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饥饿战争’的破坏力很大,几乎只是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快要让日本进入无以为继的地步。而这种破坏,对夏威夷的各方面的支持尤为巨大。
也正是因为‘饥饿战争’的关系,所以美国才能用更小的代价夺回夏威夷,对此美国人自然是心知肚明。
另一方面,随着美国重返夏威夷,也使得美国自身拥有了能够威胁到澳大利亚的能力。不过这个时候国社政府已经开始通过其控制的傀儡政府,巩固在澳大利亚的统治,因此这方面倒是不需要特别担心。
而且除非美国人想要和中国直接兵戎相见,不然的话基本不需要担心什么。当然,这只是指在战争结束前,战争结束前,为了避免轴心国会翻盘,盟军自然不可能转过头来对付中国,可是等到战争结束后,盟军内不愿中国获利如此多的人,恐怕就不少了。
等到盟国的几个国家,如美英俄法等国恢复了元气,到时候说不定还会联手找上门来。
好在,估计没有个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这些个国家是不会恢复元气的,而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原子弹了,恐怕就连弹道导弹也已经被弄出来了。
到那个时候,一切自然只能如冷战时一般,虽然互相看不顺眼,却也只能按兵不动,而那个时候,也就是国社政府最好的发展时机。
————————————————————
眼见着战争很可能会失败,日本人,尤其是小矶国昭本人几乎已经是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德国这个盟友的身上。毕竟在丧失了几乎全部的殖民地后,日本已经再也没有什么实力能够和中美争锋了。
然而这个时候,日本的盟友德国的处境也不是很好。
中俄联军对德国的步步逼近也就不说了,就在前不久,也就是中俄联军攻陷华沙的时候,希特勒的老伙计墨索里尼也出了问题。
贝尼托?墨索里尼,是意大利的政治家和记者,曾担任过意大利王国第40任总理的职务。同时也是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墨索里尼于1925年获得“领袖”一称号,并自同年一直至1943年7月25日期间于意大利实施独裁统治,1938年3月30日亦获得了意大利最高军衔—“最高帝国元帅”。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经济和人员上损失巨大的意大利虽属战胜国,但却在巴黎和会上被“三巨头”所排挤,没有获得期望中的“报酬”,这给意大利带来了战争失利外的进一步的耻辱感。1921年。墨索里尼建立了国家法西斯党,在战后政治和经济动荡的意大利,具有民族主义、反锤子镰刀主义和反工会特点的国家法西斯党获得了中产阶级、地主及工业资本家的支持。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发动向罗马进军的政变,10月30日被意大利国王埃马努埃莱三世任命为总理。1924年6月10日,墨索里尼的主要政治对手。意大利社会主义政治家吉亚科莫?马泰奥蒂遭到暗杀。出于对内战和社会主义者反君主制特点的担忧,国家法西斯党获得了国王的支持,并取得了同年大选的胜利。继而,墨索里尼在1925年1月宣布国家法西斯党为意大利唯一合法政党,从而建立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独裁的统治。
1935年,墨索里尼开始与德国总理希特勒接触,意德于1939年5月22日签订钢铁条约。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正式加入轴心国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同年9月27日。意大利、德国、日本签署三国同盟条约。
然而在1943年。由于意大利和德国、日本两个盟国不断遭到战败,7月24日**西斯议会通过了对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动议,翌日,墨索里尼被埃马努埃莱三世国王解职并逮捕,软禁在大萨索峰帝王台的一间别墅里。
不过也就是在墨索里尼被软禁没多久,德国人发动了橡树行动。目的就是为了解救希特勒的老伙计墨索里尼。
橡树行动在历史上是发生在1943年9月1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为营救被软禁在意大利大萨索峰帝王台的意大利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所发动以特种部队空降突袭的军事营救行动。行动成员由德国伞兵和部分帝国保安部党卫队成员组成。这次行动计划由克特?司徒登制定,奥托?斯科尔兹内指挥实施。
奥托?斯科尔兹内根据截获编码的意大利内政部电台讯息和空中侦察。确定墨索里尼被囚禁在大萨索峰帝王台中旅馆的位置。奥托?斯科尔兹内决定动用滑翔机运输伞兵去营救墨索里尼,但是这种营救计划存在着高风险,因为旅店后方的地面不适合滑翔机降落。奥托?斯科尔兹内部署了约100名的伞兵和12架滑翔机去执行营救任务。兵力相当于旅馆意大利守军的23。在奥托?斯科尔兹内看来,突然袭击的战术以及德军更具优势的火力完全可以弥补人员上的不足。
事前斯科尔兹尼绑架了一个意大利将军,9月12日下午十二架滑翔机由几架飞机牵引起飞,在牵引机离开后,滑翔机就开始寻找着陆点。但因原定的着陆点太陡峭,无法着际,斯科尔兹尼硬着头皮在关押墨索里尼的旅馆前的一块空地上着陆。着陆后,斯科尔兹尼将那个抓来的意大利将军推在最前面,并大喊别向人质开枪。这时墨索里尼正在房间的窗口惊奇地望着。斯科尔兹尼带领德国兵冲进旅馆,用枪托砸开房门,解救了墨索里尼,并乘坐一架刚降落的鹳式飞机逃离格兰萨所山顶旅馆。飞机先飞罗马,后转维也纳,再去慕尼黑,在拉斯登堡墨索里尼与希特勒会面。守卫的意大利士兵在突袭面前未发一枪一弹,参加解救行动的德国士兵也无一伤亡。
然而虽然墨索里尼成功的获得了解救,但是原本属于他的意大利最终只剩下了半个。好在哪怕是半个,作为德国的屏障也是足够的了。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意大利人的确很聪明。
一战的时候,就中途跳槽到了协约国一边,最后虽然付出的不是很多。但也成功的成为了战胜国的一员,而不是像当时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甚至是奥斯曼土耳其这几个盟友一样苦逼。
要知道在历史上奥匈帝国可是被肢解了,奥斯曼土耳其不但被肢解,而且原本横跨欧亚非三座大陆的领土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土耳其。而在这个时代。由于严光的关系更是只有原本历史上领土的一部分。
可是意大利呢?战胜国啊
而到了二战,作为轴心国的一员,眼看快要打不过的时候,意大利人自己换了领袖,并且由于中途投降的关系。使得意大利几乎获得了最轻的惩罚,估计仅次于泰国吧?
然而眼见着原来的铁三角,现在只剩下两个半,轴心国内对未来却是越来越悲观了…
——————————————————
眼见着轴心国的情况越来越差,轴心国内部的态度也是越来越悲观。
当然,这泄没什么,但是意大利的问题,多少还是加重了这种悲观的情绪。虽说后来墨索里尼也被希特勒给救了出来。而且还依然拥有着半个意大利。并且成立了一个意大利共和国出来。
但是说到底,轴心国的实力毕竟还是实实在在的被削弱了。
另一方面,就在意大利出现变动的时候,早已攻陷华沙的中俄联军,也已经越过了俄国的广戎土地,抵达了真正意义上的德国边境——————从华沙到这里可是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这段期间里,德国人的抵抗可是很顽强的。
而在这段时间里。英美联军也已经做好了对法国诺曼底地区进行登陆的准备。
在法国,并不是只有一个诺曼底的。而是有上诺曼底和下诺曼底,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历史上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operationoverlord。这场战役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20世纪最大的登陆战役,也是战争史上最有影响的登陆战役之一。盟军先后调集了36个师,总兵力达288万人,其中陆军有153万人,相当于20世纪末美国的全部军队。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到7月24日,战争双方约有24万人被歼灭,其中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
至8月底,盟军一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德军的3名元帅和1名集团军司令先后被撤职或离职,击毙和俘虏德军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20人,缴获和摧毁德军的各种火炮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3万辆,各种车辆2万辆,人员40万。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在于登陆了诺曼底后,盟军彻底的分割了法国和德国的联系,严重的削弱了德国的力量,同时也彻底的让德国陷入了败亡的绝境当中。
而由于德国人并没有想到,或者说希特勒并没有想到盟军会在诺曼底登陆的关系,所以在盟军的优势兵力下,德国人虽然也有相当强度的防备力量,但是最终还是被盟军的优势兵力给淹没掉了。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只是想到的问题。
在入侵之前的几个月里,盟军进行了欺骗行动,坚毅行动,目的就是误导德国有关入侵的日期和地点。
另外在d日前也出现了几次泄漏情报的事件,其中一次的泄密事件是发生在登陆六天前。出现在“报道和评论”的填字游戏中。一些问题的答案,包括霸王、海王星、黄金和其他入侵的主要用词,美国政府宣布。这只是一个巧合。通过西塞罗的事情,德国获得引用名词霸王的文件,但这些文件没有所有的细节。
同时一些双重间谍,如琼?普霍尔(代号为“嘉宝”)在诺曼底说服德国三军统帅部。这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牵制性攻击,从而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进攻前夕美军少将亨利?米勒,是美国陆军第9航空队的首席供应官,在伦敦梅宝尼克拉里奇酒店的舞会中遇到客人投?供应问题,他告诉他们。6月15日前供应会更容易些。他发声后,艾森豪威尔将米勒的军阶降为上校,把他送回美国,他随后退休。另一个这样的情报泄漏是入侵后戴高乐的广播消息。不同于所有的其他领导人,他表示,这次入侵是真正的入侵。
虽然出现了如此多的纰漏,但是最后由于盟军的出色表现,他们还是完成了登陆作战。并且很快就在诺曼底建立了阵地。
“不过这么多的国家同时参战。实在是件让人想不到的事情啊…”
就在诺曼底的一处海滩上,看着正从运兵舰上源源不断运送下来的盟军士兵,一名美军的军官有些难以置信的道。
也难怪他会这么说,毕竟这个时候海滩上已经充斥着各国的部队。
在诺曼底战役中作战的盟军主要由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组成,但在抢滩完成后,法国及波兰也有参与这场战役。甚至还有士兵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等。
因此这个时候海滩上的部队,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联合国’部队了。
当然。虽说如此,但是海滩上的人们也都很清楚。这些部队当中能够发挥作用的,恐怕就只有美国人,甚至连英国人恐怕也要差上一些档次。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在盟军当中最具有实力的就是美国,剩下的英国和俄国基本上都已经被打残了。
至于法国?
硬要说的话,法国顶多也就只剩下一些殖民地军队了,毕竟他们的本土已经属于维希法国了…
————————————————————
顺利攻下诺曼底,多少给了盟军士气极大的振奋。
尤其是美国,虽然在盟军内部名义上各国都是**平等的,但是如今的美国实际上已经快要成为盟军内部的盟主了。不但曾经的老大英国唯美国马首是瞻,甚至在中国的威逼下,就连俄国多多少少也有了那么一点意思。
这也让美国人,有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然而不少人同时也很清楚,那就是绝对不能让中国第一个进入柏林。
另外他们也很清楚,那就是眼前的这些‘联合**’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战斗力。尤其是像荷兰等国的部队,更是如此…
让他们跟着美军打打顺风仗或许还没什么,可如果是硬仗的话,他们不拖后腿恐怕就已经是好事了。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美国人虽然对眼前的景象十分喜欢,却并没有真的以为有了这么多的人拥护,自己就是真的天下无敌了。
毕竟这个时候,还是有一个中国存在的。
因此在拿下了诺曼底后,仅仅只是稍微休整了一下,盟军就重新将枪口对准了柏林。虽说眼下盟军距离柏林的距离要比联军远,但是盟军却是打算一路从诺曼底打到柏林去。
“无论如何,都要抢在中国人的前面。”
乘坐在吉普车上,一个50多岁的老将大声的喊道。
乔治?巴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极为著名的军事将领之一,乔治?巴顿作战勇猛顽强,重视坦克作用,强调快速进攻,有“热血铁胆”、“血胆老将”之称。
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年11月11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具有文韬武略的传统家庭。18岁时进入私立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一年后获得入西点军校的保送资格。1909年6月,巴顿军校毕业,随即以少尉军衔赴美国第一集团军骑兵部队服役。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面临战争。巴顿的军事才能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认为他是能在战场上战胜快速机动的德军的优秀将才。1940年7月,马歇尔批准组建装甲师。巴顿受命组建一个装甲旅,并被晋升为准将。同年,巴顿被任命为第二装甲师师长,晋升为少将。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德日意宣战。1942年1月,巴顿升任第1装甲军军长。11月,巴顿率领美国特遣队4万多名官兵横渡大西洋,在法属摩洛哥海滨登陆,经过74小时的激战。终于迫使驻摩洛哥的德军投降。北非登陆的成功,为盟军顺利地完成北非战局部署创造了有利条件。随后,巴顿被任命为美国驻摩洛哥总督。
1943年3月5日,巴顿临危受命,接任被隆美尔击败的美第二军军长,他从到达第二军的那天起,便全力以赴地整肃军纪。迅速改变了全军涣散的软弱状态。3月17日,面目一新的美第二军向德军发起进攻。一路猛攻猛打。进展迅速,很快与英军在突尼斯北部完成了对德军的合围。
突尼斯战役不久,巴顿晋获中将军衔,升任美第7集团军司令。1943年7月9日,盟军发起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巴顿率美第7集团军攻取巴勒莫,随后抢在蒙哥马利之前拿下了墨西拿城。盟军占领了西西里岛。德军退到意大利本土。
在历史上,巴顿原本是第三集团军的司令。作为第二梯队参加诺曼底登陆的。
但是在这个时候,巴顿却成为了第一梯队。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事实上如果不是没有办法的话,艾森豪威尔是绝对不会让巴顿到第一梯队来的。
巴顿与艾森豪威尔都是二战时期著名的美军将领,两人从1919年秋天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然而最终,两个人还是走向了决裂。
巴顿年长艾森豪威尔5岁。他们是在1919年秋天认识的。两人一见如故。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巴顿从欧洲战场回国后,在米德堡任第304轻型坦克旅旅长,而艾森豪威尔也在此地担任一个坦克营营长。对于艾森豪威尔来讲,巴顿已是一个众人皆知、令他羡慕的英雄。两人在米德堡的相遇极大地改变了艾森豪威尔以后的发展道路。通过巴顿,艾森豪威尔得以结识了许多军界要人,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巴顿始终关怀着这位小兄弟。可以说,巴顿对艾森豪威尔的成长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亲密友谊一直持续到1942年年底。此时的艾森豪威尔已经从巴顿的下级扶摇直上变成了巴顿的直接领导,不再需要巴顿的影响和提携了。同时艾森豪威尔也逐渐感到,这位对政治麻木的老友可能会给他的仕途带来不利影响。
他们之间第一个不和谐音符出现在1943年上半年。当时北非战场的作战已接近尾声。巴顿感到不再需要亲自坐镇于此,于是准备把军长职务移交给他的副手,自己则返回摩洛哥着手策划和准备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这种移交从军事上来说是可以的,但从政治上却容易给艾森豪威尔带来不利影响。为此,艾森豪威尔立即给巴顿致电“不要凭一时的冲动说话和办事”,强令巴顿坚守在北非战场,直至北非战事结束。而此时,艾森豪威尔想起了战前夏威夷军区司令史密斯将军给巴顿的评语:“此人在战争时期会成为无价之宝,但在和平时期却是捣乱分子。”虽然巴顿视此为极大的赞扬,但艾森豪威尔却感到危机四伏。舍弃巴顿、重用一直为他充当耳目的布莱德雷的想法从此占据了他的大脑。
1943年8月10日,巴顿在视察西西里岛美军第93后方医院时发现,一名士兵因害怕战场上的枪炮声而装病住院。因战事不顺心情大受影响的巴顿勃然大怒,一时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指着这名士兵骂道:“你完全是一个胆小鬼,你是集团军的耻辱。”并用手套重重地扇了他一个耳光。此事很快传回美国国内。美国各种媒体进行了大肆报道,议会也指责美国陆军部用人不当。此事对艾森豪威尔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此时艾森豪威尔已经意识到一向行事不顾后果的巴顿将会给他带来更多麻烦,会给他在政界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虽然他由于战争的需要仍然力保巴顿,但此事已促使艾森豪威尔在与巴顿的关系上进行重新的思考和定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耳光事件”发生后不到一年,即1944年4月26日。正当欧洲登陆战迫在眉睫之时,巴顿的大嘴巴又惹祸了。巴顿讲道:“统治世界是英国和美国在战后的既定目标,当然这也是苏联的目标。”这邪引起了苏联的强烈不满,并险些使反法西斯同盟解体。艾森豪威尔对此事同样怒不可遏。若不是此时还需要利用巴顿的名气佯攻加来。巴顿必然会被一脚踢回国内。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艾森豪威尔需要顺从、听话的布莱德雷的同时,更需要一些能征善战的将领,而巴顿是他此时唯一的选择。
但巴顿与艾森豪威尔之间的友谊已远非从前,艾森豪威尔已开始重用巴顿原来的副手、现任上司布莱德雷。。在盟军诺曼底的登陆集团中。布莱德雷被任命为主攻集群第12集团军司令,巴顿的第3集团军只被派去佯攻加来。而艾森豪威尔为提拔布莱德雷,甚至不顾巴顿的感情,公然将巴顿下辖的法国第2装甲师强行划给了布莱德雷,使布莱德雷能够以巴黎解放者的身份载入史册,而为解放巴黎创造出关键战机的巴顿则留下了终身遗憾。
1945年8月,巴顿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掉进一个记者设计的“语言陷阱”。称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与德国的nc党没有什么区别。一语即出。令世界为之哗然,而不再需要战将的艾森豪威尔再不想原谅巴顿的胡言乱语。他撤了巴顿第3集团军司令的头衔,让他回国去了。艾森豪威尔为不使他的“好友”“过分”难堪,给了他一个第15集团军(负责编写战史的“架子军”)司令的头衔,愤怒之余的巴顿拒绝了这一任命。从此,这两个名将之间的关系彻底走向决裂。
1945年12月9日。巴顿在打猎途中遇车祸受伤,12月21日殁于海德堡。另有传说因其主持调查“奥吉黄金案”而触及美军部分贪污的军官的利益。死于美军同袍的陷害。
这时巴顿和艾森豪威尔的关系还不像后来那么糟糕,但是很明显。也不再像最初时那样了。
在1943年初的德黑兰会议上,确定了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后,艾森豪威尔就像历史上一样在会后被任命为指挥登陆行动的盟军最高司令。
也正因为这样,已经开始重用布莱德雷的艾森豪威尔,并不想将巴顿放在第一梯队的位置上。毕竟艾森豪威尔很清楚自己的老伙计,虽然很多时候自己的这个老伙计根本不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对政治什么的更是相当的迟钝和麻木,但是在战场上他却是最出色的斗士。
换句话说,只要将他投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他就能替自己换取功绩,而这恰恰是艾森豪威尔不愿看见的。
只是世事不由人…
虽然艾森豪威尔并不想将巴顿放在第一梯队的位置上,但是在中国人距离柏林越来越近的情况下,艾森豪威尔却是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在美军当中最出色的战将就是巴顿,这点就连他所重用的布莱德雷也不如…
如果不使用巴顿的话,那么挺进柏林的计划明显就不会如计划中的那般顺利,而这显然是罗斯福和马歇尔不能允许的。
而现在艾森豪威尔还不是后来的那个美国总统,所以他也只能将这上面的事情抛到一边,转而考虑起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巴黎和柏林的事情。
考虑了良久后,艾森豪威尔得出的结论就是,他需要巴顿…
所以,虽然已经开始看巴顿不顺眼,但艾森豪威尔也只能将他调到这个位置上了。
————————————————————
作为美军当中最出色的战将之一,巴顿的确如猛虎一般。就在绝大部分登陆的美军部队还在休整的情况下。巴顿所辖的部队已经开始向着巴黎的方向挺进,并且在挺进的过程中轻而易举的就击溃了一支德军部队。
虽然巴顿并不是一个受到媒体欢迎的人物,因为他并不会为了迎合那些记者。就说些记者们喜欢的话。但是胜仗的消息毕竟也是激励人心的,因此在巴顿的部队击溃了德军没多久后,报纸上就已经开始铺天盖地的进行报道,并且将这个消息称之为‘首胜’。
对于这样的事情。艾森豪威尔的面上自然是有些难看。
突然撤换掉一个曾经被称之为‘英雄’的人物,这无疑会让下达命令的人承受相当多的压力。因此艾森豪威尔原本的计划就是扶持其他人,并且让巴顿渐渐的从公众的视线中渐渐消失。
这么做很简单,只需要让巴顿不再获得胜利就可以。
当然,并不需要陷害巴顿什么的。事实上也根本不可能这么做,不过只要让巴顿尽量少的接触一些战事,那么胜仗自然也就会少。这个时候在加上其他方面传出来的此起彼伏的胜利消息,人民都是健忘的,而在有其他的英雄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巴顿自然也就会被人遗忘了…
可是现在,因为作战需要的关系,艾森豪威尔确实不得不对巴顿放手。这自然让艾森豪威尔的脸色难看。
尤其是如今巴顿的目标是巴黎。虽然巴黎的地位并不如柏林那么重要,但是如果让巴顿成为了巴黎的解放者,相信自己将来也不可能钳制的了…
想到这里,艾森豪威尔想到了布莱德雷,和巴顿相比,布莱德雷明显要听话许多。只可惜。在一些作战方面,布莱德雷虽然也称得上是名将。却依然不如巴顿…
艾森豪威尔也曾想过将巴顿换下来,让布莱德雷上。
可是如果要是因此而延误了大局的话。那么恐怕自己也会像巴顿在自己眼中一样,让自己成为马歇尔等人眼中碍眼的存在。
所以最后,艾森豪威尔也只能苦笑着放弃了这个想法。
“毕竟还是要大局为重啊…”
这么想着,艾森豪威尔在指挥部内轻声的道。
不过他却明白,如今在战场这个舞台上活跃着的巴顿,已经不再是他能钳制住的了。
而另一方面,巴顿也没有辜负艾森豪威尔的‘期望’,其所率领的集团军几乎是马不停蹄的朝着巴黎杀奔而去。似乎巴顿也已经明白了些什么,所以很想在战场上重新证明一下自己。
而事实证明,虽然巴顿已经有50多岁了,但是在战场上依然是一个恐怖的存在。德国人派出的几支部队,几乎都被巴顿所率领的部队击溃。
如今的巴顿,已是一副无人可当的样子…
这个时候,后方的盟军部队也已经完成了休整,开始跟在巴顿的后面朝着巴黎的方向开进,也算是弥补了巴顿原本多少有些孤军深入的弱点…
在后方的友军已经开始跟上的情况下,虽然手中的部队只有一个集团军,但是巴顿还是很勇武的对巴黎外围的德军发起了猛攻。
当然,也可以说是法军,维系法国的法军。
由于并没有料到盟军会在诺曼底登陆的关系,所以作为维希法国首都的巴黎虽然驻扎了一定的德军部队,但是更多的还是法军部队。考虑到法国部队在二战中的表现,这些维希法国的部队的战斗力能有多强,已经完全能想象了…
因此虽然在巴黎的外围,德军和法军部队成功的挡住了巴顿的部队,但是德国人和法国人的损失也不小。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在巴黎却出现了起义…
就在巴顿的部队在巴黎外围猛攻着守军防线的时候,法国抵抗力量在巴黎举行起义,与德军进行巷战,这时戴高乐也说服了盟军的最高决策层对起义给予支援。
在巴顿部队和巴黎守军激战了几日后,盟军派出的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勒克莱尔师’抵达巴黎。
勒克莱尔师的先头部队进入巴黎和巴顿的部队一起对德军发起进攻,随后没多久巴顿对守城德军指挥官迪特里希?冯?肖尔蒂茨发出最后通牒。
在进行了一天多时间的考虑后,冯?肖尔蒂茨决定向盟军投降,而没有执行希特勒发出的死守并破坏巴黎的命令。后来他本人于1964年在巴登巴登家中受访时解释了他抗命的原因:“如果这是我第一次抗命,那是因为我知道,希特勒是疯子。”
同一天,戴高乐抵达巴黎市政府大厦发表演讲,宣布巴黎解放。
第二天,巴顿的部队和第二装甲师一起,在香榭丽舍大道举行了阅兵式,以庆祝巴黎的解放。
在解放巴黎的作战当中,法国抵抗力量和市民约1500人死亡,美军伤亡2000多人,法军伤亡约300人;德军约3200人死亡,12800人被俘。
整场战斗,美军虽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和其他战役相比解放巴黎的作战却并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也正是因为这样,巴顿的大名再次出现在了报纸上,也让巴顿再次成为了知名人物。
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也让艾森豪威尔的表情变得更加难看了一些。
因为他原本的计划,是趁着巴顿和巴黎守军激战的功夫,让布莱德雷带着部队上去将巴顿替下,然后让布莱德雷摘取胜利果实,顺便享受原本属于巴顿的荣誉的。
这样一来,既能削弱巴顿的影响力,也不会影响到作战。
反正这个时候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打,直接调巴顿去其他地方作战就可以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到那个时候就算巴顿做出了什么功绩,也给被掩盖在布莱德雷的光环下。
毕竟在欧洲战场上,除了解放柏林外,估计也没什么样的功绩能高过解放巴黎了。
然而现在,这一些却全都…
“唉…”
艾森豪威尔叹了口气,这个时候他和巴顿的关系已经变得十分僵硬了。所以他已经没有了回旋的余地,要么将巴顿搞下去,要么就这么看着他继续活跃下去,艾森豪威尔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而就在艾森豪威尔在自己的指挥部里叹气的时候,巴顿却是乘坐着吉普车,在香榭丽舍大道举行的阅兵式中,享受着他原本应该享受的荣誉…
这一刻的巴顿,就如英雄一般…
不过另一方面,中俄联军距离柏林却也越来越近了,留给巴顿和艾森豪威尔的时间也并不多了…(未完待续。。)
.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饥饿战争’的破坏力很大,几乎只是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快要让日本进入无以为继的地步。而这种破坏,对夏威夷的各方面的支持尤为巨大。
也正是因为‘饥饿战争’的关系,所以美国才能用更小的代价夺回夏威夷,对此美国人自然是心知肚明。
另一方面,随着美国重返夏威夷,也使得美国自身拥有了能够威胁到澳大利亚的能力。不过这个时候国社政府已经开始通过其控制的傀儡政府,巩固在澳大利亚的统治,因此这方面倒是不需要特别担心。
而且除非美国人想要和中国直接兵戎相见,不然的话基本不需要担心什么。当然,这只是指在战争结束前,战争结束前,为了避免轴心国会翻盘,盟军自然不可能转过头来对付中国,可是等到战争结束后,盟军内不愿中国获利如此多的人,恐怕就不少了。
等到盟国的几个国家,如美英俄法等国恢复了元气,到时候说不定还会联手找上门来。
好在,估计没有个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这些个国家是不会恢复元气的,而到了那个时候,别说是原子弹了,恐怕就连弹道导弹也已经被弄出来了。
到那个时候,一切自然只能如冷战时一般,虽然互相看不顺眼,却也只能按兵不动,而那个时候,也就是国社政府最好的发展时机。
————————————————————
眼见着战争很可能会失败,日本人,尤其是小矶国昭本人几乎已经是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德国这个盟友的身上。毕竟在丧失了几乎全部的殖民地后,日本已经再也没有什么实力能够和中美争锋了。
然而这个时候,日本的盟友德国的处境也不是很好。
中俄联军对德国的步步逼近也就不说了,就在前不久,也就是中俄联军攻陷华沙的时候,希特勒的老伙计墨索里尼也出了问题。
贝尼托?墨索里尼,是意大利的政治家和记者,曾担任过意大利王国第40任总理的职务。同时也是法西斯主义的创始人。墨索里尼于1925年获得“领袖”一称号,并自同年一直至1943年7月25日期间于意大利实施独裁统治,1938年3月30日亦获得了意大利最高军衔—“最高帝国元帅”。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经济和人员上损失巨大的意大利虽属战胜国,但却在巴黎和会上被“三巨头”所排挤,没有获得期望中的“报酬”,这给意大利带来了战争失利外的进一步的耻辱感。1921年。墨索里尼建立了国家法西斯党,在战后政治和经济动荡的意大利,具有民族主义、反锤子镰刀主义和反工会特点的国家法西斯党获得了中产阶级、地主及工业资本家的支持。
1922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发动向罗马进军的政变,10月30日被意大利国王埃马努埃莱三世任命为总理。1924年6月10日,墨索里尼的主要政治对手。意大利社会主义政治家吉亚科莫?马泰奥蒂遭到暗杀。出于对内战和社会主义者反君主制特点的担忧,国家法西斯党获得了国王的支持,并取得了同年大选的胜利。继而,墨索里尼在1925年1月宣布国家法西斯党为意大利唯一合法政党,从而建立了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独裁的统治。
1935年,墨索里尼开始与德国总理希特勒接触,意德于1939年5月22日签订钢铁条约。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正式加入轴心国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同年9月27日。意大利、德国、日本签署三国同盟条约。
然而在1943年。由于意大利和德国、日本两个盟国不断遭到战败,7月24日**西斯议会通过了对墨索里尼的不信任动议,翌日,墨索里尼被埃马努埃莱三世国王解职并逮捕,软禁在大萨索峰帝王台的一间别墅里。
不过也就是在墨索里尼被软禁没多久,德国人发动了橡树行动。目的就是为了解救希特勒的老伙计墨索里尼。
橡树行动在历史上是发生在1943年9月1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为营救被软禁在意大利大萨索峰帝王台的意大利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所发动以特种部队空降突袭的军事营救行动。行动成员由德国伞兵和部分帝国保安部党卫队成员组成。这次行动计划由克特?司徒登制定,奥托?斯科尔兹内指挥实施。
奥托?斯科尔兹内根据截获编码的意大利内政部电台讯息和空中侦察。确定墨索里尼被囚禁在大萨索峰帝王台中旅馆的位置。奥托?斯科尔兹内决定动用滑翔机运输伞兵去营救墨索里尼,但是这种营救计划存在着高风险,因为旅店后方的地面不适合滑翔机降落。奥托?斯科尔兹内部署了约100名的伞兵和12架滑翔机去执行营救任务。兵力相当于旅馆意大利守军的23。在奥托?斯科尔兹内看来,突然袭击的战术以及德军更具优势的火力完全可以弥补人员上的不足。
事前斯科尔兹尼绑架了一个意大利将军,9月12日下午十二架滑翔机由几架飞机牵引起飞,在牵引机离开后,滑翔机就开始寻找着陆点。但因原定的着陆点太陡峭,无法着际,斯科尔兹尼硬着头皮在关押墨索里尼的旅馆前的一块空地上着陆。着陆后,斯科尔兹尼将那个抓来的意大利将军推在最前面,并大喊别向人质开枪。这时墨索里尼正在房间的窗口惊奇地望着。斯科尔兹尼带领德国兵冲进旅馆,用枪托砸开房门,解救了墨索里尼,并乘坐一架刚降落的鹳式飞机逃离格兰萨所山顶旅馆。飞机先飞罗马,后转维也纳,再去慕尼黑,在拉斯登堡墨索里尼与希特勒会面。守卫的意大利士兵在突袭面前未发一枪一弹,参加解救行动的德国士兵也无一伤亡。
然而虽然墨索里尼成功的获得了解救,但是原本属于他的意大利最终只剩下了半个。好在哪怕是半个,作为德国的屏障也是足够的了。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意大利人的确很聪明。
一战的时候,就中途跳槽到了协约国一边,最后虽然付出的不是很多。但也成功的成为了战胜国的一员,而不是像当时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甚至是奥斯曼土耳其这几个盟友一样苦逼。
要知道在历史上奥匈帝国可是被肢解了,奥斯曼土耳其不但被肢解,而且原本横跨欧亚非三座大陆的领土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土耳其。而在这个时代。由于严光的关系更是只有原本历史上领土的一部分。
可是意大利呢?战胜国啊
而到了二战,作为轴心国的一员,眼看快要打不过的时候,意大利人自己换了领袖,并且由于中途投降的关系。使得意大利几乎获得了最轻的惩罚,估计仅次于泰国吧?
然而眼见着原来的铁三角,现在只剩下两个半,轴心国内对未来却是越来越悲观了…
——————————————————
眼见着轴心国的情况越来越差,轴心国内部的态度也是越来越悲观。
当然,这泄没什么,但是意大利的问题,多少还是加重了这种悲观的情绪。虽说后来墨索里尼也被希特勒给救了出来。而且还依然拥有着半个意大利。并且成立了一个意大利共和国出来。
但是说到底,轴心国的实力毕竟还是实实在在的被削弱了。
另一方面,就在意大利出现变动的时候,早已攻陷华沙的中俄联军,也已经越过了俄国的广戎土地,抵达了真正意义上的德国边境——————从华沙到这里可是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这段期间里,德国人的抵抗可是很顽强的。
而在这段时间里。英美联军也已经做好了对法国诺曼底地区进行登陆的准备。
在法国,并不是只有一个诺曼底的。而是有上诺曼底和下诺曼底,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历史上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operationoverlord。这场战役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20世纪最大的登陆战役,也是战争史上最有影响的登陆战役之一。盟军先后调集了36个师,总兵力达288万人,其中陆军有153万人,相当于20世纪末美国的全部军队。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到7月24日,战争双方约有24万人被歼灭,其中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
至8月底,盟军一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德军的3名元帅和1名集团军司令先后被撤职或离职,击毙和俘虏德军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20人,缴获和摧毁德军的各种火炮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3万辆,各种车辆2万辆,人员40万。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在于登陆了诺曼底后,盟军彻底的分割了法国和德国的联系,严重的削弱了德国的力量,同时也彻底的让德国陷入了败亡的绝境当中。
而由于德国人并没有想到,或者说希特勒并没有想到盟军会在诺曼底登陆的关系,所以在盟军的优势兵力下,德国人虽然也有相当强度的防备力量,但是最终还是被盟军的优势兵力给淹没掉了。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只是想到的问题。
在入侵之前的几个月里,盟军进行了欺骗行动,坚毅行动,目的就是误导德国有关入侵的日期和地点。
另外在d日前也出现了几次泄漏情报的事件,其中一次的泄密事件是发生在登陆六天前。出现在“报道和评论”的填字游戏中。一些问题的答案,包括霸王、海王星、黄金和其他入侵的主要用词,美国政府宣布。这只是一个巧合。通过西塞罗的事情,德国获得引用名词霸王的文件,但这些文件没有所有的细节。
同时一些双重间谍,如琼?普霍尔(代号为“嘉宝”)在诺曼底说服德国三军统帅部。这充其量不过是一个牵制性攻击,从而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在进攻前夕美军少将亨利?米勒,是美国陆军第9航空队的首席供应官,在伦敦梅宝尼克拉里奇酒店的舞会中遇到客人投?供应问题,他告诉他们。6月15日前供应会更容易些。他发声后,艾森豪威尔将米勒的军阶降为上校,把他送回美国,他随后退休。另一个这样的情报泄漏是入侵后戴高乐的广播消息。不同于所有的其他领导人,他表示,这次入侵是真正的入侵。
虽然出现了如此多的纰漏,但是最后由于盟军的出色表现,他们还是完成了登陆作战。并且很快就在诺曼底建立了阵地。
“不过这么多的国家同时参战。实在是件让人想不到的事情啊…”
就在诺曼底的一处海滩上,看着正从运兵舰上源源不断运送下来的盟军士兵,一名美军的军官有些难以置信的道。
也难怪他会这么说,毕竟这个时候海滩上已经充斥着各国的部队。
在诺曼底战役中作战的盟军主要由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组成,但在抢滩完成后,法国及波兰也有参与这场战役。甚至还有士兵来自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挪威等。
因此这个时候海滩上的部队,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联合国’部队了。
当然。虽说如此,但是海滩上的人们也都很清楚。这些部队当中能够发挥作用的,恐怕就只有美国人,甚至连英国人恐怕也要差上一些档次。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在盟军当中最具有实力的就是美国,剩下的英国和俄国基本上都已经被打残了。
至于法国?
硬要说的话,法国顶多也就只剩下一些殖民地军队了,毕竟他们的本土已经属于维希法国了…
————————————————————
顺利攻下诺曼底,多少给了盟军士气极大的振奋。
尤其是美国,虽然在盟军内部名义上各国都是**平等的,但是如今的美国实际上已经快要成为盟军内部的盟主了。不但曾经的老大英国唯美国马首是瞻,甚至在中国的威逼下,就连俄国多多少少也有了那么一点意思。
这也让美国人,有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然而不少人同时也很清楚,那就是绝对不能让中国第一个进入柏林。
另外他们也很清楚,那就是眼前的这些‘联合**’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战斗力。尤其是像荷兰等国的部队,更是如此…
让他们跟着美军打打顺风仗或许还没什么,可如果是硬仗的话,他们不拖后腿恐怕就已经是好事了。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美国人虽然对眼前的景象十分喜欢,却并没有真的以为有了这么多的人拥护,自己就是真的天下无敌了。
毕竟这个时候,还是有一个中国存在的。
因此在拿下了诺曼底后,仅仅只是稍微休整了一下,盟军就重新将枪口对准了柏林。虽说眼下盟军距离柏林的距离要比联军远,但是盟军却是打算一路从诺曼底打到柏林去。
“无论如何,都要抢在中国人的前面。”
乘坐在吉普车上,一个50多岁的老将大声的喊道。
乔治?巴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极为著名的军事将领之一,乔治?巴顿作战勇猛顽强,重视坦克作用,强调快速进攻,有“热血铁胆”、“血胆老将”之称。
乔治?史密斯?巴顿1885年11月11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具有文韬武略的传统家庭。18岁时进入私立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一年后获得入西点军校的保送资格。1909年6月,巴顿军校毕业,随即以少尉军衔赴美国第一集团军骑兵部队服役。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美国面临战争。巴顿的军事才能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认为他是能在战场上战胜快速机动的德军的优秀将才。1940年7月,马歇尔批准组建装甲师。巴顿受命组建一个装甲旅,并被晋升为准将。同年,巴顿被任命为第二装甲师师长,晋升为少将。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对德日意宣战。1942年1月,巴顿升任第1装甲军军长。11月,巴顿率领美国特遣队4万多名官兵横渡大西洋,在法属摩洛哥海滨登陆,经过74小时的激战。终于迫使驻摩洛哥的德军投降。北非登陆的成功,为盟军顺利地完成北非战局部署创造了有利条件。随后,巴顿被任命为美国驻摩洛哥总督。
1943年3月5日,巴顿临危受命,接任被隆美尔击败的美第二军军长,他从到达第二军的那天起,便全力以赴地整肃军纪。迅速改变了全军涣散的软弱状态。3月17日,面目一新的美第二军向德军发起进攻。一路猛攻猛打。进展迅速,很快与英军在突尼斯北部完成了对德军的合围。
突尼斯战役不久,巴顿晋获中将军衔,升任美第7集团军司令。1943年7月9日,盟军发起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巴顿率美第7集团军攻取巴勒莫,随后抢在蒙哥马利之前拿下了墨西拿城。盟军占领了西西里岛。德军退到意大利本土。
在历史上,巴顿原本是第三集团军的司令。作为第二梯队参加诺曼底登陆的。
但是在这个时候,巴顿却成为了第一梯队。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事实上如果不是没有办法的话,艾森豪威尔是绝对不会让巴顿到第一梯队来的。
巴顿与艾森豪威尔都是二战时期著名的美军将领,两人从1919年秋天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然而最终,两个人还是走向了决裂。
巴顿年长艾森豪威尔5岁。他们是在1919年秋天认识的。两人一见如故。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巴顿从欧洲战场回国后,在米德堡任第304轻型坦克旅旅长,而艾森豪威尔也在此地担任一个坦克营营长。对于艾森豪威尔来讲,巴顿已是一个众人皆知、令他羡慕的英雄。两人在米德堡的相遇极大地改变了艾森豪威尔以后的发展道路。通过巴顿,艾森豪威尔得以结识了许多军界要人,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巴顿始终关怀着这位小兄弟。可以说,巴顿对艾森豪威尔的成长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的亲密友谊一直持续到1942年年底。此时的艾森豪威尔已经从巴顿的下级扶摇直上变成了巴顿的直接领导,不再需要巴顿的影响和提携了。同时艾森豪威尔也逐渐感到,这位对政治麻木的老友可能会给他的仕途带来不利影响。
他们之间第一个不和谐音符出现在1943年上半年。当时北非战场的作战已接近尾声。巴顿感到不再需要亲自坐镇于此,于是准备把军长职务移交给他的副手,自己则返回摩洛哥着手策划和准备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这种移交从军事上来说是可以的,但从政治上却容易给艾森豪威尔带来不利影响。为此,艾森豪威尔立即给巴顿致电“不要凭一时的冲动说话和办事”,强令巴顿坚守在北非战场,直至北非战事结束。而此时,艾森豪威尔想起了战前夏威夷军区司令史密斯将军给巴顿的评语:“此人在战争时期会成为无价之宝,但在和平时期却是捣乱分子。”虽然巴顿视此为极大的赞扬,但艾森豪威尔却感到危机四伏。舍弃巴顿、重用一直为他充当耳目的布莱德雷的想法从此占据了他的大脑。
1943年8月10日,巴顿在视察西西里岛美军第93后方医院时发现,一名士兵因害怕战场上的枪炮声而装病住院。因战事不顺心情大受影响的巴顿勃然大怒,一时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指着这名士兵骂道:“你完全是一个胆小鬼,你是集团军的耻辱。”并用手套重重地扇了他一个耳光。此事很快传回美国国内。美国各种媒体进行了大肆报道,议会也指责美国陆军部用人不当。此事对艾森豪威尔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此时艾森豪威尔已经意识到一向行事不顾后果的巴顿将会给他带来更多麻烦,会给他在政界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虽然他由于战争的需要仍然力保巴顿,但此事已促使艾森豪威尔在与巴顿的关系上进行重新的思考和定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耳光事件”发生后不到一年,即1944年4月26日。正当欧洲登陆战迫在眉睫之时,巴顿的大嘴巴又惹祸了。巴顿讲道:“统治世界是英国和美国在战后的既定目标,当然这也是苏联的目标。”这邪引起了苏联的强烈不满,并险些使反法西斯同盟解体。艾森豪威尔对此事同样怒不可遏。若不是此时还需要利用巴顿的名气佯攻加来。巴顿必然会被一脚踢回国内。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艾森豪威尔需要顺从、听话的布莱德雷的同时,更需要一些能征善战的将领,而巴顿是他此时唯一的选择。
但巴顿与艾森豪威尔之间的友谊已远非从前,艾森豪威尔已开始重用巴顿原来的副手、现任上司布莱德雷。。在盟军诺曼底的登陆集团中。布莱德雷被任命为主攻集群第12集团军司令,巴顿的第3集团军只被派去佯攻加来。而艾森豪威尔为提拔布莱德雷,甚至不顾巴顿的感情,公然将巴顿下辖的法国第2装甲师强行划给了布莱德雷,使布莱德雷能够以巴黎解放者的身份载入史册,而为解放巴黎创造出关键战机的巴顿则留下了终身遗憾。
1945年8月,巴顿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掉进一个记者设计的“语言陷阱”。称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与德国的nc党没有什么区别。一语即出。令世界为之哗然,而不再需要战将的艾森豪威尔再不想原谅巴顿的胡言乱语。他撤了巴顿第3集团军司令的头衔,让他回国去了。艾森豪威尔为不使他的“好友”“过分”难堪,给了他一个第15集团军(负责编写战史的“架子军”)司令的头衔,愤怒之余的巴顿拒绝了这一任命。从此,这两个名将之间的关系彻底走向决裂。
1945年12月9日。巴顿在打猎途中遇车祸受伤,12月21日殁于海德堡。另有传说因其主持调查“奥吉黄金案”而触及美军部分贪污的军官的利益。死于美军同袍的陷害。
这时巴顿和艾森豪威尔的关系还不像后来那么糟糕,但是很明显。也不再像最初时那样了。
在1943年初的德黑兰会议上,确定了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后,艾森豪威尔就像历史上一样在会后被任命为指挥登陆行动的盟军最高司令。
也正因为这样,已经开始重用布莱德雷的艾森豪威尔,并不想将巴顿放在第一梯队的位置上。毕竟艾森豪威尔很清楚自己的老伙计,虽然很多时候自己的这个老伙计根本不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对政治什么的更是相当的迟钝和麻木,但是在战场上他却是最出色的斗士。
换句话说,只要将他投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他就能替自己换取功绩,而这恰恰是艾森豪威尔不愿看见的。
只是世事不由人…
虽然艾森豪威尔并不想将巴顿放在第一梯队的位置上,但是在中国人距离柏林越来越近的情况下,艾森豪威尔却是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在美军当中最出色的战将就是巴顿,这点就连他所重用的布莱德雷也不如…
如果不使用巴顿的话,那么挺进柏林的计划明显就不会如计划中的那般顺利,而这显然是罗斯福和马歇尔不能允许的。
而现在艾森豪威尔还不是后来的那个美国总统,所以他也只能将这上面的事情抛到一边,转而考虑起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巴黎和柏林的事情。
考虑了良久后,艾森豪威尔得出的结论就是,他需要巴顿…
所以,虽然已经开始看巴顿不顺眼,但艾森豪威尔也只能将他调到这个位置上了。
————————————————————
作为美军当中最出色的战将之一,巴顿的确如猛虎一般。就在绝大部分登陆的美军部队还在休整的情况下。巴顿所辖的部队已经开始向着巴黎的方向挺进,并且在挺进的过程中轻而易举的就击溃了一支德军部队。
虽然巴顿并不是一个受到媒体欢迎的人物,因为他并不会为了迎合那些记者。就说些记者们喜欢的话。但是胜仗的消息毕竟也是激励人心的,因此在巴顿的部队击溃了德军没多久后,报纸上就已经开始铺天盖地的进行报道,并且将这个消息称之为‘首胜’。
对于这样的事情。艾森豪威尔的面上自然是有些难看。
突然撤换掉一个曾经被称之为‘英雄’的人物,这无疑会让下达命令的人承受相当多的压力。因此艾森豪威尔原本的计划就是扶持其他人,并且让巴顿渐渐的从公众的视线中渐渐消失。
这么做很简单,只需要让巴顿不再获得胜利就可以。
当然,并不需要陷害巴顿什么的。事实上也根本不可能这么做,不过只要让巴顿尽量少的接触一些战事,那么胜仗自然也就会少。这个时候在加上其他方面传出来的此起彼伏的胜利消息,人民都是健忘的,而在有其他的英雄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巴顿自然也就会被人遗忘了…
可是现在,因为作战需要的关系,艾森豪威尔确实不得不对巴顿放手。这自然让艾森豪威尔的脸色难看。
尤其是如今巴顿的目标是巴黎。虽然巴黎的地位并不如柏林那么重要,但是如果让巴顿成为了巴黎的解放者,相信自己将来也不可能钳制的了…
想到这里,艾森豪威尔想到了布莱德雷,和巴顿相比,布莱德雷明显要听话许多。只可惜。在一些作战方面,布莱德雷虽然也称得上是名将。却依然不如巴顿…
艾森豪威尔也曾想过将巴顿换下来,让布莱德雷上。
可是如果要是因此而延误了大局的话。那么恐怕自己也会像巴顿在自己眼中一样,让自己成为马歇尔等人眼中碍眼的存在。
所以最后,艾森豪威尔也只能苦笑着放弃了这个想法。
“毕竟还是要大局为重啊…”
这么想着,艾森豪威尔在指挥部内轻声的道。
不过他却明白,如今在战场这个舞台上活跃着的巴顿,已经不再是他能钳制住的了。
而另一方面,巴顿也没有辜负艾森豪威尔的‘期望’,其所率领的集团军几乎是马不停蹄的朝着巴黎杀奔而去。似乎巴顿也已经明白了些什么,所以很想在战场上重新证明一下自己。
而事实证明,虽然巴顿已经有50多岁了,但是在战场上依然是一个恐怖的存在。德国人派出的几支部队,几乎都被巴顿所率领的部队击溃。
如今的巴顿,已是一副无人可当的样子…
这个时候,后方的盟军部队也已经完成了休整,开始跟在巴顿的后面朝着巴黎的方向开进,也算是弥补了巴顿原本多少有些孤军深入的弱点…
在后方的友军已经开始跟上的情况下,虽然手中的部队只有一个集团军,但是巴顿还是很勇武的对巴黎外围的德军发起了猛攻。
当然,也可以说是法军,维系法国的法军。
由于并没有料到盟军会在诺曼底登陆的关系,所以作为维希法国首都的巴黎虽然驻扎了一定的德军部队,但是更多的还是法军部队。考虑到法国部队在二战中的表现,这些维希法国的部队的战斗力能有多强,已经完全能想象了…
因此虽然在巴黎的外围,德军和法军部队成功的挡住了巴顿的部队,但是德国人和法国人的损失也不小。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在巴黎却出现了起义…
就在巴顿的部队在巴黎外围猛攻着守军防线的时候,法国抵抗力量在巴黎举行起义,与德军进行巷战,这时戴高乐也说服了盟军的最高决策层对起义给予支援。
在巴顿部队和巴黎守军激战了几日后,盟军派出的自由法国第2装甲师‘勒克莱尔师’抵达巴黎。
勒克莱尔师的先头部队进入巴黎和巴顿的部队一起对德军发起进攻,随后没多久巴顿对守城德军指挥官迪特里希?冯?肖尔蒂茨发出最后通牒。
在进行了一天多时间的考虑后,冯?肖尔蒂茨决定向盟军投降,而没有执行希特勒发出的死守并破坏巴黎的命令。后来他本人于1964年在巴登巴登家中受访时解释了他抗命的原因:“如果这是我第一次抗命,那是因为我知道,希特勒是疯子。”
同一天,戴高乐抵达巴黎市政府大厦发表演讲,宣布巴黎解放。
第二天,巴顿的部队和第二装甲师一起,在香榭丽舍大道举行了阅兵式,以庆祝巴黎的解放。
在解放巴黎的作战当中,法国抵抗力量和市民约1500人死亡,美军伤亡2000多人,法军伤亡约300人;德军约3200人死亡,12800人被俘。
整场战斗,美军虽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和其他战役相比解放巴黎的作战却并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也正是因为这样,巴顿的大名再次出现在了报纸上,也让巴顿再次成为了知名人物。
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也让艾森豪威尔的表情变得更加难看了一些。
因为他原本的计划,是趁着巴顿和巴黎守军激战的功夫,让布莱德雷带着部队上去将巴顿替下,然后让布莱德雷摘取胜利果实,顺便享受原本属于巴顿的荣誉的。
这样一来,既能削弱巴顿的影响力,也不会影响到作战。
反正这个时候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打,直接调巴顿去其他地方作战就可以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到那个时候就算巴顿做出了什么功绩,也给被掩盖在布莱德雷的光环下。
毕竟在欧洲战场上,除了解放柏林外,估计也没什么样的功绩能高过解放巴黎了。
然而现在,这一些却全都…
“唉…”
艾森豪威尔叹了口气,这个时候他和巴顿的关系已经变得十分僵硬了。所以他已经没有了回旋的余地,要么将巴顿搞下去,要么就这么看着他继续活跃下去,艾森豪威尔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
而就在艾森豪威尔在自己的指挥部里叹气的时候,巴顿却是乘坐着吉普车,在香榭丽舍大道举行的阅兵式中,享受着他原本应该享受的荣誉…
这一刻的巴顿,就如英雄一般…
不过另一方面,中俄联军距离柏林却也越来越近了,留给巴顿和艾森豪威尔的时间也并不多了…(未完待续。。)
.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