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章 百丈清规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百丈怀海禅师俗姓王,福州长乐县人,原籍太原,生于唐开元八年(720年),元和九年(814年)示寂。百丈禅师是马祖道一的法嗣,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改革家。后世之所以有佛教,佛法能够流传,全靠马祖、百丈师徒二人建立的丛林制度,建立禅堂,设立百丈清规。
《百丈清规》记载佛教寺院、僧团生活规式,唐代洪洲百丈山怀海禅师曾为禅宗寺院制定《禅门规式》(即《古清规》)。后历代多次增汀,元顺帝时(1333 一 1368年在位),百丈山住持德辉奉救重新修定,并由金陵大龙翔集庆寺住持大诉等校正,为后世寺院丛林所遵循。全书八卷,分为九章。对寺院僧团组织形式、宗教话动仪式规制等有详细规定。其中第五章“住持”、第六章“两序”、第七章“大众”等,阐述寺院中各等职事的职责、僧众日常生活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处理互相之间关系的原则等。
《百丈清规》的最可贵处在于寺院经济方面的规定:僧众应饮食随宜,务于勤俭,全体僧人均须参加劳动,“上下均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百丈清规》是中国禅宗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禅历久不衰的一个保障。百丈清规丛林二十要则: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理。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刘丹把《百丈清规》的小册子发给大家,同时简单地介绍了清规的主要内容。首先是戒律,做僧人要守戒。东晋时期传播过来的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不戒肉食,大乘佛教不能吃肉,《清规》规定一律不能吃肉,佛弟子受戒之后要学戒,如经中说:出家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可学经教。还有每天的早晚功课,结冬坐禅、结夏讲经学律。
凡禅堂坐参、佛殿诵念、食堂斋粥、升堂集众、普请巡寮、入浴送亡等一切行事,都依钟鼓等号令进行。如集众上殿则僧堂鸣钟,长老升堂则法堂击鼓,报众同赴。普请则开梆、催板,新住持入院则钟鼓齐鸣。凡止静、开静、念诵、斋粥等行事,从朝到暮,钟鼓交参,遂形成丛林一定的礼法。
后世寺院中的早课和晚课唱诵的内容都是从佛经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刘丹也给法和抄了一份。里面有很多的
警句,耐人寻味,比如这句: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时时提醒修行者千万不要懒惰安逸,要勤加修行,出离生死无常的愿望要迫切。
法和拿着《百丈清规》略微看了一会儿,听完刘丹的简单介绍,疑惑道:“按照印度原有佛教的制度 , 比丘们自皈依佛门后 , 都是一律不从事生产活动的, 他们要么乞食于民,要么乞食于天(野生果木)。《四十二章经》第三章·割爱去贪,里面有这句话:‘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我们耕种田地,和佛制相违啊!”
桓宣没好气道:“你们僧人在东土所作所为都契合佛制吗?积攒财货、田地、蓄养奴婢,藏污纳垢,哪一点符合佛制?佛让你们出家人持金钱戒,为什么你们要摸钱?”
法和大汗,无言以对。
刘丹道:“汉地和天竺地理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性也有不同,比如‘树下一宿’,在咱们这里就做不到。天竺的天气暖和,树下呆一晚没问题,在咱们这里就会生病。天竺修行的人很多,大家对修行人也很敬重,修行人出来乞食,大家都愿意布施。但是咱们这里没有这个风气,汉地的人都讲究勤俭持家,僧人不事生产,乞食自修,大家自然会对你们有看法。”
刘丹在后世看过一个纪录片,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每次僧人出来乞食的时候,沿途的民众密密麻麻跪在道路两旁,把布施的食物高举头顶,请僧人享用。如果有僧人取走了自己的食物,他们心生欢喜,因为佛经里说供养僧是有大福报的。但是这个习俗咱们这里没有,所以苦行的僧人生活也会出问题。再说了一般坐禅都需要安静的环境,在深山老林里修一座寺庙,谁来供养你?还不如开几亩地自己养活自己。
佛陀叫人出去乞食,一是乞食可以打消人的傲慢之心,因为乞丐是世界上最低贱的。二是可以给众生培福,因为给比丘布施会有很大的福报。当然,化缘的时候要钱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自身不能持戒修行,或者没有法回报给众生,而享用众人的供奉,后果也是很严重的。有一句偈道:
施主一粒米,
大若须弥山;
今生不了道,
披毛戴角还。
至于藏污纳垢,那就更多了,很多江洋大盗走投无路,躲进寺院的也不少。唐朝五祖弘忍大师主持黄梅县东禅寺的时候,门人有一千多,后来六祖惠能取走衣钵之后,数百人追杀惠能,可见当时的东禅寺被这些黑社会控制了。他们倒不是要把佛法追回来,而是因为没有了衣钵,就等于庙里菩萨的真身走了,人家就不来参礼进香了,香火钱大大缩水,大事不妙。
刘丹道:“我们这里成立一个宗教局,你们成立一个佛教协会吧,把僧侣这一摊子管起来,出了事我们会找你们。供养佛法僧有很大的功德,很多的人会给你们布施很多的财物,除了你们自己留用的之外,你们要好好把这些财物回报给大众,你们可以办学堂,办善堂,办医院。佛家不是讲究五明吗?里面有一个医方明,僧人要通医学,要治病救人。道士们传道都会给人治病,所以他们的信徒才会这么多,你们也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
会议开了几天,大家的目的就是把佛教的传播纳入正常的轨道,不要在这里出事。法和也知道事关重大,把大家的发言一一记下。襄阳府衙同意修建寺院,法和的目的算是部分达成了。佛经里说造寺度僧的功德很大,很多有钱人信奉佛教,今生有钱,希望来世有更多的钱,所以都肯出钱,造成后世的寺院和僧人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地广人稀的藏地,有些地方一个县就有四十多座寺庙,很多人为了修来世,把自己劳动所得都供奉给了寺院,这就很不正常了。
元朝政府崇佛重在修功德,做佛事,从建寺造塔,赐田斋僧、写经印经、念经祈祷、到帝后受戒、受法,各种所谓功德法事常年不断,几无虚日,为此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是惊人的。据延佑五年(1318)统计,各寺做佛事日用羊万头!“今国家财富,半入西番”。“国家经费,三分为率,僧居二焉”。
玄奘大师留学的那烂陀寺规模宏大,曾有多达九百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最盛时有万余僧人学者聚集于此,教师达1500名,精通三藏的达1000多人。那烂陀不仅是研究佛学的重要地方,也是培养佛学家和佛教徒的重要场所。这里不但成为讲经说法、学习佛法的场所(每天都有一百多个讲坛),而且是研究因明、声明、医学、天文历算、工巧学、农学等的地方。七世纪时已成为全印度瞩目的大乘佛学中心。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详细记载了大师在那烂陀寺时的生活待遇:日供瞻步罗果一百二十枚、槟榔子二十颗、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酥蜜等食物,月给油三斗,酥*乳等随日足取。每日还得大人米一升。此米大于乌豆,是当地特产,煮熟后香气扑鼻,只有国王和精通佛法的高僧大德才能享用,故名大人米。又派净信居士一人、婆罗门一人以供差遣,奘师本人则免除一切僧务,出门还有舆乘代步。像这样的优遇,在那烂陀寺主客僧一万人中,连奘师一共也只有十人而已。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这真是了不起,但是从统治者的角度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据说当时有十多座城市的税收全部用来供养那烂陀寺,那么武备怎么办?经济怎么办?要知道佛教只传播思想,不创造财富的。你说你死后可以往生极乐,留下来的人怎么办?后来伊*斯兰的弯刀杀过来的时候,大家都无法抵挡。当然,那烂陀寺被摧毁的背后的因果我们看不到。
百丈怀海禅师俗姓王,福州长乐县人,原籍太原,生于唐开元八年(720年),元和九年(814年)示寂。百丈禅师是马祖道一的法嗣,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改革家。后世之所以有佛教,佛法能够流传,全靠马祖、百丈师徒二人建立的丛林制度,建立禅堂,设立百丈清规。
《百丈清规》记载佛教寺院、僧团生活规式,唐代洪洲百丈山怀海禅师曾为禅宗寺院制定《禅门规式》(即《古清规》)。后历代多次增汀,元顺帝时(1333 一 1368年在位),百丈山住持德辉奉救重新修定,并由金陵大龙翔集庆寺住持大诉等校正,为后世寺院丛林所遵循。全书八卷,分为九章。对寺院僧团组织形式、宗教话动仪式规制等有详细规定。其中第五章“住持”、第六章“两序”、第七章“大众”等,阐述寺院中各等职事的职责、僧众日常生活应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处理互相之间关系的原则等。
《百丈清规》的最可贵处在于寺院经济方面的规定:僧众应饮食随宜,务于勤俭,全体僧人均须参加劳动,“上下均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百丈清规》是中国禅宗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禅历久不衰的一个保障。百丈清规丛林二十要则: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
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
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
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
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
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理。
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刘丹把《百丈清规》的小册子发给大家,同时简单地介绍了清规的主要内容。首先是戒律,做僧人要守戒。东晋时期传播过来的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不戒肉食,大乘佛教不能吃肉,《清规》规定一律不能吃肉,佛弟子受戒之后要学戒,如经中说:出家五夏以前专精戒律,五夏以后方可学经教。还有每天的早晚功课,结冬坐禅、结夏讲经学律。
凡禅堂坐参、佛殿诵念、食堂斋粥、升堂集众、普请巡寮、入浴送亡等一切行事,都依钟鼓等号令进行。如集众上殿则僧堂鸣钟,长老升堂则法堂击鼓,报众同赴。普请则开梆、催板,新住持入院则钟鼓齐鸣。凡止静、开静、念诵、斋粥等行事,从朝到暮,钟鼓交参,遂形成丛林一定的礼法。
后世寺院中的早课和晚课唱诵的内容都是从佛经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刘丹也给法和抄了一份。里面有很多的
警句,耐人寻味,比如这句: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时时提醒修行者千万不要懒惰安逸,要勤加修行,出离生死无常的愿望要迫切。
法和拿着《百丈清规》略微看了一会儿,听完刘丹的简单介绍,疑惑道:“按照印度原有佛教的制度 , 比丘们自皈依佛门后 , 都是一律不从事生产活动的, 他们要么乞食于民,要么乞食于天(野生果木)。《四十二章经》第三章·割爱去贪,里面有这句话:‘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我们耕种田地,和佛制相违啊!”
桓宣没好气道:“你们僧人在东土所作所为都契合佛制吗?积攒财货、田地、蓄养奴婢,藏污纳垢,哪一点符合佛制?佛让你们出家人持金钱戒,为什么你们要摸钱?”
法和大汗,无言以对。
刘丹道:“汉地和天竺地理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性也有不同,比如‘树下一宿’,在咱们这里就做不到。天竺的天气暖和,树下呆一晚没问题,在咱们这里就会生病。天竺修行的人很多,大家对修行人也很敬重,修行人出来乞食,大家都愿意布施。但是咱们这里没有这个风气,汉地的人都讲究勤俭持家,僧人不事生产,乞食自修,大家自然会对你们有看法。”
刘丹在后世看过一个纪录片,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每次僧人出来乞食的时候,沿途的民众密密麻麻跪在道路两旁,把布施的食物高举头顶,请僧人享用。如果有僧人取走了自己的食物,他们心生欢喜,因为佛经里说供养僧是有大福报的。但是这个习俗咱们这里没有,所以苦行的僧人生活也会出问题。再说了一般坐禅都需要安静的环境,在深山老林里修一座寺庙,谁来供养你?还不如开几亩地自己养活自己。
佛陀叫人出去乞食,一是乞食可以打消人的傲慢之心,因为乞丐是世界上最低贱的。二是可以给众生培福,因为给比丘布施会有很大的福报。当然,化缘的时候要钱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自身不能持戒修行,或者没有法回报给众生,而享用众人的供奉,后果也是很严重的。有一句偈道:
施主一粒米,
大若须弥山;
今生不了道,
披毛戴角还。
至于藏污纳垢,那就更多了,很多江洋大盗走投无路,躲进寺院的也不少。唐朝五祖弘忍大师主持黄梅县东禅寺的时候,门人有一千多,后来六祖惠能取走衣钵之后,数百人追杀惠能,可见当时的东禅寺被这些黑社会控制了。他们倒不是要把佛法追回来,而是因为没有了衣钵,就等于庙里菩萨的真身走了,人家就不来参礼进香了,香火钱大大缩水,大事不妙。
刘丹道:“我们这里成立一个宗教局,你们成立一个佛教协会吧,把僧侣这一摊子管起来,出了事我们会找你们。供养佛法僧有很大的功德,很多的人会给你们布施很多的财物,除了你们自己留用的之外,你们要好好把这些财物回报给大众,你们可以办学堂,办善堂,办医院。佛家不是讲究五明吗?里面有一个医方明,僧人要通医学,要治病救人。道士们传道都会给人治病,所以他们的信徒才会这么多,你们也要学习人家的长处。”
……
会议开了几天,大家的目的就是把佛教的传播纳入正常的轨道,不要在这里出事。法和也知道事关重大,把大家的发言一一记下。襄阳府衙同意修建寺院,法和的目的算是部分达成了。佛经里说造寺度僧的功德很大,很多有钱人信奉佛教,今生有钱,希望来世有更多的钱,所以都肯出钱,造成后世的寺院和僧人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地广人稀的藏地,有些地方一个县就有四十多座寺庙,很多人为了修来世,把自己劳动所得都供奉给了寺院,这就很不正常了。
元朝政府崇佛重在修功德,做佛事,从建寺造塔,赐田斋僧、写经印经、念经祈祷、到帝后受戒、受法,各种所谓功德法事常年不断,几无虚日,为此耗费的人力、财力、物力是惊人的。据延佑五年(1318)统计,各寺做佛事日用羊万头!“今国家财富,半入西番”。“国家经费,三分为率,僧居二焉”。
玄奘大师留学的那烂陀寺规模宏大,曾有多达九百万卷的藏书,历代学者辈出,最盛时有万余僧人学者聚集于此,教师达1500名,精通三藏的达1000多人。那烂陀不仅是研究佛学的重要地方,也是培养佛学家和佛教徒的重要场所。这里不但成为讲经说法、学习佛法的场所(每天都有一百多个讲坛),而且是研究因明、声明、医学、天文历算、工巧学、农学等的地方。七世纪时已成为全印度瞩目的大乘佛学中心。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详细记载了大师在那烂陀寺时的生活待遇:日供瞻步罗果一百二十枚、槟榔子二十颗、豆蔻二十颗、龙脑香一两、酥蜜等食物,月给油三斗,酥*乳等随日足取。每日还得大人米一升。此米大于乌豆,是当地特产,煮熟后香气扑鼻,只有国王和精通佛法的高僧大德才能享用,故名大人米。又派净信居士一人、婆罗门一人以供差遣,奘师本人则免除一切僧务,出门还有舆乘代步。像这样的优遇,在那烂陀寺主客僧一万人中,连奘师一共也只有十人而已。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这真是了不起,但是从统治者的角度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据说当时有十多座城市的税收全部用来供养那烂陀寺,那么武备怎么办?经济怎么办?要知道佛教只传播思想,不创造财富的。你说你死后可以往生极乐,留下来的人怎么办?后来伊*斯兰的弯刀杀过来的时候,大家都无法抵挡。当然,那烂陀寺被摧毁的背后的因果我们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