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而就在这一年,赵昕第十八年,一件大事突然引发了整个世界的震动,赵昕的父皇,赵祯皇帝,与赵昕开新十八年夏天病逝在仁德宫,景阳殿中,享年六十七岁,与历史上相比,多活了数年时间,他的逝世,对于整个帝国,甚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件震撼无比的事情。
因为如果没有他,便没有徐清受到重用的可能,赵祯是第一个发现徐清才能的帝王,也勇于让一个还没有满三十岁的人,进入政事堂,担任副宰相,讨论国家大事,并且在徐清的阐述下,选择相信徐清,将天下大权授予徐清进行改革,也正是因为如此,世界的脚步开始加快,工业化时代正是来临。
除此之外,,赵祯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仁德皇帝,即便是在没有徐清的历史中,宋仁宗赵祯去世以后,不仅仅是首都的百姓哭泣,为之服丧,甚至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偏僻疆土上的老妪,在听闻宋仁宗死后,也为其烧纸哀戚,而邻国对于宋仁宗的死,也是十分难过。
当时宋朝与辽国的边境线上,老百姓们听闻赵祯的逝世,纷纷为之哭泣,他们说“皇帝陛下御极四十年来,已是久不闻兵戈了。”这虽然在很多愤青看来,是无能,是懦弱,但在当时的老百姓心中,这无疑是仁政,谁又渴望打仗呢?
在赵祯的极力斡旋之下,宋朝与辽国和平的度过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双方以兄弟之邦相称,两边的老百姓互相开通集市,互利互惠,战争好似已经是十分久远的事情了,这或许也是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的原因吧。
除此之外,即便是对身边的人,他也十分的宽厚仁慈,包拯将口水喷到他的脸上,宋仁宗也是唾面自干,晚上起来想要喝水,叫了太监,却发现太监睡着了,若是放到其他的皇帝,必然会惩处太监,而宋仁宗,却是硬忍着一个晚上没有喝水,等到早上太监醒来之后,才又要了水。
便对那个太监说道“如果我再叫人,你晚上值守睡觉的事情就会被你的太监首领发现,到时候必然会惩罚你,我不愿看到有人因为我而受惩罚,便没有再叫,你别也到处声张。”对一个不如草芥的太监,宋仁宗依旧做到了宽容,这在中国古代帝王之中,绝对是十分少见的了。
而在为人上,赵祯也十分的清廉,根据历史的记载,当赵祯即将离世的时候,宣召让王公大臣们来到自己的寝殿,准备立遗诏和做最后的嘱托,当大臣们来到宋仁宗的寝殿时,不由感到震惊,因为寝殿之中没有多余的装饰物,看上去就跟普通读书人的屋子差不多,丝毫没有王家的气派,甚至比许多学士、宰相的家看上去还要简陋,这无疑彰显了宋仁宗的质朴。
且根据他的遗诏,在死后,对于自己的墓葬也并没有大兴土木,仅仅只让大臣王公服丧一个月的时间,便必须结束,正式恢复上朝,而自己的墓葬,也只允许建造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之后,必须立刻完工,不准拖延,要知道,中国古代的皇帝,对于给自己修陵这件事可是十分感兴趣的。
对于死后世界的追求,可以说是中国历代皇帝为之兴奋的事情,秦始皇的陵墓,从他登基那一刻开始修,足足三十多年的时间,最高峰时期,整个墓地工程有三十万人参与,前前后后参与人数则达到上百万,等于是在平地直接用土,垒砌一座小山来。
到了汉朝,皇帝们相比起秦始皇来说,要收敛了许多,不再平地造山,而是干脆把一整座山当做自己的陵墓,这样做虽然要比秦始皇好一点,但是花费的工程和时间,依旧十分恐怖,唐朝与汉朝基本一样,也是用山修陵,规模十分庞大,还伴随有各种各样的牲畜殉葬,以及把大量的奢侈品当做陪葬品埋入墓葬之中,这儿都是中国古代皇帝们爱干的事情。
而宋仁宗却强调简单半葬礼,这不得不说是一项很好的政策,所以宋朝的皇帝,从宋仁宗之后,几乎就没有出现过太大的墓葬群落了,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宋仁宗确实无愧是一代明君了,而放到这个时代,赵祯因为开启了工业化时代,自然更是地位崇高了。
如今他死了,对于整个世界来说,自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毕竟这代表着那个属于赵祯的时代是真的结束了,不少臣子和百姓们听闻这个消息,都不由的流了眼泪,徐清也同样如此,皇帝本人更是直接病倒在景阳殿,醒来之后则是不停的在哭泣。
对于赵昕来说,父亲无疑是一个大英雄,他做到了许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他英武,睿智,是国家的舵手,是人民信任的父母,赵昕的一切,几乎都是在学习着自己的父亲向前行进着,对于他来说,父亲是心中的标的,也是自己奋斗的目标,而如今这样一个大英雄却死了,这让赵昕的心里都有些崩溃。
即便赵昕早就知道自己的父亲身体越来越差,御医也跟他隐晦的说过,太上皇的身体或许撑不过今年,但赵昕都有意无意的忽视了,他或许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父亲会离开自己,又或者是害怕接受这个结果,但其实他心里对于这件事情是有准备的,所以在崩溃之后的第二天,赵昕就慢慢恢复了理智。
国家之大,不可一日无君,虽然他现在不参与政治,但是所有政策的批准都是需要他签名的,他不签,所有的政令就无法得到实施,所以赵昕几乎没有一天是可以休息的,如今他停工一天,臣子们看在皇帝刚刚死了父亲的份上,并没有催促,但等到第二天,皇帝还是没有对于奏折的批复,不少大臣们便开始有些不满了。
甚至还有人提议宰相们应该进宫劝一劝陛下,让陛下尽快理政,徐清等人自然是极为尴尬的,作为臣子,他们确实有义务规劝皇帝立刻理政,不要耽搁朝堂上的政事,但作为一个人,人家的父亲刚刚离世,难过一两天总也是人之常情,现在去劝,着实是有些不近人情了。
后来还是欧阳修说:“陛下乃是天子,皇家的事,不仅是私事,更是公事,如今陛下因一人而废天下,虽然全了对于父亲的孝道,但对于天的孝道,陛下却是没有遵守,陛下不仅仅是先皇的儿子,更是天的儿子,照拂万民,日理万机,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陛下不上朝,我等阁臣,必须要规劝。”
欧阳修的这番话,奠定了政事堂的态度,皇帝作为先皇的长子,更是敬重的父亲,他的离世皇帝自然是会悲伤的,但皇帝更是天下万民的父母,是天的长子,他身上就必须要肩负整个国家的责任,这个世界上,谁都可以罢工,唯有皇帝不行,除非他死了,或者是退位了,不然他就必须每天批阅奏折,处理国家大事,一刻也不能停止。
即便是他的亲人离世,即便是他的感情正遭受严重的折磨,他也必须立刻上朝理政,但徐清还是念在赵昕只不过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少年,骤然没了父亲,这不管是谁,都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便定下了一天之后再进行规劝的方针,等于是再给赵昕一天的时间,来缓和情绪,算是变相的让赵昕放假了。
对于徐清的决定,政事堂内部最后自然是同意的,毕竟他们对于皇帝也并不想逼迫太多,就算是他们这些中年人,父亲母亲离世,同样也会伤心难过,更何况是皇帝这样的年轻人了,所以在内心,他们还是很为皇帝的遭遇感到同情的,更何况赵祯是一位好皇帝,而政事堂如今的官员,几乎都曾经在仁宗朝任过官,亲眼见到过仁宗,甚至跟仁宗说过话,所以心中对于仁宗的离世,也是感到无限的感慨,不少人甚至是真情实感留下眼泪的。
所以对于皇帝的所作所为,也是能够容忍的,至于国事,则只能暂停两天的时间了,还好,这一点时间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事情,需要皇帝来批准,各地无病无灾,即便有一些小小的疫情,当地衙门也能够解决,这也是很反常的事情。
因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每到夏天,要么干旱,要么台风、大雨天气,必然会席卷整个国家和沿海,造成大规模的伤亡,这个时候朝廷就必须要堪灾了,但今年,台风也没有,大雨也没有,甚至连干旱也没有,私底下不少老百姓都说,这是老天爷感佩于皇帝陛下的孝心,所以在这段时间没有降下天灾,给天子以时间纪念感怀他的生父。
对于这样的说法,有人信,有人不信,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则是信的,毕竟这还是一个处于蒙昧向开化前进的时代,大多数人对于这些神鬼之说,往往会信以为真,更何况这天气确实奇怪,用运气来形容,显然无法解释,而即便真的仅仅是因为运气好,但老百姓显然更喜欢把他跟皇帝这个天子联系起来。
毕竟这样更有戏剧性不是,如果单单是运气好,那又有什么好说的呢?老百姓总是喜欢八卦的,不人类总是喜欢八卦的,把简单无聊的事情中加入一些神鬼的元素,便能让整件事情变得更加有趣,老百姓自然也喜闻乐见。
而保皇党们对于这样的宣传自然也是乐见其成,甚至在其中还有一些推动作用,毕竟这种传言越多,底层百姓对于皇帝的尊敬也就会越高,作为皇帝,作为天下万民之首,他总的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能够与上天进行沟通,这无疑是皇帝有别于常人的地方了,让百姓建立起这样一个价值观,对于皇帝在政治争夺中获得优势无疑是有好处的。
而对于这样的传言,徐清则是付之一笑,显然,皇帝的智囊团们很是聪明,知道利用这个就会为自己的主子造势,但徐清却觉得这样的做法很低级,毕竟这个时代已然不是蒙昧无知的农业时代了,人们正在逐渐走向开化,现在或许还能糊弄一下老百姓,但相信不需要几年的时间,这些糊弄就会变成笑话,而如今老百姓的尊敬,也就会变成嘲笑。
同时徐清也发动自己的媒体,开始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这一年没有干旱,水灾,首先便是澄清一个现实,那就是这年夏天,并不是没有旱灾和水灾,其实是有的,只是规模没有往年那么大,并不会波及数个道,而仅仅只是一个道而已,所以不需要中央进行调控和协调,只需要刺史自己处理就可以了。
还有一点,则是因为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朝廷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大量的治水工程,无数的蓄水池和水渠,让水灾和旱灾得到了最大的控制,虽然这些蓄水池和水渠,无法帮助百姓抵抗大型的台风和旱灾,但起码能够抵挡住小规模的水灾和旱灾,这才是为什么今年夏天会这么太平的真正原因。
这样一篇报道,得到了大量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文化人的认可,神鬼志怪之说简直令人笑掉大牙,许多知识分子原本对于赵昕在这三年里有所改观的人,如今在被这一段时间来的报导,已然彻底站到了对立面,英明皇帝的形象,也转变成为了一个愚昧统治者的形象,不得不说,皇帝的这一步有没有得到普罗大众的心不好说,起码知识分子的心是彻底失去了。
赵昕的智囊团们虽然聪明,但思想显然依旧停留在老时代中,认为只需要搞出一点神鬼乱志的事情,比如刘邦斩白蛇起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之类的,就能水到渠成,在舆论上获得胜利,奈何这个世道已然不同了,虽然有人依旧相信这些迷信的东西,但更多的人已然愿意去看更加科学的解释了,而这样的行为,就只能沦为笑柄,成为许多百姓口中的谈资了。
这就是时代的差距,即便同样是聪明人,但一边站在了科学昌明的工业时代,而另一边却还依旧相信神鬼之说的农业时代,两方之间的战斗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而获得的支持,自然也就不同了,所以赵昕这一次,可以说是并没有在道义上获得更大的支持,反倒是丧失了在知识分子中的声望,不得不说是损了夫人又折兵了,徐清心中不由想到,此时的赵昕,会不会气到干脆就不上朝了呢?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中国历史上的荒唐皇帝可不少,想到这儿,徐清心里就有点后怕了,开始隐隐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做的有些过分了,但却没有想到。
仅仅是在第二天,还没等徐清等人去规劝,皇帝批阅的奏折便已经送到了政事堂诸位宰相的桌前。
(本章完)
而就在这一年,赵昕第十八年,一件大事突然引发了整个世界的震动,赵昕的父皇,赵祯皇帝,与赵昕开新十八年夏天病逝在仁德宫,景阳殿中,享年六十七岁,与历史上相比,多活了数年时间,他的逝世,对于整个帝国,甚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件震撼无比的事情。
因为如果没有他,便没有徐清受到重用的可能,赵祯是第一个发现徐清才能的帝王,也勇于让一个还没有满三十岁的人,进入政事堂,担任副宰相,讨论国家大事,并且在徐清的阐述下,选择相信徐清,将天下大权授予徐清进行改革,也正是因为如此,世界的脚步开始加快,工业化时代正是来临。
除此之外,,赵祯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仁德皇帝,即便是在没有徐清的历史中,宋仁宗赵祯去世以后,不仅仅是首都的百姓哭泣,为之服丧,甚至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偏僻疆土上的老妪,在听闻宋仁宗死后,也为其烧纸哀戚,而邻国对于宋仁宗的死,也是十分难过。
当时宋朝与辽国的边境线上,老百姓们听闻赵祯的逝世,纷纷为之哭泣,他们说“皇帝陛下御极四十年来,已是久不闻兵戈了。”这虽然在很多愤青看来,是无能,是懦弱,但在当时的老百姓心中,这无疑是仁政,谁又渴望打仗呢?
在赵祯的极力斡旋之下,宋朝与辽国和平的度过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双方以兄弟之邦相称,两边的老百姓互相开通集市,互利互惠,战争好似已经是十分久远的事情了,这或许也是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的原因吧。
除此之外,即便是对身边的人,他也十分的宽厚仁慈,包拯将口水喷到他的脸上,宋仁宗也是唾面自干,晚上起来想要喝水,叫了太监,却发现太监睡着了,若是放到其他的皇帝,必然会惩处太监,而宋仁宗,却是硬忍着一个晚上没有喝水,等到早上太监醒来之后,才又要了水。
便对那个太监说道“如果我再叫人,你晚上值守睡觉的事情就会被你的太监首领发现,到时候必然会惩罚你,我不愿看到有人因为我而受惩罚,便没有再叫,你别也到处声张。”对一个不如草芥的太监,宋仁宗依旧做到了宽容,这在中国古代帝王之中,绝对是十分少见的了。
而在为人上,赵祯也十分的清廉,根据历史的记载,当赵祯即将离世的时候,宣召让王公大臣们来到自己的寝殿,准备立遗诏和做最后的嘱托,当大臣们来到宋仁宗的寝殿时,不由感到震惊,因为寝殿之中没有多余的装饰物,看上去就跟普通读书人的屋子差不多,丝毫没有王家的气派,甚至比许多学士、宰相的家看上去还要简陋,这无疑彰显了宋仁宗的质朴。
且根据他的遗诏,在死后,对于自己的墓葬也并没有大兴土木,仅仅只让大臣王公服丧一个月的时间,便必须结束,正式恢复上朝,而自己的墓葬,也只允许建造三个月的时间,三个月之后,必须立刻完工,不准拖延,要知道,中国古代的皇帝,对于给自己修陵这件事可是十分感兴趣的。
对于死后世界的追求,可以说是中国历代皇帝为之兴奋的事情,秦始皇的陵墓,从他登基那一刻开始修,足足三十多年的时间,最高峰时期,整个墓地工程有三十万人参与,前前后后参与人数则达到上百万,等于是在平地直接用土,垒砌一座小山来。
到了汉朝,皇帝们相比起秦始皇来说,要收敛了许多,不再平地造山,而是干脆把一整座山当做自己的陵墓,这样做虽然要比秦始皇好一点,但是花费的工程和时间,依旧十分恐怖,唐朝与汉朝基本一样,也是用山修陵,规模十分庞大,还伴随有各种各样的牲畜殉葬,以及把大量的奢侈品当做陪葬品埋入墓葬之中,这儿都是中国古代皇帝们爱干的事情。
而宋仁宗却强调简单半葬礼,这不得不说是一项很好的政策,所以宋朝的皇帝,从宋仁宗之后,几乎就没有出现过太大的墓葬群落了,从这几个方面来看,宋仁宗确实无愧是一代明君了,而放到这个时代,赵祯因为开启了工业化时代,自然更是地位崇高了。
如今他死了,对于整个世界来说,自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毕竟这代表着那个属于赵祯的时代是真的结束了,不少臣子和百姓们听闻这个消息,都不由的流了眼泪,徐清也同样如此,皇帝本人更是直接病倒在景阳殿,醒来之后则是不停的在哭泣。
对于赵昕来说,父亲无疑是一个大英雄,他做到了许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他英武,睿智,是国家的舵手,是人民信任的父母,赵昕的一切,几乎都是在学习着自己的父亲向前行进着,对于他来说,父亲是心中的标的,也是自己奋斗的目标,而如今这样一个大英雄却死了,这让赵昕的心里都有些崩溃。
即便赵昕早就知道自己的父亲身体越来越差,御医也跟他隐晦的说过,太上皇的身体或许撑不过今年,但赵昕都有意无意的忽视了,他或许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父亲会离开自己,又或者是害怕接受这个结果,但其实他心里对于这件事情是有准备的,所以在崩溃之后的第二天,赵昕就慢慢恢复了理智。
国家之大,不可一日无君,虽然他现在不参与政治,但是所有政策的批准都是需要他签名的,他不签,所有的政令就无法得到实施,所以赵昕几乎没有一天是可以休息的,如今他停工一天,臣子们看在皇帝刚刚死了父亲的份上,并没有催促,但等到第二天,皇帝还是没有对于奏折的批复,不少大臣们便开始有些不满了。
甚至还有人提议宰相们应该进宫劝一劝陛下,让陛下尽快理政,徐清等人自然是极为尴尬的,作为臣子,他们确实有义务规劝皇帝立刻理政,不要耽搁朝堂上的政事,但作为一个人,人家的父亲刚刚离世,难过一两天总也是人之常情,现在去劝,着实是有些不近人情了。
后来还是欧阳修说:“陛下乃是天子,皇家的事,不仅是私事,更是公事,如今陛下因一人而废天下,虽然全了对于父亲的孝道,但对于天的孝道,陛下却是没有遵守,陛下不仅仅是先皇的儿子,更是天的儿子,照拂万民,日理万机,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陛下不上朝,我等阁臣,必须要规劝。”
欧阳修的这番话,奠定了政事堂的态度,皇帝作为先皇的长子,更是敬重的父亲,他的离世皇帝自然是会悲伤的,但皇帝更是天下万民的父母,是天的长子,他身上就必须要肩负整个国家的责任,这个世界上,谁都可以罢工,唯有皇帝不行,除非他死了,或者是退位了,不然他就必须每天批阅奏折,处理国家大事,一刻也不能停止。
即便是他的亲人离世,即便是他的感情正遭受严重的折磨,他也必须立刻上朝理政,但徐清还是念在赵昕只不过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少年,骤然没了父亲,这不管是谁,都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情,便定下了一天之后再进行规劝的方针,等于是再给赵昕一天的时间,来缓和情绪,算是变相的让赵昕放假了。
对于徐清的决定,政事堂内部最后自然是同意的,毕竟他们对于皇帝也并不想逼迫太多,就算是他们这些中年人,父亲母亲离世,同样也会伤心难过,更何况是皇帝这样的年轻人了,所以在内心,他们还是很为皇帝的遭遇感到同情的,更何况赵祯是一位好皇帝,而政事堂如今的官员,几乎都曾经在仁宗朝任过官,亲眼见到过仁宗,甚至跟仁宗说过话,所以心中对于仁宗的离世,也是感到无限的感慨,不少人甚至是真情实感留下眼泪的。
所以对于皇帝的所作所为,也是能够容忍的,至于国事,则只能暂停两天的时间了,还好,这一点时间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事情,需要皇帝来批准,各地无病无灾,即便有一些小小的疫情,当地衙门也能够解决,这也是很反常的事情。
因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每到夏天,要么干旱,要么台风、大雨天气,必然会席卷整个国家和沿海,造成大规模的伤亡,这个时候朝廷就必须要堪灾了,但今年,台风也没有,大雨也没有,甚至连干旱也没有,私底下不少老百姓都说,这是老天爷感佩于皇帝陛下的孝心,所以在这段时间没有降下天灾,给天子以时间纪念感怀他的生父。
对于这样的说法,有人信,有人不信,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则是信的,毕竟这还是一个处于蒙昧向开化前进的时代,大多数人对于这些神鬼之说,往往会信以为真,更何况这天气确实奇怪,用运气来形容,显然无法解释,而即便真的仅仅是因为运气好,但老百姓显然更喜欢把他跟皇帝这个天子联系起来。
毕竟这样更有戏剧性不是,如果单单是运气好,那又有什么好说的呢?老百姓总是喜欢八卦的,不人类总是喜欢八卦的,把简单无聊的事情中加入一些神鬼的元素,便能让整件事情变得更加有趣,老百姓自然也喜闻乐见。
而保皇党们对于这样的宣传自然也是乐见其成,甚至在其中还有一些推动作用,毕竟这种传言越多,底层百姓对于皇帝的尊敬也就会越高,作为皇帝,作为天下万民之首,他总的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能够与上天进行沟通,这无疑是皇帝有别于常人的地方了,让百姓建立起这样一个价值观,对于皇帝在政治争夺中获得优势无疑是有好处的。
而对于这样的传言,徐清则是付之一笑,显然,皇帝的智囊团们很是聪明,知道利用这个就会为自己的主子造势,但徐清却觉得这样的做法很低级,毕竟这个时代已然不是蒙昧无知的农业时代了,人们正在逐渐走向开化,现在或许还能糊弄一下老百姓,但相信不需要几年的时间,这些糊弄就会变成笑话,而如今老百姓的尊敬,也就会变成嘲笑。
同时徐清也发动自己的媒体,开始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这一年没有干旱,水灾,首先便是澄清一个现实,那就是这年夏天,并不是没有旱灾和水灾,其实是有的,只是规模没有往年那么大,并不会波及数个道,而仅仅只是一个道而已,所以不需要中央进行调控和协调,只需要刺史自己处理就可以了。
还有一点,则是因为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朝廷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大量的治水工程,无数的蓄水池和水渠,让水灾和旱灾得到了最大的控制,虽然这些蓄水池和水渠,无法帮助百姓抵抗大型的台风和旱灾,但起码能够抵挡住小规模的水灾和旱灾,这才是为什么今年夏天会这么太平的真正原因。
这样一篇报道,得到了大量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文化人的认可,神鬼志怪之说简直令人笑掉大牙,许多知识分子原本对于赵昕在这三年里有所改观的人,如今在被这一段时间来的报导,已然彻底站到了对立面,英明皇帝的形象,也转变成为了一个愚昧统治者的形象,不得不说,皇帝的这一步有没有得到普罗大众的心不好说,起码知识分子的心是彻底失去了。
赵昕的智囊团们虽然聪明,但思想显然依旧停留在老时代中,认为只需要搞出一点神鬼乱志的事情,比如刘邦斩白蛇起义,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之类的,就能水到渠成,在舆论上获得胜利,奈何这个世道已然不同了,虽然有人依旧相信这些迷信的东西,但更多的人已然愿意去看更加科学的解释了,而这样的行为,就只能沦为笑柄,成为许多百姓口中的谈资了。
这就是时代的差距,即便同样是聪明人,但一边站在了科学昌明的工业时代,而另一边却还依旧相信神鬼之说的农业时代,两方之间的战斗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而获得的支持,自然也就不同了,所以赵昕这一次,可以说是并没有在道义上获得更大的支持,反倒是丧失了在知识分子中的声望,不得不说是损了夫人又折兵了,徐清心中不由想到,此时的赵昕,会不会气到干脆就不上朝了呢?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中国历史上的荒唐皇帝可不少,想到这儿,徐清心里就有点后怕了,开始隐隐有些后悔自己是不是做的有些过分了,但却没有想到。
仅仅是在第二天,还没等徐清等人去规劝,皇帝批阅的奏折便已经送到了政事堂诸位宰相的桌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