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聪明的李泰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不少准备反驳长孙无忌的人,看到李世民的动作后,不由得顿住,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李世民叹了口气:“辅机说的在理,区区契丹,也不值得我们太慎重,此事便这么定了。”
说着,他一顿,转头看向林深:“此事便交由兵部全权负责。”
林深点点头:“臣定当竭心尽力。”
大殿上不少人面面相觑。
他们不敢触及李世民的霉头。
一位皇帝,他们敢状着胆子破口大骂。可他们不敢相劝一位正在怒头上的父亲。
更不要说,这件事还交在了林深手上。
朝堂上,谁不知道......
这位楚王殿下看起来没架子,满脸温和的笑容,可偏偏就是一个比魏征还要油盐不进的铁骨头。
像是李元昌等人,几乎是不加遮掩的重重叹气,这又是让李世民一阵烦闷。
又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后,李世民就闷闷不乐的挥手,示意散会。
再有什么事,等第二天朝会上,再做讨论。
出兵契丹的消息。
很快就传遍了长安的几个坊。
大唐的百姓们很是乐得见到这种事。
长安在关内,但也常常有所耳闻,那些游牧民族骚扰、攻击边疆的事,不少胸中尚存胆气的读书人,总是愿意自费去边疆,去做游侠儿,匡扶正义。
当初起兵突厥,就引来一阵欢呼雀跃。
如今......
虽然没多少人听过“契丹”的名头,但像是这种不怀好意的玩意,有多少灭多少,大唐百姓们都是乐得其见。
这个消息,自然也是传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耳里。
比如说太子李承乾,就几乎是第一个收到这个消息的人。
太子府上。
李承乾瞪大了眼睛,看着李元昌,震惊道:“你说什么,我大唐要起兵契丹了?”
李元昌点点头。
李承乾有些失魂落魄:“为何要对一小国下如此之杀手?”
失意是真。
李承乾这个太子,对汉文化并没有太多的好感。
接受这么多年正统的文化教育,他偏偏是对游牧民族最有好感。
先前是突厥。
在突厥未亡之前,他这太子府,不少地方都是以“突厥”打扮。
在突厥灭亡之后,他这个做太子的,不能再光明正大的使用“突厥”的文化,这曾让他伤心不已。
甚至,颉利可汗能够在大唐过上不错的生活,其中自有李承乾伸出来的援手。
不能再用突厥的文化。
李承乾自然就打起了其他游牧民族的注意。
这时候,契丹就闯入了他的眼中。
他很是欣赏这个“不畏强权”、“凶狠善战”的民族。
太子府中,也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狼头雕像......
现如今,听到大唐要对契丹痛下杀手,他心中情绪自然是复杂的很。
李元昌没注意到自己这侄儿的异象,自顾自的说道:“契丹失礼,自然是要狠狠惩戒,此事到时可做文章。”
“你那弟弟李治,可是这一次的主将。”
提及李治,让李承乾缓过神来,他严肃的看着李元昌:“叔父,此言是真?”
李元昌点点头:“自然是真,这可是楚王殿下提出来的。”
李承乾心里更加不舒服起来:“我即是太子,又是大哥,此事理所应当是我,为什么会论到我那弟弟?”
李元昌趁机添油加醋:“可不是,楚王殿下未免太偏爱李治一些,太子殿下,你该好好和陛下说道一二,出征契丹之事,该你来做主将!”
李承乾面色阴晴不定。
李元昌又道:“您是太子,若是让李治抢先一步拿下大功,您日后又该如何服众?太子就该是最优秀的那一位。”
这一番话,直接戳中李承乾的内心,让他彻底敲定下主意。
“叔父言之有理。”李承乾点点头,眼里泛着一股坚定的神色,“明日我便面见父皇,好好的说一说。”
李元昌面带笑意,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魏王府上。
李泰也收到了这个消息,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萧德言,他的眼中泛着精光:“此事是真,真是我那弟弟主将,讨伐契丹?”
萧德言点头,不厌其烦,又把朝堂之上发生的事,复述了一遍。
李泰笑了笑。
萧德言不解其意,忙问道:“殿下,我们该如何,是争还是不争?”
李泰摆了摆手:“自然是不争。”
“我那弟弟不想争太子之位,只要耕耘那一亩三分地,那便让他去好好的耕耘,这种机会......就是我那弟弟的,谁也争不走。”
萧德言点头,应喏下来。
李泰叹了口气,抬头看向窗外:“只可怜我那弟弟了,真想不到我们中竟然出了这么一个人物。”
“这次你们谁都不要动手脚,这是父皇给我弟弟的补偿。”
说着,李泰顿了一下,微微眯起眼:“不仅如此,以我的名义,向范阳捐赠十万两白银,再向这一次出征讨伐契丹的军伍,捐银十万两。”
萧德言愕然的看向李泰。
魏王虽然极受陛下宠爱,可二十万两银子,对他而言,依旧不是什么小数目,若不是这些年来,他在长安有所经营,这二十万得砸锅卖铁方才能凑出来。
可就算如此......
现在拿出这二十万两银子,也有几分伤筋动骨的味道。
李泰继续说了下去:“不够,这样还不够。”
“这段时间,你们同我那弟弟好好联系,他若是有什么困难,莫不要经过我同意,直接替他解决处理了。”
“缺钱给钱,缺粮给粮,若是缺人,文学馆里,挑些闲散的,也一并送给我那弟弟。”
萧德言眼中疑惑更重起来,不解为什么李泰会如此的兴师动众。
李治是嫡子不假,可远在范阳,不过一县之令,即便有一个楚王弟子的身份,也不应当给他这样的地位、待遇。
“殿下,这样是不是太过了一些。”萧德言出口劝诫,魏王家底薄弱,得省着点花,得把银子和各种资源,落在实处上。
李泰笑了笑:“过了?不,一点都不过分。”
说着,他转过身,看向一个方向——在这个方向上,他哥哥的府邸就坐落在某一个点。
有不少准备反驳长孙无忌的人,看到李世民的动作后,不由得顿住,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李世民叹了口气:“辅机说的在理,区区契丹,也不值得我们太慎重,此事便这么定了。”
说着,他一顿,转头看向林深:“此事便交由兵部全权负责。”
林深点点头:“臣定当竭心尽力。”
大殿上不少人面面相觑。
他们不敢触及李世民的霉头。
一位皇帝,他们敢状着胆子破口大骂。可他们不敢相劝一位正在怒头上的父亲。
更不要说,这件事还交在了林深手上。
朝堂上,谁不知道......
这位楚王殿下看起来没架子,满脸温和的笑容,可偏偏就是一个比魏征还要油盐不进的铁骨头。
像是李元昌等人,几乎是不加遮掩的重重叹气,这又是让李世民一阵烦闷。
又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后,李世民就闷闷不乐的挥手,示意散会。
再有什么事,等第二天朝会上,再做讨论。
出兵契丹的消息。
很快就传遍了长安的几个坊。
大唐的百姓们很是乐得见到这种事。
长安在关内,但也常常有所耳闻,那些游牧民族骚扰、攻击边疆的事,不少胸中尚存胆气的读书人,总是愿意自费去边疆,去做游侠儿,匡扶正义。
当初起兵突厥,就引来一阵欢呼雀跃。
如今......
虽然没多少人听过“契丹”的名头,但像是这种不怀好意的玩意,有多少灭多少,大唐百姓们都是乐得其见。
这个消息,自然也是传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耳里。
比如说太子李承乾,就几乎是第一个收到这个消息的人。
太子府上。
李承乾瞪大了眼睛,看着李元昌,震惊道:“你说什么,我大唐要起兵契丹了?”
李元昌点点头。
李承乾有些失魂落魄:“为何要对一小国下如此之杀手?”
失意是真。
李承乾这个太子,对汉文化并没有太多的好感。
接受这么多年正统的文化教育,他偏偏是对游牧民族最有好感。
先前是突厥。
在突厥未亡之前,他这太子府,不少地方都是以“突厥”打扮。
在突厥灭亡之后,他这个做太子的,不能再光明正大的使用“突厥”的文化,这曾让他伤心不已。
甚至,颉利可汗能够在大唐过上不错的生活,其中自有李承乾伸出来的援手。
不能再用突厥的文化。
李承乾自然就打起了其他游牧民族的注意。
这时候,契丹就闯入了他的眼中。
他很是欣赏这个“不畏强权”、“凶狠善战”的民族。
太子府中,也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狼头雕像......
现如今,听到大唐要对契丹痛下杀手,他心中情绪自然是复杂的很。
李元昌没注意到自己这侄儿的异象,自顾自的说道:“契丹失礼,自然是要狠狠惩戒,此事到时可做文章。”
“你那弟弟李治,可是这一次的主将。”
提及李治,让李承乾缓过神来,他严肃的看着李元昌:“叔父,此言是真?”
李元昌点点头:“自然是真,这可是楚王殿下提出来的。”
李承乾心里更加不舒服起来:“我即是太子,又是大哥,此事理所应当是我,为什么会论到我那弟弟?”
李元昌趁机添油加醋:“可不是,楚王殿下未免太偏爱李治一些,太子殿下,你该好好和陛下说道一二,出征契丹之事,该你来做主将!”
李承乾面色阴晴不定。
李元昌又道:“您是太子,若是让李治抢先一步拿下大功,您日后又该如何服众?太子就该是最优秀的那一位。”
这一番话,直接戳中李承乾的内心,让他彻底敲定下主意。
“叔父言之有理。”李承乾点点头,眼里泛着一股坚定的神色,“明日我便面见父皇,好好的说一说。”
李元昌面带笑意,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魏王府上。
李泰也收到了这个消息,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萧德言,他的眼中泛着精光:“此事是真,真是我那弟弟主将,讨伐契丹?”
萧德言点头,不厌其烦,又把朝堂之上发生的事,复述了一遍。
李泰笑了笑。
萧德言不解其意,忙问道:“殿下,我们该如何,是争还是不争?”
李泰摆了摆手:“自然是不争。”
“我那弟弟不想争太子之位,只要耕耘那一亩三分地,那便让他去好好的耕耘,这种机会......就是我那弟弟的,谁也争不走。”
萧德言点头,应喏下来。
李泰叹了口气,抬头看向窗外:“只可怜我那弟弟了,真想不到我们中竟然出了这么一个人物。”
“这次你们谁都不要动手脚,这是父皇给我弟弟的补偿。”
说着,李泰顿了一下,微微眯起眼:“不仅如此,以我的名义,向范阳捐赠十万两白银,再向这一次出征讨伐契丹的军伍,捐银十万两。”
萧德言愕然的看向李泰。
魏王虽然极受陛下宠爱,可二十万两银子,对他而言,依旧不是什么小数目,若不是这些年来,他在长安有所经营,这二十万得砸锅卖铁方才能凑出来。
可就算如此......
现在拿出这二十万两银子,也有几分伤筋动骨的味道。
李泰继续说了下去:“不够,这样还不够。”
“这段时间,你们同我那弟弟好好联系,他若是有什么困难,莫不要经过我同意,直接替他解决处理了。”
“缺钱给钱,缺粮给粮,若是缺人,文学馆里,挑些闲散的,也一并送给我那弟弟。”
萧德言眼中疑惑更重起来,不解为什么李泰会如此的兴师动众。
李治是嫡子不假,可远在范阳,不过一县之令,即便有一个楚王弟子的身份,也不应当给他这样的地位、待遇。
“殿下,这样是不是太过了一些。”萧德言出口劝诫,魏王家底薄弱,得省着点花,得把银子和各种资源,落在实处上。
李泰笑了笑:“过了?不,一点都不过分。”
说着,他转过身,看向一个方向——在这个方向上,他哥哥的府邸就坐落在某一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