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狂士楚歌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于郑平的话, 刘协虽没有承认,却也没有否认。平静的神态已将真相显露无疑。
“书令今日前来,只为了说这个?”
郑平没有因为天子漫不经心的态度而生恼, 反而比刘协表现出的姿态更加置身事外。
“若非天子对衡‘青睐有加’, 在派人刺杀丞相父子之际特意宣衡进宫,衡今日如何会再入殿中?”
刘协俄然一笑, 从高座一级一级地走了下来, 口中道:“既知县侯有一剑贯日之能, 多次坏朕好事,朕如何不提前做好准备?”
郑平沉然道:“原来副相惊马那一回也是天子所为。”
刘协在距殿堂还有三级台阶的地方停下,目光在郑平身上转了一圈,仿佛第一次认识他:
“你既然已经猜出, 为何不告诉曹操?”
郑平没有为自己遮掩的打算,毫无顾忌地直言:“丞相称病未见,自不得相告。”
这话好似戳中了情绪的开关, 让刘协浮于表面的笑真实了许多, 更多了一分讽意:
“曹操素来多疑,只需些许捕风捉影之事, 便能让他忘却多年之谊,全然相负。”
郑平对这诛心之论无动于衷,既不因为曹操的拒见而恼怒愤恨,也没有因为刘协的挑拨而怒目而视,冷言辩驳。
他只是道:
“天子此言,仿佛曾被丞相负心薄幸,尽吐作为过来人的哀怨之语。”
状态正佳的刘协突然被狠狠地梗了一下,莫名生出一股微妙的烦躁之感。
所幸他早知道郑平素有惊人之语,哪怕已经觉得说不下去, 还是重新回档了心态,面不改色地继续道:
“昔日吕伯奢一家,不正是因为曹操的疑心而成为冢中白骨,皆尽丧了命?枉死者几何?而今曹操已生问鼎之心,若其独登大宝,终将兔死狗烹,令尔辈不得安宁。”
郑平实在不觉得自己身上有什么筹码值得天子拉拢,他见刘协话里话外确实存了劝投之心,并不想听长篇大论的他索性直接道:
“昔日汉高祖亦对韩信等人兔死狗烹,又是为何?”
搬出刘家老祖宗,总算止住了刘协的话匣。
汉祚绵延,始于高祖,就算他是皇帝,也不好对高祖的行为妄加非议。
郑平这话相当于直接拿出一团比拳头还大的面饼,一口堵死了他排演了许久的剖心之语。
经此一役,刘协实在说不出什么剖心析肝的话,他只怕自己在多说几句,就要被郑平气得当场剖心,直接一了百了。
实际上,因为一些原因,刘协一早便查过郑平的来历。他顺着宫中幸存的文籍记载查到郑平祖上姓韩,在东汉初年因拥立之功得享侯爵。再往上追溯,曾有祖辈封王。祖辈受封韩王,倒并非“狡兔死,走狗烹”的那位淮阴侯韩信,而是韩宣子之后。
是以他没有因为郑平本姓为韩,祖上有个韩王,又特意提起韩信就以为他是因为韩信的事而对刘家表示不满,可即便如此,他对郑平的态度也探知了一二分。
刘协本不愿再继续徒费口舌,可到底有几分不甘:“局势所迫,不得不为之。即便曹操有诸多苦衷,若有自立之心,定以鲜血铺就大道。他而今已容不得荀彧等有功却殊途的旧臣,欲隐诛之,将来自容不下孔融、杨修等人。县侯生性不羁,不慕权利,对曹操是否信重毫不在意。可你不在乎己身仕途乃至性命,是否也不在乎家人与故交的前途与性命?”
汲汲相劝的话中已多了几分隐藏的迫切,郑平却并未被他话中的情绪渲染,被道理分明的话语带着走。作为曾经的嘴炮王者,他自动免疫了前方的所有嘴炮,只揪住其中的关键词。
“你怎知曹操欲隐诛荀彧?”
刘协沉默了一息,本已凝滞的呼气重新变得规律而平稳:
“朕不过是旁敲侧击,最终拍板决定的人终究是曹操。”
没有颠倒黑白,没有为自己辩驳,刘协径直承认了他在其中的作用,但得到的结果比他狡辩否认更让郑平心情糟糕。
能够求证的消息都已在刘协这得到确认。郑平不想再留下浪费时间,不等刘协再说其他,果断请辞。
刘协见此,咽下几经辗转始终未能说出口的话,询问郑平:
“朕确实存有私心,但朕方才说的那些话也是事实。你听了这许多,就当真未对曹操生出任何失望?”
这话或许只是单纯的疑问,或许是为将来劝说其他人而做准备,采集情感反馈以作参考。郑平不管刘协究竟是何用意,只在转身前冷淡地道:
“从未有过期许,谈何失望。”
刘协眉宇渐紧,显然无法理解郑平的话。
郑平又道,
“陛下与丞相,于衡而言并无任何不同。”
刘协蓦然一震,垂在两侧的手用力收紧:“……其他人亦是如此作想?”若所有人都觉得坐在上首那个位置的人是谁一点也不重要,只是顺应时势,而无忠君之心,那他岂非再做多少事都于事无补?
“陛下入怔了,旁人如何作想,衡怎知晓?”
郑平不再去管独立高阶的刘协,大步往殿外走。吹入殿中的风带来最后的话。
“丞相起生杀之事,乃为利己;陛下之所举,亦为利己,二者并无不同。陛下欲绝境而为之,衡自不可相与。今日之事只当未入过耳,可若是陛下用心有异,欲用孔融等老友的性命以作威胁……恕衡狂悖,昔日既能一剑斩下细作的头颅,今日也能以笏为剑,送陛下一家入后土团圆。”
刘协已然脸色铁青:“□□平,你好生大胆。”
“衡之大胆,十五年前的丞相已然领教一二。天子若也想领教一番,衡随时奉陪。”
身后不再传来声响。
片刻后,郑平离开皇宫。
等他回到府上,得到门房汇报:不久前曹丕派人送来传达几句话,听起来似是语焉不详的抚慰,又似是单纯因为事务繁忙而无法亲自接见的道歉。
郑平将那几句话在心中斟酌了一番,追问门房:“副相可还留了别的话?”
门房摇头道:“只有这些。”
郑平示意自己已经知晓,屏退左右,独自往内走。
曹丕只派人过来传话,并未如往常那般亲至,话里话外也未有任何提到郭暄之处,这或许是为了避嫌,但更多的可能是代表了另一个讯息。
郑平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到郭氏的房中略坐了一坐,二人交谈了什么内容外人不得而知。仆从们只知道二人交谈中途传了郭暄进去,直到临近宵禁,才见郑平与郭暄二人面色迥异地出门,未如往常那般在路上闲谈,而是一语不发,各自回了房中。
之后的几天,郑平没事人似的去衙中打卯,偶尔去荀彧等人家中拜访,与过去并无不同。
朝中的气氛日益紧张,请曹操称公的声音越来越响,与之同时,反对的人则与日俱减,不是因故、犯事而罢官,就是心知事不可为,又因近期的动荡而不敢坚持己见。
在曹操受九锡前,他派人给郑平送了一块石板。
郑平看着漆盘上那块巴掌大的石板,讥诮道:“丞相莫非想让衡在这块石板上替他提一提墓铭?”
这回来送东西的公差并非上回在荀彧家的那个。或许是因为上回那些不美妙的回忆,那人在一听要给郑平送东西时,立即告假称病,接手这一任务的是一个年轻而面薄的青年人。
听到郑平的不敬之语,来送东西的公差脸都绿了,生怕此语传入曹操耳中,连他都讨不到好。
他在心中暗道倒霉,却不敢表达不满,得罪这个赫赫有名的刺头,只得咬牙挤笑道:
“听闻县侯无合适的玉枕,丞相命仆送了这块石枕过来,给县侯享用。”
曹操爱让人猜谜的行为还是一成不变。郑平从未有猜字谜的喜好,也不想深究送石枕到底是什么意思,总归不是什么褒奖。
他没有任何纠结就收下这块石枕,不等公差舒一口气,庆幸地告退,郑平又开始找事:
“且慢,我这有一回礼,还请公差回去带给丞相。”
公差好不容易放松的脊背再次僵硬。
曹操送过这么多回赏赐,不管是好是差,可从来没有一家说自己要回礼啊!?
他不由心神不定,生怕郑平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头取了一盆血淋淋的碎肉过来,让他带回去给曹操。
然而郑平刚才的话在明面上属于正常要求,由不得他拒绝。公差只得压下自己不祥的想法,坐立难安地等待韩府的人取来“回礼”。
等拿到回礼,公差立刻一溜烟地离开。
他仿佛身后被猛虎追咬一样,直跑出三条大街才狼狈地停下,抖着手将怀中的匣子悄悄打开一条缝。
只一眼,他便确定里面不是血淋淋的东西,放心地掀开竹盖。
……
放在匣子中的确实不是血肉,而是一片片鸡毛。
公差随手折下路边一根树枝,小心地挑了挑,确定里面只有鸡毛,没有别的东西,不由开始为难。
虽然不是什么恶心的东西……但这脏兮兮的鸡毛也不是好物,他到底要不要带回去向丞相复命?
所以说这些诸侯士人们为什么喜欢打哑谜?真诚点不好吗?
陷入两难的公差,忍不住在心中如此怨念道。
最终他还是将东西呈给了曹操,决定将无知的忠诚贯彻到底。
曹操早有眼线在城中,自然知道郑平给自己送了这么一份回礼。
他让人把匣子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连匣子在内,一片片地检查,最终发现这份回礼……确实只是一匣子鸡毛。
这回,为猜谜而绞尽脑汁惊疑不定的人反而成为了曹操这个爱出谜题者。
这份鸡毛,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郑平的话, 刘协虽没有承认,却也没有否认。平静的神态已将真相显露无疑。
“书令今日前来,只为了说这个?”
郑平没有因为天子漫不经心的态度而生恼, 反而比刘协表现出的姿态更加置身事外。
“若非天子对衡‘青睐有加’, 在派人刺杀丞相父子之际特意宣衡进宫,衡今日如何会再入殿中?”
刘协俄然一笑, 从高座一级一级地走了下来, 口中道:“既知县侯有一剑贯日之能, 多次坏朕好事,朕如何不提前做好准备?”
郑平沉然道:“原来副相惊马那一回也是天子所为。”
刘协在距殿堂还有三级台阶的地方停下,目光在郑平身上转了一圈,仿佛第一次认识他:
“你既然已经猜出, 为何不告诉曹操?”
郑平没有为自己遮掩的打算,毫无顾忌地直言:“丞相称病未见,自不得相告。”
这话好似戳中了情绪的开关, 让刘协浮于表面的笑真实了许多, 更多了一分讽意:
“曹操素来多疑,只需些许捕风捉影之事, 便能让他忘却多年之谊,全然相负。”
郑平对这诛心之论无动于衷,既不因为曹操的拒见而恼怒愤恨,也没有因为刘协的挑拨而怒目而视,冷言辩驳。
他只是道:
“天子此言,仿佛曾被丞相负心薄幸,尽吐作为过来人的哀怨之语。”
状态正佳的刘协突然被狠狠地梗了一下,莫名生出一股微妙的烦躁之感。
所幸他早知道郑平素有惊人之语,哪怕已经觉得说不下去, 还是重新回档了心态,面不改色地继续道:
“昔日吕伯奢一家,不正是因为曹操的疑心而成为冢中白骨,皆尽丧了命?枉死者几何?而今曹操已生问鼎之心,若其独登大宝,终将兔死狗烹,令尔辈不得安宁。”
郑平实在不觉得自己身上有什么筹码值得天子拉拢,他见刘协话里话外确实存了劝投之心,并不想听长篇大论的他索性直接道:
“昔日汉高祖亦对韩信等人兔死狗烹,又是为何?”
搬出刘家老祖宗,总算止住了刘协的话匣。
汉祚绵延,始于高祖,就算他是皇帝,也不好对高祖的行为妄加非议。
郑平这话相当于直接拿出一团比拳头还大的面饼,一口堵死了他排演了许久的剖心之语。
经此一役,刘协实在说不出什么剖心析肝的话,他只怕自己在多说几句,就要被郑平气得当场剖心,直接一了百了。
实际上,因为一些原因,刘协一早便查过郑平的来历。他顺着宫中幸存的文籍记载查到郑平祖上姓韩,在东汉初年因拥立之功得享侯爵。再往上追溯,曾有祖辈封王。祖辈受封韩王,倒并非“狡兔死,走狗烹”的那位淮阴侯韩信,而是韩宣子之后。
是以他没有因为郑平本姓为韩,祖上有个韩王,又特意提起韩信就以为他是因为韩信的事而对刘家表示不满,可即便如此,他对郑平的态度也探知了一二分。
刘协本不愿再继续徒费口舌,可到底有几分不甘:“局势所迫,不得不为之。即便曹操有诸多苦衷,若有自立之心,定以鲜血铺就大道。他而今已容不得荀彧等有功却殊途的旧臣,欲隐诛之,将来自容不下孔融、杨修等人。县侯生性不羁,不慕权利,对曹操是否信重毫不在意。可你不在乎己身仕途乃至性命,是否也不在乎家人与故交的前途与性命?”
汲汲相劝的话中已多了几分隐藏的迫切,郑平却并未被他话中的情绪渲染,被道理分明的话语带着走。作为曾经的嘴炮王者,他自动免疫了前方的所有嘴炮,只揪住其中的关键词。
“你怎知曹操欲隐诛荀彧?”
刘协沉默了一息,本已凝滞的呼气重新变得规律而平稳:
“朕不过是旁敲侧击,最终拍板决定的人终究是曹操。”
没有颠倒黑白,没有为自己辩驳,刘协径直承认了他在其中的作用,但得到的结果比他狡辩否认更让郑平心情糟糕。
能够求证的消息都已在刘协这得到确认。郑平不想再留下浪费时间,不等刘协再说其他,果断请辞。
刘协见此,咽下几经辗转始终未能说出口的话,询问郑平:
“朕确实存有私心,但朕方才说的那些话也是事实。你听了这许多,就当真未对曹操生出任何失望?”
这话或许只是单纯的疑问,或许是为将来劝说其他人而做准备,采集情感反馈以作参考。郑平不管刘协究竟是何用意,只在转身前冷淡地道:
“从未有过期许,谈何失望。”
刘协眉宇渐紧,显然无法理解郑平的话。
郑平又道,
“陛下与丞相,于衡而言并无任何不同。”
刘协蓦然一震,垂在两侧的手用力收紧:“……其他人亦是如此作想?”若所有人都觉得坐在上首那个位置的人是谁一点也不重要,只是顺应时势,而无忠君之心,那他岂非再做多少事都于事无补?
“陛下入怔了,旁人如何作想,衡怎知晓?”
郑平不再去管独立高阶的刘协,大步往殿外走。吹入殿中的风带来最后的话。
“丞相起生杀之事,乃为利己;陛下之所举,亦为利己,二者并无不同。陛下欲绝境而为之,衡自不可相与。今日之事只当未入过耳,可若是陛下用心有异,欲用孔融等老友的性命以作威胁……恕衡狂悖,昔日既能一剑斩下细作的头颅,今日也能以笏为剑,送陛下一家入后土团圆。”
刘协已然脸色铁青:“□□平,你好生大胆。”
“衡之大胆,十五年前的丞相已然领教一二。天子若也想领教一番,衡随时奉陪。”
身后不再传来声响。
片刻后,郑平离开皇宫。
等他回到府上,得到门房汇报:不久前曹丕派人送来传达几句话,听起来似是语焉不详的抚慰,又似是单纯因为事务繁忙而无法亲自接见的道歉。
郑平将那几句话在心中斟酌了一番,追问门房:“副相可还留了别的话?”
门房摇头道:“只有这些。”
郑平示意自己已经知晓,屏退左右,独自往内走。
曹丕只派人过来传话,并未如往常那般亲至,话里话外也未有任何提到郭暄之处,这或许是为了避嫌,但更多的可能是代表了另一个讯息。
郑平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到郭氏的房中略坐了一坐,二人交谈了什么内容外人不得而知。仆从们只知道二人交谈中途传了郭暄进去,直到临近宵禁,才见郑平与郭暄二人面色迥异地出门,未如往常那般在路上闲谈,而是一语不发,各自回了房中。
之后的几天,郑平没事人似的去衙中打卯,偶尔去荀彧等人家中拜访,与过去并无不同。
朝中的气氛日益紧张,请曹操称公的声音越来越响,与之同时,反对的人则与日俱减,不是因故、犯事而罢官,就是心知事不可为,又因近期的动荡而不敢坚持己见。
在曹操受九锡前,他派人给郑平送了一块石板。
郑平看着漆盘上那块巴掌大的石板,讥诮道:“丞相莫非想让衡在这块石板上替他提一提墓铭?”
这回来送东西的公差并非上回在荀彧家的那个。或许是因为上回那些不美妙的回忆,那人在一听要给郑平送东西时,立即告假称病,接手这一任务的是一个年轻而面薄的青年人。
听到郑平的不敬之语,来送东西的公差脸都绿了,生怕此语传入曹操耳中,连他都讨不到好。
他在心中暗道倒霉,却不敢表达不满,得罪这个赫赫有名的刺头,只得咬牙挤笑道:
“听闻县侯无合适的玉枕,丞相命仆送了这块石枕过来,给县侯享用。”
曹操爱让人猜谜的行为还是一成不变。郑平从未有猜字谜的喜好,也不想深究送石枕到底是什么意思,总归不是什么褒奖。
他没有任何纠结就收下这块石枕,不等公差舒一口气,庆幸地告退,郑平又开始找事:
“且慢,我这有一回礼,还请公差回去带给丞相。”
公差好不容易放松的脊背再次僵硬。
曹操送过这么多回赏赐,不管是好是差,可从来没有一家说自己要回礼啊!?
他不由心神不定,生怕郑平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刺头取了一盆血淋淋的碎肉过来,让他带回去给曹操。
然而郑平刚才的话在明面上属于正常要求,由不得他拒绝。公差只得压下自己不祥的想法,坐立难安地等待韩府的人取来“回礼”。
等拿到回礼,公差立刻一溜烟地离开。
他仿佛身后被猛虎追咬一样,直跑出三条大街才狼狈地停下,抖着手将怀中的匣子悄悄打开一条缝。
只一眼,他便确定里面不是血淋淋的东西,放心地掀开竹盖。
……
放在匣子中的确实不是血肉,而是一片片鸡毛。
公差随手折下路边一根树枝,小心地挑了挑,确定里面只有鸡毛,没有别的东西,不由开始为难。
虽然不是什么恶心的东西……但这脏兮兮的鸡毛也不是好物,他到底要不要带回去向丞相复命?
所以说这些诸侯士人们为什么喜欢打哑谜?真诚点不好吗?
陷入两难的公差,忍不住在心中如此怨念道。
最终他还是将东西呈给了曹操,决定将无知的忠诚贯彻到底。
曹操早有眼线在城中,自然知道郑平给自己送了这么一份回礼。
他让人把匣子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连匣子在内,一片片地检查,最终发现这份回礼……确实只是一匣子鸡毛。
这回,为猜谜而绞尽脑汁惊疑不定的人反而成为了曹操这个爱出谜题者。
这份鸡毛,到底是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