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王位更迭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而这个机构建立之后,也确实对整个宋朝一直存在的监督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在此之前,地方官员唯一需要忌惮的便只有上官的检查,除此之外,对于当地百姓的好坏,则完全由官员的本质来决定,而现在集会厅的建立,则让这些地方官员有了忌惮,起码在明面上再也不敢乱动手脚,这对于当地百姓的生活来说,自然是好事一件了。
不过这也在另外一个层面上阻碍了许多地方的发展,毕竟这些集会厅中,除了商人和知识分子之外,当地的有力乡绅自然也名列其中,而这些保守者的力量自然不允许商人们胡作非为,一时之间,那些保守势力强大的地方自然陷入了停滞的状态之中,阻碍了当地的发展,在这个时候,问题便也出现了,对此,韩琦也只能慢慢修改这一套制度,让他尽可能的变完善,现如今,还只不过是一套粗陋的施行方法而已罢了。
可无论如何,也是瑕不掩瑜的,其余的宰相也对这套方案采取乐观的态度,执行不力总好过民心丧尽,保守派也是百姓,开放派也是百姓,无论哪一方,公平对待并从中指挥浆舵让船只航向他该去的地方,这才是他们这些中枢大臣该做的事情。
等到韩琦报告完自己这段时间的所见所玩之后,狄青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十年的历练,让他从原本的西北武官已然变成了枢密院副使,至于成为枢密副使的契机则是在三年前,李谅祚成年礼之后的第二年,为了摆脱自己外公没藏讹庞的控制,李谅祚率领王室成员发动了政变,一举将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妻子全部控制了起来,并且强制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出家,放逐出宫,而没藏讹庞则是在自己的府邸中被李谅祚的人马包围,最后面对人多势众的西夏兵马,只能引颈自杀,李谅祚也在此刻正式摆脱没藏氏的控制,开始亲政。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本来应该就此完结,可是李谅祚在斩杀没藏氏余党时,却并没有斩草除根,许多没藏讹庞的余党依旧停留在西夏诸多的庄园之中,他们在得到没藏讹庞死亡的消息之后,立刻开始反击起西夏的正规军来,而在这乱局之中,许多地方军也纷纷扰乱地方,整个西夏在没藏讹庞死亡的那一瞬间,便濒临崩溃,这是李谅祚怎么也没想到的事情。
在没藏讹庞活着的时候,他是至高无上的无权帝王,而在没藏讹庞死后,他则并没有心想事成的变成这西夏国说一不二的君主,而是变成了政令不出兴庆府的君王,这一下李谅祚彻底慌了,而在这个紧急关头,辽国立刻发现了西夏的动乱,在辽国西进的道路上,受到宋朝支持的西夏无疑是辽国征伐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西夏不仅仅是扼守着从中原通往西域各国的河西走廊,而且在西藏、新疆等地,不停的给辽国造成了诸多的麻烦,而现在西夏的动乱,显然给了辽国一个收服西夏最好的时机,辽国的国王立刻让一支军队加紧进攻现如今阿富汗一代的邦国,另一边则是带着三十万大军来到西夏边境,与此同时无数的探子则蜂拥向辽夏边境地带,收拢当地的乱民为己所用,一时之间给整个西夏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而这压力,自然也传导到了宋朝的身上,西夏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压制辽国崛起的必有之地,若是西夏生乱,那么就无人再可以阻挡辽国的征伐脚步,现如今的辽国,整个国土虽然练成一片,可国内却是被高原分割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现如今内蒙古、外蒙古外加新疆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是现如今哈萨克斯坦等国境内的领土,两者之间被巨大的山脉所阻隔,以辽国的技术,根本不可能在如此巨大的山脉之上开凿铁路,将整个国家连为一体。
这自然也变成了辽国的心头之患,而河西走廊便是唯一沟通东西两片国土最为重要的地区,只要掌握了这里,辽国的铁路便能从东部延伸到西部去,整个国家的资源也可以进行重新调配,到时候征伐阿富汗等地区时,也就不会只有几万人的部队参战了,可想而知这条走廊对于辽国来说到底有多么的重要。
也正因为如此,宋朝是绝对不可能让辽国人拿下这条走廊的,此时的辽国已然发展成为了一个巨无霸,国土面积横跨整个远东和中亚,达到了八百六十万平凡公里左右,其下辖百姓人口更是多达三千万以上,相比起辽宋战争之间还要多,若是让他再开通河西铁路,那可真是如虎添翼了,所以宋朝是决计不能让辽国得逞。
不过宋国同时也不能与辽国翻脸,此时两国的实力虽然宋朝要强大许多,可是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打还好,一打便一定是灭国之战,而两国又是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国家,这一战下去,能活下多少人,真的是一个没有答案的数字,这对于两国的任何一方统治者而言,都是不可能接受的。
更何况辽宋金三国都是刚刚从农业社会走入到半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的福利让三个国家的人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衣食住行每一个方面都得到了质的飞跃,对于他们来说,三国之外的其他领土完全就是予取予夺的,当地的任何政权也好,还是当地任何的王公贵族也好,在火枪火炮的面前,完全没有任何意义,放着这样好收割的羊毛不收,却要硬碰硬,这对于贵族来说,也实在是无本买卖,又有谁会去做呢?
这也是为什么辽国只是屯兵与辽夏边境而没有直接进攻的原因,谁都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许多财富等待他们去收为己有,又何必自相残杀破坏了彼此之间的默契呢?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与辽国开战的选项自然是立刻被众人放在了一旁,而剩下的选项,也只剩下了唯一一个,那就是派出军队帮助西夏恢复原本该有的和平。
之所以是恢复当地的固有统治而不是直接将西夏吞并,这自然也是为了照顾辽国的心情,河西走廊掌握在西夏的手中,辽国便不用担心宋朝会有朝一日直接将河西走廊掐断,而两国之间有了西夏这个国家,便也算是有了一个缓冲地带,以避免相互之间过多的冲突,这是彼此之间的默契,而也就是因为这个决定,狄青这个西北的武将便得到了重用,在徐清和范仲淹的共同举荐之下,成为了平定西夏内乱的主帅,率领西北二十万大军入驻西夏国内,开始替李谅祚平定叛乱。
对此,李谅祚自然是只有感恩戴德的份,那些不爽的话除了咽进肚子里,也确实没有任何的办法,毕竟宋朝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早已经对整个西夏在经济上达到了完全的控制,只要宋朝一停止贸易,西夏便会立刻回到农业时代,没办法,他所占领的那片土地本来就是少煤区,即便有煤,也是深埋在地下,以现代的技术想要开采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原本的庄园封建结构也让西夏在完成工业化的道路上十分缓慢,不像辽金两国,凭借着庞大的人口和国土面积,立刻追上了宋朝的进步,所以西夏很快便沦为了宋朝的产品输出国以及资源进口国,对于这样的身份,李谅祚确实很难有理由拒绝宋朝的入驻请求。
而这,便是狄青在西北建立功勋的开端,在入驻西夏的两年间,狄青不仅帮助西夏平定了国内所有的叛乱,并且还将整个西夏变相的变成了宋朝的殖民地,虽然国家还在,可是所有三品以上官员认命都将由宋朝来任免,王太子一出生则必须运往汴京接受宋朝的宫廷礼仪教育,西夏的每一代国王正妻也必须由宋朝的公主或者是宗室女子来担任,除此之外,西夏的西京,西平府也将作为租界成为宋朝的合法领土,如此一来,西夏国虽在,可却是名存实亡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李谅祚显然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没藏讹庞在世时,他虽然没有权利,可西夏好歹还是一个有着一定自主权的国家,而现如今,没藏讹庞死后不过两年,整个西夏便彻底沦为了宋朝的殖民地,便是全国军队的调动也必须由宋朝批准才可以进行,这无疑让李谅祚灰心丧气到了极点,从此之后也便纵情歌舞,再也不管时事了。
而借此一战,狄青不仅仅在世人面前体现了他能征善战的一面,也体现出了他高超的政治手法,再加上中枢之中徐清和范仲淹的鼎力推荐,在一年之后,便从西北重新调任回到了边境,担任枢密监察一职,并在今年春节,正式提拔为枢密副使一职,成为可以参加御前会议的一员。
跟历史上一样,走到了他的人生巅峰,不过与历史不一样的是,当年的他得到仁宗宠爱成为了枢密副使之后,便被整个朝堂上所有的文官所歧视,认为他得位不正,以武控文,最后也是在受尽怀疑屈辱的状态下郁郁而终,而此时则不同,狄青上位之后,整个朝堂之上的风气已然变化,无论是对于武官的重视程度,还是对于非科考官员的尊敬程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以狄青上位之后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歧视,再加上徐清和范仲淹两位大臣看重与他,现如今也是春风得意的很了。
“陛下,东北谍报传来,说是完颜乌古乃病重,且久病不治,现召亲王重臣入宫觐见,王太子完颜劾里鉢已在驾前等候,依臣之见,恐怕完颜乌古乃确实命不久矣,不知陛下有何打算?”狄青大声说道。
“完颜乌古乃病重了,真是想不到,当年一己之力平定东北,开创如今大金国的完颜乌古乃竟然要比朕还要先行一步么?”赵祯听到完颜乌古乃即将逝世的消息,并没有特别的开心,按照岁数来推断,此时完颜乌古乃才三十八岁左右,正直壮年,而赵祯今年已然是四十五岁了,两相比较之下,赵祯自然生出一股唇亡齿寒之感,一时之间大殿上的众人也纷纷低下头去,唯有范仲淹抬头说道:“陛下乃真龙天子,自然长寿延绵,完颜乌古乃虽居王位却是番邦称王,如今天不假年也是时也命也,陛下怎可拿他与自己相比,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死亡的恐惧常年围绕在赵祯的身旁,再加上最近几年他的身体也是越来越差,每天睡觉的时间越来越长,可是大多时候都是刚刚睡着就被噩梦吓醒,然后又睡着又被吓醒,一个晚上有时甚至要繁复三四次,这对于赵祯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痛苦,可遍访名医也依旧无法医治,如今的赵祯看上去容光焕发,完全是因为化妆技术的提高才让赵祯没有露出疲态,此时的赵祯,其实早已经是累乏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听到完颜乌古乃死讯之后,赵祯才会打心眼里产生同情的感觉,就是因为同为王者,却终究逃不逃死亡的命运,这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让赵祯一时之间便晃了神,现在被范仲淹一提醒便立刻回过了神,脸色略带苍白的说道:“丞相说的是,朕不说了,不说了,关于金国王位更迭一事,还请范大人多多加以观察,若是确实此事,便以朕的名义写篇铭文带往金国,也算是圆了当年金宋联盟的一段情分了。”
“陛下仁慈,我等感佩。“众人纷纷开口说道,所有人都知道,完颜乌古乃的死讯让赵祯有些伤心了,接下来便也没有再谈什么,一场朝议便也在诡异的气氛中结束了,众人纷纷离开皇宫之后,徐清叫上了狄青和范仲淹来到了自己的家。
(本章完)
而这个机构建立之后,也确实对整个宋朝一直存在的监督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在此之前,地方官员唯一需要忌惮的便只有上官的检查,除此之外,对于当地百姓的好坏,则完全由官员的本质来决定,而现在集会厅的建立,则让这些地方官员有了忌惮,起码在明面上再也不敢乱动手脚,这对于当地百姓的生活来说,自然是好事一件了。
不过这也在另外一个层面上阻碍了许多地方的发展,毕竟这些集会厅中,除了商人和知识分子之外,当地的有力乡绅自然也名列其中,而这些保守者的力量自然不允许商人们胡作非为,一时之间,那些保守势力强大的地方自然陷入了停滞的状态之中,阻碍了当地的发展,在这个时候,问题便也出现了,对此,韩琦也只能慢慢修改这一套制度,让他尽可能的变完善,现如今,还只不过是一套粗陋的施行方法而已罢了。
可无论如何,也是瑕不掩瑜的,其余的宰相也对这套方案采取乐观的态度,执行不力总好过民心丧尽,保守派也是百姓,开放派也是百姓,无论哪一方,公平对待并从中指挥浆舵让船只航向他该去的地方,这才是他们这些中枢大臣该做的事情。
等到韩琦报告完自己这段时间的所见所玩之后,狄青从人群中站了出来,十年的历练,让他从原本的西北武官已然变成了枢密院副使,至于成为枢密副使的契机则是在三年前,李谅祚成年礼之后的第二年,为了摆脱自己外公没藏讹庞的控制,李谅祚率领王室成员发动了政变,一举将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妻子全部控制了起来,并且强制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出家,放逐出宫,而没藏讹庞则是在自己的府邸中被李谅祚的人马包围,最后面对人多势众的西夏兵马,只能引颈自杀,李谅祚也在此刻正式摆脱没藏氏的控制,开始亲政。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本来应该就此完结,可是李谅祚在斩杀没藏氏余党时,却并没有斩草除根,许多没藏讹庞的余党依旧停留在西夏诸多的庄园之中,他们在得到没藏讹庞死亡的消息之后,立刻开始反击起西夏的正规军来,而在这乱局之中,许多地方军也纷纷扰乱地方,整个西夏在没藏讹庞死亡的那一瞬间,便濒临崩溃,这是李谅祚怎么也没想到的事情。
在没藏讹庞活着的时候,他是至高无上的无权帝王,而在没藏讹庞死后,他则并没有心想事成的变成这西夏国说一不二的君主,而是变成了政令不出兴庆府的君王,这一下李谅祚彻底慌了,而在这个紧急关头,辽国立刻发现了西夏的动乱,在辽国西进的道路上,受到宋朝支持的西夏无疑是辽国征伐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西夏不仅仅是扼守着从中原通往西域各国的河西走廊,而且在西藏、新疆等地,不停的给辽国造成了诸多的麻烦,而现在西夏的动乱,显然给了辽国一个收服西夏最好的时机,辽国的国王立刻让一支军队加紧进攻现如今阿富汗一代的邦国,另一边则是带着三十万大军来到西夏边境,与此同时无数的探子则蜂拥向辽夏边境地带,收拢当地的乱民为己所用,一时之间给整个西夏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而这压力,自然也传导到了宋朝的身上,西夏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压制辽国崛起的必有之地,若是西夏生乱,那么就无人再可以阻挡辽国的征伐脚步,现如今的辽国,整个国土虽然练成一片,可国内却是被高原分割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现如今内蒙古、外蒙古外加新疆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是现如今哈萨克斯坦等国境内的领土,两者之间被巨大的山脉所阻隔,以辽国的技术,根本不可能在如此巨大的山脉之上开凿铁路,将整个国家连为一体。
这自然也变成了辽国的心头之患,而河西走廊便是唯一沟通东西两片国土最为重要的地区,只要掌握了这里,辽国的铁路便能从东部延伸到西部去,整个国家的资源也可以进行重新调配,到时候征伐阿富汗等地区时,也就不会只有几万人的部队参战了,可想而知这条走廊对于辽国来说到底有多么的重要。
也正因为如此,宋朝是绝对不可能让辽国人拿下这条走廊的,此时的辽国已然发展成为了一个巨无霸,国土面积横跨整个远东和中亚,达到了八百六十万平凡公里左右,其下辖百姓人口更是多达三千万以上,相比起辽宋战争之间还要多,若是让他再开通河西铁路,那可真是如虎添翼了,所以宋朝是决计不能让辽国得逞。
不过宋国同时也不能与辽国翻脸,此时两国的实力虽然宋朝要强大许多,可是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打还好,一打便一定是灭国之战,而两国又是已经进入工业化的国家,这一战下去,能活下多少人,真的是一个没有答案的数字,这对于两国的任何一方统治者而言,都是不可能接受的。
更何况辽宋金三国都是刚刚从农业社会走入到半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的福利让三个国家的人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衣食住行每一个方面都得到了质的飞跃,对于他们来说,三国之外的其他领土完全就是予取予夺的,当地的任何政权也好,还是当地任何的王公贵族也好,在火枪火炮的面前,完全没有任何意义,放着这样好收割的羊毛不收,却要硬碰硬,这对于贵族来说,也实在是无本买卖,又有谁会去做呢?
这也是为什么辽国只是屯兵与辽夏边境而没有直接进攻的原因,谁都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许多财富等待他们去收为己有,又何必自相残杀破坏了彼此之间的默契呢?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与辽国开战的选项自然是立刻被众人放在了一旁,而剩下的选项,也只剩下了唯一一个,那就是派出军队帮助西夏恢复原本该有的和平。
之所以是恢复当地的固有统治而不是直接将西夏吞并,这自然也是为了照顾辽国的心情,河西走廊掌握在西夏的手中,辽国便不用担心宋朝会有朝一日直接将河西走廊掐断,而两国之间有了西夏这个国家,便也算是有了一个缓冲地带,以避免相互之间过多的冲突,这是彼此之间的默契,而也就是因为这个决定,狄青这个西北的武将便得到了重用,在徐清和范仲淹的共同举荐之下,成为了平定西夏内乱的主帅,率领西北二十万大军入驻西夏国内,开始替李谅祚平定叛乱。
对此,李谅祚自然是只有感恩戴德的份,那些不爽的话除了咽进肚子里,也确实没有任何的办法,毕竟宋朝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早已经对整个西夏在经济上达到了完全的控制,只要宋朝一停止贸易,西夏便会立刻回到农业时代,没办法,他所占领的那片土地本来就是少煤区,即便有煤,也是深埋在地下,以现代的技术想要开采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原本的庄园封建结构也让西夏在完成工业化的道路上十分缓慢,不像辽金两国,凭借着庞大的人口和国土面积,立刻追上了宋朝的进步,所以西夏很快便沦为了宋朝的产品输出国以及资源进口国,对于这样的身份,李谅祚确实很难有理由拒绝宋朝的入驻请求。
而这,便是狄青在西北建立功勋的开端,在入驻西夏的两年间,狄青不仅帮助西夏平定了国内所有的叛乱,并且还将整个西夏变相的变成了宋朝的殖民地,虽然国家还在,可是所有三品以上官员认命都将由宋朝来任免,王太子一出生则必须运往汴京接受宋朝的宫廷礼仪教育,西夏的每一代国王正妻也必须由宋朝的公主或者是宗室女子来担任,除此之外,西夏的西京,西平府也将作为租界成为宋朝的合法领土,如此一来,西夏国虽在,可却是名存实亡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李谅祚显然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没藏讹庞在世时,他虽然没有权利,可西夏好歹还是一个有着一定自主权的国家,而现如今,没藏讹庞死后不过两年,整个西夏便彻底沦为了宋朝的殖民地,便是全国军队的调动也必须由宋朝批准才可以进行,这无疑让李谅祚灰心丧气到了极点,从此之后也便纵情歌舞,再也不管时事了。
而借此一战,狄青不仅仅在世人面前体现了他能征善战的一面,也体现出了他高超的政治手法,再加上中枢之中徐清和范仲淹的鼎力推荐,在一年之后,便从西北重新调任回到了边境,担任枢密监察一职,并在今年春节,正式提拔为枢密副使一职,成为可以参加御前会议的一员。
跟历史上一样,走到了他的人生巅峰,不过与历史不一样的是,当年的他得到仁宗宠爱成为了枢密副使之后,便被整个朝堂上所有的文官所歧视,认为他得位不正,以武控文,最后也是在受尽怀疑屈辱的状态下郁郁而终,而此时则不同,狄青上位之后,整个朝堂之上的风气已然变化,无论是对于武官的重视程度,还是对于非科考官员的尊敬程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以狄青上位之后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歧视,再加上徐清和范仲淹两位大臣看重与他,现如今也是春风得意的很了。
“陛下,东北谍报传来,说是完颜乌古乃病重,且久病不治,现召亲王重臣入宫觐见,王太子完颜劾里鉢已在驾前等候,依臣之见,恐怕完颜乌古乃确实命不久矣,不知陛下有何打算?”狄青大声说道。
“完颜乌古乃病重了,真是想不到,当年一己之力平定东北,开创如今大金国的完颜乌古乃竟然要比朕还要先行一步么?”赵祯听到完颜乌古乃即将逝世的消息,并没有特别的开心,按照岁数来推断,此时完颜乌古乃才三十八岁左右,正直壮年,而赵祯今年已然是四十五岁了,两相比较之下,赵祯自然生出一股唇亡齿寒之感,一时之间大殿上的众人也纷纷低下头去,唯有范仲淹抬头说道:“陛下乃真龙天子,自然长寿延绵,完颜乌古乃虽居王位却是番邦称王,如今天不假年也是时也命也,陛下怎可拿他与自己相比,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死亡的恐惧常年围绕在赵祯的身旁,再加上最近几年他的身体也是越来越差,每天睡觉的时间越来越长,可是大多时候都是刚刚睡着就被噩梦吓醒,然后又睡着又被吓醒,一个晚上有时甚至要繁复三四次,这对于赵祯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痛苦,可遍访名医也依旧无法医治,如今的赵祯看上去容光焕发,完全是因为化妆技术的提高才让赵祯没有露出疲态,此时的赵祯,其实早已经是累乏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听到完颜乌古乃死讯之后,赵祯才会打心眼里产生同情的感觉,就是因为同为王者,却终究逃不逃死亡的命运,这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让赵祯一时之间便晃了神,现在被范仲淹一提醒便立刻回过了神,脸色略带苍白的说道:“丞相说的是,朕不说了,不说了,关于金国王位更迭一事,还请范大人多多加以观察,若是确实此事,便以朕的名义写篇铭文带往金国,也算是圆了当年金宋联盟的一段情分了。”
“陛下仁慈,我等感佩。“众人纷纷开口说道,所有人都知道,完颜乌古乃的死讯让赵祯有些伤心了,接下来便也没有再谈什么,一场朝议便也在诡异的气氛中结束了,众人纷纷离开皇宫之后,徐清叫上了狄青和范仲淹来到了自己的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