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为何而来?送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声急如雷。
杀声密似雨。
渐渐升至正中的日头懒洋洋的照着,把暖意的阳光泼洒到交战双方的每一个人身上。
城头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
多铎的满洲亲军战斗力虽强,在仰攻城头的时候也发挥不出多少,但其顽强的战斗意志则展露无余。
城墙一带从来就是守军的天下,清兵一旦靠近,数不清的石块、巨木、还有滚烫的热油立刻就如雨而下,更有密集的弓箭伺候。
这些亲军鞑子和新附军不同,面对城头的防守力量,根本就不象新附军那样躲闪走避,而是把刀子负在后背立刻蚁附而上。即使是被上面忽然落下的木头石块砸伤,也是沉闷不语的吭也不吭一声……
“弓箭,掩护。”
为了掩护自己的亲军,多铎已经调集几乎所有的弓兵,密密麻麻的如蝗虫一般尾随在满洲亲军之后。
新附军攻坚的能力不如满洲亲军,但是在远处以弓箭压制城头掩护满洲人还是能够胜任的。
无论是满洲人的角弓,还是大明制式小梢张弓,齐齐引弦。
“放箭。”
伴随这一个个参领地口令。一排排雕翎带着“嗖嗖”地尖锐声响射上城头。
以密集弓箭为掩护。然后趁机攻城。清军这样地招数大伙已经领教过许多次了。也早有准备。立刻树起百十面巨大木盾……
由于防守兵力地严重不足。木盾之间留出许多罅隙。汇集成片地箭矢初时还如惊飞地懵虫一般是先一团黑点儿。瞬间就成为白茫茫如骤雨一般笼罩过来。
在半空中加速落下地羽箭打在木盾之上。发出“咄”“咄”地短促脆响。还不时能把巨大地木盾射穿。连后面持盾之人也钉在一起。
“冲车。攻城锤。上。”
高大的冲车被奴兵们推着,带着沉闷的摩擦声迅速逼近城墙。
数丈之高的冲车顶层是一个可以放下收起的平台,早蒙了三层没有硝过的生牛皮,坚韧的很,就是利箭也射不穿。牛皮后面保护着身披重甲的持斧勇士,只要冲车靠的足够近,就可以放开平台,上面的持斧勇士就可以跃上城头砍杀守卒。
巨大的攻城锤则直接被推着驶向城门左近,因为护城河早就填平,奴兵们在松软还渗着泥水的土地上铺好横向链木(一根根直径十几厘米的短木横着串起来,原理等同于履带,只不过是木质而已),攻城锤沿着链木轨道前进,在上百人的推动之下伴随着满洲兵的号子缓慢而又沉重的撞击城门左侧。
可以想象,城门里头早被守军封死,所以攻城一方很少直接撞击城门,而是选择撞击城门两侧。因为这一带安置有巨大的门轴和内置的吊桥锁,说不准还有藏兵洞等机巧设计,坚固程度肯定不高。
以密集弓箭压制,然后三管齐下攻城,多铎也算是尽了全力。
虽然早就预想到赴死军会顺着运河一线支援扬州,但是多铎并不敢抽调过多的兵力去拦截,因为他并不知道扬州守军已经虚弱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清军号称二十万,实则十三万,真正的主力就是五个旗的四万人马,至于那些新附军,满洲高层不对他们的攻坚能力和战斗一直抱有多大希望。
在十来天的攻坚战中,清军已伤亡约两万人马,当然大部分伤亡都是由新附军来承受的。
因为在外围和赴死军的交战中,一个主力蒙古旗被赴死军打残,再加上在扬州攻城过程中各旗也多少有些伤亡,剩余的主力核心战斗部也不过剩下两万七八的样子。
还要分散出一部分主力“照顾监督”扬州周围的新附军,多铎手上可以调动的兵力虽多,真正能够起到决定作用的并不多。
围成攻坚不同与野战,起码需要三倍的兵力才算达到攻守之间的平衡。
因为不知道城内的虚实,为防功亏一篑,多铎还真是不敢做出围城打援的决定。援兵没有打掉,被人家来个里应外合的可能不是没有。
对于赴死军的战斗力,多铎并没有低估,抽调一个主力满洲旗去迎战远道而来的赴死军。并不指望能够全歼赴死军于扬州城下,而是想拖出这支援兵,依靠新附军的数量一点一点的把对方赶出去,同时加紧攻城。
就在今天凌晨,因为李、高二人出城投靠,多铎总算摸清了扬州的虚实。
原来扬州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这让多铎和手下的一干清军将领大喜过望,立刻全力攻城。要不是知道了扬州的底细,多铎也不会这么轻易把自己的本部亲军拿出来打这样的攻坚战。
只要阿哈尼堪能把来援的赴死军拖到日落的时候就可以了。
多铎有十成的把握在天黑之前拿下扬州。
唯一没有料到的就是赴死军的战斗力,终究还是低估了赴死军。
以阿哈尼堪一个整旗的兵力和一万多新附军,竟然没有抵挡两个时辰就败下阵来。尤其是阿哈尼堪的满洲兵,伤亡达到两千七八百人,可以算是遭受重创,可见战斗之惨烈。
就算是满洲兵,在伤亡超过三成的时候还没有崩溃,依旧能够做到秩序井然的撤退,这本身就已经算是强兵。
在这个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一到两成的伤亡就算是重创,三成死伤则是军队崩溃的临界点,如果歼敌人达到半数,就已经可以直接算是全歼了。
现在抽调通泗门的兵力去增援安江门的阿哈尼堪,显然是不现实的。作为主力使用的本部亲军和作为预备队的图赖汉军旗都是攻坚的
。那些新附军是可以调一些过去,可阿哈尼堪的满洲)v了,调新附军过去也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唯一的办法就是倾尽全力尽快破城,只要扬州城防一破就算是奠定胜局。
图赖也明白多铎的意图,立刻调集自己的汉军旗,紧随在多铎亲军旗的后面。
有别于炮灰新附军的躲闪畏惧,满洲亲军总是积极寻找机会登城。
新兵小头目赵得手下也不剩下几个人了,举着个大钩枪胡乱拍打,见到有鞑子露头立刻就招呼过去,也真真的报效过几个敌人。
这一回鞑子的密箭如雨,压的大家都抬不起头来,只能在木盾缝隙之中胡乱捅刺。
忽然“啪”的一声,冲车的登城板放下,搭在城头的垛子上,隐在数层生牛皮后头的持斧满洲兵大吼着跳上城头……
“鞑子上来了……”赵得的声音连他自己都听不出来了。活生生就是从从胸腔子里挤出来一样,如碎瓷刮铁:“轰下去,乡亲们上啊。”
密集的箭雨之中,后面助战的百姓呐喊着乱糟糟的一涌而上,菜刀木棒齐加,连扁担也举了起来。
百姓声势极是雄壮,奈何战力终究不如。
满洲持头战兵四下砍杀,如虎入羊群一般。一时间血肉横飞惨叫连连,眨眼之间就砍翻十几个人。一片片血泊之中,猩红的鲜血流淌,触目惊心之际。
长衫的老者已是须发半白,手持一截铁尺刚一靠近,就被砍中腰胯,双手死死攥住斧柄再不肯松开,犹自大呼:“我的儿,速战……”
持斧满洲战兵双手发力,把老者的身子轮个圆圈,猩红赤艳的鲜血泼洒在人们身上。
“爹……”人群中撞出一三十多岁的汉子,腰里的围裙表明他就是城中杀猪宰羊的屠户,这汉子满身油光手持剔骨尖刀,双瞳如赤仿佛要冒出血来,疯了一般连人带刀撞向满洲战兵:“我日鞑子八辈祖宗……”
长柄斧头上还挂着老汉的身子,一时抽不回来。满洲兵惧,撒手扔掉利斧头待要闪避,那屠户模样的汉子已经撞进怀里,剔骨尖刀轻易捅进心窝。
周遭满洲斧兵齐齐下手,眨眼间就把屠户砍的血肉模糊……
“都死绝了吧!”伴随着凄厉的女声,人群中猛然冲出一红衣少女,约莫十五六的岁数,正是如芳年华。少女哭喊着捡起满洲兵落下的长柄巨斧,如疯似狂的挥舞起来……
满洲长斧宽刃重背,如开了锋的重头锤一般,光是斧头就有二十多斤。也不知那少女是如何生出这般勇猛的力道,抡起长斧闯如战团。
与其说是少女挥舞长斧,不如说是这沉重的武器在带动少女,眼见父亲和祖父以葬身利刃之下,不管不顾的哭喊着胡乱劈砍。
视死如归都不足以言其壮,一时竟无人敢近。
“都死绝了吧。”已经疯狂的少女发髻散乱,满头青丝披散下来遮蔽了视线。
“噗嗤”一声,胡乱挥舞长斧的少女被满洲兵以同样的武器砍中后背,锋锐的宽刃巨斧直接穿透少女淡薄的身子……
少女似乎还要努力迈步前行,却再也动不得了。
身后的满洲兵狂吼一声,发力把少女的身子挑了起来甩出城外。
如一朵坠落的红云,红衣少女落下数丈高城,众人眼前只是一片赤艳,再也分不清楚是血红还是衣艳……
“是时候死绝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呼喊一声,助战的百姓齐齐涌上,在纷飞的血肉当中把满洲兵挤做一团。
城下的战鼓勒的更急,一声声如敲打在众人耳旁一般。
更多的敌人从这个缺口攀援而上……
身后上城的匝道处,一队满身是血手持铁叉的士兵正奔上来……
为首是个如巨熊一般的彪形大汉,不管不顾如一头横冲直撞的巨大野猪,接连撞开几名百姓,以凌厉无匹的气概猛然捅死当面之敌,用刚才这个敌人曾经使用的手法挑起、甩出:“给我去死!”
“去死!”
无论是正在城头战斗的,还是正在匝道上疾奔的,立刻和着丁乙的怒吼齐齐爆发出一声呐喊。
几十名叉子兵快步上前向丁乙靠拢,迅速组成三三战阵。
“轰他们下去。”
满洲强兵和赴死铁军就在城头这狭小区域展开生死肉搏。
在激烈的战斗之中,一个瘸腿的和尚往来奔走,把刚刚被利斧剁成数块的屠户残躯一块一块的收拾起来,勉强凑成*人形……
“张屠户,这个世上最恨你的人就是我了,每次我到你的肉铺偷肉吃都被你揍的屁滚尿流,你还告状到住持师傅那里,害得我被师傅打断了条腿……不就是经常偷你几块肉吃么?为什么每次都要揍我?”面对屠户的尸体,和尚已是已是泪流满面:“和尚我今天替你收尸,是敬你保家的勇气,是敬你们一家三代战死扬州的忠义,你们一家今天杀死两个鞑子,足以抵消你宰杀百千猪羊的罪业了。若是我能活下来,定然想法子替你女儿收尸,你若真的在天有灵,保佑我活过今日……”
“善心动不了恶魔,和尚我再不信佛祖,改信阎罗了……”和尚长身而起,一把扯下胸前的佛珠,抄起地上沾满鲜血的长柄利斧大吼一声:“狗鞑子,你秃爷爷来了!”
另一条匝道处,又是一队同样装束的叉子兵盘旋而上。
土黄色的军装早已被鲜血浸润的看不出本来颜色,唯独那条过肩到腰的红线更显得鲜红艳丽……
路涧甚至没有想过去增援丁乙,那么几个建州奴,那
小的缺口,他再收拾不下来,他也就不是丁乙了。
一队队援兵开赴,快速增强城头防守力量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都给我闪开,看我们的。”路涧很粗鲁的用叉子柄把死战守城的扬州兵丁拨开。
在路涧这些年轻战士眼里,除赴死军之外天下再无强兵。不是就是一座小小的扬州城么,有什么大不了的,交战双方纠缠十数日,攻城的攻不进来,守城的也守不住,这还叫什么战斗?完全就是规模宏大的群殴而已。
就是在野战当中,老子带着弟兄们也能把“满万不可敌”的满洲兵打的退避三舍,何况的倚坚城之固的居高临下?
四叔时长说死守扬州的史可法是如何如何了得,在路涧看来,完全就不是那么一回子事情。
“要是让赴死军守扬州,根本就不必四叔出马,弟兄们就能让鞑子碰的头破血流。你史可法都守不住了,还算什么英雄?”能打的才是英雄,这就是路涧简单而又幼稚的想法。
“都给我去死。”路涧领头吼了一嗓子。
“去死。”
每个赴死军战士都憋着一股劲呢。
这么长久以来的转战四方,为的就是能够在扬州城头和鞑子决一死战,辛辛苦苦兜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终于到了真正的战场了。
也让扬州守军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战斗。
用忠诚伯的话说,就是“打出赴死军的威风,让天下人知道什么叫做强兵。”
和丁乙不同,如无必要,身为营官的路涧现在基本已不直接参加战斗,而是居中指挥:“谁扔的远?试试能不能把鞑子的弓兵吓退?还有你们几个,让鞑子把攻城车(锤)留下来……”
清军的弓箭虽能及远,却是仰攻。赴死军的投掷火器杀伤半径虽不如弓箭,却是尽得居高临下的优势,扔了几个之后,虽没有什么实际的战果,也把敌人的弓兵唬的后退几十步。
至于正死命撞击城门侧的攻城锤,完全就是一个笑话。
因为是仓促之间建造,所谓的攻城锤不过是巨大的木头架子下挂了一个撞锤而已,连上面的“人”字隔板都没有。随手丢五七个铁黄瓜下去,也不知道究竟杀伤了多少敌人,反正是吓的清兵四下逃散,再不敢在攻城锤处聚集。
攻势稍缓。
大明淮扬总督师、东阁大学士史可法欢喜的眼泪都出来了。困守孤城之中频频南顾王师,也曾百转千回的对朝廷绝望,就在最紧要的关头,援兵忽如从天而降,怎不叫人喜极而泣?
这种心情并非是因为个人的生死,也不全是因为扬州一城的得失。在史可法心中,朝廷能够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远比他个人的生死更加重要。
如今朝廷终于派来了援兵,就说明南京的那位皇帝陛下终于脱出马、阮宵小之流的蒙蔽,国家还是有希望中兴的。
把扔在一旁的衣冠重新拾起,仔细的穿戴整齐,用绶带把腰身束紧,就连自己也感觉精神了许多。
“赴死军果然雄壮,不知朝廷此次援扬有多少军马?”
史可法本就挂着兵部尚书的衔儿,对于赴死军也听过一耳朵半耳朵的,只是笼统的听说这是一支属于太子的军队,其他细节就知道的很有限了。
虽然名义上是兵部尚书,但是执掌全**卫以及武官选授这些实权是一点也没有,尤其是在崇祯年间,脑袋上挂着兵部尚书职衔的多了,当年的袁崇焕身在辽东还挂着这个职衔呢,难道他在边境也能调动全国兵马?挂衔儿和掌实权是两码子事情,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道理。
好歹也算个有名无实的兵部尚书,对于朝廷养的那些军队还有最基本的了解,以扬州目前的情形,朝廷要想解开扬州之围,没有大几万的人马是想也不要想。
或许是太子和朝廷之间存在某种妥协或者交易,所以才把太子的亲卫赴死军作为破围的急先锋,朝廷的大军肯定就在后面呢。
“朝廷?什么朝廷?南京的那个?”要不是当面的就是弘光朝的兵部尚书,路涧什么样难听的形容词都可能用在弘光身上。
太子和当今的万岁不睦,史可法也知道。其中缘由也不好说的清楚,毕竟太子是前朝储君大明正统,可弘光帝已经是事实上的皇帝了,这事情谁也不好说。
“南京要是有一点支援扬州的心思,也不会等到今天。”路涧老实不客气的说道:“没有什么狗屁朝廷的大军,只有赴死军。别的,都没有了……”
“没有朝廷的援军?只有……只有太子的队伍?”仓促之间,史可法还是有的懵,还真搞不清楚目前的情况。
“太子?随便你怎么想吧,反正只有赴死军,”路涧还看不出这瘦小的史可法有什么值得四叔称道之处,语气生硬的说道:“天底下谁会来支援扬州?只有赴死军。”
路涧这话说的可够难听的。
不过也是实情,朝廷要是真有增援扬州的心思,也不会等到今日。
当获知有兵来援的时候,史可法的心思的多么热切,是何等的期盼。想不到一腔忠诚等来的却不是朝廷的援兵,而是和朝廷没有任何关系的赴死军。
这支援兵要是朝廷遣来的那有多么完美……
“带我去见你们的领军之人。”
“你要见四叔?等等吧,四叔现在忙着追赶清军哩,没有闲功夫见你。”除了四叔和他老爹路丙寅以外,其他人路涧根本就不拿正眼看,别说是小朝廷一个有名无实的兵部尚书,就是弘光帝也不放在
。
在路涧眼中,只要和小朝廷扯上一点关系,就是和马、阮之流类似的人物。
“追赶清军?为什么不进城?”既然先锋已经入城,主力就应该赶紧进城,依托城墙死守比在野战中要轻松的多。连史可法也闹不明白赴死军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匝道上拥挤的很,赴死军将士正络绎不绝的盘旋而上,其中还有十几门个头小的出奇的铁炮。
素有骡子美名的炮营营官符二瞎子率先上来,见到城头的神威铜炮就如同见到心仪已久的俏寡妇,眯缝着小眼睛仔细抚摸,大呼小叫闹腾着:“我把他个老娘的,总算是又见到这老相好了,那个谁,弄几个药包过来,我先试试手……”
上来的赴死军战士越来越多,根本就不理会这位兵部尚书大人。
挥手叫来史德威,二人尽快去往安江门方向……
安江门外的战斗已经进入尾声。
就连李四也不得不承认满洲战兵的顽强,即使是在伤亡达到两千五百以上,依旧没有崩溃,甚至还能组织起相当强度的反冲锋。仅凭这一点,就比那些新附军要强的太多。
至于数量占据多数的新附军,根本就不构成太大威胁,有时候还是满洲旗兵的累赘。
要不是有满洲精锐弹压着,一触即溃的局面都有可能出现。
在李四的那个平行时空,就是这些新附军,成为以后扫平江南的主力,在平定南明的过程中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
在清军大军进攻江南之前,满洲人的压倒性优势还没有确立,少有为满洲人真心卖命的。一般就是打顺风仗的时候一哄而上,战事不顺立刻调头就跑。尤其是遇到赴死军这种超级强悍的对手,没有全军崩溃放鸭子就已经很对的起他们的主子了。
在赴死军的强力挤压之下,不是新附军掩护他们的满洲主子,而是被满洲主子掩护着缓慢后撤。
其实满洲兵也没有法子,要是不“掩护”这些新附军,他们完全有可能一溃千里。到时候,整个扬州南线战场就会整体崩溃。
好在赴死军也没有穷追猛打,只不过把清兵的防线往西压迫出几里之后看守住脚步……
败退下来的清军暂时还不具备反击的实力和把握,又不能退的太远,只能和对面的赴死军对峙,不远不近的威胁着……
从先锋营进程之后,李四就没有再关心过战场,现在的战场已经转移到了赴死军身后。
一直紧紧跟随在赴死军身后的民夫正在进行另外一场紧张的“战斗”。
在赴死军开辟出来的这条狭长通道上,万余名民夫分布在十几个点上,挥汗如雨的挖土夯石,构建一个个简易的战斗“工事”。
大伙心里都清楚着呢,前方的子弟父兄玩命的和鞑子硬拼,也不知道抛洒了多少热血,为的就是打通一条这样的通道。
以无数赴死军的生命为代价,终于在鞑子的铁通上凿开这样的一个缺口,大伙儿就是拼着把双手挖出血,也要构建起一个个足以支撑整条战线的工事来。
一条条错综穿插的拒兵壕在铁锨的飞舞中显出雏形,一个个可供火铙兵射击的土堡石垒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型……
而李四也终于见到了史可法。
对于这位曾让李四在平行世界感动的一塌糊涂的淮扬督师,初次见面难免仔细打量。
瘦小的身形,微黑的面容和供奉在扬州祠堂供后人瞻仰的伟岸雕塑相去甚远。
史可法也在仔细打量李四。
就是这位出身乡野的李四,曾经格杀皇太极,独率万千乡民护卫太子一路南行。就在天下人畏清如畏虎的时候,率领孤军增援扬州。
同样算不得多么出众的面容,却能一手缔造赴死铁军,更无畏十万清兵毅然赴扬……
因为不是朝廷的军队,不在南明的体系之内,两人之间的谈话要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客气。
“此次来援,有多少军马?”
李四环视四周:“就这些了。”
“朝廷真的没有派大军前来?”到了这个时候,史可法还是不愿意放弃对朝廷的幻想。
“朝廷若还有半点进去之心,又怎会坐视淮扬失陷?”
虽然李四没有直接回答史可法的问题,但答案已经十分明了。
在再一次燃起对朝廷的希望之后,史可法心头的幻想终于完全破灭,面上却丝毫不显:“无论淮、扬,俱已不可守,若无大军来援,扬州是必死之地。纵是太子看不穿这个局面,身边总有清醒之人吧?”
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光凭赴死军的这点队伍,根本就无力改变扬州危局,最多的延缓扬州陷落的时间而已。太子用手中唯一可以依赖的武力豪赌扬州,确实可以在人望和民心上加分不少,可这无异于把赴死军往绝路上逼。
“赴死军增援扬州与太子无关。”
听李四这么说,史可法稍微愣怔了一下,结合以前听说的种种传闻,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种种关节,旋即问道:“是你的决定?”
“是。”
“赴死军敢于孤军驰援,且战败阿哈尼堪的旗兵,无论胆气还是战力都是首屈一指的强兵。”口头虽是赞叹赴死军的强悍,心里依旧沉浸在对南京小朝廷的绝望之中,语气悲凉的说道:“纵是如此,也难挽扬州狂澜。若假以时日,赴死军必成足以安定天下的虎贲强兵,现在拿出来……”
“淮扬危急,一败再败,必须有人站出来振臂一呼……”
无论李四还是史可法,
的强大都有足够的认识,话语虽是寥寥几句,却把当)|)的清清楚楚。
“时局如此,已无力回天,淮扬之失已难挽回。”史可法终于正式承认扬州是一个必然失败的局面:“未能保留江北重镇,吾罪也。”
“只要人心在,只要人民在,纵是失去扬州又有何妨?”对于当前的形势,李四比史可法还清楚着呢。
“尺疆寸地,俱为我朝王土,如何能落入鞑子铁蹄之下?纵不可守亦要死守,失扬州之罪我史可法一肩担了就是。”
“朝廷已弃扬州,兵微将寡之下,死守已无必要……”
“既无必要,赴死军为何还要冒死驰援?”史可法道:“你也算有忠义之心,晓得为朝廷争取这江北之地,若是朝中多几个你我者,如何至于成今日局面?”
不论是终于弘光帝还是终于素有正统名号的太子,在史可法心中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大行皇帝殉国之后,史可法本就不愿意拥立福王,而是选择了素有“贤”名的潞王。福王登基也存在许多巧合和偶然因素,就因为当初站错了队伍,史可法才一直掌不到实权。
“替朝廷守御疆土?嘿嘿……”不管朝廷的那把龙椅是谁的屁股在坐着,李四也不会效以愚忠。无论是李四还是赴死军根本就不鸟什么狗屁的朝廷,值得这些血诚之士抛头颅撒碧血的只有这个民族。除了忠于这个民族之外,赴死军不对任何人效忠。
无论是崇祯的儿子还是堂兄。
至于什么忠义之名,连李四自己都不信。脸厚心黑的事情早不知做过多少,昧着良心算计别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还有什么忠义可言?
“我从未想过要赴死军为朝廷守御扬州,就算是守也不会是为了朝廷,何况也守不住……”
现在的朝廷是什么样子,有眼珠子的人都心中有数,天下人寒心早不稀奇。
李四道:“我赴死军将士之所以冒死前来,为的就是撤离扬州八十万父老。扬州是朝廷的,可扬州的人们不是朝廷的,必须撤离。”
短短几句话,已几度攻守。
撤离民众的念头,史可法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朝廷,谁还会有誓死效忠的念头?
可扬州百姓有八十万之众,要想全体撤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何况现在?
“就算你赴死军打开了一条狭窄通道,有能守得住几日?有能撤离多少百姓?”
赴死军血战一场,死伤甚众,才不过开辟出一条阔不过三里的南下之路。拖儿带女的百姓不是有组织有秩序的军队,仅仅凭借这样的一条通道就想撤离八十万人,没有多半个月的时间不可能完成。
可凭借赴死军的这点力量,能够把这条长达十余里的生命之路守住三天?
凭借坚城和在野外死守,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守得住要守,守不住也要守。”李四很直白的对史可法说出自己准备付出的代价:“为了八十万条性命,为了不被鞑子的血腥震慑,赴死军既然来了,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也不瞒督师,近一年来,我赴死军无时无刻不在为今日之战做着准备。”
“赴死军拼光了也守不过五日,至多七日而已,”内心虽然为李四的豪赌赶到震惊,却还保持着足够的清醒:“不如撤往城内,依托坚城……”
“不,赴死军就是要赴扬州之死。”李四以最决绝的态度拒绝了史可法的建议:“就算这条陆路通道保持不了多久,还有大运河的水路可走,这已经是扬州百姓最后的求生之路,拼光了赴死军也在所不惜。
”
身后的大运河上,四百多条排子绵延十里,如一条长龙蜿蜒而上,不时有几条尖底快船逆水划过。
当先的大排子上,微微驼背面色黑红的正是罗长腿,富有穿透力的嗓音唱的正是传承了千百年的《上滩号子》:“穿恶浪哦……”
“嘿嗖,嘿嗖嗖。”
“迎激流哦,嘿嗖嗖”
“吆嘿,吆和嘿……”
罗长腿每唱一句,总有千百个排帮的声音和着他的曲调放声高唱。无论风急雨骤还是浪高滩险,只要排帮的上滩号子响起,一双双臂膀一条条绣就要奋力拼搏……
驾着尖底快船的乌老白等船工,虽然人少,一样是精神抖擞士气昂扬,纷纷拿出赛龙舟的架势把尖底船划的要飞起来。
乌老白弄了半辈子的船,从来也没有如今日这般精神过。
和排帮千百条水上好汉一样,大伙都明白他们驾着的船只不再是混饭吃的工具,而是一条条承载着希望的生命之舟。
身上似乎有使不完劲儿,乌老白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的年轻时代,放开嗓子高唱起来。
和苍凉悠远的排帮号子相比,乌老白等人唱起的运河船工号子则要欢快热烈了许多:
“联手弄船扬州呀……”
“咳呀呀呀呀咳……”
“风里雨里走码头。”
“咳呀呀呀呀咳……”
从水门进入的舟船排筏除运送来一部分军资给养之外,还带来了赴死军总基地的消息。
“好个魏无牙,”李四终于收到一个好消息:“原说他不过是条神棍而已,最多是善于左道旁门,想不到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顺延至下个桥段,其中有过渡。抱歉一下,对于剧情的把握偏了一点。还有就是月票……投几张月票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声急如雷。
杀声密似雨。
渐渐升至正中的日头懒洋洋的照着,把暖意的阳光泼洒到交战双方的每一个人身上。
城头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
多铎的满洲亲军战斗力虽强,在仰攻城头的时候也发挥不出多少,但其顽强的战斗意志则展露无余。
城墙一带从来就是守军的天下,清兵一旦靠近,数不清的石块、巨木、还有滚烫的热油立刻就如雨而下,更有密集的弓箭伺候。
这些亲军鞑子和新附军不同,面对城头的防守力量,根本就不象新附军那样躲闪走避,而是把刀子负在后背立刻蚁附而上。即使是被上面忽然落下的木头石块砸伤,也是沉闷不语的吭也不吭一声……
“弓箭,掩护。”
为了掩护自己的亲军,多铎已经调集几乎所有的弓兵,密密麻麻的如蝗虫一般尾随在满洲亲军之后。
新附军攻坚的能力不如满洲亲军,但是在远处以弓箭压制城头掩护满洲人还是能够胜任的。
无论是满洲人的角弓,还是大明制式小梢张弓,齐齐引弦。
“放箭。”
伴随这一个个参领地口令。一排排雕翎带着“嗖嗖”地尖锐声响射上城头。
以密集弓箭为掩护。然后趁机攻城。清军这样地招数大伙已经领教过许多次了。也早有准备。立刻树起百十面巨大木盾……
由于防守兵力地严重不足。木盾之间留出许多罅隙。汇集成片地箭矢初时还如惊飞地懵虫一般是先一团黑点儿。瞬间就成为白茫茫如骤雨一般笼罩过来。
在半空中加速落下地羽箭打在木盾之上。发出“咄”“咄”地短促脆响。还不时能把巨大地木盾射穿。连后面持盾之人也钉在一起。
“冲车。攻城锤。上。”
高大的冲车被奴兵们推着,带着沉闷的摩擦声迅速逼近城墙。
数丈之高的冲车顶层是一个可以放下收起的平台,早蒙了三层没有硝过的生牛皮,坚韧的很,就是利箭也射不穿。牛皮后面保护着身披重甲的持斧勇士,只要冲车靠的足够近,就可以放开平台,上面的持斧勇士就可以跃上城头砍杀守卒。
巨大的攻城锤则直接被推着驶向城门左近,因为护城河早就填平,奴兵们在松软还渗着泥水的土地上铺好横向链木(一根根直径十几厘米的短木横着串起来,原理等同于履带,只不过是木质而已),攻城锤沿着链木轨道前进,在上百人的推动之下伴随着满洲兵的号子缓慢而又沉重的撞击城门左侧。
可以想象,城门里头早被守军封死,所以攻城一方很少直接撞击城门,而是选择撞击城门两侧。因为这一带安置有巨大的门轴和内置的吊桥锁,说不准还有藏兵洞等机巧设计,坚固程度肯定不高。
以密集弓箭压制,然后三管齐下攻城,多铎也算是尽了全力。
虽然早就预想到赴死军会顺着运河一线支援扬州,但是多铎并不敢抽调过多的兵力去拦截,因为他并不知道扬州守军已经虚弱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
清军号称二十万,实则十三万,真正的主力就是五个旗的四万人马,至于那些新附军,满洲高层不对他们的攻坚能力和战斗一直抱有多大希望。
在十来天的攻坚战中,清军已伤亡约两万人马,当然大部分伤亡都是由新附军来承受的。
因为在外围和赴死军的交战中,一个主力蒙古旗被赴死军打残,再加上在扬州攻城过程中各旗也多少有些伤亡,剩余的主力核心战斗部也不过剩下两万七八的样子。
还要分散出一部分主力“照顾监督”扬州周围的新附军,多铎手上可以调动的兵力虽多,真正能够起到决定作用的并不多。
围成攻坚不同与野战,起码需要三倍的兵力才算达到攻守之间的平衡。
因为不知道城内的虚实,为防功亏一篑,多铎还真是不敢做出围城打援的决定。援兵没有打掉,被人家来个里应外合的可能不是没有。
对于赴死军的战斗力,多铎并没有低估,抽调一个主力满洲旗去迎战远道而来的赴死军。并不指望能够全歼赴死军于扬州城下,而是想拖出这支援兵,依靠新附军的数量一点一点的把对方赶出去,同时加紧攻城。
就在今天凌晨,因为李、高二人出城投靠,多铎总算摸清了扬州的虚实。
原来扬州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这让多铎和手下的一干清军将领大喜过望,立刻全力攻城。要不是知道了扬州的底细,多铎也不会这么轻易把自己的本部亲军拿出来打这样的攻坚战。
只要阿哈尼堪能把来援的赴死军拖到日落的时候就可以了。
多铎有十成的把握在天黑之前拿下扬州。
唯一没有料到的就是赴死军的战斗力,终究还是低估了赴死军。
以阿哈尼堪一个整旗的兵力和一万多新附军,竟然没有抵挡两个时辰就败下阵来。尤其是阿哈尼堪的满洲兵,伤亡达到两千七八百人,可以算是遭受重创,可见战斗之惨烈。
就算是满洲兵,在伤亡超过三成的时候还没有崩溃,依旧能够做到秩序井然的撤退,这本身就已经算是强兵。
在这个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一到两成的伤亡就算是重创,三成死伤则是军队崩溃的临界点,如果歼敌人达到半数,就已经可以直接算是全歼了。
现在抽调通泗门的兵力去增援安江门的阿哈尼堪,显然是不现实的。作为主力使用的本部亲军和作为预备队的图赖汉军旗都是攻坚的
。那些新附军是可以调一些过去,可阿哈尼堪的满洲)v了,调新附军过去也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唯一的办法就是倾尽全力尽快破城,只要扬州城防一破就算是奠定胜局。
图赖也明白多铎的意图,立刻调集自己的汉军旗,紧随在多铎亲军旗的后面。
有别于炮灰新附军的躲闪畏惧,满洲亲军总是积极寻找机会登城。
新兵小头目赵得手下也不剩下几个人了,举着个大钩枪胡乱拍打,见到有鞑子露头立刻就招呼过去,也真真的报效过几个敌人。
这一回鞑子的密箭如雨,压的大家都抬不起头来,只能在木盾缝隙之中胡乱捅刺。
忽然“啪”的一声,冲车的登城板放下,搭在城头的垛子上,隐在数层生牛皮后头的持斧满洲兵大吼着跳上城头……
“鞑子上来了……”赵得的声音连他自己都听不出来了。活生生就是从从胸腔子里挤出来一样,如碎瓷刮铁:“轰下去,乡亲们上啊。”
密集的箭雨之中,后面助战的百姓呐喊着乱糟糟的一涌而上,菜刀木棒齐加,连扁担也举了起来。
百姓声势极是雄壮,奈何战力终究不如。
满洲持头战兵四下砍杀,如虎入羊群一般。一时间血肉横飞惨叫连连,眨眼之间就砍翻十几个人。一片片血泊之中,猩红的鲜血流淌,触目惊心之际。
长衫的老者已是须发半白,手持一截铁尺刚一靠近,就被砍中腰胯,双手死死攥住斧柄再不肯松开,犹自大呼:“我的儿,速战……”
持斧满洲战兵双手发力,把老者的身子轮个圆圈,猩红赤艳的鲜血泼洒在人们身上。
“爹……”人群中撞出一三十多岁的汉子,腰里的围裙表明他就是城中杀猪宰羊的屠户,这汉子满身油光手持剔骨尖刀,双瞳如赤仿佛要冒出血来,疯了一般连人带刀撞向满洲战兵:“我日鞑子八辈祖宗……”
长柄斧头上还挂着老汉的身子,一时抽不回来。满洲兵惧,撒手扔掉利斧头待要闪避,那屠户模样的汉子已经撞进怀里,剔骨尖刀轻易捅进心窝。
周遭满洲斧兵齐齐下手,眨眼间就把屠户砍的血肉模糊……
“都死绝了吧!”伴随着凄厉的女声,人群中猛然冲出一红衣少女,约莫十五六的岁数,正是如芳年华。少女哭喊着捡起满洲兵落下的长柄巨斧,如疯似狂的挥舞起来……
满洲长斧宽刃重背,如开了锋的重头锤一般,光是斧头就有二十多斤。也不知那少女是如何生出这般勇猛的力道,抡起长斧闯如战团。
与其说是少女挥舞长斧,不如说是这沉重的武器在带动少女,眼见父亲和祖父以葬身利刃之下,不管不顾的哭喊着胡乱劈砍。
视死如归都不足以言其壮,一时竟无人敢近。
“都死绝了吧。”已经疯狂的少女发髻散乱,满头青丝披散下来遮蔽了视线。
“噗嗤”一声,胡乱挥舞长斧的少女被满洲兵以同样的武器砍中后背,锋锐的宽刃巨斧直接穿透少女淡薄的身子……
少女似乎还要努力迈步前行,却再也动不得了。
身后的满洲兵狂吼一声,发力把少女的身子挑了起来甩出城外。
如一朵坠落的红云,红衣少女落下数丈高城,众人眼前只是一片赤艳,再也分不清楚是血红还是衣艳……
“是时候死绝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呼喊一声,助战的百姓齐齐涌上,在纷飞的血肉当中把满洲兵挤做一团。
城下的战鼓勒的更急,一声声如敲打在众人耳旁一般。
更多的敌人从这个缺口攀援而上……
身后上城的匝道处,一队满身是血手持铁叉的士兵正奔上来……
为首是个如巨熊一般的彪形大汉,不管不顾如一头横冲直撞的巨大野猪,接连撞开几名百姓,以凌厉无匹的气概猛然捅死当面之敌,用刚才这个敌人曾经使用的手法挑起、甩出:“给我去死!”
“去死!”
无论是正在城头战斗的,还是正在匝道上疾奔的,立刻和着丁乙的怒吼齐齐爆发出一声呐喊。
几十名叉子兵快步上前向丁乙靠拢,迅速组成三三战阵。
“轰他们下去。”
满洲强兵和赴死铁军就在城头这狭小区域展开生死肉搏。
在激烈的战斗之中,一个瘸腿的和尚往来奔走,把刚刚被利斧剁成数块的屠户残躯一块一块的收拾起来,勉强凑成*人形……
“张屠户,这个世上最恨你的人就是我了,每次我到你的肉铺偷肉吃都被你揍的屁滚尿流,你还告状到住持师傅那里,害得我被师傅打断了条腿……不就是经常偷你几块肉吃么?为什么每次都要揍我?”面对屠户的尸体,和尚已是已是泪流满面:“和尚我今天替你收尸,是敬你保家的勇气,是敬你们一家三代战死扬州的忠义,你们一家今天杀死两个鞑子,足以抵消你宰杀百千猪羊的罪业了。若是我能活下来,定然想法子替你女儿收尸,你若真的在天有灵,保佑我活过今日……”
“善心动不了恶魔,和尚我再不信佛祖,改信阎罗了……”和尚长身而起,一把扯下胸前的佛珠,抄起地上沾满鲜血的长柄利斧大吼一声:“狗鞑子,你秃爷爷来了!”
另一条匝道处,又是一队同样装束的叉子兵盘旋而上。
土黄色的军装早已被鲜血浸润的看不出本来颜色,唯独那条过肩到腰的红线更显得鲜红艳丽……
路涧甚至没有想过去增援丁乙,那么几个建州奴,那
小的缺口,他再收拾不下来,他也就不是丁乙了。
一队队援兵开赴,快速增强城头防守力量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都给我闪开,看我们的。”路涧很粗鲁的用叉子柄把死战守城的扬州兵丁拨开。
在路涧这些年轻战士眼里,除赴死军之外天下再无强兵。不是就是一座小小的扬州城么,有什么大不了的,交战双方纠缠十数日,攻城的攻不进来,守城的也守不住,这还叫什么战斗?完全就是规模宏大的群殴而已。
就是在野战当中,老子带着弟兄们也能把“满万不可敌”的满洲兵打的退避三舍,何况的倚坚城之固的居高临下?
四叔时长说死守扬州的史可法是如何如何了得,在路涧看来,完全就不是那么一回子事情。
“要是让赴死军守扬州,根本就不必四叔出马,弟兄们就能让鞑子碰的头破血流。你史可法都守不住了,还算什么英雄?”能打的才是英雄,这就是路涧简单而又幼稚的想法。
“都给我去死。”路涧领头吼了一嗓子。
“去死。”
每个赴死军战士都憋着一股劲呢。
这么长久以来的转战四方,为的就是能够在扬州城头和鞑子决一死战,辛辛苦苦兜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终于到了真正的战场了。
也让扬州守军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战斗。
用忠诚伯的话说,就是“打出赴死军的威风,让天下人知道什么叫做强兵。”
和丁乙不同,如无必要,身为营官的路涧现在基本已不直接参加战斗,而是居中指挥:“谁扔的远?试试能不能把鞑子的弓兵吓退?还有你们几个,让鞑子把攻城车(锤)留下来……”
清军的弓箭虽能及远,却是仰攻。赴死军的投掷火器杀伤半径虽不如弓箭,却是尽得居高临下的优势,扔了几个之后,虽没有什么实际的战果,也把敌人的弓兵唬的后退几十步。
至于正死命撞击城门侧的攻城锤,完全就是一个笑话。
因为是仓促之间建造,所谓的攻城锤不过是巨大的木头架子下挂了一个撞锤而已,连上面的“人”字隔板都没有。随手丢五七个铁黄瓜下去,也不知道究竟杀伤了多少敌人,反正是吓的清兵四下逃散,再不敢在攻城锤处聚集。
攻势稍缓。
大明淮扬总督师、东阁大学士史可法欢喜的眼泪都出来了。困守孤城之中频频南顾王师,也曾百转千回的对朝廷绝望,就在最紧要的关头,援兵忽如从天而降,怎不叫人喜极而泣?
这种心情并非是因为个人的生死,也不全是因为扬州一城的得失。在史可法心中,朝廷能够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远比他个人的生死更加重要。
如今朝廷终于派来了援兵,就说明南京的那位皇帝陛下终于脱出马、阮宵小之流的蒙蔽,国家还是有希望中兴的。
把扔在一旁的衣冠重新拾起,仔细的穿戴整齐,用绶带把腰身束紧,就连自己也感觉精神了许多。
“赴死军果然雄壮,不知朝廷此次援扬有多少军马?”
史可法本就挂着兵部尚书的衔儿,对于赴死军也听过一耳朵半耳朵的,只是笼统的听说这是一支属于太子的军队,其他细节就知道的很有限了。
虽然名义上是兵部尚书,但是执掌全**卫以及武官选授这些实权是一点也没有,尤其是在崇祯年间,脑袋上挂着兵部尚书职衔的多了,当年的袁崇焕身在辽东还挂着这个职衔呢,难道他在边境也能调动全国兵马?挂衔儿和掌实权是两码子事情,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道理。
好歹也算个有名无实的兵部尚书,对于朝廷养的那些军队还有最基本的了解,以扬州目前的情形,朝廷要想解开扬州之围,没有大几万的人马是想也不要想。
或许是太子和朝廷之间存在某种妥协或者交易,所以才把太子的亲卫赴死军作为破围的急先锋,朝廷的大军肯定就在后面呢。
“朝廷?什么朝廷?南京的那个?”要不是当面的就是弘光朝的兵部尚书,路涧什么样难听的形容词都可能用在弘光身上。
太子和当今的万岁不睦,史可法也知道。其中缘由也不好说的清楚,毕竟太子是前朝储君大明正统,可弘光帝已经是事实上的皇帝了,这事情谁也不好说。
“南京要是有一点支援扬州的心思,也不会等到今天。”路涧老实不客气的说道:“没有什么狗屁朝廷的大军,只有赴死军。别的,都没有了……”
“没有朝廷的援军?只有……只有太子的队伍?”仓促之间,史可法还是有的懵,还真搞不清楚目前的情况。
“太子?随便你怎么想吧,反正只有赴死军,”路涧还看不出这瘦小的史可法有什么值得四叔称道之处,语气生硬的说道:“天底下谁会来支援扬州?只有赴死军。”
路涧这话说的可够难听的。
不过也是实情,朝廷要是真有增援扬州的心思,也不会等到今日。
当获知有兵来援的时候,史可法的心思的多么热切,是何等的期盼。想不到一腔忠诚等来的却不是朝廷的援兵,而是和朝廷没有任何关系的赴死军。
这支援兵要是朝廷遣来的那有多么完美……
“带我去见你们的领军之人。”
“你要见四叔?等等吧,四叔现在忙着追赶清军哩,没有闲功夫见你。”除了四叔和他老爹路丙寅以外,其他人路涧根本就不拿正眼看,别说是小朝廷一个有名无实的兵部尚书,就是弘光帝也不放在
。
在路涧眼中,只要和小朝廷扯上一点关系,就是和马、阮之流类似的人物。
“追赶清军?为什么不进城?”既然先锋已经入城,主力就应该赶紧进城,依托城墙死守比在野战中要轻松的多。连史可法也闹不明白赴死军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匝道上拥挤的很,赴死军将士正络绎不绝的盘旋而上,其中还有十几门个头小的出奇的铁炮。
素有骡子美名的炮营营官符二瞎子率先上来,见到城头的神威铜炮就如同见到心仪已久的俏寡妇,眯缝着小眼睛仔细抚摸,大呼小叫闹腾着:“我把他个老娘的,总算是又见到这老相好了,那个谁,弄几个药包过来,我先试试手……”
上来的赴死军战士越来越多,根本就不理会这位兵部尚书大人。
挥手叫来史德威,二人尽快去往安江门方向……
安江门外的战斗已经进入尾声。
就连李四也不得不承认满洲战兵的顽强,即使是在伤亡达到两千五百以上,依旧没有崩溃,甚至还能组织起相当强度的反冲锋。仅凭这一点,就比那些新附军要强的太多。
至于数量占据多数的新附军,根本就不构成太大威胁,有时候还是满洲旗兵的累赘。
要不是有满洲精锐弹压着,一触即溃的局面都有可能出现。
在李四的那个平行时空,就是这些新附军,成为以后扫平江南的主力,在平定南明的过程中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
在清军大军进攻江南之前,满洲人的压倒性优势还没有确立,少有为满洲人真心卖命的。一般就是打顺风仗的时候一哄而上,战事不顺立刻调头就跑。尤其是遇到赴死军这种超级强悍的对手,没有全军崩溃放鸭子就已经很对的起他们的主子了。
在赴死军的强力挤压之下,不是新附军掩护他们的满洲主子,而是被满洲主子掩护着缓慢后撤。
其实满洲兵也没有法子,要是不“掩护”这些新附军,他们完全有可能一溃千里。到时候,整个扬州南线战场就会整体崩溃。
好在赴死军也没有穷追猛打,只不过把清兵的防线往西压迫出几里之后看守住脚步……
败退下来的清军暂时还不具备反击的实力和把握,又不能退的太远,只能和对面的赴死军对峙,不远不近的威胁着……
从先锋营进程之后,李四就没有再关心过战场,现在的战场已经转移到了赴死军身后。
一直紧紧跟随在赴死军身后的民夫正在进行另外一场紧张的“战斗”。
在赴死军开辟出来的这条狭长通道上,万余名民夫分布在十几个点上,挥汗如雨的挖土夯石,构建一个个简易的战斗“工事”。
大伙心里都清楚着呢,前方的子弟父兄玩命的和鞑子硬拼,也不知道抛洒了多少热血,为的就是打通一条这样的通道。
以无数赴死军的生命为代价,终于在鞑子的铁通上凿开这样的一个缺口,大伙儿就是拼着把双手挖出血,也要构建起一个个足以支撑整条战线的工事来。
一条条错综穿插的拒兵壕在铁锨的飞舞中显出雏形,一个个可供火铙兵射击的土堡石垒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型……
而李四也终于见到了史可法。
对于这位曾让李四在平行世界感动的一塌糊涂的淮扬督师,初次见面难免仔细打量。
瘦小的身形,微黑的面容和供奉在扬州祠堂供后人瞻仰的伟岸雕塑相去甚远。
史可法也在仔细打量李四。
就是这位出身乡野的李四,曾经格杀皇太极,独率万千乡民护卫太子一路南行。就在天下人畏清如畏虎的时候,率领孤军增援扬州。
同样算不得多么出众的面容,却能一手缔造赴死铁军,更无畏十万清兵毅然赴扬……
因为不是朝廷的军队,不在南明的体系之内,两人之间的谈话要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客气。
“此次来援,有多少军马?”
李四环视四周:“就这些了。”
“朝廷真的没有派大军前来?”到了这个时候,史可法还是不愿意放弃对朝廷的幻想。
“朝廷若还有半点进去之心,又怎会坐视淮扬失陷?”
虽然李四没有直接回答史可法的问题,但答案已经十分明了。
在再一次燃起对朝廷的希望之后,史可法心头的幻想终于完全破灭,面上却丝毫不显:“无论淮、扬,俱已不可守,若无大军来援,扬州是必死之地。纵是太子看不穿这个局面,身边总有清醒之人吧?”
话里话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光凭赴死军的这点队伍,根本就无力改变扬州危局,最多的延缓扬州陷落的时间而已。太子用手中唯一可以依赖的武力豪赌扬州,确实可以在人望和民心上加分不少,可这无异于把赴死军往绝路上逼。
“赴死军增援扬州与太子无关。”
听李四这么说,史可法稍微愣怔了一下,结合以前听说的种种传闻,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种种关节,旋即问道:“是你的决定?”
“是。”
“赴死军敢于孤军驰援,且战败阿哈尼堪的旗兵,无论胆气还是战力都是首屈一指的强兵。”口头虽是赞叹赴死军的强悍,心里依旧沉浸在对南京小朝廷的绝望之中,语气悲凉的说道:“纵是如此,也难挽扬州狂澜。若假以时日,赴死军必成足以安定天下的虎贲强兵,现在拿出来……”
“淮扬危急,一败再败,必须有人站出来振臂一呼……”
无论李四还是史可法,
的强大都有足够的认识,话语虽是寥寥几句,却把当)|)的清清楚楚。
“时局如此,已无力回天,淮扬之失已难挽回。”史可法终于正式承认扬州是一个必然失败的局面:“未能保留江北重镇,吾罪也。”
“只要人心在,只要人民在,纵是失去扬州又有何妨?”对于当前的形势,李四比史可法还清楚着呢。
“尺疆寸地,俱为我朝王土,如何能落入鞑子铁蹄之下?纵不可守亦要死守,失扬州之罪我史可法一肩担了就是。”
“朝廷已弃扬州,兵微将寡之下,死守已无必要……”
“既无必要,赴死军为何还要冒死驰援?”史可法道:“你也算有忠义之心,晓得为朝廷争取这江北之地,若是朝中多几个你我者,如何至于成今日局面?”
不论是终于弘光帝还是终于素有正统名号的太子,在史可法心中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大行皇帝殉国之后,史可法本就不愿意拥立福王,而是选择了素有“贤”名的潞王。福王登基也存在许多巧合和偶然因素,就因为当初站错了队伍,史可法才一直掌不到实权。
“替朝廷守御疆土?嘿嘿……”不管朝廷的那把龙椅是谁的屁股在坐着,李四也不会效以愚忠。无论是李四还是赴死军根本就不鸟什么狗屁的朝廷,值得这些血诚之士抛头颅撒碧血的只有这个民族。除了忠于这个民族之外,赴死军不对任何人效忠。
无论是崇祯的儿子还是堂兄。
至于什么忠义之名,连李四自己都不信。脸厚心黑的事情早不知做过多少,昧着良心算计别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还有什么忠义可言?
“我从未想过要赴死军为朝廷守御扬州,就算是守也不会是为了朝廷,何况也守不住……”
现在的朝廷是什么样子,有眼珠子的人都心中有数,天下人寒心早不稀奇。
李四道:“我赴死军将士之所以冒死前来,为的就是撤离扬州八十万父老。扬州是朝廷的,可扬州的人们不是朝廷的,必须撤离。”
短短几句话,已几度攻守。
撤离民众的念头,史可法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朝廷,谁还会有誓死效忠的念头?
可扬州百姓有八十万之众,要想全体撤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何况现在?
“就算你赴死军打开了一条狭窄通道,有能守得住几日?有能撤离多少百姓?”
赴死军血战一场,死伤甚众,才不过开辟出一条阔不过三里的南下之路。拖儿带女的百姓不是有组织有秩序的军队,仅仅凭借这样的一条通道就想撤离八十万人,没有多半个月的时间不可能完成。
可凭借赴死军的这点力量,能够把这条长达十余里的生命之路守住三天?
凭借坚城和在野外死守,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守得住要守,守不住也要守。”李四很直白的对史可法说出自己准备付出的代价:“为了八十万条性命,为了不被鞑子的血腥震慑,赴死军既然来了,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也不瞒督师,近一年来,我赴死军无时无刻不在为今日之战做着准备。”
“赴死军拼光了也守不过五日,至多七日而已,”内心虽然为李四的豪赌赶到震惊,却还保持着足够的清醒:“不如撤往城内,依托坚城……”
“不,赴死军就是要赴扬州之死。”李四以最决绝的态度拒绝了史可法的建议:“就算这条陆路通道保持不了多久,还有大运河的水路可走,这已经是扬州百姓最后的求生之路,拼光了赴死军也在所不惜。
”
身后的大运河上,四百多条排子绵延十里,如一条长龙蜿蜒而上,不时有几条尖底快船逆水划过。
当先的大排子上,微微驼背面色黑红的正是罗长腿,富有穿透力的嗓音唱的正是传承了千百年的《上滩号子》:“穿恶浪哦……”
“嘿嗖,嘿嗖嗖。”
“迎激流哦,嘿嗖嗖”
“吆嘿,吆和嘿……”
罗长腿每唱一句,总有千百个排帮的声音和着他的曲调放声高唱。无论风急雨骤还是浪高滩险,只要排帮的上滩号子响起,一双双臂膀一条条绣就要奋力拼搏……
驾着尖底快船的乌老白等船工,虽然人少,一样是精神抖擞士气昂扬,纷纷拿出赛龙舟的架势把尖底船划的要飞起来。
乌老白弄了半辈子的船,从来也没有如今日这般精神过。
和排帮千百条水上好汉一样,大伙都明白他们驾着的船只不再是混饭吃的工具,而是一条条承载着希望的生命之舟。
身上似乎有使不完劲儿,乌老白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的年轻时代,放开嗓子高唱起来。
和苍凉悠远的排帮号子相比,乌老白等人唱起的运河船工号子则要欢快热烈了许多:
“联手弄船扬州呀……”
“咳呀呀呀呀咳……”
“风里雨里走码头。”
“咳呀呀呀呀咳……”
从水门进入的舟船排筏除运送来一部分军资给养之外,还带来了赴死军总基地的消息。
“好个魏无牙,”李四终于收到一个好消息:“原说他不过是条神棍而已,最多是善于左道旁门,想不到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顺延至下个桥段,其中有过渡。抱歉一下,对于剧情的把握偏了一点。还有就是月票……投几张月票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