隶总督定然就是他唐三水。
信使是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从开封潜来的,据信使说,沿途尽是忠贞营的兵马,而他们的方向都只有一个,那就是黄河渡口。
直隶总督,这个原先清廷并没有设立的督抚要职,突然从天而降,砸在自个脑袋上,让唐三水愕然之余,也有几分窃喜。
直隶是什么地方?是京畿!
要是自家做了清廷的直隶总督,岂不是就如齐王殿下所希望的那般,成了大清朝的国之重柱?
鳌拜的要求既过份,也不过份。过份的是他没有一兵一卒能够增派给唐三水,不过份的是,鳌拜只是让唐三水拖延忠贞营渡河,并不是让他阻止忠贞营渡河。这件事的风险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百盘思量之后,唐三水豁出去了,去宁陵,搏一把,看看自个是不是有总督大人的命。
命令下达之后,江南右军各部立即向宁陵出发。临走前,归德的存粮被他们强行带走了一半,赵诚信既不敢怒,也不敢言,只是暗自祈祷忠贞营那帮大寇赶紧过河,这样就不用担心归德了。
江南右军还是慢了一步,他们赶到宁陵时,李来亨已经去了民权。双方都在抢时间,一个急着过河,一个则是急着不让对方过河。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负责左路军的王光兴借口伤亡太大,军中无粮,突然率部离开,声称他王光兴不去北.京抢大富贵了,他要回湖北。王光兴带走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人马,还带走了忠贞营另外一些人马,总计三万余人。王光兴的这一举动,立时就让左路军陷入分裂,抢夺考城渡口的战略目的也随之破产。近十万忠贞营人马一下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唐三水得到这个消息后,本能反应是马上撤离宁陵,因为忠贞营渡不了河,他们绝不会在黄河边等死,所以他们肯定会回头。那届时宁陵就是他们的必经之地,自己留在这里实在是太危险。可是,唐三水却没想到,李来亨和手下那帮老闯将在大骂王光兴是叛徒,无耻小人之后,竟然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便是全军西进,趁开封清军主力被关宁军牵制的机会,一举拿下重镇开封。然后以开封城为筹码,和吴三桂谈判,从吴三桂那里获取粮食。
唐三水一下懵了,因为李来亨他们真的西进开封的话,后果比渡过黄河还要严重。须知道,齐王殿下除了担心忠贞营北上会破坏他对付满清的战略意图,更担心吴三桂的关宁军突破开封北上。
果然,来到江南右军后只和唐三水见过一面的吴重山连夜找到了唐三水,“希望”对方能够马上向西堵住忠贞营西进开封的道路。而次日,河南巡抚贾汉复的急使也赶到了宁陵。贾汉复以十万火急的口吻请求江南右军马上全军赶到开封东面的仪封,无论如何也要挡住忠贞营半个月。
半个月,显然是鳌拜和吴三桂分出胜负的时间。有了这半个月,鳌拜可以心无旁虑的和吴三桂决战;没有了这半个月,鳌拜就是打赢了,开封也丢了。
到时,赢也是输。
阴差阳错,保卫开封的重任竟然落到了唐三水头上。
江南右军继续向归德进军后,唐三水一直盼着李来亨改变主意来挡他,可直到归德城下,也没见李来亨派兵来,甚至连个探马都不曾见到。无奈之下,唐三水也只能以“救星”的形象进入归德城。
江南右军的到来,让归德知府赵诚信欢喜的就差喜极而泣了。他亲自带着城中士绅出城迎接唐三水,喊出“提督大人”时,险些就当场落泪。
赵诚信是真的感激唐三水,感谢江南右军,他发自肺腑的希望江南右提督大人能够长命百命,希望江南右全军将士都能升官发财。在此之前,他提心吊胆了七个多月,整个人足足瘦了一圈,原先宽大的官服都改小了两号。
提起这七个多月,赵诚信当真是一肚子委屈。
自打去年忠贞营进入豫东地区后,赵诚信做为归德知府,便向开封的河南巡抚贾汉复告急求援。在等待援军的同时,他严令各县驻防绿营立即退入府城,一切不能带走的物资全部焚毁,以求达到坚壁清野,迫使忠贞营退出归德的目的。只是,从豫南过来的忠贞营进入归德之后,却没有如赵诚信所愿退走,或转向他方,反而在归德境内打转,不时还向归德府城发起进攻。
赵诚信不知道,他视为大敌的忠贞营“大寇”们不是不想离开归德,而是实在没地方可去。归德绿营虽然焚毁了各县储粮,但他们时间有限,还没法将乡下也一扫而空。归德一府,在河南各府中还算好的,虽然人口和钱粮不及开封、郑州、洛阳等大府,可比南阳、汝宁等地却是强得多。因此忠贞营在城池以外,还是勉强能够找到一些粮食。当然,这些粮食的背后自然是归德乡民的血泪史了。古往今来,这些乡民的血泪,从来不会被记入史书,无论对他们施暴的是哪一方。
大寇们不走,赵诚信也只能盼着贾巡抚能发兵来援助归德了。他日日夜夜盼着援军,可是盼了半年,却也没等到一支兵马前来。城中的粮食倒是不缺,归德毕竟是府城,又早早有了准备,就是再守上个一年半载,城中军民也能撑住。可孤城困守的滋味实在不是人受的,盼星星盼月亮却看不到一点希望,就是再坚强的人也总会有颓丧的时候。
赵诚信没有埋怨巡抚贾汉复遗忘了归德,也不敢怪钦差大人鳌拜抛弃了归德军民,他也是明事理的人,知道十座归德城也及不上一座开封府。大清想要守住中原,就绝不能放弃开封。围绕开封一带的大战,关系也不仅仅是中原的得失,而是北方的归属,是大清的存亡。
归德,从一开始就是弃子。这一点,赵诚信比任何人都清楚,可是中原的得失,大清的存亡跟他有什么关系,他只想保住性命而矣。说气节,赵诚信身上没有多少,要不然当年他也不会先降闯再降清。可是再怕死,赵诚信也不敢降明了,因为他的家眷都在北.京,他若是降了,一家老小就会没命。他不能为了自己一人的性命,就害死自己的儿孙吧。
从前,清朝有“不死于贼便死于法”的酷令,在这条酷令的震摄之下,各地守城官员都能做到视死如归,甚至于与城同殉。然而,自从太平军崛起岭南,一直挥军打到江南后,这酷令已经没有多少官员再当一回事了,甚至清廷自个也不敢再因为弃地而斩杀守城官员。反而对投降了明朝的官员们暗中许诺,只要重新归降便计往不咎,可是在清廷已经势弱,眼看着就要朝不保夕的情况下,那些投降了明朝的官员们还没有人蠢得再倒回去。如已经归降明朝的原湖广总督张长庚、江宁巡抚蒋国柱等人,都曾经得到过清廷的保证,可他们却不约而同的将清廷的秘信交了上去,并且将送信的细作抓进了大牢。
识时务者为俊杰,从来不是一句讥讽,而是真理。大势已然在明不在清,这时候,俊杰自应要识时务。
在当前这个形势,如果继续实施酷法,因为弃地而杀守城官员,所起的效果只能是相反。至少,这些弃地的官员没有投降明朝,比起那些明军还没到就易帜的官员好得太多。所以杀了这些弃地官员,只会让人心更加心寒,对大清更加失望。不能以酷法震摄,清廷便只能采取其它的办法来保证下面的官员不会大规模投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前年腊月的时候,老臣宁完我向顺治上了个折子,提出今后凡出任知府、同知以上官员者,必须将其家眷迁至京城,以此为人质,从而能让那些守城官员们有顾虑,进而能够坚守于城。这个主意相比酷法要委婉得多,且更有效果,毕竟人有亲情,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而害死亲人的。
顺治果断的采纳了宁完我的主意,叫吏部具体商办。结果,赵诚信很不幸的成了这个新令的第一个受害者,原本在山西老家的妻子和两个儿子连同儿媳、孙子都被迁到了京城。美其名曰是要解官员后顾之忧,但谁不知道那就是人质。
之所以只要知府、同知以上官员留家眷在京为质,而不是连县令这一级也要留质,倒不是顺治对于那数以百计的汉人知县十分信任,而是因为北.京养活不了太多人。几百个县令背后就是几万乃至十数万以上的庞大家眷,这个数字比在京的满州人口都多,北.京连满州人的旗饷都快发不下去了,又哪里负担得起这额外多出来的十几万人。故而,县令这一级被排除在外,只以同知为界。同知以上官员毕竟人数少,他们的家眷不过一两万人,想办法总能安置得下。
没有气节可言的赵诚信就这么因为一家老小的性命,在归德这座孤城做起了大清的忠臣。也算他命好,忠贞营缺少攻坚力量,打不下归德,这才放着这根钉子不拔。换作是更南边的太平军过来的话,只怕一个时辰就能把城墙给炸塌了。
原以为开郑战事会很快结束,到时开封那边会派援军过来,没想到,开郑的战事竟是持续了几个月。双方大小打了几十仗,却还是没有分出胜负。赵诚信愈发着急,一方面担心开封那边会战败,另一方面又担心城外的忠贞营十几万人马会咬牙攻破归德。这段日子,他在城头看的清楚,城外不时有打着各色旗帜的寇兵经过,甚至有一次他还远远的看到了好像是一面王旗的大旗。
因为害怕,赵诚信不敢往城外派出探马,所以他不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城内也是人心惶惶,守城的绿营将领们议论纷纷。赵诚信很怕这些绿营会突然造反开门投降,就在这个时候,江南右提督库恩布大人却带着上万援军赶到,如何不让他惊喜交加!
这一下,归德有救了!
赵诚信激动的不顾身份,当着全城士绅和江南右全军将士的面,给江南右提督库恩库大人磕了一记响头,以感谢对方拯救归德数万军民的壮举,也感谢地方拯救自己和一家老小性命的大恩。
赵诚信是有指望了,也有了信心,可唐三水却茫然的很。消息已经很明确了,李来亨带领忠贞营主力早已离开归德,往宁陵、民权一带转移了。而宁陵、民权却是通往黄河渡口的必经之地。换言之,李来亨和那帮老闯将们带着十几万人马不顾一切的向北,向北,再向北了。
如果再不有所动作,忠贞营必定会全军渡过黄河,那时,唐三水就是想追也不能了。
于成龙那蠢货又一次来到提督大人的营帐,恳求唐三水赶紧发兵攻打忠贞营,要不然,就迟了。
吴重山那边,人虽没有进城,可每日里“满蒙大兵”们在城外纵马驰骋,看着就叫人发沭。
赵诚信却不想库恩布大人去宁陵,因为他还指着对方替他守住归德呢。
一封从开封紧急送来的信还是让唐三水不再犹豫,决定去宁陵。
信是大清的辅政大臣、钦差少保鳌拜亲自书写的,且是以汉文书写。
信的内容只有一个,鳌拜希望唐三水能够马上率领江南右全军向宁陵、民权进发,无论如何也要拖住忠贞营。而他本人则将率八旗主力和吴三桂的关军做决死一战。鳌拜在信中告诉唐三水,他已向朝廷保举他为直隶总督,若江南右军能够成功拖延忠贞营渡河,那直隶总督定然就是他唐三水。
信使是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从开封潜来的,据信使说,沿途尽是忠贞营的兵马,而他们的方向都只有一个,那就是黄河渡口。
直隶总督,这个原先清廷并没有设立的督抚要职,突然从天而降,砸在自个脑袋上,让唐三水愕然之余,也有几分窃喜。
直隶是什么地方?是京畿!
要是自家做了清廷的直隶总督,岂不是就如齐王殿下所希望的那般,成了大清朝的国之重柱?
鳌拜的要求既过份,也不过份。过份的是他没有一兵一卒能够增派给唐三水,不过份的是,鳌拜只是让唐三水拖延忠贞营渡河,并不是让他阻止忠贞营渡河。这件事的风险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百盘思量之后,唐三水豁出去了,去宁陵,搏一把,看看自个是不是有总督大人的命。
命令下达之后,江南右军各部立即向宁陵出发。临走前,归德的存粮被他们强行带走了一半,赵诚信既不敢怒,也不敢言,只是暗自祈祷忠贞营那帮大寇赶紧过河,这样就不用担心归德了。
江南右军还是慢了一步,他们赶到宁陵时,李来亨已经去了民权。双方都在抢时间,一个急着过河,一个则是急着不让对方过河。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负责左路军的王光兴借口伤亡太大,军中无粮,突然率部离开,声称他王光兴不去北.京抢大富贵了,他要回湖北。王光兴带走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人马,还带走了忠贞营另外一些人马,总计三万余人。王光兴的这一举动,立时就让左路军陷入分裂,抢夺考城渡口的战略目的也随之破产。近十万忠贞营人马一下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唐三水得到这个消息后,本能反应是马上撤离宁陵,因为忠贞营渡不了河,他们绝不会在黄河边等死,所以他们肯定会回头。那届时宁陵就是他们的必经之地,自己留在这里实在是太危险。可是,唐三水却没想到,李来亨和手下那帮老闯将在大骂王光兴是叛徒,无耻小人之后,竟然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便是全军西进,趁开封清军主力被关宁军牵制的机会,一举拿下重镇开封。然后以开封城为筹码,和吴三桂谈判,从吴三桂那里获取粮食。
唐三水一下懵了,因为李来亨他们真的西进开封的话,后果比渡过黄河还要严重。须知道,齐王殿下除了担心忠贞营北上会破坏他对付满清的战略意图,更担心吴三桂的关宁军突破开封北上。
果然,来到江南右军后只和唐三水见过一面的吴重山连夜找到了唐三水,“希望”对方能够马上向西堵住忠贞营西进开封的道路。而次日,河南巡抚贾汉复的急使也赶到了宁陵。贾汉复以十万火急的口吻请求江南右军马上全军赶到开封东面的仪封,无论如何也要挡住忠贞营半个月。
半个月,显然是鳌拜和吴三桂分出胜负的时间。有了这半个月,鳌拜可以心无旁虑的和吴三桂决战;没有了这半个月,鳌拜就是打赢了,开封也丢了。
到时,赢也是输。
阴差阳错,保卫开封的重任竟然落到了唐三水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