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红楼68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洗三那天,在后面得知了儿子名字的顾妩只觉得囧囧走神, 这古代人起名字真是一言难尽。
“假葱”, 还假蒜呢!不过这还得考虑姓的锅,姓贾名字本来就不好起, 倒也真不怪贾代善起的不好。
而且这时候起了官名大多数时间也不叫,只有在户籍或官牒上用用,真用的多的反而是长辈起的字, 同辈间也是直接叫字的比较多, 倒也省了这种尴尬。
大概是皇帝太想给新出炉的明.慧公主撑面子了,小安康的洗三宴办的极盛, 远远超过了其他几个孩子的规模, 因为自然当天, 宫里特意下了圣旨,赏了一堆有的没的。
顾妩倒觉得皇帝赐下来的这些东西都没什么用,还不如随便赐个封号有用呢!
不过林绪之说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召显皇恩浩荡用的, 捧起来放着就够了,谁还真指望它们能派上用场?
安康洗三那天,顾妩坐月子, 明面上是不能见风的,她也嫌麻烦, 索性就连管家的一应事务都也撂下了。
可老太太精力不济, 可卿又没过门,府里也没个正经能管事的,顾妩就直接把管家权交给了元春, 也让几个小的跟着她学学。
原本府里打算洗三宴时只准备邀些亲朋好友前来。
可真到那一天,前头圣旨一下,后头客人们就都到大门上了,就算荣国公府恩宠再甚,也不能把上门的客人往外赶不是?还不得客客气气的请进来。
这么一来,倒真把几个孩子忙的脚不沾地,不过大概是调教的好,身边又有宫里请出来的教养妈妈的缘故,元春几姐妹把事情办的极漂亮。
府里的几个姑娘又都是难得的姝色且各有千秋,倒让各府的夫人们眼睛一亮,又在心里盘算起了她们的婚事来。
迎春几个都还小,以贾府的惯例,怕还得再留几年,可大小姐元春却已经到适婚年龄了,倒可以谋划一二。
这荣国府的大小姐虽不如二小姐家事显赫,但其父也是入了翰林院的从三品京官,且贾家两房向来相亲。
没看这大小姐都能在这种场合管家了吗?而且她是由明.慧公主同国公夫人一起教养出来的,本身又落落大方,处事老练,肯定是极适合做管家媳妇的。
众人虽这么想,但这种事都是私下里同长辈们通过气,才能相看相看,所以除了眼神热切些倒也没露出什么来。
而顾妩正在后面同顾母说话,她身旁领着的正是顾夫人。
这也不是女儿生第一个孩子了,顾母倒也不用在怎么养孩子上多费口舌。
可见女儿在坐月子上漫不经心的样子,还是忍不住开口训斥了一二,让她老老实实坐月子,不要乱来。
顾妩无奈的摸摸鼻子,只得低头听顾母唠叨了许久,谁让顾母进来的时候她正在地上喝水呢?
就算自己是医道圣手,可在顾母眼里,就算说破大天去,旁人怎么做,她就得怎么做,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肯定有它的道理。
这还是亲娘才会苦口婆心的唠叨,没看贾母听了她一番歪理,又见她医术高超,肯定出不了问题,就点点头默认了吗?
要不然她也不会忘了不许下地的规矩,被顾母逮了个正着。
这次顾妩前来,只带着儿媳,倒没有带着可卿来,这也让顾妩松了口气,这要真来了,自己脸上多过不去啊?
顾母念叨了一会,见女儿连连点头也不顶嘴,心里总算高兴了些,眼见着要走了,下人们又都不在,就摸着她的头小声叮嘱:
“我看你膝下子女也不少了,女婿又一心爱重你,你也没必要再添孩子,这要是生的太多了,对女儿家身子也不好,且你年纪大了,也该停一停了,免得坏了身子。”
顾妩听了虽臊的慌,可还是老实答应了,毕竟这年头的人只讲究多子多福,谁管生的那个身体好坏,是死是活呢?
这也就亲娘才能说出这么掏心窝子的话来,她虽然只是顶着顾氏的壳子,但顾母这份心还是能感受到的。
等顾母走了,洗三也快结束了,林绪之送走了外院的客人,就忙回来陪她了。
因为顾妩这些日子出不了门,除了看孩子,实在是无聊的慌,林绪之就搜罗了一大堆解闷的东西,一道陪着她玩。
……
有林绪之陪着,顾妩觉得时间也挺好排解,一个月的时间总算过去了。
一出了月子,顾妩就开始忙起来了,因为时间不等人,且这府里事还挺多。
一来贾链也到了下场的时候,顾老爷子直言他做学问不诚心,虽能考个举人,但名次怕也不会高到哪去,要想跟他哥一样连中三元,怕是没那个可能。不过他态度如此,就算多打磨几年也不见得能沉下心来好好磨炼,还不如突击一番,早早的谋个缺了事。
二来转眼贾瑚与可卿的婚事就得准备起来了,而贾瑚眼见着都要成亲了,比他小一岁的贾珠的婚事也该相看起来了。
对于顾老爷子的恨铁不成钢,顾妩倒没多大感觉,他们又不是第一天知道贾链不好(四声)圣人之道,只爱钻营仕途。既然如此,还不如从了他的心愿,等他科举完了谋个实缺,让他外放去干一番事业出来。
林绪之倒是想让贾琏从军,可这小子明显就是文武都不感兴趣的节奏。
原本这要是没了徒弟,他怕要逮也要逮个壮丁出来,毕竟贾家以武起家,他又拼搏了一场,这老根底能不扔还是不扔的好。
不然这些人脉就全浪费了,而且在他看来,无论什么时候,能掌握军队都比握笔杆子有底气。
可贾瑚有顾妩撑腰,林绪之也拿他没辙,况且他手下又有个脾气秉性更对胃口的徒弟,眼下老婆又给他生了个小儿子,倒也不是非他不可。
所以他也就不强求贾琏从军以继承他的衣冠了,只狠狠教训了一顿就算默认了他的规划。
既然不打算走翰林入阁的路子,顾妩也没打算让他跟贾瑚一样苦巴巴的回金陵考试。
就干脆求了皇帝恩典,让他就在京中考试,免得入了江南,真考不上了再丢人。
贾琏性子跟他亲哥是天差地别,说实话他倒跟林绪之的实际性格更像些。
这要是贾瑚可能还会不乐意这种安排,可贾琏却适应良好,一点也没打算不用贾家的人脉势力。
这要不是顾老爷子拦着,直接萌荫又实在难听,他怕是科举都不想考的。
要真论起来,贾琏的学问其实并不是太低,真跟外面的学子比起来,怎么也能是个中上,真要运作一番,倒也不是没有入翰林院的可能。
不过贾琏志不在此,既然这样,顾妩也不想为了这么个虚名占了旁人的资源。
至于贾瑚跟可卿的婚事,旁的该办好的都差不多了,该操心的就是翻新府邸的事,总不能可卿嫁过来就跟贾瑚待在他那个小院子里吧!
幸好顾妩正好赦封了公主,皇帝虽没有明着赐她府邸,但她封号一高,等翻新府邸的时候,逾制什么的可能就基本没有了,工匠们的选择性就大了许多,林绪之也可以自由发挥了。
这些时日林绪之忙着这事,顾妩就搬了贾母出来——给贾珠相看媳妇。
本来贾珠的婚事该由贾政夫妇操心,不过贾政向来不管事,他只扔下一句任由大嫂做主就溜之大吉了。
反正在他看来,这要是王氏操办,他还得上心一二,而珠儿的婚事落在大嫂的身上,他还真不用担心。
反正等人选定的差不多了,她们还是会征求自己的意见的,他到时候再问问珠儿的意思,这婚事也就妥帖了。
至于王夫人,她倒是风风火火的给贾珠相看了一次,可也无疾而终了。
后来她人连话都说不清楚了,而这么大的事自然就不会有人问她的意见。
可接了包的顾妩却头疼的不行,左右为难之下,她干脆就把贾母搬出来了。
贾母倒没有推辞,因为她也知道大儿媳的难处。
这满京城谁不知道王氏跟明.慧公主两妯娌不对付,偏偏眼下王氏这般光景,第她儿子的婚事落在了大儿媳的身上。
政儿只知编书不晓内宅事务,但大儿媳还真挺难做的。
毕竟不是再怎么亲,珠儿也不是她的亲儿子,真真是高不成低不就,无论找怎么样的都不合适。
只有自己出面才能解决这一困境,免得王氏不满意,再闹出来以死相逼的混账事来,自己的儿媳什么品性她还是了解的。
……
既然两人达成了一致,顾妩就开始搜罗京城里适龄未被婚配的女子们的信息,等按照门第人情往来筛选出适合的人选,再应知会女孩的家人,一一相看。
等筛选过一番后,合适的女孩也就那么那么十几户。
以贾母的意思,她还是想让凤哥儿嫁过来,知根知底不说,还是贾珠的外家,怎么算都再合适不过。
洗三那天,在后面得知了儿子名字的顾妩只觉得囧囧走神, 这古代人起名字真是一言难尽。
“假葱”, 还假蒜呢!不过这还得考虑姓的锅,姓贾名字本来就不好起, 倒也真不怪贾代善起的不好。
而且这时候起了官名大多数时间也不叫,只有在户籍或官牒上用用,真用的多的反而是长辈起的字, 同辈间也是直接叫字的比较多, 倒也省了这种尴尬。
大概是皇帝太想给新出炉的明.慧公主撑面子了,小安康的洗三宴办的极盛, 远远超过了其他几个孩子的规模, 因为自然当天, 宫里特意下了圣旨,赏了一堆有的没的。
顾妩倒觉得皇帝赐下来的这些东西都没什么用,还不如随便赐个封号有用呢!
不过林绪之说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召显皇恩浩荡用的, 捧起来放着就够了,谁还真指望它们能派上用场?
安康洗三那天,顾妩坐月子, 明面上是不能见风的,她也嫌麻烦, 索性就连管家的一应事务都也撂下了。
可老太太精力不济, 可卿又没过门,府里也没个正经能管事的,顾妩就直接把管家权交给了元春, 也让几个小的跟着她学学。
原本府里打算洗三宴时只准备邀些亲朋好友前来。
可真到那一天,前头圣旨一下,后头客人们就都到大门上了,就算荣国公府恩宠再甚,也不能把上门的客人往外赶不是?还不得客客气气的请进来。
这么一来,倒真把几个孩子忙的脚不沾地,不过大概是调教的好,身边又有宫里请出来的教养妈妈的缘故,元春几姐妹把事情办的极漂亮。
府里的几个姑娘又都是难得的姝色且各有千秋,倒让各府的夫人们眼睛一亮,又在心里盘算起了她们的婚事来。
迎春几个都还小,以贾府的惯例,怕还得再留几年,可大小姐元春却已经到适婚年龄了,倒可以谋划一二。
这荣国府的大小姐虽不如二小姐家事显赫,但其父也是入了翰林院的从三品京官,且贾家两房向来相亲。
没看这大小姐都能在这种场合管家了吗?而且她是由明.慧公主同国公夫人一起教养出来的,本身又落落大方,处事老练,肯定是极适合做管家媳妇的。
众人虽这么想,但这种事都是私下里同长辈们通过气,才能相看相看,所以除了眼神热切些倒也没露出什么来。
而顾妩正在后面同顾母说话,她身旁领着的正是顾夫人。
这也不是女儿生第一个孩子了,顾母倒也不用在怎么养孩子上多费口舌。
可见女儿在坐月子上漫不经心的样子,还是忍不住开口训斥了一二,让她老老实实坐月子,不要乱来。
顾妩无奈的摸摸鼻子,只得低头听顾母唠叨了许久,谁让顾母进来的时候她正在地上喝水呢?
就算自己是医道圣手,可在顾母眼里,就算说破大天去,旁人怎么做,她就得怎么做,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肯定有它的道理。
这还是亲娘才会苦口婆心的唠叨,没看贾母听了她一番歪理,又见她医术高超,肯定出不了问题,就点点头默认了吗?
要不然她也不会忘了不许下地的规矩,被顾母逮了个正着。
这次顾妩前来,只带着儿媳,倒没有带着可卿来,这也让顾妩松了口气,这要真来了,自己脸上多过不去啊?
顾母念叨了一会,见女儿连连点头也不顶嘴,心里总算高兴了些,眼见着要走了,下人们又都不在,就摸着她的头小声叮嘱:
“我看你膝下子女也不少了,女婿又一心爱重你,你也没必要再添孩子,这要是生的太多了,对女儿家身子也不好,且你年纪大了,也该停一停了,免得坏了身子。”
顾妩听了虽臊的慌,可还是老实答应了,毕竟这年头的人只讲究多子多福,谁管生的那个身体好坏,是死是活呢?
这也就亲娘才能说出这么掏心窝子的话来,她虽然只是顶着顾氏的壳子,但顾母这份心还是能感受到的。
等顾母走了,洗三也快结束了,林绪之送走了外院的客人,就忙回来陪她了。
因为顾妩这些日子出不了门,除了看孩子,实在是无聊的慌,林绪之就搜罗了一大堆解闷的东西,一道陪着她玩。
……
有林绪之陪着,顾妩觉得时间也挺好排解,一个月的时间总算过去了。
一出了月子,顾妩就开始忙起来了,因为时间不等人,且这府里事还挺多。
一来贾链也到了下场的时候,顾老爷子直言他做学问不诚心,虽能考个举人,但名次怕也不会高到哪去,要想跟他哥一样连中三元,怕是没那个可能。不过他态度如此,就算多打磨几年也不见得能沉下心来好好磨炼,还不如突击一番,早早的谋个缺了事。
二来转眼贾瑚与可卿的婚事就得准备起来了,而贾瑚眼见着都要成亲了,比他小一岁的贾珠的婚事也该相看起来了。
对于顾老爷子的恨铁不成钢,顾妩倒没多大感觉,他们又不是第一天知道贾链不好(四声)圣人之道,只爱钻营仕途。既然如此,还不如从了他的心愿,等他科举完了谋个实缺,让他外放去干一番事业出来。
林绪之倒是想让贾琏从军,可这小子明显就是文武都不感兴趣的节奏。
原本这要是没了徒弟,他怕要逮也要逮个壮丁出来,毕竟贾家以武起家,他又拼搏了一场,这老根底能不扔还是不扔的好。
不然这些人脉就全浪费了,而且在他看来,无论什么时候,能掌握军队都比握笔杆子有底气。
可贾瑚有顾妩撑腰,林绪之也拿他没辙,况且他手下又有个脾气秉性更对胃口的徒弟,眼下老婆又给他生了个小儿子,倒也不是非他不可。
所以他也就不强求贾琏从军以继承他的衣冠了,只狠狠教训了一顿就算默认了他的规划。
既然不打算走翰林入阁的路子,顾妩也没打算让他跟贾瑚一样苦巴巴的回金陵考试。
就干脆求了皇帝恩典,让他就在京中考试,免得入了江南,真考不上了再丢人。
贾琏性子跟他亲哥是天差地别,说实话他倒跟林绪之的实际性格更像些。
这要是贾瑚可能还会不乐意这种安排,可贾琏却适应良好,一点也没打算不用贾家的人脉势力。
这要不是顾老爷子拦着,直接萌荫又实在难听,他怕是科举都不想考的。
要真论起来,贾琏的学问其实并不是太低,真跟外面的学子比起来,怎么也能是个中上,真要运作一番,倒也不是没有入翰林院的可能。
不过贾琏志不在此,既然这样,顾妩也不想为了这么个虚名占了旁人的资源。
至于贾瑚跟可卿的婚事,旁的该办好的都差不多了,该操心的就是翻新府邸的事,总不能可卿嫁过来就跟贾瑚待在他那个小院子里吧!
幸好顾妩正好赦封了公主,皇帝虽没有明着赐她府邸,但她封号一高,等翻新府邸的时候,逾制什么的可能就基本没有了,工匠们的选择性就大了许多,林绪之也可以自由发挥了。
这些时日林绪之忙着这事,顾妩就搬了贾母出来——给贾珠相看媳妇。
本来贾珠的婚事该由贾政夫妇操心,不过贾政向来不管事,他只扔下一句任由大嫂做主就溜之大吉了。
反正在他看来,这要是王氏操办,他还得上心一二,而珠儿的婚事落在大嫂的身上,他还真不用担心。
反正等人选定的差不多了,她们还是会征求自己的意见的,他到时候再问问珠儿的意思,这婚事也就妥帖了。
至于王夫人,她倒是风风火火的给贾珠相看了一次,可也无疾而终了。
后来她人连话都说不清楚了,而这么大的事自然就不会有人问她的意见。
可接了包的顾妩却头疼的不行,左右为难之下,她干脆就把贾母搬出来了。
贾母倒没有推辞,因为她也知道大儿媳的难处。
这满京城谁不知道王氏跟明.慧公主两妯娌不对付,偏偏眼下王氏这般光景,第她儿子的婚事落在了大儿媳的身上。
政儿只知编书不晓内宅事务,但大儿媳还真挺难做的。
毕竟不是再怎么亲,珠儿也不是她的亲儿子,真真是高不成低不就,无论找怎么样的都不合适。
只有自己出面才能解决这一困境,免得王氏不满意,再闹出来以死相逼的混账事来,自己的儿媳什么品性她还是了解的。
……
既然两人达成了一致,顾妩就开始搜罗京城里适龄未被婚配的女子们的信息,等按照门第人情往来筛选出适合的人选,再应知会女孩的家人,一一相看。
等筛选过一番后,合适的女孩也就那么那么十几户。
以贾母的意思,她还是想让凤哥儿嫁过来,知根知底不说,还是贾珠的外家,怎么算都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