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子 第172 听调不听宣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xsz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72听调不听宣
光熹元年{中平六年}五月初六。
雒阳。
早朝朝议后,宋泓不顾群臣侧目,赶上崔烈,小声道:“如此光景,如何是好?”
朝议时,首先,何进连同太傅袁隗,胁迫司徒丁宫、司空刘弘,奏废灵帝刘宏之母董太后为藩太后,不得驻留皇宫,着人送往河间侯国。
灵帝刘宏尚未治丧,何进已经开始为何太后掌管后宫铺路,责令董太后归国。此举可谓甚寒人心。
朝议时,诸公议论纷纷,但是碍于何进手中之权力,袁隗之声望,大多不敢开口否决提议。
在何进、袁隗的强力手腕下,何太后以少帝刘辨名义,通过何进奏请,责令灵帝刘宏入山陵之后,立刻出雒,回归藩国。但是因为此事,朝廷诸公开始埋怨何进、袁隗,贪权失仁。
其次,何进又宣布几条诸如征并州牧刘杲入雒等几项边疆大吏调迁、任免决策。因为何进奏请董太后归藩国这等大事发生,朝廷诸公对刘杲之事,关注较小。唯有关切到自身利益的侍中宋泓,更加怨愤何进。
崔烈脸色颓废,轻飘飘的说道:“入雒就入雒罢!伯兴身怀大名,而何进优柔寡断,绝不会因为区区董重,就欲格杀伯兴。你却不必为伯兴担心。”
“益州牧刘焉,根基健厚,长子刘范,次子刘诞、刘璋,尚且留守雒阳,充作人质。伯兴年幼无子,仅有你留在雒京为人质,难安何进之心。征伯兴入雒,也在意料之中。”
“驸马都尉,为天子近臣。如今天子尚幼,伯兴若能因同岁龄,善交天子,未必不是好事!”
宋泓忿恨何进骤然夺权,且胁迫董太后,而崔烈则看透何进,是以觉得刘杲如能成为天子近臣,得大于失。两人虽然精通谋略人事,眼光明锐,但毕竟不知历史未来,不能如刘杲一般,趋利避害!
行至偏僻处,宋泓长叹一声:“何进虽优柔寡断,却能守成。自中平元年掌权,何进内接宦官,外交诸公,脚踏两条船,顺逆得法。无论何种原因,何进势力一日日盘大,却是不争事实。”
“袁隗即使能劝说何进诛杀宦官,怕也阻止不住何进秉持朝政。以今日何进、何太后之行事,大汉前途堪忧,前途堪忧啊!崔公,你说我怎放心伯兴入雒?”
崔烈停下脚步,转首疑问道:“听你口气,似乎不看好眼前局势?”
宋泓一怔,知道自己心思说漏,稍稍掩饰道:“外戚、宦官相斗数十年,宦官废,则外戚起;外戚衰,宦官起,苦的却是朝廷诸公大臣。前车可鉴,我之忧心,有何奇怪?”
崔烈对宋泓之语,充耳不闻,继续逼问道:“可是伯兴早与你联系?自伯兴昔日伐西羌时,上书朝廷‘昔日以大汉盈富,段太尉熲之伟略,兵伐十年,耗资亿万’,我便知伯兴明察未来,似通谶语讳术。”
“而后吾儿崔钧,又言西羌之战,曾流传两句谶语‘流火天罚,罪在韩边’‘云不云,月不月,三年内,不共存。’未几,流火砸折西羌军旗,而后十数月,韩遂果然诛杀边章。这两句谶语,皆起源于安定郡,而当时,伯兴正好驻扎安定。这是否只是巧合?”
宋泓闻听崔烈之语,想起刘杲曾经嘱咐,心中一动:“难道我这女婿,当真精通堪舆、望气、谶语?我入雒时,兴儿的告诫,是否亦为谶语?难道说,兴儿所预言的,便是何进与宦官,围绕天子和渤海王刘协之斗争?”
“渤海王刘悝……渤海王刘协。霖雨八十余日!若真是谶语,我怕难逃劫数,不如与崔烈好好商讨一番,寻一个自保之术。”宋泓心中剧烈交战。
犹豫很久后,宋泓才附耳对崔烈说道:“两年前,我以河南尹被征入雒时,兴儿曾告诫我,今年雒阳一带,当有霖雨八十余日。计算时辰,伯兴所言,非是这月末,便是下月初。”
崔烈浑身一震,失声道:“八十余日霖雨、渤海王之难!如今的渤海王……”
崔烈望向宋泓,宋泓一脸严肃的,向崔烈沉重点点头。
崔烈左右瞟几眼,扯起宋泓衣袖,道:“事关重大,我们回府,从长计议!”
=================
五月初九。
太原郡,晋阳。
刘杲、卫凯、贾逵、华歆同坐一堂,案牍上摆放上三封书信。这便是董重分别以宋泓、灵帝刘宏、董太后名义寄来的三封信
刘杲将书信摊开案牍,令卫凯、贾逵、华歆三人,相互转交,一一观看。
待众人阅读完三封信时,刘杲才缓声道:“诸位如何看待三封书信?”
一时之间,三人都是沉默不语。
良久,见三人都没有反应,刘杲便主动点名道:“伯儒{卫凯},说说你的意见?”
卫凯犹犹豫豫的起身,道:“卑职见识浅薄,不敢妄议国家大事。不过以卑职之见,幽州牧刘虞为宗室元老,可将三封信封装起来,送与幽州,移交给刘幽州,由他处置。”
卫凯所建议,乃是嫁祸江东之计策!
刘杲点点头,又转向贾逵道:“梁道,说说你的看法?”
“卑职附议卫凯之建言,唯以为,可将书信再誊写副件,递于益州牧刘焉。”贾逵应声答道。
贾逵建言,虽类似卫凯,但是其中意味大不相同。卫凯之策略,是嫁祸江东,将所有麻烦,推给刘虞决策;贾逵之策略,却是打草惊蛇,转移何进视线,不使刘杲受到太大连累。
刘杲呵呵笑起来。不是为卫凯、贾逵之计策高兴,而是高兴卫凯、贾逵首先考虑的是维护他刘杲的势力,而不是关心雒阳之中,谁胜谁负。
刘杲心中感叹:“军阀集团,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建立起来的吧!”
刘杲收起三封书信,叠在一起,向三人道:“昨日传来雒阳消息,何进于初六,强迫董老太后回河间侯国就藩,如此悖逆行为,我刘杲不能不理。不过,宗室自有制度,这些书信先交给幽州牧、益州牧,以及其他宗室诸长老,当由他们长辈商议决策后,我们小辈才能发言!”
商讨完董重所作书信后,刘杲又与众人谈论一些其他政务后,便令卫凯、贾逵退下。
时至中午,驿兵来报,朝廷诏书抵达。
诏书内容,刘杲早已知晓,无非是何进征调他入雒而已。
刘杲手拎诏书,对华歆笑道:“看来我不免也要学学董卓。子鱼帮我书写一封回绝朝廷调遣的奏章吧!就说,匈奴胡兵、白波余贼、上郡野胡,堵塞车道,挽留我留守并州,以致我车驾不能行。”
“结尾再言:匈奴不顺,鲜卑不破,宁永为大汉镇守北垂,决不入雒求赏。臣刘杲愿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172听调不听宣
光熹元年{中平六年}五月初六。
雒阳。
早朝朝议后,宋泓不顾群臣侧目,赶上崔烈,小声道:“如此光景,如何是好?”
朝议时,首先,何进连同太傅袁隗,胁迫司徒丁宫、司空刘弘,奏废灵帝刘宏之母董太后为藩太后,不得驻留皇宫,着人送往河间侯国。
灵帝刘宏尚未治丧,何进已经开始为何太后掌管后宫铺路,责令董太后归国。此举可谓甚寒人心。
朝议时,诸公议论纷纷,但是碍于何进手中之权力,袁隗之声望,大多不敢开口否决提议。
在何进、袁隗的强力手腕下,何太后以少帝刘辨名义,通过何进奏请,责令灵帝刘宏入山陵之后,立刻出雒,回归藩国。但是因为此事,朝廷诸公开始埋怨何进、袁隗,贪权失仁。
其次,何进又宣布几条诸如征并州牧刘杲入雒等几项边疆大吏调迁、任免决策。因为何进奏请董太后归藩国这等大事发生,朝廷诸公对刘杲之事,关注较小。唯有关切到自身利益的侍中宋泓,更加怨愤何进。
崔烈脸色颓废,轻飘飘的说道:“入雒就入雒罢!伯兴身怀大名,而何进优柔寡断,绝不会因为区区董重,就欲格杀伯兴。你却不必为伯兴担心。”
“益州牧刘焉,根基健厚,长子刘范,次子刘诞、刘璋,尚且留守雒阳,充作人质。伯兴年幼无子,仅有你留在雒京为人质,难安何进之心。征伯兴入雒,也在意料之中。”
“驸马都尉,为天子近臣。如今天子尚幼,伯兴若能因同岁龄,善交天子,未必不是好事!”
宋泓忿恨何进骤然夺权,且胁迫董太后,而崔烈则看透何进,是以觉得刘杲如能成为天子近臣,得大于失。两人虽然精通谋略人事,眼光明锐,但毕竟不知历史未来,不能如刘杲一般,趋利避害!
行至偏僻处,宋泓长叹一声:“何进虽优柔寡断,却能守成。自中平元年掌权,何进内接宦官,外交诸公,脚踏两条船,顺逆得法。无论何种原因,何进势力一日日盘大,却是不争事实。”
“袁隗即使能劝说何进诛杀宦官,怕也阻止不住何进秉持朝政。以今日何进、何太后之行事,大汉前途堪忧,前途堪忧啊!崔公,你说我怎放心伯兴入雒?”
崔烈停下脚步,转首疑问道:“听你口气,似乎不看好眼前局势?”
宋泓一怔,知道自己心思说漏,稍稍掩饰道:“外戚、宦官相斗数十年,宦官废,则外戚起;外戚衰,宦官起,苦的却是朝廷诸公大臣。前车可鉴,我之忧心,有何奇怪?”
崔烈对宋泓之语,充耳不闻,继续逼问道:“可是伯兴早与你联系?自伯兴昔日伐西羌时,上书朝廷‘昔日以大汉盈富,段太尉熲之伟略,兵伐十年,耗资亿万’,我便知伯兴明察未来,似通谶语讳术。”
“而后吾儿崔钧,又言西羌之战,曾流传两句谶语‘流火天罚,罪在韩边’‘云不云,月不月,三年内,不共存。’未几,流火砸折西羌军旗,而后十数月,韩遂果然诛杀边章。这两句谶语,皆起源于安定郡,而当时,伯兴正好驻扎安定。这是否只是巧合?”
宋泓闻听崔烈之语,想起刘杲曾经嘱咐,心中一动:“难道我这女婿,当真精通堪舆、望气、谶语?我入雒时,兴儿的告诫,是否亦为谶语?难道说,兴儿所预言的,便是何进与宦官,围绕天子和渤海王刘协之斗争?”
“渤海王刘悝……渤海王刘协。霖雨八十余日!若真是谶语,我怕难逃劫数,不如与崔烈好好商讨一番,寻一个自保之术。”宋泓心中剧烈交战。
犹豫很久后,宋泓才附耳对崔烈说道:“两年前,我以河南尹被征入雒时,兴儿曾告诫我,今年雒阳一带,当有霖雨八十余日。计算时辰,伯兴所言,非是这月末,便是下月初。”
崔烈浑身一震,失声道:“八十余日霖雨、渤海王之难!如今的渤海王……”
崔烈望向宋泓,宋泓一脸严肃的,向崔烈沉重点点头。
崔烈左右瞟几眼,扯起宋泓衣袖,道:“事关重大,我们回府,从长计议!”
=================
五月初九。
太原郡,晋阳。
刘杲、卫凯、贾逵、华歆同坐一堂,案牍上摆放上三封书信。这便是董重分别以宋泓、灵帝刘宏、董太后名义寄来的三封信
刘杲将书信摊开案牍,令卫凯、贾逵、华歆三人,相互转交,一一观看。
待众人阅读完三封信时,刘杲才缓声道:“诸位如何看待三封书信?”
一时之间,三人都是沉默不语。
良久,见三人都没有反应,刘杲便主动点名道:“伯儒{卫凯},说说你的意见?”
卫凯犹犹豫豫的起身,道:“卑职见识浅薄,不敢妄议国家大事。不过以卑职之见,幽州牧刘虞为宗室元老,可将三封信封装起来,送与幽州,移交给刘幽州,由他处置。”
卫凯所建议,乃是嫁祸江东之计策!
刘杲点点头,又转向贾逵道:“梁道,说说你的看法?”
“卑职附议卫凯之建言,唯以为,可将书信再誊写副件,递于益州牧刘焉。”贾逵应声答道。
贾逵建言,虽类似卫凯,但是其中意味大不相同。卫凯之策略,是嫁祸江东,将所有麻烦,推给刘虞决策;贾逵之策略,却是打草惊蛇,转移何进视线,不使刘杲受到太大连累。
刘杲呵呵笑起来。不是为卫凯、贾逵之计策高兴,而是高兴卫凯、贾逵首先考虑的是维护他刘杲的势力,而不是关心雒阳之中,谁胜谁负。
刘杲心中感叹:“军阀集团,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建立起来的吧!”
刘杲收起三封书信,叠在一起,向三人道:“昨日传来雒阳消息,何进于初六,强迫董老太后回河间侯国就藩,如此悖逆行为,我刘杲不能不理。不过,宗室自有制度,这些书信先交给幽州牧、益州牧,以及其他宗室诸长老,当由他们长辈商议决策后,我们小辈才能发言!”
商讨完董重所作书信后,刘杲又与众人谈论一些其他政务后,便令卫凯、贾逵退下。
时至中午,驿兵来报,朝廷诏书抵达。
诏书内容,刘杲早已知晓,无非是何进征调他入雒而已。
刘杲手拎诏书,对华歆笑道:“看来我不免也要学学董卓。子鱼帮我书写一封回绝朝廷调遣的奏章吧!就说,匈奴胡兵、白波余贼、上郡野胡,堵塞车道,挽留我留守并州,以致我车驾不能行。”
“结尾再言:匈奴不顺,鲜卑不破,宁永为大汉镇守北垂,决不入雒求赏。臣刘杲愿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