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阅兵(2)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曹昂转过身来,群臣立刻跪下来,恭听圣旨。
“自古以来,国之大事,唯戎与祀,昔日周宣王在这洛水之滨,会同诸侯检阅六军,军威之盛,天下所折服。”
“今日,朕当效仿周宣王,于此洛水之滨观兵演武,扬我大魏国威,而后再祀五帝,卿等皆国之柱石,请随朕临观兵威!”
曹昂看着恭敬的群臣说道。
顿时,军乐响起。
军乐改编自《诗经》中的《小雅·瞻彼洛矣》。
这是一首歌颂大周天子检阅军队的小诗。全诗三章,每章六句。
第一章点明阅兵地点及环境,写了军服之惹眼。
第二章,重点描写了天子佩剑,剑鞘上下都饰有美玉,可谓富丽堂皇。
第三章,总写前二章,既写福禄聚于天子一身,又写军队的誓言。
各章都以“泱泱”洛水起兴,以水势的浩荡宽广,表现了周王的气度宏大,也暗示了周朝国力的强大。
诗经通篇,所有涉及的战争,全部是诸夏对外族的战争。
它所称颂的君子,全是保家卫国,开疆拓土,击败夷狄的英雄。
它歌颂的淑女,全是仰慕君子,谨守华夷之别的女性。
全篇上下,毫无掩饰的告诉所有人:只有中国的战争,才是正义的。
夷狄诸蛮的反抗和抵抗,全部都是错误的,不正确的,不得人心的,是上天所不允许的。
中原王朝的天子,是代表上天的正义之师,讨伐任何反抗的非正义组织。
“洛阳周边各县郡兵,已经准备完毕,请陛下检阅!”
这时,负责今日阅兵安排的兵部尚书曹真,来请曹昂亲自巡视兵马,等巡视完毕之后,就是观看兵马操练的情况。
阅兵所用的车马,曹真也已经为曹昂等人准备好了。
曹昂率先登上为阅兵而特别打造的御撵。
坐上撵车,曹昂对车辕下待命的马内监吩咐道:“派人去临淄,传诏将临淄王曹植召来洛阳!”
“诺!”
马内监应道。
像今日这样的壮举,怎么能够少的了称颂王师威武正义,纪律严明,的诗歌留存于世?
以供后人瞻仰大魏的风采!除了曹植以外,没有人的文采能够比得上曹植。
像曹植这么有才华的人,就应该让他在文坛上大放异彩!要是将他的才华埋没,那就太过可惜了。
说句实话,除了今日的阅兵需要诗歌来赞美,以后大军出征,凯旋而归时,也需要歌功颂德。
征讨不臣,毁灭夷狄的文字、神庙、制度,使之臣服诸夏,这是上古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都称颂的事情,诗经所赞美的伟业。
何以春秋以后,类似赞美和歌颂王师的文章诗赋就少之又少了?
甚至宋明两代沦落到被夷狄吊打,为野蛮毁灭的悲惨境地。
那些喊着师法三代,效法圣王的文人,怎么就只知道窝里斗?
一点也没有先辈开疆扩土的精神,儒家为何最终没落到这种地步?
变得有奶就是娘,换个主子随便跪,这要是让孔子知道了,还不得气的从坟里爬出来,把后世的不孝子全都带走。
他们的圣贤书到底是怎么读的?怎么越读越没有气节!
对于懂得审时夺度的文人,曹昂也是无可奈何!
曹昂决定了,在这个事情,不能犯后世的错误,要纠正现在文坛不是称颂山水,就是赞美园林这股不正之风。
曹魏的文坛只能歌颂君子杀敌,保家卫国,泡夷狄妹子,教化四夷,为野蛮带去文明之光!
思虑之间,群臣已经各自就位。
骠骑将军曹洪,亲执戈矛,骑马拱卫在曹昂的战车左侧。
领军将军曹休,手执弓矢,骑马拱卫在曹昂战车右侧。
兵部尚书曹真,骑着战马位于先导。
其余诸臣,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列侯外戚,也各以次序,护卫左右。
能够护持天子阅兵,这是为人臣子的无上光荣。
左将军张郃,策马来到曹昂御撵旁,抱拳道:“陛下,如今六师已备,群臣就绪,敢请陛下下令!”
曹昂站在战车上,拔剑出鞘,剑指前方,道:“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朕今日观兵,乃为晓瑜天下:王师,堂堂正正,奉天应命,唯受朕遣,只诛不臣,只讨不义,只伐无道!”
“若臣服于朕,谨守道义,躬行中国之治,四夷诸国,王师秋毫无犯!”
这么说就等于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硬是要装逼!
臣与不臣,有道无道,还不是要看曹昂的脸色,蛮夷说话管什么用?
难道蛮夷说自己有道,有什么用,还不是谁的实力强,就要听谁的?
就像后世米帝一样,你不民煮,你就肯定不民煮,民煮了有时还说不定,还有什么黑幕。
只要你民煮了,就算是阿沙、三哥等,也能成为自由世界可靠的盟友,以及忠实的伙伴。
但这门面功夫还是很重要的,道义问题也很重要。
军队,必须知道自己为何而战,才能有战斗力。
当然,封建社会的军队,还需要足够的激励和奖赏。
没有足够的激励和奖赏,谁愿意去拼命。
就比如秦朝的兵马,大家都知道,自己是为家人老小,妻子儿女,个人的前途未来而战,那自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可当秦朝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后,就失去了继续战斗的目标。
以及继续晋升的途径,没有了敌人,就没有了军功,未来还怎么晋升。
哪怕秦始皇这样的一代雄主,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也不的不为秦帝国,树立两个新的征服目标。
向北和向南扩张,就成为了秦帝国的首要目标。
但问题是,这两个新目标,打赢了,也没有多少油水,对方还是难啃的骨头。
没有多少人愿意继续拼命,于是,秦始皇死后,秦帝国轰然倒塌,也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
等秦帝国灭亡后,刘邦建立汉朝,吸取了秦帝国灭亡的教训,改变了策略。
才没有使汉王朝,走上秦帝国的老路,导致二世而亡的局面。
曹昂转过身来,群臣立刻跪下来,恭听圣旨。
“自古以来,国之大事,唯戎与祀,昔日周宣王在这洛水之滨,会同诸侯检阅六军,军威之盛,天下所折服。”
“今日,朕当效仿周宣王,于此洛水之滨观兵演武,扬我大魏国威,而后再祀五帝,卿等皆国之柱石,请随朕临观兵威!”
曹昂看着恭敬的群臣说道。
顿时,军乐响起。
军乐改编自《诗经》中的《小雅·瞻彼洛矣》。
这是一首歌颂大周天子检阅军队的小诗。全诗三章,每章六句。
第一章点明阅兵地点及环境,写了军服之惹眼。
第二章,重点描写了天子佩剑,剑鞘上下都饰有美玉,可谓富丽堂皇。
第三章,总写前二章,既写福禄聚于天子一身,又写军队的誓言。
各章都以“泱泱”洛水起兴,以水势的浩荡宽广,表现了周王的气度宏大,也暗示了周朝国力的强大。
诗经通篇,所有涉及的战争,全部是诸夏对外族的战争。
它所称颂的君子,全是保家卫国,开疆拓土,击败夷狄的英雄。
它歌颂的淑女,全是仰慕君子,谨守华夷之别的女性。
全篇上下,毫无掩饰的告诉所有人:只有中国的战争,才是正义的。
夷狄诸蛮的反抗和抵抗,全部都是错误的,不正确的,不得人心的,是上天所不允许的。
中原王朝的天子,是代表上天的正义之师,讨伐任何反抗的非正义组织。
“洛阳周边各县郡兵,已经准备完毕,请陛下检阅!”
这时,负责今日阅兵安排的兵部尚书曹真,来请曹昂亲自巡视兵马,等巡视完毕之后,就是观看兵马操练的情况。
阅兵所用的车马,曹真也已经为曹昂等人准备好了。
曹昂率先登上为阅兵而特别打造的御撵。
坐上撵车,曹昂对车辕下待命的马内监吩咐道:“派人去临淄,传诏将临淄王曹植召来洛阳!”
“诺!”
马内监应道。
像今日这样的壮举,怎么能够少的了称颂王师威武正义,纪律严明,的诗歌留存于世?
以供后人瞻仰大魏的风采!除了曹植以外,没有人的文采能够比得上曹植。
像曹植这么有才华的人,就应该让他在文坛上大放异彩!要是将他的才华埋没,那就太过可惜了。
说句实话,除了今日的阅兵需要诗歌来赞美,以后大军出征,凯旋而归时,也需要歌功颂德。
征讨不臣,毁灭夷狄的文字、神庙、制度,使之臣服诸夏,这是上古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都称颂的事情,诗经所赞美的伟业。
何以春秋以后,类似赞美和歌颂王师的文章诗赋就少之又少了?
甚至宋明两代沦落到被夷狄吊打,为野蛮毁灭的悲惨境地。
那些喊着师法三代,效法圣王的文人,怎么就只知道窝里斗?
一点也没有先辈开疆扩土的精神,儒家为何最终没落到这种地步?
变得有奶就是娘,换个主子随便跪,这要是让孔子知道了,还不得气的从坟里爬出来,把后世的不孝子全都带走。
他们的圣贤书到底是怎么读的?怎么越读越没有气节!
对于懂得审时夺度的文人,曹昂也是无可奈何!
曹昂决定了,在这个事情,不能犯后世的错误,要纠正现在文坛不是称颂山水,就是赞美园林这股不正之风。
曹魏的文坛只能歌颂君子杀敌,保家卫国,泡夷狄妹子,教化四夷,为野蛮带去文明之光!
思虑之间,群臣已经各自就位。
骠骑将军曹洪,亲执戈矛,骑马拱卫在曹昂的战车左侧。
领军将军曹休,手执弓矢,骑马拱卫在曹昂战车右侧。
兵部尚书曹真,骑着战马位于先导。
其余诸臣,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列侯外戚,也各以次序,护卫左右。
能够护持天子阅兵,这是为人臣子的无上光荣。
左将军张郃,策马来到曹昂御撵旁,抱拳道:“陛下,如今六师已备,群臣就绪,敢请陛下下令!”
曹昂站在战车上,拔剑出鞘,剑指前方,道:“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朕今日观兵,乃为晓瑜天下:王师,堂堂正正,奉天应命,唯受朕遣,只诛不臣,只讨不义,只伐无道!”
“若臣服于朕,谨守道义,躬行中国之治,四夷诸国,王师秋毫无犯!”
这么说就等于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硬是要装逼!
臣与不臣,有道无道,还不是要看曹昂的脸色,蛮夷说话管什么用?
难道蛮夷说自己有道,有什么用,还不是谁的实力强,就要听谁的?
就像后世米帝一样,你不民煮,你就肯定不民煮,民煮了有时还说不定,还有什么黑幕。
只要你民煮了,就算是阿沙、三哥等,也能成为自由世界可靠的盟友,以及忠实的伙伴。
但这门面功夫还是很重要的,道义问题也很重要。
军队,必须知道自己为何而战,才能有战斗力。
当然,封建社会的军队,还需要足够的激励和奖赏。
没有足够的激励和奖赏,谁愿意去拼命。
就比如秦朝的兵马,大家都知道,自己是为家人老小,妻子儿女,个人的前途未来而战,那自然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可当秦朝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后,就失去了继续战斗的目标。
以及继续晋升的途径,没有了敌人,就没有了军功,未来还怎么晋升。
哪怕秦始皇这样的一代雄主,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也不的不为秦帝国,树立两个新的征服目标。
向北和向南扩张,就成为了秦帝国的首要目标。
但问题是,这两个新目标,打赢了,也没有多少油水,对方还是难啃的骨头。
没有多少人愿意继续拼命,于是,秦始皇死后,秦帝国轰然倒塌,也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
等秦帝国灭亡后,刘邦建立汉朝,吸取了秦帝国灭亡的教训,改变了策略。
才没有使汉王朝,走上秦帝国的老路,导致二世而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