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珠石崇相倾慕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章
话说三国鼎立,群雄争霸,经过几十年战火,魏灭蜀,晋篡魏,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国号晋,纪年泰始,与偏安江南的吴国共存于世。此时,晋大将军羊祜上表晋武帝司马炎,表陈吴主孙皓失德,请求伐吴,一统天下。可惜司马炎只想着品尝当皇帝的滋味,对羊祜的表奏置之不理。
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羊祜的身体越来越弱,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入朝辞官,请求告老还乡养病。在朝廷上再次向司马炎重提伐吴之事,并推荐右将军杜预接替自己的大将军一职,司马炎沉吟不语。
羊祜回到家后闷闷不乐,病情加重,已几天难以进食。司马炎闻讯后亲自驾临羊府问安。武帝急匆匆闯到羊祜病榻前,大咧咧嚷道:“你这个老东西,整天在我耳边‘伐吴伐吴的’喊,如今喊出病了吧?”
谁知,面容槁枯的羊祜正在床前焚烧其伐吴奏稿,并不理会前来看望他的武帝。司马炎大惊,试图阻止:“大将军,如此重要奏折,烧不得,烧不得的。”
羊祜甩开晋武帝,竭尽全力,大声向武帝吼道:“自古有志明君,必成一统大业,臣屡奏未果,屡劝不听!主公呀主公,如此千截难逢的机会,臣眼睁睁看着主公坐失也!此稿不烧,还有何用啊……”说罢口吐鲜血,倒地而亡。
司马炎轻轻地抚摸着羊祜的尸身,不禁失声痛哭起来。他收拾好未烧尽的残稿,回宫后以残稿明志,立即拜杜预为镇南大将军,命其着手准备伐吴之战。
这时,吴国名将丁奉、陆抗已先后亡故,吴主孙皓更是荒淫残暴,常常大宴群臣,宴毕令大臣相互启奏他人过失,并将有过失的大臣用尽酷刑:剥脸皮的、挖双眼的、割鼻子的,令满朝文武个个人心惶惶。
益州刺史、龙骧将军王濬听闻吴主暴行,上疏司马炎请求伐吴。镇南大将军杜预也有表同时上奏,具陈伐吴之事。武帝阅表后思索良久,觉得伐吴时机已经成熟,终于下了决心,要成就一统霸业。
其实晋武帝不是不想伐吴,而是以尚书仆射、鲁郡公贾充为首的大部份朝臣反对伐吴。本来进退两难的武帝突发奇想,干脆将贾充直接推到伐吴的峰口浪尖上,看你还有何话说!
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武帝任命镇南大将军杜预、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领兵十万出涂中;安东大将军王浑出横江;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各引兵五万,皆由杜预统一指挥。又派遣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各领水军三万占荆州,下江陵,沿长江东下,冠军将军杨济出屯襄阳;拜鲁郡公贾充为大都督,节制各路人马。
贾充急了,他连忙上表,说是“西边常有外族侵扰,幽州还有战事未了,如今天下百姓受长年战乱之苦,加上粮谷欠收,此时兴师伐吴,恐怕不是时候”,还推托说“微臣已年迈体衰,难当重任”。
晋武帝阅表后十分不高兴,直接下诏给贾充:“鲁郡公年迈不能征战,朕便亲自督阵,出兵伐吴。”
贾充无奈,只好拿了节杖,坐守中军,南屯襄阳,总督各路军队。此时伐吴已是大势所趋,管你贾充消极不消极,晋军水陆兵二十八万,战船数万艘,已浩浩荡荡合力攻占吴地,直指吴都建业。
且说晋军陆路统帅杜预,率军一路掩杀,与王濬的水军几乎是齐头并进,直逼吴国第一门户、军事重镇江陵。此时镇守江陵的是吴军车骑将军、都督武延。这武延武都督非同小可,他身长九尺,面如紫檀,一脸络腮虬髯,颇有几分镇宅门神的气概。武延从小习武,练就一身超人武艺,手执一双八十斤重的惊天霹雳锤;他兼通晓军事,勇而有谋。此人十分高傲,根本不把杜预放在眼里。他命骠骑将军孙歆扎兵夏口,让当年赫赫有名的战将陆抗之子、伏威将军陆景领水军从水路迎击。
不想孙歆邀功心切,不待陆景出战,便抢先引兵上岸,迎击晋军虎威将军周旨率领的先头部队。周旨刚与孙歆交手,不及十个回合,挥兵便退,这孙歆不知好歹,以为晋军不堪一击,在马上连声大笑道:“如此豆腐兵,我加点猪肉将他们炖成老豆腐吃了。”言罢手中银枪一挥,领兵掩杀过去。
哪知追杀不到二十里,便到一条长长的山谷之中,只听一声炮响,孙歆被断了后路。周旨杀了个回马枪,将孙歆所部团团围住,吴兵死伤不计其数。幸得孙歆勇武,拼死杀出重围,领着百余残兵败将,灰溜溜逃回夏口。
却说陆景见孙歆抢先出兵,他忙率战船千艘,浩浩荡荡溯江而上,迎战王濬。哪知王濬的战船更多更大,如潮水般从上游压将下来,陆景一见,并不慌张,指挥战船后撤。陆景的战船行不到十里,看见江南一片火光,江畔升起一面帅旗,上书“晋帅大都督杜预”。陆景大惊,忙弃船登岸。军士们尚未登岸完毕,已被晋将张尚杀了个正着。陆景擅长水军,陆战并不在行,与追赶而至的王濬麾下猛将张尚交手不到三个回合,心慌手软,竟被张尚擒获,押回水军大营。
王濬见生擒了东吴伏威将军陆景,忙令松绑,亲迎上前言道:“士仁兄委屈了。濬久仰令尊陆抗威名,惜吴主无道,丧尽天良,士仁兄何不与我共事大晋,共图大业?”
陆景怒斥道:“啐!那司马炎狗贼亦非善辈,篡魏谋权,景亦与之不共戴天!而今兵败,落入贼手,要杀便杀,不必多言!”
王濬再三相劝无果,只好令刀斧手押解陆景到帐前斩了。
连续三日,周旨在夏口城下引诱孙歆出战。孙歆一边紧闭城门拒陆上来兵,一边紧锁水寨,拒水上来敌。杜预命周旨撤去陆路兵士,猛攻水寨,孙歆难以抵挡,只好弃城逃往江陵。刚逃了两三里,被周旨领军截住。孙歆无奈,拍马搠枪迎战。
晋军中冲出一员战将,喝道:“偏将于翎来也,孙歆小儿快快下马受死!”孙歆大怒,银枪一挑,便将口出狂言的于翎活生生挑于马下,一命呜呼。晋军中又一员偏将拍马冲来,高声叫道:“杀我师弟,许龙我必报此仇!”孙歆也不搭理,将那银枪舞动如旋风般朝那许龙戳来,许龙被虎虎生风的银枪戳得个眼花缭乱,稀里糊涂的被银枪戳进喉咙,倒于马下。周旨见孙歆杀疯了,不敢贸然迎战,稍一迟疑,孙歆竟然杀出重围,只身朝江陵方向疾驰。周旨忙令弓箭手齐齐放箭,可惜孙歆已绝尘而去。
正当周旨扼腕叹息时,只见远处银光一闪,从松林间杀出一彪人马,为首者身着银铠银甲,骑一匹豹斑银鬃马,执一杆红缨雪龙枪,截住了孙歆。
孙歆拼尽全力,与银装小将厮杀,两杆枪如同呼呼作响的眼镜王蛇,吐着血红的信子,绞缠在一起。终究是银铠小将年轻气盛,他卖了个破绽,回马要走。孙歆欲抢上一步刺他,银铠小将回马一挑,将猝不及防的孙歆挑落马下。早就摩拳擦掌候在一旁的五名随从一拥而上,将那孙歆戳了个满身窟窿。
周旨率兵赶去,只见银铠小将手持银枪英姿勃勃地也赶了过来。乍一看,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百万军中救出阿斗,策马飞越长板坡的孤胆英雄赵子龙!小将在马上作揖言道:“末将奉王濬王将军之命,听候杜将军指挥。”
周旨见眼前这位英俊小将眼生,笑道:“哈呀,你立了头功!请问小将军大名?”
小将答道:“末将石崇,系王将军麾下刀斧校尉。这五位是我的修武生死兄弟:帅仁、曹义、贲礼、尤智、周信。”
周旨叹道:“石校尉年轻有为,武功过人,确有当年常山赵子龙的威风呀。”
谁说不是?其实石崇从小就推崇赵子龙。常为“一身是胆”的赵云激动得热血沸腾。特别是子龙百万军中救阿斗,几乎成了石崇一生效仿的楷模。他总结为三条玉律:一是赵云的武功盖世;二是赵云的一身是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赵云得到了曹操的“免死金牌”。试想,如果不是曹操看中赵云,要收为己用,下令只要活的,不许伤其性命。即便赵云武功再高,或许也只能与阿斗一同落个万箭穿心的下场。这“免死金牌”,足够石崇琢磨一辈子,为之经营一辈子。
闲话少叙,高兴异常的周旨遂命石崇随军,一同往江陵杀去。
江陵,山雨欲来风满楼。
东吴守将武延闻报陆景与孙歆被杀,别无他法,只好一面十万火急飞马报吴主孙皓,一面备足粮草,打算死守江陵城。
吴主闻报,也慌了手脚,连忙钦命丞相张悌为军师,率左将军沈莹、右将军诸葛靓一共十万人马急驰江陵救援。
杜预令王濬率军截住张悌,自己亲领大军包围江陵。
张悌被阻,寸步难移。武延等候援兵无望,决定放弃江陵,突出重围与张悌汇合,以图集中兵力守护吴都建业。
晋军帅帐之中,杜预亲自召见了石崇,擢拔为偏将军。石崇气盛,谢过杜预后请求立即领兵攻城。杜预许诺,点拨五千精兵会同石崇率领的五百修武兵一并交石崇指挥,即时攻城。
石崇率精兵来到城下,他一马当先,五勇士一字排开,只见石崇将那银枪往城头一指,喝道:“武延匹夫,快快开城投降,免你一死!”
此时武延正要开城突围,见居然有人攻城,只带少量兵马,一冲出城门,手中那对惊天霹雳锤,径直向石崇砸来。
石崇银枪一挡,一时竟感到虎口被那惊天霹雳锤震麻了。石崇勉强招架了十余回合,那五勇士也拍马向前,围着武延,欲助石崇一臂之力,哪知五勇士与石崇联手竟然也非武将军对手,只好撤退。武延哈哈大笑:“谁个敢挡武爷爷去路!”周旨见势不妙,拍马向前,与武延战了十多回合,也败下阵来。偏将洪涛大叫一声:“周将军且歇息,待洪某收拾了这武铜锤!”说罢举起手中大刀,朝武延砍去。好个霹雳锤武延,他头一偏,顺手一锤,竟将洪涛打得口喷鲜血,倒在马下,一命呜乎!
杜预急了,忙招呼十员战将,将那武延团团围住,走马灯般捉住撕杀。武延并不着急,左挡右锤,又将两员大将锤于马下,这才高呼一声:“你武爷爷暂不与你等玩耍,有本事明日再战。”说罢回马,从容进城。杜预干瞪眼毫无办法。
次日,杜预求攻城良方,众将面面相觑。石崇却再次请缨出战。杜预叹道:“武延有昔日魏国猛将许褚之勇,还是先将城池团团围住罢。”
石崇道:“伐吴时间紧迫,奈何?”见杜预沉吟不语,石崇又道:“末将拼一死战,也要将那武延引出,大都督再请出十员大将围着战他一天,战到他精疲力竭,再图擒之。”
杜预应允,并调各将选址设伏,密切注视石崇攻城情况。
话说石崇引五千精兵到了江陵城下,便高声骂道:“武延老贼,昨日我力气稍乏,不曾得收拾你这虬髯老儿。今日敢出城再战否!”
城上武延听得哇哇直叫:“白脸小子,等着你武爷爷将你锤扁了!”言罢操起那对惊天霹雳锤,拍马冲出城来。
这一仗好看:武延那对惊天霹雳锤左晃右劈,轮番砸向石崇,石崇的银枪则左挑右戳,灵活地躲闪着,眼看战了十几回合,自己已气力难支,石崇便虚晃一枪,要往后撤。谁知武延马快,抢上一步,挥锤便直向石崇砸将下来,石崇惊出一身冷汗,纵身一跃,滚落下马,可怜那匹跟随石崇征战的豹斑银鬃马被拦腰砸断,重重地向地上倒去。
这一锤下得太快,五勇士愣了一会儿神才反应过来,连忙拍马上前救助。此时武延正瞪圆双目,甩动虬髯,举着双锤得意地“哇哇”叫着寻觅石崇尸体呢。说时迟那时快,豹斑银鬃马高昂的头刚刚轰然倒地,斜地里却戳出一杆银枪来,正挑中武延咽喉,可怜威震三吴的一代枭雄,被石崇这无名小将挑落马下。这是石崇多年来自己摸索出来的绝活,名叫“穿裆锁喉枪”,名字不好听,但十分的实用。他是趁马匹倒下或马匹出现异常动作时,骑手巧妙灵活地斜穿马匹裆部,从另一侧钻出,顺势枪挑对手咽喉。其妙处有三:一是麻痹对手,以为你已随马倒下;二是钻裆时有马身遮掩,对手不知你过马裆时有何动作;三是穿裆出来之时,十有八九对手正在寻你,咽喉正好暴露在你的枪最好攻击的位置。
这穿裆锁咽枪虽然挑中了武延的咽喉,却稍稍偏了些许。武延的颈脖“咕嘟嘟”冒着鲜血,人却没死,他挣扎着要用铜锤挺立起自己的腰身。石崇刚想再补一枪,那武延突然双目圆瞪,张着嘴含混地高叫:“要杀便杀,来,来,来,你武爷爷等着你小子的银枪!”说罢喷着鲜血哈哈大笑。石崇不禁肃然起敬,欲收起银枪,不想武延使尽全力一锤打来,石崇边闪身边枪挑铜锤,那铜锤竟重重地回砸在武延头上。
武延毙命,杜预大喜,立即挥师入城,占领江夏。
是夜,杜预亲自出城,命军士抬着全猪全羊到石崇营地犒军。此时石崇也正与他的修武子弟兵们摆酒庆功,闻说杜大将军亲自犒军,石崇忙迎出帐来。杜预不与石崇搭话,径直到庆功宴上,将士们几面摆的一律是一荤一素一碗酒,而石崇的几面上竟只有一素一碗酒。杜预忙问何故?石崇答曰:“无我修武弟子,何来石崇之功!崇便是只有一碗肉一碗粥,也先让我修武弟子们食之。”
杜预:“何谓修武弟子?”
“末将从军前曾在益州王濬刺史手下为吏,后经王大人举荐为修武县令。在修武,结识了帅仁、曹义、贲礼、尤智、周信五位壮士,号称‘修武五匹狼’,他们手下各有百余弟子,个个凶悍异常。王濬王大人上疏伐吴时,亦来信命我随之从军,末将所率之军士,便是他们五位壮士的五百修武弟子。”
杜预甚是感动,亲自把盏向石崇敬酒。席间,杜预问道:“听口音,敢问石将军可是渤海人氏?”
石崇答道:“末将正是渤海南皮人氏,生于青州。”
“石将军可与我朝之前辈石苞大司徒是同乡呀!”
石崇笑而不答。
石崇随扈忍不住说:“石大司徒正是我家石将军的父亲。”
“哎呀呀,失敬,失敬!老前辈是我等敬重之人,不想青出于蓝,石将军如此年轻便立此大功。”当下命人上奏朝廷,为石崇请功。
石崇谦逊地作揖:“末将借杜将军神威,为朝廷初效薄力,不值一提。”
杜预好奇问道:“石将军,令尊如此威名,为何你却隐姓埋名,不露声色,个人默默奋斗?”
石崇淡淡一笑:“弱苗欲成,岂可傍大树而挺乎。”
原来,石崇之父石苞原为魏国之重臣,拜镇东将军、东光侯。石苞挺司马家族有功,是司马家族篡魏立晋的得力功臣,晚年官至司徒。
石苞生六子:老大石越、老二石乔、老三石统、老四石浚、老五石俊,石崇最小。
石崇年少敏慧,勇而有谋。二十岁便考取功名,其父石苞大喜,即在京城为石崇谋取了一份好差,石崇却婉言拒绝了,他对父亲言道:“父辈荫泽,儿辈只能观之、效之、敬之,切不可借荫而蔽之。”
石苞临终时,将家中巨额财产分给他的儿子们,可只分了五份,五位兄长一人一份,唯独不分给石崇。石妈妈觉得太不公平,问石苞何故如此不公?弥留之际的石苞吃力地抬起手臂,指指上天,气息微弱地说道:“吾观崇儿,吉人天相,年纪虽小,气度不凡,将来定有天赐,不受家族财物也!”
石崇听后,沉默不语。
273年,石苞病故,石崇不辞而别,只身离家,不知去向,似乎已“人间蒸发”?。家中兄长们急得四处找寻,竟无半点踪影。两年后才隐约得到石崇的一星半点消息,据说在益州自谋一份文案差事,他文笔流畅,作风严谨,更由于他“好学不倦,为疾自解,”颇受益州剌史王濬之赏识。不久,王濬推荐石崇任修武县令。279年冬,晋主伐吴,王濬见石崇才思敏捷,文笔犀利,更有一身好武功,便劝他投笔从戎,跟从自己南下伐吴,以谋取一个大好前程。于是石崇便在修武县招募了五百兵士,前去王濬将军麾下报到,随王濬出征。此次王濬命石崇驰援周旨,才引出石将军舍爱骑枪挑武铜锤的佳话。
次日,杜预命石崇率一万人马南下广州、交州,自己率大军攻占沅湘。同时,王濬也从水路直下,迎击张悌水军。
无需多少时日,杜预大军已攻克沅湘,武昌守军投降。王濬水师则用火攻,烧毁了张悌布在长江的层层铁索防线,破了张悌水军,斩杀丞相张悌及左将军沈莹,俘获了东吴重臣、右将军诸葛靓,直抵石头城下。
最后各路军马合力围攻建业,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三月,孙皓不得不开城门亲自迎降,吴国灭亡,三国归晋。
且说石崇领兵南下,一路上吴军闻石崇之名,弃城的弃城,投降的投降,不到两个月,晋旗已在广州等两粤各郡县飘起。
然而交州太守马昆却拒不投降,坚守郡所龙编,誓死要与石崇拼个你死我活。
此马昆非同小可,为官一世是清风拂拂、铁骨铮铮。他祖籍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一带),系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三国时蜀汉骠骑将军马超的宗亲。他从小就对先祖马援南征交趾之壮举异常崇敬,对五虎上将马超马孟起之威更是仰慕非常。其祖父曾随卫尉马腾起兵反曹操,兵败后流落交趾。
马昆从小就有一股子侠义之气,为官后清正廉明,在百姓中颇有口碑。
石崇率兵攻龙编城半月有余,竟未损马昆分毫。昔日吴地一向太平,民众安居乐业,对战事很是反感,因而此次石崇来攻,反而激起了交州民众的守城决心。石崇听说马昆也是个豪爽而重义气之人,思索再三,决定出奇招,先兵退三十里,命帅仁代掌兵权,然后派周信进城面见马昆,要求只身进城与之和谈。
这马昆果然豪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于是他大开城门放石崇进城。
石崇来到龙编城下,只见城门正中站立着马昆,百名武士雄纠纠地排列两边。千名少女穿着鲜艳飘逸的彩裙,载歌载舞,隆重欢迎这位孤胆英雄。城门内,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群众。
马太守一见石崇,未及寒暄便情不自禁叹道:“名震三吴的虎将竟是一位翩翩美男,与吾之宗亲孟起公是何等相似!”
石崇却一把拉住马昆,低声道:“马公,季伦此次拜会,是交朋友,忘年之交,应一切从简,岂可劳师动众?”
马昆一听,哈哈大笑,连忙爽朗地一挥手:“石将军言之有理,统统撤了!”说罢与石崇携手入城,迳直去往府邸。
是夜,马昆设盛宴招待石崇。石崇得知,立即请求马昆撤去宴席。马昆赞道:“石将军真是廉洁自律之楷模也。”于是他只设便宴,请了几位官员作陪。
参加便宴的人虽不多,气氛却很融洽。岂知那交州守备余竞舟不服,趁敬酒之机突然拔剑刺向石崇。石崇也不躲避,只敏捷地用手牢牢地捏住剑身,尽管如此,利剑还是浅浅地刺了石崇皮肉。宴席上官员和侍众们大惊失色!
血,顺着剑锋浸了出来,滴在石崇的酒觥之中。
马昆大喝道:“余守备!你为何干此鸡鸣狗盗之小动作?给我拿下!”
石崇捂着伤口笑道:“余守备莫非是以剑相劝,望崇为一统江山而效命,为交州百姓而舍身么?如此……真朋友也。”
余竞舟见石崇的确勇武,自己根本不是其对手,于是眼珠子一转,丢了手中宝剑,跪地作揖道:“石将军如此大志宽宏,余某愿领一死!”
石崇言道:“余守备不必如此,只望我等能尽释前嫌,同进退,共荣辱也。”
马昆二话不说,走到石崇面前,拾起余竞舟的佩剑,往手指上一抹,鲜血滴入石崇带血的酒觥之中。他将二人滴入鲜血的酒觥中的酒一分为二,举觥明志,领交州郡全体官员降晋。两人高举酒觥,一饮而尽。
当天下午,石崇兵马进驻交州各郡县。
是夜,马昆安排石崇下榻官舍。石崇高兴异常,连夜修书上奏,保荐马昆留任交州太守,余竞舟为辅博将军。
劳累了一天的石崇刚刚歇息,却闻待从轻声来报,说是余竞舟余守备选送了两名府中面容秀美的侍女来侍奉石将军,还用精美玉盒盛了十枚南珠一并送来。这南珠非同小可,是珠中之珍品,只见枚枚如指头般大小,璀灿夺目。
石崇微笑着看看两位娇嫩妩媚的南国女子,言道:“二位美女来此何意?”
二美女羞言道:“余大人命我二人侍奉将军。”
石崇正色道:“二美女可闻到石某铠甲上的血腥么?”
二女大惊:“石将军饶命。”
石崇笑道:“无碍,你等今晚只管安心歇息。”当晚石崇和衣独自在门槛上静坐一个通宵。
次日,石崇带着二美女和十枚南珠面见马昆,他淡淡地对马昆言道:“余守备以美女珍珠贿崇,何意?”
马昆大惑不解:“竟有此事?”遂召余竞舟当面询问。
余竞舟无言以答。
石崇说道:“余守备莫非想陷崇于不义么?”
马昆怒道:“此小人所为也!”下令将余竞舟斩首。
石崇道:“马太守若重情谊,何不代崇将珍珠变卖,馈赠于穷苦百姓,以解战乱给人们造成的疾苦?”
马昆折服,遂与石崇结为八拜之交。
石崇独闯州府,只身说降马昆,拒美色拒钱财的故事传遍整个交州。说来也怪,这故事宛若明月夜撩拨人心的一支魔曲,引出了名传千古的晋代第一美女——绿珠。
吴国之时,交州设合浦郡,治所龙编。合浦郡领合浦、南平、荡昌、徐闻、毒质、珠官六县。六县中合浦县最大,南濒北部湾,东接徐闻,北与广州府玉林郡相衔。
正是合浦北面与玉林郡相衔处,有座双角山,山下一条清流蜿蜒而过,古称博白江。此地虽是山区,层峦叠嶂,山山相连,却是个远近闻名的“美人窝”。
为何名曰美人窝?相传在双角山下,有一个盘龙洞,岩洞下端,是一眼水色如黛的深潭,名叫盘龙潭。潭中有一种罕见的“妃子鱼”,谁家媳妇有幸吃了这妃子鱼,能生出如花似玉的美女来。
时间推回到三国·吴宝鼎元年春(公元266年)。
双角镇绿萝村有户梁姓人家,户主梁能是一位敦实憨厚的农民,已年近五旬其妻陆氏才身怀六甲。老两口子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看着越来越凸现的肚子,想着那即将出世的小宝宝,老俩口那个甜呀,似乎再苦的日子都是拌着蜜糖过的。
山里人有个习惯,上山劳作甚至去砍柴,都喜欢在腰间别一只靴形竹篓,它可以放置柴刀、镰刀或小手锄等小型工具,也可将在山上采摘的野蕈、草药或捉到的山蚂拐、蚱蜢之类的装到篓中。那天傍晚,梁能上山播种玉米回来,腰间别着的竹篓子却是空的,他太累了,心里又惦记着有身孕的妻子。
正当他急匆匆往家里赶,路过盘龙潭时,眼前一幕让他惊呆了:突然一阵犀利的凄风刮来,在潭中央陡然形成了巨大的旋窝,正在潭中央的一只临时扎成的竹排遭殃了,被巨大的旋窝卷了进去,只见竹排上的人连声呼救。本来平日盘龙潭就令人恐怖,如今这阵势更是让人胆战心惊。好个梁能,也顾不了许多,凭着他一身的好水性,奋力游向竹排。说来也怪,就在梁能刚抓住竹排的瞬间,风停了,旋窝消失了,梁能忙稳住竹排上的人,将竹排划回岸边。竹排上的人千谢万谢,说是受玉林郡张员外高酬金所使然,到盘龙潭打捞妃子鱼。结果是不见妃子鱼半点踪影,还差点儿搭上一条性命。
憨厚的梁能摆了摆手,劝打鱼人快快回家,自己也裹着一身湿漉漉的衣服连忙着赶了回去。陆氏看见丈夫回来,听说了这段惊心动魄的救人以过,也吓得脸色煞白。忙让梁能换了干衣服,她解下当梁能腰间的竹篓,竟发现竹篓内有一条活蹦乱跳的怪鱼。梁能听到妻子的惊叹声,也凑过来看稀罕,只见这鱼重约二三两,全身白里透着一两分嫩红,无鳞,似鲶鱼却嘴无须,象黄蜂鱼但鳍无剌。梁能暗忖:这可是个滋补孕妇的好东西,他也不多言,乐颠颠地将鱼杀了,煮上一碗鱼汤,让陆氏喝了个精光。
不久,陆氏产下一女婴,眉心却有一颗淡淡的如黛珠般的小痣,当地人喜用“珠”为女孩儿取名,中年得子的老两口取夫妻二人姓氏命名,曰“梁陆珠”。
人们闻说梁能得了怪鱼,还真煮来让陆氏吃了,都说陆氏吃的便是“妃子鱼”。于是亲戚中的三姑六婆,邻里中的婶嬷姨娘,无不时刻注视着小陆珠的面相。其实小陆珠幼时并无特别之处,嘴偏大、眼偏细,肤色还呈淡紫色。正当人家渐渐对盼望和议论小陆珠是否是天下大美人的结果失去兴趣时,细心的妈妈却越看自己的女儿越漂亮,但从此却极少将陆珠抱出门去,稍大后还用纱巾将脸儿罩住那颗不知是美还是丑的小痣儿。
转眼过了十四年。
那天,马昆在交州城摆开仪仗,欢送石崇回洛阳。四乡百姓听说是英雄石崇回京,自发地拥向交州城。
双角圩距交州有百十里地,是交州通往洛阳的必经之路,早就聚集了不少人,争相一睹石将军的风采。小陆珠对石将军的英勇事迹也早有耳闻,因而一大早就随父母趁双角圩,顺便看看这位交州人们心目中英俊潇洒的英雄豪杰。
远处,“踢踢哒哒”的马蹄声来了,这威武雄壮又颇有共鸣的战马之蹄声,敲击在人们激动的心里。
座骑上的石崇果然英气逼人,他将银枪横架马背上,谦逊地微笑着向人们作揖。陆珠见到石崇了,少女的心不禁“咯噔”一下,似乎是着了魔地愣住了。十四岁的梁陆珠倒也不是什么“一见钟情”,只是像如今少男少女们对心目中偶像的无限崇拜,用时髦的话来说,梁陆珠便是石崇的“粉丝”。
不错,座骑上的石崇果然气宇轩昂,都说西晋多美男,而立之年的石将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我们别误会,不能用现今的“奶油小生”、“粉面小生”之类的标准去衡量当初的美男,西晋颇受三国时期的审美价值影响,当时少女们推崇的是长相有棱有角、五官端正、仪表堂堂的男性英雄,诸如周瑜、吕布、马超、赵云这些智勇双全又英俊潇洒的将军。因而像石崇这般长相清秀却勇武过人的孤胆英雄,更受女性们的青睐就不足为奇了。
陆珠呆呆地看着远去的石崇,怅然若失,一股莫名的情愫由然而生,她长长地叹了口气。这声叹息,竟引来了一股轻风,将梁陆珠的面纱撩开。人们随着那声叹息转身一看,都被这位轻风撩开面纱的少女震住了——莫非仙女下凡!
有诗为证:
袅袅青风撩面纱,
绝色娉婷问谁家?
一瞥三日不知味,
痴梦瑶台赏奇葩。
梁陆珠见众人目光齐唰唰盯着自己,不禁慌了神,连忙遮严纱巾,拉着父母转身便走,消失在人群之中。
人是走了,名可留下了。一传十,十传百,交州方圆数百里,都知道双角山下出了一位绝色美女,且两粤语言中,“陆”与“绿”同音,人美名也得美呀,于是“陆珠”这名字口口相传便传成了“绿珠”。
在家中,父母天天看着女儿,其实心中无所谓美与丑,长成什么样子都是自己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绿珠自己可不一样,刚开始担心自己的眉心痣是多余的赘物,加上小时候还处于“丑小鸭”阶段,所以妈妈还特意用纱巾为自己遮掩面孔。谁知这一次“青风撩面”,忽然之间省悟到自己原来并不是个丑姑娘,于是面纱也不罩了,也敢大大方方地出门活动了。
第一章
话说三国鼎立,群雄争霸,经过几十年战火,魏灭蜀,晋篡魏,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国号晋,纪年泰始,与偏安江南的吴国共存于世。此时,晋大将军羊祜上表晋武帝司马炎,表陈吴主孙皓失德,请求伐吴,一统天下。可惜司马炎只想着品尝当皇帝的滋味,对羊祜的表奏置之不理。
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羊祜的身体越来越弱,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入朝辞官,请求告老还乡养病。在朝廷上再次向司马炎重提伐吴之事,并推荐右将军杜预接替自己的大将军一职,司马炎沉吟不语。
羊祜回到家后闷闷不乐,病情加重,已几天难以进食。司马炎闻讯后亲自驾临羊府问安。武帝急匆匆闯到羊祜病榻前,大咧咧嚷道:“你这个老东西,整天在我耳边‘伐吴伐吴的’喊,如今喊出病了吧?”
谁知,面容槁枯的羊祜正在床前焚烧其伐吴奏稿,并不理会前来看望他的武帝。司马炎大惊,试图阻止:“大将军,如此重要奏折,烧不得,烧不得的。”
羊祜甩开晋武帝,竭尽全力,大声向武帝吼道:“自古有志明君,必成一统大业,臣屡奏未果,屡劝不听!主公呀主公,如此千截难逢的机会,臣眼睁睁看着主公坐失也!此稿不烧,还有何用啊……”说罢口吐鲜血,倒地而亡。
司马炎轻轻地抚摸着羊祜的尸身,不禁失声痛哭起来。他收拾好未烧尽的残稿,回宫后以残稿明志,立即拜杜预为镇南大将军,命其着手准备伐吴之战。
这时,吴国名将丁奉、陆抗已先后亡故,吴主孙皓更是荒淫残暴,常常大宴群臣,宴毕令大臣相互启奏他人过失,并将有过失的大臣用尽酷刑:剥脸皮的、挖双眼的、割鼻子的,令满朝文武个个人心惶惶。
益州刺史、龙骧将军王濬听闻吴主暴行,上疏司马炎请求伐吴。镇南大将军杜预也有表同时上奏,具陈伐吴之事。武帝阅表后思索良久,觉得伐吴时机已经成熟,终于下了决心,要成就一统霸业。
其实晋武帝不是不想伐吴,而是以尚书仆射、鲁郡公贾充为首的大部份朝臣反对伐吴。本来进退两难的武帝突发奇想,干脆将贾充直接推到伐吴的峰口浪尖上,看你还有何话说!
咸宁五年(279年)十一月,武帝任命镇南大将军杜预、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领兵十万出涂中;安东大将军王浑出横江;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各引兵五万,皆由杜预统一指挥。又派遣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唐彬各领水军三万占荆州,下江陵,沿长江东下,冠军将军杨济出屯襄阳;拜鲁郡公贾充为大都督,节制各路人马。
贾充急了,他连忙上表,说是“西边常有外族侵扰,幽州还有战事未了,如今天下百姓受长年战乱之苦,加上粮谷欠收,此时兴师伐吴,恐怕不是时候”,还推托说“微臣已年迈体衰,难当重任”。
晋武帝阅表后十分不高兴,直接下诏给贾充:“鲁郡公年迈不能征战,朕便亲自督阵,出兵伐吴。”
贾充无奈,只好拿了节杖,坐守中军,南屯襄阳,总督各路军队。此时伐吴已是大势所趋,管你贾充消极不消极,晋军水陆兵二十八万,战船数万艘,已浩浩荡荡合力攻占吴地,直指吴都建业。
且说晋军陆路统帅杜预,率军一路掩杀,与王濬的水军几乎是齐头并进,直逼吴国第一门户、军事重镇江陵。此时镇守江陵的是吴军车骑将军、都督武延。这武延武都督非同小可,他身长九尺,面如紫檀,一脸络腮虬髯,颇有几分镇宅门神的气概。武延从小习武,练就一身超人武艺,手执一双八十斤重的惊天霹雳锤;他兼通晓军事,勇而有谋。此人十分高傲,根本不把杜预放在眼里。他命骠骑将军孙歆扎兵夏口,让当年赫赫有名的战将陆抗之子、伏威将军陆景领水军从水路迎击。
不想孙歆邀功心切,不待陆景出战,便抢先引兵上岸,迎击晋军虎威将军周旨率领的先头部队。周旨刚与孙歆交手,不及十个回合,挥兵便退,这孙歆不知好歹,以为晋军不堪一击,在马上连声大笑道:“如此豆腐兵,我加点猪肉将他们炖成老豆腐吃了。”言罢手中银枪一挥,领兵掩杀过去。
哪知追杀不到二十里,便到一条长长的山谷之中,只听一声炮响,孙歆被断了后路。周旨杀了个回马枪,将孙歆所部团团围住,吴兵死伤不计其数。幸得孙歆勇武,拼死杀出重围,领着百余残兵败将,灰溜溜逃回夏口。
却说陆景见孙歆抢先出兵,他忙率战船千艘,浩浩荡荡溯江而上,迎战王濬。哪知王濬的战船更多更大,如潮水般从上游压将下来,陆景一见,并不慌张,指挥战船后撤。陆景的战船行不到十里,看见江南一片火光,江畔升起一面帅旗,上书“晋帅大都督杜预”。陆景大惊,忙弃船登岸。军士们尚未登岸完毕,已被晋将张尚杀了个正着。陆景擅长水军,陆战并不在行,与追赶而至的王濬麾下猛将张尚交手不到三个回合,心慌手软,竟被张尚擒获,押回水军大营。
王濬见生擒了东吴伏威将军陆景,忙令松绑,亲迎上前言道:“士仁兄委屈了。濬久仰令尊陆抗威名,惜吴主无道,丧尽天良,士仁兄何不与我共事大晋,共图大业?”
陆景怒斥道:“啐!那司马炎狗贼亦非善辈,篡魏谋权,景亦与之不共戴天!而今兵败,落入贼手,要杀便杀,不必多言!”
王濬再三相劝无果,只好令刀斧手押解陆景到帐前斩了。
连续三日,周旨在夏口城下引诱孙歆出战。孙歆一边紧闭城门拒陆上来兵,一边紧锁水寨,拒水上来敌。杜预命周旨撤去陆路兵士,猛攻水寨,孙歆难以抵挡,只好弃城逃往江陵。刚逃了两三里,被周旨领军截住。孙歆无奈,拍马搠枪迎战。
晋军中冲出一员战将,喝道:“偏将于翎来也,孙歆小儿快快下马受死!”孙歆大怒,银枪一挑,便将口出狂言的于翎活生生挑于马下,一命呜呼。晋军中又一员偏将拍马冲来,高声叫道:“杀我师弟,许龙我必报此仇!”孙歆也不搭理,将那银枪舞动如旋风般朝那许龙戳来,许龙被虎虎生风的银枪戳得个眼花缭乱,稀里糊涂的被银枪戳进喉咙,倒于马下。周旨见孙歆杀疯了,不敢贸然迎战,稍一迟疑,孙歆竟然杀出重围,只身朝江陵方向疾驰。周旨忙令弓箭手齐齐放箭,可惜孙歆已绝尘而去。
正当周旨扼腕叹息时,只见远处银光一闪,从松林间杀出一彪人马,为首者身着银铠银甲,骑一匹豹斑银鬃马,执一杆红缨雪龙枪,截住了孙歆。
孙歆拼尽全力,与银装小将厮杀,两杆枪如同呼呼作响的眼镜王蛇,吐着血红的信子,绞缠在一起。终究是银铠小将年轻气盛,他卖了个破绽,回马要走。孙歆欲抢上一步刺他,银铠小将回马一挑,将猝不及防的孙歆挑落马下。早就摩拳擦掌候在一旁的五名随从一拥而上,将那孙歆戳了个满身窟窿。
周旨率兵赶去,只见银铠小将手持银枪英姿勃勃地也赶了过来。乍一看,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百万军中救出阿斗,策马飞越长板坡的孤胆英雄赵子龙!小将在马上作揖言道:“末将奉王濬王将军之命,听候杜将军指挥。”
周旨见眼前这位英俊小将眼生,笑道:“哈呀,你立了头功!请问小将军大名?”
小将答道:“末将石崇,系王将军麾下刀斧校尉。这五位是我的修武生死兄弟:帅仁、曹义、贲礼、尤智、周信。”
周旨叹道:“石校尉年轻有为,武功过人,确有当年常山赵子龙的威风呀。”
谁说不是?其实石崇从小就推崇赵子龙。常为“一身是胆”的赵云激动得热血沸腾。特别是子龙百万军中救阿斗,几乎成了石崇一生效仿的楷模。他总结为三条玉律:一是赵云的武功盖世;二是赵云的一身是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赵云得到了曹操的“免死金牌”。试想,如果不是曹操看中赵云,要收为己用,下令只要活的,不许伤其性命。即便赵云武功再高,或许也只能与阿斗一同落个万箭穿心的下场。这“免死金牌”,足够石崇琢磨一辈子,为之经营一辈子。
闲话少叙,高兴异常的周旨遂命石崇随军,一同往江陵杀去。
江陵,山雨欲来风满楼。
东吴守将武延闻报陆景与孙歆被杀,别无他法,只好一面十万火急飞马报吴主孙皓,一面备足粮草,打算死守江陵城。
吴主闻报,也慌了手脚,连忙钦命丞相张悌为军师,率左将军沈莹、右将军诸葛靓一共十万人马急驰江陵救援。
杜预令王濬率军截住张悌,自己亲领大军包围江陵。
张悌被阻,寸步难移。武延等候援兵无望,决定放弃江陵,突出重围与张悌汇合,以图集中兵力守护吴都建业。
晋军帅帐之中,杜预亲自召见了石崇,擢拔为偏将军。石崇气盛,谢过杜预后请求立即领兵攻城。杜预许诺,点拨五千精兵会同石崇率领的五百修武兵一并交石崇指挥,即时攻城。
石崇率精兵来到城下,他一马当先,五勇士一字排开,只见石崇将那银枪往城头一指,喝道:“武延匹夫,快快开城投降,免你一死!”
此时武延正要开城突围,见居然有人攻城,只带少量兵马,一冲出城门,手中那对惊天霹雳锤,径直向石崇砸来。
石崇银枪一挡,一时竟感到虎口被那惊天霹雳锤震麻了。石崇勉强招架了十余回合,那五勇士也拍马向前,围着武延,欲助石崇一臂之力,哪知五勇士与石崇联手竟然也非武将军对手,只好撤退。武延哈哈大笑:“谁个敢挡武爷爷去路!”周旨见势不妙,拍马向前,与武延战了十多回合,也败下阵来。偏将洪涛大叫一声:“周将军且歇息,待洪某收拾了这武铜锤!”说罢举起手中大刀,朝武延砍去。好个霹雳锤武延,他头一偏,顺手一锤,竟将洪涛打得口喷鲜血,倒在马下,一命呜乎!
杜预急了,忙招呼十员战将,将那武延团团围住,走马灯般捉住撕杀。武延并不着急,左挡右锤,又将两员大将锤于马下,这才高呼一声:“你武爷爷暂不与你等玩耍,有本事明日再战。”说罢回马,从容进城。杜预干瞪眼毫无办法。
次日,杜预求攻城良方,众将面面相觑。石崇却再次请缨出战。杜预叹道:“武延有昔日魏国猛将许褚之勇,还是先将城池团团围住罢。”
石崇道:“伐吴时间紧迫,奈何?”见杜预沉吟不语,石崇又道:“末将拼一死战,也要将那武延引出,大都督再请出十员大将围着战他一天,战到他精疲力竭,再图擒之。”
杜预应允,并调各将选址设伏,密切注视石崇攻城情况。
话说石崇引五千精兵到了江陵城下,便高声骂道:“武延老贼,昨日我力气稍乏,不曾得收拾你这虬髯老儿。今日敢出城再战否!”
城上武延听得哇哇直叫:“白脸小子,等着你武爷爷将你锤扁了!”言罢操起那对惊天霹雳锤,拍马冲出城来。
这一仗好看:武延那对惊天霹雳锤左晃右劈,轮番砸向石崇,石崇的银枪则左挑右戳,灵活地躲闪着,眼看战了十几回合,自己已气力难支,石崇便虚晃一枪,要往后撤。谁知武延马快,抢上一步,挥锤便直向石崇砸将下来,石崇惊出一身冷汗,纵身一跃,滚落下马,可怜那匹跟随石崇征战的豹斑银鬃马被拦腰砸断,重重地向地上倒去。
这一锤下得太快,五勇士愣了一会儿神才反应过来,连忙拍马上前救助。此时武延正瞪圆双目,甩动虬髯,举着双锤得意地“哇哇”叫着寻觅石崇尸体呢。说时迟那时快,豹斑银鬃马高昂的头刚刚轰然倒地,斜地里却戳出一杆银枪来,正挑中武延咽喉,可怜威震三吴的一代枭雄,被石崇这无名小将挑落马下。这是石崇多年来自己摸索出来的绝活,名叫“穿裆锁喉枪”,名字不好听,但十分的实用。他是趁马匹倒下或马匹出现异常动作时,骑手巧妙灵活地斜穿马匹裆部,从另一侧钻出,顺势枪挑对手咽喉。其妙处有三:一是麻痹对手,以为你已随马倒下;二是钻裆时有马身遮掩,对手不知你过马裆时有何动作;三是穿裆出来之时,十有八九对手正在寻你,咽喉正好暴露在你的枪最好攻击的位置。
这穿裆锁咽枪虽然挑中了武延的咽喉,却稍稍偏了些许。武延的颈脖“咕嘟嘟”冒着鲜血,人却没死,他挣扎着要用铜锤挺立起自己的腰身。石崇刚想再补一枪,那武延突然双目圆瞪,张着嘴含混地高叫:“要杀便杀,来,来,来,你武爷爷等着你小子的银枪!”说罢喷着鲜血哈哈大笑。石崇不禁肃然起敬,欲收起银枪,不想武延使尽全力一锤打来,石崇边闪身边枪挑铜锤,那铜锤竟重重地回砸在武延头上。
武延毙命,杜预大喜,立即挥师入城,占领江夏。
是夜,杜预亲自出城,命军士抬着全猪全羊到石崇营地犒军。此时石崇也正与他的修武子弟兵们摆酒庆功,闻说杜大将军亲自犒军,石崇忙迎出帐来。杜预不与石崇搭话,径直到庆功宴上,将士们几面摆的一律是一荤一素一碗酒,而石崇的几面上竟只有一素一碗酒。杜预忙问何故?石崇答曰:“无我修武弟子,何来石崇之功!崇便是只有一碗肉一碗粥,也先让我修武弟子们食之。”
杜预:“何谓修武弟子?”
“末将从军前曾在益州王濬刺史手下为吏,后经王大人举荐为修武县令。在修武,结识了帅仁、曹义、贲礼、尤智、周信五位壮士,号称‘修武五匹狼’,他们手下各有百余弟子,个个凶悍异常。王濬王大人上疏伐吴时,亦来信命我随之从军,末将所率之军士,便是他们五位壮士的五百修武弟子。”
杜预甚是感动,亲自把盏向石崇敬酒。席间,杜预问道:“听口音,敢问石将军可是渤海人氏?”
石崇答道:“末将正是渤海南皮人氏,生于青州。”
“石将军可与我朝之前辈石苞大司徒是同乡呀!”
石崇笑而不答。
石崇随扈忍不住说:“石大司徒正是我家石将军的父亲。”
“哎呀呀,失敬,失敬!老前辈是我等敬重之人,不想青出于蓝,石将军如此年轻便立此大功。”当下命人上奏朝廷,为石崇请功。
石崇谦逊地作揖:“末将借杜将军神威,为朝廷初效薄力,不值一提。”
杜预好奇问道:“石将军,令尊如此威名,为何你却隐姓埋名,不露声色,个人默默奋斗?”
石崇淡淡一笑:“弱苗欲成,岂可傍大树而挺乎。”
原来,石崇之父石苞原为魏国之重臣,拜镇东将军、东光侯。石苞挺司马家族有功,是司马家族篡魏立晋的得力功臣,晚年官至司徒。
石苞生六子:老大石越、老二石乔、老三石统、老四石浚、老五石俊,石崇最小。
石崇年少敏慧,勇而有谋。二十岁便考取功名,其父石苞大喜,即在京城为石崇谋取了一份好差,石崇却婉言拒绝了,他对父亲言道:“父辈荫泽,儿辈只能观之、效之、敬之,切不可借荫而蔽之。”
石苞临终时,将家中巨额财产分给他的儿子们,可只分了五份,五位兄长一人一份,唯独不分给石崇。石妈妈觉得太不公平,问石苞何故如此不公?弥留之际的石苞吃力地抬起手臂,指指上天,气息微弱地说道:“吾观崇儿,吉人天相,年纪虽小,气度不凡,将来定有天赐,不受家族财物也!”
石崇听后,沉默不语。
273年,石苞病故,石崇不辞而别,只身离家,不知去向,似乎已“人间蒸发”?。家中兄长们急得四处找寻,竟无半点踪影。两年后才隐约得到石崇的一星半点消息,据说在益州自谋一份文案差事,他文笔流畅,作风严谨,更由于他“好学不倦,为疾自解,”颇受益州剌史王濬之赏识。不久,王濬推荐石崇任修武县令。279年冬,晋主伐吴,王濬见石崇才思敏捷,文笔犀利,更有一身好武功,便劝他投笔从戎,跟从自己南下伐吴,以谋取一个大好前程。于是石崇便在修武县招募了五百兵士,前去王濬将军麾下报到,随王濬出征。此次王濬命石崇驰援周旨,才引出石将军舍爱骑枪挑武铜锤的佳话。
次日,杜预命石崇率一万人马南下广州、交州,自己率大军攻占沅湘。同时,王濬也从水路直下,迎击张悌水军。
无需多少时日,杜预大军已攻克沅湘,武昌守军投降。王濬水师则用火攻,烧毁了张悌布在长江的层层铁索防线,破了张悌水军,斩杀丞相张悌及左将军沈莹,俘获了东吴重臣、右将军诸葛靓,直抵石头城下。
最后各路军马合力围攻建业,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三月,孙皓不得不开城门亲自迎降,吴国灭亡,三国归晋。
且说石崇领兵南下,一路上吴军闻石崇之名,弃城的弃城,投降的投降,不到两个月,晋旗已在广州等两粤各郡县飘起。
然而交州太守马昆却拒不投降,坚守郡所龙编,誓死要与石崇拼个你死我活。
此马昆非同小可,为官一世是清风拂拂、铁骨铮铮。他祖籍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一带),系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三国时蜀汉骠骑将军马超的宗亲。他从小就对先祖马援南征交趾之壮举异常崇敬,对五虎上将马超马孟起之威更是仰慕非常。其祖父曾随卫尉马腾起兵反曹操,兵败后流落交趾。
马昆从小就有一股子侠义之气,为官后清正廉明,在百姓中颇有口碑。
石崇率兵攻龙编城半月有余,竟未损马昆分毫。昔日吴地一向太平,民众安居乐业,对战事很是反感,因而此次石崇来攻,反而激起了交州民众的守城决心。石崇听说马昆也是个豪爽而重义气之人,思索再三,决定出奇招,先兵退三十里,命帅仁代掌兵权,然后派周信进城面见马昆,要求只身进城与之和谈。
这马昆果然豪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于是他大开城门放石崇进城。
石崇来到龙编城下,只见城门正中站立着马昆,百名武士雄纠纠地排列两边。千名少女穿着鲜艳飘逸的彩裙,载歌载舞,隆重欢迎这位孤胆英雄。城门内,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群众。
马太守一见石崇,未及寒暄便情不自禁叹道:“名震三吴的虎将竟是一位翩翩美男,与吾之宗亲孟起公是何等相似!”
石崇却一把拉住马昆,低声道:“马公,季伦此次拜会,是交朋友,忘年之交,应一切从简,岂可劳师动众?”
马昆一听,哈哈大笑,连忙爽朗地一挥手:“石将军言之有理,统统撤了!”说罢与石崇携手入城,迳直去往府邸。
是夜,马昆设盛宴招待石崇。石崇得知,立即请求马昆撤去宴席。马昆赞道:“石将军真是廉洁自律之楷模也。”于是他只设便宴,请了几位官员作陪。
参加便宴的人虽不多,气氛却很融洽。岂知那交州守备余竞舟不服,趁敬酒之机突然拔剑刺向石崇。石崇也不躲避,只敏捷地用手牢牢地捏住剑身,尽管如此,利剑还是浅浅地刺了石崇皮肉。宴席上官员和侍众们大惊失色!
血,顺着剑锋浸了出来,滴在石崇的酒觥之中。
马昆大喝道:“余守备!你为何干此鸡鸣狗盗之小动作?给我拿下!”
石崇捂着伤口笑道:“余守备莫非是以剑相劝,望崇为一统江山而效命,为交州百姓而舍身么?如此……真朋友也。”
余竞舟见石崇的确勇武,自己根本不是其对手,于是眼珠子一转,丢了手中宝剑,跪地作揖道:“石将军如此大志宽宏,余某愿领一死!”
石崇言道:“余守备不必如此,只望我等能尽释前嫌,同进退,共荣辱也。”
马昆二话不说,走到石崇面前,拾起余竞舟的佩剑,往手指上一抹,鲜血滴入石崇带血的酒觥之中。他将二人滴入鲜血的酒觥中的酒一分为二,举觥明志,领交州郡全体官员降晋。两人高举酒觥,一饮而尽。
当天下午,石崇兵马进驻交州各郡县。
是夜,马昆安排石崇下榻官舍。石崇高兴异常,连夜修书上奏,保荐马昆留任交州太守,余竞舟为辅博将军。
劳累了一天的石崇刚刚歇息,却闻待从轻声来报,说是余竞舟余守备选送了两名府中面容秀美的侍女来侍奉石将军,还用精美玉盒盛了十枚南珠一并送来。这南珠非同小可,是珠中之珍品,只见枚枚如指头般大小,璀灿夺目。
石崇微笑着看看两位娇嫩妩媚的南国女子,言道:“二位美女来此何意?”
二美女羞言道:“余大人命我二人侍奉将军。”
石崇正色道:“二美女可闻到石某铠甲上的血腥么?”
二女大惊:“石将军饶命。”
石崇笑道:“无碍,你等今晚只管安心歇息。”当晚石崇和衣独自在门槛上静坐一个通宵。
次日,石崇带着二美女和十枚南珠面见马昆,他淡淡地对马昆言道:“余守备以美女珍珠贿崇,何意?”
马昆大惑不解:“竟有此事?”遂召余竞舟当面询问。
余竞舟无言以答。
石崇说道:“余守备莫非想陷崇于不义么?”
马昆怒道:“此小人所为也!”下令将余竞舟斩首。
石崇道:“马太守若重情谊,何不代崇将珍珠变卖,馈赠于穷苦百姓,以解战乱给人们造成的疾苦?”
马昆折服,遂与石崇结为八拜之交。
石崇独闯州府,只身说降马昆,拒美色拒钱财的故事传遍整个交州。说来也怪,这故事宛若明月夜撩拨人心的一支魔曲,引出了名传千古的晋代第一美女——绿珠。
吴国之时,交州设合浦郡,治所龙编。合浦郡领合浦、南平、荡昌、徐闻、毒质、珠官六县。六县中合浦县最大,南濒北部湾,东接徐闻,北与广州府玉林郡相衔。
正是合浦北面与玉林郡相衔处,有座双角山,山下一条清流蜿蜒而过,古称博白江。此地虽是山区,层峦叠嶂,山山相连,却是个远近闻名的“美人窝”。
为何名曰美人窝?相传在双角山下,有一个盘龙洞,岩洞下端,是一眼水色如黛的深潭,名叫盘龙潭。潭中有一种罕见的“妃子鱼”,谁家媳妇有幸吃了这妃子鱼,能生出如花似玉的美女来。
时间推回到三国·吴宝鼎元年春(公元266年)。
双角镇绿萝村有户梁姓人家,户主梁能是一位敦实憨厚的农民,已年近五旬其妻陆氏才身怀六甲。老两口子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看着越来越凸现的肚子,想着那即将出世的小宝宝,老俩口那个甜呀,似乎再苦的日子都是拌着蜜糖过的。
山里人有个习惯,上山劳作甚至去砍柴,都喜欢在腰间别一只靴形竹篓,它可以放置柴刀、镰刀或小手锄等小型工具,也可将在山上采摘的野蕈、草药或捉到的山蚂拐、蚱蜢之类的装到篓中。那天傍晚,梁能上山播种玉米回来,腰间别着的竹篓子却是空的,他太累了,心里又惦记着有身孕的妻子。
正当他急匆匆往家里赶,路过盘龙潭时,眼前一幕让他惊呆了:突然一阵犀利的凄风刮来,在潭中央陡然形成了巨大的旋窝,正在潭中央的一只临时扎成的竹排遭殃了,被巨大的旋窝卷了进去,只见竹排上的人连声呼救。本来平日盘龙潭就令人恐怖,如今这阵势更是让人胆战心惊。好个梁能,也顾不了许多,凭着他一身的好水性,奋力游向竹排。说来也怪,就在梁能刚抓住竹排的瞬间,风停了,旋窝消失了,梁能忙稳住竹排上的人,将竹排划回岸边。竹排上的人千谢万谢,说是受玉林郡张员外高酬金所使然,到盘龙潭打捞妃子鱼。结果是不见妃子鱼半点踪影,还差点儿搭上一条性命。
憨厚的梁能摆了摆手,劝打鱼人快快回家,自己也裹着一身湿漉漉的衣服连忙着赶了回去。陆氏看见丈夫回来,听说了这段惊心动魄的救人以过,也吓得脸色煞白。忙让梁能换了干衣服,她解下当梁能腰间的竹篓,竟发现竹篓内有一条活蹦乱跳的怪鱼。梁能听到妻子的惊叹声,也凑过来看稀罕,只见这鱼重约二三两,全身白里透着一两分嫩红,无鳞,似鲶鱼却嘴无须,象黄蜂鱼但鳍无剌。梁能暗忖:这可是个滋补孕妇的好东西,他也不多言,乐颠颠地将鱼杀了,煮上一碗鱼汤,让陆氏喝了个精光。
不久,陆氏产下一女婴,眉心却有一颗淡淡的如黛珠般的小痣,当地人喜用“珠”为女孩儿取名,中年得子的老两口取夫妻二人姓氏命名,曰“梁陆珠”。
人们闻说梁能得了怪鱼,还真煮来让陆氏吃了,都说陆氏吃的便是“妃子鱼”。于是亲戚中的三姑六婆,邻里中的婶嬷姨娘,无不时刻注视着小陆珠的面相。其实小陆珠幼时并无特别之处,嘴偏大、眼偏细,肤色还呈淡紫色。正当人家渐渐对盼望和议论小陆珠是否是天下大美人的结果失去兴趣时,细心的妈妈却越看自己的女儿越漂亮,但从此却极少将陆珠抱出门去,稍大后还用纱巾将脸儿罩住那颗不知是美还是丑的小痣儿。
转眼过了十四年。
那天,马昆在交州城摆开仪仗,欢送石崇回洛阳。四乡百姓听说是英雄石崇回京,自发地拥向交州城。
双角圩距交州有百十里地,是交州通往洛阳的必经之路,早就聚集了不少人,争相一睹石将军的风采。小陆珠对石将军的英勇事迹也早有耳闻,因而一大早就随父母趁双角圩,顺便看看这位交州人们心目中英俊潇洒的英雄豪杰。
远处,“踢踢哒哒”的马蹄声来了,这威武雄壮又颇有共鸣的战马之蹄声,敲击在人们激动的心里。
座骑上的石崇果然英气逼人,他将银枪横架马背上,谦逊地微笑着向人们作揖。陆珠见到石崇了,少女的心不禁“咯噔”一下,似乎是着了魔地愣住了。十四岁的梁陆珠倒也不是什么“一见钟情”,只是像如今少男少女们对心目中偶像的无限崇拜,用时髦的话来说,梁陆珠便是石崇的“粉丝”。
不错,座骑上的石崇果然气宇轩昂,都说西晋多美男,而立之年的石将军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我们别误会,不能用现今的“奶油小生”、“粉面小生”之类的标准去衡量当初的美男,西晋颇受三国时期的审美价值影响,当时少女们推崇的是长相有棱有角、五官端正、仪表堂堂的男性英雄,诸如周瑜、吕布、马超、赵云这些智勇双全又英俊潇洒的将军。因而像石崇这般长相清秀却勇武过人的孤胆英雄,更受女性们的青睐就不足为奇了。
陆珠呆呆地看着远去的石崇,怅然若失,一股莫名的情愫由然而生,她长长地叹了口气。这声叹息,竟引来了一股轻风,将梁陆珠的面纱撩开。人们随着那声叹息转身一看,都被这位轻风撩开面纱的少女震住了——莫非仙女下凡!
有诗为证:
袅袅青风撩面纱,
绝色娉婷问谁家?
一瞥三日不知味,
痴梦瑶台赏奇葩。
梁陆珠见众人目光齐唰唰盯着自己,不禁慌了神,连忙遮严纱巾,拉着父母转身便走,消失在人群之中。
人是走了,名可留下了。一传十,十传百,交州方圆数百里,都知道双角山下出了一位绝色美女,且两粤语言中,“陆”与“绿”同音,人美名也得美呀,于是“陆珠”这名字口口相传便传成了“绿珠”。
在家中,父母天天看着女儿,其实心中无所谓美与丑,长成什么样子都是自己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绿珠自己可不一样,刚开始担心自己的眉心痣是多余的赘物,加上小时候还处于“丑小鸭”阶段,所以妈妈还特意用纱巾为自己遮掩面孔。谁知这一次“青风撩面”,忽然之间省悟到自己原来并不是个丑姑娘,于是面纱也不罩了,也敢大大方方地出门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