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贪婪与守本分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而在平叛的过程中,自然也会发生一些小小的意外,比如说在阿富汗境内的一场战斗中,他们在清剿叛军的城池中竟然发现了一行辽国人正在城内,对于这些人,发现的士兵并没有直接把他们打死,而是选择把他们给绑了起来,交到了王駋的手里,之所以会如此,也是因为此时的宋朝不想与辽国开战,所以对于这些辽国人,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尽量以放回去为主。
至于士兵们怎么知道他们是辽国人的,这一点倒是很容易,在辽国,贵族阶层一把来说是从小学习汉语的,并且把会使用流利的汉语,华丽的辞藻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来炫耀的,在辽国的贵族圈子里,若是一个人不会汉语,不会汉诗,不懂得四书五经,五言七律,那这在辽国是绝对要被看不起的,甚至会被认为是乡巴佬,是暴发户,是一个下贱的人,这就有点像沙皇俄国时期的俄罗斯一样,那个时候的俄罗斯上层贵族们以使用法语为荣,认为法语是这个世界上最为优秀的语言,而把自己的俄罗斯语认为是十分粗鄙,只有乡下人才会去用的语言,这其中当然有文字的功劳,也有经济发展的原因,如今的宋朝就如同当年太阳王时期的法兰西一般,是这个世界文化的中心,所以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国家中,几乎都以学习汉语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在辽国境内,对于那些被征服的领土以及契丹中下层百姓来说,辽国却是一律让他们学习契丹语,并且把契丹语作为国家语言来推广的,在所有辽国统治的区域内,当地的语言是禁止的,文字自然更不用说,所用之文字,必须用契丹文和契丹语来进行交流,这自然是为了促进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在这一方面,尊崇华夏文化的契丹人自然不会犯傻,所以一般辽国的中上层以上的官员,都会汉语、契丹语两种语言,而眼前在阿富汗出现的辽国人,便是这一类人。
当士兵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嘴里立刻发出了怪异的汉音,不过虽然怪异,可也让人听得懂,经过身份的确认之后,发现他们确实是契丹人,这样一来前线的士兵们自然也不好杀了他们,便把他们送到了王駋那里,可等送到王駋那里之后,留下来的士兵打扫现场,这才发觉,这几个契丹人和他们的仆从在阿富汗,竟然是在跟叛军们进行秘密的武器交易,这一下,事情可就彻底麻烦了起来。
以现在宋朝的对外战略来说,与辽国和金国无疑是要继续维持兄弟之邦的状态的,虽然各怀鬼胎,可短时间内,这个政策将会作为国策,不进行改变,这样一来,契丹人的安置问题便成了一个大麻烦,若是以此作为证据对辽国做出责骂,则必然会使辽国人心生愤恨,虽然他们本来对宋朝也不算多么友善,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是因此而让辽国有了拼命之心,那对于宋朝来说,也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可如果不对这件事情进行表态,那么就等于是默认辽国的所作所为了,以辽国如今的实力,阿富汗又在他的国土之侧,自己的军火商遭到了怎么样的待遇,他不可能不知道,或许宋军刚刚抓住他们的时候,辽国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这个时候若是不对他们进行处罚,将来辽国势必会以为宋国这是怕了他们,到时候贩卖起军火来就更加为所欲为,这也是宋朝所不能忍受的。
两边都不能做,这群契丹人自然也就成了麻烦,至于杀了他们,这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就如上面所说的那样,辽国人肯定知道这些军火商被宋军扣留了起来,若是杀掉了他们,那么辽国表面上是吃了亏,可实际上却能知道宋军这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然宋军是绝对不会杀了这些军火商的。
之所以要杀,就是因为怕麻烦,那既然如此,只要不给宋国造成麻烦不就得了,至于贩卖军火的事,宋朝在这样的处理下,便等于是默认,于不进行表态没有任何的区别,这也是宋军所不能做的,面对着这几个不能杀,不能送走,还不能打骂的辽国人,王駋的心里充满了郁闷,最后干脆把他们送上了船,直接带回到了汴京,把他们交给了朝廷来处理,自己则是当了个甩手掌柜,继续处理起了国家大事来。
王駋可以做甩手掌柜,朝廷却不能不闻不问,事关两国关系,纵然事情再复杂,他们也必须去处理,可是面对这样一做不好就有可能给辽国人误判形势的事情,也实在是太过棘手,对于这些辽国人的处理问题,朝廷之中也是吵得不可开交,有息事宁人的,也有要讨个说法的,最后还是赵昕拍板定案,干脆就把他们当成是普通辽国人,送回辽国就是了,但是在送回去之前,这些辽国人必须要接受宫刑,也就是变成太监,以此来惩戒他们作为偷渡客的惩罚。
注意,这里赵昕很巧妙的用了一个其他的罪名来惩罚了这些辽国人,而不是直接点名道姓的说这些人是因为贩卖了军火而遭到了惩罚,这样一来,辽国的面子也没有丧失,而宫刑这样的惩罚,也足以让辽国人警戒,从头到尾,这件事在宋国人的眼里,就变成了这群人个人的行为,而不关辽国朝廷的事情,这样的处理方法,无疑体现出了赵昕在政治上的成熟,这也让不少人的心里暗自嘀咕,咱们这位皇上,一年时间下来,成长的速度可要比前任皇帝快多了啊。
另一边的王駋处理完了这几个辽国人之后,便继续开始平叛了,失去了拉瓦尔品第之后,单单依靠辽国人的军火,根本就支持不了这些叛军那庞大的军队,随着战斗的继续,宋朝军队的士气在土地、名誉的刺激下越来越高,而叛军的士气却随着缺衣少粮的情况越来越低迷,到最后这些叛军之中甚至出现了大量的逃兵,进而还有许多军队开始兵变,这是王駋所没有想到的,而在这些殖民地中,除了拉瓦尔品第之外,便再无什么坚城了,所有的租界城市,全部掌握在宋朝的手里,在这种状况下,王駋的军队可以说是势如破竹,短短四个月的时间,终于将整个九大殖民地全部平定,所有叛军一网打尽,而收回来的土地,更是多达上百万平方公里左右,在进行短暂的分封之后,一个问题便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那就是得到了土地的士兵们,开始不愿意继续前往下一个战场了。
这一点众人自然也非常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人并不都是贪婪的,尤其是在自己拥有的东西已经足够让自己过上幸福生活之后,这些主要以农民为主体的士兵们便不再愿意前往下一个战场面对可怕的战争了,毕竟现在的他们已然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一个庄园,上百亩的良田,只要节俭持家,这完全可以够他们娶媳妇外加两个小妾,再加几个仆从的了,又何必去外面拼命呢?
并且如果他们离开了这儿,鬼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再一次回来呢?那到时候这些庄园又应该如何管理,农民的思维大体如此,哪里有自己的土地,那么哪里就是自己的家,现在别说让他们去其他地方打仗了,便是回到宋朝本土,这些人都是肯定不愿意的,毕竟在宋朝,土地价格昂贵,即便是一亩地,就需要一贯钱左右才能买下,而在这里,不需要出一分钱,只因为在战争中杀死了五个人以上,便可以获得一个庄园,其中有三十个奴仆,上百亩的两天,若是杀死七个人以上,则能获得一座村庄,一百来号人成为你的领民,三百亩土地的收成将成为你个人所有,至于十个人的,则能获得一座大型的村庄,三百人以上,五百亩的良田奉上。
至于将军,那待遇就更加高了,小的一座上千人口的城镇以及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七万五千亩的土地),好一点的就能得到一座五千人口,一百平方公里(十五万亩)的土地,至于那些高级将领则是能够拿到大型的城市,本地的土著则能成为一个行省的领主,根据宋朝的划分,一个行省的面积大概在一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一般在三十万,这是多大的诱惑,谁又能看着这些东西还能走得了呢。
这样的想法无疑充斥着全军,这让王駋很是为难,同时对于朝廷这样“草率”的决定也十分的不满,为了减少朝廷开支,肆意分封士兵土地,导致现在这些精锐的士兵已然丧失了作战的意念,这个时候无论王駋怎么调动,这些人是肯定不愿意走的,而剩下的人虽然战斗欲望充足,可是人数又实在太少,总数大概才不到九万左右,剩下的四万军人,则是已经获得了庄园的人,或者是获得了城镇、大片土地、村庄的人,他们都已然不愿意走了。
面对军队的困难,这一次朝廷倒没有犯难,对于军队之中希望留守当地的士兵,朝廷同意他们不再继续跟着军队继续赶赴下一个战场,不过朝廷也有条件,那就是这些人将退出军籍,不再领受朝廷的俸禄,同时所有册封的士兵,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宋朝人,都必须要参军当地王国的军队,成为军官,以此来搭建当地王国的作战部队,以此来防止这些殖民地上的王国再次反叛,也是分担朝廷的压力。
这样做便能让朝廷的开支再一次减少,并且通过这种在当地王国内搭建军队的方式,朝廷将能更加准确的掌握当地政治的走向,并且这样一来,也算是把当地王国境内的军权全部交到了自己的手上,更重要的是这些军队并不需要自己去养,而是由当地的王国负责,如此朝廷不用出任何一分钱,便能得到一支军队,这不是很好的事情么。
而对于这样的条件,士兵们也是欣然接受,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是土地,另一方面,则是身份,留守在当地,即便是最普通的士兵,也能混一个相当于骑士的身份,加入军队之中,便是以军官的名义来统帅部队作战了,无论是一百个人的部队,还是五十个人的部队,这总好过被人当做卒子吧,再说了,留在这里的士兵总共才四万人,而九大殖民地的人口大约在两千两百万左右,就算按照最低比例三十取一来组建军队,也得有七十万左右的军队,在这其中安插下四万人的军官,绰绰有余了,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当得上,这样一来,大家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至于当地人自然是很有意见的,所有军官的位置,包括军队都被外国人和依附于宋人的本地贵族霸占了,他们自然就没有了以军功升爵的可能了,不过他们的意见,并没有什么人在乎,尤其是在宋军大获全胜的状况下,所以就在众人愉悦的气氛下,这四万人便留了下来,开始组建当地王国的军队,以此来帮助宋朝统治当地,弹压反抗,剩下的九万人则搭乘钢铁船,前往北非及中东地区进行新的战斗。
至于少掉的军队,朝廷则直接从国内直接招募工人参军,这一次,工人阶级们再也没有丝毫的不从,报名者众多,所有人都想着参军入伍,为国报效,至于原因,也非常的简单,原本当地,钱拿得少还要死,自然没有人当兵,而现在当兵,既能够获得大片的土地,还能获得世袭的封号,传之子孙万代,这天底下除了这一次之外,还能有这样的机会?报名者自然是如云一般涌来了。
(本章完)
而在平叛的过程中,自然也会发生一些小小的意外,比如说在阿富汗境内的一场战斗中,他们在清剿叛军的城池中竟然发现了一行辽国人正在城内,对于这些人,发现的士兵并没有直接把他们打死,而是选择把他们给绑了起来,交到了王駋的手里,之所以会如此,也是因为此时的宋朝不想与辽国开战,所以对于这些辽国人,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尽量以放回去为主。
至于士兵们怎么知道他们是辽国人的,这一点倒是很容易,在辽国,贵族阶层一把来说是从小学习汉语的,并且把会使用流利的汉语,华丽的辞藻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来炫耀的,在辽国的贵族圈子里,若是一个人不会汉语,不会汉诗,不懂得四书五经,五言七律,那这在辽国是绝对要被看不起的,甚至会被认为是乡巴佬,是暴发户,是一个下贱的人,这就有点像沙皇俄国时期的俄罗斯一样,那个时候的俄罗斯上层贵族们以使用法语为荣,认为法语是这个世界上最为优秀的语言,而把自己的俄罗斯语认为是十分粗鄙,只有乡下人才会去用的语言,这其中当然有文字的功劳,也有经济发展的原因,如今的宋朝就如同当年太阳王时期的法兰西一般,是这个世界文化的中心,所以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国家中,几乎都以学习汉语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在辽国境内,对于那些被征服的领土以及契丹中下层百姓来说,辽国却是一律让他们学习契丹语,并且把契丹语作为国家语言来推广的,在所有辽国统治的区域内,当地的语言是禁止的,文字自然更不用说,所用之文字,必须用契丹文和契丹语来进行交流,这自然是为了促进民族的融合,国家的统一,在这一方面,尊崇华夏文化的契丹人自然不会犯傻,所以一般辽国的中上层以上的官员,都会汉语、契丹语两种语言,而眼前在阿富汗出现的辽国人,便是这一类人。
当士兵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嘴里立刻发出了怪异的汉音,不过虽然怪异,可也让人听得懂,经过身份的确认之后,发现他们确实是契丹人,这样一来前线的士兵们自然也不好杀了他们,便把他们送到了王駋那里,可等送到王駋那里之后,留下来的士兵打扫现场,这才发觉,这几个契丹人和他们的仆从在阿富汗,竟然是在跟叛军们进行秘密的武器交易,这一下,事情可就彻底麻烦了起来。
以现在宋朝的对外战略来说,与辽国和金国无疑是要继续维持兄弟之邦的状态的,虽然各怀鬼胎,可短时间内,这个政策将会作为国策,不进行改变,这样一来,契丹人的安置问题便成了一个大麻烦,若是以此作为证据对辽国做出责骂,则必然会使辽国人心生愤恨,虽然他们本来对宋朝也不算多么友善,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若是因此而让辽国有了拼命之心,那对于宋朝来说,也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可如果不对这件事情进行表态,那么就等于是默认辽国的所作所为了,以辽国如今的实力,阿富汗又在他的国土之侧,自己的军火商遭到了怎么样的待遇,他不可能不知道,或许宋军刚刚抓住他们的时候,辽国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这个时候若是不对他们进行处罚,将来辽国势必会以为宋国这是怕了他们,到时候贩卖起军火来就更加为所欲为,这也是宋朝所不能忍受的。
两边都不能做,这群契丹人自然也就成了麻烦,至于杀了他们,这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就如上面所说的那样,辽国人肯定知道这些军火商被宋军扣留了起来,若是杀掉了他们,那么辽国表面上是吃了亏,可实际上却能知道宋军这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然宋军是绝对不会杀了这些军火商的。
之所以要杀,就是因为怕麻烦,那既然如此,只要不给宋国造成麻烦不就得了,至于贩卖军火的事,宋朝在这样的处理下,便等于是默认,于不进行表态没有任何的区别,这也是宋军所不能做的,面对着这几个不能杀,不能送走,还不能打骂的辽国人,王駋的心里充满了郁闷,最后干脆把他们送上了船,直接带回到了汴京,把他们交给了朝廷来处理,自己则是当了个甩手掌柜,继续处理起了国家大事来。
王駋可以做甩手掌柜,朝廷却不能不闻不问,事关两国关系,纵然事情再复杂,他们也必须去处理,可是面对这样一做不好就有可能给辽国人误判形势的事情,也实在是太过棘手,对于这些辽国人的处理问题,朝廷之中也是吵得不可开交,有息事宁人的,也有要讨个说法的,最后还是赵昕拍板定案,干脆就把他们当成是普通辽国人,送回辽国就是了,但是在送回去之前,这些辽国人必须要接受宫刑,也就是变成太监,以此来惩戒他们作为偷渡客的惩罚。
注意,这里赵昕很巧妙的用了一个其他的罪名来惩罚了这些辽国人,而不是直接点名道姓的说这些人是因为贩卖了军火而遭到了惩罚,这样一来,辽国的面子也没有丧失,而宫刑这样的惩罚,也足以让辽国人警戒,从头到尾,这件事在宋国人的眼里,就变成了这群人个人的行为,而不关辽国朝廷的事情,这样的处理方法,无疑体现出了赵昕在政治上的成熟,这也让不少人的心里暗自嘀咕,咱们这位皇上,一年时间下来,成长的速度可要比前任皇帝快多了啊。
另一边的王駋处理完了这几个辽国人之后,便继续开始平叛了,失去了拉瓦尔品第之后,单单依靠辽国人的军火,根本就支持不了这些叛军那庞大的军队,随着战斗的继续,宋朝军队的士气在土地、名誉的刺激下越来越高,而叛军的士气却随着缺衣少粮的情况越来越低迷,到最后这些叛军之中甚至出现了大量的逃兵,进而还有许多军队开始兵变,这是王駋所没有想到的,而在这些殖民地中,除了拉瓦尔品第之外,便再无什么坚城了,所有的租界城市,全部掌握在宋朝的手里,在这种状况下,王駋的军队可以说是势如破竹,短短四个月的时间,终于将整个九大殖民地全部平定,所有叛军一网打尽,而收回来的土地,更是多达上百万平方公里左右,在进行短暂的分封之后,一个问题便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那就是得到了土地的士兵们,开始不愿意继续前往下一个战场了。
这一点众人自然也非常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人并不都是贪婪的,尤其是在自己拥有的东西已经足够让自己过上幸福生活之后,这些主要以农民为主体的士兵们便不再愿意前往下一个战场面对可怕的战争了,毕竟现在的他们已然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一个庄园,上百亩的良田,只要节俭持家,这完全可以够他们娶媳妇外加两个小妾,再加几个仆从的了,又何必去外面拼命呢?
并且如果他们离开了这儿,鬼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再一次回来呢?那到时候这些庄园又应该如何管理,农民的思维大体如此,哪里有自己的土地,那么哪里就是自己的家,现在别说让他们去其他地方打仗了,便是回到宋朝本土,这些人都是肯定不愿意的,毕竟在宋朝,土地价格昂贵,即便是一亩地,就需要一贯钱左右才能买下,而在这里,不需要出一分钱,只因为在战争中杀死了五个人以上,便可以获得一个庄园,其中有三十个奴仆,上百亩的两天,若是杀死七个人以上,则能获得一座村庄,一百来号人成为你的领民,三百亩土地的收成将成为你个人所有,至于十个人的,则能获得一座大型的村庄,三百人以上,五百亩的良田奉上。
至于将军,那待遇就更加高了,小的一座上千人口的城镇以及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七万五千亩的土地),好一点的就能得到一座五千人口,一百平方公里(十五万亩)的土地,至于那些高级将领则是能够拿到大型的城市,本地的土著则能成为一个行省的领主,根据宋朝的划分,一个行省的面积大概在一万平方公里左右,人口一般在三十万,这是多大的诱惑,谁又能看着这些东西还能走得了呢。
这样的想法无疑充斥着全军,这让王駋很是为难,同时对于朝廷这样“草率”的决定也十分的不满,为了减少朝廷开支,肆意分封士兵土地,导致现在这些精锐的士兵已然丧失了作战的意念,这个时候无论王駋怎么调动,这些人是肯定不愿意走的,而剩下的人虽然战斗欲望充足,可是人数又实在太少,总数大概才不到九万左右,剩下的四万军人,则是已经获得了庄园的人,或者是获得了城镇、大片土地、村庄的人,他们都已然不愿意走了。
面对军队的困难,这一次朝廷倒没有犯难,对于军队之中希望留守当地的士兵,朝廷同意他们不再继续跟着军队继续赶赴下一个战场,不过朝廷也有条件,那就是这些人将退出军籍,不再领受朝廷的俸禄,同时所有册封的士兵,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宋朝人,都必须要参军当地王国的军队,成为军官,以此来搭建当地王国的作战部队,以此来防止这些殖民地上的王国再次反叛,也是分担朝廷的压力。
这样做便能让朝廷的开支再一次减少,并且通过这种在当地王国内搭建军队的方式,朝廷将能更加准确的掌握当地政治的走向,并且这样一来,也算是把当地王国境内的军权全部交到了自己的手上,更重要的是这些军队并不需要自己去养,而是由当地的王国负责,如此朝廷不用出任何一分钱,便能得到一支军队,这不是很好的事情么。
而对于这样的条件,士兵们也是欣然接受,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是土地,另一方面,则是身份,留守在当地,即便是最普通的士兵,也能混一个相当于骑士的身份,加入军队之中,便是以军官的名义来统帅部队作战了,无论是一百个人的部队,还是五十个人的部队,这总好过被人当做卒子吧,再说了,留在这里的士兵总共才四万人,而九大殖民地的人口大约在两千两百万左右,就算按照最低比例三十取一来组建军队,也得有七十万左右的军队,在这其中安插下四万人的军官,绰绰有余了,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当得上,这样一来,大家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至于当地人自然是很有意见的,所有军官的位置,包括军队都被外国人和依附于宋人的本地贵族霸占了,他们自然就没有了以军功升爵的可能了,不过他们的意见,并没有什么人在乎,尤其是在宋军大获全胜的状况下,所以就在众人愉悦的气氛下,这四万人便留了下来,开始组建当地王国的军队,以此来帮助宋朝统治当地,弹压反抗,剩下的九万人则搭乘钢铁船,前往北非及中东地区进行新的战斗。
至于少掉的军队,朝廷则直接从国内直接招募工人参军,这一次,工人阶级们再也没有丝毫的不从,报名者众多,所有人都想着参军入伍,为国报效,至于原因,也非常的简单,原本当地,钱拿得少还要死,自然没有人当兵,而现在当兵,既能够获得大片的土地,还能获得世袭的封号,传之子孙万代,这天底下除了这一次之外,还能有这样的机会?报名者自然是如云一般涌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