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反对的声音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所以面对这一场暴乱,按照一般的逻辑,或许辽国皇帝也就会无视了,但还好,辽国皇帝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忽视来自民间的声音,而是十分慎重的在思考过后选择了开通道路供城市民众使用,这样的举措才总算是让城市没有暴动。
不过就算如,也让几个国家在这个时候看到了工人团结起来的力量,那种行动能力和组织能力,远远非农民所能相提并论,在辽国这次动乱之前,最大的一次动乱便是宋朝的罢工运动,可那一次运动之中,宋朝全国的工人也不过才一百万左右,汇聚在昆山的更是只有二十万而已,数量并不多,声势虽然浩大,但真正在乎的却没有多少,而这一次德黑兰暴动,则是汇聚了差不多一百万左右的工人,这样的巨大声浪确实让各个国家都感到了来自民间的力量正在壮大,其中也包括徐清。
等到事情结束以后,人们这才想起来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在那个时候,为什么辽国皇帝会突然之间改变态度,听从了市民们的心声,而开放了通路,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一件事情,因为辽国皇帝虽然是一代圣主,聪明智慧不下于辽国开国皇帝,在政事上也经常有一些好的办法,辽国在他的代理下,可谓是蒸蒸日上,百姓富裕,国土辽阔,甲兵充足,但是他毕竟还是一个皇帝,尤其是功劳如此卓著,那就更是让他变得非常骄傲,这样一个人,又为什么会愿意在这个时候妥协呢,根据许多了解他的人来说,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事情。
当然,这件事也只有辽国皇帝自己能站出来回答,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他是万乘之尊,作为皇帝,他有不回答任何人问题的权力,但是架不住有小道消息传播出来,据说那个时候,之所以辽国皇帝会改变主意,全部都是因为当时的辽国首相提出建议,说要让辽国的内务府改变德黑兰的交通封锁,让城市得以交通舒畅,而在这一次进言中,首相对皇帝的言辞非常犀利,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严厉了,最后皇帝可以说是被逼迫妥协,让内务府改变了原定的计划,这才让德黑兰没有惨遭半个月的交通封锁,仅仅在一天之后,交通便恢复顺畅了。
这里要解释一下,所谓内务府,便是专门为皇帝的生活服务的部门,别看他单单只是服务皇帝的私生活,但是皇帝是全国的象征,是最高领袖,所以服务他的部门,自然权力是非常大的,停止一条交通线路这样的事情,对于内务府来说,并不是特别大的事情,在整个辽国,他的职权也非常的大,在外几乎就是皇帝的代言人,这是辽国独有的一个机构,专门为皇帝服务。
而至于辽国为什么有宰相,这其实跟宋朝有关,因为徐清的政治改革让臣子的权利扩大之后,辽国和金国这两国的士大夫们自然也按捺不住,毕竟手中有权才能做到心中不慌啊,若是单单只有臣子的权力,动不动就会被皇帝换下马或者当了替罪羊,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这宰相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三国虽然平日里并不对付,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这些知识分子倒都是非常的一致。
可臣子们想要改革并不代表皇帝也想要改革,尤其是宋朝之所以能够进行改革,是因为徐清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存在才达成的,他拥有超前的智慧以及崇高的声望,因此皇帝不得不把权力交给他,若是换了其他人,是根本不可能在宋朝做到这一点的,而辽国和金国显然是不可能有第二个穿越者了,所以按照道理来说,他们应该是做不到的。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两国的政治势力与宋朝不同的缘故,在宋朝,成立之初的时候,皇权对于臣子的权力就拥有绝对的优势,在这种清苦下,臣子想要反抗皇帝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辽国和金国却不一样了,辽国虽然早已经扎根在中原这片土地上,吸取的也是儒家文化,可在政治制度上,臣子的权利还是非常大的,这就有点像日本一样。
唐朝的时候全盘学习我们的文化,可到最后却没有成为一个集权制的国家,而是变成了一个分封制的国家一样,就是因为每一个国家、文明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辽国也一样如此,皇帝尽管很想让辽国成为一个集权国家,可是游牧民族的习气却让他们更加崇尚自由一些,所以即便到了工业化前夕,辽国的地方势力和臣子的权利还是非常庞大的,至于金国就更不用说了,皇帝与其说是说一不二的君主,倒不如说是几个部落共同承认的共主而已,从这种部落共主的状态中慢慢开始转移出来,也就在最近一两代之间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宋朝的先进经验,对于他们来说到真的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了。
而在辽国,宰相的权利甚至要比徐清的权利还要来的大,皇帝只能掌握有关于自己的特权,以及四个首都之间的军队,其余的军队则也都由宰相来指挥,至于司法,行政则全部由宰相来管理,可以说他的权利要比宋朝的宰相大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宰相的话能够让辽国皇帝退缩的原因。
就是因为如果辽国皇帝若是真的反驳了宰相的话,就等于率先违反了双方之间的契约,到那个时候,把如今的皇帝撤下来,换一个新的也不是不可能,反正这个天下最不缺的就是做皇帝的人,皇室子弟延绵无尽,找一个听话的也不是特别难的事情,所以最后辽国皇帝同意了宰相的意见,这就是事情的真相。
这个故事,赵昕是知道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他现在对徐清的态度不能太过恶劣,徐清的权力虽然没有辽国宰相的权力那么大,但是他在民间的声望却绝对超越了那位辽国宰相在本国的威望,对于这样一位宰相所提出的建议,如果立刻反驳,则必然会给天下百姓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至于皇宫之中能否保守住秘密这件事情,赵昕是完全不相信的,在这座皇宫之中,可以说到处都是漏洞,每一个在皇宫之中工作的人,赵昕根本不可能知道他们到底是谁的人,赵昕甚至敢肯定,自己今天睡在哪个女人的房间里,明天那些大臣们就已经知道了也说不定,这就是赵昕如今的处境。
他虽然通过皇城司掌握着群臣的把柄,但群臣在他的身边也全部安插了自己的人,现在若是跟徐清吵架,徐清或许不会说,但是难保其他人不会拿出去作为一个君臣不和的证据来看待。
所以赵昕对于徐清的意见并没有进行反驳,而是赞同了徐清的意见,毕竟如今民间对于新大陆的政治制度并没有特别的反感,若是他自己一昧要徐清取消如今的制度,一来显得他像是一个专制帝王,没有包容心,二来也是速度太快了,现在的他除了联系徐清之外,可还没有跟其他的臣子聊过这件事情呢,根本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
虽然作为一个皇帝,他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更加需要做的是先去找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来支持自己的意见,最起码他总需要一个臣子来支持自己,也好跟徐清唱对台戏不是?不然若是只有他一个人反对,其他的人或许因为没有商量而不知道该如何反应,那到时候才叫做真的尴尬。
所以赵昕并没有立刻说明什么,而是同意了徐清的意见,然后让徐清立即拟议关于新大陆七个州牧的人选,这是徐清的权责,他拥有推荐权,而皇帝则拥有任命权,至于官员开除则是徐清的权利,两人分别掌握着对于官员来说至关重要的权利,但总的来说,还是徐清的权利更大一些。
毕竟赵昕虽然拥有任命权,但是他的任命范围就在徐清的推荐范围之内,徐清推荐三个,他就从三个里面选一个,徐清要是只推荐两个,那么赵昕也就只能在两个里面选一个,所以这个权利最主要的还是限制徐清结党营私而已,但徐清握有最大的权利是不可避免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赵昕分别以各种理由找了朝中几位大臣谈话,想要了解这些大臣们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而大臣们的态度也是各种各样,有的选择明哲保身,不愿意掺和进宰相与皇帝之间的争斗,便装作老糊涂,不愿意回答皇帝的问题,有的则是害怕被徐清报复,偏向徐清,想要劝赵昕打消这个念头,还有的人则是真的对新大陆的制度感到激动,认为如今在新大陆正在施行的制度是一种有别于朝廷如今的制度,但却非常有意思的制度。
这些人虽然不是徐清一派的,但是对赵昕这个问题的态度却要比许多徐清的同党还要来的激动,在他们看来,赵昕想要取消新大陆如今的制度,无疑是在粉碎一个本世纪最为伟大的政治实验,所以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便开始对你赵昕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十分严重的将赵昕如今的想法定位为十分危险的想法,听得赵昕都是一脑袋的火,甚至偶尔有一瞬间都认为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不得不说,这些年轻的大臣之间,对于如今在新大陆执行的政策确实是十分在意的,虽然不能说他们喜欢这种制度,但是这种制度未来的可能性只要是一个成熟的年轻人,就不可能不去关注他,不去想要看一看这个制度到底会不会变成一个更加完善的制度,所以对于皇帝的想法,自然会十分害怕,这是第三种人。
还有第四种人,就是那些对新大陆上施行的政治制度非常不满的人,在他们看来,只有如今本土正在施行的制度才是最好的,而新大陆那样的制度,君不君,臣不臣,社会无罡纪,是一个十分混乱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注定是失败的,至于什么选举制度,通过选举来任命官员这样的事情更是无稽之谈,底层百姓大字不识一个,让他们去掌握选择知府、州牧的权利,这不是放任自流,什么是放任自流?
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百姓什么都不懂,正应该由他们这些读书人来引导,而不是让精英听从底层人民的意见,这只会让一个国家发生认知错乱而已,站在这个角度,许多大臣支持赵昕的意见,想要进行改革,让新大陆的制度恢复成如今的状态,这种人数量并不少,甚至称得上多,是整个官场之上的第四种人。
而还有第五种人,就是单纯的只是徐清的政敌而已,他们想要把他拉下马,然后取而代之,这样的人虽然不多,但也还是有,毕竟徐清作为全国的宰相时间并不长,前后也就不过五年的时间而已,而他又不是一个喜欢搞政治追杀的人,所以只要不犯事儿,他也不会故意去找别人的麻烦,而很多反对徐清的人中,并不都是一群酒囊饭袋,相反其中也有很多治国之才,只是理念不同而已。
而还有一些则是才能出众的人,他们之所以反对徐清,完全是因为他们想要证明自己比徐清更加厉害,更加适合担任宰相这个职务而已,这些人并没有什么错误发生在他们的身上,徐清自然也不可能为了这些而去惩罚他们,徐清的心胸还没有那么狭窄,甚至对于这些人,他还是抱持着欣赏的态度的。
而后两者,显然就是赵昕所需要的人了,只不过这两种人里面,前者虽然反对,但要是让他们冒着向徐清宣战的危险,其中还是有一部分人是不愿意的,而另外还有一部分则是愿意做这个马前卒的,所以到下一个月的第一次朝会时,徐清所面对的就是诸多大臣的上书,其言论,就是要取消如今新大陆上自由散漫的制度,派遣专门官员进行管理。
(本章完)
所以面对这一场暴乱,按照一般的逻辑,或许辽国皇帝也就会无视了,但还好,辽国皇帝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忽视来自民间的声音,而是十分慎重的在思考过后选择了开通道路供城市民众使用,这样的举措才总算是让城市没有暴动。
不过就算如,也让几个国家在这个时候看到了工人团结起来的力量,那种行动能力和组织能力,远远非农民所能相提并论,在辽国这次动乱之前,最大的一次动乱便是宋朝的罢工运动,可那一次运动之中,宋朝全国的工人也不过才一百万左右,汇聚在昆山的更是只有二十万而已,数量并不多,声势虽然浩大,但真正在乎的却没有多少,而这一次德黑兰暴动,则是汇聚了差不多一百万左右的工人,这样的巨大声浪确实让各个国家都感到了来自民间的力量正在壮大,其中也包括徐清。
等到事情结束以后,人们这才想起来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在那个时候,为什么辽国皇帝会突然之间改变态度,听从了市民们的心声,而开放了通路,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一件事情,因为辽国皇帝虽然是一代圣主,聪明智慧不下于辽国开国皇帝,在政事上也经常有一些好的办法,辽国在他的代理下,可谓是蒸蒸日上,百姓富裕,国土辽阔,甲兵充足,但是他毕竟还是一个皇帝,尤其是功劳如此卓著,那就更是让他变得非常骄傲,这样一个人,又为什么会愿意在这个时候妥协呢,根据许多了解他的人来说,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事情。
当然,这件事也只有辽国皇帝自己能站出来回答,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他是万乘之尊,作为皇帝,他有不回答任何人问题的权力,但是架不住有小道消息传播出来,据说那个时候,之所以辽国皇帝会改变主意,全部都是因为当时的辽国首相提出建议,说要让辽国的内务府改变德黑兰的交通封锁,让城市得以交通舒畅,而在这一次进言中,首相对皇帝的言辞非常犀利,甚至可以说得上是严厉了,最后皇帝可以说是被逼迫妥协,让内务府改变了原定的计划,这才让德黑兰没有惨遭半个月的交通封锁,仅仅在一天之后,交通便恢复顺畅了。
这里要解释一下,所谓内务府,便是专门为皇帝的生活服务的部门,别看他单单只是服务皇帝的私生活,但是皇帝是全国的象征,是最高领袖,所以服务他的部门,自然权力是非常大的,停止一条交通线路这样的事情,对于内务府来说,并不是特别大的事情,在整个辽国,他的职权也非常的大,在外几乎就是皇帝的代言人,这是辽国独有的一个机构,专门为皇帝服务。
而至于辽国为什么有宰相,这其实跟宋朝有关,因为徐清的政治改革让臣子的权利扩大之后,辽国和金国这两国的士大夫们自然也按捺不住,毕竟手中有权才能做到心中不慌啊,若是单单只有臣子的权力,动不动就会被皇帝换下马或者当了替罪羊,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这宰相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三国虽然平日里并不对付,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这些知识分子倒都是非常的一致。
可臣子们想要改革并不代表皇帝也想要改革,尤其是宋朝之所以能够进行改革,是因为徐清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存在才达成的,他拥有超前的智慧以及崇高的声望,因此皇帝不得不把权力交给他,若是换了其他人,是根本不可能在宋朝做到这一点的,而辽国和金国显然是不可能有第二个穿越者了,所以按照道理来说,他们应该是做不到的。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两国的政治势力与宋朝不同的缘故,在宋朝,成立之初的时候,皇权对于臣子的权力就拥有绝对的优势,在这种清苦下,臣子想要反抗皇帝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辽国和金国却不一样了,辽国虽然早已经扎根在中原这片土地上,吸取的也是儒家文化,可在政治制度上,臣子的权利还是非常大的,这就有点像日本一样。
唐朝的时候全盘学习我们的文化,可到最后却没有成为一个集权制的国家,而是变成了一个分封制的国家一样,就是因为每一个国家、文明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辽国也一样如此,皇帝尽管很想让辽国成为一个集权国家,可是游牧民族的习气却让他们更加崇尚自由一些,所以即便到了工业化前夕,辽国的地方势力和臣子的权利还是非常庞大的,至于金国就更不用说了,皇帝与其说是说一不二的君主,倒不如说是几个部落共同承认的共主而已,从这种部落共主的状态中慢慢开始转移出来,也就在最近一两代之间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宋朝的先进经验,对于他们来说到真的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了。
而在辽国,宰相的权利甚至要比徐清的权利还要来的大,皇帝只能掌握有关于自己的特权,以及四个首都之间的军队,其余的军队则也都由宰相来指挥,至于司法,行政则全部由宰相来管理,可以说他的权利要比宋朝的宰相大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宰相的话能够让辽国皇帝退缩的原因。
就是因为如果辽国皇帝若是真的反驳了宰相的话,就等于率先违反了双方之间的契约,到那个时候,把如今的皇帝撤下来,换一个新的也不是不可能,反正这个天下最不缺的就是做皇帝的人,皇室子弟延绵无尽,找一个听话的也不是特别难的事情,所以最后辽国皇帝同意了宰相的意见,这就是事情的真相。
这个故事,赵昕是知道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他现在对徐清的态度不能太过恶劣,徐清的权力虽然没有辽国宰相的权力那么大,但是他在民间的声望却绝对超越了那位辽国宰相在本国的威望,对于这样一位宰相所提出的建议,如果立刻反驳,则必然会给天下百姓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至于皇宫之中能否保守住秘密这件事情,赵昕是完全不相信的,在这座皇宫之中,可以说到处都是漏洞,每一个在皇宫之中工作的人,赵昕根本不可能知道他们到底是谁的人,赵昕甚至敢肯定,自己今天睡在哪个女人的房间里,明天那些大臣们就已经知道了也说不定,这就是赵昕如今的处境。
他虽然通过皇城司掌握着群臣的把柄,但群臣在他的身边也全部安插了自己的人,现在若是跟徐清吵架,徐清或许不会说,但是难保其他人不会拿出去作为一个君臣不和的证据来看待。
所以赵昕对于徐清的意见并没有进行反驳,而是赞同了徐清的意见,毕竟如今民间对于新大陆的政治制度并没有特别的反感,若是他自己一昧要徐清取消如今的制度,一来显得他像是一个专制帝王,没有包容心,二来也是速度太快了,现在的他除了联系徐清之外,可还没有跟其他的臣子聊过这件事情呢,根本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
虽然作为一个皇帝,他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更加需要做的是先去找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来支持自己的意见,最起码他总需要一个臣子来支持自己,也好跟徐清唱对台戏不是?不然若是只有他一个人反对,其他的人或许因为没有商量而不知道该如何反应,那到时候才叫做真的尴尬。
所以赵昕并没有立刻说明什么,而是同意了徐清的意见,然后让徐清立即拟议关于新大陆七个州牧的人选,这是徐清的权责,他拥有推荐权,而皇帝则拥有任命权,至于官员开除则是徐清的权利,两人分别掌握着对于官员来说至关重要的权利,但总的来说,还是徐清的权利更大一些。
毕竟赵昕虽然拥有任命权,但是他的任命范围就在徐清的推荐范围之内,徐清推荐三个,他就从三个里面选一个,徐清要是只推荐两个,那么赵昕也就只能在两个里面选一个,所以这个权利最主要的还是限制徐清结党营私而已,但徐清握有最大的权利是不可避免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赵昕分别以各种理由找了朝中几位大臣谈话,想要了解这些大臣们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而大臣们的态度也是各种各样,有的选择明哲保身,不愿意掺和进宰相与皇帝之间的争斗,便装作老糊涂,不愿意回答皇帝的问题,有的则是害怕被徐清报复,偏向徐清,想要劝赵昕打消这个念头,还有的人则是真的对新大陆的制度感到激动,认为如今在新大陆正在施行的制度是一种有别于朝廷如今的制度,但却非常有意思的制度。
这些人虽然不是徐清一派的,但是对赵昕这个问题的态度却要比许多徐清的同党还要来的激动,在他们看来,赵昕想要取消新大陆如今的制度,无疑是在粉碎一个本世纪最为伟大的政治实验,所以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便开始对你赵昕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十分严重的将赵昕如今的想法定位为十分危险的想法,听得赵昕都是一脑袋的火,甚至偶尔有一瞬间都认为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不得不说,这些年轻的大臣之间,对于如今在新大陆执行的政策确实是十分在意的,虽然不能说他们喜欢这种制度,但是这种制度未来的可能性只要是一个成熟的年轻人,就不可能不去关注他,不去想要看一看这个制度到底会不会变成一个更加完善的制度,所以对于皇帝的想法,自然会十分害怕,这是第三种人。
还有第四种人,就是那些对新大陆上施行的政治制度非常不满的人,在他们看来,只有如今本土正在施行的制度才是最好的,而新大陆那样的制度,君不君,臣不臣,社会无罡纪,是一个十分混乱的社会,而这样的社会注定是失败的,至于什么选举制度,通过选举来任命官员这样的事情更是无稽之谈,底层百姓大字不识一个,让他们去掌握选择知府、州牧的权利,这不是放任自流,什么是放任自流?
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是大逆不道的事情,百姓什么都不懂,正应该由他们这些读书人来引导,而不是让精英听从底层人民的意见,这只会让一个国家发生认知错乱而已,站在这个角度,许多大臣支持赵昕的意见,想要进行改革,让新大陆的制度恢复成如今的状态,这种人数量并不少,甚至称得上多,是整个官场之上的第四种人。
而还有第五种人,就是单纯的只是徐清的政敌而已,他们想要把他拉下马,然后取而代之,这样的人虽然不多,但也还是有,毕竟徐清作为全国的宰相时间并不长,前后也就不过五年的时间而已,而他又不是一个喜欢搞政治追杀的人,所以只要不犯事儿,他也不会故意去找别人的麻烦,而很多反对徐清的人中,并不都是一群酒囊饭袋,相反其中也有很多治国之才,只是理念不同而已。
而还有一些则是才能出众的人,他们之所以反对徐清,完全是因为他们想要证明自己比徐清更加厉害,更加适合担任宰相这个职务而已,这些人并没有什么错误发生在他们的身上,徐清自然也不可能为了这些而去惩罚他们,徐清的心胸还没有那么狭窄,甚至对于这些人,他还是抱持着欣赏的态度的。
而后两者,显然就是赵昕所需要的人了,只不过这两种人里面,前者虽然反对,但要是让他们冒着向徐清宣战的危险,其中还是有一部分人是不愿意的,而另外还有一部分则是愿意做这个马前卒的,所以到下一个月的第一次朝会时,徐清所面对的就是诸多大臣的上书,其言论,就是要取消如今新大陆上自由散漫的制度,派遣专门官员进行管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