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广陵成绝响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费章节(16点)
没有见过竹林的人很难想象一片竹林是怎样的美景。当有风在竹林中徜徉时,那些细碎的竹叶摩擦的声音,几乎能够让人的灵魂也为之颤动。
镜头扫过那竹林。青翠欲滴的色泽,是雨后洗出的清新。鼻端嗅得到那竹子的清香,整个人的灵魂也为之荡涤。
叮当的声音在竹林摇曳的沙沙声中交织,循着声音去寻,在竹林的旁边了一个人。
是嵇康,他在打铁。
人们可以接受豪迈的酒客同时也是恣意的剑客,而对于一个风雅的文人同时也喜好打铁这件事却往往只觉得啼笑皆非。然而那种在看见嵇康打铁时想要笑出来的心情仅仅一闪而逝,大概是因为美。
太美。
他穿一身粗布麻衣,随意地挽起袖子,却好似满身绫罗绸缎,依旧是王孙。他披散着一头乱发,少了几分峨冠的雅致,却多了肆意和自由。他理当在琼宴上举杯,却在这竹林边举锤打铁。即使是在旁人做来粗野的动作,他做起来却犹如在进行着世界上最神圣的事业。他打铁的时候发出的叮当声,伴随着风吹过竹林的声音,竟如此让人心醉。
如果说李白的美更多的是在他横溢的才华的话,嵇康的美,就是那种褪尽浮华之后的质朴。即使不修边幅,即使不赋诗作词,没有人能说他没有才气。即使痛饮狂歌,即使林旁打铁,谁也不能说他不是风雅之士。他越是做着这些大俗之事,那被他收敛起来的大雅的本质越是明显地呈现在了所有观众面前。
终究,那些冗长而和缓的铺垫在一点一滴改变观众们的看法。他们通过情节的千丝万缕体会到嵇康的表象,有借那一曲没有奏完的《广陵散》了解了嵇康的内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嵇康衣冠端正,风度翩翩,他们因这风度而对嵇康产生好感。然而,当嵇康隐居竹林,衣衫斜披,头发蓬乱,抛弃所有精致的细节和精致的时候,人们终究因为嵇康的灵魂而触动,即使是不看那被精心设计的造型,也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个人真美。
嵇康的旁边站着一个人,贵气十足,还带着随从,这个人在之前曾经出场过,是那个崇拜嵇康到了为了让对方品评的作品而把写的书扔下就跑的钟会。此时的他已经飞黄腾达,但站在嵇康面前,嵇康不开口,钟会竟不能先出声。
气氛有些古怪。嵇康自顾自地锻铁,一举一动丝毫没有被钟会影响,而钟会本以为的身份已经和往日不同,对方应该会多少尊重一点,却得了个不尴不尬的结果。于是他转身想要离开。而到了这个时候,嵇康才缓缓抬头,问了他一句: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云淡风轻,问话的时候,似乎没有任何意思。藏在骨子里的倨傲,即使是在拮据到需要打铁来养活的时候,也没有任何消磨。或者说,这个人内心的高傲,在他困顿的时候竟不许他以他擅长的风雅之事换钱,竟还要用打铁的方式对抗这让他失望的世界,展现他无力的抗拒?
能够懂得嵇康的人,终究是少的。至少,钟会只会以为这是对方在给他下马威,在展现对方的与众不同。所以他仅仅是丢下一句话……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之后,就拂袖而去了。
放映厅中有人在轻笑,或许是觉得这一个场景颇为有趣。人们总是喜爱如李白嵇康这样有才华的人的,他们的骄傲也往往会被人们宽容。然而,几乎所有的影迷,不会想到的一点就是,普通人乐意对这样的人宽容,处于上位者却未必。就像李白,被赐金放还,就像嵇康,被司马氏忌恨。
一直到现在,《广陵散》给人的感觉都是温柔和缓的。然而,变化很快就来了。成秋屏用这样平缓到很多人都开始觉得烦躁的节奏铺垫了这么久,就是为了使得前后的风格形成强烈的对比:
山涛举荐嵇康做官,被嵇康以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堵住了嘴。他到底是不愿意在司马氏正当权的时候出头的。蔑视礼教,并不意味着嵇康会接受原本就和站在对立面的势力。他心中有着一杆称,行为处事全都依照他的原则而来。狂放的表象之下,是正直、谦逊、持节如竹的内心。然而,既然司马氏当权,负有盛名有总是和司马氏不对付的嵇康,可能不被对付?
嵇康入狱。
当那一身清雅的君子被困于方寸之地的时候,所有人的心都不自觉地揪了起来。在舒缓的节奏之下原本忘记的那一口棺木,再度出现在了人们心上,压得沉甸甸的,几乎无法呼吸。
画面里,无数人奔走相告,打算将嵇康营救出来。他们很多人或许未曾和嵇康相见过一面,然而,那一个风雅的君子,谁人能不敬不爱,不想办法让他脱离囹圄,让他回归山林之间,悠然地过的生活?
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到底能有多强呢?曾有人不大个人魅力能达到多大的高度,直到一部电影引发大规模的静坐示威。而此时此刻,嵇康凭借着他在士林中的盛名,竟引得无数人将和他一起坐牢当成是荣耀,竞相跑进了监狱。
司马昭大怒,然而,在同时他又不应该如何处理嵇康。真的杀了他?嵇康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太高了,高到一群人不愿做官而愿意为嵇康忍受监牢之苦。假如他对嵇康动手的话,岂不是说他的声名也会因此受到损害?
然而钟会说了两句话嵇康,卧龙也,不可起用。天下之人,唯有他才是您的阻碍,不如除之,天下风气当为之一清。”
在这句话出口的时候,司马昭的脸上是沉思的表情,而电影院中响起了低低的咒骂声。那是对钟会的不齿。不过就是一件小事而已,这个人竟然怀恨在心这么久,现在还提出这样恶毒的建议!
他们在提心吊胆,为了嵇康的命运提心吊胆,即使内心隐隐想起那白色的招魂幡,悲凉的《梁父吟》,还有那口棺木,但所有人还是想要逃避,逃避那个嵇康必将消逝的事实。有时候,普通人是很好懂的,他们对喜欢的人无比宽容,打从内心希望这个人好。就像他们希望李白永远幸福,而为了这个目的可以静坐示威一样。就是明结局,他们依旧不愿意承认。
于是当司马昭点头的时候,整个放映厅在那一刻静得像是要窒息——成秋屏刻意将这一幕做了消音处理。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仿佛是喉头哽住了一样,所有人都抓紧了座位旁的扶手,不敢一切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这可以呢?嵇康,嵇康明明就没有介入朝堂的斗争了,就让他在山林之间锻铁读书,不行吗?为非要有人因为他的才华而不忿,甚至做出要除去他的决定?
他们看见穿着一样衣服的太学生们为了嵇康而快步走在路上。在墙瓦之间,所有人都行色匆匆。
密集的脚步声,却不显得乱,但是这样的步伐对于文士们来说,已经是足够失仪的举动了。观众们看着这些人穿行在街道上。有面色茫然的百姓和他们擦肩而过,有文人雅士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这一幕成秋屏拍摄了好几次,反复挑刺之后才得到了最好的效果。看着这些人逐渐汇集起来,观众们的心情也随之紧张起来。难道、难道这些人是要去给嵇康求情吗?如果是这么多人一起求情的话,说不定司马昭会改变的想法?
他们满怀期待。
可是,求情的最后结果却是……嵇康东市受刑。
所有人已经失去了反应的力量。他们的心情已经彻底被*纵了。先是一开始被平和的气氛打动,体会到那隐居的心境,然后是为嵇康入狱而紧张,因其他人敬佩嵇康竟陪他坐牢而欣慰,缘钟会的一句撺掇而愤怒,由太学生们的求情而希望,因最后的希望落空而痛苦。
这一刻,他们将的心情牵系到了嵇康身上,他的命运就是他们心中的情绪指引。
太学生们无力,只能在东市送嵇康最后一程。
这一刻,和缓的节奏早已变化成了激烈的旋律。嵇康端坐在刑场上,还带着的琴。君子六艺,琴为心声。
那个君子在刑场上环视四周,每一双眼睛投射出的视线都落在他的身上,是希冀,是无奈,是痛苦,这群人迫切地希望他能够活下来,因为他们敬重他。他太学生们去为求情了,在司马氏权势滔天的时候,这一群儒生满怀期望地去为求情,只为能够教授他们一支琴曲。真是为了曲曲一支琴曲吗?
他都明白的。只是可惜了。
即使是此刻,他也没有展现出半点悲痛的情绪。那平和的表情,或许会让希望借杀死他来堵住天下人的口,让文人们失去的气节的人失望吧。可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能办呢?和他相处几十年的人都说从未见过他喜愠之色,多年养气的功夫,到底是有的。他是文人,是雅士。纵使远离朝堂,纵使放浪形骸,本质不改。面临死亡又能如何呢?生死之事,他早已看淡。
他收回了的目光。
他将琴放好。
他将手指压在了琴弦上。
那琴一声低吟,依旧是绝妙的音色,是那被人称赞为余音可绕梁三日的天籁。然而这一声,却分明让所有人都觉得心头一沉。这是《广陵散》第二次在电影中响起,比起第一次而言,这一次演奏,大约也是嵇康生命中最后一次演奏了。
琴是君子之器,琴音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琴声就是心声。
而那纷杂的感情,未曾在嵇康的脸上和举动透露出来的情感,就在此刻,从这一曲《广陵散》中透露。
他幼有才名,年少得志,却偏偏生在这混乱的时代。中原十室九空,疫病与死亡充斥了生命。
他曾见过太多人死去,身边的亲人,曾经的友人,或者不相干者。听惯了的是丧歌,见惯了的是招魂幡。
他未尝没有雄心壮志,然而死亡的阴影随时都笼罩在头顶,他只能选择明哲保身,于是隐居山林。
他心中太清醒,所以无法忍受窃据主位的司马氏,以至于有所龃龉。
他以才傲世,于是招致妒忌,如钟会之流,不就是因为一次不快而推了他一把吗?
他也有挚友,竹林七贤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他终是有遗憾。未曾报国,未曾与妻子白头,未曾见孩儿长立,未曾报这一群为奔走的人。
然而,然而……
他弹着《广陵散》,《广陵散》歌颂着聂政为家国大义舍生刺韩王的壮举。想那白虹贯日,该是如何的情景?他终究是没有聂政的勇武,只能以此曲发泄心中的忧愤。
一曲,终。
他人生的尽头就要到来了。有人在刑场旁嚎啕大哭,丝毫不顾本该被刻入骨子里的风度。然而此刻没有人会理会礼数,他们看着嵇康,仿佛在等待,在期望。
再度环视全场一周,嵇康缓缓开口,朗声说袁孝尼曾经希望学习这首曲子,可惜我那时不愿教他。”
他似乎露出了一个细小的笑容,嘴角轻轻上钩,却分明不是喜悦,“而今……而今……《广陵散》……自此之后,绝矣!‘
话尽,却见嵇康将琴猛地抬起又摔下,那被无数人渴盼的一代名琴就这样被摔毁。
哭嚎声陡然变大,屏幕陡然一黑,没人看见嵇康真正的死亡,故事就在此刻戛然而止,然而那悲凉哀婉的《梁父吟》再度响起。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广陵散》自此绝矣。
嵇康自此绝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
??费章节(16点)
没有见过竹林的人很难想象一片竹林是怎样的美景。当有风在竹林中徜徉时,那些细碎的竹叶摩擦的声音,几乎能够让人的灵魂也为之颤动。
镜头扫过那竹林。青翠欲滴的色泽,是雨后洗出的清新。鼻端嗅得到那竹子的清香,整个人的灵魂也为之荡涤。
叮当的声音在竹林摇曳的沙沙声中交织,循着声音去寻,在竹林的旁边了一个人。
是嵇康,他在打铁。
人们可以接受豪迈的酒客同时也是恣意的剑客,而对于一个风雅的文人同时也喜好打铁这件事却往往只觉得啼笑皆非。然而那种在看见嵇康打铁时想要笑出来的心情仅仅一闪而逝,大概是因为美。
太美。
他穿一身粗布麻衣,随意地挽起袖子,却好似满身绫罗绸缎,依旧是王孙。他披散着一头乱发,少了几分峨冠的雅致,却多了肆意和自由。他理当在琼宴上举杯,却在这竹林边举锤打铁。即使是在旁人做来粗野的动作,他做起来却犹如在进行着世界上最神圣的事业。他打铁的时候发出的叮当声,伴随着风吹过竹林的声音,竟如此让人心醉。
如果说李白的美更多的是在他横溢的才华的话,嵇康的美,就是那种褪尽浮华之后的质朴。即使不修边幅,即使不赋诗作词,没有人能说他没有才气。即使痛饮狂歌,即使林旁打铁,谁也不能说他不是风雅之士。他越是做着这些大俗之事,那被他收敛起来的大雅的本质越是明显地呈现在了所有观众面前。
终究,那些冗长而和缓的铺垫在一点一滴改变观众们的看法。他们通过情节的千丝万缕体会到嵇康的表象,有借那一曲没有奏完的《广陵散》了解了嵇康的内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嵇康衣冠端正,风度翩翩,他们因这风度而对嵇康产生好感。然而,当嵇康隐居竹林,衣衫斜披,头发蓬乱,抛弃所有精致的细节和精致的时候,人们终究因为嵇康的灵魂而触动,即使是不看那被精心设计的造型,也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个人真美。
嵇康的旁边站着一个人,贵气十足,还带着随从,这个人在之前曾经出场过,是那个崇拜嵇康到了为了让对方品评的作品而把写的书扔下就跑的钟会。此时的他已经飞黄腾达,但站在嵇康面前,嵇康不开口,钟会竟不能先出声。
气氛有些古怪。嵇康自顾自地锻铁,一举一动丝毫没有被钟会影响,而钟会本以为的身份已经和往日不同,对方应该会多少尊重一点,却得了个不尴不尬的结果。于是他转身想要离开。而到了这个时候,嵇康才缓缓抬头,问了他一句: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云淡风轻,问话的时候,似乎没有任何意思。藏在骨子里的倨傲,即使是在拮据到需要打铁来养活的时候,也没有任何消磨。或者说,这个人内心的高傲,在他困顿的时候竟不许他以他擅长的风雅之事换钱,竟还要用打铁的方式对抗这让他失望的世界,展现他无力的抗拒?
能够懂得嵇康的人,终究是少的。至少,钟会只会以为这是对方在给他下马威,在展现对方的与众不同。所以他仅仅是丢下一句话……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之后,就拂袖而去了。
放映厅中有人在轻笑,或许是觉得这一个场景颇为有趣。人们总是喜爱如李白嵇康这样有才华的人的,他们的骄傲也往往会被人们宽容。然而,几乎所有的影迷,不会想到的一点就是,普通人乐意对这样的人宽容,处于上位者却未必。就像李白,被赐金放还,就像嵇康,被司马氏忌恨。
一直到现在,《广陵散》给人的感觉都是温柔和缓的。然而,变化很快就来了。成秋屏用这样平缓到很多人都开始觉得烦躁的节奏铺垫了这么久,就是为了使得前后的风格形成强烈的对比:
山涛举荐嵇康做官,被嵇康以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堵住了嘴。他到底是不愿意在司马氏正当权的时候出头的。蔑视礼教,并不意味着嵇康会接受原本就和站在对立面的势力。他心中有着一杆称,行为处事全都依照他的原则而来。狂放的表象之下,是正直、谦逊、持节如竹的内心。然而,既然司马氏当权,负有盛名有总是和司马氏不对付的嵇康,可能不被对付?
嵇康入狱。
当那一身清雅的君子被困于方寸之地的时候,所有人的心都不自觉地揪了起来。在舒缓的节奏之下原本忘记的那一口棺木,再度出现在了人们心上,压得沉甸甸的,几乎无法呼吸。
画面里,无数人奔走相告,打算将嵇康营救出来。他们很多人或许未曾和嵇康相见过一面,然而,那一个风雅的君子,谁人能不敬不爱,不想办法让他脱离囹圄,让他回归山林之间,悠然地过的生活?
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到底能有多强呢?曾有人不大个人魅力能达到多大的高度,直到一部电影引发大规模的静坐示威。而此时此刻,嵇康凭借着他在士林中的盛名,竟引得无数人将和他一起坐牢当成是荣耀,竞相跑进了监狱。
司马昭大怒,然而,在同时他又不应该如何处理嵇康。真的杀了他?嵇康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太高了,高到一群人不愿做官而愿意为嵇康忍受监牢之苦。假如他对嵇康动手的话,岂不是说他的声名也会因此受到损害?
然而钟会说了两句话嵇康,卧龙也,不可起用。天下之人,唯有他才是您的阻碍,不如除之,天下风气当为之一清。”
在这句话出口的时候,司马昭的脸上是沉思的表情,而电影院中响起了低低的咒骂声。那是对钟会的不齿。不过就是一件小事而已,这个人竟然怀恨在心这么久,现在还提出这样恶毒的建议!
他们在提心吊胆,为了嵇康的命运提心吊胆,即使内心隐隐想起那白色的招魂幡,悲凉的《梁父吟》,还有那口棺木,但所有人还是想要逃避,逃避那个嵇康必将消逝的事实。有时候,普通人是很好懂的,他们对喜欢的人无比宽容,打从内心希望这个人好。就像他们希望李白永远幸福,而为了这个目的可以静坐示威一样。就是明结局,他们依旧不愿意承认。
于是当司马昭点头的时候,整个放映厅在那一刻静得像是要窒息——成秋屏刻意将这一幕做了消音处理。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仿佛是喉头哽住了一样,所有人都抓紧了座位旁的扶手,不敢一切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这可以呢?嵇康,嵇康明明就没有介入朝堂的斗争了,就让他在山林之间锻铁读书,不行吗?为非要有人因为他的才华而不忿,甚至做出要除去他的决定?
他们看见穿着一样衣服的太学生们为了嵇康而快步走在路上。在墙瓦之间,所有人都行色匆匆。
密集的脚步声,却不显得乱,但是这样的步伐对于文士们来说,已经是足够失仪的举动了。观众们看着这些人穿行在街道上。有面色茫然的百姓和他们擦肩而过,有文人雅士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这一幕成秋屏拍摄了好几次,反复挑刺之后才得到了最好的效果。看着这些人逐渐汇集起来,观众们的心情也随之紧张起来。难道、难道这些人是要去给嵇康求情吗?如果是这么多人一起求情的话,说不定司马昭会改变的想法?
他们满怀期待。
可是,求情的最后结果却是……嵇康东市受刑。
所有人已经失去了反应的力量。他们的心情已经彻底被*纵了。先是一开始被平和的气氛打动,体会到那隐居的心境,然后是为嵇康入狱而紧张,因其他人敬佩嵇康竟陪他坐牢而欣慰,缘钟会的一句撺掇而愤怒,由太学生们的求情而希望,因最后的希望落空而痛苦。
这一刻,他们将的心情牵系到了嵇康身上,他的命运就是他们心中的情绪指引。
太学生们无力,只能在东市送嵇康最后一程。
这一刻,和缓的节奏早已变化成了激烈的旋律。嵇康端坐在刑场上,还带着的琴。君子六艺,琴为心声。
那个君子在刑场上环视四周,每一双眼睛投射出的视线都落在他的身上,是希冀,是无奈,是痛苦,这群人迫切地希望他能够活下来,因为他们敬重他。他太学生们去为求情了,在司马氏权势滔天的时候,这一群儒生满怀期望地去为求情,只为能够教授他们一支琴曲。真是为了曲曲一支琴曲吗?
他都明白的。只是可惜了。
即使是此刻,他也没有展现出半点悲痛的情绪。那平和的表情,或许会让希望借杀死他来堵住天下人的口,让文人们失去的气节的人失望吧。可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能办呢?和他相处几十年的人都说从未见过他喜愠之色,多年养气的功夫,到底是有的。他是文人,是雅士。纵使远离朝堂,纵使放浪形骸,本质不改。面临死亡又能如何呢?生死之事,他早已看淡。
他收回了的目光。
他将琴放好。
他将手指压在了琴弦上。
那琴一声低吟,依旧是绝妙的音色,是那被人称赞为余音可绕梁三日的天籁。然而这一声,却分明让所有人都觉得心头一沉。这是《广陵散》第二次在电影中响起,比起第一次而言,这一次演奏,大约也是嵇康生命中最后一次演奏了。
琴是君子之器,琴音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琴声就是心声。
而那纷杂的感情,未曾在嵇康的脸上和举动透露出来的情感,就在此刻,从这一曲《广陵散》中透露。
他幼有才名,年少得志,却偏偏生在这混乱的时代。中原十室九空,疫病与死亡充斥了生命。
他曾见过太多人死去,身边的亲人,曾经的友人,或者不相干者。听惯了的是丧歌,见惯了的是招魂幡。
他未尝没有雄心壮志,然而死亡的阴影随时都笼罩在头顶,他只能选择明哲保身,于是隐居山林。
他心中太清醒,所以无法忍受窃据主位的司马氏,以至于有所龃龉。
他以才傲世,于是招致妒忌,如钟会之流,不就是因为一次不快而推了他一把吗?
他也有挚友,竹林七贤的大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他终是有遗憾。未曾报国,未曾与妻子白头,未曾见孩儿长立,未曾报这一群为奔走的人。
然而,然而……
他弹着《广陵散》,《广陵散》歌颂着聂政为家国大义舍生刺韩王的壮举。想那白虹贯日,该是如何的情景?他终究是没有聂政的勇武,只能以此曲发泄心中的忧愤。
一曲,终。
他人生的尽头就要到来了。有人在刑场旁嚎啕大哭,丝毫不顾本该被刻入骨子里的风度。然而此刻没有人会理会礼数,他们看着嵇康,仿佛在等待,在期望。
再度环视全场一周,嵇康缓缓开口,朗声说袁孝尼曾经希望学习这首曲子,可惜我那时不愿教他。”
他似乎露出了一个细小的笑容,嘴角轻轻上钩,却分明不是喜悦,“而今……而今……《广陵散》……自此之后,绝矣!‘
话尽,却见嵇康将琴猛地抬起又摔下,那被无数人渴盼的一代名琴就这样被摔毁。
哭嚎声陡然变大,屏幕陡然一黑,没人看见嵇康真正的死亡,故事就在此刻戛然而止,然而那悲凉哀婉的《梁父吟》再度响起。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广陵散》自此绝矣。
嵇康自此绝矣。(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小说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