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精英的弊端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皇帝也确实得到了他想要的,若是不那么做,或许他连反抗徐清的能力都没有,而现在虽然是自损八百,而徐清则最多只是损伤了六百而已,但是正因为这六百的损害,给徐清所建立的朝廷带来了一丝可怕的漏洞,而现在,这漏洞想要去补,皇帝就有权利在其中插话了。
在宋朝如今的制度上,对于四品以上的官员,朝廷是没有任免权的,只有建议权,也就是当一位四品以上大员退休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开的时候,徐清只能够写几个名字上报给皇帝,然后皇帝从中选择一个担任这个职务,这就是宋朝对于高级官员的任命方式,而皇帝是有权利不选任何一个人的。
而现在赵昕便可以开始使用这项权利,掣肘徐清的发展,如今在这次风波之中,被扫荡到的四品以上官员数量在十七人左右,其中六人为地方大员,是道这个级别的主管官员,剩下的十一人则全部来自中央,遍布吏部、兵部、户部、大理寺等要害部门,这些官员没有皇帝的签字,是不能就任的,这对于徐清来说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如果他提名一个皇帝能够接受的人,指不定就会在自己的内部埋下一颗炸弹,什么时候爆炸都不知道,可若是不提名的话,这官位空缺便会招致许多的非议,同时对于剩下的官员来说,工作压力无疑是急速增加了,比如说吏部侍郎原本是两个,一个左侍郎,一个右侍郎,一些不算太重要的事情,只需要他们一个人的签名便可以解决。
而现在,两个人的工作全部要交给一个人来完成,这其中的压力不可谓不大了,毕竟整个国家日理万机,每天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官员们去处理,尤其是地方上的主官,更是主官一省的重要部门,一天不在位置上,便立刻会使地方出现动荡,但想要让徐清妥协,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他在与宰相们商谈之后,立刻拟出了一个紧急法案来暂缓如今的局势,首先就是在中央,将侍郎的权利分散给下方的舍人、推官,让他们握有一部分更大的权利,另外就是建立一些官阶小,但权利大的官职,来让自己人充任,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首先便是削弱高级官员的权利。
这对于徐清来说是有利的,因为高级官员的任命需要获得皇帝的同意,相反低级的官员只需要宰相的命令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不仅徐清将不用再害怕皇帝的逼迫,同时朝廷的权利也更加向徐清本人集中。
毕竟他掌握着任免低级官员的权利,而现在,大多数的权利被分散到了低级官员的手中,这自然是变相加大了徐清本人的权利,对于徐清这样的做法,许多高级官员自然是极为不满的,但又有什么办法,他们那些贪污的证据,除了皇帝掌握之外,徐清也掌握着,如果敢挑战徐清的地位,便是把他们关进监牢也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人敢造反,只能自己吞下眼前的苦果而已。
这不得不说是徐清的一招妙棋,通过皇帝的压迫,最后转化为自己的优势,这一手徐清玩得极为漂亮,也成功让朝廷没有因为裂缝而分崩离析,相反更是团结在了徐清的周围,这也算是徐清在这次斗争中获得的好处吧,至于地方上的官员缺口,则暂时无法弥补,毕竟地方相比起中央来说要更加复杂。
若是把权利细分到下面去,这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毕竟拥有决策权的人一多了,问题也就很难解决了,而决策的人少,或者只有一个,那么只要这个人拍板就行了,地方上是需要这样可以拍板的权利的,这个时候把权利分散,只会让地方上的行政能力越来越滞后,这不是徐清想要的,也是不可以出现的情况,为了政府的高效,地方政府一定不能过度扩张,不然一个问题需要好几道审批,最后审批下来都一年过去了,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发生在这个国家。
至于中央则无所谓了,因为中央的决策人本来就比较多,再多几个也无所谓,并且在中央还有临时决策机构,只要是特别重大的事件,比如说战争、天灾之类的事情,都是交由宰相议会来进行商谈最后解决的,速度并不会比一个人来要慢多少,所以在朝廷,拥有决策权的人数可以增加,而在地方上则不行。
不过徐清也有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将这些职位暂时委托给当地的道台,也就是巡抚,让他们暂时管理这些部门,至于具体的事物,则由二把手暂时兼任,通过这种方法,解决速度虽然会慢一点,但是对于具体的形势影响不大,临时救急可以说是足够了。
通过这两种解决方法,徐清可以说是很好的解决了皇帝留出来的权力真空,短时间内将问题全部解决了,不过这样的处理方法毕竟不能长久,朝廷这边下放权力倒是没什么问题,或者说这本来就是徐清应有之意,在他看来,原本的尚书们权利实在是太大了,即便是宰相,他们也拥有顶撞的权利。
这是徐清无法容忍的,在他看来,朝廷就应该是一体的,如果宰相们下达了命令,那么底下的部门必须无条件执行,绝对不能有任何的讨价还价,但是这种讨价还价的情况在此前的十几年里却经常发生,户部以没钱为借口拒绝拨款,兵部以军队需要调休为由拒绝拨派军队,吏部以各种理由来拒绝宰相们对官员的任命,可以说这严重挑战了宰相们的权威。
徐清并不是想要建立一个一言堂的朝廷,但是说话的人多了,做起决定了自然掣肘也就多了,在徐清的设想中,宰相便是这个国家的头脑,唯有他们可以做出这个国家的重大决策,而只要做出了决策,底下的部门就必须全力以赴的去实现宰相们的构想。
因为兵部尚书他只知道兵部的情况,他并不知道全国的情况,而宰相们则是纵观全局的人,所以自然他们做出的判断会完全不一样,比如说宰相要求户部拨款给工部新建一条火车轨道,户部或许认为这样一条铁路耗资太大而不想修,而工部则认为这样一条铁路没有商业价值而不愿意修,但宰相们之所以要修这条铁路却是为了方便军队运输才修的,这就是高度不同,做出的判断也不同,所以决策权是必须交到纵览全局者手中的,但在以前,这一点从来没有好好的落实过,对此徐清也想过许多的办法想要去削弱底下官员的权利,从而将权利集中到自己的手上。
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毕竟以三省六部和九卿这一套制度所建立起来的官僚体系早已经是根深蒂固,光是废除宰相这个职位,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明朝这才取消了宰相这个职位,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即便如此,明朝虽然没有宰相,但也依旧有相当于宰相的首辅存在,比如张居正,这位明朝官居一品的首辅,虽然下场不怎么样,但是他在任的时候,确实是总览全局,拥有着如同宰相一般的权利,即便是皇帝,也要听命于他,这也让他死后,被皇帝所记恨,最后抄家灭祖,可以说是非常惨了。
但这也间接表明了,一位宰相存在的必要性,毕竟皇位是世袭的,谁也不能保证皇帝的智商一定是正常的,在中国历史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太正常的皇帝,而这个时候,宰相就可以力挽狂澜了,毕竟每一位宰相都是经过官场厮杀出来的,水平尽管不能保证各个都跟张居正这样的,但还是可以保证在一般以上的,这也就足够了。
所以宰相制度的存在,首先就要保证宰相必须握有权利,比起相信赵家的优秀基因,徐清更加相信知识分子的智慧,这是作为现代人的执着,对于血统论,他始终嗤之以鼻,之所以没有推翻,也只是代价太大而已,但不推翻不代表,就可以容忍他继续肆无忌惮的使用手中的权利。
对于皇帝,徐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他成为吉祥物,然后所有权利都归朝廷,形成一种君主立宪的状态,但跟英国的君主立宪不一样,英国在实现君主立宪之后就开始搞民主了,搞代议制了,这在徐清看来着实不是一个好的选项,代议制固然可以让老百姓得以发生,但也削弱了精英阶层的力量,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更是严重打击了精英们的决策能力,致使许多国家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人民是盲目的,他们总是只会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无法看到长远的利益,只能看到切身的利益,而无法看到全局的利益,这是普通人和政治精英们的最大区别,徐清对此深以为然,宋朝必须是由精英控制的国家,对此徐清是十分坚持的,至于民意,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宣泄,也可以进行某种形势上的表达,但民意绝对不能干扰中枢做出的决策,这是徐清所坚持的,至于徐安么,则是干脆连民意都不考虑了,完全使用法家的那一套思想,建立起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也即所谓的另外一种形势的集权制度,这也是徐清所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精英总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不太容易去思考底层老百姓想要什么?这一点最为明显的就是苏联,当年的苏联,政治精英们不可谓不聪明,科技发展水平也不可谓不高,但是他们过度在意长远的利益,从而大力发展许多太过于先进的东西,导致大量的资金全部进入太空、航天、武器等领域之中,而老百姓的生计都无法维持,到最后苏联垮台,与物质文明的薄弱有着很大的关联,这也同样是不好的。
而精英们往往会犯这个错误,同时精英们在面对平民时,总是会有一种不自觉的傲慢,在他们的眼里,人民是愚蠢的,是需要他们去领导的,事实虽然也确实是如此,可是人民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是愚蠢的,相反,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知道了真相,知道了一切,然后对自己所知道的那一切深信不疑,但是这并不应该被表现出来,因为这并不会让平民知道自己的无知,而是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人要有自知之明,说起来简单,但大多数人总是喜欢高看自己一眼,即便他其实只是芸芸众生的一份子,但也同样是如此,所以当你用高高在上的态度跟他们说话的时候,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民意所抛弃,这在集权国家倒也还好,但这在民主国家,简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失去民意就是失去选票,失去选票就等于失去权利,所以在民主国家没人敢那么干,而敢那么干的,最后往往会得到一个很悲惨的下场。
比如说英国脱欧就是如此,政客们高谈阔论,以老师的方式教导民众应该如何做出选择,而民众对此不厌其烦,在他们看来,这些精英们简直是在把自己当成白痴,但事实却是他们的智商确实要比白痴高那么一点点,毕竟他们听得懂这些政客们话语中的潜台词“你们这群蠢货,什么决定都不会做,听我的就行了.”
白痴可听不懂画外音,而他们听懂了,结果就是逆反心理发作,既然你想让我选择不脱,我就非要脱给你看,最后选票结果出来,整个英国政坛傻了眼,这其中精英们高高在上的态度,无疑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美国选举也是如此,一方高高在上,一派精英范儿,而另一边则是把自己打扮成邻家老头,嘴里说着一些小学生都听得懂的粗浅论调,最后成功当上了总统,这便是精英们的弊端。
(本章完)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皇帝也确实得到了他想要的,若是不那么做,或许他连反抗徐清的能力都没有,而现在虽然是自损八百,而徐清则最多只是损伤了六百而已,但是正因为这六百的损害,给徐清所建立的朝廷带来了一丝可怕的漏洞,而现在,这漏洞想要去补,皇帝就有权利在其中插话了。
在宋朝如今的制度上,对于四品以上的官员,朝廷是没有任免权的,只有建议权,也就是当一位四品以上大员退休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而离开的时候,徐清只能够写几个名字上报给皇帝,然后皇帝从中选择一个担任这个职务,这就是宋朝对于高级官员的任命方式,而皇帝是有权利不选任何一个人的。
而现在赵昕便可以开始使用这项权利,掣肘徐清的发展,如今在这次风波之中,被扫荡到的四品以上官员数量在十七人左右,其中六人为地方大员,是道这个级别的主管官员,剩下的十一人则全部来自中央,遍布吏部、兵部、户部、大理寺等要害部门,这些官员没有皇帝的签字,是不能就任的,这对于徐清来说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如果他提名一个皇帝能够接受的人,指不定就会在自己的内部埋下一颗炸弹,什么时候爆炸都不知道,可若是不提名的话,这官位空缺便会招致许多的非议,同时对于剩下的官员来说,工作压力无疑是急速增加了,比如说吏部侍郎原本是两个,一个左侍郎,一个右侍郎,一些不算太重要的事情,只需要他们一个人的签名便可以解决。
而现在,两个人的工作全部要交给一个人来完成,这其中的压力不可谓不大了,毕竟整个国家日理万机,每天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官员们去处理,尤其是地方上的主官,更是主官一省的重要部门,一天不在位置上,便立刻会使地方出现动荡,但想要让徐清妥协,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他在与宰相们商谈之后,立刻拟出了一个紧急法案来暂缓如今的局势,首先就是在中央,将侍郎的权利分散给下方的舍人、推官,让他们握有一部分更大的权利,另外就是建立一些官阶小,但权利大的官职,来让自己人充任,这样做有一个好处,首先便是削弱高级官员的权利。
这对于徐清来说是有利的,因为高级官员的任命需要获得皇帝的同意,相反低级的官员只需要宰相的命令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不仅徐清将不用再害怕皇帝的逼迫,同时朝廷的权利也更加向徐清本人集中。
毕竟他掌握着任免低级官员的权利,而现在,大多数的权利被分散到了低级官员的手中,这自然是变相加大了徐清本人的权利,对于徐清这样的做法,许多高级官员自然是极为不满的,但又有什么办法,他们那些贪污的证据,除了皇帝掌握之外,徐清也掌握着,如果敢挑战徐清的地位,便是把他们关进监牢也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人敢造反,只能自己吞下眼前的苦果而已。
这不得不说是徐清的一招妙棋,通过皇帝的压迫,最后转化为自己的优势,这一手徐清玩得极为漂亮,也成功让朝廷没有因为裂缝而分崩离析,相反更是团结在了徐清的周围,这也算是徐清在这次斗争中获得的好处吧,至于地方上的官员缺口,则暂时无法弥补,毕竟地方相比起中央来说要更加复杂。
若是把权利细分到下面去,这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毕竟拥有决策权的人一多了,问题也就很难解决了,而决策的人少,或者只有一个,那么只要这个人拍板就行了,地方上是需要这样可以拍板的权利的,这个时候把权利分散,只会让地方上的行政能力越来越滞后,这不是徐清想要的,也是不可以出现的情况,为了政府的高效,地方政府一定不能过度扩张,不然一个问题需要好几道审批,最后审批下来都一年过去了,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发生在这个国家。
至于中央则无所谓了,因为中央的决策人本来就比较多,再多几个也无所谓,并且在中央还有临时决策机构,只要是特别重大的事件,比如说战争、天灾之类的事情,都是交由宰相议会来进行商谈最后解决的,速度并不会比一个人来要慢多少,所以在朝廷,拥有决策权的人数可以增加,而在地方上则不行。
不过徐清也有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将这些职位暂时委托给当地的道台,也就是巡抚,让他们暂时管理这些部门,至于具体的事物,则由二把手暂时兼任,通过这种方法,解决速度虽然会慢一点,但是对于具体的形势影响不大,临时救急可以说是足够了。
通过这两种解决方法,徐清可以说是很好的解决了皇帝留出来的权力真空,短时间内将问题全部解决了,不过这样的处理方法毕竟不能长久,朝廷这边下放权力倒是没什么问题,或者说这本来就是徐清应有之意,在他看来,原本的尚书们权利实在是太大了,即便是宰相,他们也拥有顶撞的权利。
这是徐清无法容忍的,在他看来,朝廷就应该是一体的,如果宰相们下达了命令,那么底下的部门必须无条件执行,绝对不能有任何的讨价还价,但是这种讨价还价的情况在此前的十几年里却经常发生,户部以没钱为借口拒绝拨款,兵部以军队需要调休为由拒绝拨派军队,吏部以各种理由来拒绝宰相们对官员的任命,可以说这严重挑战了宰相们的权威。
徐清并不是想要建立一个一言堂的朝廷,但是说话的人多了,做起决定了自然掣肘也就多了,在徐清的设想中,宰相便是这个国家的头脑,唯有他们可以做出这个国家的重大决策,而只要做出了决策,底下的部门就必须全力以赴的去实现宰相们的构想。
因为兵部尚书他只知道兵部的情况,他并不知道全国的情况,而宰相们则是纵观全局的人,所以自然他们做出的判断会完全不一样,比如说宰相要求户部拨款给工部新建一条火车轨道,户部或许认为这样一条铁路耗资太大而不想修,而工部则认为这样一条铁路没有商业价值而不愿意修,但宰相们之所以要修这条铁路却是为了方便军队运输才修的,这就是高度不同,做出的判断也不同,所以决策权是必须交到纵览全局者手中的,但在以前,这一点从来没有好好的落实过,对此徐清也想过许多的办法想要去削弱底下官员的权利,从而将权利集中到自己的手上。
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毕竟以三省六部和九卿这一套制度所建立起来的官僚体系早已经是根深蒂固,光是废除宰相这个职位,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明朝这才取消了宰相这个职位,前前后后一共花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即便如此,明朝虽然没有宰相,但也依旧有相当于宰相的首辅存在,比如张居正,这位明朝官居一品的首辅,虽然下场不怎么样,但是他在任的时候,确实是总览全局,拥有着如同宰相一般的权利,即便是皇帝,也要听命于他,这也让他死后,被皇帝所记恨,最后抄家灭祖,可以说是非常惨了。
但这也间接表明了,一位宰相存在的必要性,毕竟皇位是世袭的,谁也不能保证皇帝的智商一定是正常的,在中国历史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太正常的皇帝,而这个时候,宰相就可以力挽狂澜了,毕竟每一位宰相都是经过官场厮杀出来的,水平尽管不能保证各个都跟张居正这样的,但还是可以保证在一般以上的,这也就足够了。
所以宰相制度的存在,首先就要保证宰相必须握有权利,比起相信赵家的优秀基因,徐清更加相信知识分子的智慧,这是作为现代人的执着,对于血统论,他始终嗤之以鼻,之所以没有推翻,也只是代价太大而已,但不推翻不代表,就可以容忍他继续肆无忌惮的使用手中的权利。
对于皇帝,徐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他成为吉祥物,然后所有权利都归朝廷,形成一种君主立宪的状态,但跟英国的君主立宪不一样,英国在实现君主立宪之后就开始搞民主了,搞代议制了,这在徐清看来着实不是一个好的选项,代议制固然可以让老百姓得以发生,但也削弱了精英阶层的力量,尤其是在网络时代,更是严重打击了精英们的决策能力,致使许多国家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人民是盲目的,他们总是只会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无法看到长远的利益,只能看到切身的利益,而无法看到全局的利益,这是普通人和政治精英们的最大区别,徐清对此深以为然,宋朝必须是由精英控制的国家,对此徐清是十分坚持的,至于民意,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宣泄,也可以进行某种形势上的表达,但民意绝对不能干扰中枢做出的决策,这是徐清所坚持的,至于徐安么,则是干脆连民意都不考虑了,完全使用法家的那一套思想,建立起一个高度集中的国家,也即所谓的另外一种形势的集权制度,这也是徐清所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精英总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不太容易去思考底层老百姓想要什么?这一点最为明显的就是苏联,当年的苏联,政治精英们不可谓不聪明,科技发展水平也不可谓不高,但是他们过度在意长远的利益,从而大力发展许多太过于先进的东西,导致大量的资金全部进入太空、航天、武器等领域之中,而老百姓的生计都无法维持,到最后苏联垮台,与物质文明的薄弱有着很大的关联,这也同样是不好的。
而精英们往往会犯这个错误,同时精英们在面对平民时,总是会有一种不自觉的傲慢,在他们的眼里,人民是愚蠢的,是需要他们去领导的,事实虽然也确实是如此,可是人民从来不会觉得自己是愚蠢的,相反,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知道了真相,知道了一切,然后对自己所知道的那一切深信不疑,但是这并不应该被表现出来,因为这并不会让平民知道自己的无知,而是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人要有自知之明,说起来简单,但大多数人总是喜欢高看自己一眼,即便他其实只是芸芸众生的一份子,但也同样是如此,所以当你用高高在上的态度跟他们说话的时候,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民意所抛弃,这在集权国家倒也还好,但这在民主国家,简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失去民意就是失去选票,失去选票就等于失去权利,所以在民主国家没人敢那么干,而敢那么干的,最后往往会得到一个很悲惨的下场。
比如说英国脱欧就是如此,政客们高谈阔论,以老师的方式教导民众应该如何做出选择,而民众对此不厌其烦,在他们看来,这些精英们简直是在把自己当成白痴,但事实却是他们的智商确实要比白痴高那么一点点,毕竟他们听得懂这些政客们话语中的潜台词“你们这群蠢货,什么决定都不会做,听我的就行了.”
白痴可听不懂画外音,而他们听懂了,结果就是逆反心理发作,既然你想让我选择不脱,我就非要脱给你看,最后选票结果出来,整个英国政坛傻了眼,这其中精英们高高在上的态度,无疑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美国选举也是如此,一方高高在上,一派精英范儿,而另一边则是把自己打扮成邻家老头,嘴里说着一些小学生都听得懂的粗浅论调,最后成功当上了总统,这便是精英们的弊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