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一战主要战役――1914年

一战主要战役――1914年

作者:裸奔在天堂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边境交战】

    1914年8月21―25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与英法联军在法国东北部发生的边境交战。

    德国战争计划规定,德军进攻军队经过比利时和巴黎西部地区对法军主力实施迂回,以达成围歼法军主力的目的。德军的主要集团(第1、第2、第3、第4、第5集团军,共22个步兵军和后备军,7个骑兵师)根据这一计划,沿比利时领土推进,8月21日前出到布鲁塞尔和隆维地区。德军统帅部(最高统帅德皇威廉二世)要求按既定的战争计划继续进攻。英法联军的主力(法第3、第4、第5集团军,英远征军,共22个半军,7个半骑兵师)在盟国最高统帅部修改了作战计划之后,于8月21日前推进到埃坦、蒙梅迪、梅济耶尔、迪南、那墓尔、沙勒罗瓦、朗德勒西一线。按照法军总司令霞飞将军的命令,英法联军按离心方向转入进攻。第3集团军向隆维、阿尔隆方向,第4集团军向讷夫沙托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任务是歼灭德军第4、第5集团军。向北进攻的法国第5集团军和在蒙斯、苏瓦尼方向作战的英军应牵制敌北方集团(德国第1、第2、第3集团军),并保障从北面实施的主要突击。法国第1、第2集团军的任务是在梅斯以南作战,牵制可能威胁法第3、第4集团军翼侧的德军。

    双方力图通过进攻完成任务,这就导致在阿登地区和桑布尔河与马斯河之间地区的大规模的遭遇交战(沙勒罗瓦交战)。8月22―25日阿登交战过程中,法国第3、第4集团军被德国第5、第4集团军击败,被迫向凡尔登和马斯河退却。8月21―25日沙勒罗瓦交战中,德军第2集团军强渡桑布尔河并先于法国第5集团军展开,并将其击退至出发地位。德军第3集团军从东面逼近马斯河,对法国第5集团军构成了合围的威胁,迫使它于8月25日前撤退到菲利普维尔以南地区。8月23―24日德军第1集团军在蒙斯地区把英国远征军击退到勒卡托、康布雷一线。右翼法军两个集团军(第1、第2集团军)企图从8月14日起在洛林地区发起进攻。8月17―19日,他们到达萨尔布尔(萨尔堡)、韦尔加维尔、欧龙地区,于8月20日同转入进攻的德军第6、第7集团军遭遇,8月27日被击退至默尔特河。

    点评:在宽230余公里的正面展开边境交战的结果,使德国掌握了法德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英法联军在凡尔登以北全线失利,被迫南撤。但是德军最高统帅部过高估计既得战果,错误地认为法军已被击溃。鉴于德军第8集团军在东普鲁土与俄军作战(参见东普鲁士战役)中遭到严重失败,德军统帅部于8月26日开始从西线的右翼抽调2个军和1个骑兵师派往东普鲁士,从而削弱了德军在法国主要进攻方向上的突击集团。这时,联军统帅部先后重新部署了撤到埃纳河和马恩河的各集团军,大大加强左翼,从而为联军转入反攻并取得马恩河战役胜利创造了条件。

    交战中双方在军队指挥,组织警戒、侦察和通信联络等方面都犯了严重错误。由于这些错误,结果在崎岖不平的阿登地区双方突然遭遇,一些部队擅自放弃阵地,暴露了友邻翼侧,使友邻被迫撤退。法军后卫作战成功:保障了部队撤退,并巧妙进行防御战斗。德军进攻时同样缺乏必要的侦察,因此有时迟疑不决,也末组织对法军的迅猛追击。

    2、【东普鲁士战役】

    1914年8月17日―9月15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期,俄军西北方面军(司令官为日林斯基将军)在东普鲁士对德军第8集团军实施的一次进攻战役,又称马祖里湖战役。

    1914年8月上旬,应英法军指挥部的再三请求,俄军没有完成动员和集结就开始了进攻,以粉碎德军主力对法国的进攻。战役的直接目的是歼灭德国第8集团军(14.5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近1000门火炮;司令官为普里特维茨将军,自8月23日起为兴登堡将军)和攻占东普鲁士,为尔后进攻西里西亚创造条件,以减轻德军对西线的压力。

    根据方面军指挥部的企图,连年坎普夫将军的俄国第1集团军(6.5个步兵师、5.5个骑兵师、火炮492门)应当从北面向马祖里湖地区实施迂回突击,以吸引德军主力;萨姆索诺夫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11.5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火炮720门)应当从西面对该区实施迂回突击。切断其向维斯瓦河的退路并歼灭之。,当面德军企图依托坚固工事并利用铁路运输系统,实施机动防御,迟滞俄军进攻。

    8月17日,第1集团军的3个步兵军袭击东普鲁士,揭开了进攻的序幕。8月19日德国第1军在施塔卢珀嫩的战斗中被击退。次日,在贡宾嫩―戈乌达普一线俄国第1集团军遭德第8集团军主力反击,俄军右翼一度被击退,但中路粉碎德第17军的正面攻击,德军遭到失败,开始向西撤退。这就造成了追击和彻底歼灭德国第8集团军的有利条件,但是8月21―22日第1集团军按兵不动,坐失战机。该集团军后来的进攻又相当缓慢,而且没有与第2集团军会师,而是向柯尼斯堡方向推进,致使德军摆脱了打击,第2集团军开始孤军作战。

    德军指挥部利用了俄军两个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并从截获的俄军明码电报中得知他们的行动计划,于是在8月21日命令部队停止退却,24―26日,新任德第8集团军司令兴登堡和参谋长鲁登道夫利用发达的铁路网,重新部署部队,留下由2个师组成的屏护队牵制俄第1集团军,调遣第8集团军的几乎全部兵力去攻打8月20日越过边界的俄国第2集团军。其具体计划是:以第20军另2个师正面牵制俄军中路第13、第15、第23军,而以主力实施两翼夹击,由第1军对乌兹达乌实施主要突击,攻歼俄军左翼第1军后,向俄军中央3个军的后方发展进攻;由第17军、第1预备军对俄军右翼第6军实施辅助突击,得手后向俄中央3个军侧后发展进攻。26―27日,德第17、第1预备军在比绍夫斯堡以南地区与俄第6军遭遇并将其击退;第1军遭俄军顽强抵抗,遂假借俄第1军军长名义命令俄军撤退;第20军诱敌深入,且战且退,撤至坦嫩贝格设防固守。第2集团军丧失了第1集团军的支援和配合,经两天激战,德军击退俄第2集团军两翼部队,而对其中路3个军形成包围态势。28―29日,俄第13、第15军和第23军第2师在坦嫩贝格以东科穆辛森林地区被围歼,被俘9.5万人,伤亡3万人,损失火炮500门,萨姆索诺夫自杀。

    此后,德第8集团军迅速北调,得到来自西线的近卫预备军、第11军和第8骑兵师的加强后,企图以第1预备军、第11、第20和第17军发动正面进攻,以第1军和近卫预备军分别从两翼实施迂回突击,围歼俄第1集团军。俄军大本营决定在第1和第2集团军之间的中间地带组建第10集团军,用于保障第1集团军左翼,并命令第1集团军坚守马祖里湖以北地区,以牵制德第8集团军,使其无力支援奥军。9月6日,德军发起进攻,遭俄军抵抗,正面进攻受挫;9~10日,右翼第1军顽强作战,突破俄军左翼防线,迫使俄第2军撤退,打开通向贡宾嫩的道路。连年坎普夫担心退路被切断,命令所部撤退,同时以2个师的兵力从正面实施反突击,掩护主力撤退。德军包围俄国第1集团军的企图未能得逞。至15日,俄军全部撤至涅曼河东岸。德军担心俄军有诈,未迅速实施追击。俄第1集团军被俘4.5万人,伤亡约10万人,损失火炮150门。

    点评:此战,俄军西北方面军在东普鲁士的进攻战役以失败而告终。俄国人损失了近25万士兵和大量武器装备。失败的原因是日林斯基的无能指挥和连年坎卡普夫实际上的背叛行为。加上对敌情不明并严重泄密,两个集团军未能协同作战。德军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以损失2.5万人的代价取得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尽管如此,此役仍具有重要战略成果:迫使德军指挥部将2个军和1个骑兵师从法国战场调到东普鲁士。此外,在梅斯地区的1个军也准备调离。这就削弱了在西部的德军突击集团的力量,并且成了1914年9月初在马恩河战役中德军失败的原因之一,战争初期俄军的积极行动粉碎了德军指挥部各个击破同盟国的计划。

    3、【加里西亚战役】

    1914年8月18日至9月21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西南方面军各集团军对奥匈军队进行的战略性战役。

    该战役是在维斯瓦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在320―400公里的正面上层开的。双方参战的军队有100多个步兵师和骑兵师,总计约200万人,近5000门火炮。加里西亚会战开始前,兵力对比为:俄军―36.5个步兵师和12.5个骑兵师;奥匈军队―39个步兵师和10个骑兵师。后来,俄军增至50个步兵师和20个半骑兵师,而奥匈军队增至48个步兵师和11个骑兵师。

    俄军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为伊万诺夫将军)受命围歼奥匈军队在加里西亚的基本兵力,阻止敌军南撤过德涅斯特河和向西撤往克拉科夫一带。为此目的,方面军以第3、第8集团军在杜布诺、利沃夫方向,在普罗斯库罗夫、加利奇等方向实施主要突击,而以第4、第5集团军从北面向普热梅希尔实施主要突击。由于盟军请求加速进攻,俄国各集团军尚未全部集结和展开完毕,即于8月18日至23日期间先后发起进攻。奥匈军队指挥部(总司令弗里德里希大公,总参谋长f.康拉德·冯·赫岑多夫元帅)计划以第1、第4集团军的兵力,在库默尔将军的集团军级集群和沃伊尔施将军的德国后备兵军的支援下,向卢布林、海鸟姆实施主要突击,粉碎西南方面军的右翼(第4、第5集团军)。它们的右翼应由第3集团军和克韦斯将军的集团军级集群保障;而从8月3日起,由第2集团军保障。在奥匈军队的主要突击方向上,指挥部集中了三分之二的兵力,其余三分之一的兵力用以对付俄国第3、第8集团军。8月18日至19日,双方军队开始接敌运动,8月23日,在宽320公里的正面上展开了一场遭遇交战。交战过程中,向卢布林和海鸟姆进攻的奥匈军队第1集团军(司令为丹克尔将军)和第4集团军(司令为奥芬贝格)8月23―24日在克拉希尼克附近,8月26―31日在托马舒夫附近,分别重创俄军第4集团军(司令为扎尔茨将军8月22日起改为埃韦尔特将军)和第5集团军(司令为普列韦将军),迫其退向卢布林、海乌姆和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随后,奥匈军队各集团军因遭到俄军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进攻速度随之减慢,8月18日和19日俄国西南方面军第8集团军(布鲁西洛夫将军指挥)和第3集团军(鲁兹斯基将军指挥)分别发起进攻,8月26―28日,在佐洛塔亚利帕河地区打败奥匈第3集团军(布鲁德曼将军指挥)。

    8月29―31日,在格尼拉亚利帕河地区的交战中,俄军第3集团军于利沃夫东南突破奥匈军队正面,而第8集团军则击退了从塞尔维亚战场调来的、并得到克韦斯集群加强的奥匈第2集团军(伯姆―埃利莫利将军指挥)的反突击。奥匈军队的右翼开始向戈罗多克阵地(利沃夫以西30公里)退却。9月3日俄军占领利沃夫,9月2日占领加利奇。

    奥匈军队指挥部留下一支力量不大的掩护队抵御俄军第5集团军,而把第4集团军南调对付俄军第3集团军。在9月5―12日的哥罗多克交战中,奥匈第4、第3、第2集团军企图粉碎俄军第3、第8集团军。他们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此时奥匈战线左翼的形势急剧恶化。担任防御的俄国第4、第5集团军得到了增援,9月3日,第9集团军(列奇茨基将军指挥)被调往第4集团军的右侧。9月4日,俄军3个集团军(第9、第4、第5集团军)全部转入反攻,迫使奥匈军队开始退却。第5集团军向俄罗斯拉瓦的进攻,开始威胁到奥匈第4集团军向后方的退路。奥匈军队指挥部被迫中断戈罗多克交战,并于9月11日夜间开始向桑河对岸撤退。由于对奥匈军队的追击迟缓和组织不善,致使其得以摆脱俄军,免遭全歼。9月21日,俄军包围了普热梅希尔要塞。

    点评:战役期间,俄军各集团军前进了280―300公里。进攻的平均速度为每昼夜8―9公里。双方均遭重大损失,但都未能达成预定目的。奥匈军队损失约40万人(其中10万余人被俘)和400门火炮。俄军损失约23万人(其中4万人被俘)和94门火炮。实施加里西亚会战的结果,加里西亚和奥地利占领的波兰部分领土,获得解放,匈牙利和西里西亚已面临入侵的威胁,德国最强大的盟国――奥匈帝国的军事实力则受到严重削弱。奥匈军队如无德军支援已不能单独作战。德国被迫从西线调大量兵力转到俄国战场,这就缓和了英法军队的困境。俄军进行加里西亚会战,就有力地援助了塞尔维亚军队。德意志同盟的战略战役能力受到削弱,他们迅速结束战争的打算也就此落空。加里西亚会战的作战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这次战役的特点是:战役规模大,大量兵力参加遭遇交战,双方部队都一再向对方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力图先敌展开和夺取主动权。加里西亚会战是俄军突破敌人坚固筑垒阵地的典范。在戈罗多克交战中,俄军各兵团相互配合默契,巧妙地结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战斗样式显示了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作战的能力。各师进攻地带的宽度不超过8公里。火炮密度为每公里正面5―8门,在第4集团军达到22门。炮兵连配属给步兵团或营,从暴露阵地对其进行火力支援。步兵营在炮火准备(包括直接瞄准射击)之后,发起冲击。火力和运动的巧妙结合,保障了各步兵分队进攻的胜利。骑兵一般是大量集中地使用,但有时也分散配属给各师。在加里西亚会战过程中,杰出的俄军飞行员涅斯捷罗夫于1914年9月8日在世界上首次运用了空中撞击方法。各集团军一般都把所属各军配置在第一梯队,只留出近一个步兵师的兵力作为预备队。这就使司令官无法对战役的进程施加影响。指挥和协同动作组织不善,又加害怕脱离主力单独作战,致使俄军指挥部未能实施合围加里西亚奥匈军队的战役。俄军进攻往往导致击溃敌人和带来重大损失的正面突击。尽管俄军官兵作战勇敢,但因统帅部因循守旧,军队物质保障条件太差,而未能充分利用西南方面军的战果。

    4、【黑尔戈兰湾海战】

    1914年8月28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英海军在黑尔戈兰湾(北海东南部水域,靠近德国海岸,因该湾中央有一黑尔戈兰岛而得名,海战发生在黑尔戈兰岛以西)进行的一次海战。

    参战的兵力:英国方面有蒂里特梅军准将指挥的舰艇支队(31艘驱逐舰和2艘轻巡洋舰),比蒂海军中将指挥的战列巡洋舰群(5艘战列巡洋舰)和古迪纳夫海军准将指挥的舰艇中队(4艘轻巡洋舰),另有1个潜艇纵队(6艘潜艇);德国方面有第1和第5驱逐舰纵队(19艘驱逐舰)以及7艘轻巡洋舰。按照英国指挥部的企图,英国海军应当突然袭击警戒黑尔戈兰湾的德国舰艇,切断其返回基地的退路,并将其消灭。为了引诱德国第5驱逐舰纵队和“斯德丁”号、“弗劳恩洛布”号轻巡洋舰出海,英国海军派出潜艇在黑尔戈兰岛附近进行佯动。5时,1艘英国潜艇攻击了德国的1艘巡逻舰。为了搜索和消灭这艘潜艇,德国出动了第5驱逐舰纵队。6时50分,德**舰同蒂里特支队发生战斗接触,并开始向黑尔戈兰岛退却。在黑尔戈兰岛附近,德国的“斯德丁”号和“弗劳恩洛布”号轻巡洋舰投入战斗,后来又有5艘轻巡洋舰投入战斗;而英国方面,古迪纳夫中队也投入了战斗。由于有雾,战斗变成舰对舰、舰群对舰群盲目的火力冲突。中午,英国比蒂中将舰群的几艘战列巡洋舰驶抵作战地点,从而使英国海军在战斗中稳操胜卷。到14时,海战结束。德国海军的损失是:3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和1艘扫雷舰被击沉。英国海军有2艘轻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受重伤。

    点评:此战,英军指挥部未能完全实现战斗计划,其原因是违反了荫蔽行动的规定(德军指挥部根据英舰之间无线电通信突然增多这一情况而发觉英国海军已经出海),各舰群之间的协同组织得不好(支援兵力投入战斗太晚)以及各队之间的通信组织不佳(支援队的巡洋舰未能与轻兵力支队相遇)。

    5、【马恩河战役】

    1914年9月5―12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联军同德军在马恩河地区进行的大规模遭遇交战。

    英法联军边境交战(1914)失利后,为摆脱德军,英**队、法第4和第5集团军于9月4日前撤过马恩河(巴黎以东)。德第1集团军(司令为克卢克将军)和第2集团军(司令为比洛将军)因追击退却之敌而偏离了原定进攻方向,没有前出到巴黎以西,而是进至已集结有法军新建莫努里将军第6集团军的巴黎以东地区。联军中部(圣贡沼泽以北)得到法第9集团军加强。9月4日,法军总司令霞飞将军下达了进攻训令。据此,联军左翼(法第5集团军,英军和法第6集团军)应对德军右翼(德第1和第2集团军)实施主要突击,法第3集团军在凡尔登以西实施辅助突击。法新编第9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奉命牵制中部德军。

    德军统帅部(参谋总长毛奇将军)对巴黎东北出现法国新锐兵力深感不安,遂决定:第1和第2集团军在巴黎之前正面展开后,转入防御,而第3、第4和第5集团军则向南和东南方向继续进攻,以便会同从东面进攻的第6集团军合围凡尔登以南法军。

    此时的作战形势对联军较为有利,因联军在凡尔登一巴黎地带内的兵力占有优势:联军为56个步兵师和10个骑兵师(108.2万人,轻型火炮2816门,重型火炮184门),敌军为44个步兵师和7个骑兵师(90万人,轻型火炮2928门,重型火炮436门)。英法联军在主要突击方向的有生力量几乎超过德军1倍。加之,法第6集团军直接威胁德军战线右翼的安全,而德第2和第3集团军则因抽调2个军和1个骑兵师(8月26日起)开赴东普鲁土抗击俄军为援助盟国而组织的进攻(见东普鲁士战役1914),兵力相应减弱。

    9月5日,法第6集团军先遣部队和德第1集团军的右翼在乌尔克河地区触发战斗。法军首次使用汽车(共1200辆)把第6集团军一部由巴黎运往前线。克卢克将军察觉第1集团军右翼和后方受到威胁,遂由马恩河阵地抽调2个军加强乌尔克河防务。9月6日,英法联军全线转入反攻。克卢克未发觉来自正面的威胁,于9月6―8日调仅有的2个军去同法第6集团军作战。因此,在德第1和第2集团军相邻翼侧之间出现了一个宽达50公里的缺口。法第5集团军和英军向缺口运动,这就造成德第2集团军业已暴露的右翼有被包围和德第1集团军有被合围的危险局势。德第2集团军司令面对此种情况,于9月9日将右翼各军由蒙米赖北撤。德第1、第3和第4集团军停止进攻,随后撤过马恩河。毛奇对军队指挥失灵,不得不批准他们撤过埃纳河,退至兰斯以东地区。

    点评:马恩河交战以德军失败而告终。联军在宽达200公里的地带内,8昼夜推进60公里,伤亡25万人,德军损失30万人。这次进攻是一次高度机动的战役,它成为西战场1914年战局中联军反败为胜的转折点,意味着德军企图在西战场迅速歼敌的战略计划彻底破产,并暴露出在军队指挥方面存在严重错误,毛奇远离战场,对前线战况不明、指挥不当,各集团军缺乏协同,导致速胜计划破产。法军统帅部巧妙利用敌军错误,在军队指挥方面比较灵活,不仅利用铁路,而且使用汽车(把第6集团军由巴黎运往前线)成功地实施战区机动,从而开创了在战斗进程中大量使用汽车运送军队的先例。但联军也有失误,行动迟缓,坐失战机,使德军保存了实力。

    6、【华沙――伊万哥罗德战役】

    1914年9月28日―11月8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军西北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同德奥军队进行的战役。

    俄军在加里西亚会战中击溃奥匈军队之后,实际上已具备进袭德国东南部的条件。俄军指挥部在拟订进攻西里西亚作战计划时,于9月23日、开始变更部署,把西北方面军的第2集团军从纳雷夫河和涅曼河一线调到华沙地域,而把西南方面军的第4、第5、第9集团军从桑河调往华沙至桑多梅日地段。上述集团军再加上华沙筑垒地域的部队,共计有42个步兵师(47万人)、11个骑兵师(5万骑兵)和2400门火炮(要塞火炮不计在内)。为了消除这一威胁,德军指挥部决定从克拉科夫和琴斯托霍瓦两地域对伊万哥罗德和华沙实施突击,歼灭俄军西南方面军的北翼,进至俄军后方。这次进攻预定由奥匈第1集团军和德军新编第9集团军(共计24个步兵师、6个骑兵师,步兵29万余人、骑兵2万余人、火炮1600余门)负责实施。

    在俄军完成变更部署之前(10月14日前),奥德军队利用其在数量上的优势,于10月8日进至维斯瓦河和桑河河口,在此遇到俄军第4、第9集团军所属兵团的顽强抵抗。奥德军队多次企图强渡维斯瓦河和桑河均未成功。德军指挥部遂改变原定计划,用第17、第20军和弗罗梅尔将军率领的混成军在凯尔采和拉多姆地域建立一个由马肯森将军指挥的军队集群以夺取华沙。10月9日,该军队集群发起进攻。翌日,俄军第4、第5集团军开始强渡维斯瓦河,第2集团军进抵华沙以西一带。10月11日,在华沙和伊万哥罗德附近发生激烈的遭遇战斗。战斗中,德军对华沙的攻击被击退,而俄军在伊万哥罗德地域维斯瓦河左岸(科杰尼采附近)成功地建立了一个登陆场。德军的攻击逐渐减弱。从10月18日―23日,西北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的各集团军由新格奥尔吉耶夫斯克、华沙、伊万哥罗德和桑多梅日一线地区相继转入进攻。德军第9集团军司令官兴登堡元帅深恐陷入重围,于10月19日将马肯津所率军队集群从华沙附近撤走。10月21―26日,奥匈第1集团军企图增援德军,向伊万哥罗德发动进攻,但在遭遇战中被击溃。10月27日,德奥军队开始向原出发阵地全面撤退。俄军各集团军则继续向西和西南进攻,以便占领尔后向德国内地进军的有利出发地位。但由于军队指挥上的失误及后勤工作缺乏准备(后勤部队落后150多公里),各集团军进展缓慢。德奥军队虽损失惨重(近50%),但终免于全军覆没。至11月8日,俄军各集团军推进到乌涅尤夫、瓦斯克、普热德布日、梅胡夫和塔尔努夫以西地区,但在此受阻。

    点评:此战,就其规模来说(正面300余公里,纵深近140公里,双方参战兵力约90万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两个方面军兵力实施的一次最大战役。这一战役迫使德国将部分兵力投入东线,从而缓和了俄国盟军的在西线的处境,打破了德国企图将巴尔干国家拉到德国一边参战的计划。俄军巧部重兵重创德奥军队。但是由于沙皇俄国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都落后,对战争准备不足,加之在军队战役指挥与物资保障方面存在严重缺点,以致俄军未能取得决定性的成果和实现进袭德国的计划。

    7、【科罗内尔角海战】

    1914年11月1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和德国海军巡洋舰分舰队在科罗内尔角海域(智利沿岸附近)进行的一次海战。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施佩海军上将指挥的德国分舰队(2艘装甲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就已驶入太平洋,以便战争爆发后破袭英国重要海上交通线,牵制英国在大西洋活动的部分舰只,以此减轻德国海军主力作战的负担。10月末,施佩海军上将根据无线电侦察情报,查明了英国舰队的位置和编成。11月1日,德国分舰队在科罗内尔角海域与英国克拉多克海军少将率领的分舰队(2艘装甲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1艘辅助巡洋舰)遭遇,并击败了英国分舰队。战斗中,英国“好望角”号和“蒙默思”号装甲巡洋舰被击沉,克拉多克海军少将以下约1200名官兵阵亡。另外2艘英国巡洋舰趁能见度不佳逃走。

    英国舰队失利的原因是,德军在舰艇数量、质量(航速和火炮射速)和官兵训练素质方面占有优势;英军违反无线电静默原则,致使对方发现其舰位,并在有利条件下对其实施攻击。科罗内尔角海战后,英国海军参谋部不得不削弱舰队主力以加强太平洋舰队,并采取措施歼灭德国分舰队(参见福克兰群岛海战)。

    8、【罗兹战役】

    1914年11月29日至11月24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俄德战场罗兹方向实施的进攻战役。

    俄军结束华沙-伊万哥罗德战役后,俄军大本营制定了以西北方面军第2、第5集团军及西南方面军第4、第9集团军继续进攻的计划,目的在于深入德国境内。进攻开始日期定为11月14日,德军指挥部从截获的无线电报中获悉这一计划,遂决定先机制敌,夺取俄军战略主动权。德军指挥部将第9集团军(司令官马肯森将军)从琴斯托霍瓦、卡利什地域北调托伦地域,以便从该地对俄军第2、第5集团军侧后实施突然袭击,并将其围歼于罗兹地域。德军骑兵第3军、“布雷斯劳”军、“波森”军、r.沃伊尔施将军的军队集群(一个近卫后备军和两个步兵师),以及奥匈第2集团军的任务是,顶住俄军正面进攻和牵制俄军。战役开始时德第9集团军拥有步、骑兵15.5万人,机枪450挺和火炮960门;辅助军队集群(不含沃伊尔施将军的军队集群和奥匈第2集团军)有步、骑兵12.4万人,机枪250挺和火炮480门。当面俄军第1、第2和第5集团军共有步、骑兵36.7万人,机枪740挺和火炮1305门。德军指挥部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在有生力量和炮兵方面占有很大优势。11月11日,德第9集团军突击集群转入进攻,由托伦地域向库特诺――俄第1集团军(连年坎普夫将军)和第2集团军(舍伊杰曼将军)的接合部实施突击。该接合部是由俄军两个军负责掩护的。11月1日,俄第2、第5和第4集团军转入进攻。11月12―15日的战斗过程中,德军在弗沃茨瓦韦克和库特诺地域未能歼灭俄军。俄军且战且退,撤向东方。俄军第2集团军司令依据当前情况将部分兵力北调,并在罗兹以北地域设防,而西北方面军司令鲁兹斯基将军令第2和第5集团军向北方变更部署。德军为从东、南两面包围罗兹,马肯森派出谢费尔将军的突击集群(3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师)。该集群于1118―19日不顾重大伤亡迂回了俄第2集团军右翼,进至该集团军后方的罗兹至彼得罗库夫路段。德军突击集群在比被由南方赶来的普列韦将军的第5集团军所阻。沃伊尔施将军的军队集群和奥匈第2集团军的正面进攻被击退。11月18―21日的战斗中,德“波森”和“布雷斯劳”两军从西南方和南方迂回罗兹以便与谢费尔突击集群会合的企图,也被粉碎。俄军第1集团军在沃维奇地域组建的突击集群(约2个步兵军和2个骑兵师)由北方实施进攻,协同第2集团军封闭了罗兹以东布列兹纳城附近的一段战线。结果,使迂回到俄第2集团军后方的德军谢费尔突击集群自己陷入重围。11月23―24日的战斗中,谢费尔突击集群被击毙和被俘的达4万余人。但因连年坎普夫错误地把沃维奇突击集群大部兵力调往其他方向,仅留西伯利亚第6师扼守被围德军的退路,而该师又无力完成阻击任务,致使谢费尔突击集群的残部(6000人)于11月24日突围成功。

    点评:此战,德军合围俄军第2和第5集团军的计划被打破。德第9集团军采取楔入俄军第1和第2集团军接合部的行动,是企图冒险行事,侥幸取胜,但在进行合围机动时,自己却钻进口袋,仅因俄军第1集团军司令连年坎普夫的错误才得以逃脱。俄军统帅部预定向德国腹地推进的企图也未实现。罗兹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运动战阶段规模最大和最复杂的战役之一,是一次纵深迂回与合围的战役。遭遇交战屡见不鲜。双方积极展开战斗行动的战役地幅,正面宽达200余公里,纵深近150公里。

    9、【福克兰群岛海战】

    1914年12月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英两国分舰队在福克兰(马尔维纳斯)群岛(大西洋西南部的一个群岛)附近进行的一场海战。

    德国分舰队(装甲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3艘,辅助船数艘,共有210毫米舰炮16门,150毫米舰炮12门,军舰航速23―24节,司令为冯·施佩海军中将)在返航德国途中,于1914年12月8日晨驶近福克兰群岛的斯坦利港,企图突击英国这一海军基地,但出乎意外,发现有一支英国分舰队(战列巡洋舰2艘,装甲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2艘,共有305毫米舰炮16门,190毫米舰炮4门,152毫米舰炮36门,舰速22―26节,司令为斯特迪海军中将)停泊港内。由于遇到英国的优势兵力,德国分舰队当即返回大洋,英国分舰队出港追击。英国分舰队利用军舰航速优势,迫使德国分舰队于12月8日与之交战。英国2艘战列巡洋舰和1艘装甲巡洋舰对德国2艘装甲巡洋舰作战,其余舰只(2艘装甲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对德国的3艘轻巡洋舰作战。福克兰群岛海战的特点是在6.8海里(11.6公里)距离上进行炮战。战斗持续4小时50分钟。战斗结果,德国除1艘轻巡洋舰和1艘医院船外,其余军舰全部击沉,英**舰无一损失。福克兰群岛海战的胜利,英国海军才得以把全部力量集中到主要战区――欧洲战区。

    10、【萨雷卡梅什战役】

    1914年12月22日至1915年1月18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俄土军队在萨雷卡梅什地区(今土耳其卡尔斯省)进行的作战。

    截至1914年12月初,俄国高加索集团军(高加索第1军和土耳其斯坦第2军)主力组成萨雷卡梅什支队,在马斯拉哈特、尤兹韦兰、阿尔迪一线设防。土耳其第3集团军(司令陆军大臣思维尔巴夏,参谋长布龙扎尔特·冯·舍伦道夫将军)指挥部决定在萨雷卡梅什地区歼灭俄军并夺取卡尔斯。土耳其第11军受命从正面牵制萨雷卡梅什支队(支队长别尔赫曼将军),而土耳其第9、第10军奉命从北,经奥尔特(奥尔图)、巴尔德兹(巴尔杜斯)对该支队实施深远迂回,以切断其与卡尔斯要塞和供给基地的联系,并实施侧后突击,歼灭该支队。土军部分兵力开往阿尔达汉城,以保障迂回集团的翼侧和后方。土军共调用87个步兵营、22个骑兵连和226门火炮实施进攻。高加索集团军(总司令为沃龙佐夫―达什科夫将军,实际指挥该集团军的是总司令助理梅什拉耶夫斯基将军)以72个步兵营、43个骑兵连和172门火炮对抗土军。为了实施进攻,土军指挥部在萨雷卡梅什方向上集中了1.5倍于俄军的步兵和1.3倍于俄军的炮兵,在奥尔特方向土耳其第10军的步兵和炮兵分别为俄军的6倍和3倍。12月22日,土耳其第9、10军转入进攻。土军击退伊斯托明将军的奥尔特支队并于12月25日攻占巴尔德兹后,转向萨雷卡梅什。但因军队指挥不力和缺乏冬季作战准备,因而不能协调行动,损失惨重。萨雷卡梅什支队在土耳其第11军的突击下,退向边境,设防固守。这就使梅什拉耶夫斯基将军能从两翼抽出部分兵力汇同集团军预备队开往由布克列托夫上校(后为普尔热瓦利斯基将军)的支队坚守的萨雷卡梅什。到12月29日,俄军击退敌冲击后转入反攻,1月2日占领巴尔德兹。至1月4日,土耳其第9军及其司令部和军长遭合围后被俘。1月17―19日,土军残部被击退至原出发地位。

    点评:此战,土军损失约9万人,其中冻死3万人。俄军伤亡、冻伤约2.6万人。这次战役为高加索集团军向土耳其腹地发展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书网ww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