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级快速鱼雷艇及鱼雷技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飞鱼级快速鱼雷艇】
基本数据
长:32米
宽:4米
吃水1.05米
排水量95吨
动力为2台3胀往复式蒸汽机,1座汽车式燃煤锅炉,双轴推进,航速35节(极限航速40节),编制21人
武备
25mm双管机关炮一门,89式舰载重机枪一挺,鱼雷发射管4具(艇首3具,艇尾1具)。配备12枚采用灵箭级控制向蒸汽瓦斯鱼雷。
【灵箭系列鱼雷】
灵箭1型(蒸汽动力)
陀螺仪定向直航
直径:55cm
弹头重量:280kg
整体重量:1.5吨
推进方式:压缩空气
航程/速度(有3种类型):2300m/44节,2800m/35kts,3200m/30kts
该鱼雷的推进方式是蒸汽动力推动,航速可以调整。它在水中运动时,带有一条明显的波痕,很容易被发现,主要缺点是在航行期间会在海面上留下一串很清晰的气泡痕迹,主要装备水面舰艇。
※※※※※
灵箭2型鱼雷(电力推进)
陀螺仪定向直航
直径:55cm
弹头重量:280kg
整体重量:1.6吨
推进方式:电力
航程/速度:2000m/30节(预热状况下的数据),2300m/28节(未预热状况下的数据)
【鱼雷技术】
十九世纪末期的鱼雷航速仅11公里/小时(6节),射程180─640米,尚无控制鱼雷艇向的装置。因其外形似鱼,而称之为“鱼雷”。
鱼雷的前身是一种诞生于19世纪初的“撑杆雷”,撑杆雷用一根长杆固定在小艇艇艏,海战时小艇冲向敌舰,用撑杆雷撞击爆炸敌舰。1864年,奥匈帝国海军的卢庇乌斯舰长把发动机装在撑杆雷上,利用高压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推动发动机活塞工作,带动螺旋桨使雷体在水中艇行攻击敌舰。但由于艇速低、艇程短、控制不灵,卢庇乌斯的发明未策投入使用。曾参与上述研制工作的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于1866年成功地研制出第一枚鱼雷。该鱼雷借鉴了卢庇乌斯的发明,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带动单螺旋桨推进,通过液压阀操纵鱼雷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鱼雷的艇行深度。
1899年,奥匈帝国的海军制图员奥布里将陀螺仪安装在鱼雷上,用它来控制鱼雷定向直航,制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向的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度。1904年,美国人布里斯发明发热力发动机代替压缩空气发动机的第一条热动力鱼雷(亦称蒸汽瓦斯鱼雷),使鱼雷的航速提高至约65公里/小时(36节),航程达2740米。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鱼雷已被公认为是仅次于火炮的舰艇主要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达1153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89%;舰艇162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总吨位达1366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68%;舰艇达369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38.5%。
1938年,德国首先在潜舰上装备了无航迹电动鱼雷,它克服了热力鱼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气体形成航迹而易被发现的缺点。1943年,德国首先研制出单平面被动式声自导鱼雷,它可接收水而舰艇的噪声自动导鱼雷,提高了命中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又发明了线导鱼雷,发射舰艇通过与鱼雷尾部连接的导线进行制导,不易被干扰。
书网www.T
【飞鱼级快速鱼雷艇】
基本数据
长:32米
宽:4米
吃水1.05米
排水量95吨
动力为2台3胀往复式蒸汽机,1座汽车式燃煤锅炉,双轴推进,航速35节(极限航速40节),编制21人
武备
25mm双管机关炮一门,89式舰载重机枪一挺,鱼雷发射管4具(艇首3具,艇尾1具)。配备12枚采用灵箭级控制向蒸汽瓦斯鱼雷。
【灵箭系列鱼雷】
灵箭1型(蒸汽动力)
陀螺仪定向直航
直径:55cm
弹头重量:280kg
整体重量:1.5吨
推进方式:压缩空气
航程/速度(有3种类型):2300m/44节,2800m/35kts,3200m/30kts
该鱼雷的推进方式是蒸汽动力推动,航速可以调整。它在水中运动时,带有一条明显的波痕,很容易被发现,主要缺点是在航行期间会在海面上留下一串很清晰的气泡痕迹,主要装备水面舰艇。
※※※※※
灵箭2型鱼雷(电力推进)
陀螺仪定向直航
直径:55cm
弹头重量:280kg
整体重量:1.6吨
推进方式:电力
航程/速度:2000m/30节(预热状况下的数据),2300m/28节(未预热状况下的数据)
【鱼雷技术】
十九世纪末期的鱼雷航速仅11公里/小时(6节),射程180─640米,尚无控制鱼雷艇向的装置。因其外形似鱼,而称之为“鱼雷”。
鱼雷的前身是一种诞生于19世纪初的“撑杆雷”,撑杆雷用一根长杆固定在小艇艇艏,海战时小艇冲向敌舰,用撑杆雷撞击爆炸敌舰。1864年,奥匈帝国海军的卢庇乌斯舰长把发动机装在撑杆雷上,利用高压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推动发动机活塞工作,带动螺旋桨使雷体在水中艇行攻击敌舰。但由于艇速低、艇程短、控制不灵,卢庇乌斯的发明未策投入使用。曾参与上述研制工作的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于1866年成功地研制出第一枚鱼雷。该鱼雷借鉴了卢庇乌斯的发明,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带动单螺旋桨推进,通过液压阀操纵鱼雷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鱼雷的艇行深度。
1899年,奥匈帝国的海军制图员奥布里将陀螺仪安装在鱼雷上,用它来控制鱼雷定向直航,制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向的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度。1904年,美国人布里斯发明发热力发动机代替压缩空气发动机的第一条热动力鱼雷(亦称蒸汽瓦斯鱼雷),使鱼雷的航速提高至约65公里/小时(36节),航程达2740米。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鱼雷已被公认为是仅次于火炮的舰艇主要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达1153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89%;舰艇162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总吨位达1366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68%;舰艇达369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38.5%。
1938年,德国首先在潜舰上装备了无航迹电动鱼雷,它克服了热力鱼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气体形成航迹而易被发现的缺点。1943年,德国首先研制出单平面被动式声自导鱼雷,它可接收水而舰艇的噪声自动导鱼雷,提高了命中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又发明了线导鱼雷,发射舰艇通过与鱼雷尾部连接的导线进行制导,不易被干扰。
书网ww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