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倾唐小戏骨 > 第五章 淄州官绅皆归心

第五章 淄州官绅皆归心

作者:南楼逍遥客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了更加清晰的军政发展大略后,王师范第一时间就派出信使,召集淄州五县县令及其下属的县丞、主簿、县尉,于济阳县衙开会。

    为了尽快安定各县班子的浮动之心,同时出于节省时间的考虑,故没有选择去淄州治所淄川县议事,因为州府迁移并非简单之事,耗时耗力。

    而且济阳县令还是由王师范亲自兼任,在没有考虑好接任者前,他也确实离不开。

    至于各县官员,消息灵通着呢,他们早就对王师范这新任刺史的行事风格做了调查。

    知道这位新上任的刺史,虽然年纪轻,做起事来却是眼里容不得沙子,雷厉风行,所以,他们接令后立即动身,连夜向济阳县赶来,期望给上官留下一个好点的印象。

    两日后,济阳县衙二堂内,五县官吏齐聚。

    人人拘谨、小心翼翼,只将半边屁股坐在椅子之上,身体略微前倾,双手放在膝盖之上,唯有额头偶尔几粒汗珠冒出,泄露了他们内心的不安,须知此时已是冬季。

    晾了他们半盏茶的工夫,今日的绝对主角王师范,才在杜荀鹤、张文蔚和敬翔的陪同下,从左后门走入二堂,这厮有耍大牌的嫌疑。

    不过,上官有意晚出场与大牌故意迟到,都是要凸显自身的地位,异曲同工。

    小戏骨啊,前世可是没机会耍的,他敢耍,导演保证涮了他,因为他牌小。但现在不同了,淄州刺史,妥妥的淄州最大的牌,必须过足瘾,弥补曾经的缺憾。

    他踱步走向熟悉的上位,堂内诸官见刺史终于现身了,一个个换上恭谨的笑脸,齐声行礼。

    “见过王刺史。”

    眼角余光中,暗自打量着这位新上司,希望从其表情中获得些有用的信息。

    “诸位同僚有礼了。”

    王师范很亲切地跟大家还礼,面容被一层笑意掩盖,小戏骨的特长就是演,通俗点儿,就是装,专业技术人士是那么好揣测的吗?

    坐定后,王师范接着说:“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是想议一下各县各官的安排。”单刀直入,敲山震虎,或者叫,这哥们开始搞事情。

    初次过招,刚被刺史那亲切如冬日骄阳的笑容抚慰,稍微缓和的堂内气氛,再次变得沉郁、凝重起来,“看来恐怕......官位不保!”堂下诸官心中都升起了不好的预感。

    “本刺史今日正式宣布,各县现有官员,官职......一律不变。”

    王师范有意的一个停顿,让堂下诸官再一次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感受,由极度焦虑到完全释然,原本额头的几粒汗珠,不觉间滚落脸颊,串珠成线。

    小戏骨,真会玩,“兄弟有演技!”这厮的内心有点傲娇了,大牌的感觉,好极了!

    “谢过王刺史!”

    反应过来的诸官,纷纷表示感谢,因为就在刚才的一刹那,自己就可能与官位擦肩而过。

    此时的感觉,如失而复得,好像是被重新任命,一种劫后重生的幸福感爬上心头。

    再看向上位的王师范顺眼了,但更多的是畏惧,毕竟那可是一句话就可决自己仕途、甚至生死之人!

    诸官的表情变化,尽数落在王师范的眼中,他拿起旁边的淡蓝茶盏,抿了一口,耍耍大牌的矜持,终于上台词了。

    “诸位远道而来,路上多有劳累,请先饮上一盏,止渴去寒。”又恢复了刚入堂时的亲切。

    但诸官刚受惊吓,深切体会了一把刺史之威,哪敢真的将盏中之茶饮尽?只是如王师范般抿了一口,就放下手中茶盏,看向上位,等待下文。

    “这一年来,本刺史在济阳县所行之政,相信诸位定早有耳闻。

    不必讳言,确实惩办了一些贪官污吏,而且反贪还要继续,淄州境内如有敢苛民自肥者,本刺史定依法办理,绝不姑息!”

    王师范语气格外平静,但看似风轻云淡的一句话,却是让堂内的温度直线下降,就算暖炉也不能回温。

    须知搜刮百姓,已是数十年来的官场潜规则,诸官早已习以为常,而且历来上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何况还有孝敬呢。

    但这句话出自现任刺史之口,就容不得诸官不胆战心惊,须知那可是手中有兵、屡建奇功、上蒙恩宠、下不缺杀伐之气的王师范,就是安师儒现在也轻易动他不得呢。

    小戏骨这招演技秀得很到位,学名“横话软说”。

    堂内半晌无声,静得呼吸可闻,见杀威棒已镇住诸官,王师范随手丢出一颗‘甜枣’。

    “当然,诸位的难处,本刺史也是知晓的,仅靠现有的微薄官俸,就算加上县衙名下的土地所出,亦不足以支撑体面。

    而且官场的迎来送往花销甚大,诸位的日子自然过得更紧,要是不开些财路,确实是难以为继......”

    这一句话可比火炉管用多了,缓过神来的诸官,顿时痛哭流涕,胆子稍大者,当即奉承道:“刺史所言极是,我等也是实在没有办法啊,请刺史开恩!”

    诸官共鸣,一同跪伏于地。

    王师范站起身,没有让诸官起来,就那么俯视着。

    “本刺史亦非无情之人,从即日起,各官俸禄加倍,并以年终考核政绩优劣,发下不等奖赏。

    给你们交个底,去年济阳县大治,政绩斐然,县丞杜荀鹤年终得到的奖赏之物,价值等同五百贯铜钱!”

    这个数目可不少了,相当于后世十万元以上,而且此时的人们没有后世家庭那数不清的开支项目,故更显丰足。

    另外,这个奖赏额度已然超过他们每年搜刮所得,何况还有双倍俸禄呢。

    可以说,王师范已经将一个金饭碗交到他们手中了。

    又是一招经典演技,学名“萝卜加大棒”。

    当然,好处是不能白拿的,高薪之下必有高标准的要求。

    就在诸官眼冒金星之时,王师范又开口了,声音尤为严厉,情绪转变,必有高潮。

    “体面,给你们了,若是有人还敢搜刮勒索、弄得民间怨声载道,本刺史定斩不饶!勿谓言之不预也!”

    “下官不敢!”

    诸官以头触地,但王师范心中冷笑,“若识时务,自是相安无事,若敢碰触底线,那就免不了杀鸡儆猴啦!”

    小戏骨是那么好忽悠的吗?必须看疗效。阳奉阴违,在这位爷面前,那就是玩命,就是找死,毕竟奸臣,他演过!

    恩威皆用过,按照剧本流程,接下来就到了部署正事的时间。

    王师范重新换上平和的语调,“都起来吧,下面由杜别驾给各县布置任务。”这变来变去的,真考验演技,小戏骨上瘾了。

    诸官虽是起身,却不敢坐下,尽皆垂手而立,一副俯首听命之态。

    “嗯,第一个疗程,效果不错!”小戏骨心中窃喜。

    杜荀鹤走上前来,看着诸官的表现,知道该是自己这个红脸人出场了,遂儒雅温和抚慰。

    “诸位同僚,刺史也是一片好心,若是逼急了百姓,只要再出一个黄贼巢那般之人,必然被鼓动造反。

    别说钱财这等身外之物,就是我等的项上人头,恐也不保,这些年活生生的例子还少吗?”

    站立的诸官纷纷点头,这句话真是说到他们心坎里了,“有钱也须有命花啊,若是王刺史能兑现承诺,谁还会去火中取栗呀。”

    想通此节,皆恭谨回道:“请杜别驾吩咐!”

    “诸位此番回去,当务之急乃是召集流民,开垦荒地,建立屯保。

    须晓谕庶民,州府惠民之意,并宣传成为保丁、县兵、或是破浪军一员对应的优厚待遇。

    至于乡绅所有的土地,不要动。另外,州里会派出刺史特派员指导各县具体工作。”

    杜荀鹤有条不紊地布置任务,其中这个“刺史特派员”是王师范的主意,职能类似于监督,也就是放在各县的眼线。

    而且还会给他们配备一定的部属,有明面的,更多是便装潜伏的。

    一张笼罩淄州内部的大网即将张开,王师范给他们起了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影卫”。

    这是只有他们本人和王师范知道的名字,因为他们直接由王师范亲掌,目前还没有适合的人选,故只能自己上阵了,并且影卫不在淄州刺史府和破浪军编制之内。

    会议散后,诸官都各自返回驻地,在随行特派员的监督下,开展建立屯保事宜。

    随着他们的返回,王师范治政淄州的首秀,登场了。

    尤其是那条“乡绅的土地,不要动”,赢得了淄州五县乡绅的普遍好感。

    而济阳县的县令人选,也最终确定下来,他是王师范的堂兄王师悦。

    王家子弟多有儒学根基,王师悦也不例外,而且为人老成持重,又是同族兄弟,把济阳县这个铁粉之地交给他,也能让王师范安心。

    王师范自己则带着一众幕僚,动身前往淄州治所淄川县,破浪军随行移营。

    抵达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轰动了淄川县,甚至整个淄州,他宣布重修孔庙!

    因为唐朝崇尚儒学,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在文人、乡绅心中的地位极高,皆自诩圣人门徒,而淄州本就近孔子故里,故少不得修建孔庙。

    只是这些年天下动荡,失修已久、残破不堪,故王师范此举瞬间赢得淄州文人、乡绅的称赞。

    前有“保护私产”,后有重修孔庙,王师范已与淄州乡绅暗中眉来眼去,有了铺垫,自是见面时机已至。

    再向全州乡绅发出邀请后,随行的济阳县学刘教谕求见提醒。

    “在乡绅眼中,‘士农工商’之中士为首、商为末,若是能在其余四县重开县学,使乡绅有入仕之机,再辅以优惠之商税,何愁乡绅不来归附?”

    刘教谕能说出这番话,实是在一年多的共事后,他充分认可了王师范,从内心深处接受了他,故才会有今日的肺腑之言。

    “师范受教,此事就依刘教谕之意。”

    其实,王师范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要树立从谏如流的形象,故不说破。人家的积极性,还是不要打击的嘛。

    数日后,淄川县州衙,五县名望乡绅皆应邀而来,这回王师范可是早早地迎出府门,以示交好之意。

    待与诸人寒暄后,他直接切入正题。

    “诸位伯父,小子后学王师范新任淄州刺史,于此举国维艰之际,实敢压力山大,故欲请诸位助我一臂之力,保淄州一地平安。”

    “王刺史年少有为,从儒尊法,与我等同出一脉,若我等这老朽之躯尚有用处,尽管吩咐就是。”淄川县一李姓乡绅当先回应,堂内诸人纷纷相应。

    “我愿于淄州五县重建县学,欲邀请诸位之中德才望隆的前辈,担任各县教谕之职,不知可否?”直接抛出入仕的诱惑。

    随后,王师范命人将事先调查后拟定的名单传阅诸人,其中刚才率先回应的淄川县李姓乡绅,亦在选定之中。

    一一看过,见名单所列皆是各县名望、资历最能服人者,诸人哪里还会有异议,尽皆纷纷表示拥护。

    而那被选中的五人(济阳县学刘教谕也算在内)一同起身行礼,谢过王师范的提携任用之恩。

    刘教谕猜到王师范接下来会谈些什么,毕竟他已然经历过一次,故主动挑起话头。

    “诸位,我等皆是饱读诗书之辈,最是深明大义,深知各家荣辱与国休戚,然国事艰难,王刺史亦举步维艰。

    想那黄贼巢,何以能鼓动百姓造反,以至攻陷东都洛阳,震动天下?

    皆因压榨过甚,故刘某提议,我等将家中土地收成,分出五成给佃户,以此换个太平。

    实不相瞒,我们济阳县乡绅,已经如此做了,想必济阳县如今一团和气,诸位亦有所耳闻吧。”

    济阳县的乡绅纷纷相应,其余四县的乡绅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毕竟牵连到自家的切身利益,犹豫也是正常的,王师范并未表现出急切,而是静静地等着。

    考虑再三之后,那淄川县李姓乡绅,又一次率先表态,“淄川李家附议,愿意让出五成收成。诸位可要想明白,一旦闹起来,那就不是少收几成粮的事了,事关家族兴亡啊!”

    一句话点醒另外被选中的三位县学教谕,他们当即表态,“我等附议!”

    见各县的领头乡绅都没有意见了,其余的小乡绅自是纷纷附议。

    随即,王师范又宣布,济阳县的商税改革推行淄州全境,利及全州商贾。

    刚刚让出部分收成,尚有肉疼之感的乡绅,笑了,因为其家中买卖的收益,随着商税的降低必然增多。

    如此,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之中,事关淄州稳定的收成分配之事,终于得到了所有乡绅的一致拥护,并被确定了下来,同时,乡绅皆归附。

    王师范向济阳县学刘教谕,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毕竟这次事情能办得如此顺利,他确实出力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