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开局娶晋阳公主 > 第二十五章 早朝被奏

第二十五章 早朝被奏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原本常朝在唐初每日都要进行,不过,在公元639年,也就是贞观十三年,担任尚书左仆射和太子少师的房玄龄奏请“三日一朝”,便得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应允。

    而今,已到了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的十月中旬,常朝自然是每三日举行一回。

    当然,常朝的礼仪也极为重要,传于后世的《新唐书》中,便对唐初早朝礼仪有过详实而具体的记载:“朝日,殿上设黼扆、蹑席、熏炉、香案。御史大夫领属官至殿西庑,从官朱衣传呼,促百官就班,文武列于两观。监察御史二人立于东、西朝堂砖道以涖之。

    “平明,传点毕,内门开。监察御史领百官入,夹阶,监门校尉二人执门籍,曰:‘唱籍’。既视籍,曰:‘在’。入毕而止。次门亦如之。序班于通乾、观象门南,武班居文班之次。入宣政门,文班自东门而入,武班自西门而入,至閤门亦如之。夹阶校尉十人同唱,入毕而止。

    “宰相、两省官对班于香案前,百官班于殿庭左右,巡使二人分涖于钟鼓楼下,先一品班,次二品班,次三品班,次四品班,次五品班。每班尚书省官为首。

    “侍中奏‘外办’,皇帝步出西序门,索扇,扇合。皇帝升御座,扇开。左右留扇各三。……通事舍人赞宰相两省官再拜,升殿。内谒者承旨唤仗,左右羽林军勘以木契,自东西閤而入。朝罢,皇帝步入东序门,然后放仗。内外仗队,七刻乃下。常参、辍朝日,六刻即下。”

    由此可知,在唐初举行的梅三日进行一回的常朝,从文武百官进入宫门,再到早朝仪式完毕,至少需要消耗掉半个时辰的功夫。

    待常朝的礼仪进行完毕,接下来,就是百官奏事,也称为“朝参”。

    文武百官向圣人“进言陈事”,称之为“上书”,其文体为“表”。那么,百官奏事有两种方式:一是当场向圣人奏报;二是向圣人呈“上书”。

    此外,如果有官员奏议之事属于机密,为防止泄漏,须用黑色口袋,贴上双重封条呈进,称为“封事”。

    由于常参的官员们至少需要三到五更起床,从四更到早朝仪礼毕至少站立一个时辰或者一个半时辰,常参官员们都是五品以上的文官,他们近乎都是文弱书生出身,再加之年纪普遍偏高。

    于是,在接下来的“百官奏事”环节,在举行常朝的太极殿之内,便给常参的官员们俱都安排了座位。

    根据《唐会要》记载:“贞观十四年正月二日。命有司读春令。诏百官之长。升太极殿。列坐而听焉。”

    也就是说,在唐朝的时候,百官向圣人呈事,不需要跪拜或站立,可以跟同僚和圣人一起“坐而论道”。

    作为从六品上的尚书省户部度支司员外郎,赵伦由于官阶过低,尽管可以参加每三日进行一回的常朝,却只能够在太极殿内,坐在左侧文官序列最后边的座位上。

    今日卯时四刻许,在太极殿之内,常朝礼仪进行完毕,端坐于堂上的李世民,待堂下分列左右两班的文武百官们坐定了以后,便开口问询道:“诸卿,今日早朝有何事要奏?”

    待李世民把话讲完,担任司徒(户部尚书)并加拜太子太师的长孙无忌,与尚书左右仆射萧瑀、李世绩,谈论了一番关于尽快派兵出征高句丽一事,却遭到了司空加拜太子少师房玄龄的极力反对。

    即便是同为凌烟阁上的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在攻打高句丽一事上却意见相左,颇让李世民极为头疼,他尽管对攻打高句丽一事极为认同,却又对房玄龄所说“多次东征高句丽久克不下,实乃国患”也不无警惕。

    看到在今日早朝之上,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两个人在堂下吵得不可开交,端坐于堂上的李世民,便从中劝解道:“好了,好了,司空和司徒两位老臣,你们莫要继续为是否近期东征高句丽一事争执不休,莫要因此伤了彼此的和气,此事日后再议便是。”

    劝说完毕,李世民便面朝着坐于堂下左右两班的文武百官们,朗声问询道:“诸卿,可还有军国大事要奏?”

    待李世民问询完毕,坐于堂下左班最后面座位上的尚书省户部度支司员外郎赵仑,便起身立于左右两班的过道之上,面朝着端坐于堂上的李世民,持笏施礼,躬身禀告道:“启禀陛下,微臣有机密要事奏请。”

    当赵仑把话说完,便从袖中摸出来一只贴上双重封条的黑色小口袋,呈送给了前来索取的一名立于堂前的内侍。

    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李世民,从内侍的手中接过来那只黑色的小口袋,扯下双重封条,便掏出来一本奏折,他打开一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让李世民对此感到颇为惊讶的是,尚书省户部度支司员外郎赵仑所称的“机密要事”,竟然是关于他的那个“废婿”陈浩,就奏折之中所列的陈述内容,让他在心里头暗自窃喜。

    “赵员外所奏请之事,朕已然了解,定会派人查实此事,你且退下入座吧!”李世民合上奏折后,便对站在左右两班过道上的赵仑,吩咐了一番道。

    等到赵仑重新坐回到他的座位上之后,李世民再次面朝着堂下的文武百官,面带着几分欣喜之色,接着发问道:“还有哪位臣卿,有要事奏请于朕呢?”

    过了好大一会儿,李世民看到堂下位列左右两班的文武百官,便没有人起身奏事,他便拜了拜手,说道:“既如此,那三日之后再议,今日早朝便止于此,退潮吧!”

    立于堂前的内侍,便唱声道:“退潮!”

    紧接着,原本端坐于龙椅上的李世民,便站起身来缓步从堂上走下来,而身后跟随着千牛备身侍卫的依仗。

    而在这个时候,位列太极殿堂下左右两侧的文武百官们,则纷纷从各自的座位上站起身来,持笏躬身施礼,齐声唱道:“恭送陛下!”

    在今日的常朝结束之后,文武百官们就随同仪仗队退出太极殿,不过,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左右仆射左右仆射萧瑀和李世绩,以及中书令(中书高官官)和侍中(门下高官官),以及六部尚书等人,从太极殿退出了之后,又火速赶往两仪殿的前堂,在与李世民议决军国大事。

    率先来到两仪殿前堂的李世民,端坐于御案前,拿出方才在太极殿内,度支司员外郎赵仑呈送的“封事”奏折,他决定等下要跟长孙无忌等人,商议如何名正言顺地废掉陈浩这个“废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